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7.1厘米和米的认识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教材第二册

《厘米的认识》课堂实录与评析

厘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第二册79-8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能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4、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重、难点:认识厘米,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课件、各类尺子、1厘米长的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那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好看的动画片,想知道里面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吗?(生:想)那看谁听的仔细,看的认真。

(课件播放:动画“阿福做上衣”。学生观看)

师:是呀!这是怎么回事呢?先想一想,再给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学生积极主动的交流。)

[以有趣的故事—“阿福做上衣”为素材引入,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积极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在故事情境中让学生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二、探究新知。

师:谁来说一说这是怎么回事?

生:师傅的手大,徒弟的手小。

生:师傅的手大,徒弟的手小,徒弟的3拃比师傅的3拃短,所以衣服做小了。

生:师傅和徒弟的手大小不一样,测量长短就不一样,所以衣服做小了。

师:是呀!师傅和徒弟的手大小不一样,测量结果就不相同。虽然徒弟是按照3拃来做的,可还是把阿福的衣服做小了。怎样避免师傅和徒弟测量中出现的问题呢?

生:师傅来量,师傅来做就不会做小了。

师:那你的意思是说,用同一个人的手来量就不会做小了,是吗?

生:是。

师:都同意他的想法吗?

生:同意。

师:谁还有不同的想法?

生:徒弟量,徒弟做。

师:你也是说用一个人的拃量就行了。

生:用尺子量。

师:这位同学提出用尺子测量,你们同意他的方法吗?

生:同意。

[在相互交流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师:那你们见过什么样的尺子呢?

(生答:学生尺、米尺、卷尺……师展示。)

师:同学们见过这么多种尺子,真了不起。为了交流的方便和测量的准确,人们发明了尺子,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请小朋友拿出你准备好的直尺,仔细看一看,尺子上都有些什么?给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生观察并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尺子上有什么?

生:尺子上有数。

师;还有谁看到了数字?你跟他的发现有什么不同吗?

生:数从0开始的,一个比一个多1。

师:0在尺子上表示的是起点,尺子上还有什么?

生:有一些小竖线,有长有短。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这些小竖线叫刻度线,小格就是由这些刻度线分出来的,你们仔细数一数,每个数字和下一个数字之间,也就是最长的两条刻度线之间有几个小格。(生数小格。)

生:10个小格。

师:你看尺子上还有什么呀?

生:还有字母cm。

师:那cm 表示什么呢?

生:不知道。

师:cm表示的是当测量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板书:厘米cm)

师:那1厘米有多长呢?(板书:1厘米)

你能从尺子上找出1厘米吗?

生:从0-1是1厘米。

生:从1-2也是1厘米。

(生都能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的具体长度。)

生:挨着的两个数之间都长1厘米。

师:你们看是这样吗?每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都是1cm。请小朋友们伸出你的食指,从数字0摸到数字1,那这一段的长度就是1cm。

师:从0刻度到3刻度之间的一段有多长?

生:3厘米。

师:从5刻度到7刻度之间的一段有多长?

生:2厘米。

[认识刻度尺和长度单位“厘米”,理解1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师:我们知道了1厘米有多长,那我这儿有一些1厘米长的小棒,想不想看一看?

生:想。(师发给每个小组)

师:每人拿一根小棒,看一看,摸一摸,1厘米到底有多长。

(生感知小棒的实际长度,多数学生都感觉太短了)

师:谁能用自己的方法表示1cm有多长呢?试一试。

(生边想边比划)

生:我用手轻轻捏住小棒,然后把小棒抽出来,这两个手指之间的长度就是1cm。

师:你可真会想办法,我们都来试一试。

(师生共同做)

师:谁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生边说边比划)

师: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你能说一说吗?

生:大拇指宽大约是1厘米。

生:数学书厚大约是1厘米。

……………

师: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请小朋友们课下找一找,并给你的小伙伴说一说,好吗?

[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师:我们知道了1厘米有多长,那么动画片中师傅的1拃有多长呢?(课件出示)

(师引导学生看图:从大拇指的指尖到中指的指尖这一段的长度就是1拃。)

师:师傅的1拃有多长,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长22厘米,因为从0开始,中指指向22,所以长22厘米。

生:拇指指尖对准0,中指指尖对准22,所以长22厘米。

师:这两个小朋友说的都很好,我们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师指图)物体的一端一般要对准0刻度,而且尺子一定要放平稳,另一端指向几就是几厘米。

师:想一想,徒弟的1拃大约有多长?

(生答12cm、15cm、17cm……)

(师出示下图)

生:15cm。

师:刚才有些小朋友估计得比较接近,来,向自己表示祝贺!

你们看,师傅的一拃比徒弟的一拃长一些,徒弟的3拃相当于师傅的2拃,怪不得把阿福的衣服做小了。

师:那你的一拃有多长呢?想不想量一量?

生:想。(很兴奋)

师:可以自己量,也可以同位俩合作,开始吧!

(师注意观察学生测量的方法,纠正不正确的测量方法)

(学生交流测量结果)

师:小朋友测量的都很好,那老师这儿有一枝铅笔,你先想一想1cm有多长,再估计一下,这枝铅笔有多少厘米?

(生观察并估计)

(生答8cm、7cm、6cm)

师:谁愿意给大家量一量?

(一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测量,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师生共同小结:测量物体长度时,先把物体放平,一般将物体的左边和0刻度线对齐,物体右边对着几,就读出几厘米。

师:你们还想测量吗?

生:想。

师:选择你喜欢的物体,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把结果记录在这张表格里。

(师出示表格)

物品名称估计结果测量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