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的生物合成

合集下载

核酸的生物合成

核酸的生物合成

冈崎片段:DNA半不连续复制时,合成的一些短的不连续的DNA片段称~。原核细胞约含1000-2000 nt;真原核细胞约含100-200 nt。
原核细胞DNA的复制过程 - E.coli 与复制有关的酶和蛋白质 DNA聚合酶Ⅰ 1956年Kornberg等首先从E.coli分离出 主要功能: 5′→3′方向聚合作用,需RNA引物,活力低。单链球状蛋白,含锌,每秒可聚合10个碱基。5′→3′方向聚合的5个特点。 具3′→5′外切酶(校正)和5′→3′外切酶(切除引物)的能力。对DNA损伤进行修复以及在DNA复制过程中填补引物RNA被切除后的空隙。
真核细胞DNA的复制过程 与复制有关的酶 至少有5种: α:细胞核,5′→3′聚合作用(相当于DNA聚合酶Ⅲ),延长后随链,引发酶,有3′→5′外切酶活性。 β:细胞核,5′→3′聚合作用,修复 δ:细胞核,5′→3′聚合作用,延长前导链,解旋酶作用,有3′→5′外切酶活性。 γ:线粒体,线粒体DNA复制 ε:细胞核,修复
5′→3′聚合作用,活力低,作用不清楚; 具3′→5′外切酶的能力,无5′→3′外切酶的能力。
的主要功能:
5′→3′聚合作用,活力强,起主要作用。 具3′→5′外切酶的能力,无5′→3′外切酶的能力。
的主要功能:


DNA连接酶 DNA连接酶是指催化一个DNA链的5′-磷酸根与另一个DNA链的3′-羟基形成磷酸二酯键的酶,但是这两条链必需都同—个互补链结合,而且必需是相邻的。反应需要供给能量,细菌连接酶以NAD+为能量来源,动物细胞和某些噬菌体以ATP为能量来源。
第十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蛋白质
翻译
转录
逆转录
复制
复制
DNA
RNA

生物化学第十二章核酸的生物合成

生物化学第十二章核酸的生物合成

表观遗传学调控
05
CHAPTER
核酸合成的应用
通过分析基因序列,检测是否存在突变位点,对遗传性疾病进行诊断。
基因突变检测
利用核酸合成技术检测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和个体差异。
基因表达分析
通过对特定人群进行核酸合成检测,可以对遗传性疾病进行筛查,提前采取干预措施。
遗传病筛查
在遗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DNA复制从特定的起始点开始,称为复制起始点或原点。
复制的起始
DNA复制过程中,两条母链各提供一条单链作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形成半保留复制。
半保留复制
DNA复制过程中,两条母链同时进行复制,形成双向复制。
双向复制
DNA复制到达终止点时,复制过程结束。
复制的终止
DNA的复制
当DNA复制过程中出现碱基错配时,细胞会启动错配修复机制,纠正错配的碱基。
合成生物学
通过设计并合成特定功能的核酸序列,构建人工生物系统,实现生物功能的定制化。
药物研发
利用核酸合成技术对药物靶点或相关基因进行研究和改造,开发新型药物或优化现有药物疗效。
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在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与DNA分子结合,并沿着DNA链移动,将DNA序列转录为互补的RNA序列。
转录过程中,DNA的碱基序列被忠实地转录到RNA中,但RNA中的碱基序列可能与DNA中的碱基序列不完全相同,这主要由于RNA编辑和剪接过程。
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还负责启动子识别、转录起始、延伸和终止等过程,以确保转录的准确性和效率。
生物化学第十二章核酸的生物合成
目录
核酸的合成概述 DNA的合成 RNA的合成 核酸合成的调控 核酸合成的应用

核酸的生物合成

核酸的生物合成

2、DNA 的半保留 复制实验 依据
1958年Meselson
& stahl用同位素 示踪标记加密度 梯度离心技术实 验,证明了DNA是 采取半保留的方 式进行复制.
[15N] DNA
[14N- 15N] DNA
[14N- 15N] DNA
[14N] DNA
Meselson-stahl实验 (a)密度梯度离心的DNA带 (b)对应于左侧DNA带的解释
一、半保留复制
1、DNA的 半保留复制的概念
DNA在复制时,两条 链解开分别作为模板,在 DNA聚合酶的催化下按碱 基互补的原则合成两条与 模板链互补的新链,以组 成新的DNA分子。这样新 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与亲 代DNA分子的碱基顺序完 全一样。由于子代DNA分 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另 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 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具有3′ 5′端核酸外切酶的活性,主要负责 DNA的修复,在一定程度上参与DNA复制。活性 低。功能不十分清楚,是一种修复酶。
3、DNA聚合酶Ⅲ
polⅢ
是使DNA链延长的主要聚合酶, 目前已知全酶是由7种多肽形成的复合 物,含有10种共22个亚基组分 (α 2ε 2θ 2δ 2г 2δ 2δ 2′2χ 2ψ 2β 2) 和Zn原子。
DNA—3′—OH+P—5′—DNA+ATP(NAD+)
DNA—3′—O—P—5′—DNA+AMP+ PPi(NMN)
E,coli连接酶
催化下的连接机制
3'
5'
模板链
连 接 酶 连 接 切 口
A G A A C C T T G T C T T G G A A C
5' P P P P P OH P P P P 3'

核酸的生物合成

核酸的生物合成

核酸的生物合成引言核酸是生物体中非常重要的生物分子之一,它在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蛋白质合成等生物学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核酸的生物合成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涉及到许多酶和辅因子的参与。

本文将对核酸的生物合成过程进行详细的介绍,并讨论其中的关键步骤和调控机制。

核酸的组成核酸分为DNA(脱氧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类。

DNA是遗传信息的存储介质,而RNA则在蛋白质合成和其他生物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和功能性作用。

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元是核苷酸,核苷酸由糖、碱基和磷酸组成。

DNA的糖是脱氧核糖,RNA的糖是核糖;DNA的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脱氧胸腺嘧啶(C),RNA的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尿嘧啶(U)和胸腺嘧啶(T)。

磷酸连接不同核苷酸,形成链状的DNA或RNA分子。

核酸的生物合成路径核酸的生物合成路径分为两个主要的步骤:核苷酸的合成和核酸链的合成。

核苷酸的合成核苷酸的合成是核酸合成的第一步,它是通过一系列酶催化的反应进行的。

核苷酸的合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碱基的合成和糖-磷酸的合成。

在碱基的合成过程中,腺嘌呤和鸟嘌呤是由一些小分子前体合成的,而胸腺嘧啶和尿嘧啶则是由核苷酸催化的反应合成的。

碱基的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酶和辅因子的参与。

在糖-磷酸的合成过程中,核糖-1-磷酸和脱氧核糖-1-磷酸是通过核糖-5-磷酸和脱氧核糖-5-磷酸的合成转化得到的。

这个过程是通过一系列酶催化的反应进行的。

核酸链的合成核酸链的合成是核酸合成的第二步,它是通过酶催化的反应进行的。

DNA的合成是由DNA聚合酶催化的反应进行的,RNA的合成则是由RNA聚合酶催化的反应进行的。

在DNA的合成中,DNA聚合酶结合到DNA模板上,依据碱基配对规则,在新合成的链上加入互补碱基,形成一个新的DNA链。

这个过程是一个复制过程,可以将一条DNA模板复制成两条完全相同的DNA 分子。

生物化学:第七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生物化学:第七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第七章核酸的生物合成(一)DNA的生物合成1. DNA的生物合成:指以亲代DNA的两条链为模板,以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为底物,在DNA 聚合酶催化下进行的脱氧核苷酸聚合反应。

基因(顺反子):泛指被转录的一个DNA片段。

在某些情况下,基因常用来指编码一个功能蛋白或DNA分子的DNA片段。

2.复制 (Replication):以亲代DNA分子的双链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的原则,合成出与亲代DNA分子相同的双链DNA的过程。

3.转录(Transcription):以DNA分子中一条链的部分片段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合成出一条与模板DNA链互补的RNA分子的过程。

4.翻译(Translation):把mRNA上的遗传信息按照遗传密码转换成蛋白质中特定的氨基酸序列的过程。

5.半保留复制:双链DNA 的复制方式,其中亲代链分离,每一子代DNA 分子由一条亲代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组成。

基因组中能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叫复制子。

6.DNA聚合酶反应的特点:以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为底物;反应需要接受模板的指导;反应要有引物3’-OH的存在;需Mg2+激活;DNA链的生长方向为5’→3’;产物与模板的性质相同。

7. DNA聚合酶:DNA聚合酶I主要负责RNA引物的切除和校对;DNA聚合酶II主要负责修复;DNA聚合酶III主要负责复制。

8.DNA复制体:蛋白质和酶合理、精巧地分布在复制叉上,既可解离聚合,又彼此协调,形成一个高效、高精度复制的完整实体复合物。

包括解螺旋酶、单链结合蛋白(SSB)、拓扑异构酶、引发体、连接酶等。

9.复制叉:复制DNA 分子的Y 形区域,在此区域发生链的分离及新链的合成。

10.原核生物DNA的复制复制的启动:原核生物的DNA上一般只有一个复制原点,真核生物则有多个复制原点,可以同时启动复制过程。

DNA链的延伸:DNA链的延伸按5'→3'方向。

一条链延伸的方向与复制叉前进的方向一致,它的合成能连续进行,称为先导链;另一条链延伸的方向与复制叉前进的方向相反,这条新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而且总晚于先导链,所以称为后随链。

第九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第九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第九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1.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DNA复制的一种方式。

每条链都可用作合成互补链的模板,合成出两分子的双链DNA,每个分子都是由一条亲代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组成。

2.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在DNA进行复制的时候形成的Y字型结构,在复制叉处作为模板的双链DNA解旋,同时合成新的DNA链。

3.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以DNA为模板,催化核苷酸残基加到已存在的聚核苷酸的3ˊ末端反应的酶。

某些DNA聚全酶具有外切核酸酶的活性,可用来校正新合成的核苷酸的序列。

4.前导链(leading strand):在DNA复制时,新合成的子链与复制叉移动方向一致,通过连续的5ˊ-3ˊ聚合合成的新的DNA链。

5.滞后链(lagging strand):DNA复制时,新合成的子链与复制叉移动方向相反,通过不连续的5ˊ-3ˊ聚合合成的新的DNA链。

6.冈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相对比较短的DNA链(大约1000核苷酸残基),是在DNA的滞后链的不连续合成期间生成的片段,这是Reiji Okazaki在DNA合成实验中添加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前体观察到的。

7.引发体(primosome):一种多蛋白复合体,E.coli中的引发体包括催化DNA滞后链不连续DNA合成所必需的,短的RNA引物合成的引发酶、解旋酶。

8.复制体(replisome):一种多蛋白复合体,包含DNA聚合酶,引发酶,解旋酶,单链结合蛋白和其它辅助因子。

复制体位于每个复制叉处进行细菌染色体DNA复制的聚合反应。

9.单链结合蛋白(SSB,single-strand binding protein):一种与单链DNA结合紧密的蛋白,它的结合可以防止复制叉处单链DNA本身重新折叠回双链区。

10.滚环复制(rolling-circle replication):环状DNA的一种复制模式。

核酸的生物合成和降解

核酸的生物合成和降解

DNA polymerase III is much more complex than DNA polymerase I, having ten types of subunits
Hale Waihona Puke 核酸的生物合成和降解第12页
(四)参加复制酶和蛋白质
一.DNA复制
核酸的生物合成和降解
第13页
(四)参加复制酶和蛋白质
核酸的生物合成和降解
核酸的生物合成和降解
第1页
一. DNA复制
复制部位:
真核生物:细胞核 原核生物:细胞质核质区
核酸的生物合成和降解
第2页
(一) 复制反应
一. DNA复制
n1d ATP n2d CTP n3d GTP n4d TTP
DNA聚合酶
DNA模板 DNA +(n1+n2+n3+n4)PPi
核酸的生物合成和降解
第4页
(二) 复制方式
半保留复制
一. DNA复制
核酸的生物合成和降解
第5页
(二) 复制方式 怎样证实半保留复制
一. DNA复制
1958年,Meselson 证实:用,15NH4Cl唯一氮源 培养大肠杆菌,之后,用14NH4Cl培养,然后进行 CsCl2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因为15NH4Cl密度大于 14NH4Cl,所以,形成不一样区带,经过若干代培 养后,两个14NH4Cl区带增多。
核酸的生物合成和降解
第9页
(四)参加复制酶和蛋白质
1. DNA聚合酶(DNA polymease)
一.DNA复制
DNA聚合酶 5'→3'
聚合
DNA聚合
原 酶Ⅰ

核酸的生物合成与调控

核酸的生物合成与调控

核酸的生物合成与调控核酸是生命体内极其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它们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以及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核酸的生物合成与调控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对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繁殖和适应环境变化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DNA 的生物合成,也称为 DNA 复制,是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信息传递的基础。

这一过程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S 期,其基本特点是半保留复制,即新合成的 DNA 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 DNA,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

DNA 复制的过程十分复杂,涉及到多种酶和蛋白质的协同作用。

首先,解旋酶解开 DNA 双螺旋结构,使两条链分开成为单链。

然后,单链结合蛋白稳定单链 DNA,防止其重新形成双螺旋。

在复制的起始点,引发酶合成一段 RNA 引物,为 DNA 聚合酶提供起始位点。

DNA聚合酶沿着模板链以 5'到 3'的方向合成新的 DNA 链。

在这个过程中,前导链是连续合成的,而后随链则是不连续合成的,形成许多短的冈崎片段,最后由 DNA 连接酶将这些片段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新链。

RNA 的生物合成主要包括转录过程。

转录是指以 DNA 为模板合成RNA 的过程。

根据所合成 RNA 的种类不同,可分为信使 RNA (mRNA)、核糖体 RNA(rRNA)和转运 RNA(tRNA)的转录。

转录过程同样需要多种酶和蛋白质的参与。

RNA 聚合酶结合到DNA 的特定区域,称为启动子,开始转录。

它沿着DNA 模板链移动,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 RNA 链。

与 DNA 复制不同的是,转录是不对称的,只以 DNA 双链中的一条链为模板。

而且,转录的产物在长度和序列上与模板 DNA 并不完全相同,因为在转录结束后,会对初级转录产物进行一系列的加工修饰,如剪接、加帽、加尾等,以形成成熟的 mRNA、rRNA 和 tRNA。

核酸的生物合成受到严格的调控,以确保细胞在不同的生理和环境条件下,能够精确地合成所需的核酸种类和数量。

核酸的生物合成专业知识培训

核酸的生物合成专业知识培训
①RNA 聚合酶识别、结合开启子
开 -10核苷酸——TATAAT(Pribnow 盒)富含AT 启 子 -35核苷酸——TTGACA
②形成第一个3 / ,5/-磷酸二酯键,σ因子脱离全酶
(第一个核苷酸:GTP或ATP)
核酸的生物合成专业知识培训
第45页
转录起始动画
核酸的生物合成专业知识培训
第46页
核酸的生物合成专业知识培训
核酸的生物合成专业知识培训
第1页
本章主要内容
DNA生物合成 RNA生物合成
核酸的生物合成专业知识培训
第2页
第一节 DNA生物合成
核酸的生物合成专业知识培训
第3页
中心法则( central dogma)
遗传信息传递方向规律
基因表示:
是指将遗传信息由DNA转录为RNA.再翻译成蛋白质过程
核酸的生物合成专业知识培训
第27页
(二)突变类型
❖点突变(point mutation) ( 错配) ❖转换(transition) : A G 或 C T ❖颠换 (transversion): 嘌呤碱 嘧啶碱 ❖框移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 ❖ 缺失、插入1个碱基 ❖ 重排(rearrangement)
2.转录延长(transcription elongation) 关键酶催化, 在模板指导下沿5/-3/方向延伸RNA链
转录空泡
核酸的生物合成专业知识培训
第47页
3.转录终止(transcription termination)
终止子 terminator
非依赖于ρ因子终止子 依赖于ρ因子终止子
核酸的生物合成专业知识培训
第28页
镰刀形红细胞性贫血

核酸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核酸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核酸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生物合成是指生物体内分子的合成过程。

核酸和蛋白质作为生命体内的两种重要生物分子,在细胞内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合成过程。

本文将对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进行详细介绍。

一、核酸的生物合成核酸是由核苷酸组成的生物高分子,包括DNA和RNA两种类型。

DNA是储存遗传信息的分子,而RNA则参与信息的传递和蛋白质合成。

核酸的生物合成主要涉及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两个过程。

1. DNA的复制DNA的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分子能够准确地复制并传递给下一代细胞。

复制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解旋、复制和连接。

首先,在复制起点处,酶将DNA的双链分子解开,形成两条单链。

接着,酶会聚在单链上,以单链为模板合成互补的新链,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最后,两条新的DNA链通过连接酶重新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DNA分子。

2. RNA的转录RNA的转录是指通过RNA聚合酶将DNA的信息转录成RNA分子的过程。

转录分为三个主要步骤:识别、合成和终止。

首先,RNA聚合酶会在DNA上找到转录起点,从而识别何处开始转录。

然后,酶会在DNA模板链上逐个引入互补的核苷酸,合成与DNA链一致的RNA链。

最后,在终止信号的作用下,RNA聚合酶停止转录,RNA分子与DNA分离。

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蛋白质作为细胞内功能的主要执行者,其生物合成包括两个主要过程:转录和翻译。

1. 转录转录是指通过RNA聚合酶将DNA的信息转录成RNA的过程。

与RNA的转录类似,转录也包括识别、合成和终止三个主要步骤。

在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会识别DNA上的启动子区域,并通过与DNA 的互补配对,在RNA链上合成与DNA模板链一致的RNA链。

最后,在转录终止信号的作用下,RNA分子与DNA分离。

2. 翻译翻译是指通过核糖体将RNA的信息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

翻译过程主要包括三个主要步骤:起始、延伸和终止。

首先,在起始信号的引导下,核糖体会找到mRNA上的起始密码子,并将起始tRNA与其配对。

核酸的生物合成(本)

核酸的生物合成(本)

DNA聚合酶II: 单链,以切口双链DNA为模板。活性极低 DNA聚合酶Ⅲ: 共10种亚基。功能与聚合酶I相似,起DNA 复制作用。每秒可聚合1000个碱基。
DNA聚合酶Ⅲ
12.1.3.3 双链DNA复制的分 子机制 (1)半不连续复制过程 新 DNA 的 一 条 链 是 按 5’→3’方向连续合成的, 称为前导链。 另一条链的合成则是不 连续的,即先按5’ →3’方 向合成若干短片段(冈崎片 段),再通过酶的作用将这 些短片段连在一起构成第二 条子链,称为后随链。
• DNA新链合成时需要:
–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 –Mg2+ 、DNA模板、 –与模板DNA互补的一小段多核苷酸引物, –酶的活性部位含有紧密结合的Zn2+。
DNA聚合酶Ⅰ的功能 1. 5‘→3’聚合功能 2. 3‘→5’外切活性 3. 5‘→3’外切活性 (1)切口平移 (2)链的置换; (3)模板转换
而其mRNA却容易获得时,就可以利用反转 录酶制备合成该基因。
• 测定其mRNA序列再反推出RNA的序列。
12.1.6 DNA的损伤与修复 紫外光照射可以使DNA链中相邻的嘧啶形成 一个环形丁烷,主要产生胸腺嘧啶二体。
光复活修复:
光复活机制是可见光激活了光复活酶,使之 能分解由于紫外光照射而产生的嘧啶二体。
Hale Waihona Puke 12.1.7 细菌的限制—修饰系统
• 能识别DNA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核酸内切酶,
简称为限制酶。
• 限制酶能在特定核苷酸序列处切开核苷酸
之间的键,使DNA产生双链裂口,进而被脱 氧核糖核酸酶水解。
•细菌DNA受到专一性密切相关的“修饰甲
基化酶”和“限制酶”的保护。
•相应的限制酶将水解断裂任何具有未曾甲

核酸的生物合成

核酸的生物合成
44
三、 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特点
真核生物每条染色质上可以有多个复制起始点
5’ 3’ ori ori ori ori 3’ 5’
5’
3’
3’
5’
复制子
2006-8 第十三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45
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
DNA-pol :起始引发,有引物酶活性。 DNA-pol :参与低保真度的复制 。 DNA-pol :在线粒体DNA复制中起催化作用。 DNA-pol :延长子链的主要酶,有持续合成DNA
功能 具有高活性的5′→3′聚合酶作用 ,是原核生物 复制延长中真正起催化作用的酶。 3′→5′外切酶 活性, 能切除错配的碱基 ,具有校读功能。
第十三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2006-8
33
E.coli三种DNA聚合酶的比较
DNA Pol I
5′→3′聚合酶 活性 3′→5′核酸外 切酶活性
DNA Pol II +
2006-8
第十三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47
端粒酶(telomerase)
端粒酶是蛋白质和RNA的复合物 组成:
端粒酶RNA (human telomerase RNA, hTR) 端粒酶协同蛋白(human telomerase associated protein 1, hTP1)
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聚合酶(polymerase): 依赖DNA的DNA聚合酶 模板(template) : 解开成单链的DNA母链
引物(primer):
提供3-OH末端使dNTP可以依次聚合
其他的酶和蛋白质因子
2006-8
第十三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核酸的生物合成与调控

核酸的生物合成与调控

核酸的生物合成与调控核酸是生命体内极其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它们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以及各种生命活动的调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核酸的生物合成与调控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涉及众多的酶和蛋白质因子,以及细胞内外的各种信号通路。

DNA 的生物合成,也就是 DNA 复制,是细胞分裂和遗传信息传递的基础。

这一过程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S 期,需要一系列酶和蛋白质的协同作用。

解旋酶首先将 DNA 双链解开,形成两条单链模板。

然后,引物酶合成一小段 RNA 引物,为后续的 DNA 聚合酶提供起始位点。

DNA 聚合酶沿着模板链,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DNA 链。

在这个过程中,DNA 聚合酶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它能够识别和纠正错误配对的碱基,以保证遗传信息的准确性。

RNA 的生物合成,包括转录和 RNA 加工。

转录是指以 DNA 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

RNA 聚合酶结合到 DNA 上的特定区域,称为启动子,然后开始沿着DNA 链移动,合成RNA 链。

与DNA 复制不同,转录是不对称的,只以 DNA 双链中的一条链为模板。

转录生成的初始RNA 产物通常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修饰,才能成为具有功能的成熟 RNA。

例如,信使 RNA(mRNA)需要经过 5'端加帽、3'端加尾以及剪接等过程,去除内含子,连接外显子,从而形成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的 mRNA。

核酸的生物合成受到严格的调控。

在细胞水平上,调控机制确保了核酸的合成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等过程相协调。

例如,细胞周期蛋白和依赖于细胞周期蛋白的激酶等调控因子,可以控制 DNA 复制和细胞分裂的进程。

当细胞接收到外部信号,如生长因子或应激信号时,会通过信号转导通路影响核酸合成相关酶和蛋白质的活性,从而调整核酸的合成速度和量。

在基因水平上,调控主要发生在转录阶段。

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包含了许多调控元件,如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核酸的生物合成一、知识要点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通过DNA的复制把遗传信息由亲代传递给子代,在子代的个体发育过程中遗传信息由DNA传递到RNA,最后翻译成特异的蛋白质;在RNA病毒中RNA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并同时作为mRNA,指导病毒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在致癌RNA病毒中,RNA还以逆转录的方式将遗传信息传递给DNA分子。

这种遗传信息的流向称为中心法则。

复制是指以原来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出相同DNA分子的过程;转录是在DNA(或RNA)分子上合成出与其核苷酸顺序相对应的RNA(或DNA)的过程;翻译是在以rRNA 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蛋白体上,以mRNA为模板,根据每三个相邻核苷酸决定一种氨基酸的三联体密码规则,由tRNA运送氨基酸,合成出具有特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肽链的过程。

(一) DNA的生物合成在DNA复制时,亲代DNA的双螺旋先行解旋和分开,然后以每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在这两条链上各形成一条互补链,这样从亲代DNA的分子可以精确地复制成2个子代DNA分子。

每个子代DNA分子中,有一条链是从亲代DNA来的,另一条则是新形成的,这叫做半保留复制。

通过14N和15N标记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半保留复制。

1.复制的起始点与方向DNA分子复制时,在亲代分子一个特定区域内双链打开,随之以两股链为模板复制生成两个子代DNA双链分子。

开始时复制起始点呈现一叉形(或Y形),称之为复制叉。

DNA 复制要从DNA分子的特定部位开始,此特定部位称为复制起始点(origin of replication),可以用ori表示。

在原核生物中复制起始点常位于染色体的一个特定部位,即只有一个起始点。

真核生物的染色体是在几个特定部位上进行DNA复制的,有几个复制起始点的。

酵母基因组与真核生物基因组相同,具有多个复制起始点。

复制的方向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机制。

其一是从两个起始点开始,各以相反的单一方向生长出一条新链,形成两个复制叉。

其二是从一个起始点开始,以同一方向生长出两条链,形成一个复制叉。

其三是从一个起始点开始,沿两个相反的方向各生长出两条链,形成两个复制叉。

2.DNA聚合反应有关的酶及相关蛋白因子DNA的合成是以四种三磷酸脱氧核糖核苷为底物的聚合反应,该过程除了需要酶的催化之外,还需要适量的DNA为模板,RNA(或DNA)为引物和镁离子的参与。

催化这个反应的酶也有多种:DNA聚合酶、RNA引物合成酶(即引发酶)、DNA连接酶、拓扑异构酶、解螺旋酶及多种蛋白质因子参与。

3.DNA的复制过程DNA的复制按一定的规律进行,双螺旋的DNA是边解开边合成新链的。

复制从特定位点开始,可以单向或双向进行,但是以双向复制为主。

由于DNA双链的合成延伸均为5′→3′的方向,因此复制是以半不连续的方式进行,即其中一条链相对地连续合成,称之为领头链,另一条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称为随后链。

在DNA复制叉上进行的基本活动包括双链的解开;RNA引物的合成;DNA链的延长;切除RNA引物,填补缺口,连接相邻的DNA片段。

(二)逆向转录在逆转录酶作用下,以RNA为模板,按照RNA中的核苷酸顺序合成DNA,这与通常转录过程中遗传信息流从DNA到RNA的方向相反,故称为逆向转录。

逆转录酶需要以RNA (或DNA)为模板,以四种dNTP为原料,要求短链RNA(或DNA)作为引物,此外还需要适当浓度的二价阳离子Mg2+和Mn2+,沿5′→3′方向合成DNA,形成RNA-DNA杂交分子(或DNA双链分子)。

逆转录酶是一种多功能酶,它除了具有以RNA为模板的DNA 聚合酶和以DNA为模板的DNA聚合酶活性外还兼有RNaseH、DNA内切酶、DNA拓扑异构酶、DNA解链酶和tRNA结合的活性。

几乎所有真核生物的mRNA分子的3′末端都有一段多聚腺苷酸。

当加入寡聚dT作引物时,mRNA就可以成为逆转录酶的模板,在体外合成与其互补的DNA,称为cDNA。

(三)DNA突变DNA突变是指DNA的碱基顺序发生突然而永久性地变化,从而影响DNA的复制,并使DNA的转录和翻译也跟着改变,表现出异常的遗传特征。

DNA的突变可以有几种形式:(1)一个或几个碱基对被置换;(2)插入一个或几个碱基对;(3)一个或多个碱基对缺失。

置换和插入的变化是可逆的,缺失则是不可逆的。

最常见的突变形式是碱基对的置换。

嘌呤碱之间或嘧啶碱之间的置换称为转换,嘌呤和嘧啶之间的置换称为颠换。

突变有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

在DNA的合成中,自发突变的机率很低,大约每109个碱基对发生一次突变;各种RNA肿瘤病毒具有很高的自发突变频率。

诱发突变可以由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引起,物理因素如电离辐射和紫外光等均可以诱发突变。

化学因素的诱变,如脱氨剂和烷化试剂均可诱发突变。

亚硝酸为强脱氨剂,可使腺嘌呤转变为次黄嘌呤,鸟嘌呤转变为黄嘌呤,胞嘧啶转变为尿嘧啶,而导致碱基配对错误。

烷化剂如硫酸二甲酯(DMS)可使鸟嘌呤的N7位氮原子甲基化,使之成为带一个正电荷的季铵基团,减弱N9位上的N-糖苷键,至使脱氧核糖苷键不稳定,发生水解而丢失嘌呤碱,以后可被其它碱基取代,或引起DNA的链断裂。

(四)DNA损伤与修复某些物理化学因子,如紫外线、电离辐射和化学诱变剂等,都能引起生物突变和致死。

因为它们均能作用于DNA,造成其结构和功能的破坏。

但细胞内具有一系列起修复作用的酶系统,可以除去DNA上的损伤,恢复DNA的正常双螺旋结构。

目前已经知道有四种修复系统:光复活,切除修复,重组修复和诱导修复。

后三种机制不需要光照,因此又称为暗修复。

1.光复活光复活的机制是可见光(最有效波长为400nm左右)激活了光复活酶,它能分解由于紫外线照射而形成的嘧啶二聚体。

光复活作用是一种高度专一的修复方式。

2.切除修复又称为复制前修复。

所谓切除修复,即是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将DNA分子中受损伤部分切除掉,并以完整的那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出切去的部分,然后使DNA恢复正常结构的过程。

这是比较普遍的一种修复机制,它对多种损伤均能起修复作用。

参与切除修复的酶主要有:特异的核酸内切酶、外切酶、聚合酶和连接酶。

3.重组修复遗传信息有缺损的子代DNA分子可通过遗传重组而加以弥补,即从完整的母链上将相应核苷酸序列片段移至子链缺口处,然后用再合成的序列来补上母链的空缺。

此过程称为重组修复,因为发生在复制之后,又称为复制后修复。

参与重组修复的酶系统包括与重组有关的主要酶类以及修复合成的酶类。

重组基因rec A编码的蛋白质,具有交换DNA链的活力。

rec A蛋白被认为在DNA重组和重组修复中均起着关键的作用。

rec B和rec C基因分别编码核酸外切酶V的两个亚基,该酶亦为重组和重组修复所必需。

修复合成时需要DNA聚合酶和连接酶。

4.诱导修复许多能造成DNA损伤或抑制复制的处理均能引起一系列复杂的诱导效应,称为应急反应(SOS response)。

SOS反应包括诱导出现的DNA损伤修复效应、诱变效应、细胞分裂的抑制以及溶原性细菌释放噬菌体等等。

(五)RNA的生物合成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催化下,以四种核糖核苷磷酸为底物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形成3′→5′磷酸二酯键,合成一条与DNA链的一定区段互补的RNA链的过程称为转录。

RNA的转录起始于DNA模板的一个特定位点,并在另一位点处终止。

在生物体内,DNA的二条链中仅有一条链可作为转录的模板,这称为转录的不对称性。

用作模板的链称为反义链,另一条链称为有义链,因为有义链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正好与转录出的RNA 的核苷酸序列相同(只是T与U的区别),所以也称编码链。

但各个基因的有义链不一定位于同一条DNA链。

RNA的合成沿5′→3′方向进行(DNA模板链方向为3′→5′),5′未端为核糖核苷三磷酸,即5′位保留PPP。

在真核生物细胞里,转录是在细胞核内进行的。

合成的RNA包括mRNA、rRNA和tRNA 的前体。

rRNA的合成发生在核仁内,而合成mRNA和tRNA的酶则定位在核质中。

另外叶绿体和线粒体也进行转录。

原核细胞中转录酶类存在于细胞液中。

1.RNA聚合酶原核细胞大肠杆菌的RNA聚合酶研究的较深入。

这个酶的全酶由5种亚基(α2ββ′δω)组成,还含有2个Zn原子。

在RNA合成起始之后,δ因子便与全酶分离。

不含δ因子的酶仍有催化活性,称为核心酶。

δ亚基具有与启动子结合的功能,β亚基催化效率很低,而且可以利用别的DNA的任何部位作模板合成RNA。

加入δ因子后,则具有了选择起始部位的作用,δ因子可能与核心酶结合,改变其构象,从而使它能特异地识别DNA模板链上的起始信号。

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有RNA聚合酶I、II和III,通常由4~6种亚基组成,并含有Zn2+。

RNA聚合酶I存在于核仁中,主要催化rRNA前体的转录。

RNA聚合酶Ⅱ和Ⅲ存在于核质中,分别催化mRNA前体和小分子量RNA的转录。

此外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含有RNA聚合酶,其特性类似原核细胞的RNA聚合酶。

2.RNA的转录过程RNA转录过程为起始位点的识别、起始、延伸、终止。

起始位点的识别:RNA聚合酶先与DNA模板上的特殊启动子部位结合,σ因子起着识别DNA分子上的起始信号的作用。

在σ亚基作用下帮助全酶迅速找到启动子,并与之结合生成较松弛的封闭型启动子复合物。

这时酶与DNA外部结合,识别部位大约在启动子的-35位点处。

接着是DNA构象改变活化,得到开放型的启动子复合物,此时酶与启动子紧密结合,在-10位点处解开DNA双链,识别其中的模板链。

由于该部位富含A-T碱基对,故有利于DNA解链。

开放型复合物一旦形成,DNA就继续解链,酶移动到起始位点。

3.起始:在起始位点的全酶结合第一个核苷三磷酸。

第一个核苷三磷酸常是GTP或ATP。

形成的启动子、全酶和核苷三磷酸复合物称为三元起始复合物,第一个核苷酸掺入的位置称为转录起始点。

这时σ亚基被释放脱离核心酶。

4.延伸:从起始到延伸的转变过程,包括σ因子由缔合向解离的转变。

DNA分子和酶分子发生构象的变化,核心酶与DNA的结合松弛,核心酶可沿模板移动,并按模板序列选择下一个核苷酸,将核苷三磷酸加到生长的RNA链的3′-OH端,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

转录延伸方向是沿DNA模板链的3′→5′方向按碱基酸对原则生成5′→3′的RNA产物。

RNA链延伸时,RNA聚合酶继续解开一段DNA双链,长度约17个碱基对,使模板链暴露出来。

新合成的RNA链与模板形成RNA-DNA的杂交区,当新生的RNA链离开模板DNA 后,两条DNA链则重新形成双股螺旋结构。

4.终止在DNA分子上有终止转录的特殊碱基顺序称为终止子(terminators),它具有使RNA聚合酶停止合成RNA和释放RNA链的作用。

这些终止信号有的能被RNA聚合酶自身识别,而有的则需要有ρ因子的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