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小桥涵勘测设计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孔跨径:小桥:5≤L0≤20;涵洞:L0 < 5

多孔跨径总长:小桥:8≤L0≤30

单孔跨径系指标准跨径;梁式桥、板式桥的多孔跨径总长为多孔标准跨径的总长;拱式桥为两岸桥台内起拱线间的距离。

1)按洞身构造形式:管涵、盖板涵、拱涵、箱涵(2)按填土高度:明涵、暗涵(3)按水力性质:无压力、半压力、压力式涵洞。

(1)小桥:小桥的中心桩号、桥轴线桩号及跨河沟时路中线位置

(2)涵洞:沿着确定路线方向前后移动,选择一个合理而又经济的位置。

P85+P92)

自然出流:当下游水深小于或等于临界水深的1.3倍时,桥下为临界水流状态,则为自由出流

非自然出流:当桥下游水深大于临界水深的1.3倍时,由于下游水位的顶托作用,桥下临界水深被淹没,桥下水深即为天然水深,形成非自由出流。

无压力式:水流通过涵洞时在其动身长度内都与洞顶不接触。

半压力式:涵洞进水口被淹没,但整个洞身仍具有自由水面。

压力式:涵洞洞口、洞身无自由水面。

(1)资料收集及勘测准备(2)小桥涵结构类型选择(3)小桥涵位置选

择(4)拟建小桥涵址测量(5)小桥涵址调查

以确定小桥涵的孔径、类型及建筑形式。

(1)暴雨推理法:运用成因分析与经验推断相结合,从实测的暴雨资料入手,应用地区综合分析方法来分析暴雨资料和地区特征关系,从而间接的求设计流量。(经验公式应用简单,但地区差异大)

(2)径流形成法:从分析汇水形成和影响地面径流的因素(暴雨强度、汇水面积、土壤类型、地形)着手,建立这些因素与设计流量的函数关系求解。(计算较为简单,也有经验公式,存在地区差异)

(3)形态调查法:调查河槽形态与历史洪水位的手段,取得河槽某一过水断面在该洪水位下的过水面积、平均流速及洪水频率资料,据以推算桥涵处的设计流量。(较客观反映出实际情况,但因小流域洪水历史短,不易调查出历史洪水位及响应频率,不易准确算出河沟床的糙率,计算结果往往偏大或偏小,应与前两法配合论证使用)

(4)直接类比法:以调查新建公路附近原有公路、铁路小桥涵泄水情况入手,按水力计算法反算流量。(计算结果比较可泡,有条件应该首选)

0.75m、1.0m、1.25m、1.5m、2.0m、2.5m、3.0m、4.0m、5.0m、

6.0m、8.0m、10m、13m、16m、20m、25m、30m、35m、40m、45m、50m

适用于内侧有挖方边沟涵洞的洞口

偏角法。

面。

数和单孔跨径表示,涵洞孔径用孔数、单孔跨径和涵台高度表示,圆管涵用孔数和内径表示。

:最好把桥位选择在河湾上游,限于地形和线路不能在上游跨河时,可选在下游,但应尽量远离河湾,最好在河湾1到1.5倍河宽以上,避免设在河湾上。

(端墙式)

盖板涵:能就地取材,结构坚固,建筑高度较小,对地基要求不高,施工简便,易于修复,但力学性能差,用于小型涵洞

箱涵:整体性好,结构坚固,跨度尺寸适中,常用于高速公路人行通道

1/6

以净跨径为准

梯形

(1)确定可接受的壅水高度(2)确定河床进出口加固类型尺寸(3)确定桥面路基的最低标高(4)确定孔径的类型尺寸

(1)涵洞与急流槽、端墙、翼墙等结构分段处应设置,以使洞口沉降不影响洞身。沉降缝应贯穿整个断面。

(2)沉降缝沿洞身应每隔3-6cm设置一道,具体位置结合地基土质变化情况及路堤高度确定。(3)凡地基土质发生变化、基础埋置深度不同、地基压力发生较大变化以及基础填挖交界处,均应设置沉降缝。

(4)凡采用填石抬高基础涵洞,都应设置沉降缝,间距不宜大于3m。

(5)置于均匀岩石地基上的涵洞可不设置沉降缝

(6)斜交正做涵洞,沉降缝与涵洞中心线垂直;斜交斜做涵洞,沉降缝与路中心线平行线

跌水井洞口: 边沟跌水井洞口、一字墙跌水井洞口。当天然河沟纵坡大于50%或路基纵断面设计不能满足涵洞建筑高度要求、涵洞进出口挖大以及天然河沟与洞口高差大时,为使沟槽或路基边沟与涵洞进口连接而采用。

八字墙洞口:涵洞跨径与河沟宽度基本一致,无需集纳和扩散水流,或仅为疏通两侧农田灌溉时。

(1)设于基岩上的基础,基础可以直接置于基岩上,但应清除风化层。

(2)当地基为一般土壤河床,又无冲刷时,基础应埋于地面下不小于0.6m或1m(盖板涵用0.6米,石拱桥及小桥用1m)。如河床上有铺砌时,一般宜设在铺砌层底面以下1m

(3)当地基为一般淤泥或软弱层时,应根据地质情况采取扩大基础、倒拱、块石挤淤、砂(土、石灰)及小木桩挤密、换土、砂垫层等加固措施

(4)在有冲刷的河流上,涵洞没有铺底,一般不考虑冲刷深度对基础埋深的影响。

(5)一般情况基础应埋于冰冻线以下0.25m,对于孔径小、洞身长的涵洞基础埋置,可将洞口两端2m范围内的基础埋于冰冻线以下0.25,其余洞内基础应洞内温度稍高,基底一般可适当抬高,一般为冰冻深度的0.5~0.7倍。对于地基土属于弱冻胀土的小桥涵基础,可埋在冻结层内,但其深度不小于最大冻土深度的70%

基础底部扩展部分不超过基础材料刚性角的天然地基基础。主要承受压应力的基础。

(1)洞身不变仍做一般布置形式,在进水口做跌水井或急流槽,使涵底与沟槽顺接。

(2)设置填方涵洞

(3)当非岩石河沟纵坡在10%以下,岩石河沟纵坡在30%以下时,可采用斜置式斜坡涵。

(4)当非岩石河沟纵坡大于10%,岩石河沟纵坡大于30%时,可采用平置式斜坡涵。

(1)天然河沟与路线相交处(2)农田灌溉渠与路线相交处

(3)路基边沟排水渠(4)其他情况:平原区通过较长的低洼地带及沼泽地带,路线穿过天然积水洼地,路线靠村镇通过,及岩层破坏和塌方地段等。

(1)缓坡河床:仅对进口采用干砌片石铺砌加固;

(2)一般陡坡河床:沟槽开挖的边坡率采用1:4-1:10。除岩石沟槽外,河底和沟槽侧坡以及路基边沟均需用人工铺砌加固,加固的类型由水流速度而定。

(3)陡坡河床:进口则需设跌水井与天然河沟连接,以削减水能,减缓流速。上游沟槽开挖坡度,可根据河沟土质情况确定,一般采用1:1-1:2。为加固河槽,跌水井与河槽连接处可采用吊沟或U形断面急流槽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