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与可能性》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与可能性》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为90-91页例题及“想想做做”,主要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过一些简单的可能性知识,知道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另外,学生也已经掌握了画“√”记录数据、涂方块表示数据以及分类整理数据等知识。

例题呈现的是几个小朋友围在桌边摸球的情景。图中有一个透明口袋,口袋里放有3个黄球和3个红球,还有一个蒙着眼睛的小朋友正在摸球。之所以让摸球的小朋友蒙上眼睛,目的是为了突出摸球活动的随机性特点。在组织学生开展摸球活动之前教材首先启发学生思考:“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的?”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激活学生对可能性的已有认识;二是为了引出下一个问题,即:如果每次摸一个球,摸出后再放回,像这样摸40次,是摸到红球的次数多还是摸到黄球的次数多?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估计、做出猜想、开展实验。

为了帮助学生及时、准确的记录摸球活动中产生的数据,教材还在这里结合介绍了画“正”字记录数据的方法,并要求学生先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摸球结果,再把记录的结果填入统计表。

最后,教材引导学生依据对实验数据的统计结果,进一步思考:“统计的结果和你的估计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从装有3个红球和3个黄球的口袋里摸球,尽管有的小组摸到红球的次数略多一些,有的小组摸到黄球的次数略多一些,有的小组摸到红球的次数与摸到黄球的次数恰好相等,但这些结果都可理解为“摸到红球的次数与摸到黄球的次数差不多”。因此,在摸球活动前最合理的估计应该是“摸到红球的次数与摸到黄球的次数差不多”。教材没有在这里给出“从这样的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与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这一结论,主要是为了降低学习的难度,让学生经历更多类似的活动后,再逐步明确“可能性相等”的含义。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摸球、抛正方体、放铅笔等活动,初步体会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2.使学生经历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去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3.使学生经历提出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感受研究、解决问题的乐趣,进一步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3、讨论思考。

启发:统计的结果和你在活动前的估计一样吗?如果让你重新摸40次,你打算怎样预测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次数?

指出:从这样的口袋里任意摸若干次球,摸到红球的次数通常会与黄球差不多。

追问: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从这样的口袋里摸若干次球,摸到红球与黄球的次数会差不多?

小结:因为这个口袋里红球与黄球的个数相等,所以从这个口袋里任意摸若干次球,摸到红球的次数通常会与黄球差不多。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准备小正方体学具。

猜测:如果把这个正方体抛30次,那么“1”“2”“3”朝上的次数会怎样呢?

交流:分小组抛小正方体时,要注意些什么?

小组活动,收集并整理数据。

各小组汇报统计结果,提问:仔细观察统计表,统计的结果与你在活动前的估计一样吗?

追问:通过这一活动,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把这个正方体抛若干次后,“1”“2”“3”朝上的次数会差不多?

拓展:如果只在这个正方体的面上写两个数,并且要求把正方体抛若干次后,两个数朝上的次数差不多,你打算怎么办?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读题,各小组讨论:在口袋里怎么放铅笔?

组织全班交流。

各组根据自己的想法,在口袋里放入铅笔。

根据第(3)题的要求放好铅笔后,让学生仿照例题的样子,动手摸一摸,以检验选择的方法是否正确。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做了哪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