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赏析中国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赏析中国画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趋向及因此而产生的艺术形式,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让学生理解显得很深奥,我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学生的身心特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讲述,让小学生对中国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懂得如何欣赏中国画。
一.中国画的简介
中国画(宣画):即用颜料在宣纸、宣绢上的绘画,是东方艺术的主要形式(薛宣林定性)。
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
中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
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
它依照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趋向及因此而产生的艺术手法而创作。
二.中国画分类依据
中国画的“画分三科”,人物、花鸟、山水,表面上是以题材分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一种观念和思想。
所谓“画分三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物画所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山水画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是
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和谐相处。
三者之合构成了宇宙的整体,相得益彰。
这是由艺术升华的哲学思考,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真谛所在。
三.中国画的特点
中国画在观察认识、形象塑造和表现手法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中,采取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方法,并在活动中去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到事物中去,而不是做局外观,或局限在某个固定点上。
它渗透着人们的社会意识,从而使绘画具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认识作用,又起到“恶以诫世,善以示后”的教育作用。
即使山水、花鸟等纯自然的客观物象,在观察、认识和表现中,也自觉地与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相联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
1.中国画在创作上重视构思,讲求意在笔先和形象思维,注重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
造型上不拘于表面的肖似,而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
其形象的塑造以能传达出物象的神态情韵和画家的主观情感为要旨。
因而可以舍弃非本质的、或与物象特征关联不大的部分,而对那些能体现出神情特征的部分,则可以采取夸张甚至变形的手法加以刻画。
2.在构图上,中国画讲求经营,它不是立足于某个固定的空间或时间,而是以灵活的方式,打破时空的限制,把处于不同时空中的物象,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的法则,重新布置,构造出一种画家心目中的时空境界。
于是,风晴雨雪、四时朝暮、古今人物可
以出现在同一幅画中。
因此,在透视上它也不拘于焦点透视,而是采用多点或散点透视法,以上下或左右、前后移动的方式,观物取景,经营构图,具有极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同时在一幅画的构图中注重虚实对比,讲求“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3.中国画以其特有的笔墨技巧作为状物及传情达意的表现手段,以点、线、面的形式描绘对象的形貌、骨法、质地、光暗及情态神韵。
这里的笔墨既是状物、传情的技巧,又是对象的载体,同时本身又是有意味的形式,其痕迹体现了中国书法的意趣,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由于并不十分追求物象表面的肖似,因此中国画既可用全黑的水墨,也可用色彩或墨色结合来描绘对象,而越到后来,水墨所占比重愈大,现在有人甚至称中国画为水墨画。
其所用墨讲求墨分五色,以调入水分的多寡和运笔疾缓及笔触的长短大小的不同,造成了笔墨技巧的千变万化和明暗调子的丰富多变。
同时墨还可以与色相互结合,而又墨不碍色,色不碍墨,形成墨色互补的多样性。
4.中国画在色彩上讲求“随类赋彩”,注重的是对象的固有色,光源和环境色并不重要,一般不予考虑。
但为了某种特殊需要,有时可大胆采用某种夸张或假定的色彩。
中国画特别是其中的文人画,在创作中强调书画同源,注重画家本人的人品及素养。
在具体作品中讲求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并且通过在画面上题写诗文跋语,表达画家对社会、人生及艺术的认识,既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又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中国画的鉴赏
1.画工
画家的作品,可表现出作者的成就。
画面的形象,就是画工的具体体现,我们往往主观批判该画的好与坏,就是受画工的影响最大。
2.书法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之处,其中一项就是书法。
国画画面上常伴有诗句,而诗句是画的灵魂,有时候一句题诗如画龙点睛,使画生色不少,而画中的书法,亦影响画面至大。
书法不精的画家,大多不敢题字,虽然仅具签署,亦可窥其功底一。
3.印章
画面上常见的印章有各方面使用的:画家的印玺、题字者私章、闲章、收藏印章、欣赏印章、鉴证印章等。
而各种印章的雕工、印文内容、印章位置,都在评价之列。
尤其古画,往往有皇帝、名家、藏家及鉴赏家的印鉴,可佐真伪。
4.装裱
中国画的装裱独具一格,常见的有纸裱、绫裱两大类。
纸裱较粗,绫裱较精。
裱边的颜色、宽窄、衬边、接驳、裱工等都十分讲究。
5.内涵
中国人欣赏字画不独欣赏表面功夫,更着重于与作品有关和作者个人的相互关系。
6.功力
从事书画修养越久的人,他表现出的功力,是初学者无法掌握。
尤其是书法,老手多仓劲有力,雄浑生姿。
在国画方面,其线条、设
计、意景亦表现出作者的功力。
所以人生经验丰富的艺术家,其作品往往较年轻画家有不同的表现,这就是功力。
7.布局
布局看来似是画面的设计,其实是作者胸怀中的天地,从画面布局中表现出来。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的地方甚多,最明显之处就是“留白”,国画传统上不加底色,于是留白甚多,而疏、密、聚、散称为留白的布局。
在留白之处,有人以书法、诗词、印章等来补白。
亦有让其空白,故从布局可见作者独到之处。
8.学识
功力及布局可以从画面窥其一二,至于作者的学识,对其作品影响很大。
故中国有“文人画”之称。
著名文人,其作品与众不同,就是一种“书卷气”。
画家与画匠之别,学识是条件之一。
9.人品
西方画家,往往浪漫不羁,游戏人间为乐。
而欣赏者只观其画而不理画家的私德。
中国人不同,画家或书家如行为不检、道德败坏、声名狼藉、大奸大恶者,即使其书法美术如何精美,亦无人问津。
试问谁家高悬曹操、秦桧等奸臣作品,而岳飞的“还我河山”,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成为人尽皆知的好匾额,就是这个道理。
10.诗句
字画中的诗词,往往代表主人的心声。
一句好诗能表现作者的内涵和学养,一句好诗,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1.印文
无论字或画,常有“压角”的闲章出现。
所谓闲章就是画面或书法留白的角落。
而印上的文字,有时影响字画甚大。
从印文中也可看到作者的心态,或当时的环境。
好的印文,配以好的雕刻刀法,盖在字画上,使作品更添光彩。
总之,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作为我们中国人都要学习她,懂得赏析她。
小学中国画欣赏课是小学美术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进行的美术作品感受、品味、欣赏的教学活动之一,是属于《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中的“欣赏、评述”的学习领域。
此领域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掌握欣赏方法,提高欣赏水平。
然而,在目前的国画欣赏教学中,课堂上老师一般对于作品的泛泛介绍讲得多,欣赏方法往往讲得少,学生无法运用赏析方法进行欣赏,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
基于上述情况,本文旨在通过让学生初步掌握探究性的国画欣赏方法,提高小学中国画欣赏课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