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与后果教案
政治讲义(行为与后果)
第七课行为与后果1.行为的分类意识动机性质法律有意识善良合法有作为无意识不道德非法不作为2.有作为: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实施且可能实施,而实施的行为即“当为而为”。
不作为: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实施且可能实施,而不实施的行为即“当为而不为”。
3.行为与后果的关系①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有行为就有后果,某种后果一定是由某些行为引起的。
②有的行为会产生一个后果,而有些行为则会产生多个后果,甚至是连锁后果。
③有的后果是由一个行为造成的,而有的行为是由多个行为造成的。
④不仅个人的行为会产生一定后果,一个集体,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4.行为产生的后果(1)预期的后果①有利于他人和社会②显而易见③随着行为的发生而发生(2)出人意料的后果①有损他人和社会的利益②不会直接得表现③一段时间后产生5.怎样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①每个人都有行动的自由,自由必须以不损害他人的、集体的和社会的权利和自由为前提。
②任何人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
作为公民,应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
③不承担责任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而且还会有损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从而受到人们的谴责甚至法律的惩罚。
6.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内涵①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自我引导与调控的过程。
②需要我们在行为前预见与选择,行为中自律与自控,行为后自省与负责。
7.怎样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①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必须在行动前对行为进行选择。
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重视行为过程中的及时调控。
③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集中体现在对行为后果的自省及自觉承担应负的责任上。
行为与结果教案
行为与结果教案教案标题:行为与结果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分析行为后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的能力。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2.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行为后果,预测可能的结果。
3. 学生能够通过反思和调整行为,达到更好的结果。
教学重点:1. 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2. 分析行为后果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板书:行为与结果2. 教学素材:故事、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行为所产生的结果。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教学话题,提出问题:“你认为行为和结果之间有什么关系?”2. 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讨论。
步骤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板书“行为与结果”。
2. 解释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例如:“我们的行为会影响到我们的结果。
如果我们做出正确的行为,我们通常会得到积极的结果;如果我们做出错误的行为,我们通常会得到负面的结果。
”3. 通过举例子来说明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例如:“如果我们努力学习,我们通常会取得好成绩;如果我们不努力学习,我们通常会取得差成绩。
”步骤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准备一些故事、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行为所产生的结果。
2. 让学生观看或阅读案例,并讨论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3.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行为和结果,并预测可能的结果。
步骤四:自我反思与调整(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自身的行为,并进行自我反思:“我通常做出什么样的行为?这些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2. 鼓励学生讨论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达到更好的结果。
3. 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或案例进行讨论。
步骤五:小结与拓展(5分钟)1. 小结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并强调行为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行为,并思考可能的结果。
3. 提供更多案例或让学生自行寻找案例,进行行为与结果的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教案: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
道德与法治课教案: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与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这一课程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更是为了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引导,让他们深刻领悟法律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自己和他人产生怎样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如何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以案例为引导,深入剖析道德与法治的关系;运用实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所代表的意义;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自己和他人产生怎样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对道德与法治的思考,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应当如何行事。
一、以案例为引导,深入剖析道德与法治的关系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比如,我们可以选取一些生动有趣的案例,通过讲解这些案例,让学生深刻领悟到道德和法律的不同点。
例如,我们可以选取“舞弊门”事件为例。
这个案例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道德和法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在道德层面上,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尊重公平,不应该在考试中作弊。
但在法律层面上,舞弊是一种不法行为,是违反教育考试的监管规定的行为。
在学习这个案例的过程中,学生应该能够逐渐理解道德与法律的不同点,以及法律作为对道德的保障所起到的作用。
二、运用实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所代表的意义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法律,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从实例的角度进行讲解。
使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案例来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所代表的意义,让他们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和权威。
以交通法规为例,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红绿灯”的意义。
在接受交通法规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要了解交通信号灯的颜色、含义以及行驶规则,更要明白这些规则的背后所代表的意义。
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教案
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教案
编者按: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初二政治教案: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知道行为、后果是多样而复杂的;②理解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能力目标:①通过学习,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②初步学会运用辨证思维方法,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知道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②能够以正确的是非善恶标准实践和指导自己的行为;③树立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教学难点:行为与后果关系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初中政治行为分析教案
初中政治行为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每个人的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2. 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意识,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行为与后果2.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3. 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发学生对行为与后果的思考,故事内容可以是关于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不良后果的例子。
2. 新课导入:介绍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强调每个人的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3. 案例分析:提供几个案例,让学生分析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并讨论这些后果是否符合个人的预期。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以及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5. 课堂分享: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让大家一起学习和成长。
6. 总结:强调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提醒学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努力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的提出和交流能力。
3. 课堂分享:评价学生的分享内容和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五、教学资源1. 故事素材:关于行为与后果的故事。
2. 案例素材:有关行为与后果的实际案例。
3. 小组讨论指导:提供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指导。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个概念。
2. 强调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供一个安全和支持的环境,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4. 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行为与后果之间关系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意识和行动。
幼儿园的不好行为教案
幼儿园的不好行为教案教案名称:培养幼儿园不好行为的纠正与改进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幼儿对不好的行为有基本的认识,明确行为是对他人和社会产生影响的;2.培养幼儿的道德观念,理解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3.增强幼儿的自制力,让他们能够自觉抑制不好的行为;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他们在集体环境中遵守规则。
二、重点内容:1.分析幼儿园中常见的不好行为;2.引导幼儿认识行为的后果与对他人产生的影响;3.培养幼儿正确的道德观念;4.提升幼儿自制力和遵守规则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幼儿讨论常见的不好行为,如推搡、打闹、抢夺、欺负等,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相互交流。
2.分析与引导(20分钟):a.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向幼儿展示不好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
3.道德教育(20分钟):a.介绍幼儿园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好的行为和不好的行为。
例如,礼貌待人、友善相待、尊重师长和同伴等。
b.利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并分享自己理解的好行为和不好行为,强调好行为的积极意义。
4.培养自制力(20分钟):a.向幼儿们介绍自制力的概念,明确自制力在遵守规则和控制行为中的作用。
b.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训练幼儿的自控能力,例如,克制冲动、等待轮流等。
5.规则约定(15分钟):a.与幼儿共同制定一份幼儿园行为准则,让他们参与制定规则的过程,增强规则的执行力。
b.通过讨论和示范,让幼儿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并明确不遵守规则可能带来的后果。
6.课堂总结(5分钟):向幼儿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重要观点和规则,鼓励他们在生活中积极践行好的行为。
四、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观察幼儿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是否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2.问答评价:通过提问,检查幼儿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课后作业:要求幼儿回家向家长报告今天学习的内容,让他们在家中巩固所学,进一步培养好的行为习惯。
苏教版八上《行为与后果》教案
苏教版八上《行为与后果》教案课题:苏人版八上思品三单元第七课《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导学案 (总第20课时) 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参与人:审核:时间:2011.11.11教学目标:能正确的分析行为的后果及其责任,知道怎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重难点:怎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及原因。
一.学生自主学习:1.【他们是负责任的人吗?请你连一连】:(1.)爸,课余时间我有事,我不去看独居的奶奶。
A.依赖性强,学习无责任意识(2.)拒绝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如清除公园垃圾 B.对家人缺乏爱心和责任(.3.)班长,我要去兜风,班级足球赛就不参加了 C.不愿意为社会做一点奉献,缺乏社(4.)老师,妈妈不在家,没人帮我检查作业,所以才错这么多会责任感D.对集体的事情缺乏责任感。
这样的行为损害集体荣誉2.阅读教材p80-p83完成下列问题:1.自由必须以为前提。
任何人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
作为公民,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的责任。
★2、(代价、后果)人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
不承担责任会对自己带来不利的影响,如,,。
一个勇于承担道德义务的人,会情不自禁地,,会以,甘于,,从而用自己的行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添光增彩。
第一次学情检查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一:阅读P80大学生伤害狗熊的案例,思考:1.该大学生的行为: .后果:责任:A道德上B 法律上2、对此大学生的行为你有何感悟?3、设想一下,如果你是该大学生,你应怎样做?4、该大学生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他将因此使自己多年的学业毁于一旦,人生的道路也变得迷茫了。
对身处逆境的该大学生,你有何建议?探究二:一个打工妹的“弃”与“守”来自江西的新苏州人——彩票销售员郑冬英受一位彩民的委托,垫资代买了10注体彩彩票,结果这10注彩票全部中了一等奖,奖金总额100万元!她毫不犹豫地通知尚不知情的中奖者拿走这10注彩票。
有人说她傻,她说,我不傻,我做我应该做的事情,别人的钱,我不能贪;想致富,得靠自己的双手,这是对自己负责。
幼儿园大班行为规范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行为规范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确立幼儿园大班的行为规范。
2. 帮助幼儿理解并遵守行为规范。
3. 培养幼儿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学内容:1. 什么是行为规范- 行为规范是指在特定环境中要求人们遵守的行为准则。
- 行为规范有助于维护秩序、促进和谐。
2. 幼儿园大班行为规范的制定- 学习活动方面- 听老师指令- 集中注意力- 等待自己的机会发言- 尊重他人的意见- 社交交往方面- 同伴之间互相帮助- 遵守游戏规则- 尊重每个人的权利- 生活习惯方面- 做到自己整洁有序- 食用午餐时与同伴共同用餐- 文明用语,礼貌待人3. 行为规范的教育方式- 游戏体验- 利用角色扮演等游戏形式,帮助幼儿模拟真实场景,学习通过合理的行为规范来解决问题。
- 情景模拟- 创设各种场景,引导幼儿围绕行为规范进行讨论,加深对行为规范的理解。
- 正面激励- 鼓励幼儿根据行为规范的表现进行肯定和奖励,提高幼儿遵守规则的积极性。
4. 反思与自我管理的培养- 进行行为规范的反思- 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幼儿回顾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规范,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集体和他人产生的影响。
- 反思与改进-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对自己行为的反思,通过发现问题、制定改进计划以及及时改正行为,进一步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对于行为规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通过游戏和情景模拟的方式,积极参与讨论,学会了合理的行为规范。
同时,通过行为规范的反思,幼儿们更加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集体的影响,激发了他们进一步主动管理自己行为的积极性。
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幼儿的行为规范,并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总结:幼儿园大班行为规范的制定和培养对于幼儿的成长和教育至关重要。
通过教育幼儿遵守行为规范,我们能够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大班高空抛物安全教案
幼儿园大班高空抛物安全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高空抛物的危险性,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学会正确使用玩具和其他物品,避免不当行为导致高空抛物事故发生。
•掌握紧急情况下的求助方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教学内容2.1 高空抛物的危险性•向幼儿介绍高空抛物的概念,并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相关事故。
•引导幼儿思考高空抛物可能造成的伤害和危害,如伤人、损坏财物等。
2.2 抛物行为与后果•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向幼儿展示不当行为导致的后果,如扔石头砸碎窗户、掉落物品伤到他人等。
•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和自己造成影响。
2.3 安全用玩具和其他物品•引导幼儿认识到玩具和其他物品的用途和特点,了解不同物品的安全使用方法。
•指导幼儿正确使用玩具和其他物品,避免不当行为导致高空抛物事故。
2.4 求助方法•向幼儿介绍紧急情况下的求助方法,如大声呼救、寻找成年人等。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模拟紧急情况并学会正确求助。
3. 教学方法•故事启发法:通过讲述相关故事或展示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发幼儿对高空抛物危险性的思考。
•角色扮演法: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高空抛物事故和紧急求助场景,培养应对能力。
•游戏教学法:设计与主题相关的游戏活动,如分组比赛、道具搭配等,增加互动和趣味性。
4. 教学过程4.1 导入(约10分钟)1.师生互动:与幼儿互动交流,询问他们是否听说过高空抛物这个词,并了解他们对此的认知。
2.故事启发:讲述一个与高空抛物相关的故事,引发幼儿思考高空抛物的危险性。
4.2 讲解高空抛物的危险性(约15分钟)1.展示图片和视频: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高空抛物事故的后果,引起幼儿的注意和思考。
2.引导讨论:与幼儿一起讨论高空抛物可能造成的伤害和危害,并提醒他们要避免这样的行为。
4.3 抛物行为与后果(约15分钟)1.展示案例: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向幼儿展示不当行为导致的后果,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和自己造成影响。
行为与后果的关系导学案
第7课行为与后果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教学目标1.认识到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每个人都会产生一定的行为,体验到任何行为都一定会带来相应的后果。
2.学会理解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懂得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理解行为不同产生的后果不同的道理教学重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教学难点:任何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教学过程:一、预习展示【案例分析】2010年12月5日晚11时30分左右,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邮政局长谷青阳酒后驾驶单位公车在洛宁县涧口乡政府所在地以北新安虎线路段逆向行驶,连续撞倒正在赶路的七名青少年中的5人,当场撞死3人,另2人送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
学生思考讨论: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起车祸?二:课堂导入【名言赏析】结合上述案例看书本P76页,萨特的名言:“人从他被投进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要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
”三、师生互动学新课[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P76海因茨的的故事,并根据要求进行分析。
试分析偷药的结果:偷药:不偷药:活动一:唇枪舌战(辩论)主张“偷药”:主张“不偷药”:2.帮助海因茨想一个更好的建议:[走进生活]活动二:反思生活1.请同学列举几个生活中“不作为”的例子,并分析后果?2.分析小悦悦事件2011年10月13日下午5点30分,广东佛山南海黄岐的广佛五金城里,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上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随后肇事车辆逃逸,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辆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几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只有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由此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于0时32分离世。
2011年10月24日上午,广东佛山南海区检察院称已批准逮捕小悦悦碾压案嫌疑人。
问:如果第一个发现小悦悦的路人能够及时地呼救,争取抢救时间,结果可能会是怎样的呢?活动三:分组讨论假如你走在路上发现一位老奶奶摔倒在路上,你会怎么做?活动四:明辨是非1.在我们身边经常出现这样的一些现象,请同学们分析可能产生的后果。
幼儿园大班行为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行为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目标
通过本次教学,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升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园生活及未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
1.规则意识教育
(1)了解常见的幼儿园规则,如保持安静、尊重他人等。
(2)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解释规则的重要性和意义。
(3)通过模仿和游戏,让幼儿了解规则适用的情境和场合。
2.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1)让幼儿了解自己的情绪,帮助他们感知并控制自己的情绪。
(2)通过模仿、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了解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技巧。
(3)通过营造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
3.生活常识教育
(1)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教授日常生活安全常识。
(2)培养幼儿的日常生活技能,如衣着整洁、自理能力等。
(3)让幼儿了解公共场所礼仪,如公共场所应保持安静、文明等。
三、教学方法
1.游戏教学法
通过各种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吸收知识。
2.角色扮演法
要求幼儿根据不同的情景扮演不同的角色,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规则和行为的重要性。
3.情境渲染法
通过情境和事例的渲染,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安全常识和公共场所礼仪。
四、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好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学
习中来。
2.对于规则意识的教育需要更多的实例和情境的举例,让幼儿更好地理
解规则的意义。
3.教学过程应特别注重幼儿的安全教育和意识,使幼儿能够自我保护,防范不良事情的发生。
教育部参赛_第七课第1课时行为与后果的关系_陈安霞
第7课行为与后果
第1框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教学目标1:认识到每个人都会产生一定的行为,体验到任何行为都会带来相应的后果。
2:学会理解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懂得没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理解行为
不同产生的后果不同的道理。
教学重点:任何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课本76页材料。
1:完成续写
2:分析海因茨行为的后果
3;谈谈自己的感悟
二:教授新课
1:完成课本77页的对话
(1)辩论
围绕海因茨偷药还是不偷药展开辩论
(2)你能给他一个更好的建议吗?
2:行为的分类
(1)行为分类
从是否有意识上分:
从动机上分:
从性质上分
从法律上分
(2)列举几个生活中不作为的例子
3:行为的后果
(1)行为产生的后果
是预期的或意料之外的
是有利的或有害的
是否显而易见的
是否随行为产生而产生
(2)选择生活中的几种行为,试着从多个
角度分析其后果
4: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
行为一定有后果,可能是一个或几个后果
后果一定是由行为引起的,可能是一个
或几个行为
5:阅读课本79页阅读感悟,谈谈自己的
感想
板书设计:
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行为的分类
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课后反思
行为在性质上分为合法或非法于行为在法律上分为作为与不作为,对二者学生容易混淆。
幼儿不良行为教育教案
幼儿不良行为教育教案1. 引言不良行为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幼儿时期是孩子习得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关键时期,因此,及时的不良行为教育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教案旨在帮助幼儿园教师有效地处理幼儿的不良行为,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2. 不良行为种类幼儿的不良行为种类多样,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言语攻击:孩子使用脏话、辱骂或威胁他人。
2.打击行为:孩子主动攻击他人,例如打、推、咬等。
3.遗忘或逃避责任:孩子常常忘记或故意逃避完成任务或责任。
4.侵犯他人财物:孩子故意损坏他人物品或偷窃。
5.不遵守规则:孩子不服从幼儿园或教师的规则。
3. 不良行为教育策略为了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并能更好地处理不良行为,幼儿教育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3.1 设置明确的规则和期望•建立幼儿园的规则,明确指出不允许的行为,并与孩子们一起制定期望,让他们明白哪些行为是被接受和赞赏的。
3.2 建立积极的奖惩机制•使用奖励机制激励孩子表现良好的行为,例如给予表扬、奖励或特殊待遇。
同时,也需要建立适当的惩罚机制,以制止不良行为的发生,例如时间限制或剥夺某些特权。
3.3 提供适当的模范和引导•通过提供适当的角色模型和引导幼儿正确的行为,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3.4 倾听和沟通•鼓励幼儿表达他们的感受和困扰,倾听他们的问题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3.5 情绪管理和冲突解决技巧的教授•教育幼儿学会管理情绪,灵活应对冲突,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技巧,避免不良行为的发生。
3.6 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行为问题,并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4. 教育教学活动安排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育教学活动安排,以帮助教师有效地教育幼儿的不良行为:1.通过故事、绘本或角色扮演等方式,向幼儿介绍各种不良行为及其后果,引导他们思考正确的行为模式。
2.在幼儿园内组织类似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感受正确的行为方式,并通过反馈帮助他们改进不良行为。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下学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下学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不良行为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二、教学重点1. 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
2. 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3. 自觉抵制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不良行为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2. 如何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的习惯。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不良行为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3. 讲座法:邀请法制教育专家进行讲座,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五、教学内容1. 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介绍不良行为的概念、特点,以及不良行为可能导致的违法犯罪行为。
2. 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讲解法律、法规的作用,以及遵守法律、法规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讲座等方式,检验学生对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关系的理解,以及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估其自觉抵制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短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真实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不良行为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历,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5. 讲座环节:邀请法制教育专家进行讲座,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6. 总结发言: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学生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远离违法犯罪。
七、课堂作业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关于如何自觉抵制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的作文。
行为与后果课件
行为:
后果:(对个人、对他人 、对集体和社会) 责任:道德上:
法律上:
大连市公共汽车公司702路双层巴士司机黄志全,行车途中突然心脏 病发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做了三件事: (1) 把车缓缓停在路边,并拉下了手动刹车闸; (2) 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的下了车; (3)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的安全。 他做完了这三件事,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
环境破坏的原因:
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工业高度集中、 人们的环保意识较为单薄等。
环境破坏导致了什么样的后果? 沙尘暴、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泥石流、 全球变暖等重大问题。
人类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已经造成了一系 列的连锁的后果,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吧!
请结合下列情景反思自己日 常生活中的行为,审视自己 如何对待应尽的责任。
课余时间 我有事, 不该强迫 我去看独 居的奶奶。
对家人缺乏爱心和责任感
“你们多 干点儿吧, 我练球去 了 。”
拒绝参 加社会 公益活 动。如 清除公 园垃圾。
对集体的事情缺乏责任感。 这样的行为损害集体荣誉
不愿意为社会做一点奉献, 缺乏社会责任感
1.这些事情真的与他们无关吗?
不是,这些事情是他们应该做的份内事。 2.他们这种态度存在什么问题?
没有充分认识到个人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3.我们身边还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吗? 4.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类似的事情?
生活中在社会中,每个人都会有行为。只 要有行为就会产生一定的后果。而我们每 个人都应该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那么什么是责任 呢?
责 任 的 基 本 含 义
一、分内应做的事 二、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而应承担的责任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3.1行为与后果
• 2月12日下午,薛先 生委托女儿给楚女士 和陈奕帆送来一万元 现金,表示要资助陈 奕帆的学业。对这一 万元,楚女士和陈奕 帆坚决不要,陈奕帆 说:“本来就是我做 错,到现在我心里还 非常内疚,不让我赔 偿我已经很感谢了, 怎么好意思再要这钱 呢?”最终在当地宣 传部工作人员、交警 大队民警的共同劝说 下,楚女士才收下了 这笔饱含情义的“助 学金”。
1.杨某某不负责任的行为导致了哪些后果?
对自己
丧失信誉 名誉受损
对他人
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利用了别人的同情心
对社会
加大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造成
了网络秩序的混乱
2舆论的谴责 法律的制裁
杨某某这位普通的学生,制造了这个轰 动一时的网络诈捐事件,她在网络上不负 责任的随便发虚假消息的行为,给自己带 来严重的后果,也给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 。
2.我们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 答:①如果自已的所作所为造成了坏的后 果,我们就必须弥补自己的过失, 尽可能降低 损害的程度,对自已的行为负责。
• ②即使有些后果并不是我们有意造成的,只 要确实产生了对他人或社会的损害, 我们都 应该勇敢地承担起自已的责任。
• ③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地承担起我们的 责任。
三思而后行
“一思”:我在做什么?
“二思”: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三思”:该不该这样做?
我们要加强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在做一件 事之前要对其产生的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尽 量避免因做错事给他人和自己以及社会带来不 必要的损害。
怎样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
1.勤于学习,明确正确的判断标准; 2.提高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 3.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教训; 4.养成先思考,后行动的习惯; 5. 向有经验的人(如长辈、老师等)请教。
第七课行为与后果教案
第七课行为与后果教学目标:1.认识到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每个人都会产生一定的行为,体验到你的行为都一定会带来相应后果。
2.学会理解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懂得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理解行为不同产生的后果不同的道理。
导入新课:心理测验:你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原始森林里探险,带着下面五种动物。
一路上险境重重,你不可能把他们全部带到最后,你不得不将他们一一放弃,你会按什么顺序放弃?老虎、猴子、孔雀、大象、狗。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分别代表什么?对权利和金钱的欲望、你的子女、你的伴侣爱人、你的父母、你的朋友。
想想你刚才的选择,你依次放弃了什么?有人说:人的一生,最大的愉快莫过于选择,最大的痛苦也莫过于选择。
因为我们总会遇到那些让我们很难取舍的事情而感到左右为难。
一旦我们有所选择之后就意味着必须为所做的事负责。
行为与后果是有密切的联系的,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讲解新课阅读书中P76海因茨的故事思考:1、此时的海因茨非常犹豫、矛盾。
为什么?2、海因茨偷和不偷到底会产生哪些后果?(讨论后回答)3、如果你是海因茨,会怎么做?把这个故事续写下去。
填写书本77页“对话”,为海因茨提供合适的既能说服自己又能说服他人的理由。
生:略。
师:其实,面对如此复杂的道德考验,人的行为不只是“偷药”与“不偷药”这种选择,难道他就死路一条了吗?你能为这个故事猜想一个美好结局吗?生:药剂师良心发现,同意暂时赊欠给他们;有好心人给他们提供祖传秘方;朋友借钱给他们;一位富有同情心的商人被他们的爱情故事打动,愿意提供资金上的援助……师:上述的分析说明: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都会做出一定的行为。
想一想:人们的行为可以分为哪些类别?从目的来看:有的行为是有意识进行的,有的行为则可能是无意识中做出的;从动机来看:有的行为的动机是善良的,有的行为的动机是丑恶的。
从行为的性质来看,有些行为是合法的,而有些行为则是违法的。
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演示文稿课件
后果对行为的修正作用
修正不良行为
强化良好行为
积极后果对行为的激励
激发内在动机
积极后果可以激发个体的内在动机,使他们更愿意实施某一行为。例如,当孩子 因学习新技能而得到奖励,他们可能会更加努力学习和提高技能。
提高自信心
积极后果可以帮助个体建立自信心,使他们更有信心实施某一行为。例如,当学 生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并得到赞扬,他们可能会更有信心参加未来的比赛。
消极后果对行为的警示
提醒注意错误行为
防止不良行为的再次发生
CHAPTER
如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价值观
人生观
总结
提高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
自我控制
个体主动调节自身行为以适应环 境要求的能力。
自我调节
个体根据情境变化调整自身行为 的能力。
总结
提高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有助于 个体更好地应对不同情境,控制 不良行为,保持良好行为习惯。
CHAPTER
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积极行为及其正面后果
01
02
03
积极行为
正面后果
实例
消极行为及其负面后果
消极行为
负面后果
实例
行为对个人成长的塑造
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培养自信 心和责任感,促进个人成长。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个人可以 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实例:一个孩子从小养成整理房 间的习惯,长大后成为一个有条
理、自律的人。
行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个人的行为选择会影响到社会的道德 风尚和文化氛围。
实例:一个社区通过倡导环保行为, 改善了环境质量,促进了社区的可持 续发展。
积极的行为可以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消极的行为则可能阻碍社会的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与后果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认识到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每个人都会产生一定的行为,体验到任何行为都一定会带来相应的后果。
2.学会理解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懂得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理解行为不同产生的后果不同的道理。
教学过程:
案例导入:山西长治市沁源县省道上发生特大交通事故。
沁源县第二中学900多名学生在公路上跑操后调头转弯返校时,一辆东风带挂货车横冲直撞碾压过来,18名师生(包括一名教师)当场命丧车下。
在送往沁源县第二人民医院抢救过程中,又有3名学生因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还造成18人受伤。
据查当时司机属疲劳驾驶。
思考: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起车祸[名言赏析]P76萨特的名言
“人从他被投进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要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
”
过渡: 从中我们会发现行为与后果是有密切关系的。
[探究平台]
(一):阅读书P76海因茨的的故事,并根据要求进行分析。
主张“偷药”:。
主张“不偷药”:。
1问:这个故事最美好的结局是什么并谈谈理由。
(分组讨论后回答)
2问:为实现这样的后果,海因茨还有其他选择吗
为了救妻子,海因茨还有其它更好的行为选择吗
行为后果
妻子获救
(学生思考回答)(板书----行为)
过渡:其实,面对如此复杂的道德情形,人的行为不只是“偷药”与“不偷药”的选择,评价的标准也不只是简单的对与错。
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帮助海因茨,使他既放弃“偷药”与“不偷药”的痛苦抉择,又可以得到药物医治爱妻挽救她的生命呢海因茨的目的只有一个,但是他可能采取的行为是多样的。
思考:
有行为就一定有结果,那我没有行为就不会有结果,也就不会犯错了。
你同意这观点吗
认真思考
•对照提示阅读课本P78第一段:
•有意识、无意识;善良、不道德;
•行为的性质:合法、非法
•行为的分类:
•人的行为:
•举出三个生活中“不作为”的例子:
生活中“不作为”的例子
I.警察接警不出
II.父母不抚养、教育子女
III.医生见死不救
归纳:人们都会做出一定的行为
生活在社会大家庭里,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都会做出一定的行为。
有的行为是有意识进行的,有的行为是无意识进行的,从行为动机看,有的可能是在善良动机下做出来的,有的则出于不道德的目的。
从法律上讲,有的是合法行为,有的则是非法行为。
在法律上,人的行为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
作为,就是做法律鼓励做的和要求做的,也包括做法律反对的甚至禁止的行为。
不作为,就是指法律要求做而没有去做的行为,换句话说,就是行为人有义务实施且可能实施而没有实施的行为,即当为而不为,其实质就在于:应当履行而不履行。
(二)关于后果
师: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仅行为是多样而复杂的,行为导致的后果也是多样而复杂的。
有同学可能认为有行为,才会产生后果,其实,有时不作为也会产生后果。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为”和“不作为”内涵。
(阅读书P78)举出三个生活中“不作为”的例子:
[归纳] 后果有的有利于他人和社会,有的不利于他人和社会;有的的可预测的,有的是出人意料的;有的是随行为而产生,有的则是过一段时间才
产生。
不管是作为还是不作为,都会产生后果。
只是有些行为会产生预期的效果,有些行为带来的后果会出乎人的意料;有些行为会产生有利于他人和社
会的后果。
而有些行为则有损于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有些行为的后果是
显而易见的,有些行为的后果可能不会直接表现出来;有些行为的后果
会随着行为的发生而发生,有些行为的后果则可能在一段时间后产生。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选择行为时,要首先考虑可能带来的后果。
[生活在线]一人闯红灯到底后果会多大早7 点40,南京大中桥路口。
路口东西向红灯闪烁时,一位行人打头,七八名行人“殿后”,三两成群闯红灯过马路。
违章者振振有词地表示:不就闯了个红灯吗,车流间有空隙,利用空余资源,没什么危险。
可事实上,一个人闯红灯就会带动一群人效仿,车辆慌忙避让,本来就超饱和的路口,经过这一耽搁,车辆排起长龙,一条线上百余辆车停滞难行。
归纳: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会有行为。
只要有行为就会产生一定的后果[探究] 行为与结果的关系(完成书P78-79)
行为可能的后果
闯红灯
说粗话
说谎
问:谈谈行为与后果的关系应该有哪些(书P79)
听一听:
一个铁钉和一个国家
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
少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
少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
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
有时个人的细小行为看起来不起眼,可是却往往能决定着事情的成功与失败。
[音频]一个铁钉和一个国家
小结: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
有的行为会产生一个后果,而有些行为则会产生多个后果,甚至是连锁的后果。
有行为就会有后果,不同的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后果。
某种后果一定是由某些行为引起的。
有的后果是一个行为造成的,而有的后果是由多个行为造成的。
[情感升华]
过渡:个人的行为是这样,对一个集体、国家也是如此,请列举一个集体(班级、学校)、国家采取的积极的行为,并谈谈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后果。
(引导学生感受国家、集体积极行为带来的积极影响,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
[小结]
人的行为带来一定后果,一个集体,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行为也会带来一定的后果。
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国家在做出某一个决定时,一定要考虑后果,要选择正义的事,选择对国家、人民有利的事,选择对自己有利而又不会损害他人的事。
[行为作业]尝试为班级(家庭、学校、社区)坚持做一件有积极意义的事,并记录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他人对你的反映(表情、言语、行为……)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