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 人类的起源教案 湘教版
湘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人类的起源》教学设计
《人类的起源》教材分析探究人类的起源是儿童十分感兴趣的问题。
但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
教材根据儿童的认识水平,首先安排了指导儿童寻找人与猿类动物相同的主要遗传特征,使学生初步了解人是由古猿进化来的。
为了验证这一说法,教材出示了关于人类进化的化石,指导学生初步了解人的主要的进化过程。
学情分析学生对人类的由来这个问题并不陌生,他们也听说过这方面的一些传说,比如女娲造人、耶稣造人、人是由猴变的等。
而且他们对这个问题很好奇,很感兴趣,也具有一定得分析、比较等能力,并能凭着已有的认知基础来判断哪种说法更切合实际。
学习目标科学探究:1.通过资料分析,探究人是由什么生物进化而来的。
2.通过对化石的分析,了解人类的主要的进化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2.认识到人类能够制作工具、使用工具,是文明的开拓者。
科学知识:1.知道类人猿与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2.初步了解人类的进化历程。
教学重难点比较类人猿与人类特征,初步了解人是由古猿进化来的;复述由猿向人的过渡。
评价任务1.比较类人猿与人类特征,认识人是由古猿进化来的。
2.阅读资料,通过对化石的分析,认识人类的进化过程。
教学准备人类的起源与进化课件。
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讲述:我们已经了解了动植物的进化过程,人是由什么生物进化而来的呢?这是一个困扰我们的问题,人们一直都在试图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模仿科学家的研究1.那么人们寻找答案会顺着怎样的思路,怎样的方法进行呢?(可以提示学生:希望能从人类研究马的进化获得启示)2.小组讨论。
3.交流,并整理研究思路和方法:先在动物中寻找和人类长得相似的动物,然后借助已发现的相关化石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
4.模仿科学家的研究方法,着手分析与整理师提出问题:有哪些动物与人相像?(学生回答后适时出示猩猩、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动物有哪些地方与人相像?教师最后讲述称它们为类人猿的原因。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人类的起源》教案设计
人类的起源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通过资料分析,探究人是由什么生物进化而来的。
2.通过对化石的分析,了解人类的主要的进化过程。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培育学生敬重事实的科学看法。
2.相识到人类能够制作工具、运用工具,是文明的开拓者。
科学学问1.知道类人猿与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2.初步了解人类的进化历程。
教学打算:人类的起源与进化课件一.问题引入1.讲解并描述:我们已经了解了动植物的进化过程,人是由什么生物进化而来的呢?这是一个困扰我们的问题,人们始终都在试图找寻问题的答案。
二.模范科学家的探讨1.那么人们找寻答案会顺着怎样的思路,怎样的方法进行呢?(可以提示学生:希望能从人类探讨马的进化获得启示)2.小组探讨3.沟通,并整理探讨思路和方法:先在动物中找寻和人类长得相像的动物,然后借助已发觉的相关化石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
4.仿照科学家的探讨方法,着手分析与整理师提出问题:有哪些动物与人相像?(学生回答后适时出示猩猩、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图)请学生细致视察这些动物有哪些地方与人相像?老师最终讲解并描述称它们为类人猿的缘由。
5.探讨并提出假设,思索探讨方法请依据上面的现象,请提出自己的看法:你觉得人类的祖先是谁?假如要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假设,下一步须要怎么做?(借助已发觉的化石进行探讨)假设1:人类是类人猿进化来的。
假设2:类人猿和人类可能有共同的祖先。
1.课件供应化石的记录,并告知学生现代人的脑容量平均为1200ml,然后要求学生用流程图进行整理分析和探讨:这些已发觉的化石能说明什么问题?还有什么怀疑?2.组织学生的沟通注:只要有道理的观点都可以允许学生保留3.老师进行必要讲解和补充:课件介绍现在被大多数人接受的相识:类人猿与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是怎么分成了两支——类人猿与人类。
主要是介绍因为在有些时间段还缺少化石证据,所以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问题仍在接着探讨中。
三.激励学生接着查找资料,以求对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有更多更全面的相识。
六年级下册优秀教案 人类的起源湘科版(一起)
《人类的起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与黑猩猩体质特征比较”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方面人类的变化。
能力目标:☆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浏览和筛选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关注科学动态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究、勇于创新、团结合作和科学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
☆通过追寻了人类的起源,得知人猿共祖,人和动物都是大地之子,因此要学会善待动物,善待动物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教学重点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3.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教学难点1.培养主动探究,通过各种渠道查阅资料的能力。
2.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3.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网络探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教师活动:设置情境,巧妙导入浩渺苍宇,广袤太空,神秘的色彩充斥其中。
在一个美丽的星球上繁衍着无数的生灵,她就是人类的母亲──地球。
智慧让人出现了诸多疑问。
我们从何而来?为了揭开自身的谜团,人类探寻的脚步从未停止,今天,我们就踏着前人的足迹,追寻人类的起源。
我们到底从哪来的呢?同学们知道吗?2.(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导入,点明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个体的人又是怎样来的?让我们一起追随科学家的足迹来进一步探究人类起源的奥秘吧。
二、确定目标,筹划策略(一)教师活动:立足学生实际,确定三维目标(展示课件1)课件1: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交流或调查情况提出自己的问题。
2.依据学案引领学生认定目标,在学生认定目标后提出要求、希望和必要的提示或鼓励。
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教学设计
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是一篇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文章。
文章从达尔文的进化论入手,介绍了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以及人类的进化历程。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对人类的起源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细节,如直立行走、工具使用、语言发展等,可能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人类进化的各个方面。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
2.知道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
3.掌握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如直立行走、工具使用、语言发展等。
4.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
2.教学难点: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如直立行走、工具使用、语言发展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
2.探究法:引导学生探究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等。
2.准备课件,展示人类进化过程。
3.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呈现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
在此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3.操练(10分钟)针对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操练,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以及这些事件对人类进化的影响。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人类进化过程中,还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关注?如何进一步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强调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湘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人类的起源》第五课时 教案
教学环节
教学安排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通过学习不同动植物为了适应环境,改变自身条件来进一步生存的生动的例子,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人类到底是由什么动物进化的,人类的不断进化又获得了什么样的优势呢?
二、知识讲解
1、PPT讲解人类的不断进化的历程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进化问题。通过PPT放映黑猩猩,大猩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长臂猿等这些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人类与它们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请说出自己的理由,请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三、小组分工
1、同学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探讨以上的知识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2、分组进行成果展示。
3、教师根据成果展示的内容进行补充和说明。
四、成果展示
鼓励学生通过总结归纳知识点的过程,巩固对知识点的记忆。通过汇报成果的过程,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
总结归纳本节课小组汇报的成果知识点。
六、教学反思
2、熟练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内容,能够熟练说出人类是由什么动物进化而来,并且说出人类的进化历程。
教学难点
进一步发展达尔伦的进化论,以人类的进化为例子,进一步讲解人类是由什么动物进化而来,讲解人类的进化历程。通过分析整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够通过分析中建立起对实验的认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
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和可取之处。
教学设计
湘科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同步教案
1.3人类的起源教学设计
学科:科学
年级:六年级下册
教科书
出版社: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学习和实验的思维方式;
2、明确本节课应该学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
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教学设计 (3)
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人类的起源》是湘科版科学六下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人类的起源、进化过程以及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
本课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前期知识。
教材以人类的发展为主线,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图片,使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进化的历程以及人类与大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材旨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关于生物学、古生物学等基础知识,对于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的理解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行拓展和深化。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进化论等较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生动的讲解和举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的起源、进化过程以及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类的起源、进化过程以及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
2.教学难点:进化论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讨论法: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实例分析法:分析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使学生深入理解人类与大自然的相互依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投影片等教学资料。
2.相关的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视频资料。
3.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相关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动的人类起源的动画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投影片,向学生展示人类的起源、进化过程以及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教学设计 (5)
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教学设计 (5)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是一篇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文章,通过讲述人类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进化和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人类的起源、人类的进化、人类的文明发展等。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文字描述,又有图片资料,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有一定的认知。
但学生对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认识较为肤浅,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化对人类起源和进化的理解。
此外,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充满好奇,学习兴趣浓厚。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的起源、进化和发展,掌握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历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探究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人类起源、进化和发展过程。
2.难点: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和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
4.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对比不同阶段的人类进化特点,加深对人类进化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涵盖人类起源、进化和发展过程的课件。
2.图片资料:准备与人类起源、进化相关的图片资料。
3.视频资料:准备与人类起源、进化相关的视频资料。
4.小组讨论题:设计关于人类起源、进化的问题,供学生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人类起源和进化。
提问:“你们知道人类是如何起源和进化的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人类起源和进化的相关资料,包括课件、图片和视频。
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教学设计 (8)
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教学设计 (8)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是一篇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文章,主要内容包括人类的起源、人类的进化过程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发展对地球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探索人类的起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生物学、人类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于人类起源和进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于复杂的概念和理论可能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对地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本,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提高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人类文明的发展对地球的影响。
2.教学难点: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生物学变化,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文本,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人类的起源。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归纳总结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教学道具:准备与人类进化过程相关的小道具,如化石模型等。
3.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以便进行拓展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起源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教学设计 (10)
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教学设计 (10)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是一篇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文章,通过研究化石和基因等证据,揭示了人类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
教材以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认识人类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掌握了有关生物学、地质学等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但学生对人类起源和进化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通过本文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深化对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的起源,认识人类的发展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化石和基因等证据,学会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形成科学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对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过程,科学探究的方法。
2.难点: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原因,科学探究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基本知识,阐述科学探究的方法。
2.演示法:展示化石和基因等证据,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人类起源和进化。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化石和基因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人类起源和进化相关的案例。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基本知识,阐述科学探究的方法。
展示化石和基因等证据,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人类起源和进化。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原因,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思考能力。
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教学设计(13)
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教学设计 (13)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是一篇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文章。
文章从化石的证据入手,介绍了人类起源于非洲,并通过进化逐渐发展成为现代人类的过程。
文章内容丰富,语言生动,结合大量的科学知识和图片,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人类起源的证据和进化过程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实例,深入理解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过程。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过程。
2.掌握人类起源的证据和进化机制。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过程,人类起源的证据和进化机制。
2.教学难点:人类起源的证据和进化机制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过程。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类起源的证据和进化机制。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图片和实例:准备与人类起源和进化相关的大量图片和实例,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展示和分析。
2.教学视频:准备一段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教学视频,以便在导入环节进行播放。
3.小组讨论材料:准备与人类起源和进化相关的小组讨论材料,以便在讨论环节进行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与人类起源和进化相关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了解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过程。
3.操练(15分钟)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人类起源的证据和进化机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过程。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过程。
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
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是湘科版科学六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了人类的起源、进化的历程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
本章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的历史变迁,认识生物进化的科学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掌握了生物学基础知识,对生物的进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内容较为抽象,需要结合具体实例和科学证据进行分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掌握生物进化的科学原理;3.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4.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历程;2.生物进化的科学原理;3.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4.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及相关资料;2.科学实验器材;3.网络资源;4.讨论话题及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人类的进化过程,引导学生关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话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生物进化的科学原理,如自然选择、遗传变异等,让学生了解进化过程。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探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历程。
4.巩固(10分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总结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关键节点。
5.拓展(15分钟)分析人类文明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类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教学设计 (15)
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教学设计 (15)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是一篇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文章。
文章从化石证据、基因证据等方面介绍了人类起源的过程,同时也涉及到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生活方式、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类起源的过程,认识人类进化的证据,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关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如细胞、遗传等。
但人类起源和进化这一部分内容相对较为抽象,需要结合具体的实例和证据进行分析。
此外,学生对于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可能了解不多,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起源的过程,认识人类进化的证据;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思维能力;3.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增强对人类社会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人类起源的过程和证据;2.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人类起源的过程和证据;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人类化石和基因证据;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4.思维导图法: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过程。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包括人类起源的过程、证据、生活方式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2.化石和基因证据的图片或实物:用于案例分析;3.思维导图模板:用于学生总结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人类起源的短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课件,详细介绍人类起源的过程和证据,包括化石证据和基因证据。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人类进化的关键节点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每组选择一个方面进行阐述。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反馈和提示。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问题,学生回答,以此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教学设计 (14)
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教学设计 (14)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是一篇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文章,通过讲述人类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进化和文明进步。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文字、图片、图表等多种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人类起源和进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需进一步拓展。
学生对于探究性问题感兴趣,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的起源、进化和文明进步,掌握人类发展的基本脉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对社会、对人类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基本过程。
2.难点: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因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典型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人类发展历程。
4.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
2.学习素材:收集相关的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典型图片,如原始人、猿等,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是如何起源的?是如何进化成现代人的?2.呈现(10分钟)介绍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基本过程,如从原始人到猿,再到现代人的演变过程。
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人类进化过程。
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教学设计 (11)
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教学设计 (11)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是一篇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文章。
文章从地质时期、生物进化、人类起源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人类的发展历程。
本课内容对于学生了解人类起源、进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关地质时期、生物进化等基本知识。
但针对人类起源这一主题,部分学生可能存在认知上的误区,如认为人类是由现代类人猿直接演化而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人类起源、进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尊重生命的情感,增强学生保护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人类起源、进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2.难点:人类起源的详细过程,以及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案例分析法:列举典型实例,使学生了解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4.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图片、视频、案例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学习任务单:为学生提供学习任务和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究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的景象,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呈现(10分钟)介绍人类起源、进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重点讲解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如直立行走、大脑发育、工具使用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如环境、遗传等。
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教学设计 (19)
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教学设计 (19)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是一篇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文章。
文章从化石证据、遗传学证据、比较解剖学证据等方面阐述了人类是由古猿演化而来的,进而引出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理解人类起源和进化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生命起源和进化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对化石证据、遗传学证据、比较解剖学证据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人类起源和进化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道人类是由古猿演化而来的,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2.了解化石证据、遗传学证据、比较解剖学证据等方面的知识,理解人类起源和进化的科学证据。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人类是由古猿演化而来的,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2.难点:化石证据、遗传学证据、比较解剖学证据等方面的知识,理解人类起源和进化的科学证据。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探究人类起源和进化的问题。
2.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人类起源和进化的知识。
3.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化石标本等教学资源。
2.学生分组名单、学习任务单等教学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化石标本、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人类起源和进化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人类起源和进化的相关知识,包括化石证据、遗传学证据、比较解剖学证据等方面的内容。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理解人类起源和进化的科学证据。
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教学设计 (16)
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教学设计 (16)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是一篇关于人类进化历程的文章。
文章从化石证据、生物进化、人类起源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人类是如何从原始社会逐渐进化成现代社会的过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人类的起源、人类的进化历程、生物进化与人类的关系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对化石证据也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人类进化历程的了解相对较少,对人类起源的认识也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知识去探究人类进化历程,从而达到深入理解人类起源的目的。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历程,理解生物进化与人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已有知识去探究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历程,生物进化与人类的关系。
2.难点: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关键事件,人类起源的证据解析。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人类进化历程的基本知识。
2.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知识去探究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些关键事件。
3.讨论法:分组讨论,使学生深入理解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人类进化历程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生物进化知识,激发学生对人类进化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如直立行走、大脑发育、工具使用等,使学生对人类进化历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分析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并尝试解释人类起源的原因。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人类进化历程的理解程度,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小学六年级湘教版科学下册《3-人类的起源》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湘科2001课标版)《3 人类的起源》教学设计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坊楼镇屋场小学刘海玉教学内容:3 人类的起源(小学科学湘科2001课标版)教学目标:1、了解“女娲造人”与“达尔文进化论”。
2、知道人类是由生物进化而来的。
3、了解人类的主要进化历程。
4、了解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化石证据。
5、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人类的主要进化历程。
教学难点:如何用化石证明人类的进化历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PPT课件、电脑手机等信息化设备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新课1、课件展示课题“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湘科2011课标版)3 人类的起源”。
2、教师:同学们,你们听过《女娲造人》的故事吗?PPT课件展示女娲造人故事的相关图片,向同学们讲解“女娲造人”的故事。
3、教师:同学们,听完故事后,你们认为人真的是神创造的吗?4、教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达尔文这个人吗?课件展示:达尔文的相关介绍。
让学生了解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引导学生了解人是由生物进化而来的。
5、教师:同学们,下面让我们具体学习:人到底是由什么生物进化而来的?二、学习探究创新1、观察猩猩、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图片。
(课件展示)(1)小组讨论:这些动物哪些地方与人想像?A.这些动物的体形与人很相像。
B.上肢与人的手很像。
C.下肢与人的脚很像。
D.这些动物会用上肢取东西吃。
E.会像人一样直立行走。
F.……(2)师讲解:正因为这些动物与人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所以把这些动物都叫做类人猿。
(3)师引导:人类和类人猿如此想像,说明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祖先。
那人类和类人猿到底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呢?课件展示:森林古猿的图片。
课件展示:现代猿和现代人牙齿的对比。
课件展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2、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呢?1、化石的记录。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这些化石图片。
(1)课件展示:南方古猿。
(2)课件展示:蓝田猿人。
(3)课件展示:北京猿人。
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教学设计 (7)
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教学设计 (7)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是一篇关于人类进化历程的文章。
文章从化石证据、遗传学、比较解剖学等多个方面介绍了人类起源的过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人类的起源、人类进化的历程、人类的特征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认识人类的特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人类起源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人类进化的详细过程和证据,学生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人类进化的过程和证据。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认识人类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化石、图片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人类进化的过程和证据。
2.难点:人类的特点及其与其他动物的区别。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化石、图片等,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人类进化的过程。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化石图片、视频等。
2.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3.课前调查:了解学生对人类起源的认知程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化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的起源。
2.呈现(10分钟)介绍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呈现人类进化的证据,如化石、遗传学、比较解剖学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观察化石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人类是如何从原始生物进化而来的?人类与其他动物有什么区别?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人类的特点,如直立行走、大脑发达、使用工具等。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人类进化过程中,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哪个更重要?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类的特点及其与其他动物的区别。
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教学设计 (2)
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下《人类的起源》是一篇关于人类进化历程的文章。
文章从化石证据、遗传学、比较解剖学等多方面证据,详细阐述了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具有趣味性,又具有挑战性。
教材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人类的起源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层面上,可能对化石证据、遗传学、比较解剖学等专业术语理解起来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掌握化石证据、遗传学、比较解剖学等多方面证据在研究人类起源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化石、图片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科学知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化石证据、遗传学、比较解剖学等多方面证据在研究人类起源中的作用。
2.难点:对化石证据、遗传学、比较解剖学等专业术语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化石、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化石、图片等教学资源。
2.教学道具:准备相关的化石、图片等实物道具。
3.教学资料:收集相关的学术论文、资料,为教学提供理论支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化石、图片等实物道具,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的起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重点阐述化石证据、遗传学、比较解剖学等多方面证据在研究人类起源中的作用。
湘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湘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1.3 人类的起源 教案
人类的起源教学目标①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②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③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④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重点和难点①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②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③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课前准备教师: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课时分配 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课前准备:教师: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课时分配:2课时第一课时导课师:同学们,自从人类第一次冲出地球、飞向太空、登上月球,接连向火星、木星、土星发出探测器以来,至今仍未发现生命。
这说明了什么呢?生:只有地球是惟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
师:对,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郭沫若老先生在《女神》中对地球的赞美,从中去思考人与地球上生物圈的关系。
生:(一学生领读、全班齐读)师:读完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呢?生:地球太伟大了,我们有责任关心、爱护它。
师:生命是否在地球上无处不在呢?生:不是。
生命只位于地球的表层,即生物圈。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园。
师:我们人类的各项生命活动都依赖于生物圈,同时人类的活动还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人体的结构和生理,并进一步探究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是孩提时代你向爸爸妈妈提出的问题。
也许爸爸妈妈的回答给你幼小的心灵以暂时的安慰,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们又有了新的困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的起源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通过资料分析,探究人是由什么生物进化而来的。
通过对化石的分析,了解人类的主要的进化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认识到人类能够制作工具、使用工具,是文明的开拓者。
科学知识
知道类人猿与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初步了解人类的进化历程。
教学准备:人类的起源与进化课件
一.问题引入
1.讲述:我们已经了解了动植物的进化过程,人是由什么生物进化而来的呢?这是一个困扰我们的问题,人们一直都在试图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模范科学家的研究
1.那么人们寻找答案会顺着怎样的思路,怎样的方法进行呢?(可以提示学生:希望能从人类研究马的进化获得启示)
2.小组讨论
3.交流,并整理研究思路和方法:先在动物中寻找和人类长得相似的动物,然后借助已发现的相关化石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
4.模仿科学家的研究方法,着手分析与整理
师提出问题:有哪些动物与人相像?(学生回答后适时出示猩猩、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动物有哪些地方与人相像?教师最后讲述称它们为类人猿的原因。
5.讨论并提出假设,思考研究方法
请依据上面的现象,请提出自己的看法:你觉得人类的祖先是谁?如果要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假设,下一步需要怎么做?(借助已发现的化石进行研究)
假设1:人类是类人猿进化来的。
假设2:类人猿和人类可能有共同的祖先。
课件提供化石的记录,并告知学生现代人的脑容量平均为1200ml,然后要求学生用流程图进行整理分析和讨论:这些已发现的化石能说明什么问题?还有什么疑惑?
组织学生的交流
注:只要有道理的观点都可以允许学生保留
教师进行必要讲解和补充:
课件介绍现在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认识:类人猿与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是怎么分成了两支——类人猿与人类。
主要是介绍因为在有些时间段还缺少化石证据,所以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问题仍在继续研究中。
三.鼓励学生继续查找资料,以求对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有更多更全面的认识。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