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孩子的意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善待孩子的意志

缙云县紫薇小学胡伟敏罗素·康维尔博士说:“古往今来,对于成功秘诀的谈论实在是太多了,但其实,成功并没有什么秘诀。成功的声音一直在芸芸众生的耳边萦绕,只是没有人理会她罢了。而她反复述说的就是一个词——意志力。任何一个人只要听见了她的声音并且用心去体会,就会获得足够的能量去攀越生命的巅峰。……”

身为新时代的教育者,便应决心将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力作为自身努力的方向。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成功学家弗兰科·哈德克说:“孩子的意志犹如娇嫩的花蕾。”所以训练孩子最佳的箴言是:以理服人、耐心温和、循循善诱。于是,在教学活动中,我深深记着:一定要善待孩子的意志!

但如何做,又从何做起呢?细阅他人的理论,结合自身的体验,想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心中的想法:

一、用理性浸润童心

要对孩子的意志进行完善训练,一个前提条件是这种训练必须在理性的氛围内进行。惟其如此,孩子自身的判断力才能蕴含和浸透公正合理性,并推动和促进相应的意志力锤炼。如果细细分析的话,这一和意志力训练相关的理性准则可以分解为下面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应当连续不断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涌现。但是,它们所起的作用应该是积极的激励鼓舞作用,而不是适得其反的烦躁骚扰作用。比如:

1、这个行为正确吗?这是处理这件事情的正确途径或方法吗?

2、这个行为彻底吗?你有没有丢下什么未完成的工作?

3、这个行为完美吗?你能否做得更好?

4、这个行为明智吗?它有没有可能为你带来满意的结果?

5、这个行为公正合理吗?

意志力训练必须在合乎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进行,这是绝对必要的。在意志力的培育中,道德伦理品质的缺失——无论是在教师身上还是在孩子身上——都足以摧毁信任,削弱命令的基石,使得孩子除了感受到强烈的压迫感之外没有任何对教师的尊敬,并因此打乱了整个过程,妨碍了对意志力的正确训练。相应地,他的意志也会因受到不断滋生的抵触情绪的侵蚀而渐渐消沉。惟有你表现得通情达理,才有可能发展他对你的信任,而这种信任恰恰是培育良好意志力的首要因素。

二、用兴趣激励雄心

在孩子理性发挥作用的整个过程中,兴趣因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逻辑上来说这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一颗苏醒的灵魂也就是一颗产生了兴趣的灵魂。然而,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孩子们尽管意识到了某一行为的正确性,但却缺乏一种强烈的愿望。

为了激励孩子产生这种意愿,必须充分地激发他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具备无限的耐心和宽容。可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你将发现意志焕发的力量更加强大,在这种意志力驱使下,孩子行为的质量也大大提高。通过激发孩子兴趣而培育的意志具有神奇的力量,它可以在职责的激励下一往无前,坚守目标。

于是,我们便涉及到了培养孩子意志力的第二个基本准则:兴趣。

在每个正常的孩子身上,以下这些感觉和愿望无时无刻不是处于积极的状态之中。

他是好奇的——因而渴望着去发现。

他希望去模仿——因而注意着他人的思想、行动和言语。

他希望去竞争——因而渴望着与他人匹敌。

他希望理解和拥有严肃的知识——因而渴望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他希望为自身带来利益——因而渴望着发现和运用合适的方法。

他希望取悦他人——因而渴望自己的行为举止合乎道德规范。

他希望能争取独立——因而渴望着公正的判断和自由。

因此,教师应当采取的态度和行动是一目了然的:

1、保证孩子始终拥有旺盛的好奇心,敏捷的思维和锐利的感觉。

2、明智地把孩子由简单的模仿导向进一步的仿效。

模仿能力是大自然赠送给每个孩子的珍贵天赋之一。前者说的简单模仿仅如:林林重复了中队长说过的话。但这种重复纯粹是鹦鹉学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对他的声音器官加以适当控制需要意志力之外,他的意志没有任何参与。但是,如果林林被引至要学习中队长的行为举止,精神品质,要不断地思索它们,并渴望着有一天它们能在自己身上重现。那么,他的简单模仿现在就已经转变成了更高层次的仿效了。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模仿对象的选择,模仿态度和方式等问题保持密切注意,使孩子的意志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训练。

3、培养孩子取悦自己的欲望。

这种欲望是人类天性中最强烈的动机之一,应当明智地加以引导、发展和控制。如果在实践中被误解或错误地加以应用,那它带来的只能是消极的负面后果。如果仔细加以分析,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两种冲动:健康的自利主义的冲动和损人利己的冲动。当然,在培养过程中,我们应摒弃后者,而着力培养孩子健康的自利主义。

健康的自利主义追求的是个人的最大利益,但其又立足于不损害他人利益,尊重公共舆论等前提下。它能使孩子焕发更大的能力,创造更多的机会。

那么,应怎样训练孩子取悦自己的欲望呢?

第一,借助于经验。孩子都曾经自私自利地想为自己谋取某些好处,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确保在他的记忆中,不时地浮现以前此类行为所带来的那些愉快或不愉快的结果。

如,由于能对班级的卫生检查工作认真负责,结果在竞选劳动委员时,能如愿以偿;偷吃了糖果,被抓住,并挨了批;拿了人家的本子冒充作业被揭发;等等。

孩子的意志必须时刻在他们的思想中起主导作用。在经过积极经验的正面激励后,他那追求真正幸福和快乐的欲望肯定会变的强烈。相反,消极经验的负面强化会使那种不正确的欲望萎靡。

第二,借助于对回报的热望。回报是万物天然的果实。在孩子的生活中,回报应当占据一个重要的地位(但这种地位必须受到严格的调控)。因此,不要把孩子的生活简化为一系列的职责,在履行职责之外,他们还应当获得回报。所以,你可以在提出要求的同时提供某些回报——几朵小红花、一个环保章、一本漂亮的笔记本等,给他一个惊喜,或者其他有吸引力的条件。

不要试图通过模糊或抽象的观念来控制孩子的一举一动。要让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导,必须化模糊为清晰,化抽象为具体。

第三,借助于特定的“理论”。理论必须作为一种具体的价值以具体的形式呈现在孩子面前。如果孩子们认识不到理论中蕴涵的价值,觉得理论只不过是虚幻的不可捉摸的空洞概念,他们的兴趣就会逐渐衰退,意志也会随之消沉。

因此,我们必须借助于某种途径把理论和实践连接起来。唯其如此,我们的孩子才能自然而然地将理论应用于各种具体的实践。事实上,在我们的学校、幼儿园、家庭等生活圈子中,都存在着某些所有人都必须尊奉的准则。简而言之,我们可以用“尊重”这个词来笼统地概括这些准则:对他人情感的尊重;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对他人习惯的尊重;对他人信仰的尊重;对他人机会的尊重;对他人自由的尊重;对他人命运的尊重。这些准则可以转变为信念或格言,并使之在孩子的所有生活圈子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4、培养孩子为他人谋幸福和快乐的意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