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人格与健康人格
心态_第五章 健康人格是积极心态的“理想国”

弗洛姆曾说:“人生的主要使命是自我成长,成为与潜能相符的人,人生奋斗目标最重要的成果,就是自己的人格。
”具有健全理想的人格,能够良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保持内心的和谐和人格的完整。
健康人格的表现为以积极的态度认识自我的存在并接受和尊重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有信心。
还肯定自我的特殊,“我之所以为我”,并强调自我实现,肯定自我价值。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就曾指出“积极的自我观念为我们正确对待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有利条件,它是形成伟大的人格力量的基础”。
1.有健康的人格就有积极健康的心态“人格”是一个既宽泛又狭窄的概念。
它可以包括生命、成功、健康、名誉、肖像等方面的内容,但它又必须是与人密切相关,不可分离。
健康人格指的是人格的正常状态,在我们这里,它泛指成功的那种状态。
如果没有健康的人格,那么这个人肯定也就没有健康的心态。
当科学家开始研究人类时,他们首先把被试者看作实验室内的老鼠。
勿容置疑,老鼠同人类在许多方面都相似,一些动机——性、饥饿、安全等等。
而人更多的情况是被富有激情、擅长幻想的诗人们誉为“仅次于天使”的存在。
这说明人类拥有巨大的力量和多种多样的才智,甚至认为几乎无所不能。
但是人并不都是这样的,确有那么一群极平凡的人,他们有缺陷,并不完美。
但是,他们仍然找到了生活道路,而且创造出了预料之外的成绩,是什么使他们做到了这一点呢?对人的描绘不仅限于——它们预先规定了人该是怎么样的。
但这种描述能限制我们对自己的知觉或者鼓励我们去超越。
因为人对自己的长处、弱点或限度所抱的看法,都是能自我应验的预言。
假如我们确信已经达到了自己的极限,那么,我们就不再奋斗了。
但如我们相信还没达到自己的极限,我们仍然会坚持奋斗。
这是健康人格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健康心态魅力所在。
我们对健康人格的理解大都来自于那些对不健康人格非常了解的人,如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他们一生都在努力探求减轻人的心理痛苦的途径。
健康人格是能对他们的行动负责,能做出决断,并且寻求对行为障碍、社会压力的一致性,极度的紧张以及生物性冲动和情感的影响的超越。
大学生理想人格及其塑造

大学生理想人格及其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及其塑造引言: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对于我们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期间是我们形成人格特征的关键时期,所以如何塑造理想人格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需要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理想人格的定义入手,探讨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内涵及其塑造的重要性,并提出几点塑造理想人格的方法。
一、理想人格的定义与内涵理想人格是指个体所追求和钟爱的高尚品质和道德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人在道德价值取舍中所选择和追求的人格特征。
理想人格具有积极向上的品质和道德准则,包括责任感、诚实守信、勇气、自律、正直、宽容等。
理想人格是我们与他人相处和发展的基准,也是我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有社会价值的人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内涵大学生理想人格是指大学生基于个体自身对人生的追求和价值观念,所形成的高尚品质和道德特征。
作为大学生,理想人格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 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大学生要具备爱国意识、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培养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 追求卓越的学术品质:大学生应当具备追求卓越的学术品质,培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掌握学科知识与技能,在学术研究上不断追求创新。
3. 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应当有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4. 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学生应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适度锻炼身体,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
5. 自主性和创新能力:大学生应当具备自主性和创新能力,能够主动思考、独立决策和创新解决问题,勇于探索,勇于尝试,并且具备适应社会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三、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需要长期的努力和不断的实践。
塑造理想人格需要从自我认知、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等方面进行。
1. 自我认知:大学生首先需要对自己进行全面、准确的认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的价值观念。
健康人格

健康人格个性是由多种心理现象构成的,这些心理现象有些是显而易见的,别人看得清楚,自己也觉察得很明显,如热情、健谈、直爽、脾气急躁等;有些非但别人看不清楚,就连自己也感到模模糊糊。
(一)个性的倾向性个体在形成个性的过程中,时时处处都表现出每个个体对外界事物的特有的动机、愿望、定势和亲合力,从而发展为各自的态度体系和内心环境,形成了个人对人、对事、对自己的独特的行为方式和个性倾向。
(二)个性的复杂性个性是由多种心理现象构成的,这些心理现象有些是显而易见的,别人看得清楚,自己也觉察得很明显,如热情、健谈、直爽、脾气急躁等;有些非但别人看不清楚,就连自己也感到模模糊糊。
(三)个性的独特性每个人的个性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即使是同卵双生子甚至连体婴儿长大成人,也同样具有自己个性的独特性。
(四)个性的稳定性人的个性是逐渐形成的,一旦形成某种个性,包括它的组成部分,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五)个性的完整性如前所说,个性是个完整的统一体。
一个人的各种个性倾向、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都是在其标准比较一致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决不是偶然性的随机凑合。
人是作为整体来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的。
(六)个性的积极性个性是个动力倾向系统的结构,不是被客观环境任意摆布的消极个体。
个性具有积极性、能动性,并统帅全部心理活动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健康人格健康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
心理学对人格的研究重点曾经是“人性的疾病”(心理疾病)方面,但现在更关心“人性的健康”(心理健康)方面。
研究人性健康的目的是要打开并释放人的潜能,以实现和完善我们的能力。
对心理学已产生了许多关于人格的定义。
据美国心理学家澳尔波特1937年统计,人格定义已达50多种,现代定义也有15种之多。
也许读者会说,这么多定义,如果不是专门的研究人员,我们还有希望了解什么是人格吗?其实,那么多具体的定义对我们来说无关紧要,可以统统不管,简单地说,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心理学家提出形成健全人格的途径:
6.找出充分表达出自己情绪的方法、嗜好,和朋友间的亲
密关系或“一群青年人聚在一起”,有助于基本情绪的释 放。
7.经常提高独立性的程度。逐步减少对他人的依赖而更多地 依靠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体系,如对工作和家庭、邻里以及 人类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在该做该说时,无拘束地表达 自己的意见,自尊和自爱。
三、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
(五)扩大社会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真诚热情 2.彼此信任 3.肯定对方 (六)在业余爱好活动中培养健全的人格 (七)防止“过犹不及”
心理学家提出形成健全人格的途径:
1.对自己和生活的世界有积极的看法。把自己看作是被喜欢
的、被需要的、被热情接待的而从有能力的,并生活在自 己能应付的世界上的人。
马斯洛归纳出16条理想的人格特征:
9.爱人类并认同自己为全人类之一员。 10.有至深的知交、有亲密的家人。 11.有民主风范,尊重别人的意见。 12.有伦理观念,能区别手段与目的,绝不为达到目的
而不择手段。 13.带有哲学气质,有幽默感。 14.有创见,不墨守成规。 15.对世俗,和而不同。 16.对生活环境有改造的意愿和能力。
2.和别人有着热情的亲密的人际关系。和别人有基本信任的 关系。
3.有时间完全冷静地独处反省,使自己有机会揣摸、体验各 种人的情感,而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人格。
4.在发展社会性的、智力的以及职业的各种技能方面取得成 功,即在学习上、工作上和与人交往上有成功的体验。
5.接受新思想、新哲学,以及和有独特见解的人交往。新的 思想可以从读书中、从对戏曲和音乐的感染中取得,也可 从旅行、和陌生人相识中获得。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一、健康人格的特征 健康人格的具体特征是: 1.和谐的人际关系 2.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3.正确的自我意识 4.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5.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
理想人格与健康人格doc资料

理想人格与健康人格理想人格与健康人格人是社会人,人格的模式必然与社会生活相适应,并受社会价值观的制约,因此人格的完善被社会历史的发展赋予了广泛而深刻的内涵。
今天对于正在探索和选择理想人格的青年一代而言,把握人格的社会模式并且选择健康的人格尤为重要。
一、人格模式与人格选择⒈中西方理想人格模式⑴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模式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定形于春秋战国,随着社会的变革,在整个封建社会逐步完善,建立了一整套中华民族特有的理想人格标准。
这一理想人格是围绕着“君子”设计的,其核心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德为首,仁礼合一,这是儒家思想竭力推崇的;其二是儒家的中庸与道家的顺其自然,以儒道互补的架构,形成了中国传统的理相人格——君子。
这种传统人格,有其合理、科学的思想内涵,当然也有需要摒弃的东西。
在今天,我们要弘扬合理的一面,剔除消极的一面,构建一种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并走向现代化,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崭新人格。
⑵西方的理想人格标准西方理想人格是围绕着理性的灵魂和自由意志这个中心展开的。
古希腊人推崇美德至上,文艺复兴时期主张大力发展人的潜能的“全才”观念,近代资产阶级又把所谓“真正自由的人”作为他们的理想人格。
⑶马克思主义的人格模式马克思主义的人格设计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理想分不开的,因而把“全面发展的人”作为人格完善的标准。
具体地讲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人是历史的产物,个人的发展是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人只有在改变社会的能动的实践中才能使自身获得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认为社会实践对理想人格的塑造起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人格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是:①理想人格的构建不仅仅是由一些自然的属性来决定的,抽象的人性是没有的,它根植于历史和社会现实之中,人格的建立与完善要符合时代要求;②理想人格的实现要通过实践,不能仅仅停留在“内省”和追求个体自由和完美的发展上,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归结起来就是,马克思主义主张全面发展的人格设计,应该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在健康人格的标准中关于罗杰斯的六条标准

健康人格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关乎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是否符合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在这个领域里,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了六条标准,用以衡量一个人的健康人格。
下面我们将从这六条标准出发,探讨罗杰斯对健康人格的看法。
一、真实性罗杰斯认为,一个健康的人格在行为和言语中应当表现出真实性。
这意味着一个人应当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不随波逐流,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
只有当一个人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才能建立起健康的个人关系和社会关系。
二、开放性开放性是指一个人愿意接受新观念和新信息,不针对他人的观点和意见持排斥态度。
健康人格的人应当能够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的思想和观念,愿意与他人交流、学习,从中获得成长。
三、能够体验生活罗杰斯认为,健康的人格应当具有对生活的深刻体验能力。
这意味着一个人应当能够敏锐地感知到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各种情感和体验,包括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各种情感,通过这些体验来认识自己,修正自己,使自己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
四、自主性自主性是指一个人有自己的目标和信念,能够自主地决定自己的行为和选择。
罗杰斯认为,健康的人格应当具有自主性,不随波逐流,坚持自己的信念,能够作出符合自己内心真实需要的决定。
五、创造性创造性是指一个人具有对于生活和工作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健康的人格应当具有创造性,能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不断追求进步和完善。
六、健全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应当具有健全的人际关系,能够建立起真挚的亲密关系,与他人和谐相处,在人际关系中体现出尊重和关爱他人的特质。
总结来看,罗杰斯的六条标准对健康人格进行了全面而准确的描述和解释。
这六条标准不仅是对于个体自身的要求,更是在社会层面上的良好表现。
只有当一个人具备了这六条标准所描述的特质,才能建立起健康的人际关系,适应社会生活并实现个人价值。
我们可以说罗杰斯的六条标准对于我们认识健康人格、培养健康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罗杰斯提出的这六条标准,不仅仅是对个体健康人格的要求,同时也是对社会如何更加和谐、积极的建设提出的重要指导。
健康人格的标准

健康人格的标准健康人格是指一个人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的稳定、成熟和积极的特征。
一个健康的人格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环境,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那么,什么是健康人格的标准呢?首先,健康人格的标准包括积极的情感表达和情绪管理能力。
一个健康的人格应该能够积极地表达情感,包括爱、喜悦、悲伤等,同时也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至于情绪失控或者情绪抑郁。
情感表达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健康表现,是健康人格的重要标志。
其次,健康人格的标准还包括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
一个健康的人格应该具有清晰的自我意识,能够准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能力和特长。
同时,健康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能够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和情感状态,有助于更好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和情感。
另外,健康人格的标准还包括积极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一个健康的人格应该能够积极地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有效地处理人际冲突和矛盾,有助于维护和谐的社交环境。
良好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是健康人格的重要表现。
最后,健康人格的标准还包括稳定的自我认同和价值观。
一个健康的人格应该具有稳定的自我认同,清晰地知道自己是谁,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
同时,健康的人格也应该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能够正确地看待人生和社会,有助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综上所述,健康人格的标准包括积极的情感表达和情绪管理能力、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积极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以及稳定的自我认同和价值观。
一个具备这些标准的健康人格,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环境,有助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健康人格,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健康的人格观

人格心理学结课论文何为健康的人格观?人格有变态人格和健康人格之分,健康人格是一种理论上的抽象概括,这种抽象概括来自于对许多健康个体人格的研究,来自对许多心理变态者人格的研究,也来自对社会上杰出的理想人物人格的研究。
下面我想谈谈本学期学习中了解到的几个人格心理学家的健康人格观:一、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1)本我自我超我后期的弗洛伊德对自己的人格结构说作了较大的修改,他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的新概念。
本我完全由先天的本能、原始的欲望所组成的。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的唯一目标是追求快乐,坚守“快乐原则”。
自我是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
它派生于本我,不能脱离本我而单独存在。
自我过程具有逻辑性、符合现实的特点,坚守“现实原则”。
人格结构的第三部分是超我,它是人格中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
超我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自我理想,另一个是良心。
超我坚守“至善原则”。
(2)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性心理发展包括五个阶段,分别是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以及生殖期。
弗洛伊德把前四个性心理发展阶段统称为“前生殖期”,心理发展的最后阶段称为“生殖期”。
与生殖阶段相应的人格特征被称为生殖型特征,生殖型人格是弗洛伊德最推崇的理想人格。
具有这种人格的人,不仅在性的方面,而且在心理和社会方面都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他们有能力建立完美的爱情生活,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换句话说,具有生殖型性格的人,有能力控制和引导他们自身的大量力比多能量,使之通过升华的途径释放出来,为人类社会文明和共同福利作出贡献。
二、阿德勒(个体心理学)(1)生活风格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这是一种标志个体存在的独特方式,是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自我在社会生活中寻求表现的独特方式。
阿德勒根据人们所具有的社会兴趣程度,划分出四种类型的人:统治——支配型、索取——依赖型、回避型和社会利益型。
其中,只有第四种人才具有正确的社会兴趣,有希望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高职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途径

高职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途径作者:胡波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04期内容摘要:高职生健康人格培养是一项综合施教的系统工程,是将特定的目标内容渗透到德、智、体、美等教育活动中的一种融合教育,因此这项活动涵盖面是非常广泛的,途径也是多样的。
本文从加强高职生的自我修养和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影响两个方面来探讨高职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健康人格培养途径一.健康人格的内涵健康人格就是人格的良好状态,是现实的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人格状态。
在人格选择的目标体系中,理想人格和健康人格代表了两个不同的但又互相联系的层次:理想的层次和现实的层次。
与理想人格相比,健康人格是更接近现实生活的实际、更接近现实人格的,是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能实际达到的目标。
而理想人格在其实质上就是健康人格的最好的状态或最高的形式。
二.高职生健全人格培养的主要途径(一)加强高职生的自我修养自我修养即自我管理、领悟、提高的过程,健全人格的形成离不开主体自发的积极性,这是内因,应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1、教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日常习惯包括行、坐、卧的日常行为举止和言谈。
对当代高职生来讲,继承传统民族文化的优秀方面尤为重要,要养成朴素、节俭、惜物、恬淡和卫生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糜烂、浪费的生活观念。
生活的适应是社会适应和自我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起点,从小处、从日常习惯着手,是高职生健全人格自我修养的主要途径。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注重外向或内向心理倾向的结合,外向的心理倾向易于接受新事物,但也同时伴随思想观念易于波动变化的问题;内向的心理倾向易于稳定和求同,同时存在僵化和不易灵活变通的缺点。
健康的心理倾向教育应当以二者合理结合为目标,同时在心理倾向上,还要注意培养人的独立精神和自主能力,并把这种人格特征与遵从社会规范、服从公共权威的“顺从”意识结合起来,而不能一味地认为独立就是好的,顺从就是错的。
道家理想人格在当代消费社会的积极与消极作用

道家理想人格在当代消费社会的积极与消极作用
道家理想人格被认为是一种追求内在自由、平和和内在的完整的人。
在当代消费社会中,这种理想人格可能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积极的方面:
1. 道家理想人格的人可能会更关注自我完善和内在发展,因此在当代消费社会中可能会更加关注个人成长和发展。
2. 道家理想人格的人通常不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而是追求心灵的平静和内在的满足,因此在当代消费社会中可能会更加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3. 道家理想人格的人通常会追求自然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在当代消费社会中可能会更加关注环保和自然。
消极的方面:
1. 道家理想人格的人可能会对过度消费和消费主义产生反感,因此在当代消费社会中可能会对这些物质主义的态度更加持有怀疑态度。
2. 道家理想人格的人可能对人际关系和情感关系比较关注,因此在当代消费社会中可能会更加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健康。
3. 道家理想人格的人可能会对权威和竞争产生反感,因此在当代消费社会中可能会更加倾向于和平和协作的态度。
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课程名称:17 社会心理学论文题目: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学生姓名专 业层 次批 次学 号学习中心年 月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摘要】统合是健康人格的本质特征,人格统合包含三个方面的统合,即自我内部的统合、自我与社会的统合,以及自我与自己实践活动的统合。
人格统合良好的个体主要表现为客观的认知与正确的自我意识、乐观的生活态度与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谐的人际关系与良好的社会适应,以及实践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与自我效能感。
人格智能是实现和保持人格统合的基本保证。
【关键词】健康人格理想人格变态人格统合人格智“人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句话虽然并不完全正确,但存在一定合理性。
在某种程度上,人格确实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生活幸福与事业成功。
通常认为人格是一个人相对持久稳定的心理行为特征的总和。
人格有变态人格和健康人格之分。
奥尔波特很早就提出了健康人格的概念。
从其英文的含义健康人格是指健康的人格,而不是指健康人的人格,或促进健康的人格。
当然,健康人格与健康个体的人格密切联系,也能增进人的健康,但它们之间并不等同。
健康人格是一种理论上的抽象概括,这种抽象概括来自于对许多健康个体人格的研究,来自于许多心理变态者人格的研究,也来自于社会上杰出和理想人士人格的研究。
健康人格是人格心理学、健康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多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国际国内对其研究相对较少(相对于变态人格),还存在不少需要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诸如健康人格的本质特征、结构、形成与发展等等。
健康的人格是一个人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培养健康人格是我们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随着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的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者与研究者都普遍感到健康人格理论研究的不足。
过去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大多以西方的人格理论,如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的理论为理论依据,欠缺适合中国社会文化与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实际的本土化的健康人格理论。
九型人格-各种性格介绍

九型人格九型人格:九型人格的分区:心区(感性区):2号、3号、4号脑区(理性区):5号、6号、7号腹区(本能区):8号、9号、1号人的能力大体分三种:情绪能力(刘备、宋江等)思维能力(诸葛亮、吴用等)行动能力(张飞、李逵等)做领秀最重要的能力是情绪管理能力。
二号:付出型自白:我乐于付出,善解人意、容易与人相处,总是热情地去满足他人的需要,别人容易与我倾述心事。
同时我也渴望得到爱与关怀,可别人却常常忽略我。
深层恐惧:不被爱、不被需要深层渴望:感受爱的存在及被人需要性格特质:感性、天生的同理心,乐于助人、主动、取悦于人,时常感觉自己的付出不够,强调别人的需求,忽略自己的需求,甘于牺牲,有(感情账簿)对爱的极度需求;戏剧化(吸引注意),拒绝别人帮助,语气柔和,喜欢与人肢体接触。
健康(觉察):富于同理心,体谅别人的处境,付出无条件的爱。
感受他人的感受不健康(觉察):过分热心,操纵性强,对人有过分的要求,反常的愤怒,依附于人。
生活中表现:嫌别人“冷”,把注意力放在外面--别人的需要。
二号的识别:二号会主动表达,寻求、与人做链接;二号轻易不发脾气,但发脾气时会表现的像八号,比八号还恐怖。
二号代表人物:宋丹丹(大母鸡2号)二号代表歌曲:《心太软》三号:成就型、成功型自白:我相信天下没有不可能的事,我渴望事业有成就,希望被人肯定、接收、受人注意和羡慕,他们都说我急性子、爱比较,因为过度追求一个又一个的目标而让我变成了“工作狂”。
深层恐惧:不被接纳深层渴望:感觉有价值,被接收和欣赏性格特质:重视名利,是个现实主义者,在意自己在别人面前的表现,让人看到最好的一面,喜欢成为众人的焦点,做事愿意走捷径,有极强的行动力,为达成目标会想尽任何的可能性(做事一定要赢),喜爱支配,竞争心强,形象是最重要的。
目光锋利。
三号女孩一般形象靓丽。
健康(觉察):充满自信、活力、有魅力,受人欢迎,积极追求,有强烈目标感,事业第一。
不健康(未觉察):未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急功近利,以自我为中心,说谎、虚荣、出风头;爱解释,爱辩论;不体谅他人感受。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一、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使人保持人格的完整性。
健康人格就是宽容、悦纳、善待他人,不斤斤计较、怨天尤人、百般挑剔,就是要有自知之明,能正确评价自我。
即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在不违背大家的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独特的个性特征。
三、情绪标准: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
情绪稳定,而且还得心情愉快才是情绪健康的标志,且情绪的变化应由适当的原因引起,还要与情绪反应的程度相适宜。
四、意志标准:是指人自觉地确定活动目标,支配自己行动,克服重重困难,以实现预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
意志是成功做任何事情的阶梯,如果做事过于优柔寡断、徘徊不前、思前想后,或不计后果、草率等都是意志不健康的表现。
五、社会适应标准较好的社会适应性主要包括:a.较好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b.能建立积极而和谐的人际关系,能适应周围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既治病也致病,所以,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身心健康之必须;c.处理和应付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能力。
如作出决定、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情绪控制、心理换位、人际沟通等能力。
六、在不违背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和法规的情况下,对个人的基本需求能作恰当的满足。
七、智力标准: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健康条件,良好的智力水平是一切社会人学业成功、事业有成的心理基础。
用IQ值来表示。
智商≥90为正常,上不封顶,<70为智力落后。
智力不正常的人心理不可能健康,但是IQ不能说明一个人的成就,IQ高也不能保证心理健康。
因此,IQ高的人不要幸灾乐祸。
八、心理活动特点应符合年龄、性别特点:人的一生要经历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该年龄阶段的特点。
九、注意力集中度:注意力是一切活动取得成功的心理保证。
如果一个人缺乏注意集中和保持稳定的能力,就不能很好完成有目的的活动,如儿童多动症,成人的焦虑抑郁症等都会存在注意力问题。
一般5~7岁可连续注意时间约为15分钟;7~10岁为20分钟;10~12岁为25分钟;12岁以上为30分钟,甚至更多。
各型人格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报告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格心理学的研究逐渐深入,人们对于不同人格类型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各种人格类型,本报告对常见的人格类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旨在为个人发展、人际关系处理以及职业规划提供参考。
二、人格类型概述人格类型是指个体在性格、情感、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的一贯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根据不同的理论,人格类型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以下是对几种常见人格类型的总结。
三、人格类型分析1. 外向型人格外向型人格的人通常性格开朗、善于交际,喜欢与人互动。
他们通常活跃、自信,能够迅速适应新环境。
以下是对外向型人格的详细分析:- 优点:- 社交能力强,易于建立人际关系。
- 善于沟通,能够有效表达自己的想法。
- 适应能力强,能够迅速适应新环境。
- 领导力强,善于激励和带领团队。
- 缺点:- 可能过于自信,有时会忽略他人的意见。
- 在独处时可能感到孤独。
- 在面对压力时,可能表现出焦虑和紧张。
2. 内向型人格内向型人格的人通常性格沉稳、内敛,喜欢独处。
他们通常深思熟虑,善于聆听。
以下是对内向型人格的详细分析:- 优点:- 思考深入,能够冷静分析问题。
- 善于聆听,能够理解他人的需求。
- 专注于内心世界,创造力强。
- 适应力强,能够在压力下保持冷静。
- 缺点:- 社交能力相对较弱,可能难以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
- 在公共场合可能表现出紧张或害羞。
- 可能过于关注细节,有时会忽略大局。
3. 理想型人格理想型人格的人通常具有强烈的理想和信念,追求完美。
他们通常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下是对理想型人格的详细分析:- 优点:- 具有坚定的信念和理想,能够为目标不懈努力。
- 责任感强,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 具有高度的组织能力和规划能力。
- 乐于助人,关心他人。
- 缺点:- 可能过于追求完美,导致自己压力过大。
-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可能表现出消极情绪。
- 可能过于理想化,难以接受现实。
4. 现实型人格现实型人格的人通常注重实际,注重结果。
从理想人格解读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人格与健康人格
人是社会人,人格的模式必然与社会生活相适应,并受社会价值观的制约,因此人格的完善被社会历史的发展赋予了广泛而深刻的内涵。
今天对于正在探索和选择理想人格的青年一代而言,把握人格的社会模式并且选择健康的人格尤为重要。
一、人格模式与人格选择
⒈中西方理想人格模式
⑴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模式
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定形于春秋战国,随着社会的变革,在整个封建社会逐步完善,建立了一整套中华民族特有的理想人格标准。
这一理想人格是围绕着“君子”设计的,其核心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德为首,仁礼合一,这是儒家思想竭力推崇的;其二是儒家的中庸与道家的顺其自然,以儒道互补的架构,形成了中国传统的理相人格——君子。
这种传统人格,有其合理、科学的思想内涵,当然也有需要摒弃的东西。
在今天,我们要弘扬合理的一面,剔除消极的一面,构建一种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并走向现代化,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崭新人格。
⑵西方的理想人格标准
西方理想人格是围绕着理性的灵魂和自由意志这个中心展开的。
古希腊人推崇美德至上,文艺复兴时期主张大力发展人的潜能的“全才”观念,近代资产阶级又把所谓“真正自由的人”作为他们的理想人格。
⑶马克思主义的人格模式
马克思主义的人格设计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理想分不开的,因而把“全面发展的人”作为人格完善的标准。
具体地讲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人是历史的产物,个人的发展是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人只有在改变社会的能动的实践中才能使自身获得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认为社会实践对理想人格的塑造起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人格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理想人格的构建不仅仅是由一些自然的属性来决定的,抽象的人性是没有的,它根植于历史和社会现实之中,人格的建立与完善要符合时代要求;
②理想人格的实现要通过实践,不能仅仅停留在“内省”和追求个体自由和完美的发展上,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归结起来就是,马克思主义主张全面发展的人格设计,应该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⒉对健康人格模式的选择
健康人格的选择要有时代感。
今天在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当代青年理想的人格模式应该是: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人格特征,包括独立的意识,鲜明的个性,高度的理性精神和科学态度,批判、继承、创新的意识;在心理活动上与多数人一致,有健康向上的情趣,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工作,开拓进取并能与人合作,具有忍耐力等。
同时,要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弘扬“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把理想与健康的人格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重塑自我,攀登现代人格的高级境界。
不论是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要还是从人格的修炼过程来看,人格模式的选择应该而且必须追求真、善、美的标准,否则,就将失去人格存在的社会意义。
当代青年在选择构建自己的高尚人格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①坚持历史客观性的观点。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精神家园里有着丰富的文遗产,现代化的人格是历史性人格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格选择的历史环境。
②坚持现实性的观点。
理想的人格及其人格精神,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现实的人格,是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客观存在。
这里所讲的现实性是指,一定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包括手质与精神方面的国情现实)来选择和塑造自己的人格,既不要闭门造车,也不可虚无缥缈,而是活生生地现实人格的塑造。
③坚持科学性的观点。
古今中外,人格的模式丰富多彩,选择的过程中切忌囫囵吞枣,而应采取冷静的、批判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发展一种健康的人格进行理性的思考。
④坚持人性的观点。
人格的发展,重要的是体现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自我的人格塑造,要与自己的个性心理特征相适应,反映出真实的自我形象,而不是多重人格的形象。
二、追求健康人格
凡是理智正常的人都渴望美好的生活;凡是有上进心的青年,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辉煌卓越。
卓越的人生的首要前提是要有健康的人格。
健康的人格,不仅是人类应该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人们充分发展所能达到的一种境界。
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他们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活,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们正视自己,正视过去,面对现实,注重未来,渴望迎接生活的挑战,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实现自己的价值。
⒈健康人格的标准
健康人格的标准可分为理想标准和相对标准。
健康人格的理想标准就是人格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各要素完美地统一、平衡、协调,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马克思所描述的“全面发展的、自由的人”就是健康人格的理想标准。
但从相对意义上讲,不同时代,不同的社会条件有相对应的健康人格标准。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就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健康人格标准的一种概括。
人只有在自己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不断进取、不懈努力,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健康人格的标准又可分为概括的标准和具体的标准。
从总体上看,人格健康的人应该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为人类、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使自己的人格在各个方面得到充分的、协调发展的人。
从具体特征上讲,健康人格应具有以下标准:
⑴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最能体现一个人人格健康的程度。
人格健康的人乐于与他人交往,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与人相处时,尊敬、信任等正面态度多于嫉妒、怀疑等消极态度。
健康的人常常以诚恳、公平、谦虚、宽容的态度尊重他人,同时也受到他人的尊重与接纳。
⑵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反映了人与社会的协调程度。
人格健康的人能够和社会保持良好密切的接触,以一种开放的态度,主动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在认识社会的同时,使自己的思想、行为跟上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要求相符合,表现出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
⑶正确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和自己与他人、与周围世界无关的认识。
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对自己有恰如其分的评价,充满自信、扬长避短,在日常生活中能有效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与环境保持平衡。
缺乏正确自我意识的人常常表现出自我冲突、自我矛盾,或者自视清高、妄自尊大,做力所不能及的工作,或者自轻自贱、妄自菲薄,甘愿放弃一切可以努力的机遇。
⑷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本质力量的表现。
乐观的人常常能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对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或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并在其中发挥自身的智慧和能力。
即使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也能不畏艰险,勇于拼搏。
青年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而对学习的兴趣如何可以反映出对生活的基本倾向。
人格健康的学生对学习怀有浓厚的兴趣,表现出观察敏锐、注意集中、想象丰富、充满信心、勇于克服困难,通过刻苦、严谨的学习过程,获得不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我们很难相信,对学习和生活缺乏兴趣,整天精神不振的学生的人格是健康的。
⑸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
情绪标志着人格的成熟程度。
人格健康的人情绪反应适应,具有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经常保持愉快、满意、开朗的心境,并富有幽默感。
当消极情绪出现时能合情合理地渲泄、排解、转移和升华。
健康人格的各个标准都是相关的。
“具有体验丰富的情绪并控制情绪表现的人,通常是有能力满足自身基本需要的人,是能紧紧地把握现实的人,是获得健康的自我结构的人,是拥有稳定可靠的人际关系的人。
”总之,人格健康的人,其人格的各个方面是统一、平衡的。
上述标准不仅是我们衡量一个人人格健康的尺度,同时也为青年朋友们改善自己的人格提供了具体的努力方向。
⒉塑造健康人格的途径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一是要服从人格健康发展的需要,二是要服从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这是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也是鉴别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效果的尺度。
具体而言,怎样塑造健康人格呢?除了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外,就每个人而言,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保持开朗的心境,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建立积极、健康的情绪状态。
②加强意志磨练,自觉主动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培养经受挫折的耐受力,不盲目冲动,不消极低沉,始终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③注意性格完善,自觉检查修正自己的性格特点,培养健康的性格模式。
④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培养良好的情操,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注重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当代青年追求卓越的人生,必须具备健康的人格,因此了解人格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掌握塑造健康人格的途径和方法,才能使人格素质趋于完美,创造更加辉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