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理想人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眼中的“理想人格”
说起孔子设计的理想人格学说,到底定义是如何,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想法,没有标准的衡量范式。
一般看来,将孔子的“理想人格”定义为以下几个版本:
第一种,最普遍的版本说法。
孔子的理想人格就是“内仁外礼”的“仁一礼”人格。
之所以感觉上最为普遍,是因为其言简意赅,简单一句话,就将其重点突出,主旨鲜明,令人很容易理解并印象深刻。
第二种,比较详尽版本。
此版本为第一版本的扩展说,讲具体的“内仁外礼”扩展说明了一下,如下:孔子的理想人格是以“仁”“礼”统一的伦路到的为基础,以“圣人”和“君子”为主要模式,包含对“仁”“义”“礼”“智”“信”的综合要求,表现为“内圣外王”的人世型人格。
第三种,从较深入的精神层面上阐述的版本。
孔子对理想人格的论述主要包括理想人格的精神价值内涵、理想人格的品质特征和理想人格的层次等方面的内容。
孔子在理想人格的实践中,提出了立志、学习、克己和修己、内省等几种途径。
孔子关于理想人格的理论和实践是密切联系的,它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理想人格模式和塑造理想人格的方法。
对其概念上定义的版本,我自己就只写了这简单三个版本,而对其深刻的含义剖析,孔子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详细含义的简单概述如下。
孔子对所设计的理想人格是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的人格,包含着对人的“仁义礼智信”的全面要求。
我简单的概括这五方面的要点来说明:
⑴仁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孔子以一个圣哲胸怀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
“仁”在他的理想人格里包含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第一,孔子认为天地万物人为贵。
孔子认为仁之方是忠恕之道,推己及人,主张人与人相处要互相尊重和同情。
第二,仁本身包含有义。
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在理想人格中要求中“仁”最为重要,它不是一个道德的重点,而是一个理想的境界:人的理想人格不是在生命的某一时刻能得到最终实现,而是在对“仁”的终生追求中完成的。
⑵义
而对于“义”,孔子在义利关系上,认为“君子义以为上”,应把义放在首位,将利益放在第二位。
从这一原则出发,孔子又进而提出“君子义以为质”,认为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在于行义。
为了实现“仁”和“义”,甚至要求“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⑶礼
孔子所设想的理想社会模式是“仁”“礼”统一的社会,他所设计的理想人格也必须具备“礼”的素养。
他认为君子须知礼,用礼,好礼。
在“仁”与“礼”的关系上认为要“克己复礼为仁”,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⑷智
孔子的理想人格也是“仁”“智”统一的人格,孔子非常重视“智”在人格中的地位。
这里的“智”主要指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其实质是“知礼”以便于“行仁”。
同时,智对于其他的道德因素也有很
大的作用。
⑸信
“信”是孔子对其理想人格的要求之一,认为一个人立身行事必须讲信义。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打车无輗,其何以行之哉?”孔子在《卫灵公》中也说:“君子以义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
从“仁义礼智信”这五个方面,简单了解了孔子认为的理想人格的含义后,还应该分析其意义所在。
其思想对于后世之人有何种影响呢?
众所周知,理想人格的核心就是“内圣外王”。
而如何做到真正的内圣外王,成为孔子定义上的君子,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通过学习期理想人格的学说思想,我们明白了,要做到“君子”,就应该首先要修身养性、进行道德完善,然后要将自己的修养成果推广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实践中去。
所以,也可以说理想人格就是“仁爱忠孝”!
“仁”是儒家思想伦理道德的最高境界,但是,落实到个人的具体修养上,“君子”则是其理想的人格典范。
所以,用“君子”来作为理想人格的典范推行影响大众,也是很好的一个方法。
学术界公认,孔子的道德思想可以表述为“成圣之学”,即以一种理想的人格作为道德实践的最高境界。
可以说,儒家道德思想的全部内容和思维方式都是围绕着“成圣之路”而展开的。
正是由于儒家的道德实践旨在成就一种“圣人”的品格,因此儒家思想的落实必然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可以承担这一理想的社会群体。
在儒家思想中,能够负载儒家的道德理想、躬行儒家道德规范的现实主体就是“君子”。
在《论语》中,孔子虽然经常表达出对圣人的仰慕之情,但他更多地是把君子人格作为生活的楷模和实践的目标来教育自己的学生。
他经常将君子与小人对举,以表明自己的价值倾向和道德追求。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圣人,吾不得而见之;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圣人固然是儒家道德实践的最高理想,但在现实生活中,人应按照君子的标准来实践儒家的道德,逐渐地向着成圣之路趋近。
从此看来,通过对理想人格的了解和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全面修养,不管是精神层面的,还是学术素质方面,都有利于为祖国培养健康全面的人才!
另外,孔子的理想人格模式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
我国封建社会的理想人格大都是以他的模式为范本进行演化的,并形成了厚重的传统人格文化积淀。
这种人格文化的积淀,对于今天现实人格的发展和理想人格的塑造有深远意义。
儒家理想人格是“内圣外王”的君子型人格,为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所追求,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重视内省和践行的道德人格养成途径,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建构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理想人格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中人们最推崇和向往的人格模式。
它集中体现了该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价值标准,对人们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
儒家的理想人格的实质是一种道德型理想人格,仁与礼是其根深蒂固的主题。
“仁”是人格主体的自觉,“礼”是外在的社会制约;理想的道德人格,就是仁与礼的统一!
专业班级:古典文献一班
姓名:孙卉霜
学号:100150314
2012年4月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