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藏书票
藏书票的相关知识和收藏

藏书票的相关知识和收藏藏书票是一种小型的袖珍版画,规格大小不一,其长或宽,小的3-4厘米,大的约10厘米。
票面以图案为主,并配有藏书人的姓名、别号、书斋号等,属于小版画或微型版画。
一般贴在书的里封或扉页的右上角或中央。
早期的藏书票多由版画家根据藏书的兴趣和特点自己设计和刻制,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版画家都刻制过藏书票,后来逐渐发展到文人自己动手或请人设计属于个人的藏书票。
按照书票主人的性格爱好等要求而设计的小张图画,不专属于某个特定藏书者得藏书票,通常被称之为通用藏书票,流通的藏书票主要也就是这一类。
藏书票的黄金时期出现在19世纪的下半叶,随着教育普及,出版业发达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藏书不再是少数贵族的专利,图书的收藏向中产阶级普及,藏书越来越平民化,藏书票的风格也变得个性化起来。
早期藏书票的图案最初多半以家徽、神话传说、英雄美人等为题材,随着藏书越来越平民化,书票的题材也变得日益广泛,更趋向于讲求藏书者的个人情趣和爱好,有的藏书家为了标新立异,甚至会特出心裁创造出怪异的藏书票。
中国的藏书票的题材风格更多汲取了传统的营养,文学、艺术、宗教、戏曲、石刻、年画、书法、人物、动物、风景、花卉、民间传说、风土人情等,尽可采撷到书票的创作中。
有的藏书票结合了中国传统的藏书印的特点,除了图案外,还加上文字,如藏书的人姓氏、藏书室名字或者喜欢的藏书箴语和警句等等。
和邮票一样,藏书票面世不久,慢慢开始就由文人的案头清玩,渐渐演变为收藏的对象,到了后来,甚至喧宾夺主,其收藏的功能还盖过了藏书的实用功能。
原因其实很简单,藏书票本身就是一件独特的艺术品,图文并茂,色彩斑斓,于方寸之中,包罗万象,是一种极具个人情趣非常雅致的艺术品。
在图书收藏过程中,藏书者往往会遇到各式各样的藏书票,从实用到收藏,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
要成为比较专业的藏书票收藏者,需要对版画有一定的了解。
学会识别诸如木刻油印、水印和丝网、石版、凹版、拱花等技法特征。
漫谈藏书票艺术

漫谈藏书票艺术【摘要】藏书票艺术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
本文首先探讨了藏书票艺术的背景意义,定义特点以及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随后详细介绍了藏书票艺术的分类特点和制作工艺,以及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状况。
在分析了藏书票艺术的意义与价值,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策略,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藏书票艺术的全面探讨,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欣赏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为其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促进其艺术价值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藏书票艺术,背景意义,定义,特点,发展历程,分类,制作工艺,传承,发展,市场前景,未来趋势,意义,价值,可持续发展,展望。
1. 引言1.1 漫谈藏书票艺术的背景意义在中国,藏书票的传入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是由外国传教士带入。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中国的藏书票艺术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藏书票在中国不仅是书籍的标识和装饰,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历史遗迹的展示,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在当今社会,藏书票艺术已经不再局限于书籍领域,而是成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藏书票艺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走向多元化和现代化的道路。
漫谈藏书票艺术的背景意义,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是对当代文化艺术的探索和拓展,具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1.2 藏书票艺术的定义与特点藏书票艺术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艺术形式,是书籍收藏和交流的重要标志。
它的特点包括:一是质朴朴实,形式简洁。
藏书票通常采用木刻、铜版等传统工艺制作,样式简洁、线条流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二是内容丰富,意蕴深远。
藏书票的内容涵盖了文人墨客、名人名言、历史典故等各个方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三是收藏性强,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由于藏书票制作工艺独特、数量稀少,加之历史悠久,使得藏书票成为收藏爱好者们的宠儿。
四是传承性强,具有较高的文化传承和保护意义。
通过收集、研究和传承藏书票艺术,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漫谈藏书票艺术

漫谈藏书票艺术【摘要】藏书票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艺术特点。
本文首先介绍了藏书票的起源,包括其在历史上的演变和发展。
分析了藏书票的种类,如不同材质、风格和主题等。
接着介绍了藏书票的制作工艺,包括印刷、设计和鉴别等方面。
随后探讨了藏书票的收藏价值,从历史、文化和经济等角度进行了评述。
对藏书票的艺术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图案、色彩和风格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探讨,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藏书票的魅力所在,同时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其在艺术和收藏领域的重要性。
.【关键词】藏书票、艺术、起源、种类、制作工艺、收藏价值、艺术特点、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在当代社会,随着珍稀文物的保护和传承意识的提升,藏书票艺术正逐渐受到更多人的重视和关注。
它不仅代表了文化传统的延续,也体现了人们对于知识、美学和收藏的热爱。
探索藏书票艺术的起源、种类、制作工艺、收藏价值以及艺术特点,对于深入了解这一独特文化形态和提升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全面解读藏书票艺术的魅力,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愿我们共同探索这个古老而充满魅力的艺术世界。
2. 正文2.1 藏书票的起源藏书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最早的藏书票可追溯至宋代,那时候的藏书票被称为“借书帖”,是由藏书家或藏书馆为了防止书籍被盗而贴在书籍内页上的。
在明清时期,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藏书票开始被制作成各种形态,如方形、圆形、长方形等。
藏书票的起源可以说与古代的藏书家对书籍的珍爱和保护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反映了中国人对书籍的珍视和尊重。
在现代,藏书票不仅作为书籍标识的功能,更被赋予了艺术的价值。
藏书票的起源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书籍的尊重,也展现了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和审美情趣。
藏书票的起源是中国书籍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于研究中国古代书籍文化和印刷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方寸世界蕴书情——漫谈藏书票艺术

方寸世界蕴书情——漫谈藏书票艺术
郝彦杰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卷),期】2002(000)007
【摘要】藏书票是藏书者的标记,贴于书的扉页之上,表示此书归某人或机构所有,与我国的藏书印有着相似的功能。
藏书票多以版画技法制作,又称版画藏书票。
由于书籍开本的限制,书票一般只有几公分见方,由图形、EXLIBRIS、票主姓名或机构名称等几部分组成,图文并茂,方寸世界,书香四溢,被誉为"藏书家的名片"。
"EXLIBRIS"系拉丁语,大意为
【总页数】1页(P81-81)
【作者】郝彦杰
【作者单位】中国版画家协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94
【相关文献】
1.方寸之间蕴书情--"纸上宝石"藏书票 [J], 陈献耘;李运辉
2.藏不住的书香票趣——漫谈《藏书票世界》的艺术魅力 [J], 杨勇;宋丹心
3.方寸之间盈乾坤中国篆刻艺术与传统文人情愫之漫谈 [J], 吴晓懿
4.情蕴方寸天地中——谈刘瑞的篆刻艺术之路 [J], 杨中良
5.一情独往书象洞开——漫谈宇文家林书法艺术的清逸之气 [J], 高步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藏书票漫谈

藏书票漫谈随着图书出版事业的发达,藏书票也成为爱好者的收藏品。
藏书票一般都是贴在书本封面里外缘的最上角,或者正中央,或者是在扉页上,作为自己的藏书的标志。
也有不少爱好者,就像集邮一样,专门搜集藏书票。
藏书票的起源藏书票的起源,据说和德国人古腾堡发明活字印刷术同时,大约在1450年。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应该是1470年,总之稍早于西方的图书出版。
最早的一张藏书票是德国人Johannes Knabensberg所有,署名Igler,是一张画有刺猬嘴里衔着野花、脚踩落叶的木刻画,上面写着一行德文,意思是“慎防刺猬随时一吻”,警告外人,本书已有主人,没有经过同意,请勿私自接触。
不过类似刺猬藏书票这般以图画为主,在十五六世纪仍极少见到,一直到17世纪下半叶才比较普遍。
从15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上半叶,几乎都是以象征贵族权势和家族地位的纹章藏书票为主,后来才渐渐有神话、寓言故事、动物、花草和交织字母点缀的图案出现,形成类似“刺猬”的图书藏书票。
可能是当时书籍印刷数量比较少,而且教育也还不十分普及的缘故,因此在那时都是贵族或修道院才收藏得起书籍,并且使用藏书票,以代表权势和财富。
另外还有一张藏书票是勃兰登家族送书给一家修道院时所特别印制的藏书票。
票面上是天使手捧着纹章,盾上有只牛,手写的年份从1470年到1480年都有,可以说是纹章藏书票的鼻祖。
藏书票的功能和发展藏书票的功能和中国的藏书印类似,都是买书、爱书与藏书的象征。
只是前者以图画为主,后者以文字为主;而且西方的精装书适合贴上藏书票,中国的线装书纸质较软,适合钤盖藏书印。
藏书票通常在票面上印有拉丁文Ex-Libris,意思是“我的藏书”,或是“我的图书室”,英语叫作Bookplate。
可是大家还是习惯用拉丁文,不过“Ex-Libris”这个词一直到19世纪下半叶才比较普遍,并且到了1953年成立“国际藏书票联合会” (简称F.I.S.A.E)才纳入藏书票制作的规定。
漫谈藏书票艺术

漫谈藏书票艺术作者:梁逸卿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03期【摘要】藏书票15世纪时起源于西方,20世纪时开始传入中国。
藏书票上带有藏书者姓名与记号,以示对书籍的拥有权,通常贴在书籍的扉页上面,是微型的版画作品。
文章通过描述藏书票的特征,阐述代表艺术家所运用的表现语言,通过对藏书票的实用功能、创作主题、表现语言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藏书票独特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藏书票;实用功能;创作主题;表现语言中图分类号:G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173-01藏书票艺术作为版画艺术的一部分,与版画共同发展,同时又是独立的一部分。
它小巧、精美、小画里包含着大思想,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展现出其独有的艺术魅力。
一、藏书票的实用功能及特征藏书票一开始作为信物,常被收藏者贴于书籍的扉页中央或者右上角,用作表示贵族对书籍所有权的标记。
藏书票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把绘画、雕刻、印刷相结合,形式语言多样,内容广泛丰富。
随之发展,藏书票的实用功能减弱,其本身的艺术价值逐步显现,被称之为“纸上宝石”,由此它不再是仅限于藏书之用,更多的是为了欣赏而相互交换收藏。
书籍作为载体,传承着人类的文明,也因此受到人们的珍爱。
重视书籍的同时产生了藏书票,作为个人标志进入人们的视野。
十八世纪时藏书票盛行于各国,人们一边创作一边收藏,虽然东方与西方文化差异大相径庭,可是人们出于对书籍的热爱,对于藏书票也珍爱有加。
我国有藏书章的使用,如同藏书票一样,他们之间材质不同,表现形式语言也不同,可是都表达了书票主人对书籍的感情。
当下生活中现代科技的普及,电子书籍的方便使用,致使纸质书籍的减少,藏书票似乎也在慢慢的被人忽视,因此藏书票被迫成为少数人群的珍爱。
反之藏书票艺术的发展也支持了纸质书籍的流通,两者相互装饰,美化彼此,让人与书的感情紧密相连,也使书籍成为袖珍版画的一部分。
二、藏书票创作主题我国三十年代受到新兴木刻的影响,很多版画家开始创作藏书票,开始把我国的传统文化精神与历史文化底蕴运用到藏书票中,从古代版画艺术中借鉴语言进行创作,创作中起思立意的构建,技法的运用,材料的使用等方面都从古代传统艺术中提炼,给现代藏书票予补充,才使当代藏书票蓬勃发展。
藏书票是书的附属品,书是读书人最忠爱之物,藏书票既能

三、藏书票的发展与未来
(1)、藏书票在我育才学校
我校把藏书票创作作为素质教育切入点,在校内实行资源共享—走课制(已在二中六年)。在全校大力推广校长带头老师参与学生响应,对提高师生的文化艺术素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几年来,我校近半数以上的学生投入这一“好好玩”且“好有益”的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的高雅文化活动中。孩子们自己动脑、动手,畅想、妙画,精刻、细印,设计制作了一帧又一帧天真烂漫、纯清缤纷、新奇飞扬的佳作。部分作品参加了国际、国内大展并刊登在一些书画杂志上,特别是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李允经先生编写的《中国藏书票史话》一书,其中的少儿藏书票作品均为我校学生作品。
这是我的学生学习藏书票之后所写的感想:
周姚昊囡同学在《我最喜欢的藏书票》一文中写到:“从一年级起,我就和侯秀婷老师学藏书票。我非常喜欢藏书票,所以学起来就更认真了。记得有一次,把我和藏书票的感情拉得更近了。那一次,是一个炎热的晚上,学校布置的作业比较多,我做到了7:30分还没做完。我当时非常烦躁,把本子摔了一地。那时侯,我真想把桌子上的一切东西都摔到地上。当我抓起桌子上的一张还没刻完的版和我那心爱的刻刀时,停住了。心想:我要是刻刻藏书票呢?也许会好一些吧?于是,我便放下刻刀,仔细地刻起来。过了大概20分钟吧,我便成功地刻出了这一张版。唉,怎么心情这么舒畅?喔!原来藏书票帮我疏通了心理上的堵塞,帮我解除了烦恼!这下,我又可以安心写作业了。这下我的作业写得很快,字,也写得很好。第二天早上交作业时,我不由得看了看我写的作业。字,工工整整,本子,干干净净。这些功劳全都归功于藏书票。因为它给了我快乐,它给了我安静的心灵!中午本子发下来了,打开作业本一看,得了一个大大的A+!当时,我的心里就象吃了蜜糖一样甜!这毕竟是我第一个“A+”呀!从那以后,我对藏书票的感情加深了,做藏书票的干劲儿加大了。我现在可以真诚地告诉你:我喜欢做藏书票!”。
藏书票心得体会200字

藏书票心得体会200字藏书票这东西啊,就像书的小秘密守护者。
我刚接触藏书票的时候,觉得它特别有趣。
就好比给每一本书都戴上了独一无二的小徽章。
每一张藏书票都有自己的小世界,那小小的画面里藏着大大的艺术。
你看,有些藏书票上画着古老的城堡,城堡的墙看上去厚实又神秘,仿佛里面装满了数不清的故事,就像书里那些等待我们去发掘的情节一样。
我记得我有一张藏书票,上面印着一只小狐狸。
那小狐狸的眼睛机灵得很,好像在说:“嘿,我守着的这本书可有很多奇妙的东西哦。
”这小狐狸就像书里那些充满灵性的角色,一看到它,我就迫不及待地想打开书,去和书里的角色交朋友。
藏书票和书就像是一对好伙伴,书是充满智慧的长者,藏书票呢,就是那活泼可爱的小跟班,总是跟着书,给书增添一份别样的魅力。
有一次,我在朋友家看到他的藏书票。
他的藏书票风格和我的完全不同,是那种很简约的线条勾勒出的一朵小花。
那小花虽然简单,却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淡雅。
我就想啊,这就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藏书票也有着不同的气质。
我的藏书票充满奇幻色彩,像个爱幻想的孩子,他的就像个安静的小淑女。
在收集藏书票的过程中,我也遇到过不少趣事。
有时候为了得到一张心仪的藏书票,我得和别人交换好几本书呢。
这就像一场有趣的交易,大家都带着自己的宝贝来交换,就像古代的以物易物一样。
我把那些我读过好多遍、充满回忆的书拿出去,换回一张小小的藏书票,心里还美滋滋的。
这小小的藏书票就像一个小磁石,把我对书的热爱都吸到一起了。
藏书票还让我更加珍惜我的书。
每次看到藏书票,就像是看到了书的一个小标签,上面写着“我是特别的”。
我对待有藏书票的书就格外小心,就像对待一个稀世珍宝。
如果不小心把书弄脏了,就感觉像是弄脏了一件艺术品的画布,心里会很愧疚。
从某种意义上说,藏书票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那些古老的藏书票,上面的图案和风格都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特色。
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小的文化使者,穿越时间的长河,来到我们面前。
当我们看着这些藏书票的时候,就好像能看到过去的人们是怎么热爱书籍的。
藏书票这一课里面的思政元素

藏书票这一课里面的思政元素藏书票是指藏书馆为了管理图书馆藏书而发行的凭证。
它既是一种管理工具,也是一种文化载体,承载着丰富的思政元素。
藏书票的出现,不仅为图书馆的管理提供了便利,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教育引导的方式。
藏书票凭借其独特的设计和印刷技术,成为一种宣传和推广思政理念的载体。
藏书票上通常会印有国家或学校的名称、校训、校徽等标识,以及一些蕴含思政意义的文字和图案。
这些元素代表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通过藏书票的传播,可以将这些思政元素深入人心,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藏书票还能通过图案和文字的组合,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和优秀文化遗产的魅力。
比如,一些藏书票上会印有古代文人墨客的名言警句,或是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
这些文化元素不仅丰富了藏书票的内涵,也让读者在借阅图书的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藏书票还能通过设计和印刷技术,展现出科技与人文的结合。
随着科技的进步,藏书票的设计和制作也越来越精细和独特。
一些藏书票采用了特殊的印刷工艺,使图案和文字呈现出立体感和变幻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视觉冲击。
这种科技与人文的结合,不仅提升了藏书票的艺术价值,也为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激发了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藏书票还能通过设计和印刷技术,展现出科技与人文的结合。
随着科技的进步,藏书票的设计和制作也越来越精细和独特。
一些藏书票采用了特殊的印刷工艺,使图案和文字呈现出立体感和变幻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视觉冲击。
这种科技与人文的结合,不仅提升了藏书票的艺术价值,也为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激发了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藏书票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和文化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
它通过传播学校的办学理念、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科技与人文的结合,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读者的审美素养和文化修养。
藏书票不仅是图书馆管理的必备工具,更是一种宣传和推广思政理念的重要途径,为读者提供了独特的阅读体验,激发了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浅析藏书票艺术审美特征

没有 E X — L I B R I S , 那就丧失 了藏 书票 的重要 的特点 , 而 昆 同与一般的小
版画了。 其次 , 是藏书票应具 有一定 的艺术性 , 藏 书票一般 的幅面是 1 0厘 米 见 方 左 右 。因 此 被 誉 为 “ 纸上宝石” , “ 纸上蝴蝶” , “ 版画珍珠” 。香 港 , 台湾还把藏书票称作“ 迷你” , 足见其艺术魅力是多么迷人 ! 藏 书 票 的 画
浅析藏书票艺术审美特征
■ 文 ,黄 俊 秦 杨
摘要 :
纵观 中外藏书票 , 可以看出它是一种图文并茂 , 精致 , 1 \ 巧, 具 有装饰 幽 艺术 品。这一特 点 , 与书票的功z , E 和作用有着 密切的关
系。 书票并非是专供展 览欣赏 的版画艺术 , 而首先是为藏书者设计 创作 的一 种实 用美术 。 同藏书章一样 , 是供藏书者的专用图记。 票 面必须有 藏书人 的名号 ,好癖及格 言 。有 的还刻有藏 书的种 类 ( 部. 卷 .册 )及收 藏年 月等文字 。书票作 家通常在 书票上刻有 E X— L I B R . I S , 这是藏书票的国际性标志 , 是 藏书票有别于 其他艺术 品最重要 的特征 。 其 次是 因为它贴于书籍的封面或扉页 , 所 以在形
二、 藏书 票在不 同版画创作 中的特点
( 一) 木刻藏书票 , 木刻是在木版 上刻画印制 的一种技 法 , 是藏书票 最基本的使用最多 的版画技法 。中国最 早的木刻版画都是作 为书籍 的 插图成为一种具有浓郁 中国民族特 色的版画样式受到世人 瞩 目。至明 末清初 ,为木版年画所取代 。在近代 金属制版和新 的印制技术 出现 以 后, 木版年画才随之衰落 。木刻有木面木刻和木 口木刻之分 。木面木刻 采用木材的纵断面 , 纤维较粗 ; 木 口木刻 采用木材 的横断 面, 纤维 较细 , 故而木 口木刻画面较为精致 , 木面木刻画面较为粗放 。 在木刻 中又分 了 不同类型 : 1 . 黑 白木刻是最基本 , 制作 T艺程序最 简单 的木刻 。要 完成 张黑 自木刻藏书票 , 要经过设计底稿 , 上版 , 刻制 , 打样 , 修改, 拓印等 序。2 . 套色木刻藏书票是用两块 以上的木版套印 出来 的彩色藏书票 。 套色木刻是泛指油印套色木刻 。套 色木 刻有三种形式 : 有骨套 色法 , 色 块套色法和混合套 色法 。 套色木刻打破了黑 白木刻 的单调 , 增加了色彩 艺术感染力 , 使藏书票 的表现力度更加丰 富。3 . 水印木刻是采用水墨 和
藏书票是什么意思

藏书票是什么意思藏书票是一种以图书为主要载体,用雕刻或其他方法制作的附属票证。
收藏者把自己钟爱的藏书,请专人用纸墨精印下来,再将这个小巧玲珑、别具一格的“藏书章”贴到所选定的书籍封面或扉页的右上角。
就本质而言,藏书票是文学艺术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产生与发展和艺术创作有着密切关系。
所谓藏书票,即集藏者把自己珍视的图书、期刊等经典著作,用雕刻或绘画等方式制作的一枚或数枚印有文字说明及简单图案的小纸片,附在书中一起出售,供读者收藏的小票,也可以说是对自己购买的图书等藏品的“盖戳”。
我国最早的藏书票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
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那时正处于旧社会晚期,西风东渐,随着洋货大量涌入,新思潮、新观念层出不穷,反映在读书上便是:洋书热卖,私家藏书日益减少。
据说在19世纪后半叶,上海藏书楼里每年只能卖掉二三百册新书,其余的都被变卖了。
市民只好四处奔波借阅,连达官贵人都难免如此,更何况普通平民百姓呢?到光绪初年,不但一般人读不起书,许多有钱人都缺乏看书的条件,于是上海开始出现了“代客阅览室”(即无偿代人保管并提供借阅服务),并逐步推广,成为当时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上海首批藏书票的诞生正是缘于这样的背景。
当时浦东龙门路外滩西侧有一座英国领事馆,其旁边有个英商开办的老牌书店——大东书局。
经常光顾该店的一位读书人常带回几张苏州版《清稗类钞》插图精美的火花票,放进信札夹寄给他的友朋。
由于他的朋友圈中很多人嗜书成癖,因此喜欢阅读和收藏火花票的朋友越聚越多,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较固定的交流群体,书店附近的街坊邻居纷纷前往求借阅。
店主人看在眼里,也想让自家的生意兴隆起来,于是破天荒地从隔壁迁来3间屋子做代客阅览室,并于1898年11月6日率先开出第一本租书目录。
《清稗类钞》、《海上奇书》、《古今小说》等应运而生,借阅规则、使用范围也作了详细介绍。
以后又陆续加入许多珍稀名著,如《饮冰室合集》、《江村消夏录》、《晚清文学丛钞》等,开始了它们在中国社会公众的流传。
藏书票心得体会

藏书票心得体会藏书票是一种既有实用性又可供欣赏的袖珍艺术品,是为藏书而设计,供藏书者使用的一种微型版画作品。
本课是在前一课《纸版画》的基础上进行的。
藏书票是版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版画的特性和制作方法。
我们的学生已经有综合版画制作的基础,其制作简便,材料易得,并融绘画、手工、印刷一体。
在用纸制版画制作藏书票的过程中,能使学生得到创作的愉悦、制作的趣味、审美的启迪。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坚韧、做事的认真等多方面的良好习惯。
学生在欣赏、讨论与制作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养学生自己动手、美化生活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爱读书和爱护书籍的好习惯。
藏书票有独特的形式美感,他表明了作者的身份与珍爱之情。
内容上突出表达藏书者的思想、感情、修养和兴趣。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藏书票,对藏书票制作的基本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以合适的方法制作出简洁、有情趣的藏书票,去标识自己的爱书。
我对这节课的设计表现为:借助版画藏书票的表现形式,提升学生对藏书票文化的知识,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会读书的意义,激发读书的兴趣。
学生对藏书票有一定的情感基础和生活经验,但没有系统、完整地赏析过其艺术特征,对其特点和来历比较陌生。
此外,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纸版画的制作,但用此工艺来制作藏书票还是第一次,特别是要制作出画面简洁、有情趣的藏书票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形式与手段,让学生掌握技巧,感悟方法,提升其造型与设计能力,引发学生对藏书票文化的思考。
教学中提供了不少的藏书票作品供学生欣赏,展现了藏书票的实用和审美双重功能,体现了美术存在与我们生活之中的社会价值。
教学中通过探索与实践,欣赏、想象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了步步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使学生掌握了藏书票的设计方法,让学生体验到创作的乐趣。
漫话藏书票

漫话藏书票藏书票是一种“小版画”,其艺术形式和表现技法与版画一脉相承,有“版画明珠”之称。
但它不等同于小版画,它除具有版画的审美和收藏功能外,还是书籍持有者的标记,具有实用认知的作用。
它是藏书的附属物,是藏书者的信物,它对藏书起到装饰美化作用的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对读书,爱书和藏书的热情。
它实质上是知识性和趣味性版画的代表,打开了版画艺术的新的领域。
藏书票在500多年的欧洲,就是很受人青眯的艺术精品,当时的藏书票以黑白木刻和铜板技法居多,刻制精良,格调高雅,雨果、巴尔扎克、莫泊桑等著名作家均非常钟爱藏书票艺术,而像高更、马蒂斯、肯特等画坛巨匠也都设计和创作藏书票。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藏书票,是1450年至1470年间制作的木版画,俗称“刺猬藏书票”画面是一只刺猬—“若不还书,这个刺猬就替我刺你”1(引用于——《藏书票制作技法及欣赏》龙开朗编著,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
以后藏书票传入英国,法国,到达美洲大陆。
由于制作藏书票的人越来越多,收藏和交换藏书票成为一种时尚,从17世纪到本世纪末8世纪,各国先后成立了藏书票的协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收藏家们在1953年发起召开藏书票收藏家的国际性会议,以后这些会议每隔一,两年非正式举行一次,并举办国际藏书票展,提供广泛的藏书票交流机会。
到了1966年,各国与会者一致决定创设一个国际机构,以协助组织每两年一次的国际会议。
之后,1966年7月28日,来自联邦德国,澳地利,比利时,丹麦,西班牙,法国,荷兰,匈牙利,意大利,波兰,葡萄牙,民主德国,瑞典,捷克斯洛伐克的藏书票协会的代表们决定成立“业余藏书票协会国际联合会”,被人们称之为“国际藏书票联盟”,从成立至今,已有30多个成员国参加。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举办的国际性藏书票展览交流,到现在已经是第26届了。
藏书票在我国推广则是近百年的事,众所周知,鲁迅是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导师,他创立了中国版画理论,并亲自指导了李桦、赖少其、唐英伟等第一代版画家,而他们同样是中国现代藏书票艺术的先驱。
藏书票的保护及收藏价值探讨

藏书票的保护及收藏价值探讨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东西逐渐消失。
但是,如今人们越来越珍惜这些文化遗产,它们成为了人们追寻传统的一种方式。
在这些文化遗产中,藏书票被一些书友视为很重要的收藏品。
藏书票是指印制有个人、机构等相关信息的标签,固定于书籍封面或内页上,以标志书的归属权或传承历史。
相较于其他文物,藏书票显得非常朴素。
但是,它所代表的文化价值及收藏价值却不可小觑。
一、藏书票的文化价值藏书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是将“记名贴”或记名签直接贴在书籍上。
后来,随着印刷术的发展,藏书票也逐渐普及起来。
有些藏书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如清末民初时期刻有永久和平、富强弘毅等格言的藏书票,它们不仅具有文化价值,更蕴含了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藏书票的文化价值还体现在它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中。
藏书票上的字句,如福、寿等,代表了中华文化的传统价值观。
而藏书票上的器物、人物、景致等图案也证明了中国古早时代的生活、文化、风俗等方面的积累和总结,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探究和研究。
二、藏书票的收藏价值藏书票的收藏价值在近些年逐渐得到大众认可。
因此,藏书票市场也在不断成长。
其中价值较高藏书票的价格越来越昂贵,有些甚至上万元。
藏书票的价值主要来源于以下方面:1.历史价值藏书票蕴含了很多历史信息,可以反映出人物、机构等的曾经。
因此,收藏一些具备历史价值的藏书票非常有意义,可以让人们回忆过去,更好地了解历史。
2.文化价值藏书票不仅蕴含着历史的信息,更代表了一定的文化和思想。
因此,像一些具有文化价值的藏书票也是藏家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3.鉴赏价值有些藏书票具备很高的艺术价值,如繁复的图案、工艺的精湛以及美观的设计等。
享有与其他文物同等的欣赏价值。
但是,藏书票的收藏也需要注意保护问题。
三、藏书票的保护藏书票的保护主要有以下四方面:1.防止丢失藏书票丢失或遗失,会影响到藏书票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因此,在收藏藏书票时,加强防盗、防丢等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漫谈版画藏书票

作者: 莫测
出版物刊名: 美术
页码: 55-59页
主题词: 藏书章;版画创作;篆刻艺术;艺术作品;衬页;二字;知者;创作年代;弗兰西斯·培根;日本民间
摘要:<正> 在中国,提起藏书章,可以说尽人皆知,但对藏书票,知者尚少。
其实,藏书票和藏书章,两者的意义和作用是相同的,都是表明书籍的持有者,就象现今有人在自己的书籍上签个名一样。
不过前二者是有艺术作品的价值。
藏书章上用的是文字,属于我国传统的金石篆刻艺术;藏书票,则是图文并茂,幅面一般不超过5—6平方厘米的版画创作。
通常是贴到书的衬页或扉页上,既是书籍所有者的标记,又是书籍的装饰。
藏书票起源于欧洲,拉丁语作Ex- libris,义为“书(libris)外(Ex-)之物”,日语习用“书票”二字。
这种艺术始于何时,不得查考。
据说书籍处。
漫谈别致美妙的藏书票艺术(附图)

漫谈别致美妙的藏书票艺术(附图)漫谈别致美妙的藏书票艺术木刻版藏书票一。
木刻版藏书票二。
木刻版藏书票三。
藏书票是一种精巧的微型版画。
亦称“书票”或“藏书图记”、“藏书印记”。
是书籍主人贴在书籍封里或扉页上的一种标志,与我国传统藏书印章的性能异曲同工。
藏书票是图文融于一体,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微型艺术品,其主题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有借物以托心志者,起到激励、鼓舞与警戒作用;有弘扬民族文化,以示古国的文明;有歌颂古今英雄人物,以显示中华民族的气概;有赞美祖国大好河山,呼唤环境保护意识;有钟爱美轮美奂的装饰纹样和色彩,給人以美的享受。
故此,诗人臧克家称它为“书中宝石”,文学家刘白羽誉它为“书魂”,文艺理论家林默涵赞它为“书中增色,锦上添花”,他们的话,概括了藏书票的艺术价值。
藏书票通常是长形、方形、圆形或无规则的。
票面大小不一,有像明信片那样大的,也有像邮票那样小的,一般在15厘米以内为宜,限定最大的为17厘米。
票面上的拉丁文“EXLIBRIS”意为“予以收藏”或“予以拥有”,即“某某所藏”之意,是国际通用的名称。
藏书票有为自己设计和为他人设计之区别,为自己设计的可随心所欲,按自己想法构思;如受他人委托而设计的,则首先以满足委托者的要求意愿为目的,这种构思方法具有主客两重性,作者要认真研究票主的心志,同时也渗透着设计者的思想理念。
“EXLIBRIS”是书票上的通用符号,某某票主藏书的文字却一定要出现在画面中。
我设计的这套《黄山》书票,是我十几年前数次上黄山的认知和感受。
黄山以奇松、怪石、千山万姿、魔幻云海的变化,深深地打动了我,每天每时每刻都给我奇妙无比的新鲜感。
于是,我设计时,选择了奇松怪石为主题,再推敲了四段文字,与画面结合起来,图文互补,相得益彰,将“黄山”四绝在袖珍画面中体现。
再根据每位票主的年龄、性别、性格,在文字和画面色彩上有所区别;同时,以文字的形式,将这套书票连贯起来,使黄山的多姿多彩、斑斓至极得到了充分表现,供大家一块欣赏(见左图)。
赞美藏书票的句子

赞美藏书票的句子藏书票是一种古老而富有文化的物品,也是藏书人的宝贵财富。
它们不仅可以用来记录书籍的归属者和时间,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载体。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步骤阐述为什么我们应该赞美藏书票。
首先,藏书票是历史的见证。
藏书票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最早的藏书票可以追溯到唐代。
它们经过数百年的演变与发展,成为了华夏文化独特而有代表性的一种文化形态。
藏书票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见证了人们对于书籍的热爱和珍视,因此我们应该铭记和赞美它们的存在。
其次,藏书票传承了文化和艺术。
藏书票不仅承载着文字信息,还包括了丰富的图案和色彩。
它们既是文字的表现,又是艺术的展现。
藏书票的版式、字体、装饰等反映了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传统,因此我们应该欣赏和赞美它们的美感。
第三,藏书票反映了藏书人的精神追求。
藏书票是藏书人为证明自己收藏、研究书籍的凭证,同时也体现了收藏者对书籍内容和文化价值的认可和推崇。
藏书票展现了藏书人阅读、思考和写作的精神追求,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和赞美这些精神追求。
最后,藏书票是一种珍贵的收藏品。
藏书票因为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和唯一性而成为了很多收藏家追求和收藏的对象。
它们被收藏在博物馆、私人收藏室以及艺术品投资中,成为了一种稀有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因此我们应该保护和赞美它们的价值。
总之,赞美藏书票是对文化传承、艺术价值、精神追求和珍贵收藏的肯定与尊重。
藏书票作为一种令人着迷的文化遗产,不仅记录了历史,也展现了精神,更提醒我们在数字化时代中,珍视物质,尊重文化和历史。
藏书票的相关知识和收藏

制作精良
采用优质材料和印刷工艺,确保 画面清晰、色彩鲜艳。
限量发行
每张藏书票都有编号,限量制作 ,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藏书票的收藏价值
艺术价值
藏书票作为一种独特的 艺术品,具有较高的艺 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历史价值
藏书票可以反映不同时 期的历史背景、文化氛
围和社会风貌。
文献价值
藏书票作为书籍的附属 品,对于研究书籍历史 、版本和作者等方面具 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人们能够感受到艺术与生活的美好交融。
THANKS
参考书籍
查阅相关的专业书籍或资 料,了解藏书票的历史背 景、制作工艺和鉴别技巧。
专业机构鉴定
寻求专业机构或专家的帮 助,进行藏书票的真伪鉴 定,确保准确性。
04
著名藏书票收藏家与作品欣 赏
著名藏书票收藏家介绍
张元济
中国近代著名出版家,也是著名的藏书家。他收藏的藏书票 数量众多,其中不乏珍稀品种。张元济的藏书票收藏不仅丰 富了他的个人藏书,也为后人研究藏书票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李叔同
中国近代著名的音乐家、美术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藏书票 收藏家。他的藏书票收藏涵盖了多个流派和风格,其中不乏 大师级的作品。李叔同的藏书票收藏不仅丰富了他的个人藏 书,也为中国藏书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经典藏书票作品欣赏
《红楼梦》系列
以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为题材的 藏书票,画面精美,刻画细致,将原 著中的情节和人物巧妙地融入其中, 极具艺术价值。
随着藏书票市场的不断成熟和规范, 以及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藏书票市 场的潜力巨大,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价格趋势
随着藏书票知名度的提高,其市场价格 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尤其是一些名 家作品和稀有版本,更是备受追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泛包 罗万象 , 几乎 天下万物 均可 以在小 小藏书 票上展现 ,
花鸟虫草 、 I 山川 风光 、 名胜 古迹 、 人体 肖像 、 警句名言 、 民间传
说、 神话故事 、 言 、 寓 戏曲 、 音乐 、 建筑 、 空 、 海 、 饰纹 星 航 装 样、 雕塑 、 纪念 活动无 所不 有 ; 书票 的设计强 调了浓郁 的民 藏 族特 色和个人 艺术风格 , 欧洲各 国的藏书票花 纹华丽 , 如 具 有浓 厚的装饰 色彩 ; 而美 国通 常用抽象 派作 品装 饰书票 ; 日
票、 火花 一样成为人 们收集 的又一 门类 艺术 品, 在世 界各地
者的思想 、 感情 、 养和兴趣 ; 修 在题 材上各具 特色 , 无论是名 人风采 、 古典文 化 、 历史古迹 , 还是 风景名胜 , 都有 深刻 的内
涵 ; 表 现手 法上 , 不 限于 是 方 型 , 圆 型 , 是 i 角 型 , 在 也 是 还 在
传播
读书是人们 生活 中不可或缺 的一部 分 , 如何 在 自己喜 欢 和珍视 的书上做个标记 呢?那就是在书上贴上一幅精 巧的藏 书票 。藏书票是一种小巧精致而又洋溢着艺术气 息的平面设 计艺 术 品 , 国外 将其称 为“ 版画珍珠 ” 藏 书票 在有 限 的尺 寸 , 之间, 有着无 限的风光 , 美绝伦 的藏书 票能增添 书籍 的魅 精
图书馆学刊
2 1年第 8期 01
TU SH U G U A N X U EK A N 0 . 2 N 8, O1l
漫 谈 藏 书 票
陈 艳
( 湖南理工学院图书馆 , 湖南 岳 阳 4 0 0 0) 1 4
【 摘 要】 藏书票作为藏书的信物和微 型版画的收藏珍品 , 既有 实用性 , 叉具有极 高的 艺术欣 赏与收藏价值 。介 绍
起 源 于 1世 纪 欧 洲 文 艺 复 兴 时 期 , 欧 洲 木 版 画 的盛 行 以 及 5 与
没有E — IR S 那就失去 了藏书票的重要特点。 X LB I ,
22 藏 书票 的 艺术 性 .
初期 的藏书票是作为藏 书标记使 用的 , 内容 基本上是采 用贵族家族徽志 图案 为主 , 后来 , 藏书票传人其他各 国 , 日渐 平 民化 , 得藏书票 的功能 由单纯藏 书标记 的实用性开始 向 使 艺术 审美 层面发 展 , 它的艺术趣 味变化 万千 , 内容更 有丰 富 的蕴涵 , 其涉及的领域宽广 , 富有美的品质和艺术价值 , 其艺 术性是 它的生命 和灵魂 , 书票 的图案 、 藏 纹饰 , 或写实 , 或抽 象 , 收藏者在收藏 的同时增长 了知识 , 使 培养 了雅趣 , 给人 以
力与 文饰 。
21 藏 书票 的 实用 性 .
藏书票是 专 门设计贴 在藏 书上 的专 用标志 , 么 , 面 那 票 上就要有 国际通用的 “ X LB I” E — IR S 的字样 ( 意为我 的藏书 的 意思 , 原为拉丁文 。 而且在我 国, ) 藏书票除了有 “ X LB I” E — IR S
以外 , 很 多藏书者 在藏书票 的下面会 写上票 主的姓名 , 有 此
外还有的会写上票 主的别号 或者是书斋名 , 另外 有的藏书票
还 会 标 明 制 版 标 号 、 作 年 月 日等 等 , 若 票 面 上 没 票 主 , 制 假 也
1 藏 书 票 的起 源
什么是藏 书票 ?《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 书》 解释是 :一种用 “ 以表 明书的所有权 的图案标 志 , 通常贴在书 的封里 。” 藏书票
书票 产 生 于什 么 年 代 ?这 是 历 史 给 后 人 留 下 的 悬 念 。也 许 收
装饰性 , 它蕴涵着藏书者 的感情和追求。简单概括 , 书票有 藏
以下 功 能 :
31 欣 赏功 能 .
藏书票制 作精巧 , 图文并茂 , 色彩斑 斓 , 材涉及 广泛 , 题
内容 丰 富 多 彩 , 很 高 的 艺 术 欣 赏 价 值 , 给 人 们 增 添 无 穷 有 能 的乐趣 , 因此 被 誉 为 “ 书海 之 帆 ” 。
图书馆学刊
2 1年第 8 01 期
TU SH U G U A NX U E K A N o . . O 1 N 8 2 l
闺人未识” 的高雅 收藏 品 , 并没有像 邮票 、 火花那样走 人寻常 百姓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 藏书票是陌生的 , 属于 比较冷僻 的收 藏品 , 从投 资角度 看 , 书票 的艺术 价值 高 , 制量 但 藏 印 小, 存世量少 , 有些藏 书票 的存世量 只有 一枚 , 因而具有很高 的收藏投资价值 。另外藏书票小巧玲珑 , 便于收藏和交易 , 就 像一条潜伏 在深海 中的蛟龙 , 如果 浮出水面 , 将会掀起波澜 。
洲、 北美 洲等 , 因而也就平民化 了 藏书票也 由原来过 分烦 琐 式 的装饰 效果在新 美术 动运浪潮 下 ,被 现代绘 画风格所 取 代 。《 猬》 天使》 刺 和《 都有身居第一 的理 由 , 但是它们 都有一 个 缺陷 , 就是 在票面上没有标 明创作 的时问 。到底第一枚 藏
相 关 , 且在 艺术 技 法 和 风 格 方 面 避 开 了欧 洲 版 画 和 书 票 的 并
力 。藏 书票 的制作方 法有很多 , 有手绘 、 铜版 、 锌版 、 铅版 、 木 刻、 石版 、 漏版 、 布贴版 、 蜡染 、 塑胶版 、 橡胶版 、 印版等 , 拓 近 年来还 出现 了 具特色的剪纸藏书票和篆刻藏书票 , , 别 打破 了 过去版 画藏 书票一统天下的局面 , 使得藏 书票 有了更加丰 富 多 彩的形式 。藏书票本身能说明一个人的文化层次 , 的追 有 求 随意性 , 目的直抒胸意 ; 也有的在立意 上追求寓意性 、 象征
学家 的兴趣 。第一 枚 出现在 中国的藏 书票大 约 出现在 1 1 94 年, 在上 世纪3 年代 , 0 随着 西学 东渐 , 欧洲 的藏 书票 渐次引起
了 国人 的关注 。鲁迅先生是 中国新 兴版画运动的先驱 , 也介
风采 。藏书票是供 渎书、 爱书 、 藏书者使用的一种标志 , 也是
进行交流 、 展览 , 深受人们 的青 睐。
参 考 文献 :
『1 王 晓 云 . 书 票 的前 世 今 生【】 1 藏 N . 报 . 0 - 4 1 (4 . 美术 2 9 0 — 1 1 ) 0
创造上可 以自由发挥 , 反映藏书人和设计人的不 同趣味 。因 此许多人会像集邮 、 集火花一样迷上 了收集“ 书票” 藏 。每个 人在人性深处是潜藏着收藏情趣 的, 而这一切是要 以鉴 赏为 前提 的 , 么藏书票 的鉴赏涉及 的知识广泛 , 那 它需 要鉴赏 者 有绘 画审美的能力 , 富于哲理 、 治学 、 生观 , 人 还要鉴赏 者有
书 籍 的一 种 美 化 装 饰 。 自从 藏 书票 出 现 开 始 , 的设 计 题 材 它
绍和收藏 过藏书票 , 曾预言 :用版 画装饰书籍 , 他 “ 将来 一定
会成为必要 。” 说起藏书票传人 中国, 叶灵凤是第一个直接撰 文介绍和提倡藏 书票艺术 的人 , 他在 中国书票史上 首倡 之功
藏书票是书籍持有者藏书 的信物 , 其原有功 能就是同 中
国 的藏 书 章 一 样 , 书 籍 属 于个 人 藏 书 的 一 种 标 记 , 着 实 是 有
用功能。
33 投 资功 能 .
藏书票 曾经是被藏 书家 与爱好 书票的画家 、 文人把玩交 流的珍藏 , 是名人雅士“ 贵族 化” 的文化艺术品。这个“ 养在深
f1 李允经. 2 中国藏书票史话I 长沙: ML 湖南美术 出版社,0 0 20 .
『 小田. 3 】 微型版画——藏 书票【. J 出版参考,062. ] 20 ( )
『1 中国大百科全 书编委会. 4 中国大百科全 书 : 图书馆 学、 情 报学、 档案 学卷I . S] 北京 : 中国大百科全书 出版社 ,9 3 19 . 【】 叶星球 . 5 藏书票——读 书人的心灵 肖像 贵 州大学学报 :
本 的 藏 书 票 , 用 浮 世 绘 版 画 技 法 , 丽 多 彩 , 具 艺 术 魅 采 绚 独
是不可没 的。而李烨 、 赖少其 、 唐英 、 陈仲纲 、 刘宪 、 张在 民等
人是那 时候在 中国开创 书票 的 中坚力 量和书票 艺术根 植于 中国的奠基人 , 由此藏 书票亦 引起 国人更 多地关 注 , 推动 也 了中国藏书票的创作 、 收藏和发展。 我 国早期 的藏书票 与读书 、 书 、 书者 的好 习惯 密切 爱 藏
题材 、 植物题材还是人物题材?不 同的题材 , 引发不 同的鉴 会
赏感悟。
6 藏 书票在 中国的发展
中 国人藏 书 , 喜欢用 与藏书票有异 曲同工的藏 书章 、 收
藏 印, 随着 西方版画传人我 国, 藏书票也引起 了中国画家 、 文
4 “ 中蝴 蝶 " 别 样 风 采 书 ,
d / 藏 书 票 图 文 并 茂 , 彩 斑 斓 , 寸 之 间有 着 别 样 的 ,J , 色 方
了藏 书 票 的 源 流 、 式 功 能 、 点 以及 藏 书 票 在 传 入 我 国后 融 入 了 东方 民族 风 格 和 文化 观 念 , 藏 书 票在 中 国得 到 迅 形 特 使
速 的传 播 和 发 展 。
【 键 词 】 书票 关 藏 【 类 号 ] 26 分 G 5
收藏
源 流 内容
32 实 用功 能 .
藏家将来 的发现会让 留在人们心 中的悬念得 以解 决 , 又会 但 提出新 的悬念 , 这就是收藏 的苦恼和快乐 。
2 藏 书票的特 点
藏书票浓缩 了每个 时代 文化生活 的特征 , 书票 作为书 藏 籍收藏者 的藏 书图案标 志 ,通 常是贴在 书籍 的书皮或 扉页 上。藏书票 的发展 , 经历 了由纯粹 实用性到逐步 注重 个性化 和艺术鉴赏性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