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二章第二节《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第1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基因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
2. 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资料、录像资料,引导学生理解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
教给学生把基因传递的复杂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尝试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激发深层次的对生命的思考,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描述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难点:描述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内
容要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图片】展示一家三口的一张照片
提出问题:
①孩子为什么长得既像爸爸
又像妈妈?
②双亲把什么给了孩子,使得
孩子长得像他们?
引出课题“基因在亲子代间的
传递”观察,思考。
双亲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
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基因通过什么传递给子代
呢?
【图片】展示精子奔向卵细
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图片。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性状的遗传实
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
递给子代。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
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
梁”。
染色体【图片】洋葱根尖的细胞分裂
图片
师: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洋葱
根尖不同分裂阶段的细胞,细胞核
中有许多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
质。
观察图片,这些物质叫什么名
字?
【自主探究】结合图片自学教
材页29有关染色体的内容。
思考并观察图片后,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
图片中的物质为染色体。
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染色体分布在哪里?又有哪些物质组成?
出示染色体图。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从数量上看:
物种染色体数(体细胞)
水稻24条
玉米20条
果蝇8条
猫38条
马64条
那么,人类有多少条染色体呢?它们的组成有什么特点?请观察30页【观察与思考】第一幅图片——正常人(女)体细胞染色体排序图,完成讨论①:人体细胞内有多少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染色体异常病
正常人的体细胞内都含有23对染色体,如果染色体数目异常,可导致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介绍21三体综合征和特纳综合征。
染色体分布在细胞核内;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聆听、观察并思考。
人体细胞内有46条(23对)染色体。
在体细胞内,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每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
染色体、DNA 和基因
我们已经知道染色体由DNA和
蛋白质组成,那什么是DNA呢?自
主学习教材有关内容。
观察【观察与思考】第二幅图
片,了解染色体和DNA的关系。
什么是基因?
我们用彩色长绳来代表DNA分
子,不同颜色的区段代表不同的基
因,把长绳不断螺旋缩短变粗成短
棒状,就能够表示染色体。
那么,现在你能总结出染色体、
DNA和基因的关系了吗?
DNA分子是长长的链状结构,
外形很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一个DNA分子与很多的蛋白质
组合起来,经过螺旋、盘绕和折叠后,
就形成了一条染色体。
DNA分子含有许多有遗传功能
的片段,不同的片段含有不同的遗传
信息,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
这些片
段就是基因。
所以说,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
一般情况下,在生物的体细胞
(除生殖细胞以外的细胞)中,染
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那么DNA分子
也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
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如人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就包
含46个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
因,决定着人体可遗传的性状。
那么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怎样
存在的呢?我们下节课将学习这部
分的内容。
课堂小结由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收
获。
从知识、经验和情感等方面进
行总结。
结合板书和课件,进行知识的
系统化。
自主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畅所欲言。
达标练习进行达标测验、讲评与补偿练习。
并布置有层次性的课外活动任务。
达标练习。
五、板书设计:
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1
《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第2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 明确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资料、录像资料,引导学生理解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
教给学生把基因传递的复杂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科学家发现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以及果蝇实验,体验科学家们严谨求
实、善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说出染色体、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难点:说出染色体、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内
容要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复习导入一般情况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
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如果生殖细
胞也具有成对的染色体,那么受精
卵的染色体数就会增加一倍;发育
成的子代新个体所有细胞的染色体
数目就比亲代增加一倍:
但以人为例,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
中都只有23对染色体,基因的数目
也不变。
如果染色体数目异常,就
会导致疾病。
那么染色体在生殖细胞中是怎
样存在的呢?
回顾,聆听。
产生疑问
生殖过程中染
色体的变化
【资料一】1883年,比利时学者比耐
登(E.van Beneden)以马蛔虫为材料
研究受精作用。
他发现,马蛔虫的
体细胞里有两对染色体,而精子和
卵细胞中都含有两条染色体,这些
染色体通过受精作用传给子代,子
代细胞中又恢复到两对染色体。
【思考】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是怎样
变化的呢?
【资料一】1890年德国细胞学家鲍
维里,1891年德国动物学家亨金,
通过对多种生物的观察研究,证实
了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
过程中,染色体都要_________,而
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
中各有_________进入精子或卵细
胞。
【思考】这对遗传有什么意义?
阅读
推测: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
中的一半。
减少一半
一条
【练习】
①计算玉米、水稻等几种生物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
②填图: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不成对;受精卵中成对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同样,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分别来源于父母双方,这就完成了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这使传种接代正常,使染色体数目能稳定地遗传下去。
无性生殖拓展为什么无性生殖的后代个体之
间十分相像?这与染色体和基因在
亲子代间的传递有关吗?无性生殖后代的遗传物质来自同一亲本,后代能较稳定地保持亲本的遗传性状,个体之间十分相像。
这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无关。
课堂小结由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收
获。
从知识、经验和情感等方面进
行总结。
结合板书和课件,进行知识的
系统化。
自主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畅所欲言。
达标练习进行达标测验、讲评与补偿练习。
并布置有层次性的课外活动任务。
达标练习。
五、板书设计:
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2 A
a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