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络学说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足太阴脾经 • 足阳明胃经 • 足厥阴肝经 • 足少阳胆经 • 足少阴肾经 • 足太阳膀胱经
第三节 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及生理特点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
奇经是指与十二经脉不同的经脉。 八脉是不“别道而行”的经脉有八条。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
经络学说的概念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 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形体官窍、 气血津液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说,是中医学理论 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灵枢·经脉篇》:“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 ,调虚实,不可不通。”
张从正:“不诵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李梃:“医者不明经络,犹人夜行无烛。”
十二经脉 经脉 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
别络(大络) 络脉 孙络
浮络
连属部分
外连 内属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相关定义
• 十二经脉——经络系统的主体,又称十二正经 • 奇经八脉——不同于十二经脉的“别道而行”的八条经脉 • 十二经别——十二经脉中分出的重要支脉,为别行的正经 • 十五别络——从经脉中分支的较大络脉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与经络系统的组成
(二)经脉与络脉的区别与联系
2.联系:二者密不可分,故常合称经络
经与络相互贯穿,交叉穿插,共同构成人体经络系统, 完成体内气血的运行、联络、沟通的作用,并将五脏六 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联结成一个有机整 体。二者密不可分,故常合称经络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督脉
循行:人体后正中线 基本功能:阳脉之海,总督一身阳气
(二)奇经八脉的特点及生理功能
2.生理功能:
(3)奇经与肝、肾、脑、髓、胞宫等脏腑有较密切的生 理和病理上的联系
– 奇经八脉虽然不似十二经脉那样与脏腑有直接的属 络关系,但它们在循行分布过程中与脑、髓、女子 胞等奇恒之腑以及肾脏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从而加 强了某些脏腑之间的相互沟通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和功能
内侧——手三阴经 上肢——手
外侧——手三阳经
内侧——足三阴经 下肢——足
外侧——足三阳经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二、走向与交接规律
(一)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头
•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十二正经、任脉、督脉各一,加上脾之大络
• 十二经筋——十二经脉聚结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 十二皮部——十二经脉在皮肤的分区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命名
(一)概念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又称十二正经 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
(二)命名原则:结合阴阳、手足、脏腑来命名
内为阴,外为阳;上为手,下为足;脏为阴,腑为阳
2)上肢没有奇经分布
(二)奇经八脉的特点及生理功能
2.生理功能:
(1)密切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 督脉:阳脉之海 – 任脉:阴脉之海 – 冲脉:十二经脉之海;血海 – 带脉:约束纵行诸经,沟通腰腹部的经脉
(二)奇经八脉的特点及生理功能
2.生理功能:
(2)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 除任、督直接参与十四经气血循环外,其他奇经还 具有涵蓄和调节十二经气血的功能 – 《十四经发挥》:“盖以人之气血常行十二经脉, 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教材
供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护理等专业用
中医基础理论
第四章 经络学说
目录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与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十二经脉 第三节 奇经八脉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 第五节 经络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四、表里配合
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与脏腑有相应的表里相合关系。 脏腑之间有表里关系,所属的经脉间也有表里属络关系
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手三阴经
三 阳


•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二)十二经脉交接规律
1.互为表里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接 2.同名的阳经在头面部相交接 3.不同名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相交接



手三阴经
三 阳



三、分布规律
(一)四肢部的分布规律:
以大指向前、小指向后的体位描述
五、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中的气血运行,是按十二经脉的前后衔接的顺 序,依次流注而循环往复的。即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 至足厥阴肝经,最后又回到肺经,首尾相贯,如环无端
流注次序歌诀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循
六、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 手太阴肺经 • 手阳明大肠经 • 手厥阴心包经 • 手少阳三焦经 • 手少阴心经 • 手太阳小肠经
手足六阴经
上肢内侧手三阴经 下肢内侧足三阴经
太阴在前 厥阴在中 少阴在后
手足六阳经
上肢外侧手三阳经 下肢外侧足三阳经
阳明在前 少阳在中 太阳在后
其中,需注意的是内踝尖上8寸以下,是厥阴在前, 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二)头面部分布规律
六条阳经经脉,皆上循头面,故有“头为诸阳之会”之说 1.手足阳明经脉——面部、额部 2.手足少阳经脉——侧头部 3.足太阳经脉——头顶部、后头部 4.手太阳经脉——头颊部
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十四经发挥》认为:“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
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
பைடு நூலகம்二)奇经八脉的特点及生理功能
1.特点:
(1)有一定的循行路线 (2)不直属脏腑 (3)无表里关系 (4)无逐经相接的关系 (5)除任、督脉外无腧穴分布 补充:1)除带脉外,其余均至下而上直行
总结:阳经在头面部分部,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三)躯干部分布规律
1.手三阴经均起于胸部,从腋下走出 2.手三阳经经过肩部,颈部而上达头面 3.足三阳经:阳明经行于前,太阳经行于后,少阳经行于侧 4.足三阴均行于腹胸 5.循行于腹面的经脉, 自内向外的顺序为足少阴肾经、 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和 足厥阴肝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