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以电影产业改革为例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与灵魂,是一个国家最深厚的软实力。纵
观世界文明史,一个民族最被后人铭记的恰恰是它的璀璨文化,西方
有古希腊与古罗马,东方有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新中国建立尤其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迅速。本文通过个案分析——梳理新中国电影文化由电影事业到电影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的全
景式过程——试图探寻我国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答案往往隐藏在
历史之中,笔者通过回顾新中国建立以来电影史的发展,得出了市
场化才是文化发展的最终选择。文化产业满足的是精神消费需求,更
强调尊重消费者的“自我意志”,这就决定了文化产业必须以市场为
导向,政府应该简政放权,完成由文化管理者向文化服务者的角色
转变,降低文化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大力支持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
各个文化产业领域,营造自由、开放、包容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环境。【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文化产业电影产业市场化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文化体制改
革是我国全方位改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开放的目标任务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总体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作出新的重大战略部署,鲜明提出,建设社
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
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
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1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中央的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下,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取得重大突破和阶段性成果。中央确定的文化体
制改革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初步建立,文化产业规模和
实力不断壮大,文化市场空前繁荣,精品力作大量涌现,文化走出去日益拓展,
文化改革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实践充分证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文化发展规律,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途径和必由之路。
文化产业以创新创意为核心,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回报高、
吸纳就业广、易与新技术对接、易与相关产业融合等特点,因此被称为朝阳产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2009年9月,国务院颁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成为国家战略性产业。2
电影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它是以文化传播功能为基础,以市场为目标,以创造效益为目的(经济效益为主,兼顾
社会效益),为社会提供电影产品及相关服务的一种产业集合。电影产业是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较强的融合渗透性、较高科技含量和文化附加值的产业。从
产品生产的角度看,电影产品是电影企业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生产、分配和消费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自产业化改革开始,我国电影产业以约平均30%的年增长率超高速发展,2012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2015年我国电影票房超过44
0亿人民币,年增长率约48%,继续缩小与北美票房的差距,业界普遍预计不到
五年时间中国就可以超越北美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
1雒树刚(文化部部长):《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人民日报》,2013年12月03日07版。
2雒树刚(文化部部长):《“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光明日报》,2015年10月10日。
图一:015
年中国电影票房约占全球票房的18%。
从行业构成的角度看,电影产业是以电影的制作、发行、放映为主要部分,同时包括前期的电影投融资、后期的后电影产品开发以及与电影相关的演艺经纪、广告、媒介(电视电影、网络电影)等相关产业。
第一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禁锢时期(1949—1976年)
新中国电影创建(“十七年电影”)和禁锢时期(“文革”十年)
概述:从1949年开始,中国电影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发展,电影生产、发行和放映全面走上国营体制,按照计划经济模式
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在当时国家经济基础尚嫌薄弱的条件下,这种模式有效地保证了电影的发展,但是越到后期越起到阻碍作用。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电影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在毛泽东《在延安
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导下,发展工农兵电影成为当时电影届的重要任务。
电影形态由此发生很大改变,军事惊险片、反特惊险片、少数民族题材片、戏曲电影片和喜剧片等多种样式都获得了发展。
另一方面,严格的计划经济方式同艺术创作规律、政治意识形态的要求和电影的娱乐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也是这一时期无法回避的难题。政治上的波动起伏直接或间接地对电影发展起到负面作用。
1、电影体制:新中国电影体制迥异于民国时期,在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系和严格的计划经济模式,伴随着三大改造私营电影企业退出历史舞台,形成了四大国营电影制片厂:长影、北影、上影、八一。
新中国最早成立的东北电影制片厂以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为骨干力量,1949年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十七年时期共创作影片176部,其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桥》被誉为新中国“第一部描写作为新社会的主人翁的工人阶级”的影片。该片在艺术表现上力图探索“工农兵电影新手法”,表现出了对新电影风格的渴望与追求。其他代表作还有革命历史题材《白毛女》、军事惊险片《平原游击队》、战争片《上甘岭》等。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电影局统一进行题材规划,各电影厂承接具体拍摄任务,电影发行由电影局统购包销,配合宣传需要和城市乡村的不同特点安排影片上映,不考虑市场因素和商业习惯。总之,生产与营销管理高度集中。
电影生产遵守严格的计划经济模式,即有计划地规划题材、严格掌握拍摄进度和统购包销的产品经营。电影局每年进行一次题材规划,照顾到工业、农业、革命历史、儿童、少数民族等多方面选题,扩展了新中国电影的题材范围,而且保证了制作经费,但这种指令性生产又时常违背电影艺术生产的规律,给创作带来许多问题。
2、电影观念:新中国成立之前,电影虽然受政治理念、党派纷争的影响,也表现出左、中、右的思想倾向。但总体上说,基本上仍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特殊商品,运行于商业环境之中。电影的接受群众以城市市民为主,集中分布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