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1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专题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专题教案教案标题: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专题教案教学目标:1. 熟悉高考诗歌鉴赏的考点和要求。
2. 掌握常见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解读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教学重点:1. 领会并掌握不同诗歌的意境和深意。
2. 学会分析和解读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3.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诗歌作品的创意思维和多元解释的能力。
2. 帮助学生运用文学理论和背景知识评析诗歌。
3. 提升学生对于诗歌的表达和创作能力。
教学准备:1. 高考诗歌鉴赏的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2. PPT或者幻灯片展示材料。
3. 活动或练习题和答案。
4. 样例诗歌作品和学生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首经典的诗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情。
2. 引导学生讨论诗歌的作用和意义。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介绍高考诗歌鉴赏的考试要求和评分标准。
2. 介绍常见的诗歌鉴赏方法和技巧,如意象分析、情感分析、结构分析等。
3. 分析不同年代和流派的诗歌特点和风格。
三、诗歌解读与分析(40分钟)1. 选择一首经典的高考诗歌作品,逐句解读诗歌的意境和深意。
2. 分析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并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四、练习与互动(25分钟)1.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诗歌鉴赏。
2. 分组讨论,学生互相评析所给的诗歌作品,并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3. 针对学生的作业和练习进行答疑和指导。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学生在高考诗歌鉴赏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和技巧。
2. 激励学生继续深入研究诗歌,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激情。
延伸活动: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经典的诗歌作品,并分享自己的诗歌创作经验。
2. 带领学生参观文学馆或诗歌展览,拓宽他们对诗歌的了解和体验。
3. 组织学生参加诗歌鉴赏比赛,并为优秀作品颁发奖励。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学案完美版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学案【高考要求】鉴赏诗歌的语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赏析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的能力。
2.培养学生概括语言风格的能力。
3.培养学生准确审题规范作答的能力。
【题型剖析】炼句炼意型★命题形式:诗中××句,你认为妙在何处?请结合全诗做简要赏析。
★提问变式:××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诗的前二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解题指津:古代诗歌的语句具有凝练且内蕴丰富的特点,往往一句诗就蕴含有深刻的思想内容。
赏析诗句不仅要读懂其字面含义,还要联系全诗主旨、表达技巧仔细推敲、揣摩其言外之意,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鉴赏古人炼句炼意的精妙。
★答题步骤:第一步,释句意,点出诗句的表面意或言外之意;第二步,明手法,说出该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第三步,点情景,概述该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创设了怎样的意境;第四步,析感情,指出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有时第一步可以省略。
★答题示例:(2007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宋】谢枋得①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
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
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分)答:这句诗借景抒情(明手法),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廖的景象(点情景),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析感情)。
赏评语言风格型★命题形式:这首诗(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式: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解题指津:这种题型重在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淡雅高远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现实、浪漫、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清新、明丽、豪迈、奔放、刚劲、低沉、幽怨、哀伤、凄凉、缠绵、清新飘逸、华妙艳丽、雄健高昂、悲壮苍凉、严谨细腻等……。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一、诗歌鉴赏之形象【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文在高考中的常规考点、题型。
2、掌握阅读古代诗文的方法及技巧。
3、鉴赏诗文当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阅读古诗的方法,鉴赏诗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及方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在浩瀚的诗海中,伟大的诗人们为我们塑造了很多不朽的艺术形象:如夕阳下断肠的游子,南宫中卧听滴漏的宫女,悠然采菊东篱下的隐者,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将士,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爱民者……今天我们一起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板书课题)二、朗读宋诗,探究阅读方法。
?次石湖书扇韵①??(全国卷Ⅰ)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波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问题:同学们读完这首古诗,我们应注意些什么?三、诗歌鉴赏一般解题方法。
1、要注意题目。
2、要注意作者。
3、要注意注释。
4、要注意题材。
5、要注意意象。
四、鉴赏诗歌中的形象1、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如咏物诗的“事物”和送别诗中的细节。
五、人物形象鉴赏:1、明确什么是诗歌人物形象。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分类及表达技巧;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古代诗歌,提高人文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分类及表达技巧;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比较法、实践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古代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古代诗歌导入,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2. 课堂讲授:介绍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分类及表达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鉴赏心得。
5. 比较鉴赏: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提高鉴赏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所学内容,强化重点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一课时: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与分类介绍古代诗歌的起源与发展历程阐述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格律、韵律、意象、情感等讲解古代诗歌的分类:近体诗、古体诗、词、曲等2. 第二课时: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举例说明各种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中的应用3. 第三课时: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鉴赏步骤:理解、品味、感悟讲解如何分析古代诗歌的意象、情感、主旨等4. 第四课时: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提高鉴赏能力分析几组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异同5. 第五课时:古代诗歌的综合鉴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一首古代诗歌进行全面的鉴赏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互相交流学习七、教学资源与手段1.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古代诗歌的相关内容2. 教学素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作为教学案例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古代诗歌鉴赏实例4. 教学视频:播放相关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八、教学环境与条件2.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教学设备齐全3. 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古代诗歌鉴赏材料九、教学策略与措施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让学生掌握鉴赏方法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3. 比较鉴赏:引导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提高鉴赏能力4.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进行古代诗歌的鉴赏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十、教学反馈与调整1. 课堂提问:教师应及时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2.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鉴赏能力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4. 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十一、教学拓展与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教案标题: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诗歌鉴赏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于不同类型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读诗歌的能力,为高考作文和文学阅读提供支持。
教学内容:1. 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 不同类型诗歌的特点和风格。
3. 诗歌的形式结构和语言表达。
4. 诗歌的主题和意义解读。
5. 诗歌鉴赏的常见题型和解题技巧。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入诗歌鉴赏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目标和意义。
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不同类型诗歌的特点和风格,如古诗、现代诗、民族诗等。
2. 解释诗歌的形式结构和语言表达,包括韵律、节奏、修辞手法等。
3. 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义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诗歌背后的深层含义。
第三步:案例分析(20分钟)选择一首经典的高考诗歌,通过导读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同时,让学生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第四步:练习与训练(20分钟)提供一些高考诗歌鉴赏的常见题型,让学生进行练习和解答。
教师可以给予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和答题思路。
第五步:总结与拓展(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供一些延伸阅读和学习资源,让学生进一步拓展对诗歌鉴赏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评估:1.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估。
2.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和作业,教师进行评阅和反馈。
教学资源:1. 高考诗歌鉴赏教材和参考书籍。
2. 经典高考诗歌选读材料。
3. 课堂练习题和作业。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分析和鉴赏,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 学生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对于不同诗歌的理解和解读。
3. 学生可以参加诗歌朗诵比赛或创作比赛,提高自己的表达和创作能力。
教案撰写者:AI教育专家。
高考复习诗词鉴赏教案
一、教案名称:高考复习诗词鉴赏教案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诗词的基本形式和特点,提高他们的诗词鉴赏能力。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中的意象、情感和主旨,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运用诗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三、教学内容:1. 诗词的基本形式:五言诗、七言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2. 诗词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设问、反问等。
3. 诗词的意象:自然意象、社会意象、抽象意象等。
4. 诗词的情感:喜、怒、哀、乐、爱、恨等。
5. 诗词的主旨: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诗词的基本形式、修辞手法、意象、情感和主旨等知识点。
2. 示例法:通过具体诗词作品,分析其形式、修辞、意象、情感和主旨等方面的特点。
3. 练习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鉴赏给出的诗词作品。
4.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诗词鉴赏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步骤:1. 诗词的基本形式:介绍五言诗、七言诗、律诗、绝句、词、曲等的基本特点,让学生了解各自的规律和区别。
2. 诗词的修辞手法:讲解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结合具体诗词示例进行分析。
3. 诗词的意象:讲解自然意象、社会意象、抽象意象等概念,分析诗词中意象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4. 诗词的情感:引导学生感知诗词中的喜、怒、哀、乐、爱、恨等情感,理解情感对诗词的影响。
5. 诗词的主旨:讲解诗词主旨的表达方式,分析诗词抒发作者思想感情、表达作者观点态度的特点。
六、教学步骤(续):6. 诗词鉴赏实践:a. 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诗词作品,让学生独立鉴赏,分析其形式、修辞、意象、情感和主旨。
b. 分组讨论,分享鉴赏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c. 汇报交流,教师点评,总结鉴赏方法和技巧。
7. 诗词创作指导:a. 讲解诗词创作的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b. 引导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实践,鼓励创新和个性表达。
高考语文一轮古代诗歌专题复习学案(教师版)
2021高考语文一轮古代诗歌专题复习学案:一、学会读懂古诗学案(教师版)训练目标:一、了解高考考查古诗鉴赏的题型和要求;二、通过阅读训练,初步学会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
学习过程:【导入学习】命题探源(一)材料特点1.立足经典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选文仍以唐、宋诗为主,2019年全国卷Ⅰ为宋诗,卷Ⅱ、卷Ⅲ为唐诗;2020新高考山东模拟卷为宋诗。
与以往侧重考查律诗不同,2018年全国卷3套卷均考查的是古体诗,2019年全国卷则兼考律诗、古风,有效避免了猜题、押题。
2.提升品德修养,强化体美劳教育引导。
2019年全国卷Ⅰ选取陈与义的《题许道宁画》,体现了绘画的淡雅之美;全国卷Ⅱ选取杜荀鹤的《投长沙裴侍郎》,表现了诗人立身刚直、不卑不亢、高洁耿介的品格;全国卷Ⅲ选取刘禹锡的《插田歌(节选)》,表现了劳动之美;2020新高考山东模拟卷选取陈文龙的《元兵俘至合沙,诗寄仲子》表现诗人守土抗敌,坚忍不拔的志向和矢志保卫国家的思想感情。
3.关联教材。
如2019全国卷Ⅲ《插田歌(节选)》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018全国卷Ⅰ与《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2018全国卷Ⅲ与《观刈麦》(白居易)的关联命题,令人耳目一新。
4.映射时代主题。
如激励青少年接棒祖国发展、倡导劳动光荣等。
(二)命题特点1.对考点的提问方式,让考生思维、欣赏和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②题干的设问与诗句结合,与内容联系更加紧密,注重诗句内容的理解和拓展,强化思维能力的考查。
2020新高考山东模拟卷《元兵俘至合沙,诗寄仲子》中的“本诗颈联是怎样凸显作者不苟的气节的?”③将命题材料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创设综合探究情境。
2019年全国卷Ⅲ要求考生将刘禹锡《插田歌(节选)》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进行语言风格对比,使考生置身于刘禹锡的作品群这一特定情境中进行审美感知、理性思考。
[预测与备考]①重点关注唐、宋诗,不仅限于名人的作品,要关注映射当代主流思想的诗歌;②建构古代诗歌知识网络,包括常见意象、语言风格、表达技巧、诗歌题材等;③重视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善于发现问题中隐含考查的考点;④对《考试大纲》中推荐背诵的诗歌了然于心。
诗歌鉴赏指导学案1-3复习教案(通用7篇)
诗歌鉴赏指导学案1-3复习教案(通用7篇)诗歌鉴赏指导学案1-3复习教案(通用7篇)诗歌鉴赏指导学案1-3复习教案篇1第六节分类鉴赏诗歌的内容大致分为这样几类:送别诗、写景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下面分别说明。
一、送别诗(一)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
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
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
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以婉约派词人、诗人写的较多。
关于送别诗的作法,《诗法家数》曾作过如下归纳:“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合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
于中二联或倒乱并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有次第。
末句要有理警,意味渊永为佳。
”(二)举例送刘司直赴安西王维绝域阳关道,胡烟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解说]全诗从地点、景物特点写起,然后叙述史实,赞扬汉朝的威德,结点出全诗的主旨:你这次去安西一定要让外族惧怕,不要去寻找屈辱的“和亲”方略。
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解说]:题目开门见山,点出是在暮雨时分送别李胄,用景物特征为送别定下了调子,建业──则是友人要去的地方。
“深深的海门看不到尽头,远处的浦树在雨中摇曳,诉不完的别情,就如同这无边的雨丝。
”这四句则把别情形象化,反衬了情义的深重。
(三)检测练习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学目的:1.了解诗歌的特点,包括语言、结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等方面。
2.把握一些诗歌的解题技巧,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教学重点:1.了解诗歌的意象及构成的意境,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和作者的写作背景。
2.把握诗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
3.诗歌鉴赏题回答的表述技巧。
教学设想:在复习诗歌鉴赏时,先给同学们介绍有关鉴赏诗歌的专业术语,这就要从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入手,然后复习语言风格、作者诗歌的风格,再此基础上对诗歌进行分类复习,让学生能较好地把握诗歌的解题方法。
教学课时:十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介绍诗歌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一、考点评析2002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由客观题改变为主观题形式,考查的范围从新诗古诗并举缩减为古代诗歌。
从高考角度看,如何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较好地完成诗歌鉴赏题已成为全体语文教师面临的新问题。
笔者认为,根据作品体裁特点进行阅读和鉴赏,是我们常用的基本的方法。
但是,目前的语文报刊上的高考诗歌阅读和鉴赏解题指导文章,大都注重所谓解题技巧的指导,总是给人以隔靴搔痒之感,尤其是达不到真正培养学生阅读和鉴赏诗歌能力的目的。
我认为,关键还是要让学生抓住诗歌的特点以及诗歌的表现手法,从而达到教学和考试的根本目的,这样还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诗歌的各种表现手法在鉴赏诗歌时必然会遇到一些术语的运用,同时在鉴赏诗歌时必然要结合诗人在诗歌中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本节课就先从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下面结合具体例子重点分析以下一些表现手法。
㈠赋、比、兴“赋、比、兴”是对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表现手法的总结。
其后的诗歌继承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就是详细地叙事写景,并表示出作者的态度。
如《诗经·伐檀》中,“砍砍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缠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狟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描写一群伐木的奴隶替奴隶主砍伐檀木制造车子,在艰苦繁重的劳动中联想到奴隶主不劳而获,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复习课教案设计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复习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掌握常见诗歌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3.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课前导入:通过朗诵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课堂讲解:介绍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语言特征和意义。
3. 课堂练习:根据教师提供的课外经典诗歌,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的分析与解读。
4. 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展开讨论。
三、教学步骤与内容1. 课前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一首经典诗歌的朗诵录音,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感受与思考。
2. 课堂讲解(20分钟)(教师以幻灯片或黑板为辅助手段进行讲解)a. 介绍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b.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语言特征和意义,包括韵律、修辞手法、意象等。
3. 课堂练习(35分钟)a. 教师提供两首经典诗歌,要求学生在课前阅读并做简要分析。
b. 学生展示分析结果,进行个人鉴赏分享,并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与评价。
c. 课堂讨论与互动,激发学生的多角度思考和对诗歌的个人理解,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诗歌的内涵。
4. 课堂总结与扩展(15分钟)a. 教师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强调重点内容和思考方法,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诗歌鉴赏与复习。
b.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与实践,提高诗歌的欣赏能力,并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学资源1. 朗诵录音:经典诗歌的朗诵录音。
2. 幻灯片或黑板:用于教学讲解和展示。
3. 诗歌选集:教师提供的经典诗歌,供学生进行鉴赏分析与讨论。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与互动:观察学生对诗歌鉴赏的理解与表达。
2. 学生展示与讨论:评估学生对诗歌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3. 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诗歌鉴赏高考专题复习教案
一、诗歌鉴赏高考专题复习教案二、章节名称:第一章诗歌基本概念与术语复习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诗、词、赋、散文等。
2. 让学生了解各种诗歌形式的特点和区别。
3.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的定义与区分。
2. 各种诗歌形式(如古体诗、近体诗、词、赋、散文等)的特点和区别。
3. 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的鉴赏方法。
五、教学步骤:1. 复习诗歌的基本概念和术语,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
2. 分析各种诗歌形式的特点和区别,让学生进行实际案例分析。
3. 教授诗歌的鉴赏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诗歌鉴赏练习。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歌基本概念和术语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各种诗歌形式的识别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对诗歌鉴赏方法的运用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七、作业布置:1. 整理并复习诗歌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分析一首诗歌的形式特点,写成小论文。
3. 选取一首诗歌进行鉴赏,记录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八、教学资源:1. 诗歌基本概念和术语的资料。
2. 各种诗歌形式的案例分析。
3. 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九、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十、教学延伸:1. 深入研究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探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和历史文化背景。
3. 组织诗歌朗诵和创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诗歌素养。
六、诗歌鉴赏高考专题复习教案七、章节名称:第二章诗歌的修辞手法与表达技巧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2. 让学生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对诗歌表达效果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诗歌创作的能力。
九、教学内容:1. 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例子。
2. 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和表达效果的分析。
3. 诗歌创作中修辞手法的运用练习。
十、教学步骤:1. 介绍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
2. 分析一首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让学生进行实际案例分析。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学案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学案1.设问方式①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②某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③比较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
④某一意象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答题步骤第一步:整体感知。
关注诗歌中的意象,确定诗歌体裁,如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等。
准确判断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失落等。
第二步,具体分析。
结合某联进行阐释分析,所涉及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内容。
第三步:概括情感。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表达的主旨或情感。
3.参考句式这首诗(词)通过()的描写(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诗歌的内容),表达(或“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明确古诗歌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两考查角度”考查角度一分析思想情感思想感情是诗歌的灵魂。
准确把握并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鉴赏古代诗歌的目的和前提。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全面深刻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情感。
(一)抓景语悟情语1.揣摩所写景物的特点,包括声、色、形、态、味、虚、实、时令方面的特点,进而把握情感,这里尤其需要注意从景物色彩中揣摩情感。
景物是情感的载体,我们可以通过景物的冷暖色调或时令色彩等来揣摩作者的情感情绪。
明丽绚烂的景色一般表现愉悦的心态,而色彩暗淡的景物往往表达伤感之意。
当然也有特例,作者以悲景写乐情或以乐景写悲情,这种情况要结合诗作具体内容另当别论。
景物也有时令色彩。
一般而言,早春之景给人的感觉是充满生机,富有生命力,抒发喜悦、向上的情感;暮春之景衰败纷乱,抒发感伤、惋惜之情;秋冬之景给人以凄凉萧瑟之感,抒发悲哀惆怅之情。
2.善于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饰语及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把握景物特征,从特征中捕捉背后的情感特征。
3.把握景与情之间的内在关系。
景与情的内在关系有两种:一是情与景之间的一致性(相似性),即通常所说的“哀景哀情,乐景乐情”;二是情与景之间的相反性,即通常所说的“乐景哀情,哀景乐情”。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高考诗歌鉴赏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3. 通过对诗歌的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诗歌的类型和特点。
3. 诗歌鉴赏的步骤和方法。
4. 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主旨。
5. 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主旨的分析。
2. 难点: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运用,对诗歌深层含义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首优美的诗歌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术语:介绍诗歌鉴赏的相关概念和术语,如意象、情感、主旨等。
3. 诗歌的类型和特点:分析不同类型的诗歌,如山水诗、边塞诗、豪放诗等,并总结它们的特点。
4. 诗歌鉴赏的步骤和方法:讲解诗歌鉴赏的四个步骤,即读题、析题、答题和点评,并介绍常用的鉴赏方法,如直译法、意译法、比较法等。
5. 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主旨:通过具体诗歌案例,分析意象的营造、情感的表达和主旨的揭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诗歌鉴赏能力: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3. 综合运用能力:评估学生在诗歌鉴赏过程中,对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深层含义的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以及鉴赏的步骤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了高考诗歌鉴赏的基本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诗歌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对意象、情感和主旨的理解更加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歌鉴赏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诗歌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精编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一、诗歌鉴赏之形象【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文在高考中的常规考点、题型。
2、掌握阅读古代诗文的方法及技巧。
3、鉴赏诗文当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阅读古诗的方法,鉴赏诗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及方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在浩瀚的诗海中,伟大的诗人们为我们塑造了很多不朽的艺术形象:如夕阳下断肠的游子,南宫中卧听滴漏的宫女,悠然采菊东篱下的隐者,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将士,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爱民者……今天我们一起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板书课题)二、朗读宋诗,探究阅读方法。
三、次石湖书扇韵①?(全国卷Ⅰ)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波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问题:同学们读完这首古诗,我们应注意些什么?三、诗歌鉴赏一般解题方法。
1、要注意题目。
2、要注意作者。
3、要注意注释。
4、要注意题材。
5、要注意意象。
四、鉴赏诗歌中的形象1、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1)复习内容:分析诗歌形象复习要点:1、复习诗歌形象的相关知识点,了解考点(P190)2、意象与意境疑难突破:•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物形象:包括景象和物象;•【考查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人物形象分析1、熟悉常见的人物形象:(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2、常用术语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昔盛今衰。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诗歌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2. 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手法等,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高考诗歌鉴赏得分率。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1 诗歌的定义1.2 诗歌的特点:凝练、形象、音乐性、抒情性等2. 诗歌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2.1 古代诗歌: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2.2 现代诗歌:自由诗、抒情诗、叙事诗等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2. 诗歌鉴赏实例分析:选取代表性诗歌,分析其语言、形象、情感、手法等,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
3.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歌及鉴赏心得,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诗歌鉴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鉴赏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 阶段性测试:定期进行诗歌鉴赏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果。
五、教学资源1. 诗歌鉴赏教材:提供权威的诗歌鉴赏教材,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诗歌鉴赏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3. 诗歌朗诵视频:选取经典诗歌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性和韵律美。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诗歌案例,让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2. 对比分析:组织学生对比分析不同诗歌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实践演练:创设诗歌创作和表演环节,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升综合素养。
七、教学实践1. 诗歌创作:鼓励学生创作诗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2. 诗歌表演: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表演等活动,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诗人的故居、纪念馆等,深入了解诗歌背后的故事。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教案教案名称:高考诗歌鉴赏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高考诗歌鉴赏考试的要求和要点。
2. 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以便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教学内容:1. 高考诗歌鉴赏考试的特点和要求。
2. 诗歌鉴赏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3. 高考诗歌鉴赏中常见的题型和解题策略。
4. 实例分析和课堂练习。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讨论和引入话题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诗歌鉴赏的兴趣和热情。
2. 介绍高考诗歌鉴赏考试的要求和要点,包括考试形式、时间分配和评分标准等。
3. 提供诗歌鉴赏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如韵律、修辞手法、意象等,并结合具体的诗歌进行解释和示范。
4. 分析高考诗歌鉴赏中常见的题型,如注释题、鉴赏题、鉴赏与解读题等,并讲解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5. 基于具体的高考诗歌题目,进行实例分析和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解答,并进行讨论和评析。
6. 总结复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回顾和巩固。
7.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查阅相关资料,阅读和解析多篇高考诗歌,以及完成相关练习题。
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语文教材相关章节。
2. 诗歌鉴赏参考书籍和资料。
3. 高考真题和模拟试题。
4.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教学评估:1. 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参与程度,评估学生掌握高考诗歌鉴赏复习内容的情况。
2. 布置的课后作业,通过批改并给予反馈,评估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可以进行小组或个人形式的诗歌鉴赏竞赛,以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成绩水平。
教学建议与指导:1. 针对高考诗歌鉴赏考试的要求和要点,教师可以选择适合的诗歌进行解读,提供学生更直观和具体的学习材料。
2. 实例分析和课堂练习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取合适的题目和难度,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3. 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不同类型、风格的诗歌作品,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鉴赏能力。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1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1)学习内容:掌握考纲考点学习过程:一、导入“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二、考纲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高考题型(一)高考选材特点(二)高考命题趋势(三)高考题型1、简答题型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评价题型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 l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 2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亦可另抒己见。
3、比较评价题型这种题型命题者往往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示例〗比较阅读下列诗词曲,回答问题【越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双调】沉醉东风·秋景挂绝壁松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
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
散西风满天秋意。
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如果从作品的意境及作者表现的情感角度出发,你更喜欢这两首中的哪一首?为什么?4、综合表述型综合表述型就是命题者在问题设置上比较笼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分析评价诗歌。
这是一种全开放性的鉴赏题型,学生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1)学习内容:掌握考纲考点学习过程:一、导入“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二、考纲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高考题型(一)高考选材特点(二)高考命题趋势(三)高考题型1、简答题型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评价题型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 l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 2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亦可另抒己见。
3、比较评价题型这种题型命题者往往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示例〗比较阅读下列诗词曲,回答问题【越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双调】沉醉东风·秋景挂绝壁松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
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
散西风满天秋意。
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如果从作品的意境及作者表现的情感角度出发,你更喜欢这两首中的哪一首?为什么?4、综合表述型综合表述型就是命题者在问题设置上比较笼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分析评价诗歌。
这是一种全开放性的鉴赏题型,学生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从作答结果看,答案相当于一篇100~200字的小论文。
(2004高考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和对联,完成第16—18题。
赤壁杜庠①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②。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③眼里已无吴,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鸟满烟芜。
[注]①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
②舳舻;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
③曹瞒:即曹操。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16.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
17.对联中的“周郎一炬”与上面诗歌中的“___ ________”一句同说一事;“苏子两游”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 ______”一句同说—事。
18.就诗歌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诗,从—个角度(如景和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80字左右)。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2)学习内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学习过程:一、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一)把握词的含义,体会诗人所炼之意:诗僧齐己写了一首《早梅》,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王驾写《晴景》一诗:“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动词: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例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例4: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郊兴》王勃)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1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例2 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2,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3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例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a.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b.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
作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浪淘沙》李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c.表颜色的词:欣赏时,要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
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扬州慢》姜夔)红藕香残玉簟秋。
(《一剪梅》李清照)4、改变词性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例1、“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例2、常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例3、王昌龄“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例4、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例5、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例6、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风已老,莺正年轻。
(二)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
典型的比如(1)主语后置: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宾语前置: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3)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林暗风惊草)等。
再如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4)定语的位置a.定语挪前:王昌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刘叉《从军行》诗:“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闻横笛声)都是同类的例子。
陆游《昼卧》诗:“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
”(帐里生香雾,枕边积书山。
)b.定语挪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意即“一月夜飞渡镜湖”。
(5)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例如:杜甫《秋兴》八首之二:“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朝晖中千家山郭静,日日于江楼翠微中坐。
)李商隐《安定城楼》诗:“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永忆江湖白发时归。
)都是同类的例子。
其他:苏轼《念奴娇》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应笑我多情。
)如毛泽东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第一、是声律的要求。
第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
(三)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
二、高考例题1、2004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2、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吉林、黑龙江、四川、云南)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 縠皱:皱纱。
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
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3、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
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4、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湖北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来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
此诗或题《江南意》。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三、课堂练习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这“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3.你觉得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4.有人认为,诗中的“独”字是诗歌的诗眼,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生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5.首联中“晚”意为______,“家”意为______。
颔联中“独”、“空”写出了诗人___ ____的情趣。
秋浦歌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6.“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这句诗的诗眼是___________,作者运用__________手法,突出了作者________之情感。
7.“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
诗句的诗眼是“得”,请分析“得”字在诗歌中的作用。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