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学案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 学案-高考语文复习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考点阐释】古人十分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采用比喻、比拟、象征、起兴等手法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采用夸张、对比、设问、反间等手法来突出作品的主旨;采用通感、借代、双关、叠字、对偶、反复等手法使作品中字句更为精巧。
考查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是近几年中高考的次重点和次热点。
【方法探究】对修辞手法的鉴赏,说到底就是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
具体而言就是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修辞手法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1.在复习时要积累古典诗词中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便于在具体语境中作出准确的判断。
2.要洞悉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在解答题目时适当加人,增强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如李煜在《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诗句。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以水喻愁,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写得具体可感。
如果在解答时将“具体可感”几个字用在答案中会使答案更严密。
3.在解答时安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一、古诗词鉴赏回答问题观书(明)于谦①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②芳客,未信我庐③别有春。
[注]①于谦,明代诗人,生性刚直,博学多闻。
②金鞍玉勒:饰金的马鞍,饰玉的马笼头,此处泛指马鞍和笼头的贵美。
③庐:书房。
1. 本诗运用了多种修辞,请选择其中两种,结合诗句赏析。
【答案】示例:“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运用比喻修辞,书本好似感情真挚的老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
本诗开篇,即以个人读书的独特体会,谈出自己和书本的亲密关系。
“活水随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活水句,化用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句,用典,是说坚持经常读书,就象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永远清澈。
2020年高考古诗鉴赏表达技巧专题修辞手法预学案
古诗鉴赏表达技巧专题之修辞手法预学案2018.11.15一、学习目标1.熟悉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2.了解诗歌修辞手法题的设题方式和答题步骤。
3.学习解答修辞手法类的诗歌鉴赏题。
二、考点梳理与知识重温(考什么):1.(1)考点分析:综观历年命题情况,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部分:即辨认修辞手法和阐释表达效果。
(2)真题展示:①(2016年山东卷)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
雪片与风鏖战,诗和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4分)②(2014年辽宁卷)“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
③(2013·安徽卷)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4分)④(2012年重庆卷)“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
⑤(2011年福建卷)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
2.回顾古典诗词常用的修辞手法: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哪些?三、课前小测:1.请分析下列诗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5)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10年安徽卷)岁暮①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
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从修辞角度考虑),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4分)。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修辞教案
修辞一、教学目标(一)复习修辞格知识,能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二)语言的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二、难点、重点分析(-)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分析:借喻与借代修辞手法,稍不留心,就容易误断,二者的不同点是:①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
例如,“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中的“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
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
“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
如用“抗日战争像干戈”,“中国共产党像延安”予以表述就闹笑话了。
它们之所以能替代,是因为本体、借体有密切的相关性:干戈为武器,与战争有关;延安为革命圣地,与中国共产党有关。
(二)比喻与象征的区别。
分析:在概念上,比喻是使语言形象化的修饰词句的语言手段,属于语言学范畴,而象征则是通过一些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学范畴。
从运用上看,有的用象征构思全文,有的用象征刻画主要人物,有的用象征进行暗示,制造气氛或抒发感情,总之象征意义带有全局性,而比喻常限于局部。
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
例如:巴金的《灯》通篇把灯光作为光明的象征,作为人们理想、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高尔基的《海燕》用海燕象征革命先驱者和预言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药》中“红白相间的花环”,象征了革命的希望前景。
但是《拿来主义》的“大宅子”则只是用来比喻中国、外国的文化的,不具有象征意义。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3部分_14_第2节_考点3_鉴赏诗歌表达技巧_含解析
考点3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角度1__表达方式☞明常识1.常见描写技巧(1)动静结合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有动态的描写,也有静态的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析】由高到低,动静结合,诗句所描写的景致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对山中景物流连忘返的心情。
(2)正面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
【例】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白居易《杨柳枝词》)【析】描写了春天杨柳的娇美形态。
(3)侧面描写描写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
【例】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析】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二写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显出来。
(4)白描白描就是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画面。
【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析】全用白描,不加任何渲染烘托,通过纯客观的景物组成有主观色彩的意境。
(5)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多着重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细节,从而使人物形象丰满、鲜明、生动。
【例】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约客》)【析】最后一句是细节描写。
诗人等着朋友如约前来,已经过了夜半了。
百无聊赖之际,便自娱自乐,一个“敲”,一个“落”,传神地刻画出诗人看似悠闲,实则因久等不至而产生的焦虑心理。
2.常见抒情方式(1)直接抒情诗人在诗歌中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袒露襟怀,不加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的一种文章笔法。
又叫直抒胸臆。
【例】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析】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古诗歌阅读第3讲:诗歌技巧》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古诗歌阅读第3讲:诗歌技巧》表达技巧指的是诗歌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方式,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构思技巧,在前面的“第一编普及‘2知识’——读懂诗歌”中已进行了详细讲解,在此不再重复,主要是从审题角度、答题规范两方面给予答题指导。
一、审题要准——明确“答什么”表达技巧题题干用语一般包括题型、范围(区间)、角度、数量等方面的要求。
审题,就是要审清这些要求。
(一)辨清4类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个宽泛概念,与“表达特色”“艺术手法”“写作特色”“艺术表达”等都属同义语。
从实际命题和使用这一概念看,一部分题目是具体地要求考生回答“表达技巧”中的一种,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情有什么特点”“描写上有什么特色”。
一部分题目只是笼统地要求考生回答“艺术手法”,如“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技巧是怎样的”“有什么独特的手法”。
考生答题主要纠结在这一点上。
这时不妨在“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上全面排查,选取最突出、最明显的“手法”答题,以免偏题或答非所问;或者按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的顺序考虑作答。
如果方向明确,则应结合某个方面的具体技巧,准确判定。
“表现手法”也是个较模糊的概念。
一般命题上将这个概念等同于“表达技巧”,这样一来,连“修辞手法”也算在“表现手法”中了。
再者,在各种表达技巧中确实有交叉、重叠的部分。
如“用典”,有人看作是修辞手法,有人认为是表现手法。
这些都可看作例外情况,学习时可特殊对待。
[应用体验]指出下列诗(词)句所用的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1)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议论(2)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白描(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侧面描写(5)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白描(6)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高三语文复习 古诗鉴赏-修辞教案
古诗鉴赏-修辞第一、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检测,查找学生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
教学方法:检测法教学内容:测试仿真模拟题(二)(除作文外所有试题)总结:参加考试人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存在问题:第三、四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套题的训练,能够提升答题速度,熟悉高考题型,学习应用答题技巧答题,进而提高成绩。
2、及时发现学生不足,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
教学重难点:1、在讲解过程中,注意答题技巧的灌输,教会学生审题答题。
2、关注高考知识点的链接,让学生积累应试知识。
教学方法:讲解法、归纳总结法教学过程:一、成绩总结,试题分析。
师生活动:教师分析成绩及试题难易度。
(2分钟)二、讲解第一题《汉字的历史发展和现实观照》。
(10分钟)1、张冠李戴2、范围扩大与缩小,关注修饰范围的词语。
师生活动:1、教师公布答案。
2、学生找到答案选项在原文中对应的句子,并找出错误所在。
3、师生共同总结本题考察点。
三、讲解古诗鉴赏题《别宋常侍》、《留别王维》1、回顾古诗鉴赏题的解题步骤。
题目---作者----注释----正文----意象----意境-----情感----手法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别宋常侍游人杜陵北,送客汉川东。
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
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
别有相思处,啼鸟杂夜风。
留别王维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2、教师补充:问题:1、根据注释,我们可以看到那些信息?2、疏通两首诗的诗意。
师生活动:1、学生小组讨论完成以上问题。
(6分钟)3、教师提问,板书重点。
(4分钟)3、解决8题。
尹诗的最后两句是如何表达诗人思念之情的?请简要赏析。
师生活动:1、师生共同疏通诗意(2分钟)2、教师实例分析第一首诗尾联的手法。
(4分钟)3、教师指定学生答题,及时纠正问题。
(4分钟)4、教师归纳答题步骤。
(2分钟)4、解决9题。
这两首诗均写离别,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师生活动:教师指定学生分析回答。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1
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 一分江东。蟾宫曲 阿鲁威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文,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 业绩。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 花村。清明 杜牧
第二联用一问一答的设问形式,点出人物(牧童)和地点(杏花村) , 一幅充满想像也富于情趣的画面跃然纸上。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在词的最后进行设问,不仅引发了读者的思考,而且表明了词人准 备以垂暮之年挑起北伐中原、收复失土这副重担的心情。 小结:设问: 如果开篇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那就是 用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 令人回味。 ⑧有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 卷土来? (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 尾联是王诗针对杜牧《题乌江亭》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 未可知”而使用反问句式,提出看法:项羽人心丧尽,江东子弟不可能 为他卷土重来。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小结:反问作用术语: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 气,表达强烈感情。 ⑨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 ) 双关。这里晴雨的“晴”是用来暗指感情的“情” ,含蓄的表达出一 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 小结:作用术语: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使表达委婉含蓄曲折、 生动活泼,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 互文。在“明月”和“关”两个词之前增加了“秦时” “汉时”两个
装 订 线
高中高三年级语文教学案 课题:
编制人:** 审核人:**
课时:1诗ຫໍສະໝຸດ 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教学目标:能够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并明确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能够运用规范答题步骤,较准确地解答古诗词鉴赏修辞手 法题目。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部分(学生活动部分) 性备 课 一、 名句名篇默写 个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 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 课件(99张)
11.互文(11 题)
专题微评
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
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
①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 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 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情。
②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 件来讽谕当朝。
③托物言志。诗人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 的感悟。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 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3.夸张(3 题)
专题微评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缩小或超前的描述。有更
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小题微练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夸张。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 可见愁思的深重。
答案 用典。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 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 心。
10.双关(10 题)
专题微评
某一字、词,凭借其本身具有的语音或语意的条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
中获得双重意义就是双关。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含蓄、风趣。
小题微练 10.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 知秋。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韦庄《忆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解读》
2020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解读》1.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含义及作用例句及分析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韦庄的《菩萨蛮》“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写尽了江南女子的美丽与温柔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深,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本体。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词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以夸张手法,一气贯注,写出作者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心情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组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杜甫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上句写昭君离开汉室,下句写死后身葬青冢不得归故土,对仗工整,写出了昭君一生的不幸遭遇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贺铸《青玉案》:“若问闲愁都几许?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以设问作结,以实写虚,一问一答,将一腔愁思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苏轼《定风波》:“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全国通用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教案
——————————————————专题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为了强化某种效果,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用的各种积极手段,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构思立意等方面的技巧。
近些年高考对诗歌表达技巧的考查,命题指向主要包括判断技巧名称、分析技巧用法、比较技巧异同、评价技巧效果等。
下表是高考试题常常涉及的各种表达技巧:1.鉴赏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
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个层面:一是辨认修辞格并以诗歌中的实例加以证明,二是说明表达效果。
经常涉及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等。
(1)比喻。
比喻,“以彼物喻此物也。
”通常又将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主要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
(2)比拟。
比拟包含拟人和拟物两种。
①拟人。
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特点,使被描写的对象更加鲜活,意蕴更加丰富。
②拟物。
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使被描写的对象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
(3)夸张。
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作夸张。
夸张的作用是能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
(4)借代。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或局部代整体,或整体代部分,或特征代本体,或具体代抽象等。
借代可使语言更简洁、生动,强化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
(5)双关。
双关分为语意双关和语音双关。
它利用词的多义或甲词与乙词同音的条件,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
2.鉴赏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
从广义上来讲,表现手法是指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表情达意的方式。
常考的表现手法有:衬托、对比、象征、渲染、烘托等。
(1)衬托。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相似、相反的条件,用甲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乙事物,使乙事物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鲜明。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导学案(配套)
诗歌鉴赏一、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高考《考试大纲》对古典诗词鉴赏的要求2.了解古代诗歌的几种类型3.掌握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二)预习要点1.了解古代诗歌的几种类型2.掌握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三)达标练习【2016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西村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
注释:【1】耿:微明的样子。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2.“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A.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李商隐《齐宫词》)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陈羽《从军行》)C.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
(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
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分)答:二、探究案(一)要点回顾高考《考试大纲》对古典诗词鉴赏的要求是: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主要包括:①从整体上了解作品描绘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②了解形象的个性特征。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主要包括:①分析作品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含蓄性、精确性,揭示语言所表示的具体意义;②分析作品运用的修辞格及其作用与效果;③分析作品语言的整体风格及其艺术魅力。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学案
7、“国破”与“山河在”,“城春”与“草木深”,亦即国家破亡与山河依旧,城春之明媚与景象之荒芜,两相对照,加深了情感。
另外,“国破”的颓壁残垣与富有生气的“城春”对比强烈,从而表现了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无限痛惜之感。
8、用“奇服”象征自己高洁的品行和崇高的理想。
9、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李凭箜篌曲的艺术效果,从而烘托了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
10、画面描写注意到近与远、高与低、声与色、动与静的搭配,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11、用“跳鱼”的“拨剌鸣”衬托江面的宁谧安静,以动破静,愈见其静。
12、写思亲,从侧面设想对方对方如何思念自己,表现自己的思念之情,曲折有致。
13、把对金陵城的昔胜今衰的感慨寄托在“曾经照古人”的“旧时月”之上,用月来见证古今的变迁,人世的沧桑。
14、(联想、用典、对比)15、(对比、象征)14、(托物言志或象征)15(对比、想象)16(反衬或以乐景写哀情)17欲抑先扬(先扬后抑)、对比【典题导练】1、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
(步骤一)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步骤二)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步骤三)3、步骤一:主要用了反衬手法1分步骤二: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2分步骤三: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2分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
(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4、扬先抑。
(1分)先写汉文帝求贤若渴,调回贾谊,虔诚求教,后笔锋一转,点出汉文帝垂询的内容。
(2分)诗由赞叹化为慨叹,由歌颂化为讽刺,表达了诗人对汉文帝的讽刺,对贾生的同情。
(2分)【巩固训练】1、主要运用反衬的表现手法。
这首诗用世人对牡丹的趋之若鹜来反衬对老柏树的视而不见,突出老柏树孤独寂寞的处境,表达了作者对老柏树不以姿色取悦迎合世俗的精神品质的赞叹。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备教案13:修辞手法的应用教案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备教案13:修辞手法的应用教案修辞手法是语文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是指作者运用语言的艺术手段来塑造文学作品的形象、语感、情感和意义的一种方法。
在高中语文中,修辞手法的应用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让文章更加饱满、更加生动、更加真实。
在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中,修辞手法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下关于修辞手法的应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语文知识。
一、教学目标1、掌握“修辞”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2、掌握修辞手法的基本形式和应用方法;3、熟练运用修辞手法,丰富文章的语言表达,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
二、教学重点1、文章语言的表达效果;2、修辞手法的分类和应用;3、文章修辞手法的表现和推理分析。
三、教学难点1、掌握修辞手法在文章表现中的创新应用;2、较高层次文章的修辞再创作。
四、教学方法1、讲述法;2、分组探讨法;3、边缘编教学法;4、作品分析法。
五、教学内容修辞手法的分类及其应用:1.比喻2.拟人3.夸张4.反问5.排比6.设问7.对比8.讽刺9.双关语10.引用六、教学步骤1、引入掌握修辞手法不是为了让文章更加华丽或者更加虚华,而是因为修辞手法可以让文章更加真实、更加生动、更加饱满。
本节课我们会学习修辞手法这一要素,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并熟练运用。
2、概念讲解修辞,是指以言语文字为工具,运用词汇、语法、形式、音韵等方面的技巧,精心塑造形象、刻划性格、描绘情节、表达思想。
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语言更加地生动、幽默、充满诗意。
3、数据分析在高中语文的阶段,同学们已经学习了许多的修辞手法,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和反问等。
本节课,我们将来分析一下这些修辞手法的应用。
4、阐述比喻是一种直接或间接的通过将两种事物相互比较来揭示它们之间相似点的手法。
拟人是赋予无生命物品、抽象概念以具体形像、特殊性格或心理状况的修辞手法。
夸张是故意扩大、过分渲染、虚构事实,以突出文章的重要性、矛盾、冲突等特点。
高考语文复习:《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导学案
班级:姓名: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2、掌握诗歌修辞手法题的设题方式和答题步骤。
课前预习案一、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用典、互文、叠字、反复、顶真等。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
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歌巧妙地把抽象的“愁”比做滚滚东去的江水,写出了愁绪的多与绵长。
●例析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简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
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①借用人(或物)的标志、特征去代替人(或物)的名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简析:“朱门”指代居住在骊山宫的显贵之家,反衬宫门之外的凄惨景况。
②借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去代替事物的整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简析:“帆”,原指挂在船桅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这里诗人以“帆”代指整个船。
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简析:“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比桨长大的划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学案:第二部分 专题二 知识清单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Word版含解析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 致远《天净沙·秋思》)九组 名词组合,但见一片萧疏景 象
2.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
特征及分类
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描写
精选资料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值得纪念
议论 抒情
精选资料 闲,实则因久等不至而产生的焦虑
心理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
意见。“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 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直抒胸臆,是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 、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
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
叠词一般指含有重叠字的词 声慢》)这七组叠词在内容上
。作用是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自己
或是起强调作用
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状态。在
声律上急促跳动,铿锵有韵
,有节奏感
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 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 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
苏轼《定风波》:“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使用反 问句式,表达了诗人豁达的 胸怀、抱负
包括通过音近造成双重语意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的谐音双关和别有弦外之音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
互文 叠词 列锦
精选资料
的语义双关两种形式,诗人 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
的目的是表达出一种委婉含 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蓄的情感
晴”与“情”同音,以天气的
晴雨暗示恋人貌似无情中的
有情
“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指 诗文相邻的句子互相补充, 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 思
高考语文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手法】教学案
高考语文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手法】教学案诗歌中常见的修辞常考的:比喻、对比、拟人、对偶。
常见的:借代、夸张、双关、互文、反复、设问、反问、铺排、通感。
1.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作用: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2.对比(对照):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以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
常见的对比,有动静对比、虚实对比、今昔盛衰的对比、哀与乐的对比等。
作用: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对比与衬托】对比双方没有主次,而其主旨需要两方共同构建突出。
衬托双方有主次,其主题表现主要依靠被衬托事物来表现。
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对比“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对比“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衬托(反衬)3.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使此物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修辞手段。
作用: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4.对偶:对偶,即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的语句成对地排列的修辞方式。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5.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作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6.夸张:对事物的形象、作用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7.双关: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修辞答案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比喻
2、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拟人
3、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借代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对偶
5、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比喻夸张
6、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反问
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双关
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对比
【典题导练】
1、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
(1分)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
(点明拟人具体内容,1分)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
(2分)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2分)
2、答:步骤一:用了比喻手法;步骤二:把水面比作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槛柱,生动形象地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步骤三: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方法引导】总结修辞类试题的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步骤一)
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修辞手法。
(步骤二)
3、这种修辞手法的描写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感情。
(步骤三)
【巩固训练】
1、宿”和“寻”皆为人的动作,运用拟人手法,把“云”、和“月”人格化。
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向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2、答:“山月皎如烛”,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蜡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皎洁;“冷晕侵残烛”,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运用拟人,写出了环境的凄冷。
3、粉黛指歌妓,笙箫指箫声。
均属借代。
何处笙箫是反问。
运用了借代,反问的修辞手法。
4、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声”对比,近写声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
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淡雅(或幽静、清新)(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
5、答案示例: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
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