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山水画鉴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娄水王鉴。
《疏林远山图轴》清王原祁
画面右上作者自题:「清苍简淡云林本色也,一变宋人设色法,更为高古,明季董华亭最得其妙。此图拟之。康熙葵巳春日于京邸亵治堂画并题,王原祁。」文前铃印:「画图留与人看」(朱长方),文后铃印:「王原祁印」(白方)、「麓台」(朱方)。
《庐山听瀑图轴》清王翚
图作于王翚二十四岁,正随王时敏游大江南北遍观各家收藏。图中景物略近董源《溪山行旅图》,墨色温润。题字有近于董其昌处,画法也可见松江派影响。
荆浩指出“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二者皆唐代画家,其中吴道子以线条见长。
《潇湘图》五代董源绢本设色纵50.2厘米横140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潇湘图》画的是江南景色。画中山峦连绵,云雾暗晦,山水树石都笼罩于空灵朦胧之中,显得平淡而幽深,苍茫而深厚。岸边船上有几组人物,远处坡下有张网的渔人和船只。此画以花青运以水墨,清淡湿润,山石用笔点染,而山坡底部用披麻皴,显得浑厚滋润,江南山水的草木繁盛,郁郁葱葱俱得以表现。董源的山水画对后世的文人画影响巨大,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称,董源画法“水墨类王维,着色如李思训”,对其评价很高。
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
董其昌曾在王蒙的作品中题词:“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吴门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
《临戴进谢安东山图》明沈周
东山再起,说的是东晋谢安辞职归东山(今浙江上虞境内),其后复职为相的故事。谢安于东山隐居期间,或与好友酌酒垂钓,或携歌伎纵情郊外。此图则表现其携伎外出郊游的情景。此图人物的描绘、树木的勾填、山石的皴染均极致富丽,反映出沈周刻意临摹的认真态度和不分门户兼善诸家的坦荡胸襟。
表现树身表皮的皴法,有鳞皴(松树皮)、绳皴(柏树皮)、交叉麻皮皴(柳树皮)。点擦横皴(梅树皮)、横皴(梧桐树皮)。
上述皴法,乃历代画家根据山石的地质结构外形,树木的表皮状态,而创造的表现形式。
2、中国山水画名作鉴赏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萌芽于南北朝时期,隋唐以后发展成为独立画种,五代两宋时期达到高度成熟,元代以后,水墨山水、浅绛山水代兴,元、明、清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名家颇盛。
此画体现的是明皇为避“安史之乱”而入蜀的历史。画为青绿设色,崇山峻岭间一队骑旅自右侧山间穿出,向远山栈道行进,前方一骑者着红衣乘三花黑马正待过桥,应为唐明皇,嫔妃则着胡装戴帷帽,展示着当时的习俗。画中山势突兀,白云萦绕,山石有勾勒无皴法,设色全为青绿。此图是反映唐代山水画面貌的重要传世作品。
王维
王维(70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善画人物、丛竹、山水。
《踏歌图》南宋马远
马远(活动于西元1190-1224年),擅画山水,兼画人物、花鸟、作人物有轩昂闲雅之气。不论构图、笔法或意境均有新意,创立「水墨苍劲」一派风格。
《溪山清远图》夏圭长卷纸本水墨纵46.5厘米横889.1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马一角、夏半边或非南宋偏安之“残山剩水”乃山水画提炼创新之为。
《秋窗读书图》南宋刘松年(刘松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纨扇绢本设色
这是一幅构思构图颇为讲究的秋景图。在圆形的构图中景物与人物的安排可谓苦心经营:两棵参天高松顶天立地,上部的松枝如盘龙相互缠绕,曲折多变;傍水而建的庭院后有错落有致的山石;画面右部是境界开阔的近水远山,与左部构图严整的庭院景致相对照。画家是以赞美的情绪来描绘秋天景色,平稳的构图增强了画面的寂静感,而红叶与青松的对比用色,微波荡漾的湖水,又在寂静中增添了活力和情趣。
八大与石涛
《山水》清八大零碎山川颠倒树不成图画更伤心
成交价: RMB 15,400,000元备注:题签:八大山人山水真迹神品,清道人。
钤印:清道人
钤印:八大山人、可得神仙
收藏印:六六庵主人鉴赏、虚明轩鉴藏书画记、瑕丰秘籍、友有敏藏
《游华阳山图》清石涛
此图写华阳山景,近景巨石压阵,虬松居中,高处重山复岭,山间飞流直泻,涧水长廊迂回盘桓,屋宇人物隐置松石丛林之中。浅绛设色,淡雅中见沉厚,丛林中用朱红圈叶,使画面更为绚丽夺目。该幅布局上突破了传统的景在下,山在上,云在中,分明隔做两段的陈式,远山与近景之间,留有若隐若现的空白,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浅绛山水:
山水画的一种。在水墨钩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
中国的山水画,先有设色,后有水墨。
设色画中先有重色,后来才有淡彩。
皴法:中国画技法名。用以表现山石和树皮的纹理。
山石的皴法主要有披麻皴、雨点皴、卷云皴、解索皴、牛毛皴、荷叶皴、铁线皴、长斧劈皴、小斧劈皴、大斧劈皴、带水斧劈皴、鬼脸皴、米芾拖泥带水皴(先以水褊抹山形坡面大小之处,用蘸墨横笔点出,亦称“落茄法”、弹涡皴、括铁皴、折带皴、泥里拔钉皴、骷髅皴、破网皴、刺梨皴、马牙皴、马牙钩(用于青绿山水)。
《匡庐图》五代荆浩绢本水墨纵185.8厘米横106.8厘米
荆浩(889—923),字浩然,因隐于太行山,朝夕观察山水树石的变化,分析总结了唐人山水画的经验,创立了北方水墨山水画派,著有山水画论《笔法记》。
《匡庐图》画的是庐山及附近一带景色,结构严密、气势宏大,构图以“高远”和“平远”二法结合,而其深远、奥妙、飘逸尽得其当。画法是皴染兼有,皴法用小披麻皴,层次井然。全幅用水墨画出,充分发挥了水墨画的长处,具有非凡神韵和独特风格。
金碧:
中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凡用这三种颜料作为主色的山水画,称“金碧山水”,比“青绿山水”多泥金一色。泥金一般用于钩染山廓、石纹、坡脚、沙嘴、彩霞,以及宫室、楼阁等建筑物。
青绿山水:
山水画的一种。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钩廓,少皴笔,着色浓重,装饰性强;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
《庐山高图》明沈周立轴,纸本,淡设然,纵193.8厘米,横98.1厘米。
图中山峦层叠,草木丰茂,飞瀑高悬,云雾浮动,此图构图、布局颇具匠心,黑色浓淡怪次逐渐变化。作者取于王蒙技法,善于组合稠密高叠的石岩,进而形成转折交搭的层峦,再位置大小林木、复合为整一的自然美,疏密,松紧,有条不紊。
《真赏斋图》明文徵明
《游春图》隋展子虔唐人摹本绢本设色纵43厘米横80.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游春图wenku.baidu.com描绘达官贵人在风和日丽的春天踏青游乐的情景。其艺术表现手法有两大特点:
一是青绿勾填技法的运用。山石树林有勾无皴,填以青绿色为主的厚重色彩;
二是在构图上,脱离了魏晋时期作为人物画背景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处理方式,而变为以山水为主,人物只作点景出现的独立完整的山水画,具有与自然景物的空间关系相适应的“远近山水,咫尺千里”的画面效果。
此画开创了青绿山水之端绪。
元代汤垕(音厚,元代初期之书画鉴赏家及收藏家)认为其人物画“人物面部神采如生,意度具足,可为唐画之祖”;《宣和画谱》称其“善画台阁,写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有咫尺千里之趣。”
李思训、李昭道(唐)
李思训(651-716),唐宗室,高宗时为江都令,开元初,官至右武卫大将军。其子李昭道亦擅山水。人称他们父子为”大李将军”、”小李将军”。李思训继承和发扬了展子虔的青绿山水画技法,已形成”青绿山水”或”金碧山水”。
李昭道,盛唐人,李思训之子,亦工着色山水,与其父同享盛名,官至太子中舍,画史上称为小李将军。他能”变父之势,妙又过之”。
《江帆楼阁图》唐李思训绢本设色纵101.9厘米横54.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山水树石,笔格遒劲,湍濑潺缓、烟霞缥缈,时睹神仙之事。
《明皇幸蜀图》唐李昭道绢本设色纵55.9厘米横8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张璪
张璪已无作品存世,他在理论上的贡献也很大,对于中国画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虽然他所撰的《绘境》今已不传,但是他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方法,主张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感的统一,成了画学的不朽名言,在中国美术史上有巨大意义,对后世的绘画理论有极大的影响。
传说他能双手分别执笔画松,“一为生枝,一为枯枝,气傲烟霞,势凌风云,槎栎(音茶利)之形,鳞皴之状,随意纵横,应手间出。生枝则润含春泽,枯枝则惨同秋色”(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秋山问道图》北宋巨然绢本墨笔纵165.2厘米横77.2厘米
荆关董巨
李成:国五代及北宋画家。字咸熙。原籍长安(今陕西西安),先世系唐宗室。他博学多才,胸有大志,但不得施展,遂放意诗酒书画,后醉死陈州(今河南淮阳)客舍。
擅山水,师承荆浩、关仝,并加以发展,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多作平远寒林,画法简练,笔势锋利,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称;画山石好像卷动的云,后人称这种表现技法为“卷云皴”。米芾形容李成的画”淡墨如梦雾中,石如云动”,这种”石如云动”的形象成为以后画家用李成笔法作画的重要风格标记。
《山水》清王鉴
拍卖会荣宝艺术精品拍卖会(第46期)
名 称山水拍品号423
作 者王鉴
形 式立轴
质 地设色纸本
尺 寸96×54cm
估 价RMB: 320,000 - 380,000
成交价RMB:374,000
拍卖日期2004-6-20
钤印:王鉴之印、十发书画。鉴藏印:十发鉴古
款识:甲辰三月拟李成笔法,作桃溪渔隐图,似老年辞兄正。
北宋人谓李成、范宽两人“一文一武”,李成之画,近视如千里之远,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坐外
《千里江山图》北宋王希孟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米友仁米氏云山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至两米而画法大变,盖意过于形。”
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万壑松风图》南宋李唐绢本水墨
《溪山行旅图》北宋范宽纵206.3厘米 横103.3厘米
范宽(活动于十世纪),陕西华原(今耀县)人,个性宽厚,举止率直,嗜酒好道,擅长山水画,隐居华山,留心观察山林间,烟云变灭,风雨晴晦,各种变化难状之景,当时人盛赞他:「善与山传神」。《溪山行旅图》是传世唯一的名迹。
巍峨的高山顶立,山头灌木丛生,树林中有楼观微露,小丘与岩石间一群驮队正匆匆赶路。细如弦丝的瀑布直泄而下,溪声在山谷间回荡,景物的描写极为雄壮逼真。全幅山石以密如雨点的墨痕和锯齿般的岩石皴纹,刻画出山石浑厚苍劲之感。
第五章中国山水画鉴赏
1、基本概念和术语
山水画:
简称“山水”。中国画的一种。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在魏晋、南北朝已逐渐发展,但仍附属于人物画;隋唐始独立,如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等;五代、北宋山水画大兴,作者纷起,如荆浩、关仝、董源等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赵伯驹的青绿山水,南北竞辉,达到高峰。从此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以虚带实,侧重笔墨神韵,开创新风;明清及近代,续有发展,亦出新貌。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传统山水画的有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等形式。
《落霞孤鹜图》明唐寅
《桃源仙境图》明仇英
《秋兴八景图册》之一明董其
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
《南山积翠图》清王时敏
王时敏(1592—1680),明末清初书画家。太仓(今属江苏)人。善长画山水,存世作品有《仙山楼阁图》、《层峦叠嶂图》等。
《南山积翠图》此图山水气势雄伟,主峰高踞画幅正中,众峰拱拥,密树浓荫,云气升浮,构图繁复,行笔缜密,一丝不苟,水墨淋漓酣畅,山问林野一派清润自然之气。此图为画家暮年为人祝寿之作,画含“寿比甫山”之意,恭谨而情深,为其佳作。
《辋川图》是画家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画面群山环抱,树林掩映,亭台楼榭,古朴端庄。别墅外,云水流肆,偶有舟楫过往,呈现出悠然超尘绝俗的意境。在王维的山水画中,尤其这幅《辋川图》所创造的淡泊超尘的意境,给人精神上的陶冶和身心上的审美愉悦,旷古驰誉。元代汤垕在其所著《画鉴》中说:“其画《辋川图》,世之最著也”。此卷为唐人摹本,构图着色尚存唐人气息。
《疏林远山图轴》清王原祁
画面右上作者自题:「清苍简淡云林本色也,一变宋人设色法,更为高古,明季董华亭最得其妙。此图拟之。康熙葵巳春日于京邸亵治堂画并题,王原祁。」文前铃印:「画图留与人看」(朱长方),文后铃印:「王原祁印」(白方)、「麓台」(朱方)。
《庐山听瀑图轴》清王翚
图作于王翚二十四岁,正随王时敏游大江南北遍观各家收藏。图中景物略近董源《溪山行旅图》,墨色温润。题字有近于董其昌处,画法也可见松江派影响。
荆浩指出“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二者皆唐代画家,其中吴道子以线条见长。
《潇湘图》五代董源绢本设色纵50.2厘米横140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潇湘图》画的是江南景色。画中山峦连绵,云雾暗晦,山水树石都笼罩于空灵朦胧之中,显得平淡而幽深,苍茫而深厚。岸边船上有几组人物,远处坡下有张网的渔人和船只。此画以花青运以水墨,清淡湿润,山石用笔点染,而山坡底部用披麻皴,显得浑厚滋润,江南山水的草木繁盛,郁郁葱葱俱得以表现。董源的山水画对后世的文人画影响巨大,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称,董源画法“水墨类王维,着色如李思训”,对其评价很高。
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
董其昌曾在王蒙的作品中题词:“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吴门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
《临戴进谢安东山图》明沈周
东山再起,说的是东晋谢安辞职归东山(今浙江上虞境内),其后复职为相的故事。谢安于东山隐居期间,或与好友酌酒垂钓,或携歌伎纵情郊外。此图则表现其携伎外出郊游的情景。此图人物的描绘、树木的勾填、山石的皴染均极致富丽,反映出沈周刻意临摹的认真态度和不分门户兼善诸家的坦荡胸襟。
表现树身表皮的皴法,有鳞皴(松树皮)、绳皴(柏树皮)、交叉麻皮皴(柳树皮)。点擦横皴(梅树皮)、横皴(梧桐树皮)。
上述皴法,乃历代画家根据山石的地质结构外形,树木的表皮状态,而创造的表现形式。
2、中国山水画名作鉴赏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萌芽于南北朝时期,隋唐以后发展成为独立画种,五代两宋时期达到高度成熟,元代以后,水墨山水、浅绛山水代兴,元、明、清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名家颇盛。
此画体现的是明皇为避“安史之乱”而入蜀的历史。画为青绿设色,崇山峻岭间一队骑旅自右侧山间穿出,向远山栈道行进,前方一骑者着红衣乘三花黑马正待过桥,应为唐明皇,嫔妃则着胡装戴帷帽,展示着当时的习俗。画中山势突兀,白云萦绕,山石有勾勒无皴法,设色全为青绿。此图是反映唐代山水画面貌的重要传世作品。
王维
王维(70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善画人物、丛竹、山水。
《踏歌图》南宋马远
马远(活动于西元1190-1224年),擅画山水,兼画人物、花鸟、作人物有轩昂闲雅之气。不论构图、笔法或意境均有新意,创立「水墨苍劲」一派风格。
《溪山清远图》夏圭长卷纸本水墨纵46.5厘米横889.1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马一角、夏半边或非南宋偏安之“残山剩水”乃山水画提炼创新之为。
《秋窗读书图》南宋刘松年(刘松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纨扇绢本设色
这是一幅构思构图颇为讲究的秋景图。在圆形的构图中景物与人物的安排可谓苦心经营:两棵参天高松顶天立地,上部的松枝如盘龙相互缠绕,曲折多变;傍水而建的庭院后有错落有致的山石;画面右部是境界开阔的近水远山,与左部构图严整的庭院景致相对照。画家是以赞美的情绪来描绘秋天景色,平稳的构图增强了画面的寂静感,而红叶与青松的对比用色,微波荡漾的湖水,又在寂静中增添了活力和情趣。
八大与石涛
《山水》清八大零碎山川颠倒树不成图画更伤心
成交价: RMB 15,400,000元备注:题签:八大山人山水真迹神品,清道人。
钤印:清道人
钤印:八大山人、可得神仙
收藏印:六六庵主人鉴赏、虚明轩鉴藏书画记、瑕丰秘籍、友有敏藏
《游华阳山图》清石涛
此图写华阳山景,近景巨石压阵,虬松居中,高处重山复岭,山间飞流直泻,涧水长廊迂回盘桓,屋宇人物隐置松石丛林之中。浅绛设色,淡雅中见沉厚,丛林中用朱红圈叶,使画面更为绚丽夺目。该幅布局上突破了传统的景在下,山在上,云在中,分明隔做两段的陈式,远山与近景之间,留有若隐若现的空白,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浅绛山水:
山水画的一种。在水墨钩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
中国的山水画,先有设色,后有水墨。
设色画中先有重色,后来才有淡彩。
皴法:中国画技法名。用以表现山石和树皮的纹理。
山石的皴法主要有披麻皴、雨点皴、卷云皴、解索皴、牛毛皴、荷叶皴、铁线皴、长斧劈皴、小斧劈皴、大斧劈皴、带水斧劈皴、鬼脸皴、米芾拖泥带水皴(先以水褊抹山形坡面大小之处,用蘸墨横笔点出,亦称“落茄法”、弹涡皴、括铁皴、折带皴、泥里拔钉皴、骷髅皴、破网皴、刺梨皴、马牙皴、马牙钩(用于青绿山水)。
《匡庐图》五代荆浩绢本水墨纵185.8厘米横106.8厘米
荆浩(889—923),字浩然,因隐于太行山,朝夕观察山水树石的变化,分析总结了唐人山水画的经验,创立了北方水墨山水画派,著有山水画论《笔法记》。
《匡庐图》画的是庐山及附近一带景色,结构严密、气势宏大,构图以“高远”和“平远”二法结合,而其深远、奥妙、飘逸尽得其当。画法是皴染兼有,皴法用小披麻皴,层次井然。全幅用水墨画出,充分发挥了水墨画的长处,具有非凡神韵和独特风格。
金碧:
中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凡用这三种颜料作为主色的山水画,称“金碧山水”,比“青绿山水”多泥金一色。泥金一般用于钩染山廓、石纹、坡脚、沙嘴、彩霞,以及宫室、楼阁等建筑物。
青绿山水:
山水画的一种。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钩廓,少皴笔,着色浓重,装饰性强;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
《庐山高图》明沈周立轴,纸本,淡设然,纵193.8厘米,横98.1厘米。
图中山峦层叠,草木丰茂,飞瀑高悬,云雾浮动,此图构图、布局颇具匠心,黑色浓淡怪次逐渐变化。作者取于王蒙技法,善于组合稠密高叠的石岩,进而形成转折交搭的层峦,再位置大小林木、复合为整一的自然美,疏密,松紧,有条不紊。
《真赏斋图》明文徵明
《游春图》隋展子虔唐人摹本绢本设色纵43厘米横80.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游春图wenku.baidu.com描绘达官贵人在风和日丽的春天踏青游乐的情景。其艺术表现手法有两大特点:
一是青绿勾填技法的运用。山石树林有勾无皴,填以青绿色为主的厚重色彩;
二是在构图上,脱离了魏晋时期作为人物画背景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处理方式,而变为以山水为主,人物只作点景出现的独立完整的山水画,具有与自然景物的空间关系相适应的“远近山水,咫尺千里”的画面效果。
此画开创了青绿山水之端绪。
元代汤垕(音厚,元代初期之书画鉴赏家及收藏家)认为其人物画“人物面部神采如生,意度具足,可为唐画之祖”;《宣和画谱》称其“善画台阁,写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有咫尺千里之趣。”
李思训、李昭道(唐)
李思训(651-716),唐宗室,高宗时为江都令,开元初,官至右武卫大将军。其子李昭道亦擅山水。人称他们父子为”大李将军”、”小李将军”。李思训继承和发扬了展子虔的青绿山水画技法,已形成”青绿山水”或”金碧山水”。
李昭道,盛唐人,李思训之子,亦工着色山水,与其父同享盛名,官至太子中舍,画史上称为小李将军。他能”变父之势,妙又过之”。
《江帆楼阁图》唐李思训绢本设色纵101.9厘米横54.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山水树石,笔格遒劲,湍濑潺缓、烟霞缥缈,时睹神仙之事。
《明皇幸蜀图》唐李昭道绢本设色纵55.9厘米横8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张璪
张璪已无作品存世,他在理论上的贡献也很大,对于中国画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虽然他所撰的《绘境》今已不传,但是他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方法,主张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感的统一,成了画学的不朽名言,在中国美术史上有巨大意义,对后世的绘画理论有极大的影响。
传说他能双手分别执笔画松,“一为生枝,一为枯枝,气傲烟霞,势凌风云,槎栎(音茶利)之形,鳞皴之状,随意纵横,应手间出。生枝则润含春泽,枯枝则惨同秋色”(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秋山问道图》北宋巨然绢本墨笔纵165.2厘米横77.2厘米
荆关董巨
李成:国五代及北宋画家。字咸熙。原籍长安(今陕西西安),先世系唐宗室。他博学多才,胸有大志,但不得施展,遂放意诗酒书画,后醉死陈州(今河南淮阳)客舍。
擅山水,师承荆浩、关仝,并加以发展,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多作平远寒林,画法简练,笔势锋利,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称;画山石好像卷动的云,后人称这种表现技法为“卷云皴”。米芾形容李成的画”淡墨如梦雾中,石如云动”,这种”石如云动”的形象成为以后画家用李成笔法作画的重要风格标记。
《山水》清王鉴
拍卖会荣宝艺术精品拍卖会(第46期)
名 称山水拍品号423
作 者王鉴
形 式立轴
质 地设色纸本
尺 寸96×54cm
估 价RMB: 320,000 - 380,000
成交价RMB:374,000
拍卖日期2004-6-20
钤印:王鉴之印、十发书画。鉴藏印:十发鉴古
款识:甲辰三月拟李成笔法,作桃溪渔隐图,似老年辞兄正。
北宋人谓李成、范宽两人“一文一武”,李成之画,近视如千里之远,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坐外
《千里江山图》北宋王希孟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米友仁米氏云山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至两米而画法大变,盖意过于形。”
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万壑松风图》南宋李唐绢本水墨
《溪山行旅图》北宋范宽纵206.3厘米 横103.3厘米
范宽(活动于十世纪),陕西华原(今耀县)人,个性宽厚,举止率直,嗜酒好道,擅长山水画,隐居华山,留心观察山林间,烟云变灭,风雨晴晦,各种变化难状之景,当时人盛赞他:「善与山传神」。《溪山行旅图》是传世唯一的名迹。
巍峨的高山顶立,山头灌木丛生,树林中有楼观微露,小丘与岩石间一群驮队正匆匆赶路。细如弦丝的瀑布直泄而下,溪声在山谷间回荡,景物的描写极为雄壮逼真。全幅山石以密如雨点的墨痕和锯齿般的岩石皴纹,刻画出山石浑厚苍劲之感。
第五章中国山水画鉴赏
1、基本概念和术语
山水画:
简称“山水”。中国画的一种。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在魏晋、南北朝已逐渐发展,但仍附属于人物画;隋唐始独立,如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等;五代、北宋山水画大兴,作者纷起,如荆浩、关仝、董源等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赵伯驹的青绿山水,南北竞辉,达到高峰。从此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以虚带实,侧重笔墨神韵,开创新风;明清及近代,续有发展,亦出新貌。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传统山水画的有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等形式。
《落霞孤鹜图》明唐寅
《桃源仙境图》明仇英
《秋兴八景图册》之一明董其
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
《南山积翠图》清王时敏
王时敏(1592—1680),明末清初书画家。太仓(今属江苏)人。善长画山水,存世作品有《仙山楼阁图》、《层峦叠嶂图》等。
《南山积翠图》此图山水气势雄伟,主峰高踞画幅正中,众峰拱拥,密树浓荫,云气升浮,构图繁复,行笔缜密,一丝不苟,水墨淋漓酣畅,山问林野一派清润自然之气。此图为画家暮年为人祝寿之作,画含“寿比甫山”之意,恭谨而情深,为其佳作。
《辋川图》是画家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画面群山环抱,树林掩映,亭台楼榭,古朴端庄。别墅外,云水流肆,偶有舟楫过往,呈现出悠然超尘绝俗的意境。在王维的山水画中,尤其这幅《辋川图》所创造的淡泊超尘的意境,给人精神上的陶冶和身心上的审美愉悦,旷古驰誉。元代汤垕在其所著《画鉴》中说:“其画《辋川图》,世之最著也”。此卷为唐人摹本,构图着色尚存唐人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