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装置取出术
关节镜监视下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探讨

关节镜监视下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探讨
周振宇;唐坚;姜海莹;吴静炯;王晓平
【期刊名称】《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年(卷),期】2003(18)7
【摘要】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通用的手术方法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自2001年1月~2002年6月对17例胫骨平台骨折ScatzkerⅠ~Ⅳ型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478-479)
【关键词】关节镜;监视;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
【作者】周振宇;唐坚;姜海莹;吴静炯;王晓平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3.42
【相关文献】
1.关节镜监视下骨折撬拨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J], 贾雪峰;胡灏;方基石;吴志勇;包大禹;徐劭晖
2.关节镜监视下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内固定的疗效分析 [J], 董佩龙;唐晓波;王健
3.关节镜监视下骨折撬拨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观察 [J], 全守尧;林浙龙
4.关节镜监视下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观察 [J], 刘兵;马翔宇;宋夏楠;刘欣伟;周大鹏
5.经关节镜下监视辅助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J], 谢红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节镜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镜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夏冰;毕擎;吴健【期刊名称】《浙江创伤外科》【年(卷),期】2001(6)3【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应用价值及方法。
方法对 1994年 10月~ 2000年 10月在关节镜下治疗的 23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23例经 6个月~ 6年随访,除 1例有10°内翻畸形外均复位良好,未发生感染和严重的骨关节炎, Hohl 评分:优 17例、良 4例、中 2例,优良率91.3%。
结论SchatzkerⅠ~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镜撬拨复位,松质骨螺钉固定比非手术治疗在复位、固定上更可靠,可避免遗留常见的关节内伴随损伤,比常规手术治疗创伤小、恢复快,更有利于早期活动。
【总页数】2页(P147-148)【作者】夏冰;毕擎;吴健【作者单位】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 310014;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 310014;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 31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相关文献】1.关节镜下微创治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高龄患者Schatzker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对比 [J], 刘德志;胡建斌2.关节镜下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J], 张国峰;杨辉;冯志伟;刘殿魁;卢海明;胡清勇;常德勇3.关节镜下内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的效果 [J], 张喜明4.关节镜下牵引复位治疗外侧或单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价值 [J], 李庆波5.关节镜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Schatzker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 [J], 施立奇;李象钧;赵俊;刘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56例

效果 。L bwt等 _报道 , 过 9% 的胫 骨 平 台骨 折 uoi z 4 超 0 患者经关 节 镜 下 复 位 内 固定 术 治 疗 可 获 得 满 意 的疗
疗胫骨平台骨折相比, 其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更快、 更容
易 。Gl等 _认 为 , 用关节镜下 复位 内固定术治疗胫 i l 6 采 骨平 台骨折可 以尽 早 恢 复膝 关节 的平整 和稳 定 , 为关 节软骨 的再 生提供条 件 , 而减少关节软 骨的纤维化 。 从 关节 镜下 复位 内 固定 术 治 疗 胫 骨 平 台 骨折 具 有 以下 优点 : 可 以彻 底 冲 洗 关 节 腔 , 除关 节 内积 血 ① 清 及游 离 骨屑 , 减少 术 野 组 织 在 空气 中 的暴 露 , 降低 感
—
[ ] Ie ci Atrsoi t a n fh i o t a m — 8 kuh H. r ocpc r t t eds i l e l e h e me o t c d a r nsu. ehiu n og t m r ut[ ] Ci O h p i s T cnqe ad l e e l J . l  ̄ o c n r s s n
准确地判断膝关节内是否存在其他结构损伤 , 如半月
周 不负 重下 行 膝关 节 功能 锻炼 ; 后 8—1 扶 双拐 术 0周 部 分负 重行 走 ; 后 3个 月 摄 x 线 片 证 实 骨 折 愈 合 术
后, 开始 完 全负重 行走 。
骨伤科-取内固定装置诊疗方案

取出骨折内(外)固定中西医诊疗方案中医诊断:ICD编码骨折病A03.06.01.西医诊断:ICD编码取除内固定装置Z47.000X002取除骨折内固定装置Z47.001.取出外固定装置Z47.803行内固定拆除术(ICD10-CM-78.6002)一、西医诊疗: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病史:明确外伤骨折后进行手术内置物植入病史;2.主要症状及体征:患者患处无明显症状,局部见明显手术疤痕,无红肿、溃疡及窦道形成,局部无压痛叩击痛。
3.X线摄片检查可见:钢板内置物存在,无断裂松动剂脱落,见骨折处连续性骨痂通过。
部分骨折需要CT检查,明确断端愈合程度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术后目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2.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3.首选拆除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诊疗方案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编码TCD:BGG000、骨折内固定术后(ICD10-Z47.003);2.明确外伤骨折后进行手术内置物植入病史;3.钢板内置物存在,无断裂松动剂脱落,见骨折处连续性骨痂通过。
4.除外以下情况:1)并发严重感染骨髓炎形成者;2)内置物因外院器械不和或时间久远不能取出者;3)合并其他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严重影响第一诊断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者。
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1)术前准备(术前评估)≤7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骨科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肌电图、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2)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简易钢丝内固定术后取出的三种方法

简易钢丝内固定术后取出的三种方法以简易钢丝内固定术后取出的三种方法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简易钢丝内固定术是一种常见的骨折治疗方法,通过将钢丝穿过骨折部位实现骨折的固定。
手术后,钢丝通常需要取出,以免引发感染或不适。
本文将介绍简易钢丝内固定术后取出的三种方法。
一、手术取出法手术取出法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在手术室内,医生通过小切口将器械引入体内,定位并取出固定在骨折处的钢丝。
这种方法具有直观、准确的优点,适用于骨折复杂或钢丝位置较深的情况。
然而,手术取出法需要再次进行手术,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风险,同时也增加了医疗资源的消耗。
二、经皮取出法经皮取出法是一种非手术的方法,通过皮肤切口将器械引入体内进行钢丝的取出。
相比手术取出法,经皮取出法更加简便快捷,无需再次手术,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风险。
这种方法适用于钢丝位置较浅、骨折简单的情况。
然而,经皮取出法的局限性在于无法直观地观察钢丝的位置,可能存在取出不完全或伤及周围组织的风险。
三、间接取出法间接取出法是一种相对较为保守的方法,通过物理力学的原理使钢丝自行脱落或松动,然后通过局部按摩或物理刺激将其取出。
这种方法避免了手术和皮肤切口,对患者的创伤较小。
然而,间接取出法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且存在取出不完全或钢丝残留的风险。
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钢丝固定时间较长、骨折愈合较好的情况。
简易钢丝内固定术后的钢丝取出可以采用手术取出法、经皮取出法和间接取出法这三种方法。
在具体应用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骨折情况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手术取出法具有准确可靠的优点,适用于复杂或深位的骨折;经皮取出法简便快捷,适用于浅位和简单的骨折;间接取出法保守安全,适用于固定时间较长的骨折。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医生都应严格操作,确保钢丝的完全取出,以保证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节镜辅助下应用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分析

c H I N E s E C o M M U i T Y 0 0 C T 0 R s
关节镜辅助下应 用经皮钢 板 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 台骨折临床分析
石晶 魏 戎
医 院
抬高 , 进 行 消肿 。术 前对 膝 关 节 正 侧位 进 行 x线 片拍 摄 , 并行三 维 C T重 建 和 MR I 检 查 。根 据 S e h a t z k e r分 类 标 准 , 对 患 者 伤势进行评 价 , 制 订 差 异 化 的手 术 方 案 。
0 7. 0 3l
②手术方法 : 上述患者都在气囊止血带 的 控制下 接受 手术 , 常规关节镜入路 。对 膝
关节进 行镜 下探 查 , 对胫 骨平 台关 节面损 伤及塌陷的情况进行确认 , 了结合并关节 软骨损伤的情况 以及 半 月板和关 节 内韧
带 损 伤 的具 体 状 况 。 对 交 叉 韧 带 以外 的
固 定术 治 疗 , 并 对 其 治 疗 情 况 进 行 了回 顾 性 分析 。结 果 : 经治疗, 优 5 6例 , 良 1 0 例, 中 6例 , 优 良率 高达 9 1 . 7 % 。结 论 :
关节镜 结合 MI P P O 符合 微创 理 论 , 此 外
该技 术 切 口 小 、 感 染 率 和 并 发 症 发 生 率
整个骨 块下 沉 , 采 用 关 节镜 明确 塌 陷位 置 。选择合适 点定 位 , 再将 定位 针钻 进 , 采用空心顶推器顺定位针 方向锤击 , 使塌 陷骨折块 被顶 起。取 白体髂 骨在骨 折块
下 的 空 腔 内进 行 填 塞 植 骨 , 采 用 2~3颗
例, 对其进行 - 『关节 镜技术结合经皮钢板 内阎定术 ( M I P P O) 治疗 , 并对其治疗情况
关节镜下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E] Ko et Wu f . p e ioyadt a et f 2 l r L, l E i mo g n et n o m fK d l r m
由于 H f 骨折临床并不多见 , oa f 其特殊的解剖结构以及 普通影像学的表现给临床的诊断及治疗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给患者的临床康复也带来了巨大影响。 相信随着医生对
1 , 4例 Ⅳ型 8 。 例
12 术前准备 术前对患者进行详细体格检查, . 复查膝关节
C T及C T下三维重建。 对患者进行 Sht e 分型。 ca kr z 视病情给 予适当消肿治疗 , 相应肢体石膏托外固定, 骨折严重时可行跟
节 功能的恢复 。
满意后, 植入 1 枚普通螺钉维持钢板位置, 之后直视下在钢 板的胫骨平台端植入 2 枚锁定螺钉 , ~3 钢板远端在瞄准器
时膝关节屈曲应达到 9。 周时关节屈曲达到正常。同时配 0, 4
新型微创钢板, 具有锁定和加压的双重功能 。其特殊的锁 ] 定加压设计, 将螺钉和钢板融为一体, 可有效地将胫骨平台 受到的应力逐级均匀的分散到胫骨平台和胫骨干, 可以提供
可靠的骨折内固定, 以防止骨折再次塌陷和内固定物的松 动, 更有利于膝关节早期进行康复功能锻炼, 以获得 良好的 关节功能。 钢板本身不需要与骨接触 , 不破坏骨膜血运, 减少
合股四头肌和小腿肌群肌力锻炼, 周后逐渐下地负重行走, 4
6 2 ~1 周完全负重行走。
2 结 果
本组 2 例均获 随访 , 间为 6 2 个月 , 均 (2 ) 8 时 ~ 4 平 1±3
个月。分别于术后 13和 6 、 个月进行 X线片检查, 1例 有 Sh t e I caz r V k 型骨折患者在术后 1 个月复查 X线片时出现骨
图文详解:内固定物取出方法、手术技巧汇总

图文详解:内固定物取出方法、手术技巧汇总一微创取内固定物的方法1、概述接骨板内固定广泛用于长骨骨折,取得较好疗效,但接骨板固定在骨折骨性愈合后,易产生应力遮挡,有的患者有异物感及心理不适。
目前,在中国,一旦骨折达到骨性愈合,大部分患者会考虑尽早取出内固定接骨板,当然其比例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传统的方法是全层切开,剥离并取出接骨板,其损伤大、出血量多、对循环系统干扰大、住院时间长、患者费用高、且术后易造成感染、肌肉萎缩、肌肉粘连、关节僵硬及术后再次骨折等不良后果。
下面分别从定位方法、小切口设计、接骨板取出方法等方面进行讲述。
2、定位方法在康复后期取出内固定物的手术过程中,内固定物的定位,往往是影响其能否微创取出的关键因素。
表:内固定物的定位方法3、小切口的设计•切口包括一个取接骨板的切口及数个取螺钉的切口,其中取接骨板切口可与取螺钉切口重叠。
•顺序先做取螺钉的小切口,将螺钉取出;再做取接骨板的切口,将接骨板取出;有时所有螺钉均经小切口取出,但接骨板无法取出,只得将远端或近端一个取螺钉切口延长或两个取螺钉切口相连,方能取出接骨板。
•方法根据体表定位,确定内固定物在体表的投影位置,可用记号笔在原切口两端划出标记,防止因判断失误而不必要地延长手术切口,增加创伤。
再根据局部软组织条件精心设计手术切口,使切口精确恰当,便于术中微创操作,采用尽量少的、小的切口取出内固定物。
表:小切口取内固定物采用小切口显露螺钉尾端后,清除钉帽内的软组织,再以螺丝刀依次取出螺钉。
注意在拧下螺钉时刀头与钉帽凹槽要紧密结合,不要将刀头斜行插入钉帽凹槽,防止打滑导致取钉困难。
如果拧取螺钉时很费力且螺钉不转动,可反向用力拧钉,此时可使螺钉松动,便可顺利取出。
4、微创接骨板取出方法接骨板取出过程中,如何有效的松动接骨板至关重要。
接骨板固定时,接骨板上的部分钉孔未置入螺钉或联合孔仅拧入一枚螺钉,空置的钉孔被软组织及瘢痕包绕,形成连接接骨板浅、深层的“肉柱”,阻碍接骨板的拔出,需要将其弄断,方可顺利取出接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