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物理化学 相平衡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第四版答案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第四版答案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第四版答案【篇一:5.天津大学《物理化学》第四版_习题及解答】ass=txt>目录第一章气体的pvt性质 ....................................................................................................... (2)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 . (6)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 .. (24)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 . (51)第五章化学平衡 ....................................................................................................... .. (66)第六章相平衡 ....................................................................................................... (76)第七章电化学 ....................................................................................................... (85)第八章量子力学基础 ....................................................................................................... . (107)第九章统计热力学初步 ....................................................................................................... ...... 111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 ....................................................................................................... . (117)第一章气体的pvt性质1.1 物质的体膨胀系数与等温压缩率的定义如下试推出理想气体的,与压力、温度的关系。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第四版)课后答案 第六章 相平衡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第四版)课后答案 第六章 相平衡

0 1.08 1.79 2.65 2.89 2.91 3.09 3.13 3.17 (1) 画出完整的压力-组成图(包括蒸气分压及总压,液相线及气相线);
(2) 组成为
的系统在平衡压力
下,气-液两相平衡,求
课 后 答 案 网
平衡时气相组成 及液相组成 。
(3) 上述系统 5 mol,在
课 后 答 案 网
(3) 某组成为 (含 CCl4 的摩尔分数)的 H2O-CCl4 气体混合物在 101.325 kPa 下恒压冷却到 80 °C 时,开始凝结出液体水,求此混合气体的组成; (4) 上述气体混合物继续冷却至 70 °C 时,气相组成如何; (5) 上述气体混合物冷却到多少度时,CCl4 也凝结成液体,此时气相组成如
(5) 上述气体混合物继续冷却至 66.53 °C 时,CCl4 也凝结成液 体(共沸),此时 H2O 和 CCl4 的分压分别为 26.818 kPa 和 74.507 kPa,因此
课 后 答 案 网
6.12 A–B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的液-固平衡相图如附图,试指出各个相区
(2) 当温度由共沸点刚有上升趋势时,系统处于相平衡时存在哪 些相?其质量各为多少?
解:相图见图(6.7.2)。(1)温度刚要达到共沸点时系 统中尚无气相存在,
课 后 答 案 网
只存在两个共轭液相。系统代表点为

根据杠
杆原理
(2)当温度由共沸点刚有上升趋势时,L2 消失,气相和 L1 共存,因此
何? (2)外压 101.325 kPa 下的共沸点为 66.53 °C。 (3)开始凝结出液体水时,气相中 H2O 的分压为 43.37 °C,因此
(4) 上述气体混合物继续冷却至 70 °C 时,水的饱和蒸气压,即水在气相中 的分压,为 31.16 kPa,CCl4 的分压为 101.325 – 31.36 = 70.165 kPa,没有达 到 CCl4 的饱和蒸气压,CCl4 没有冷凝,故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第十章 界面现象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第十章 界面现象

4. 亚稳态及新相生成
系统分散度增大、粒径减小引起液滴和固
体颗粒的饱和蒸气压大于普通液体、固体的情
况,只有在粒径很小时才需要考虑。 在蒸气冷凝、液体凝固和沸腾、溶液结晶 等过程中,新相从无到有,最初尺寸极其微小, 比表面积和表面吉布斯函数都很大,新相的产
生非常困难,会出现一些特殊的状态——亚稳
态(介安态)。
dG dA 8πr dr
pr 4πr 2 (dr ) pr dG (dn) RT ln RT ln p M p
dG dA 8πr dr
pr 2 M RT ln p r
开尔文公式
由Kelvin公式可知: 凸液面 r 越小pr 越大 p 2 M 对于凹液面: RT ln pr r 比较饱和蒸气压: p凸> p平> p凹
吸附等温线:
Va

Va

0
Va

p/p*

1
0 Va
p/p*

1
Va
0p/p*ຫໍສະໝຸດ 10p/p*
1
0
p/p*
1
p: 达平衡时的吸附压力; p*: 该温度下吸附气体的饱和蒸气压。
2. 吸附经验式——弗罗因德利希公式
Freundlich用指数方程描述 型吸附等温线
V a kpn
n、k 是两个经验参数,均是 T 的函数。 k: 单位压力时的吸附量。一般T ,k; n :介于0~1之间,反映 p 对V a 影响的强弱。 直线式: lgV
§10.4 液 - 固界面
固体表面力场不对称,存在润湿和吸附 1. 接触角与杨氏方程
平衡时
cos
s ls lg

《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第1讲 气体的pVT关系)

《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第1讲  气体的pVT关系)

第1讲气体的pVT 性质《物理化学》考点精讲教程(天津大学第五版)主讲人:张彩丽网学天地《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四、物理化学课程的内容《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二、气体常数《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1)指定状态下计算系统中各宏观性质。

《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2)状态变化时,计算系统各宏观性质。

《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例:某空气《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2. 质量分数《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5. 理想气体方程对理想气体混合物的应用《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2. 道尔顿分压定律《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三、阿马格分体积定律《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物理意义:《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四、两者关系《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1. 指定状态下的计算《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2. 状态变化时的计算《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A,0200kPap=《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2. 性质《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二、临界参数c《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三、真实气体的《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1. T< T c,反映出液体的不《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2. T = T c《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2. 波义尔温度《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二、范德华方程《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2. 体积修正《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三、维里方程《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物理化学》(天大第五版)考点精讲教程二、压缩因子图任何Tr ,pr→0,Z→1(理想气体);T r较小时,p r↑,Z先↓,后↑,反映出气体低压易压缩,高压难压缩;T r 较大时,Z ≈1。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第五版-习题及解答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第五版-习题及解答

及。
要确定 ,只需对第二步应用绝热状态方程
因此
,对双原子气体
由于理想气体的 U 和 H 只是温度的函数,
整个过程由于第二步为绝热,计算热是方便的。而第一步为恒温可逆
12 / 144
2.24 求证在理想气体 p-V 图上任 一点处,绝热可逆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大于恒温可逆线的绝 对值。
证明:根据理想气体绝热方程,
T
及过程的

解:过程图示如下
显然,在过程中 A 为恒压,而 B 为恒容,因此
11 / 144
同上题,先求功 同样,由于汽缸绝热,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2.23 5 mol 双原子气体从始态 300 K,200 kPa,先恒温可逆膨胀到压力为 50 kPa,在绝热可
逆压缩到末态压力 200 kPa。求末态温度 T 及整个过程的 解:过程图示如下
及。 解:先确定系统的始、末态
对于途径 b,其功为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2.6 4 mol 的某理想气体,温度升高 20 C°,求 解:根据焓的定义
的值。
2.10 2 mol 某理想气体,
。由始态 100 kPa, 50 dm 3,先恒容加热使压力体积
增大到 150 dm 3,再恒压冷却使体积缩小至 25 dm 3。求整个过程的

假设气体可看作理想气体,
,则
8 / 144
2.16 水煤气发生炉出口的水煤气的温度是
1100 °C,其中 CO(g)和 H2(g)的摩尔分数均为
0.5。若每小时有 300 kg 的水煤气由 1100 °C 冷却到 100 °C,并用所收回的热来加热水,是
水温由 25 °C 升高到 75 °C。求每小时生产热水的质 量。 CO(g)和 H2(g)的摩尔定压热容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总复习(含答案)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总复习(含答案)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1. 热力学第一定律U Q W ∆=+只适用于:答案:D〔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C 〕化学变化 〔D 〕封闭体系的任何变化2. 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在300K 时绝热压缩到500K ,则其焓变H ∆约为:4157J3. 关于热和功,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答案:B〔A 〕功和热只出现在体系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只存在于体系和环境的界面上〔B 〕只有封闭体系发生的过程中,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C 〕功和热不是能量,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可称为被交换的能量〔D 〕在封闭体系中发生的过程,如果内能不变,则功和热对体系的影响必互相抵消4. 涉与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答案:D〔A 〕单质的焓值均为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D 〕化学反应中体系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5. 下列过程中,体系内能变化不为零的是:答案:D〔A 〕不可逆循环过程 〔B 〕可逆循环过程〔C 〕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过程 〔D 〕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6. 对于理想气体,下列关系中那个是不正确的?答案:A〔A 〕0)(=∂∂V TU 〔B 〕0)V U (T =∂∂〔C 〕0)P U (T =∂∂〔D 〕0)P H (T =∂∂ 7. 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的描述是正确的?答案:A〔A 〕 Q=0 ;H ∆=0;P ∆<0 〔B 〕 Q=0 ;H ∆= 0;P ∆>0〔C 〕 Q>0 ;H ∆=0;P ∆<0 〔D 〕 Q<0 ;H ∆= 0;P ∆<08. 3mol 的单原子理想气体,从初态T 1=300 K 、p 1=100kPa 反抗恒定的外压50kPa 作不可逆膨胀至终态T 2=300 K 、p 2=50kPa ,对于这一过程的Q=3741J 、W=-3741J 、U ∆=0、H ∆=0。

9. 在一个绝热的刚壁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使物系的温度从T 1升高到T 2,压力从p 1升高到p 2,则:Q = 0 ;W = 0 :U ∆= 0。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第五版第六章讲解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第五版第六章讲解

一、完全互溶双液系相平衡及相图——定温的 p - x 图
3)、相图分析——杠杆规则
l
恒压线
D p*B
R:系统点, pR-XR; L:液相

pR-xL ; G:气相点, pR-yG
气相量为nG,液相量为nL;
pR
p*A C
LR
G
nL
nG
g
(nG nL ) X R nG yG nL xL A

p
A
x
A

pB xB

p
A
(
pB

p
A
)xB
xB

101.325
p
A
p
B

p
A
,
yB

pB p

p
B
x
B
101.325
A xL XR y
B
G
l
pR
L
p*A C
Dp *
B
R G
g
(T,xB,yB)
A
XL
y
B
x (y G)
2)相图分析
(1)点: F=0, C=1,P=2
⑴ 30℃下,与水蒸气平衡共存的含水盐最多可能有 几种?
⑵ -10℃及常压下,与碳酸钠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 的含水盐最多可能有几种?
解:⑴ 设S=2,则R=0、R’=0,C=S-R-R’=2 或设S=5,则R=3、R’=0,C=S-R-R’=2 F =C - P + 1= 3 - P ,∵Fmin=0,∴ Pmax=3,含水盐
确定平衡系统的状态所必须的独立强度变量的 数目称为自由度。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_相平衡PPT教案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_相平衡PPT教案
F = C – P + n;
9
例1: 今有密闭抽空容器中有过量固体NH4Cl,有下列分解反应: NH4Cl(s) == NH3(g) + HCl(g),
求此系统的R、R'、C、P、F 各为多少?
解:R = 1,R'= 1(同一相,符合比例) C = S - R - R' = 3 - 1 - 1 = 1, P = 2, F = C - P + 2 = 1 - 2 + 2 = 1,
18
说明: (1)在高压下除普通的冰外,尚有几种不同晶型的冰 (2)对多数物质来说,在熔化过程中体积增大,故熔点曲线的斜率为正值 ,如CO2相图
19
(二)二组分系统的气液平衡
二组分系统相律形式: F=C–P+2=2–P+2=4–P
F = 0 时, P = 4,相数最多,无变量,即T、p、x、y 都为确定值,不能任意变化。
一般负偏差 最大负偏差
液态部分互溶系统 气相组成介于两液相之间
t-x图
气相组成位于两液相同侧
液态完全不互溶系统 t-x图
21
液—固平衡相图
相图 固态不互溶凝聚系统 热分析法
溶解度法
稳定化合物 生成化合物凝聚系统 不稳定化合物
固态互溶系统相图
完全互溶 部分互溶
有一低共熔点
有一转变温度
22
二组分液态完全互溶系统
本章主要介绍相律和一些基本的相图,以及如何由实验数据绘制相图 、如何应用相图等等。
2
§6-1 相律
Gibbs 1876年 由热力学原理导出 描述:平衡系统中:
相数 ~ 独立组分数 ~ 自由度 之间的关系
1.基本概念 1)相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第五章ppt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第五章ppt
B
而第二项为:RT
νBln
B
pB p
RT ln
B
pB p
νB
RT
ln
B
pB p
νB
其中的
B
pB p
νB
是反应物及产物的
pB p
νB
的连乘积。
因为反应物计量系数 vB 为负,产物计量系数vB 为正,所以它
的形式是
p产 物 /p p反 应 物/p
ν产 物 ν反 应 物
有气相和凝聚相(液相、固体)共同参与的反应称为复 相化学反应。只考虑凝聚相是纯态的情况,纯态的化学势就 是它的标准态化学势,所以复相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只与 气态物质的压力有关。
例如,有下述反应,并设气体为理想气体:
CaCO3(s) ƒ CaO(s) CO2(g)
K$ peq (CO2 ,g) / p$
p(CO 2, g) 称为CaCO 3 (s) 的解离压力。
4. 有凝聚态物质参加的理想气体化学反应
如果产生的气体不止一种,则所有气体压力的总和称为 解离压。
例如: NH 4HS(s) NH3 (g) H2S(g)
解离压力 p p(NH3 ) p(H2S)
则热力学平衡常数:
Kө$
peq
(NH3 p$
(1) N2(g) 3H2(g) 2NH3(g)
1
3
(2) 2 N2(g) 2 H2(g) NH 3(g)
Δr Gm,1 RT lnK1 Δr Gm,2 RT lnK2
ΔrGm,1 2ΔrGm,2 K1 K2 2
所以,在给出化学反应标准平衡常数时,必须指明它所对应 的化学计量式。
4. 有凝聚态物质参加的理想气体化学反应

物理化学(李文斌)天津大学出版社 短时第五章概念题

物理化学(李文斌)天津大学出版社 短时第五章概念题
ww.khd课后a答案w网.com
第五章 相平衡
概念题
1填空题
1. 在一定温度下,A和B形成的二组分溶液的密度为ρ,A和
B的摩尔质量分别为MA和MB。已知溶液摩尔分数为 xB,则此溶
液浓度cB 和 xB的关系为 cB=
;溶液质量摩尔
浓度 bB 与 xB 的关系为 bB=

答: 应分别填入 “cB = xBρ / M”;
第五章 相平衡
概念题
10. 在一个抽空的容器中放入过量的 NH4I(s) 和
NH4Cl(s)并发生下列反应
NH4I(s) = NH3(g) + HI (g)
NH4Cl(s) = NH3(g) + HCl(g)
此平衡系统的相数P=
; 组分数
C=
;自由度数F=

选择填入: 0, 1, 2, 3, 4, 5.

选答择:填应入填:入(a)“=0 (d) ”(b)。<1
(c)>1
(d)=1 ∵ pB = p*B xB
ln(pB / kPa) = ln(p*B / kPa) + ln xB
∴{∂ ln(pB / kPa)/ ∂ ln xB}T = 1
ww.khd课后a答案w网.com
第五章 相平衡
概念题
17. 在一定温度下,由溶剂A与溶质B形成的 理想稀溶液,与其平衡的气体为理想气体。
此系统的组分数C=
;自由度数
F=

选择填入: 0, 1, 2, 3, 4.
答: 应分别填入: 2、2。
ww.khd课后a答案w网.com
第五章 相平衡
概念题
14. 在一个抽空的容器中放有适量的 H2O(l), I2(g)和 CCl4 (l)。水与四氯化碳在液态完全 不互溶,I2可分别溶于水和四氯化碳(l)中, 上部的气体中三者皆存在,达平衡后此系统

天津大学版物理化学课件六章相平衡

天津大学版物理化学课件六章相平衡

又如:任意组成的二组分盐水溶液与水蒸气的两相平衡系统, 又如:任意组成的二组分盐水溶液与水蒸气的两相平衡系统, 可以改变的变量有三个:温度、压力和盐水溶液的组成。 可以改变的变量有三个:温度、压力和盐水溶液的组成。但 因水蒸气压是温度和溶液的组成的函数,或者说沸腾温度是 因水蒸气压是温度和溶液的组成的函数, 压力和溶液的组成的函数。显然,要保持两相平衡, 压力和溶液的组成的函数。显然,要保持两相平衡,这三个 变量之中只有两个可以独立改变,故这个系统的自由度数为2 变量之中只有两个可以独立改变,故这个系统的自由度数为2 F=2)。 (F=2)。
要表示每一相的组成需要(S-1)个浓度变量,系统共有P个 相,共需有P(S-1)浓度变量。根据相平衡条件:所有各相 的温度相等,压力相等,于是确定系统状态的总变量数=[P (S-1)+2]。
• 设一相平衡系统: Ⅰ:1,2,3,…,S Ⅱ:1,2,3,…,S …………… 共有P(S-1)浓度变量 P: 1,2,3,…,S 各相温度压力相等,则有 总变量数=[P(S-1)+2]
3.自由度数 自由度数F 自由度数 • 相平衡系统发生变化时,系统的温度、压力及 每个相的组成均可发生变化。我们把能够维持 把能够维持 原有相数而可独立改变的变量(可以是温度、 原有相数而可独立改变的变量(可以是温度、 压力和某一相组成的某些物质的相对含量) 压力和某一相组成的某些物质的相对含量)叫 做自由度,这种变量的数目叫自由度数, 做自由度,这种变量的数目叫自由度数,用F表 示。 • 例如:纯水的气液两相平衡时,温度、压力可 以改变,但是其中只有一个变量(如T)可以独 立改变,另一个变量(p)是不能独立改变的, 它是前一个变量的函数,这个函数关系就是克 拉佩龙方程。由此可见,要维持纯水的气液两 相平衡,系统只有一个独立可变的变量,我们 说这一系统的自由度数F = 1。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知识点归纳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知识点归纳

气体的pvT关系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m/M)RT= nRT (1.1)或pV m=p(V/n)=RT (1.2)式中p、V、T及n的单位分别为P a、m3、K及mol。

V m=V/n称为气体的摩尔体积,其单位为m3·mol。

R=8.314510J·mol-1·K-1称为摩尔气体常数。

此式适用于理想,近似于地适用于低压下的真实气体。

二、理想气体混合物1.理想气体混合物的状态方程(1.3)pV=nRT=(∑BBn)RTpV=mRT/M mix (1.4)式中M mix为混合物的摩尔质量,其可表示为M mix def∑BBy M B (1.5)M mix=m/n=∑BBm/∑BBn(1.6)式中M B为混合物中某一种组分B的摩尔质量。

以上两式既适用于各种混合气体,也适用于液态或固态等均匀相混合系统平均摩尔质量的计算。

2.道尔顿定律p B=n B RT/V=y B p (1.7)P=∑BBp(1.8)理想气体混合物中某一种组分B的分压等于该组分单独存在于混合气体的温度T及总体积V的条件下所具有的压力。

而混合气体的总压即等于各组分单独存在于混合气体的温度、体积条件下产生压力的总和。

以上两式适用于理想气体混合系统,也近似适用于低压混合系统。

3.阿马加定律V B*=n B RT/p=y B V (1.9)V=∑V B* (1.10)V B*表示理想气体混合物中物质B的分体积,等于纯气体B在混合物的温度及总压条件下所占有的体积。

理想气体混合物的体积具有加和性,在相同温度、压力下,混合后的总体积等于混合前各组分的体积之和。

以上两式适用于理想气体混合系统,也近似适用于低压混合系统。

三、临界参数每种液体都存在有一个特殊的温度,在该温度以上,无论加多大压力,都不可能使气体液化,我们把这个温度称为临界温度,以T c或t c表示。

我们将临界温度T c时的饱和蒸气压称为临界压力,以p c表示。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精研学习䋞提供资料>无偿试用20%资料
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全收集
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
目录
第1章气体的pVT关系
1.1复习笔记
1.2课后习题详解
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2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2.1复习笔记
2.2课后习题详解
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3.1复习笔记
3.2课后习题详解
3.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4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详解
4.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5章化学平衡
5.1复习笔记
5.2课后习题详解
5.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6章相平衡
6.1复习笔记
6.2课后习题详解
6.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7章电化学
7.1复习笔记
7.2课后习题详解
7.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量子力学基础
8.1复习笔记
8.2课后习题详解
8.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统计热力学初步9.1复习笔记
9.2课后习题详解
9.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界面现象
10.1复习笔记
10.2课后习题详解10.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化学动力学11.1复习笔记
11.2课后习题详解1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胶体化学
12.1复习笔记
12.2课后习题详解1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天津大学第五版物理化学课件

天津大学第五版物理化学课件
当系统达到平衡,
rGm rG RT ln J 0
$ m eq p $ eq rGm RT ln J p RT ln K $
K称为热力学平衡常数,它仅是温度的函数,在
数值上等于平衡时的压力商,是无量纲的量。因
为它与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有关,所以又称
为标准平衡常数。
1. 标准平衡常数
(1) C(s) O2 (g) CO2 (g)
(2) CO(g) 1 O2 (g) CO2 (g) 2
$ r Gm (1)
$ r Gm (2)
(1) - 2×(2) 得(3)
(3) C(s) CO2 (g) 2CO(g)
$ $ $ r Gm (3) r Gm (1) 2 r Gm (2)
例题
例题 298K时,正辛烷C8H18(g)的标准燃烧焓是 –5512.4 kJ· –1 ,CO2(g)和液态水的标准生成焓分别 mol 为–393.5和–285.8 kJ· –1 ;正辛烷,氢气和石墨的标 mol 准熵分别为463.71,130.59和5.69 J· –1· –1。 K mol ⑴ 试求算298K时正辛烷生成反应的K。 ⑵ 增加压力对提高正辛烷的产率是否有利?为什 么? ⑶ 升高温度对提高其产率是否有利?为什么? ⑷ 若在298K及标准压力下进行此反应,达到平衡 时正辛烷的物质的量分数能否达到0.1?若希望正辛烷 的物质的量分数达0.5,试求算298K时需要多大压力才 行?
例题


6. 其它的平衡常数
eq K p ( pB ) B B
一般有单位
对于理想气体
eq pB B $ eq B $ B K ( $ ) ( pB ) /( p ) p B B

物理化学第五章相平衡

物理化学第五章相平衡
*
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
(2)正偏差在p-x图上有最高点
由于A,B二组分对拉乌尔定律的正偏差很大,在p-x图上形成最高点,如左图。
在p-x图上有最高点者,在T-x图上就有最低点,这最低点称为最低恒沸点(minimum azeotropic point)
计算出对应的气相的组成,分别画出p-x(y)和T-x(y)图,如(b),(c)所示。
在p-x图上有最低点,在T-x图上就有最高点,这最高点称为最高恒沸点(maximum azeotropic point)
计算出对应的气相组成,分别画出p-x(y)图和T-x(y)图。如图(b),(c)所示。
*
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
*
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
对于 体系,若乙醇的含量小于95.57,无论如何精馏,都得不到无水乙醇。只有加入 ,分子筛等吸水剂,使乙醇含量超过95.57,再精馏可得无水乙醇。
*
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
(3)负偏差在p-x图上有最低点
由于A,B二组分对拉乌尔定律的负偏差很大,在p-x图上形成最低点,如图(a)所示。
*
0.0
0.2
0.4
0.6
0.8
1.0
l(A+B)
g(A+B)
C6H5CH3(A)
C6H6(B)
xB
yB
t/℃
140
120
80
100
0.0
0.2
0.4
0.6
0.8
1.0
y5,B
y3 ,B
y2 ,B
y4 ,B
y1 ,B
xB
x5 ,B
x4 ,B

2024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课件103

2024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课件103

103•课程介绍与背景•热力学基础•相平衡与相图目录•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电化学基础与应用•表面现象与胶体化学•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课程介绍与背景物理化学在化学、化工、材料、能源、环境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和设计新的化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变化之间关系的科学。

物理化学定义及重要性天津大学物理化学课程特色强调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结合科研和工程实践,引入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案例,拓宽学生视野。

课件103内容概述123热力学基础热力学系统及其分类孤立系统开放系统封闭系统热力学能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0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0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意义03相平衡与相图相平衡条件及相律相平衡条件相律单组分系统只含有一个组分的系统称为单组分系统。

如水、乙醇等纯净物都是单组分系统。

相图表示单组分系统的相图通常以温度T和压力p为坐标,表示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单组分物质的存在状态及相变情况。

相变过程在单组分系统中,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物质会发生固-液、液-气、固-气等相变过程。

这些相变过程在相图上表现为不同的曲线和区域。

多组分系统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组分的系统称为多组分系统。

如溶液、合金等都是多组分系统。

相图表示多组分系统的相图通常以各组分的摩尔分数为坐标,表示不同组成和条件下多组分物质的存在状态及相变情况。

相变过程在多组分系统中,随着组成和条件的变化,物质会发生液-液分相、固溶体析出等复杂的相变过程。

这些相变过程在相图上表现为不同的区域和界线。

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化学反应的方向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化学反应总是向着体系总能量降低的方向进行,即向着生成更稳定产物的方向进行。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第五版)第六章答案 相平衡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第五版)第六章答案 相平衡

第六章相平衡6.1指出下列平衡系统中的组分数C,相数P及自由度F。

(1)I2(s)与其蒸气成平衡;(2)CaCO3(s)与其分解产物CaO(s)和CO2(g)成平衡;(3)NH4HS(s)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与其分解产物NH3(g)和H2S(g)成平衡;(4)取任意量的NH3(g)和H2S(g)与NH4HS(s)成平衡。

(5)I2作为溶质在两不互溶液体H2O和CCl4中达到分配平衡(凝聚系统)。

解:(1)C = 1, P = 2, F = C–P + 2 = 1 – 2 + 2 = 1.(2)C = 3 – 1 = 2, P = 3, F = C–P + 2 = 2 – 3 + 2 = 1.(3)C = 3 – 1 – 1 = 1, P = 2, F = C–P + 2 = 1 – 2 + 2 = 1.(4)C = 3 – 1 = 2, P = 2, F = C–P + 2 = 2 – 2 + 2 = 2.(5)C = 3, P = 2, F = C–P + 1 = 3 – 2 + 1 = 2.6.2已知液体甲苯(A)和液体苯(B)在90 ︒C时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和。

两者可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

今有系统组成为的甲苯-苯混合物5 mol,在90 ︒C下成气-液两相平衡,若气相组成为求:(1)平衡时液相组成及系统的压力p。

(2)平衡时气、液两相的物质的量解:(1)对于理想液态混合物,每个组分服从Raoult定律,因此(2)系统代表点,根据杠杆原理6.3单组分系统的相图示意如右图。

试用相律分析途中各点、线、面的相平衡关系及自由度。

解:单相区已标于图上。

二相线(F = 1):三相点(F = 0):图中虚线表示介稳态。

6.4已知甲苯、苯在90 ︒C下纯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54.22 kPa和136.12 kPa。

两者可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

取200.0 g甲苯和200.0 g苯置于带活塞的导热容器中,始态为一定压力下90 ︒C的液态混合物。

天大物理化学第五版第五章化学平衡ppt课件

天大物理化学第五版第五章化学平衡ppt课件
(2)在300 ℃下向上述容器中又加入0.02 mol的Y(g),求原通入A的 为多少?
解:(1)因系统恒容,在300 ℃若A不分解,此时系统的初始压力为:
例如: aA(g) + bB(l)
yY(g) + zZ(s)
常压下,压力对凝聚态化学势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可认为
B(cd)
B(cd)
(cd表示凝聚态)
ΔrGm (yY zZ) (aA bB)
y{Y RT ln(pY / p )} zZ
a{A RT ln(pA / p )} bB
{yY
n B=1+ 2 =1+
B 1
K K n p p n B B ( ( 1 2 ) 2 )p ( 1 p )1 ( 1 4 ) ( 1 2 ) p p
20
[K /(K 4 p /p)]1 /2

p1
=
100
kPa时,解得
1
=
0.1874,y1
nNO2 nB
21 11
0.3156

p2 = 50 kPa时,解得 2 = 0.2605,
y 2
22 12
0.4133
此题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进行平衡组成计算:
因平衡时总压 :
pp p N2O4
NO2
代入:
K
(pNO / p )2
2
p / p N2O4
可得: ( p N O 2/p ) 2 K ( p N O 2/p ) K ( p /p ) 0
Δ rG m
BB
6
所以
rG m
rG m
B R Tln(pB/p)
rG m R Tln (pB/p)B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第四版-习题及解答Word版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第四版-习题及解答Word版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第四版习题及解答目录第一章气体的pVT性质 (2)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6)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24)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52)第五章化学平衡 (67)第六章相平衡 (78)第七章电化学 (87)第八章量子力学基础 (110)第九章统计热力学初步 (113)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 (120)第一章气体的pVT性质1.1 物质的体膨胀系数与等温压缩率的定义如下试推出理想气体的,与压力、温度的关系。

解:根据理想气体方程1.5 两个容积均为V的玻璃球泡之间用细管连结,泡内密封着标准状态下的空气。

若将其中的一个球加热到100 °C,另一个球则维持0 °C,忽略连接细管中气体体积,试求该容器内空气的压力。

解:由题给条件知,(1)系统物质总量恒定;(2)两球中压力维持相同。

标准状态:因此,1.9 如图所示,一带隔板的容器内,两侧分别有同温同压的氢气与氮气,二者均可视为理想气体。

(1)保持容器内温度恒定时抽去隔板,且隔板本身的体积可忽略不计,试求两种气体混合后的压力。

(2)隔板抽取前后,H2及N2的摩尔体积是否相同?(3)隔板抽取后,混合气体中H2及N2的分压立之比以及它们的分体积各为若干?解:(1)等温混合后即在上述条件下混合,系统的压力认为。

(2)混合气体中某组分的摩尔体积怎样定义?(3)根据分体积的定义对于分压1.11 室温下一高压釜内有常压的空气,为进行实验时确保安全,采用同样温度的纯氮进行置换,步骤如下:向釜内通氮气直到4倍于空气的压力,尔后将釜内混合气体排出直至恢复常压。

重复三次。

求釜内最后排气至恢复常压时其中气体含氧的摩尔分数。

解:分析:每次通氮气后至排气恢复至常压p,混合气体的摩尔分数不变。

设第一次充氮气前,系统中氧的摩尔分数为,充氮气后,系统中氧的摩尔分数为,则,。

重复上面的过程,第n次充氮气后,系统的摩尔分数为,因此。

1.13 今有0 °C,40.530 kPa的N2气体,分别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van der Waals方程计算其摩尔体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用p ~ T 图来描述单组分系统的状态
P 1
P
2
P
3
F 2 F 1 F 0
双变量系统 单变量系统 无变量系统
面 线 点(三相点)
13
2. 水的相图:
中常压力下 g、l、s 三相
双变量系统
F = 2 (单相) 冰 水
水蒸气
单变量系统
F = 1 (二相) 冰水
冰水蒸气 水水蒸气
无变量系统 F = 0 (三相)
一般负偏差 最大负偏差
液态部分互溶系统 气相组成介于两液相之间
t-x图
气相组成位于两液相同侧
液态完全不互溶系统 t-x图
21
液—固平衡相图
相图 固态不互溶凝聚系统 热分析法
溶解度法
稳定化合物 生成化合物凝聚系统 不稳定化合物
固态互溶系统相图
完全互溶 部分互溶
有一低共熔点
有一转变温度
22
二组分液态完全互溶系统
11
例3:
在一个密闭抽空的容器中有过量的固体NH4Cl,同时 存在下列平衡:
NH4Cl(s)== NH3(g) + HCl(g) 2HCl(g) == H2(g) + Cl2(g),
求此系统的S、R、R' 、C、P、F?
解:S=5,R=2 p(NH3)=p(HCl)+2p(H2);p(H2)=p(Cl2) C = S – R - R' = 5 – 2 – 2 = 1, P=2,
F = C – P + n;
9
例1:
今有密闭抽空容器中有过量固体NH4Cl,有下列分 解反应:
NH4Cl(s) == NH3(g) + HCl(g),
求此系统的R、R'、C、P、F 各为多少?
解:R = 1,R'= 1(同一相,符合比例) C = S - R - R' = 3 - 1 - 1 = 1, P = 2, F = C - P + 2 = 1 - 2 + 2 = 1,
……
p*: 1 atm
0.692 atm ……
T 、p 中只有一个独立变量, ∴ F = 1
6
2. 相律的推导
自由度数 = 总变量数 - 变量间的关系式数
设系统有: S 个物种, P 个相 有变量: 浓度 、 温度 、 压力
1) 总变量数
∵每一相中,各物种摩尔分数之和=1 ∴每一相中,浓度变量=S-1 P个相中,总浓度变量=P(S-1)
斜率 dp
dT
vap Hm T gl Vm
0
OC′:过冷水饱和蒸气压曲线
16
面:F = 2 三个单相区 l、g、s
点: F = 0 O: 三相点 (0.01C,0.610kPa) 三相点与冰点 0C差别: ——溶解了空气,凝固点降低 ——压力因素
17
O点: 水的三相点,0.01 ℃,0.610 kPa 通常所说水的冰点:0 ℃,101.325 kPa 水的凝固点是水在自己的蒸气压下的凝固点, 冰点是在101.325 kPa下被空气饱和了的水的凝固点。 由于空气的溶解,使水的凝固点降低0.0023 ℃, 压力由0.610 kPa变到101.325 kPa,使凝固点降低0.0075 ℃, 二者之和使水的冰点比凝固点低0.0098 ℃。
pA* pB* pA* xB
——与xB成直线关系
液相线:气相总压p与液相组成x之间的关系曲线
24
气相线:总压p与气相组成y之间的关系曲线
yA
pA p
pA* 1 xB pA* pB* pA*
xB
yB
pB p
pA*
pB* xB pB* pA*
xB
甲苯(A)—苯(B)系统:pA* p pB* 对易挥发组分苯B: yB xB
P = 1 时,F = 3,自由度最大,三个变量(T、p、组成),
作图为立体图。
描述二组分系统变量:T、p、x
平面图:
固定T : p x 固定p :T x
(压力 组成图) (温度 组成图)
20
两组分系统相图
气—液平衡相图
液态完全互溶系统 理想系统
p-x、t-x图
真实系统
一般正偏差 最大正偏差
(2)
8
相率: 自由度数 =总变量数-变量间的关系式数
即: F = [P(S–1)+ 2] – [S(P–1)+R+R’] = S–R–R’–P+ 2
F = C – P + 2 ——Gibbs相律
说明: 于每一相中; 3.考虑除温度、压力外的其他因素对平衡的影响时,
最低点处:气液相组成相同
最低点t: 最低恒沸点
最低点组成:恒沸混合物
35
3. 一般负偏差(p-x、t-x图)
p实际 p理想
p* 难挥发
p实际
p* 易挥发
(0 xB 1)
氯仿(A)—乙醚(B)系统
36
例:CHCl3 (A)- (CH3)2O (B)系统
pl
t=const.
t
p=const. g
第六章
相平衡
1
相平衡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许多原料和产 品的分离、提纯都是应用相平衡的原理来进行的,例如: 蒸馏、结晶、萃取、吸收等等。
本章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各种条件(如温度、压力、浓 度等)对多相多组分系统的影响,讨论多相多组分系统平 衡的普遍规律——相率,并用几何图形来描述多相多组 分平衡系统的性质及变化——相图。
g
l
0
xB
10
xB
1
A
BA
B
p~x(l)不为直线, p真实<p理想 , 但pA*<p< pB*
37
4. 最大负偏差(p-x、t-x图)
14
表6.2.1 水的相平衡数据
温度t/℃
-20 -15 -10 -5 0.01 20 40 100 200 374
系统的饱和蒸气压p/kPa
水水蒸气 冰水蒸气
0.126
0.103
0.191
0.165
0.289
0.260
0.422
0.414
0.610
0.610
2.338
7.376
101.325
1554.4
18
说明: (1)在高压下除普通的冰外,尚有几种不同晶型的冰 (2)对多数物质来说,在熔化过程中体积增大,故熔点
曲线的斜率为正值,如CO2相图
19
(二)二组分系统的气液平衡
二组分系统相律形式:
F=C–P+2=2–P+2=4–P
F = 0 时, P = 4,相数最多,无变量,即T、p、x、y
都为确定值,不能任意变化。
本章主要介绍相律和一些基本的相图,以及如何由 实验数据绘制相图、如何应用相图等等。
2
§6-1 相律
Gibbs 1876年 由热力学原理导出 描述:平衡系统中:
相数 ~ 独立组分数 ~ 自由度 之间的关系
1.基本概念 1)相
相是系统中一个均匀部分,其性质与其它部分有区别 相数:以 P 表示 例:冰-水 体系: P=2
3
2)组分数 (独立组元) C
无化学反应时:组分数 C =系统中化学物种的数目 S 例:葡萄糖水、冰、固体葡萄糖组成的系统:C =2
有化学反应时:C = S - R - R' R :化学反应数 R' :浓度限制条件数
例:SO3、 SO2、 O2、体系 有化学平衡:2 SO2 + O2 = 2SO3
1. 理想液态混合物系统 2. 真实液态混合物系统
23
§6.3 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系统
1. 压力—组成图
A、B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分压符合Raoult定律
A组分分压: pA pA* xA pA* 1 xB
B组分分压: pB pB* xB
气相总压:
p pA pB
pA* 1 xB pB* xB
如果:开始时加入少量 NH3(g) : R' = 0
开始时有 n(NH3) :n(HCl) 为 1 : 1 的混合气: R' = 1
开始时有 n(NH3) :n(HCl) 为 4 : 1 的混合气: R' = 0
5
3) 自由度数 F
F :描述系统状态所需的独立变量数
例: 水-水蒸气 系统 T: 100 oC 90 oC
系统中液相含量为:
3
3
4
100%
42.86%
系统中气相含量为: 4 100% 57.14%
34
28
(2) 如n总=100 mol,B在二相中的量各为多少? 因 n总=100 mol nl=42.86 mol , ng=57.14 mol B的量: 液相中: nB(l) = nl xl =42.86×0.4 = 17.14 mol 气相中: nB(g) = ng xg =57.14×0.75 = 42.86 mol
易挥发组分在气相中的组成 大于它在液相中的组成
甲苯(A)—苯(B)系统
25
2. 杠杆规则: ——确定两共存相的量
设:nG-气相量 nL-液相量
xM nL nG nGxG nLxL
整理可得:
nL xM xL nG xG xM
即: nL L2M nG MG2
杠杆规则
26
3. 温度—组成图
27
例:有A~B二元理想混合物,总组成 xM=0.6 t 温度时,xl = 0.4 , xg = 0.75
求:(1) 气、液两相的相对含量 (2) 如n总=100 mol,B在二相中的量各为多少?
解:根据杠杆规则: xl
xM x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