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大都市带理论
都市带理论
发展和趋势
• 构思出的大都市带的基本框架:包括北京、 天津、石家庄在内的京津冀大都市带;包 都市带;包括武 汉、长沙、南昌在内的长江中游大都市带; 包括重庆、成都在内的成渝大都市带;包 括上海、南京、苏锡常宁杭在内的大上海 大都市带;包括广州、珠海、深圳在内的 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带:包括济南、青岛在 内的济青大都市带。
都市带理论
大都市带
大都市带也称大都市连绵带,此概念最初是由 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Gottman)提出的,指由 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 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群,是大都 市区的联合体。 其实质是由各等级城市形成的相互串连、高度 集中的经济中心地带。大都市带是由于科技进步、 集聚经济效益促使产业与人口在空间上集聚与扩 散运动的结果,交通运输和信息化的高度发展是 大都市带发展的主要动力。 大都市带即经济,文 化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形成的大区域或地域板块。
目前国内情况
• 已开始出现大都市带的雏形的有:大上海大都市带,珠江 三角洲大都市带,京津冀大都市带,沈大都市带。 • 这些大都市带人口一般都在5000万到1亿以上,面积一般 超过15万平方公里。它们不仅组成空间上的规模经济优势, 而且形成更为密切的信息、人口、交通、产业联系。 • 从大都市带的发展趋势看,目前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但 中西部发展的潜力很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 加速,东部的大都市带有可能进一步分化,与此同时,西 部的大都市带由于集聚作用而逐步形成。
区分
• 目前的许多书籍和文章中,往往把大都市带和大都 市圈的概念混淆起来。 • 1.从空间分布形式上看,大都市圈呈块状分布,一 般只有一个2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大都市带 则呈带状分布,一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200万人口 以上的特大城市; • 2.大都市圈主要是集聚效应作用的结果,而大都市 带则主要是扩散效应作用的结果;大都市圈所造成 的人口过于集中、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现象,使 两个或多个地理位置相近的都市圈沿交通轴线,通 过扩散作用形成大都市带,从而达到资源配置的最 优。 • 因此,大都市圈和大都市带都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 阶段,大都市带是由大都市圈发展而来。
国内外学者关于大都市的理论
国内外学者关于⼤都市的理论都市圈的概念1959年,⽇本经济学家⾼野在研究⼤城市郊区化和卫星城镇问题时,从商业⾓度提出了“⼤城市圈”的概念。
随后,⼀些国家和地区也从不同⾓度对城市群体现象进⾏了定义和划分。
但⽆论怎么定义,其中的⼀个核⼼思想就是经济发展载体系统的区域整体观和系统观。
⽇本关于都市圈的研究在60⾄80年代多集中在对都市圈内单⼀要素(如产业和⼈⼝)的分布演变和成因分析上。
80年代以后。
这⼀阶段的研究逐渐转向对都市圈空间结构变化的综合总结。
如京板神都市圈内部三⼤城市的⼈⼝和零售业分布和由此决定的城市中⼼性空间变化,得出在城市核⼼地区中⼼性降低的同时,都市圈⾛向均衡发展。
简⾔之,⼤都市圈(Metropolis Sphere)是指在⼀定地域范围内以经济较发达的中⼼城市为核⼼,以具有⼀定结构、功能的具有内在经济联系的城镇群体为中⼼城市的强辐射空间,所形成的⾼度城市化的经济地域。
因此,⼤都市圈⼀般应具备以下6个基本条件:(1)⼤都市圈内必须⾄少有⼀个经济较为发达并具有强辐射能⼒的中⼼城市;(2)中⼼城市必须有⼀定的辐射腹地空间;(3)⼤都市圈内应具备⾼度发达的基础设施束;(4)⼤都市圈内中⼼城市与基地城镇之间应有密切的经济联系;(5)⼤都市圈不是⾏政区的简单迭加,⽽是经济区、社会区、⽣态区的综合集成;(6)⼤都市圈内应有较⾼的城市⼤都市带的概念(国外,国内)“megalopolis”⼀⼀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
公元前4世纪,希腊⼈在伯罗奔尼撒半岛规划了⼀个机关报的城邦,他们希望其发展成为希腊最⼤的城市,故将其命名为“Megalopolis”。
赋予megalopolis以现代含义的是美国城市地理学家⼽特曼(Gottmann)1957年发表的著名论⽂《⼤都市带:东北海岸的城市化》以及随后的⼀系列著作。
他使得“megalopolis”⼀词⽤来表⽰城市化发展历史进程中特定现象的专有名词—⼤都市带。
Gottmann关于都市带的主要学术思想包括:1、都市带的特征:①从空间形态上看它是在核⼼地区构成要素的⾼度密集性和整修地区多核⼼的星云状结构。
关于“大都市区”理论与区域发展
关于“大都市区”理论与区域发展关于“大都市区”理论与区域发展谢让志“大都市区”一词的出现与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有着密切关系。
20世纪末叶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各国为了生存与发展,都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知识经济水平成为国家和地区竞争的一种不可替代的力量。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的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大大提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能独立于世界经济潮流之外,都必须进行实质上和有成效的联合,这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本文仅就“大都市区”理论问题进行如下讨论。
一、“大都市区”理论溯源18世纪末期,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国家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遂对国家土地开发、城市建设及区域规划产生了浓厚兴趣。
1809年德国经济学家苗勒研究了某一区域内城市的空间结构、作用和等级问题,认为“六角形”是城市空间分布的最佳结构形态。
德国经济学家寇尔和施吕特尔等人也先后研究过地表城市分布形态问题。
1933年德国著名经济家、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集前人研究成果之大成,出版了《南德的中心地》一书,系统介绍了他对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附近地区城市分布、功能、结构和等级问题的研究成果,编制了南德中心地体系结构表(见附表)表中左侧第一行为城市类型和级别,第7级(L)是地区首府慕尼黑,中心地数和市场区数各1个,为最高级的中心地,区域半径108公里,区域面积32400平方公里,总人口350万人,其中慕尼黑人口50万人;提供货物和服务2000种。
以下级别依次降低,到最低的1(M)级,服务半径、区域面积、总人口、中心地人口和服务内容均减到最少,但是中心地数量和市场区数量却最多,把整个巴伐利亚州全部覆盖起来。
在此基础上,克里斯泰勒还提出城市空间扩展的三个重要原则,即①市场原则:按此原则,由小的区域向大的区域发展,是按照K=3的系列发展,即中心地和市场区是按“3”的倍数增加的,低一级市场区数量总是高一级市场区数量的三倍;高一级中心地通过六条放射状交通线与次一级中心地相连接。
都市圈有关理论及中国都市圈评价
2.2都市圈最基本的特征概括 2.2都市圈最基本的特征概括
第一,有一个中心城市(也可能是双核); 第二,圈内的城市结构完整,即形成合理 的城市体系; 第三,各城市间联系密切,尤其是中心城 市对外围城市间的集聚与扩散作用明显。
2.3都市圈的范围和中心城市的作用 2.3都市圈的范围和中心城市的作用
(1)中心城市的作用 中心城市的作用 (2)都市圈的范围 都市圈的范围 (3)城市间的竞合关系 城市间的竞合关系
207.051 8.828 20.186
13.798 1.151 1.691
16.311 0.695 1.59
京都县
和歌山县
4716.2
1080
229
6.677
0.68
0.526
兵库县
8388.2 4198 5774.3 4021.9
5402 827 1842 1287
644 197 319 320
2 2 2 2
图
表1:日本三大都市圈在全国的地位
面 都 市 圈 万km2 3.63 3.71 5.60 12.94 积 占全国% 占全国 9.6 9.82 14.83 34.25 km2 4197.3 2364.73 2172.03 8734.06 人 口 占全国% 占全国 32.89 18.53 17.02 68.44
• 纽约大都市区:该都市区从波士顿到华盛顿, 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 几个大城市,共40个城市。该都市区长965公 里,宽48到160公里,面积13.8万平方公里。 人口65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20% ,城市化 水平达到90% 以上。 • 北美五大湖都市区:该都市区分布于五大湖沿 岸,从芝加哥向东到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 堡,并一直延伸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 它与纽约都市区共同构成了北美的制造业带。
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与都市带概念辨析
精品
1.1都市区概念
(3)都市区的定义 • 周一星:都市区是由一定规模以上的中心市及与其保
持密切社会经济联系、非农业活动发达的外围地区共 同组成的具有城乡一体化倾向的城市功能地域。 • 宁越敏(2003):大都市区是城市功能区的概念,它 是由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中心城市和周边与之有密切 联系的县域组成,中心城市是核心区,周边县域是边 缘区。
精品
1.2都市区界定
• 宁越敏(2003)都市区标准:“五普”确定的城市 区域人口50万以上作为中心城市,“外围县”的县 市区城市化水平60%以上。
• 在确定外围地区时,统计的基本单元有县和乡镇。
精品
2.都市圈
精品
2.1都市圈概念
(1)概念提出 • 最早提出都市圈概念的是法国著名地理学家简·戈特
曼。戈特曼将都市圈定义为: • 多个大城市地区连接成的巨型化、一体化的居住和
经济活动的群集地带
精品
2.1都市圈概念
(2)国内研究 张京祥、邹军、张伟等(2002)对都市圈概念和空间
规划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认为“都市圈” 是指一 个或多个核心城市以及与核心城市具有紧密社会经 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临接城镇与地区构成 的圈层式结构。 李国平(2004)在所著《首都圈》一书中,将都市圈 定义为:跨越城市界限而和都市在景观上连为一体 或在职能上具有紧密联系的区域。
精品
2.1都市圈概念
• 郭熙保,黄国庆(2006)给出的都市圈定义: • 城市化发展到相当阶段时出现的,以一个或少数几
个大型城市为中心,以圈域内若干大中小城市为次 中心或节点,辐射周边腹地区域,依托发达便利的 交通、通信网络,经济联系紧密,具有较高城市化 水平和一体化特征的社会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形态。
第二章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城市增长理论
城市增长的内涵/ 主要动力/增长阶段/城市发展规模
离心力是指使产业、家庭向外扩散的力量,其方向同向心 力相反。 城市增长离心力的原因有四个:①市场竞争的需要; ② 地价差; ③生态环境效应; ④制度与技术创新。
第二节 城市增长理论
城市增长的内涵/ 主要动力/增长阶段/城市发展规模
/大都市大城市带理论
(集中发展理论)
巴顿(H·Barton)在《城市经济学:理论与政策》(Urban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一书中将聚集经济效益的产生原因划分为十种, 体现出集聚经济的效益。
1——市场规模经济(人口) 2——交易成本的降低 3——公共事业的规模门槛 4——工业规模化效益 5——充足的劳动力 6——人才以及财富集聚 7——金融服务优越 8——基础设施的广泛补充 9——商业交流的便捷 10——竞争成长
田园城市理论/
/有机疏散理论
(分散发展理论)
卫星城理论由英国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发展而来,并经历了附 属型、半独立型和独立型等发展阶段。
母城
母城
母城
田园城市理论/
/有机疏散理论
(分散发展理论)
子母城关系: 卫星城市按主导职能分为工业、居住、科研与文教三类; 按位置分为里圈及外圈(以到母城市中心区耗用5小时作 为划分里、外圈的标准); 按发生过程分为自然发生及人为规划发生; 按其与母城的关系分为完全从属型、半独立型和独立型。
典型宏尺度增长结果 典型微尺度增长结果
典型土地增值结果
大都市
大都市带
国际性城市网络
同心圆及其交通变形
多中心
城市内部网络
城市中心高峰,衰减快、沿 交通线增值大
城市规划理论发展
第二讲: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背景1。
18~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工业城市发展—城市问题出现—寻求解决途径。
主要代表有:(1)英国的“公园运动”;(2)欧洲的“如画的城镇布局”;(3)美国的“公园建设”与“城市美化运动”。
2。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关于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讨论。
主要代表有:(1)分散发展(代表人物:霍华德):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城市来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问题。
产生的影响:卫星城、新城理论与实践。
(2)集中发展(代表人物:勒.柯布西埃):通过对大城市结构的重组在城市内部解决城市问题。
产生的影响:城市改建;高层建筑快速发展。
3。
20世纪20年代~60年代:现代建筑运动、城市—区域研究以及当代社会科学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1)城市规划在现代建筑运动框架中发展。
主要代表:《雅典宪章》:—— 1933年,CIAM在雅典召开主体为“功能城市”的会议,对34个欧洲城市进行比较,对城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城市规划应当处理好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的功能关系。
《雅典宪章》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大纲。
(2)城市—区域规划理论与实践。
主要代表:20世纪20年代美国“以居住和交通为主体”的纽约市规划与田纳西流域规划;20世纪年50年代“区域科学”的学科群基本形成,其中“区位理论”从经济合理性出发为城市中各项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和安排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成为城市规划进行城市土地使用和空间分配的基本依据。
(3)当代哲学思想和社会科学对城市规划产生影响。
主要有:空想社会主义是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源泉;理性主义是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价值基础和方法论;人文生态学成为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空间分布和土地使用配置的基础;“邻里单位”理论成为居住区规划和建设的主要思想方法;经济学对城市土地空间分配、布局、组织和运行提供重要的方法论思想和具体方法。
4。
20世纪60年代以来:从社会整体发展的角度,提出一系列新思想和新方法,其实质在于使城市规划更加适应当代城市发展的现实,更好地引导城市的发展。
中国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城市群、都市圈、城市密集区
中国⼤都市带、都市连绵区、城市群、都市圈、城市密集区1.都市区概念:它是⼀个⼤的⼈⼝核⼼以及与这个核⼼具有⾼度的社会经济⼀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北京都市区、长三⾓都市区、上海都市区、杭州都市区、⾦华-义乌都市区、宁波都市区、温州都市区等。
2.⼤都市带概念:⼤都市带在⼀个较⼤的区域范围内,有若⼲个彼此分离的⼤都市区在⼈⼝和经济活动等⽅⾯逐渐紧密连成⼀体所形成的⼀种空间结构形态,是⼀种新的城市区域空间组织形式和城市区域发展的现象。
世界⼤都市带⽬前世界上有6个⼤都市带:美国东北部⼤西洋沿岸⼤都市带;⽇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都市带、欧洲西北部⼤都市带、美国五⼤湖沿岸⼤都市带、英格兰⼤都市带以及中国长江三⾓洲⼤都市带等。
其中⼜以第⼀、第⼆个⼤都市带最为典型:美国东北部⼤西洋沿岸⼤都市带该⼤都市带简称波⼠华希(Boswash),是世界上第⼀个也是世界上最⼤的⼤都市连绵带,沿着⼤西洋,北起马萨诸塞州、新罕布什尔州,南到弗吉尼亚州,共涉及美国10个州。
北端城市为波⼠顿,南端是华盛顿,中间以纽约为中⼼,依次排列着普罗维登斯、哈特福德、纽⿊⽂、费城、巴尔的摩等⼀系列⼤城市和特⼤城市,延伸970km,宽50-160km,⾯积约为13.9万平⽅公⾥。
据美国《幸福》杂志1977年的统计,美国50家最⼤商业银⾏中的28%,50家最⼤⼈寿保险公司的42%,500家最⼤的⼯业公司的33%,50家最⼤零售公司的42%,50家最⼤运输公司的28%都将总部设在这个⼤都市带内。
另外,华盛顿是美国的⾸都,纽约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这个⼤都市带不仅是美国政治中⼼,也是世界政治活动的中⼼地。
⽇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都市带⽇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都市带以东京、名古屋、⼤阪为核⼼,包括横滨、京都和神户等特⼤城市,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北九江地区所形成的⽇本最⼤的⼤都市带。
这个⼤都市带⾯积约为10万平⽅公⾥,占⽇本国⼟⾯积的20%,居住⼈⼝达6000余万,集中了⽇本50%以上的⼈⼝,远远超过美国东北海岸的⼤都市带,⼈⼝密度也⽐后者⾼出3-4倍。
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与都市带概念辨析ppt课件
2.1都市圈概念
(3)都市圈特征
1)李国平(2004)提出都市圈的三个特征: 在景观上和都市连为一体的城市化区域; 在通勤等日常生活方面和都市联系紧密的区域; 从经济活动以及流入人口等方面和都市关系密切的区域。 2)陈建军 王国正(2009) 拥有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 拥有范围广阔的经济腹地和除中心城市外的众多其它城市; 区域内各城市间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形成合理的社会、
经济职能分工,具有较强的一体化倾向。
.
2.2都市圈范围界定
(1)界定原则 • 戈特曼提出了都市圈范围界定的五项原则: • 1)区域内有比较密集的城市; • 2)有相当多的大城市和都市区; • 3)有联系方便的交通走廊把核心城市连接起来,都市
区之间有密切的经济联系; • 4)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人口在2500万以上; • 5)属于国家的核心区域,且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
经济活动的群集地带
.
2.1都市圈概念
(2)国内研究 张京祥、邹军、张伟等(2002)对都市圈概念和空间
规划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认为“都市圈” 是指一 个或多个核心城市以及与核心城市具有紧密社会经 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临接城镇与地区构成 的圈层式结构。 李国平(2004)在所著《首都圈》一书中,将都市圈 定义为:跨越城市界限而和都市在景观上连为一体 或在职能上具有紧密联系的区域。
.
1.2都市区界定
• 宁越敏(2003)都市区标准:“五普”确定的城市 区域人口50万以上作为中心城市,“外围县”的县 市区城市化水平60%以上。
• 在确定外围地区时,统计的基本单元有县和乡镇。
.
2.都市圈
.
2.1都市圈概念
(1)概念提出 • 最早提出都市圈概念的是法国著名地理学家简·戈特
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等多学科的交叉作用下,运用新科学方法与技术手段,国外城市群的相关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着十分丰富的积累和成果。
(一)田园城市理论(Garden City)1898年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Eb-enezer Howard)出版了题为《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平和之路》(《Tomorrow: 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的论著,针对当时工业革命以后大城市所面临的拥挤、卫生等问题,提出关于城市规划、区域发展的设想,后被称作“田园城市”(Garden City)理论。
其主要内容包括:(1)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使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裘丽岚摘 要:本文对城市群的理论发展和研究成果做了概括性的回顾和梳理。
重点叙述了国外的圈层结构理论、田园城市理论、区域规划理论、中心地理论、增长极理论、大都市带理论、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核心—边缘理论,以及国内的点轴系统理论和双核(港城)模式,还对国内外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作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城市群 理论 实践【中图分类号】K90目前,联合国人类聚落中心将城市聚集区(Urban Agglomeration)用作衡量城市规模的标准,是指一群密集、连续的城镇所形成的人口居住区。
现在城市群的英文名称便来源于此。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1998)的定义,城市群(Agglomera-tion)是一定地域内城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1]。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群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国外城市群理论综述在地理、人口、交通、社会、经济、政治【基金项目】成都市社会科学联合会2011年项目《成都平原城市群产业分工转移和空间布局协调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SR11-0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1年项目《成都平原城市群功能结构及区际协调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1SZYQN17。
城市带理论研究
城市带理论研究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城市带的定义与形成过程,然后分析了它的凝聚力与重要功能,对我国的城市带形成与生长及城市规划工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带形成凝聚力功能近年来,区域一体化发展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长三角城市带、珠三角城市群、成德绵经济圈、京津冀都市圈等各种提法不断出现。
是否空间距离较近的一组城市就可以被称为上述的各种名称呢?下面笔者将用“城市带”来代表这些相似的概念,来探讨城市带的真正内涵。
1 城市带的定义最早的城市带概念由法国地理学家简.戈特曼(Jean Gottmann)提出,1957年,他细致研究了美国东北沿海地区的城市密集区,并把这一区域用Megalopolis来命名。
他认为城市带不是简单指一个大城市或大都市地区,而是指一个范围广大、由多个大都市区连接而成的城市化区域。
后来,他进一步提出巨大城市带形成的基本条件和主要特征,如高密度的聚落、发展的枢纽、发达的网络结构、合理的职能分工等。
因此,巨大的规模、重要的位置、方便的联系、合理的城市分工是城市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开始进入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
2001年,中科院南京地理所的姚士谋提出:城市带是城市群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其规模是国家级甚至国际级的。
总结众多学者的观点,城市带通常指由一组规模较大、地域相邻、彼此关联的城市沿交通干线分布而形成的带状城市群体。
城市带以交通干线为轴线、以城市为节点,在空间上呈带形扩展。
2 城市带的形成城市带的形成可以概括为以下过程:(1)点群—城市群的形成阶段。
该阶段的突出特点是集聚和核化,受城市的向心作用,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
城市(点)形成;城市达到一定规模后,开始向四周扩散,这种扩散最初表现为同心圆状扩散特征,可以称为城市群。
(2)点轴—都市区形成阶段。
随着空间距离的延伸,同心圆扩散的边际效益下降,出现了沿交通轴线鸭蹼状的生长形态,交通轴线沟通了中心城市之间的联系。
城市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1、城市金字塔:是指把一个国家或区域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规模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规模等级越低,城市数量越多的这种关系用图表示出来而形成的一种城市等级规模形式。
2、城市首位律:3、都市区: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4、大都市带:是指由许多都市区首位连成一体,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
5、职能型城市化:是当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化表示形式,指的是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
6、景观型城市化(直接城市化):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
7、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
8、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是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集)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
9、城市空间分布体系:10、城镇体系:也成为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组成的集合。
11、城市性质:是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12、生长极理论:生长极理论首先由法国经济学家普劳克斯(F.Perroiix)于1950年提出,后经赫希曼、鲍得维尔(J·Boudeville)、汉森(M.Hansen)等学者进一步发展。
这一理论受到区域经济学家、区域规划师及决策者的普遍重视,不仅被认为是区域发展分析的理论基础,而且被认为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工具。
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聚集意义的生长极。
城市与区域规划概论
定义城镇的标准
➢ 小村——村庄——镇——城市——大城市 ➢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
①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 不同于乡村;
②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 ③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 ④城镇具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⑤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
➢ 区域的基本属性
1. 地 球 表 面 的 一 部 分 , 并 占 有 一 定 的 空 间 ( 三 维)。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的、经济的、社
➢ 区域的特点
会的⋯⋯
➢ 结构性
2.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其范围有大有小,是 依据不同要求,不同指标体系而划分出来的;
➢
差异性
其界线往往具有过渡性特征,是一个由量变 ➢ 整体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
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出现
超级城市(Supercity) 400万人口以上 据联合国 巨型城市(Megacity) 800万人口以上 据联合国 城市集聚区(City Agglomeration) 大都市带(Megalopolis)戈特曼,1957
而不是完整的或带有群体联系的个 性特征.
它是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其 ➢ 按照区域内在的聚合和结构分
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 ➢ 单相区:如坡度、农田.
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
➢ 多相区:具有密切关联相的或多或
➢ 按区域性质
少的组合。如气候、土壤、农业、 资源、自然和经济组合成的区域,
➢ 自然区域
农业区即是。
村的一种政体.
埃及的开罗的人口达30 到
➢自治市结成同盟以保护自己的政治与 40 万,显示了更高的城市发 商业利益,以城市为中心形成城市国 展水平.
10大都市带中国城市化的方向
大都市带:中国城市化的方向宗传宏 大都市带也称大都市连绵带,此概念最初是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G ottman)提出的,称为Meg olopolis,指由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群,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
其实质是由各等级城市形成的相互串连、高度集中的经济中心地带。
大都市带是由于科技进步、集聚经济效益促使产业与人口在空间上集聚与扩散运动的结果,交通运输和信息化的高度发展是大都市带发展的主要动力。
大都市带在空间结构上具有以下特点与功能: (1)城市人口规模大,可达0135~2.5亿,人口密度至少为250人/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70%以上。
(2)大都市带在保持整体功能完整性的同时,其中的每个城市各具独立性和特色,从而促进了互补发展。
(3)大都市带在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枢纽作用,是联接国内国际的节点和产生新技术、新思想的“孵化器”。
(4)大都市带具有发达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道、电力输送网、信息高速公路等等。
但目前的许多书籍和文章中,往往把大都市带和大都市圈的概念混淆起来。
从空间分布形式上看,大都市圈呈块状分布,一般只有一个2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大都市带则呈带状分布,一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2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大都市圈主要是集聚效应作用的结果,而大都市带则主要是扩散效应作用的结果;大都市圈所造成的人口过于集中、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现象,使两个或多个地理位置相近的都市圈沿交通轴线,通过扩散作用形成大都市带,从而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
因此,大都市圈和大都市带都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阶段,大都市带是由大都市圈发展而来。
一、国外大都市带概况大都市带在国外已发展得比较成熟,在美国有波士顿—华盛顿、芝加哥—匹兹堡等大都市带,在日本有东海道大都市带,英国有伦敦—泊明翰—利物浦大都市带等等。
这些大都市带无不是以先进的信息化为支撑平台构建而成。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 第二章 区域发展 第1节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要点笔记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会展和 航运中心,在国内主要影响长江下游地区以及周边地区,在国外则与亚太地 区和欧洲的大城市保持商贸文化联系。
3.对长江经济带的影响 (1)长江经济带的范围:覆盖上海、 江苏 、浙江、安徽、江西、
湖北 、湖南、重庆、 四川 、云南、贵州11个省市。 (2)
(3)上海大都市的辐射范围是上海大都市区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 ) 提示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范围以上海大都市为核心,向外分为上海大都市区、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 (4)上海通过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建设,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经验和基础。
( ×) 提示 上海利用国际贸易中心、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为长江经 济带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经验和基础。
目录索引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课标导引
课程标准 以某大都市为例,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出发,说明大都市辐射 功能
1.结合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理解大都市及其辐射功能(综
目标 导引
合思维) 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上海大都市及其辐射功能(区域认知) 3.结合相关资料,掌握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其他城市的辐射作用以
解析 第1题,促使深圳迅速发展和崛起的主要因素是改革开放的政策。 第2题,香港是亚太地区乃至国际的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地区贸易 中心,与广州相比,其服务范围更大。
城市群空间晶体结构,是指在城市群空间扩展过程中,形成的节点网络结构 类似于晶体结构,存在着分等级、分层级的有机组合规律,形成立面晶体结 构组合图谱和平面晶体结构组合图谱。下图为城市群空间晶体结构组合 类型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浙江 、安徽、上海三省一市。 (2)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辐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它欧美学者对大都市带的观点 其它欧美学者对大都市带的观点
理论— C.日本学者关于大都市带的研究 理论 日本学者关于大都市带的研究
1967年,地理学家石水照雄和木内信藏首先翻译介绍了 Gottmann的著作。 在日本,大都市带的研究是与国家的经济建设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曾主持1960年东京规划的日本学者丹下健三在1965年出版了《日 本群岛的未来》一书总结了战后日本城市发展的过程,对日本全国 特别是东京湾的城市发展前景作了预测。认为大都市带化 (Megalopolitanization)正成为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世界大都 市带则是人类社会未来的蓝图。山鹿诚次《东京大城市圈之研究》、 服部圭二郎《大城市地域论》也涉及到对东海道大都市带的研究。 70年代以后日本城市发展逐渐进入郊区化阶段,以筑波科学城建 设为代表的分散化倾向日渐明显,东海道大都市带的发展进入了成 熟阶段。 90年代后,日本学者对大都市带的研究无论广度还是深度都进入 了一个新的阶段。如改变了以往日本都市圈连绵地域之间没有联系 指标的状况,利用地平线公路车流量普查资料,结合人口迁移指标 对全国的大都市圈作了新的划分,提出地域轴的概念,并对各种等 级、类型的大都市圈的空间特征作了分析。为大都市带的研究引入 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理论—E.国外大都市圈空间发展新趋势 国外大都市圈空间发展新趋势 理论
1、空间拓展广域化 、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空间时距不断缩小,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空间时距不断缩小,经济 联系逐渐加强,大都市圈率先进行空间拓展广域化, 联系逐渐加强,大都市圈率先进行空间拓展广域化,最 大限度地增加经济吸引范围和经济辐射空间。 大限度地增加经济吸引范围和经济辐射空间。例如大巴 大伦敦、大纽约、大东京都市圈都是在原来小巴黎、 黎、大伦敦、大纽约、大东京都市圈都是在原来小巴黎、 小伦敦、小纽约、小东京地域范围逐渐拓展广域化的。 小伦敦、小纽约、小东京地域范围逐渐拓展广域化的。 同时, 同时,也反映了从宏观大区域角度解决大城市问题经济区城市群规划
理论— A.戈特曼的学术思想 理论 戈特曼的学术思想
大都市带的概念 大都市带是具备特定条件地区的沿着特定轴线发展的 巨大多核心城市系统。它由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密切交互 作用、空间形态相连的多个异质子系统(都市区)构成。 各个子系统之间以人口、交通、信息、资金、物质和文 化活动等方面的“流”形式具体体现出来的高强度的交 互作用,使得这一巨大系统在自然景观和社会活动功能 的许多方面与周围地区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 戈特曼定义的指标: 戈特曼定义的指标 以2500万,250人⁄km²分别为其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 的下限。
戈特曼的学术思想 戈特曼的学术思想
大都市带的功能 1.枢纽功能。 枢纽功能。 枢纽功能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大都市带主宰着国家经济、文化、 金融、通讯、贸易等方面的主要活动和发展政策的制订, 甚至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的主要力量。同时成为区域内各 种发展轴线的枢纽,整个国家对内联系和对外联系网络 相互联系的枢纽。正是这种枢纽功能的存在决定了大都 市带的不断发展,决定了它在国际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 位。
中国都市带(都市连绵区 都市连绵区)研究
3、其他的有关研究 、 1.许学强从劳动分工和工业生产组织的角度分析了珠江三 角洲大都会区(大都市带的形成原理)
中国都市带(都市连绵区 都市连绵区)研究
2.薛凤旋等从城市化角度的研究表明,以往十五年来珠江 三角洲的城市化过程形成的地域空间格局既不同于出现 在发达国家的大多调整,这也有别于Mcgee的Desakota 模式,他称之为“外向型城市化”。 3.吴良镛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研究从建筑环境的角度 对大都市带的合理性提出了异议。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到,集聚是大城市带形成的前提, 也是产生具有导向意义的革新和发展的根源。而技术 的发展则为大都市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可能。
戈特曼的学术思想 戈特曼的学术思想
理论—B.其它欧美学者对大都市带的观点 . 理论
1、关于大都带现象的价值判断 、 ①希腊学者杜克西亚迪斯(C.A.Doxiadis)、帕佩约阿鲁(J. G.Papaioannou)、加拿大地理学家纳什(P.H.Nash)以及 美国学者墨菲(E.F.Murphy)、海切尔等认为:大都市带 以一种全新的结构体现了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最大限度 地集约利用,代表着未来世界的发展方向。 ②Lewis Mumford(芒福德)认为:大都市带并非一种 新型的城市空间形态,而是一种“类城市混杂体”(Urb anoid Mishmash),从而对其合理性程度提出怀疑。
戈特曼的学术思想 戈特曼的学术思想
关于大都市带现象的认识 1957年戈特曼发表了具有深远影响的论文《大都市带: 《大都市带: 美国东北海岸的城市化》 美国东北海岸的城市化》。他根据对美国东北海岸从新 罕布什尔州到弗吉尼亚州之间的这一城市密集区的研究, 认为在过去的三个世纪里,这一地区对美国的发展起到 了中枢性的关键作用,其腹地范围不仅包括美国,甚至 到了欧洲。这一地区发展的长期繁荣景象反映了作为美 国与欧洲的连接枢纽的意义。更重要的是,直到当代这 一中枢功能仍在向这一地区集中。因此,他认为这一地 区的发展历史及其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发生在这里的种 种城市问题,对世界上其他的城市密集地区都是具有示 范性意义的“实验室”。他认为这一巨大的城市化地区 内,支配空间经济形式的已不再是单一的大城市或都市 区,而是集聚了若干都市区,并在人口和经济活动方面 密切联系形成的一个巨大整体。
戈特曼的学术思想 戈特曼的学术思想
大都市带的功能 2. “孵化器”功能。 孵化器”功能。 由于多种要素在空间上的高度密集,必然产生高强度 的相互作用。在对物质环境产生巨大压力的同时,必然 导致各种新思想、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从而形成对其他 地区具有试验和导向意义的孵化器功能,这种功能是枢 纽功能的必然结果。也体现大都市带的生命力所在。因 此尽管大都市带的出现和发展带来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 题,但仍在不断发展并在许多国家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 要的角色。
其它欧美学者对大都市带的观点 其它欧美学者对大都市带的观点
3、 指标之争 、 Gottmann:坚持2500万人口为其规模下限 帕佩约阿鲁(J.G.Papaioannou):3500万人至2.5亿人 之间,建议用准大都市带(Premegalopolis)来表示人 口规模在1000万到3500万人之间的城市密集地区。
其它欧美学者对大都市带的观点 其它欧美学者对大都市带的观点
2、 概念之争 、 ):大都市带并非仅仅是 杜克西亚迪斯(C.A.Doxiadis): ): 一个都市区过度膨胀形态,除了大规模突变外,同都市 区相比,它是一种全新的地域空间组织形态。大都市带 概念的建立不仅是有意义的,也是必要的。 科莫斯: 科莫斯:更倾向于不把它理解为一个具有内部整合性的 系统,而只是看作是由多个大城市地区聚集成的一个联 合体(Agglomeration),甚至其中的每一个部分也可以 称为大都市带。 布鲁门菲尔德(H.Blumenfeld)和耶茨 和耶茨(M.Yeates):大都 布鲁门菲尔德 和耶茨 市带与都市区的概念除了量的区别外,并无本质差别。 建议用大都市地区(Metropolitan Region)来取代大都 市带概念。
戈特曼的学术思想 戈特曼的学术思想
戈特曼以美国东海岸为例, 戈特曼以美国东海岸为例,将大都市带过程划分为四个阶 段:
1. 孤立分散阶段(1870年之前) 孤立分散阶段( 年之前) 年之前 以贸易、行政职能为主的各个城市独立发展,整个地 区的地域空间结构十分松散。但港口城市的迅速发展 逐渐显示出对外交流功能及相应的外向型经济职能的 重要性。 2. 区域性城市体系形成阶段(1870-1920) 区域性城市体系形成阶段( ) 以钢铁为主的重工业的发展使城市规模迅速扩 大,带动了制造业的发展,同时铁路交通网络的形成 加强了城市之间的联系。
日本学者关于大都市带的研究 日本学者关于大都市带的研究
理论—D.中国都市带(都市连绵区)研究 .中国都市带(都市连绵区) 理论
1、关于城市群与大都市带的研究 、 ① 1983年,于洪俊、宁越敏在《城市地理概论》中首次 介绍Gottmann的思想。此后崔功豪对此作了全面系统阐 述,并对我国长江下游城市带的形成作了比较深入的研 究。 ② 1992年姚士谋在《中国城市群》一书中,对大都市带 作出广义的理解,提出了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城市群的地 域结构特征、发展趋势等方面作了理论探讨,并对五个 “超大型城市群”和八个近似城市群的城镇密集区作了 研究。
戈特曼的学术思想 戈特曼的学术思想
大都市带的特征
1.从空间形态上看是核心地区构成要素的高度密集性和整个地 从空间形态上看是核心地区构成要素的高度密集性和整个地 区多核心的星云状结构。 区多核心的星云状结构。 高度密集性是大都市带的本质特征,也是其他特征的形成基 础。他认为大都市带内应集中全国15-20%的人口。除了高度 集中的人口外,还表现为各种可见和不可见的要素及其相互交 织的网络的高度密集性,特别是在大都市带的核心轴线上。 2.从空间组织上看是其基本单元内部组成的多样性与宏观上的 从空间组织上看是其基本单元内部组成的多样性与宏观上的 马赛克”结构。 “马赛克”结构。 大都市带的基本组成单元是都市区,每一个都市区内都是由 自然、人文、经济特征完全不同的多种成分构成,从城市的用 地类型到人口的种族、职业构成都是如此。而且都市区的规模 越大,其内部成分的多样性就越显著。而从宏观上来说,大都 市带则是由多个各具特色的都市区镶嵌形成的自然、社会、经 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组合体,并且这种镶嵌绝非简答的 拼接,而是存在着一定有机联系和一定程度的分工。
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大都市规划理论
第一组
组长: 组长:张雪 组员: 组员:包婷婷 曹垒 曹鑫 张奔 张益民 赵鹤龄 邹晓榕
理论方面
A.Gottmann戈特曼的学术思想 . 戈特曼的学术思想 B.其它欧美学者对大都市带的观点 . C.日本学者关于大都市带的研究 . D.中国都市带(都市连绵区)研究 .中国都市带(都市连绵区) E. 国外大都市圈空间发展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