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梁祝文化旅游之探析【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
浙江梁祝文化旅游之探析
一、引言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孟姜女》、《白蛇传》、《牛郎织女》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其中梁祝的爱情故事流传最为广泛,也最为动人。
梁祝故事反映了我国的传统爱情观,以及民俗、哲学等传统文化,是我国最具辐射力和世界影响力的口头传说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我国第一部彩色电影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等一批梁祝艺术作品纷纷问世,在国内外掀起了一股“梁祝热”,以“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著称于世,吸引了无数专家学者和国内外游客的兴趣,并于2006年被收录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的文化旅游方兴未艾,但就已有的旅游开发经验而言更注重物质文化的挖掘和利用,往往忽略了非物质文化的开发和保护。
在旅游市场文化化的今天,如何更科学地开发利用文化遗产,将其与旅游产业切实结合起来,并郑重加以保护和传承,毋庸置疑会是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大好契机。
浙江是全国闻名的文化大省,有着许多家喻户晓的“老字号”文化品牌。
尽管近年来“梁祝故里之争”风生水起,但浙江无疑是全国梁祝传说和梁祝旅游资源最集中的地区。
作为是全国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业已成为浙江重要的经济支柱。
但是浙江的旅游业国际化程度低,缺乏主打旅游品牌,旅游产品众多,但多有雷同,差异性不大,文化内涵肤浅,档次较低,缺乏文化主心骨,还停留在开发设施设备的层面。
因此,挖掘浙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与旅游资源开发及保护相结合,对提升浙江旅游的国际化程度,加强浙江旅游的竞争力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主题
翻阅了很多资料,发现国外专门针对中国某个民间传说的研究文献少之又少,虽然梁祝是国外最为人熟知的中国民间传说,但专门著书立说的几乎没有,这给本论题参考文献的查找增加了不少难度。
不过可幸的是,让我欣喜的看到了论文选题的新颖之处。
而期刊
网上关于其他民间传说、文化旅游和非物质遗产保护的大量研究成果为本文写作提供难得的素材和借鉴,所以总体上,本文的研究与写作仍应认为是切实可行的。
(一) 本课题国外研究动态
在国外相关研究中,针对中国民间传说的研究并不多,但也有一部分学者对保护民间传说表现形式和注重立法保护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建议。
Dionyssia Kallinikou撰写的《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expressions or expressions of folklore》(2005年)一文提出利用知识产权法律、文化遗产保护和一些实际措施如数字录音、建立登记册等方式来保护传统文化或民间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
Howard L. Hughes在《Culture and tourism: a framework for further analysis》中提出目前对文化与旅游质监关系的研究状态并不理想,并根据游客对文化的兴趣将文化旅游分为四个部分进行开发,进而从表演艺术的角度,就其与旅游的相互影响和关系进行了讨论。
Michael Blakeney《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Expressions》(2003年)一文分析了民间文学艺术的概念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推动保护知识产权理念的方式,目前各国在发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过程中都存在种种弊端,而该方式可以说是解决该种弊端最有效的方法。
(二) 本课题国内研究动态
在国内,从开发和保护角度对民间传说旅游资源进行分析研究的文献,举其要者,有以下这些:
陈勤建的《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梁祝口头遗产文化空间》(2005) 第一次比较全面地、系统地对梁祝文化的发展、价值和保护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
刘滨谊的《风景旅游历史文化的时空物化——梁祝文化村策划规划构思》(2001)揭示
了当前我国的风景旅游业正进一步趋向大众化和社会化,旅游地的策划规划工作中引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是大势所趋。
并以上虞梁祝文化村为例说明在这一过程中,如何通过规划手段将传统历史文化在空间形态上和时间序列上加以物化,塑造出特色鲜明的风景旅游形象,使人们能够充分地领略感受到传统历史文化的精髓和魅力,这对文化旅游景区的规划具有普遍意义。
马木兰等的《文化旅游资源区域争议的透析——以梁祝故里争议为例》(2006)以梁祝
故里争议为例,透析文化旅游资源区域争议现象产生起源、表现,及这些争议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带来的影响,指出梁祝这类文化旅游资源区域争议现象源于民间传说文化权属问
题难以界定性及行政区划形成不同的利益主体,提出通过政府协调,有选择性地整合资源联合开发并找出一条合理的梁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之路。
伍鹏的《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刍议》(2008年)一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通过分析浙江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瓶颈制约问题,研究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互动模式,提出要深刻认识和挖掘浙江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特别是浙江拥有梁祝、白蛇传、西施、济公等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将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相结合,是提高浙江旅游核心竞争力,提高浙江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和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径。
而他在《梁祝文化保护与梁祝旅游开发》(2008)一文中则具体指出浙江省作为全国梁祝传说最有影响的地区,应通过加大梁祝文化保护与传承力度、联手打造梁祝之路旅游线路、共同宣传梁祝旅游形象、深度开发梁祝旅游节庆、发展梁祝文化创意产业等措施加强梁祝文化保护与开发,以提高旅游国际化程度。
毕劲《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剖析》(2009年)一文,从空间形式上分别剖析了物态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非物态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这两种表现方式。
通过例举分析与民间文学故事、神话传说有关的文化旅游资源,提出传统民俗文化是我国文化旅游资源的核心部份。
三、总结
通过上述及更多文献资料的查找和翻阅,使我对梁祝文化甚至是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多的了解,并拓宽了本人的知识面和论述角度,让我对本课题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同样是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弥足珍贵,甚至更具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珍贵的旅游资源,其经济利用价值不容小觑。
梁祝文化在我国各个民族、各个地区流传辐射,在东亚、南亚及东南亚各地也广为流传,其影响力在中国民间传说中实属罕见。
若能与旅游产业完美结合,还有很大的挖掘潜力,产业链也可以继续拉长。
而就浙江在开发保护梁祝文化旅游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个人认为应该整合利用浙江的梁祝文化旅游资源,点线面结合,构建“梁祝旅游文化经济圈”,且对“梁祝”口头文化遗产进行切实有效的保护、继承、弘扬,把梁祝文化打造成浙江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旅游精品,以期促进浙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使浙江成为国际化的旅游强省。
[参考文献]
[1]Dionyssia Kallinikou.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expressions or expressions of folklore[J]: ICME papers. 2005(8):18-21.
[2]Howard L. Hughes.Culture and tourism: a framework for further analysis[M]:Managing Leisure.2002:164-175
[3]Michael Blakeney.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expressions[D]:London:University of London,2003:16-28.
[4]刘滨谊, 陈万蓉. 风景旅游历史文化的时空物化——梁祝文化村策划规划构思[J].中国园林,2001(04):45-48.
[5]马木兰,何丽红,郑丽.文化旅游资源区域争议的透析——以梁祝故里争议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26-30..
[6]伍鹏.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刍议[J].时代经贸,2008(94):26-27.
[7]伍鹏.梁祝文化保护与梁祝旅游开发[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07):61-64.
[8]毕劲.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剖析[J].当代经济,2009(06):58-60.
[9]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
报,2001(3).
[10]袁锦贵.浙江“老字号”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与途径[J].兰州学刊,
2010(6):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