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一个人的心灵史——解读史铁生——马小平老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一个人的心灵史——通过解读《我与地坛》理解史铁生(讲演稿)

马小平| 2008-8-18

以下是我在东莞中学所做的一次文学讲座。东莞中学语文组有这么一个传统,定期为学生开设文学讲座,讲座的内容可以是一部文学名著,一个文学名人(当然名人也是通过他的作品来介绍的),也可以是一个文学专题。我是这所学校里开设讲座最多的老师(几乎每学期都要开设两到三次),因为每一次为讲座准备的材料比较充分,所以讲座比较受学生欢迎(常常是听众爆满),我也因此而被学生认识得最多,很多学生没有听过我的课,不是我的嫡系学生,但因为听过我的讲座,故也说是听过我的课的学生。

我的这个讲座却是准备不怎么充足的。那时只是凭着对史铁生的热爱写了一个简单的提纲就走上了讲坛。一个学生用录音笔记录了下来,然后又将其整理出来,交给了我,我只改了几个错别字,便是这篇文章了。

走进史铁生的心灵史,我们需要探索以下问题:

①了解史铁生的生平;

②理解他对痛苦的体验;

③理解他与地坛的对话;

④理解他关于生命本质的一些认识;

⑤理解他关于生与死的问题的思考;

⑥理解他的理想主义者的别样境界;

第一个问题:了解史铁生的生平

我们可以尽可能多地了解他,因为他的东西并不是很多。重点需要读两本书:一本是他的散文集:《对话练习》;一本是他的选集:《我与地坛》。读他的散文集,是全面地了解他的最直接的通道,而且读这样的散文,对于提高我们阅读品味是非常有益的,因为他的散文随笔没有不好的。

这是一个有着典型意义的人,他是一代人的典型个案。这代人有什么样的经历呢?在长身体的时候,遭受“苦日子”,没饭吃;在长知识的时候,遭受“文革”,没书读;到了工作的年龄,就上山下乡了;而到了我们需要抚幼养老的时候,又遭遇了“下岗”,没钱挣了。这几十年民族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全让这一代人遭受了。史铁生还不同,他还遭受了残疾。在他活得最狂妄的时候,突然瘫痪了。

在他的散文集中,记载了他的两部分经历,一是在农村当知青的经历,二是他瘫痪以后思考和写作的经历。要想走进他的心灵,对这两部分经历我们都应该去了解。

重点的经历是他了解怎样走上创作之路的?怎样在创作之路上走下来的?

“我从双腿残疾的那天,开始想到写作。孰料这残疾死心塌地一辈子都不想离开我,这样,它便每时每刻都向我提出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活着?这可能就是我的写作动机。就是说,要为活着找到充分的理由。”一个人在二十岁的时候瘫痪了,他还能干什么啊?就为了给活着寻找理由,他开始了写作。他一点都不高调,就这么说。

大家都知道,余华的一部小说名字就叫做《活着》,大家都佩服他找到了一个好词。“活着”这个词是非常沉重的,“活着”是半个世纪以来,大多数中国人最普遍的生活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是任务,“活着”不需要理由,因为“活着”本身就是理由。如果史铁生不跌得这么惨,他可能不会想到这一层,不会想到为“活着”去寻找理由。

而这“活着”在史铁生这里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他在《病隙碎笔》中写过:“我的写作说到底是为谋生。但分出几个层面,先为衣食住行,然后不够了,看见价值和虚荣,然后又不够了,却看见荒唐。荒唐就够了么?所以被送上这条不见终点的路。”“我其实未必合适当作家,只不过命运把我弄到这一条路上来了。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而这样的找,后来发现利于这个史铁生,利于世间一颗最为躁动的心走向宁静。”

从“生活”(衣食住行)到“虚荣”和“看见价值”,再到“看见荒唐”,又不够了,这往深处又走了几层?

这里,我们要能够理解“一颗最为躁动心”,一个人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瘫痪了,他怎么可能不躁动。所

以,他的写作就有了另外一层很多正常人所很难理解的意义,那就是安顿一颗躁动的心,为自己寻找一种内心的宁静。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找到了自己的精神的归宿,也为他人展示了一份他个人的心灵史(心路历程),这种心路历程是带有一种普遍意义的。从躁动到宁静,从绝望到希望,从谋生到看出生活的荒唐,从安顿肉体的自我到安顿心灵的自我,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但是却是每个人都希望做到的。阅读他,我们便可以有这种也让自己的心灵走向宁静和安然的功效了。

他的文字中,总是传达了一种伤感与沉重的东西,这种沉重和感伤一般人写出来不会让我们感受这么真切,他写出的就不同了,因为他并不是刻意去追求的。他的经历使他躲避不了这样的话题。有人说“这与史铁生的读书和思考有关”,他自己则说,不如简单地说这与我的处境有关,读书和思考也是我的处境之一部分。我并不认为伤感与沉重一定就好,但既然确凿,也就有其表达的理由。

他的经历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读书。对此,也发表了很好的见解。读书不要一味地追求多而新,根本的问题,先哲们都想过了。其实,问题还是那些问题,只不过布景和道具日新月异,读书和思考只为不被它弄得找不着北。在他看来,很多的书籍只是在变换布景与道具,根本的问题还是那么一些,这种说法无疑是非常智慧的,如果他没有读很多的书,读了之后,没有经过自己认真地思考,是说不出这样智慧的话来的。

史铁生,这些年来,他一直在我们面前闪耀着,他不是属于天才的那种,天才闪耀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看不到自己了;他闪耀在我们面前,就让我觉得自己变小了。他的文字也不是从来就好的,他也曾经幼稚过,但是,写着写着,就渐渐地有了生命的厚度和深度。那天,我直盯着《对话练习》上他的照片看,心中突然升起了一股悲凉:他已经老了,他从一个青年作家(八零年前后他写作《遥远的清平湾》而获奖时,还不过三十来岁),然后到了一个中年作家,而今似乎快走进老年作家行列了。瘫痪那年,他才二十岁,我看过他年轻时的照片,是清癯且清秀的,而今,而今,脸上已经显出一些浮肿。他已是五十一岁的人了。生命的时光真是容易流逝啊。其实,我们读他时,我们也年轻,就在我们读着他的时候,那书页好像就揭过几十页,但我们已经老了。

我知道,有一天,他会死去的;我们也会死去。但是,他的文字将会走进更多的人的心中,他的文字将是不老和不死的。因为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作家之一。

第二个问题:理解史铁生对痛苦的体验

他的文字告诉我们的第一个宝贵的道理就是要珍重痛苦,珍重对痛苦的体验。

当我写下这一行文字时,我明白,这是很难做到的。

一个正常人遭受痛苦的时候,会心情平静地去体验它么?不会,我们只会抱怨:怎么就会是我?我怎么就这么倒霉?

我想起九年前,那时,我女儿还小,一次,我与她从湖南来广东,我们没有买到卧铺票和坐票,整整一个晚上就坐在车厢的过道里。那时我和她都觉得很痛苦。人在痛苦之中,是容易产生一种抱怨的情绪的。抱怨谁,对象不明确,怨天尤人吧,实在没有对象可抱怨了,就抱怨政府和国家,这是什么国家,坐火车连个座位都没有!可是就在这时,我们看到迎面开过来的一列火车的一节车厢里,那些打工一族们,给挤得水泄不通的状况。每一个窗口都伸出了七八个脑袋,为啥?就为了透口气。我们的心里一下子就平衡了,女儿对我说,爸爸,原来还有比我们更惨的。在此之前,我们应该就知道,这个世上肯定有比我们更惨的。但是,惨状没有在场,我们的心理就不会平衡。其实,我本应该好好珍惜这个能够坐着的夜晚,这正好让我好好体验一下不能睡觉的滋味,让我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不能安然入睡的痛苦。只是,我们往往不会这样来想问题。我是当过知青的,那时候,什么痛苦没有遭受过呢?怎么会忘记得这么快呢?

最近几天,我感冒了。横卧在床上,动弹不得。一个月里,这已经是第二次了,这种叫人感到特别难受的感冒:全身乏力,疼痛,脑袋里面一片空茫。在长达两三天的时间里,我觉得自己完全已经被抽空了,只剩下一个躯壳,那灵魂离我而去了。昏迷中,除了痛苦,别无知觉。很多正在考虑的问题,全部终止了,我就是使出全部脑力,也想不出这些问题究竟在哪里。这个时候,一个命题非常清晰地跳进了我的大脑中,“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著名命题。而现在,我已经不能思了,我还在吗?如果我不在了,那么,这个躺着的躯体,又是谁的呢?多少年了,我一直为自己没有能够进行这种最本质的生命的思考而感到羞愧。好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