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川县第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2.3熔化和凝固学案(无答案)苏科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物态变化三、熔化和凝固 学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物态变化三、熔化和凝固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第三节“熔化和凝固”。
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1.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其定义;2. 熔化和凝固的吸热和放热情况;3. 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4.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异同;5. 熔化和凝固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能够描述熔化和凝固的过程;2. 掌握熔化和凝固的吸热和放热情况,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 了解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学会测定熔点和凝固点的方法;4. 认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异同,能够分析不同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特性;5. 能够运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其过程,熔化和凝固的吸热和放热情况,熔点和凝固点的测定方法。
难点: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异同,运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温度计,实验器材等。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熔化和凝固的现象,如冰块融化、水结冰等,引发学生对熔化和凝固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阐述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以及熔化和凝固的吸热和放热情况。
3. 实验演示:进行熔化和凝固的实验,如熔化冰块、凝固水等,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熔化和凝固的过程。
4. 知识点讲解:讲解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介绍测定熔点和凝固点的方法。
5. 课堂练习:给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6. 知识拓展:介绍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异同,举例说明不同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特性。
7. 实际问题解决: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决,如设计冷却装置等。
六、板书设计:1.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其过程;2. 熔化和凝固的吸热和放热情况;3. 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4.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异同。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3熔化与凝固教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3 熔化与凝固教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的《物理》第二章第三节,主要涉及熔化与凝固的概念、特点以及熔点和凝固点的理解。
教材内容具体包括:1. 熔化与凝固的概念: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 熔化与凝固的特点: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3.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叫熔点或凝固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熔化与凝固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点。
2. 能够说出晶体和非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3. 能够运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熔化与凝固的概念及其特点。
难点:熔点和凝固点的理解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冰块、热水、温度计等)。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冰雪融化、水结冰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是什么过程?它们有什么特点?2. 知识讲解:(1)讲解熔化与凝固的概念。
(2)讲解熔化与凝固的特点: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3)讲解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叫熔点或凝固点。
3. 例题讲解:(1)冰熔化成水需要吸热,冰的熔点是多少?(2)水凝固成冰需要放热,水的凝固点是多少?4. 随堂练习:(1)铁熔化成钢需要吸热,铁的熔点是多少?(2)钢凝固成铁需要放热,钢的凝固点是多少?5. 实验演示:(1)冰雪融化实验:将冰块放入热水中,观察冰块熔化的过程。
(2)水结冰实验:将热水倒入模具中,观察水凝固成冰的过程。
6. 知识巩固: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六、板书设计:1. 熔化与凝固的概念2. 熔化与凝固的特点3. 熔点与凝固点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1)冰熔化成水需要吸热,所以冰的熔点越高,熔化越快。
()(2)水凝固成冰需要放热,所以水的凝固点越低,凝固越快。
()2. 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 冰雪融化B. 水烧开C. 铁器生锈D. 蜡烛燃烧(2)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A. 冰雪融化B. 水烧开C. 铁器生锈D. 蜡烛燃烧答案:1. (1)× (2)√ 2. (1)A (2)B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活现象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熔化与凝固的概念及其特点,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熔点和凝固点的知识。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苏科版八上学案 第2章第3节熔化和凝固(一)(无答案)

第二章三、熔化和凝固学案(一)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了解熔化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2、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4、了解熔化曲线曲线的物理含义。
二、预习检测1、叫熔化,熔化要热(填“吸”或“放”)2、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需要(吸热|放热);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需要(吸热|放热)。
3、熔点。
三、课堂检测1、固体分为和两类,它们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有一定的熔点。
在海波、松香、冰、玻璃、铁、沥青、固态氧中,属于晶体的有。
2、下列实例中,分别发生了哪一种物态变化?(1)冷冻冻食品可以保鲜;(2)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见门前冒“白气”;(3)高烧病人利用冰袋降温。
3、()将0℃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冰将:A 熔化B 不会熔化C 可能熔化也可能不熔化D 以上都不正确4、()萘的熔点是80℃,则80℃的萘:A、一定是固态B、一定是液态C、一定是固液共存的状态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5、()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者都有一定的熔点B 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C 非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D 非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6、()固态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1℃、-39℃,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A 酒精温度计B 煤油温度计C 水银温度计D 上述温度计均可7、()某同学在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四个图像其中属于晶体熔化图像的是:四、课堂作业A组1、物体在固态和液态之间变化需吸、放热,条件与汽化相同的应是,此过程物质由态变为态。
2、玻璃在200℃时开始熔化,直到300℃时还未熔化完,可见玻璃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3、夏天,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___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___现象。
2.3熔化和凝固学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3 熔化和凝固学案 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熔化和凝固”。
该节主要介绍了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包括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以及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熔化和凝固的实质,以及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理解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
2. 能够分析实际物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熔点和凝固点的理解。
2. 教学重点:熔化和凝固过程的实质,以及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包括晶体和非晶体样品、温度计、加热设备等)。
2.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记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如冰雕融化、冰雪融化等,引发学生对熔化和凝固现象的思考。
2. 理论讲解:介绍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讲解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以及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3. 实验演示:进行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温度变化和熔点(凝固点)的测定。
4. 例题讲解:通过实际例题,讲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以及如何计算熔化或凝固过程中的热量。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对熔化和凝固过程的理解。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熔化和凝固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冰雪融化导致道路结冰的危险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2.3 熔化和凝固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上升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下降熔点和凝固点: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的特定温度七、作业设计1. 完成学生实验手册中的相关实验题目,包括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2.3 熔化和凝固 学案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3 熔化和凝固学习目标:1.借助日常生活经验,认识熔化和凝固。
2.通过探究冰、烛蜡的熔化特点,学习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训练动手能力。
3.通过分析实验数据,理解熔点和晶体、非晶体。
4.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尝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知识梳理(1)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______有关。
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________。
(2)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______,要____热。
从液态变成固态过程叫______,要____热。
(3)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______,液体凝固成晶体时的温度叫______。
同种物质的____和_____是相同的。
(4)海波、玻璃、冰、蜂蜡、石英等物质中,__________是晶体,_________是非晶体。
温度/℃不同点相同点有无凝固点凝固特点和条件。
(1)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晶体:非晶体:(2)晶体凝固条件:(3)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关系:二、熔化和凝固的应用【要点部分】活动熔化和凝固的应用★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书本P41图2-32图2-33图2-34图2-35回答下列问题:(可写在书上)(1)在图2-31中用冰块冷却的原因是什么?(2)在图2-32中用冰块降温的原因是什么?(3)在图2-33中塑料先后经历了哪些物态变化?(4)在图2-34中玻璃经先后历了哪些物态变化?【拓展部分】(挑战自己,你最棒!)1.★小雨做某物质的熔化的实验时,得到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记录:时间(分)0 1 2 3 4 5 6 7 8 9 1温度(℃)335445484848485546请按上述实验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以上数据,小雨得到了以下信息,请你帮他完成:(1)该物质是,它的熔点是℃。
(2)在第分钟开始熔化,熔化过程用了分钟(3)在第5分钟时该物质处于状态(4)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要热,但温度2.★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盛有碎冰块的烧杯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均匀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能/不能)熔化。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2 2.3熔化和凝固

熔化和凝固学习目标: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体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进一步总结出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绘固体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合作探究:1、我们在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后水结成冰,再把冰块放入饮料中后冰又变成水。
生日上的蜡烛受到高温变成蜡液,一部分蜡液落在桌上后变成固体。
路桥施工中工人们把块状沥青放在炉内加热成液体,液体的沥青洒在路面上以后变成变为固态.....上面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两类:2、熔化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固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数据:问题1:根据海波和石蜡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关系),并结合实验分析,海波和石蜡在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找出什么规律?给海波加热,海波的温度不断,当温度上升到℃时,开始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海波的温度却保持℃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换句话说:海波在一定的温度下,在熔化过程中热量,温度保持)。
给石蜡加热,在整个过程中石蜡的温度不断(换句话说:石蜡没有一定的,在熔化过程中热量)。
问题2: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这3个阶段的温度特点?海波在熔化前温度,熔化中温度,熔化后温度继续石蜡在熔化前温度,熔化中温度,熔化后温度自学课本“熔点和凝固点”部分:看完后,先个人总结出晶体、非晶体的特点,常见晶体的沸点、熔点。
然后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展示。
根据以上实验海波和蜡熔化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点?有什么相同点?我们可以把固体分为_______和_______像海波这样的固体叫做晶体晶体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石蜡这样的固体叫做非晶体非晶体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3:晶体在时的温度叫做。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2.3熔化和凝固学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2.3 熔化和凝固学案一、教学内容1.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其定义;2. 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3.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4. 熔化和凝固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能够描述熔化和凝固的过程;2. 掌握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3. 能够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不同表现;4. 能够运用熔化和凝固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2. 教学重点: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冰块、水、温度计等);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冰雪融化成水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熔化的过程及特点。
2. 知识讲解:讲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熔化是固体变为液体的过程,凝固是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
3. 实验演示:进行熔化和凝固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4. 例题讲解:讲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分析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不同表现。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熔化和凝固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知识拓展:介绍熔化和凝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冬季道路除冰、铝制品的熔铸等。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熔化:固体→ 液体凝固:液体→ 固体2. 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熔化:吸热,温度升高凝固:放热,温度降低3.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变化七、作业设计1. 描述一下熔化和凝固的过程。
2. 解释为什么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3. 列举两个熔化和凝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熔化过程中吸热的原因,凝固过程中放热的原因等。
2.3熔化与凝固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3 熔化与凝固教案 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3节“熔化与凝固”。
本节主要介绍了熔化与凝固的概念、特点以及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具体内容包括:1. 熔化与凝固的定义及过程;2. 晶体和非晶体的特性;3. 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及意义;4. 熔化与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熔化与凝固的概念,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特性;2. 能够运用熔点和凝固点解释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验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熔点和凝固点的理解;2. 教学重点:熔化与凝固过程的原理,晶体和非晶体的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冰、水、温度计等);2. 学具:教材、笔记本、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冰块熔化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冰块熔化的过程,引出熔化的概念。
2. 理论知识讲解:讲解熔化与凝固的定义,并通过示例说明晶体和非晶体的特性;讲解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及意义。
3. 实验演示:进行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加深对晶体和非晶体特性的理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晶体的熔点和非晶体的熔点,巩固所学知识。
5.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熔点和凝固点解释实际问题。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熔化与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冬季道路结冰的处理方法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熔化与凝固1. 定义: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 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 熔点和凝固点: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4. 应用:运用熔点和凝固点解释实际问题。
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2. 实验报告单:记录实验过程、数据和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熔化和凝固
合作探究
1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
水的三种状态在
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像上面的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们在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后水结成冰,再把冰块放入饮料中后冰又变成水。
生日上的蜡烛受到高温变成蜡液,一部分蜡液落在桌上后变成固体。
路桥施工中工人们把块状沥青放在炉内加热成液体,液体的沥青洒在路面上以后变成变为固态上面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两类:
2、熔化的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凝固的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数据:
问题1:根据海波和石蜡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关系),并结
合实验分析,海波和石蜡在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找出什么规律?
给海波加热,海波的温度不断_________ ,当温度上升到 _____ 时,开始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海波的温度却保持 _____ 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
度才继续上升(换句话说:海波在一定的温度下_______ ,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 热量,温度保持 ______ )给石蜡加热,在整个过程中石蜡的温度不断__________ (换句话说:石蜡没有一定的 _____________ ,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_ 热量)。
根据前面对熔化和凝固图像的研究、做出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图像
问题2: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这3个阶段的温度特点?
海波在熔化前温度 _________ ,熔化中温度 ___________ ,熔化后温度继续 石蜡在熔化前温度 ___________ ,熔化中温度 ___________ ,熔化后温度 根据以上实验海波和蜡熔化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点? 有什么相同点? 我们可以
把固体分为 _______ 和 _______
像海波这样的固体叫做晶体
晶体的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石蜡这样的固体叫做非晶体 非
晶
体
的
定
义:
问题3:晶体在 __________ 时的温度叫做 _______ 。
晶体 _____ 熔点(选填 有或没 有),非晶体 _____ 熔点
问题4: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的温度,在凝固时也有一定的温度,晶体在 __________ 时 的温度叫做 _______ 。
晶体 凝固点(选填有或没有),非晶体 凝固点。
有没有确定的熔点(凝固点)是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 _________ ,我们可以根据它来 鉴定物质。
问题5:熔化需要 _________ (选填 吸热 或 放热),凝固需要 ________ 如图所
( ),属于晶体的凝固图线的是( )
2、 示, 体
属于晶 的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