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肾盂肾炎临床疗效论文
中医治疗慢性肾孟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慢性肾孟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3223f0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6.png)
中医治疗慢性肾孟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贾友均【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PR)、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介素-β(IL-1β)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补肾益气、清利湿热的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肾盂肾炎能够明显抑制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值得推广使用.【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5(024)011【总页数】2页(P74-75)【关键词】慢性肾盂肾炎;中医;炎症因子【作者】贾友均【作者单位】新郑市中医院中医内科河南郑州45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3慢性肾盂肾炎是泌尿系统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寒战、腰痛以及尿路刺激症状,在中医属于“淋证”、“腰痛”等范畴。
由于反复迁延的肾盂感染和肾实质的炎症会导致肾功能损伤,肾盂、肾盏部位瘢痕形成,甚至可能发展为肾功能不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西药对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主要是应用抗生素,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常常不能根治,而中药通过辨证论治,应用清利湿热祛邪,补肾益气扶正的方药,疗效良好[1]。
本研究分析了78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新郑市中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8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均符合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标准[2]。
其中男性31例,女性47例,年龄23~74岁,平均(45.7±9.7)岁,病程1~11 a。
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慢淋汤治疗30例慢性肾盂肾炎的疗效观察
![慢淋汤治疗30例慢性肾盂肾炎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755754893b3567ec102d8af6.png)
慢淋汤治疗30例慢性肾盂肾炎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补益脾肾、利湿降浊、活血通淋类中药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疗效。
方法采用慢淋汤(生黄芪、党参、白术、生地黄、怀山药、山茱萸、怀牛膝、旱莲草、车前草、萆薢、王不留行、赤芍)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尿白细胞、尿红细胞、尿细菌数等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
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益脾肾,利湿降浊,活血通淋的功效。
[Abstract]ObjectiveThe observation profit kidney restores vital energy, the advantage to fall, the blood circulation to pass muddy wet drenches ki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chronic kidney mencius nephritis s curative effect. MethodsAdopt Manlintang (shenghuangqi,dangshen,baizhu,shengdihuang,huaishanyao,shanzhuyu,huainiuxi,hanl iancao,cheqiancao,bixie,wangbuliuxing,chishao) treats this sickness 30 examples, and supposes the control group to observe target and so on urine white blood cell, urine red blood cell, urine thin cushion number influences and the clinical symptoms improvement situation. ResultsTreatment group total effectiveness is 96.67%; Control group total effectiveness is 66.67%. Two groups of curative effects compare,The treatment group curative effect surpasses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This method restores vital energy to this sickness beneficial kidney, the advantage falls wet muddy, the blood circulation passes the effect which drenches.【Keywords】Chronic kidney mencius nephritis;The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Dispelling damp agent;Treatment applied慢性肾盂肾炎(CPN)是肾脏病中的常见疾病之一,是细菌感染肾脏引起的慢性炎症,炎症的久存或反复发作所致肾间质、肾盂、肾盏的损害、纤维化及变形[1],影响肾脏的代谢。
中医治疗慢性肾炎临床观察
![中医治疗慢性肾炎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a22f19d76c175f0e7dd1376d.png)
中医治疗慢性肾炎临床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效果。
方法:整理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72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患者以西药肾炎康复片进行治疗,实验组36例患者以中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尿检结果中的尿蛋白、尿红细胞及24小时尿蛋白自定量的变化,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变化。
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尿检结果中尿蛋白、尿红细胞及24小时尿蛋白自定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肾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慢性肾炎;治疗效果慢性肾炎为原发性或继发性的肾小球免疫性炎症,导致慢性肾炎的原因比较复杂,临床上尚未完全明确。
该病多发于中青年,病程较长,病情反复,主要症状有高血压、血尿、贫血、水肿、蛋白尿及肾功能异常等[1]。
临床上目前多采用西药ARB、ACEI等进行治疗,效果不太理想。
我院近年来采用中医方法治疗慢性肾炎,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3月共收治慢性肾炎患者72例,将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6例患者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为20-59岁,平均年龄为(38.3±7.1)岁;病程为6-49个月,平均病程为(20.1±5.5)月。
实验组36例患者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为24-61岁,平均年龄为(21.6±6.3)岁;病程为6-53个月,平均病程为(22.4±6.5)月。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肾功能出现损害;原发性肾炎;患者长期存在水肿症状,且有高血压;双肾出现对称性缩小;患者持续尿异常,且出现蛋白尿、血尿等情况。
中医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方法及疗效
![中医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方法及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b1af5e760029bd64793e2c54.png)
中医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方法及疗效发表时间:2018-05-15T15:16:22.91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下第2期作者:刘金辉[导读] 肾盂肾炎(pyelonephritis)是指发生于肾脏和肾盂的炎症,多因细菌感染所致。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中医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方法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90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5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西医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良者再给予抑菌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中医补肾健脾中药治疗。
观察、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4.44%。
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均为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情况,治疗耐受力良好。
结论临床在治疗慢性肾盂肾炎上采取中医治疗,疗效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中医;慢性肾盂肾炎;临床方法;疗效肾盂肾炎(pyelonephritis)是指发生于肾脏和肾盂的炎症,多因细菌感染所致,其按病程分为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两种[1]。
一般来说,病程在半年或1年以上的肾盂肾炎为慢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多有肾盂扩大、畸形等情况,甚至肾皮质及乳头部有瘢痕形成,肾髓质变形,肾盂、肾盏黏膜及输尿管管壁增厚,严重者肾实质广泛萎缩[2]。
慢性肾盂肾炎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重要病因,严重者会因肾功能不全而出现尿频、尿急、腰疼、物理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医学在治疗慢性肾盂肾炎上多以西医抗菌、抑菌治疗为主,但疗效不甚明显。
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疗效,中医经过不断研究、尝试,发现补肾健脾淋汤在治疗慢性肾盂肾炎上疗效显著。
本文笔者通过对我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90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中医在治疗慢性肾盂肾炎上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慢性肾盂肾炎的中医治疗分析
![慢性肾盂肾炎的中医治疗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1c9bd00b4e767f5bcfce1d.png)
慢性肾盂肾炎的中医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慢性肾盂肾炎患者30例临床中医辩证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30例慢性肾于肾炎患者30例经中医辩证治疗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
结论:中医治疗应彻底消除湿热余邪,扶助正气,消除诱因,才能有效的防治本病的复发。
【关键词】慢性肾于肾炎;辩证治疗;中医治疗【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3-0152-02慢性肾盂肾炎是细菌感染肾脏引起的慢性炎症,病变主要侵犯肾间质和肾盂、肾盏组织。
慢性肾盂肾炎因其病史,反复发作的临床症状,属于中医学“劳淋”、“虚劳”、“腰痛”的范畴。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慢性肾盂肾炎患者30例临床中医辩证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慢性肾于肾炎患者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9~69岁,平均年龄47±2.5岁。
均符合慢性肾于肾炎的诊断标准。
病程1~7年,平均2.5±1.5年。
均有典型的膀胱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排尿时疼痛、腰痛等临床表现。
白细胞一般升高至(10~20)×109/L。
1.2.1气阴两虚,湿热留恋证益气养阴,清利湿热。
偏气虚者用参芪地黄汤加减,偏阴虚者用知柏地黄汤加减。
若气虚偏重者,加重黄芪用量,并用西洋参以益气培元;以肾阴虚为主者,加女贞子、旱莲草、怀牛膝、枸杞子或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以重在补肾养阴;阴虚火旺者,加知母、黄柏以养阴清热;头晕耳鸣甚者,加天麻、钩藤、菊花、石决明以滋阴潜阳,若湿热较重,小他涩痛明显者,加车前草、萹蓄、瞿麦、滑石、鱼腥草以清利湿热;下肢水肿者、加苍术、白术以燥湿健脾;腰酸痛明显者,加全毛狗脊、巴戟天、杜仲、肉苁蓉以补肾壮腰。
1.2.2脾肾亏损,湿浊缠绵证益肾健脾,利湿化浊。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f0a641dbed5b9f3f90f1c28.png)
软, 面 色萎 黄 , 倦 怠乏 力 , 尿急 , 尿频 、 尿痛 , 舌淡 红 , 苔 薄
[ 1 ] 王 永 炎 .中 医 内 科 学 [ M] .上 海 : 上海 科 学 技 术 出版 社 ,
1 99 7: 56 — 62 .
白, 脉 沉细 。以健 脾 补 肾为治则 。采 用我 院郑 建 民教 授
药性 及 不 良反 应 , 效果不佳_ 1 ] 。慢 性 肾盂 肾 炎 属 于 中 医 学“ 虚 劳” “ 劳 淋” “ 腰 痛” 等 范 畴, 主 要 是 因 肾 气 不 足, 久 病 伤 肾 。 临床 治 疗 以温 补 肾 阳 、 滋补 肾阴 、 疏 肝 泄热 、 清 热利 湿 、 补 益 脾 肾为 主 , 效 果 满 意l _ 2 ] 。笔 者 选 取 5 0例 慢性 肾盂 肾炎 患 者 , 给 予 中 医疗 法 治 疗 , 进 一 步探 讨 中医 辨 证 治疗 慢 性 肾 盂 肾炎 的治 疗 效 果 , 现 报
【 关键词】 中医; 慢性 ’ 肾盂 肾 炎 ; 临 床 效 果
集 团津 康 制 药 有 限公 司 , 国药 准 字 H2 0 0 6 0 9 3 2 , 规格 :
个疗程 , 每 个 疗 程 间 隔 1周 。 规律 , 确 保性 生活 卫生 。 治 疗 结 果
慢性。 肾盂 肾炎 是 一 种 常 见 的 临 床 病 证 , 易 反 复 发 作 , 病情缠绵 , 治 愈 困难 。在 发 病 初 期 , 主 要 临 床 症 状
采 用 我 院郑 建 民教 授 临 床 常 用 药 方 : 黄芩 2 0 g , 知 母
蝉蜕 2 0 g 。
I 5 g , 生 山药 3 0 g , 茯苓 2 0 g , 牡丹皮 1 5 g , 泽泻 1 2 g ,
中医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2063755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75.png)
中医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疗效观察谢旭光【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100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中医组50例患者给予中医治疗,而西医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通过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西医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4.0%,中医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两组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有任何不良反应,治疗耐受力较好。
结论:临床中对于慢性肾盂肾炎应用中医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中应用。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2页(P68-69)【关键词】慢性肾盂肾炎;中医治疗;临床疗效【作者】谢旭光【作者单位】广东省化州市中医院 525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7慢性肾盂肾炎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而造成。
临床中常常采取西药进行治疗,但是总体的治疗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因此,临床中采取何种治疗方法成为医师们关注的重点。
随着临床中医师对该病的不断研究,中医在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1]。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对慢性肾盂肾炎患者采取中医治疗,并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的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100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
中医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21~77岁,平均年龄(45.2±2.3)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4.5±1.2)年。
西医组50例,男25例,女25例。
年龄20~79岁,平均年龄(46.5±2.1)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4.1±1.5)年。
中医治疗50例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50例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ecfcba1e0740be1e640e9a1f.png)
造成以椎一 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然而及时、恰当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
可使患者脑部血 液的循环得 到改善 ,且对 远期生存质量 和健 康指数 等
均有显著的意义【 4 】 。
椎动 脉型颈椎病 ,从 中医角度 分析 ,其属 于 “ 眩晕 ”范畴 ,多 由
于患者肝 阳上 亢 、或气血 亏虚、或 肾精 不足、或痰浊 中阻等导致病症
发生 ,在此基 础上 ,文 中采取针刺疗法治疗 ,分别探究 了两种治疗方 案 ,即常规针 刺法和齐刺针 法 ,其 中后一 种方案 ,效果 显著。在治疗 中取患 者 的风池 穴位 和阿 是穴 位 ,以针刺 的方 式 ,明显改 善 了患者 脑 部供 血 ,疏通 经络 ,解 除痉 挛 ,达 到 减轻病 痛 、缓解症 状 的治疗
为l O 次。 1 . 4疗效评判 标准 :经过 1 0 d N疗后 ,对两组患者 的治疗效果具体参 照 《 中药新药 治疗 颈椎病 临床研究指 导原则》具体 分型 ,其 中治愈 :患 者经过1 O 次治疗后 ,颈椎完全恢复 ,且临床症状 ,如疼 痛、颈椎功 能 障碍 等完全 消失 ,患者恢 复正常生 活 ;显效 :患 者经过 l 0 次治疗后 , 颈椎 基本恢 复 ,临床症 状 ,如疼痛 、颈椎功 能障碍等基本 消失 ,患者 可以正常生 活 ;有效 :患者经过 1 0 次治疗后 ,颈椎有所好转 ,临床症 状 ,如 疼 痛 、颈椎功 能 障碍 等得 到明 显改善 ,不影响 患者 的 正常 生 活 ;无效 :患者 经过 l O 次治疗后 ,与治疗前相 比 ,患者 的临床症状无 任何变化 。记 录两组 患者的治愈率 ,显效率 ,有 效率 ,将其 相加最终 得 到治疗总有效率口 】 。 1 . 5统计学 处理 :文 中涉 及数据 均在S P S S 2 0 . 0 中输入 ,组间计 数数据
中药治疗慢性肾盂肾炎临床观察
![中药治疗慢性肾盂肾炎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22efe3760b1c59eef8c7b4d2.png)
1 . 2 5 3 1 , P= 0 . 2 1 0 2 ) , 差异 尚未达到显著性 意义。结论 : 采用该 中医辨证 分型论 治慢性 肾孟 肾炎临床 疗效优 于西 医治疗
关键词 : 慢 性 肾孟 肾 炎 ; 辨证分型 ; 中 医 药疗 法
的 证 据 不 够 充分 , 其收益为 O R=0 . 3 1 ( 9 5 %C I = 0 . 0 7~ 1 . 2 9 ) , N N T= 6 ( 9 5 %C I = 2 . 7 6~ 4 0 . 3 6 ) 。
性 肾孟 肾炎 的确诊 标准 。按照 前来就 诊顺序 , 采 用数 字
表法随机分为 治疗 组 、 对 照组各 3 0例 。治疗组男 1 4例 , 女 1 6例 ; 病 程平均 ( 8 . 4±1 . 9) 个月, 年 龄平 均 ( 4 7 . 1±4 . 3 ) 岁 。对照组男 1 5例 , 女 1 5例 ; 病程平 均 ( 7 . 9±2 . 5 ) 个月; 年龄平均 ( 4 9 . 7± 3 . 3 ) 岁 。两组 患者 之 间在 性别 、 年 龄、 病
的肾脏炎症疾 病 , 主 要侵 染 区域 为 。 肾间质 、 肾盂 和 肾盏 等 部位 j 。有许多易感 因素可 以引发 慢性 。 肾盂 肾炎 , 包 括尿
路梗阻 、 畸形 、 肾下 垂 、 膀胱 一输尿 管 反 流等 。患病 后 , 患 者多有腰酸 、 发 热等 表现 , 进 而 会引 发 肾功能 衰 退和 尿毒 症等 。因此 , 如何能够积极有效 地对 慢性 肾孟 肾炎患者 进行治疗 , 则在临床过程 中显得十分 重要 。2 0 1 4年 1月 到 2 0 1 5年 4月 , 笔者采用 中医辨证分 型论 治慢 性 肾孟 肾炎患 者3 0例 , 与单纯西 医治疗 3 0例作对照 , 报道如下 。
中医药治疗肾盂肾炎的临床体会
![中医药治疗肾盂肾炎的临床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636637669dc5022abea0097.png)
中医药治疗肾盂肾炎的临床体会摘要】目的:分析对肾盂肾炎患者采用中医药进行临床治疗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站接受治疗的肾盂肾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药治疗。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4.3%,对照组总有效率是80%,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显著低于对照组(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结论:对肾盂肾炎患者采用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利于其临床症状的改善,促使肾小管功能尽快恢复,且安全性比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过推广应用。
【关键词】肾盂肾炎;中医药【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8-0310-02肾盂肾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且大部分为女性患者。
临床上对肾盂肾炎进行对症治疗后,很容易再次复发,因此治疗效果是否良好,不确定性因素比较大。
若对肾盂肾炎未进行有效治疗,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很可能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从而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威胁[1]。
因西药治疗效果一般,且复发率高,对此,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医药治疗肾盂肾炎的疗效,本文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站接受治疗的肾盂肾炎患者70例展开分析。
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 资料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站接受治疗的肾盂肾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肾盂肾炎的诊断标准[2]。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均为女性,对照组年龄36~73岁,平均年龄为(52.11±6.25)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为(5.24±2.13)年。
观察组年龄34~74岁,平均年龄为(53.64±7.18)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为(5.69±2.44)年。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a45c1208a1284ac950434d.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效果分析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慢性肾盂肾炎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80例(88.9%),对照组总有效62例(68.9%),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观察组尿菌转阴时间及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中西医结合;慢性肾盂肾炎;疗效慢性肾盂肾炎在内科属常见病,是由于细菌入侵肾盂引发泌尿系感染,长期反复不愈,病情迁延,最终可对肾功能造成损害。
在中医属于“腰痛”、“淋证”范畴[1]。
为湿热郁结于膀胱,对肾脏造成阻滞所致。
如得不到积极的治疗,终将导致肾功能的衰竭[2]。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慢性肾盂肾炎患者180例,其中男101例,女79例,年龄23~59岁,平均(40.9±8.9)岁。
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1985年全国第二届肾脏病学术会议讨论通过的关于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
15例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5例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3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2例合并冠心病,2例合并肺气肿,1例合并陈旧性脑梗死。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所有患者治疗前症状及化验结果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依据尿培养结果根据具体致病菌选择合适抗生素联合治疗,具体包括氧氟沙星、先锋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哌酮、菌必治、环丙沙星等。
1.2.2 观察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方剂为:山药30 g,丹参30 g,黄芪30 g,茯苓20 g,牛膝15 g,忍冬藤15 g,益母草20 g,车前草20 g,自茅根15 g,白花蛇舌草20 g,黑豆60 g,杜仲15 g。
中医治疗慢性肾孟肾炎临床疗效
![中医治疗慢性肾孟肾炎临床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5d0de81b866fb84ae45c8d81.png)
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肾孟肾炎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肾孟肾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治疗组38例采用中医治疗与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治疗,两组进行疗效比较。
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两组治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的方法。
①针对致病菌及药敏选择有效药物:如尿培养阳性,应审慎筛选药物,观察疗效。
②抗菌药物:多采用联合用药方法,如呋喃旦啶加庆大霉素,亦可选用头孢呋肟、氨噻三嗪头孢菌素、头孢噻甲羧肟等,疗程一般为2周,间隔5~7d后再进行下一疗程,直至尿常规及培养阴转时为止。
在抗菌疗法无效时,可用抑菌疗法。
具体方法:每晚睡觉前排空膀胱尿液后服复方新诺明2片(磺胺甲唑0.4g和甲氧苄啶o.08g)或氟哌酸0.2g连续3~6个月。
此法费时较长,应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
1.2.1治疗组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脾肾两虚型①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痛劳累即发,腰膝酸软,倦怠乏力,面色萎黄无华,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②治法:健脾补肾。
③方用:无比山药丸加减。
④药用:山药、泽泻、茯苓、生地、枸杞子、五味子、肉苁蓉、杜仲、牛膝、菟丝子、巴戟天、莲子。
气滞血瘀型①临床表现:淋证发作前常有情绪波动史,急躁易怒,腰酸胀痛或刺痛,小腹拘急不舒,两胁胀满,排尿不畅,面色灰暗,舌暗有瘀斑瘀点,脉沉弦或弦细。
②治法:行气活血通淋。
③方用:五淋散。
④药用:当归、赤芍、石韦、冬葵子、沉香粉、柴胡、川楝子、牛膝、穿山甲、王不留行、生蒲黄、栀子、丹皮。
肾虚湿热型①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痛反复发作,腰酸腰痛,低热,五心烦热,口干口粘或el苦,咽干,饮水不多,舌质偏红,苔薄白,脉沉细稍数。
②治法:补肾清热利湿。
③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味。
④药用:知母、黄柏、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滑石、通草、牛膝、车前子。
1.3 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尿菌转阴,随访1年未复发;有效:症状减轻,尿菌减少而未完全转阴;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尿检仍有大量脓白细胞。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ef534b0158f5f61fb6366685.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肾盂肾炎患者36例,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18例,治愈10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18例,治愈3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2.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尿液细菌培养转阴时间、尿常规正常时间分别为(16.8±7.9)d、(23.2±9.5)d;对照组尿液细菌培养转阴时间、尿常规正常时间分别为(33.7±10.5)d、(48.8±12.3)d;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肾盂肾炎;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6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4-0055-01慢性肾盂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由细菌感染肾脏导致出现的慢性炎症,该病病变部位主要为肾间质、肾盂等[1],该病病程长,病情反复,长期持续性炎症导致肾盂、肾间质出现损伤,导致肾功能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尿量增多,尿蛋白等,长期反复发作会导致尿毒症发生,严重危及患者健康。
临床多采取西医抗感染治疗,虽能够达到一定效果,但单一使用抗生素耐药问题较为严重;而单一采取中医治疗不能达到良好的抗感染效果。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肾盂肾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肾盂肾炎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肾脏病学》中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尿路感染史超过半年、肾盂造影显示局灶粗糙肾皮质疤痕;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协议通知书。
中医治疗慢性肾盂肾炎31例分析
![中医治疗慢性肾盂肾炎31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57e768a26925c52cc5bff8.png)
尿检 细 菌 呈现 阴性 , 1年 内未 复发 ; 有效 : 临床 症 状 得
到一 定缓 解 , 经 尿检 细 菌 量 降 低 ; 无效 : 临 床症 状 未 出
现 明显改 善 , 经 尿 检 显示 未 得 到 显 著 变化 , 甚至 加 重 。
应用 抗 菌 药 物 是 通 常 采 取 联 合 用 药 方 式 , 例 如 呋 喃
应用 价值。
关键词: 腰痛; 水肿; 慢性肾盂肾炎; 中医药疗法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8 91 4 . 2 0l 5 . 0 9 . 0 5 1 文章编号 : 1 0 0 3 — 8 9 1 4( 2 O1 5) 一 0 9 . 1 9 2 5 - 0 2
1 . 2 方 法 对 照 组 患 者 应 用 常 规 西 医 方 法 进 行 治 疗 , 根 据 致 病 菌 与 药 敏 性 选 取 合 理 药 物 治 疗 。例 如 尿 培养 持 续 阳性 时 , 需仔 细筛选 药物 , 分析 其疗效 。
1 . 3 疗效 判断 标准
显效 : 临 床 症状 完 全 消 失 , 经
床表现 为淋 证发 作前 一 般 出现情 绪 波 动 现 象 , 极易 出 现暴 躁发 怒情况 , 腰 部 出现 酸胀 或刺 痛感 , 小 腹有拘 急
用 中医疗 法 , 效果 显 著 , 现 报 道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不舒现 象 , 两胁有 胀 满感 , 排尿 不畅 , 面部 灰暗 , 舌 暗出 现瘀斑 瘀 点症状 , 脉象 呈 现 沉 弦 或 弦细 状 。治 疗 过 程 中注 意行气 活血 通淋 , 所应 用药 方为 五淋 散 , 主要药 物 组成 为 当归 、 赤芍、 石韦 、 生蒲 黄 、 牡 丹皮 等 。③ 肾虚湿 热型 : 患者 主要 临床 表 现 有 尿频 、 尿急、 尿 痛且 有 反 复
知柏地黄汤合八正散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疗效分析
![知柏地黄汤合八正散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587db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8.png)
知柏地黄汤合八正散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究知柏地黄丸+八正散用于慢性肾盂肾炎的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慢性肾盂肾炎患者(n=70),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5例。
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知柏地黄丸+八正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各症状缓解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腰痛、发热、膀胱刺激征和肾区叩击痛缓解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知柏地黄丸+八正散用于慢性肾盂肾炎能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有助于加快疾病恢复,值得应用。
【关键词】慢性肾盂肾炎;八正散;知柏地黄丸;劳淋慢性肾盂肾炎是指因为细菌感染和肾盂而导致的一种疾病[1]。
具有顽固性、治疗时间长、易发复发作等特点。
慢性肾盂肾炎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治疗,病情则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西医临床常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长时间使用会对患者肾脏造成较大损害,且会产生耐药性,临床疗效往往不佳。
中医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经验丰富,具有独特优势。
中医将该病划分到腰痛范畴。
知柏地黄汤有滋阴清热的作用,八正散有祛湿、清热泻火的效果[2]。
我院选择2021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慢性肾盂肾炎患者(n=70)为研究对象,研究知柏地黄丸+八正散用于慢性肾盂肾炎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70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知柏地黄丸+八正散治疗。
其中对照组:男15例,女20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57.69±10.24)岁。
观察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49~79岁,平均年龄:(57.59±10.22)年。
两组资一般料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3]:(1)治疗前一周未使用抗生素者;(2)自愿参与本次治疗。
排除标准:(1)存在其他严重肾脏疾病;(2)精神状态异常者;(3)沟通无障碍者。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e60b2032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16.png)
慢性肾盂肾炎的发病机制涉及细菌粘附和侵入、免疫应答、 炎症反应等多个方面。
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现状和挑战
治疗现状
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和免疫治疗等。然而,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和 免疫系统异常等原因,治疗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治疗挑战
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面临的挑战包括如何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如何提高患者的免疫应答、如何控制患 者的炎症反应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 炎疗效观察
2023-11-08
目 录
• 引言 • 慢性肾盂肾炎概述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理论基础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实践经验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疗效观察结果
目 录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展望和建议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优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和中医学理论,不断探索和优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 患者生活质量。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Fra bibliotek议和展望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 建设
加强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提高中西医 结合医疗团队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发挥中医特色优势
在慢性肾盂肾炎治疗中,充分发挥中医整体观念和 辨证论治的优势,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0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 肾炎的展望和建议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未来发展方向
深入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机制
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依据。
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
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疗效进行更全面的评估,为推广 应用提供可靠证据。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1ca059e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0.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程传红【摘要】选取收治的慢性肾盂肾炎患者13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中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后Scr、BU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Scr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疗效较单一西药治疗更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肝肾功能,并且安全性较高。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2页(P2462-2463)【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肾盂肾炎【作者】程传红【作者单位】德兴市中医院内科,江西德兴 334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7慢性肾盂肾炎为一种内科常见病,该病病程较长,具有一定的难治性[1]。
单纯西医治疗常因为长期用药产生的耐药性及不良反应导致治疗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近年受到西医学的影响,中医学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诸多治疗方法与现代研究相符,并且在慢性疾病的治疗中,通常可辅助使用以提升西医的治疗效果,本文对慢性肾盂性肾炎的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慢性肾盂肾炎患者13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0例,男 31例,女 39例,年龄 25~65(44.8±6.9)岁,病程1~20(10.2±3.3)年;对照组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龄22~64(45.1±7.0)岁,病程1~20(10.4±3.2)年;两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60例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给予患者口服复方新诺明1片,呋喃坦啶0.1g,左氧氟沙星0.1g,睡前将膀胱排空,连续治疗 8w,停药后观察,需多饮水,多排尿,饮食避免辛辣食物,注意休息,注意性生活卫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75abdc02020740bf1e9b30.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66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抗感染治疗,观察组采取西药抗感染联合中医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BUN、SCr、CCr、血β-MG、尿β-MG等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肾孟肾炎的疗效要优于单纯西药抗感染治疗,且肾功能恢复情况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中西医;慢性肾盂肾炎;临床疗效慢性肾盂肾炎(CPN)多由细菌感染造成慢性肾盂、肾实质炎症,该病多发于女性[1~2],以老年妇女发病率较高,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胃寒、乏力、食欲不振或其他局部症状。
此病迁延反复,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故彻底治愈对患者预后改善有积极意义。
本文现对我院收治的66例CPN患者的治疗做出报道,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CPN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于我院的66例CPN患者,均符合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指定的CPN诊断标准。
66例患者中,男18例,女48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39.8±8.6)岁。
病程1~8年,平均病程(4.3±1.1)年。
将6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低剂量抗感染治疗,对照组患者经过尿培养阳性后,根据患者具体感染的细菌类型采取针对性抗感染治疗,以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治疗,如呋喃旦啶、庆大霉素或头孢噻肟、氯噻三嗪头孢菌素、左氧氟沙星等联合,予以病情增减,至患者尿常规检查为阴性则停止治疗。
若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则实施常规抑菌治疗,以复方新诺明2片/次,1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再加用中医治疗,以辩证施治原则将患者分为气滞血瘀型、肾虚湿热型、脾肾两虚型治疗。
中医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9d1abdabc77da26925c5b0f7.png)
1 5 g 、 焦 山栀 1 5 g 、 白花蛇舌草 1 5 g 、 白茅根 3 0 g 。以7 d为 1 疗 程, 两组均治疗 4个疗程 。
1 . 3 观 察指 标 治 疗 1个 月 后 , 检 测 患 者 血 清 C反 应 蛋 白
( C P R) 、 肿瘤坏死因子( T N F一 ) 及 白介 素 一p ( I L一1 p ) ; 治疗
主要为发热寒战 、 腰痛 以及尿路刺激症状 , 在 中医属于 “ 淋证 ” 、 “ 腰痛 ” 等 范畴。由于反 复迁延 的肾盂感染 和 肾实 质的炎症 会 导致 肾功能损伤 , 肾盂 、 肾盏部位瘢 痕形成 , 甚 至可能发展 为肾
功能不全 , 对 患 者 的生 活 质 量 产 生 严 重 的 影 响 。西 药 对 慢 性 肾
・
7 4・
生
箜 鲞箜 塑 旦 垦 垒
星
L R E S E A R C H N 0 v . 2 0 1 5
.
Vo 1 . 2 4.No . 1 1
表 1 两组患者心脏终点事件 发生情况 比较 [ n ( %) ]
疗,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 有助于保 障患者 的生命安 全 ,
能, 促进梗死面积 的缩小 , 从而保护患者 心功能 , 为进一步治疗
赢 得时间。静脉溶栓 是一种传 统 的临床急 性心肌 梗死 治疗方
法, 通过静脉给药促进 栓塞血管 的再 通。 同急诊冠 脉介入治疗
后长期预后的相关 因素 [ J ] . 心血管康复 医学杂志 , 2 0 1 0 , 1 9 ( 6 ) :
提高患者 的生存质量 , 安 全可靠 , 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 考 文献
[ 1 ] 陈宏伟. 心肌缺血预适 应及冠脉侧支循环对急性 心肌梗 塞患者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孟肾炎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影响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孟肾炎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影响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5bff020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5e.png)
慢性肾孟肾炎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热、腰酸腰疼及发热、寒战等症状。
临床中通常采用西医药物治疗,但长期服药会导致病菌出现一定的耐药性,不利于患者恢复。
中医理论认为,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应以清利湿热、祛邪养肾为主[1]。
为探究慢性肾孟肾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收治慢性肾孟肾炎患者54例,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8年1-12月31收治慢性肾孟肾炎患者54例,均符合慢性肾孟肾炎诊断标准且均为气阴两虚型,排除哺乳期/妊娠期女性患者及合并有其他重大疾病患者。
根据其病例尾号单双数分为两组,各27例,对照组男17例,女10例;年龄27~67岁,平均(43.15±10.48)岁。
观察组男16例,女11例;年龄26~67岁,平均(43.03±10.27)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口服呋喃妥因片(3次/d,50mg/次)治疗,并给予患者头孢他啶静脉滴注治疗(1次/d,2g/次)。
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药汤剂参芪龙凤汤治疗,中药方剂成分主要包括生黄芪30g,太子参30g,龙葵20g,凤尾草20g,蒲公英30g,白茅根15g,淮山药15g,炒白术15g,山茱萸15g,怀牛膝15g,益智仁15g,蝉花15g,生地黄15g,茯苓15g,车前草15g,焦山栀15g,白花蛇草15g,甘草梢6g,水煎2次,先武火后文火,取汁200mL/次,2次混合,上午服200mL,下午服200mL。
所有患者均治疗1个月。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本次试验的治疗效果判定为显效、有效及无效3类标准[2]。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②有效: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有所好转;③无效: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较用药前无明显变化或出现恶化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分组中医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总疗效、尿常规、alb、nag、β2-mg指标对比。
结果两组总疗效、半年后尿常规、alb、nag、β2-mg治疗前后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肾盂肾炎取得显著疗效。
【关键词】中医;慢性肾盂肾炎;治疗;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668 文章编号:
1004-7484(2013)-06-3360-01
慢性肾盂肾炎病发于细菌感染,临床多采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
而中医在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方面取得较好的疗效,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
笔者应用中医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患者37例,效果显著,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4月——2010年11月,我院门诊与收入院的74例女性患者,年龄34-69岁,平均年龄5712岁,病程1年-14年,平均病程685年。
随机法分为中医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照《肾盂肾炎诊断、辩证分型、疗效评定标准》[1]。
西医诊断参照第二届全国肾脏学术会议通过的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标准[2]。
排除标准:排除泌尿系的畸形、结核、衣原体等疾病;血肌酐≥178μmmol/l;精神病、妊娠、哺乳患者;
严重脏器病变患者等。
13 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方法:阴虚湿热型,治以滋阴、利湿、清热:土茯苓、连翘、泽泻、滑石、通草、牛膝、车前子、黄柏;脾肾两虚型:治以补肾、健脾,佐以清热:黄芪、杜仲、党参、巴戟天、山药、泽泻、猪苓、忍冬藤、赤小豆、莲子;气虚血瘀型,治以通淋、活血、益阴:当归、白术、赤芍、茯苓、栀子、甘草、生薏米、乌药、生地榆。
方法均为水煎服,每天一剂,餐后分服,早晚各一。
西医治疗方法左氧氟沙星(诺洛欣,哈药三精诺捷)01g 口服。
14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原卫生部与1993年发布的《新药(中药)治疗淋证(泌尿系感染)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痊愈:临床体征、症状消除,2次尿常规结果正常,尿菌(-),于第二周、第六周复查为正常则为近期治愈,若半年未复发则为痊愈;显效:临床体征症状基本消失,尿常规接近正常,尿菌(-);有效:临床体征症状减轻,尿常规改善明显,偶见尿菌(+);无效:临床症状及尿常规无明显改善,尿菌(+)。
两组患者中痊愈随访半年。
15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尿常规比较分析;患者治疗前后测定尿alb、nag、β2-mg。
16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40系统,对资料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1。
3 讨论
中医关于慢性肾盂肾炎的记载可归为“劳淋”的范畴。
《诸病源候论》中叙述“劳淋者,谓劳伤肾气而生热成淋也,……小腹痛,小便不利,劳倦即发”,正虚在肾,又可涉及心、肝、脾,气阴两虚、肾阳虚损可谓中医病机。
关于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景岳全书》认为清热利涩、升提下陷、补气益肾的辨证论治原则;《政治汇补》提出虚实为纲,养阴、益气、补肾等等。
由于慢性肾盂肾炎治疗周期长、易复发、难治愈,在漫长的中医辨证论治中,产生许多分型和治法方药。
近代中医工作者在分型论治、分期论治中也取得一定进展。
本研究分为阴虚湿热型、脾肾两虚型、气虚血瘀型进行中医治疗与西医疗效对照的探讨。
阴虚湿热型,临床症状为尿频、尿急和尿痛,体温体热,腰部酸痛,口苦且干;脾肾两虚型,患者劳累发作明显,面色黯淡且黄;气虚血瘀型,患者易怒,有时腰部有刺痛感,面色灰暗。
方中黄氏兼有活血、益气功能,有研究显示黄氏可促进红细胞免疫功能[3]。
杜仲兼有滋阴和壮阳功效,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
茯苓,益脾胃肺,和中益气,牛膝可以补肾,巴戟天温肾固涩,莲子清热消火,通草、泽泻、滑石具有渗湿利尿功效,为治劳淋之主方。
通过疗效对比、尿常规情况对比和alb、nag、β2-mg等指标的比较。
alb为大分子带负电荷的蛋白质,反应肾小球滤过膜的病变及损伤程度;nag为肾小管和尿道上皮溶酶体中的水解酶,研究证明其含量与肾盂肾炎的病变程度相关性强;β2-mg绝大部分于近端小管重吸收,尿中含量增高提示,近
端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中医治疗相对对照组能较好改善肾小管功能。
参考文献
[1] 沈庆法中医临床肾脏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第1版:456
[2] 第2届肾脏病学术会议组尿路感染的治疗标准中华肾脏病杂志,1985,1(4):13
[3] 袁红霞,陈艳春黄芪的现代药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4(5):39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