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饮食民俗文化与旅游.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饮食民俗文化与旅游
第九章 饮食民俗文化与旅游
第一节 饮食民俗文化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饮食民俗文化与旅游的结合
学习目标 1.了解饮食民俗的概念、种类、特点和功能; 2.分辨良俗、俗信、迷信、陋俗和恶俗的涵义; 3.弄清饮食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4.了解主要传统节日食俗、少数民族食俗、婚嫁食俗、 地方风情食俗; 5.掌握主要旅游景区的食俗文化。
家庭聚餐有一种宽松自由的气氛。大家辛 苦做,快活吃,爱坐哪里坐哪里,想吃什 么吃什么,丝毫不受繁文缛节的束缚。 家庭聚餐彼此有谦让的心态,成员到齐才 开饭,不挑不拣不抱怨。你推我让,好一 点的食品多数分给老人和孩子,洋溢着暖 烘烘、热融融的骨肉之情。
(2)年节饮食习俗
即年节期间饮食方面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风俗事象, 主要包括节庆食品和饮宴风尚。
第一节 饮食民俗文化的基本知识
一、饮食民俗的基本概念 二、饮食民俗的种类、特点和功能 二、饮食民俗文化与旅游的结合 (一)饮食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二)民族传统节日食俗与旅游 (三)婚嫁食俗与旅游
一、饮食民俗的基本概念
(一)民俗 民俗就是一定地域的特定人群在生产、生 活和生存发展中所形成的行为和思想的习 惯性事象。 也就是大家习以为常进而能够自觉奉行的 惯制。惯制并不是法律规定的,而是民间 约定俗成的。 惯制的约束力及其世代相袭,也不是靠法 律来保证,而是靠惯性的力量维系的。
(二)饮食民俗
饮食民俗是人类饮食文化中的社会性规定和约 定俗成的社会行为。 它是诸多风俗中最活跃、最持久、最有特色、 最具群众性和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分支。 历代的风物志、风俗志、风土志、风俗画、地 方志、行业志,以及正史、野史、笔记小说与 文学艺术作品中,对此均有生动的反映。它是 构成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要素,对中华民族心 理和性格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
“迷信”是因为相信星占、符咒、巫蛊、风水、命 相、鬼神等愚昧活动而诱发的食俗。 像求神水、孕妇不许吃兔肉、结婚不能吃梨等等。 很显然,这是封建社会遗留的陈迹,群众抛弃它们 还得有一个过程,只能教育、引导。 “陋俗”主要指背离时代要求,阻碍社会进步,助 长不正之风的食俗。 如有些公宴讲究“吃一留三”的排场,有些地区流 行极不文明的酒令,逢年过节饮食攀比,婚寿喜庆 大操大办等。 此类食俗有害无益,容易败坏社会风气,应针对不 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予以改革。
二、饮食民俗的种类
物质方面:如食物的种类、食法及其来历, 不同地区和民族的饮食结构,日常饮食、节 令饮食、仪礼饮食的特殊讲究等以及食物生 产交易方面的习俗; 行为方面:如岁时节令方面的饮食民俗、家 族和亲族方面的饮食习俗、人生礼仪方面的 饮食习俗等。 观念方面:如信仰方面的饮食民俗等。
家庭饮食,历来注重洁净。厨房常扫,灶台勤 抹,盘碗多洗,饭菜卫生,并且大都养成良好 的饮食习惯,极少出现食物中毒的情况。 家庭饮膳,还很注意应时当令,主辅凋配,粗 料细作,综合利用;三盘两碟,份量尽管不多, 却很精细。不少能干的主妇,还擅长调制方便 小菜,随食随取,经济实惠。 有些经济宽裕的大家庭,更不乏祖传的风味名 食,这都是上几辈人的杰作,百年相传,以其 浓郁的亲情加深着成员对家庭的眷恋。
“恶俗”指严重摧残或伤害人身,毒化人 的思想,损害民族形象的食俗。 如用手表拼成“彩碟”亮富,举行“世界 之最”的食量比赛,江湖义气喝血酒,旧 社会土匪吃人肉等。 对此,毫无疑义必须坚决废除,触犯法律 者还应惩治。
居家日常饮食习俗 年节饮食习俗 人生仪礼食俗 宗教信仰食俗 饮食市场食俗 地方风情食俗 少数民族食俗等
良俗、俗信、迷信、陋俗和恶俗
“良俗”是指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有积极影响, 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至今仍有良效的食俗。 如日定三餐、熟食为主、荤素调配、食有定量之 类。它适应今天的国情,有利于保障人民身体健 康,应当继承发扬。 “俗信”系由原始信仰崇拜或古代迷信意识转化 而来的合理食俗。 如三月三吃鸡蛋、五月五包粽子、六月六熬羊肉、 九月九蒸花糕等。 此类食俗有益无害,且能增添生活的色彩和节日 气氛,需要保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国自古便有妇女主持家中饮食的传统,这一 状况现今并无多大改变,只是由于绝大多数主 妇参加了工作和协助务农,将“专厨”变成 “兼厨”而已。 主妇值厨一般只抓三件事:采购、定食谱、掌 勺,扮演的是“厨师长”的角色。而家庭其他 成员,则在主妇指挥下,干着力所能及的辅助 活。这种协同,能充分利用各成员的空闲时间, 相应减轻主妇的负担,还可互相照应,嘘寒问 暖,增强情感的交流。
饮食民俗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经 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进步。 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有中国的环境、历史、经济、 政治、文化诸多方面因素所决定。 从元谋人时代茹毛饮血、北京猿人时代火炙石翻到 山顶洞人时代捕捞鱼虾再到河姆渡时代试种五谷以 及现代的诸多菜品菜样和饮食的礼制讲究,这些都 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初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
居家日常饮食习俗 年节饮食习俗 人生仪礼食俗 宗教信仰食俗 饮食市场食俗 地方风情食俗 少数民族食俗等
(一)居家日常饮食习俗
每个家庭的三餐调配、四季食谱、祖传名菜、 养生方法、口味偏好等,均与各自不同的经济 来源、文化素质、家风家教和生活惯制相关。 从餐制看,由于多数家庭秉承“日出而作,日 入而息”的古训,还不习惯夜生活,故而一日 三餐为全国通制,当然也有例外。 从膳食结构看,从古至今我国家庭基本上沿习 “三多三少”的传统。即主副食组合中,谷食 多,菜食少;菜食用料中,蔬菜多,肉品少; 肉品选用上,猪肉多,其他少。
年节饮食习俗的涵盖面大,类型众多。如 以时代划分:传统节庆食俗和现代节庆食俗; 以民族划分:汉族节庆食俗和少数民族节庆食俗; 以季节划分:春令、夏令、秋今、冬令节庆食俗;
第九章 饮食民俗文化与旅游
第一节 饮食民俗文化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饮食民俗文化与旅游的结合
学习目标 1.了解饮食民俗的概念、种类、特点和功能; 2.分辨良俗、俗信、迷信、陋俗和恶俗的涵义; 3.弄清饮食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4.了解主要传统节日食俗、少数民族食俗、婚嫁食俗、 地方风情食俗; 5.掌握主要旅游景区的食俗文化。
家庭聚餐有一种宽松自由的气氛。大家辛 苦做,快活吃,爱坐哪里坐哪里,想吃什 么吃什么,丝毫不受繁文缛节的束缚。 家庭聚餐彼此有谦让的心态,成员到齐才 开饭,不挑不拣不抱怨。你推我让,好一 点的食品多数分给老人和孩子,洋溢着暖 烘烘、热融融的骨肉之情。
(2)年节饮食习俗
即年节期间饮食方面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风俗事象, 主要包括节庆食品和饮宴风尚。
第一节 饮食民俗文化的基本知识
一、饮食民俗的基本概念 二、饮食民俗的种类、特点和功能 二、饮食民俗文化与旅游的结合 (一)饮食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二)民族传统节日食俗与旅游 (三)婚嫁食俗与旅游
一、饮食民俗的基本概念
(一)民俗 民俗就是一定地域的特定人群在生产、生 活和生存发展中所形成的行为和思想的习 惯性事象。 也就是大家习以为常进而能够自觉奉行的 惯制。惯制并不是法律规定的,而是民间 约定俗成的。 惯制的约束力及其世代相袭,也不是靠法 律来保证,而是靠惯性的力量维系的。
(二)饮食民俗
饮食民俗是人类饮食文化中的社会性规定和约 定俗成的社会行为。 它是诸多风俗中最活跃、最持久、最有特色、 最具群众性和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分支。 历代的风物志、风俗志、风土志、风俗画、地 方志、行业志,以及正史、野史、笔记小说与 文学艺术作品中,对此均有生动的反映。它是 构成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要素,对中华民族心 理和性格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
“迷信”是因为相信星占、符咒、巫蛊、风水、命 相、鬼神等愚昧活动而诱发的食俗。 像求神水、孕妇不许吃兔肉、结婚不能吃梨等等。 很显然,这是封建社会遗留的陈迹,群众抛弃它们 还得有一个过程,只能教育、引导。 “陋俗”主要指背离时代要求,阻碍社会进步,助 长不正之风的食俗。 如有些公宴讲究“吃一留三”的排场,有些地区流 行极不文明的酒令,逢年过节饮食攀比,婚寿喜庆 大操大办等。 此类食俗有害无益,容易败坏社会风气,应针对不 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予以改革。
二、饮食民俗的种类
物质方面:如食物的种类、食法及其来历, 不同地区和民族的饮食结构,日常饮食、节 令饮食、仪礼饮食的特殊讲究等以及食物生 产交易方面的习俗; 行为方面:如岁时节令方面的饮食民俗、家 族和亲族方面的饮食习俗、人生礼仪方面的 饮食习俗等。 观念方面:如信仰方面的饮食民俗等。
家庭饮食,历来注重洁净。厨房常扫,灶台勤 抹,盘碗多洗,饭菜卫生,并且大都养成良好 的饮食习惯,极少出现食物中毒的情况。 家庭饮膳,还很注意应时当令,主辅凋配,粗 料细作,综合利用;三盘两碟,份量尽管不多, 却很精细。不少能干的主妇,还擅长调制方便 小菜,随食随取,经济实惠。 有些经济宽裕的大家庭,更不乏祖传的风味名 食,这都是上几辈人的杰作,百年相传,以其 浓郁的亲情加深着成员对家庭的眷恋。
“恶俗”指严重摧残或伤害人身,毒化人 的思想,损害民族形象的食俗。 如用手表拼成“彩碟”亮富,举行“世界 之最”的食量比赛,江湖义气喝血酒,旧 社会土匪吃人肉等。 对此,毫无疑义必须坚决废除,触犯法律 者还应惩治。
居家日常饮食习俗 年节饮食习俗 人生仪礼食俗 宗教信仰食俗 饮食市场食俗 地方风情食俗 少数民族食俗等
良俗、俗信、迷信、陋俗和恶俗
“良俗”是指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有积极影响, 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至今仍有良效的食俗。 如日定三餐、熟食为主、荤素调配、食有定量之 类。它适应今天的国情,有利于保障人民身体健 康,应当继承发扬。 “俗信”系由原始信仰崇拜或古代迷信意识转化 而来的合理食俗。 如三月三吃鸡蛋、五月五包粽子、六月六熬羊肉、 九月九蒸花糕等。 此类食俗有益无害,且能增添生活的色彩和节日 气氛,需要保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国自古便有妇女主持家中饮食的传统,这一 状况现今并无多大改变,只是由于绝大多数主 妇参加了工作和协助务农,将“专厨”变成 “兼厨”而已。 主妇值厨一般只抓三件事:采购、定食谱、掌 勺,扮演的是“厨师长”的角色。而家庭其他 成员,则在主妇指挥下,干着力所能及的辅助 活。这种协同,能充分利用各成员的空闲时间, 相应减轻主妇的负担,还可互相照应,嘘寒问 暖,增强情感的交流。
饮食民俗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经 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进步。 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有中国的环境、历史、经济、 政治、文化诸多方面因素所决定。 从元谋人时代茹毛饮血、北京猿人时代火炙石翻到 山顶洞人时代捕捞鱼虾再到河姆渡时代试种五谷以 及现代的诸多菜品菜样和饮食的礼制讲究,这些都 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初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
居家日常饮食习俗 年节饮食习俗 人生仪礼食俗 宗教信仰食俗 饮食市场食俗 地方风情食俗 少数民族食俗等
(一)居家日常饮食习俗
每个家庭的三餐调配、四季食谱、祖传名菜、 养生方法、口味偏好等,均与各自不同的经济 来源、文化素质、家风家教和生活惯制相关。 从餐制看,由于多数家庭秉承“日出而作,日 入而息”的古训,还不习惯夜生活,故而一日 三餐为全国通制,当然也有例外。 从膳食结构看,从古至今我国家庭基本上沿习 “三多三少”的传统。即主副食组合中,谷食 多,菜食少;菜食用料中,蔬菜多,肉品少; 肉品选用上,猪肉多,其他少。
年节饮食习俗的涵盖面大,类型众多。如 以时代划分:传统节庆食俗和现代节庆食俗; 以民族划分:汉族节庆食俗和少数民族节庆食俗; 以季节划分:春令、夏令、秋今、冬令节庆食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