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护理论文

合集下载

关于心理护理的论文

关于心理护理的论文

关于心理护理的论文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医学也由简单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发展到心理学和护理心理学在临床工作中的被广泛应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心理护理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心理护理的论文范文一:脑出血病人的心理护理【关键词】脑出血心理护理脑出血是指原发于脑实质的非外伤性脑动脉破裂引起的出血[1]。

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脑出血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与人们生活节奏加速,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脑出血的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近年来此病更是越来越年轻化,40岁左右的中年患者越来越多。

其中心理问题成为患者的共性问题,并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

因此,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已成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医学界同仁的共识。

通过对脑出血病人的观察和护理实践,笔者认为此类病人比其它病人更需要心理上的支持、鼓励与疏导。

1 脑出血病人的心理变化特点脑出血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容易表现出焦虑不安、恐惧、易激动、抑郁、急躁、自卑、依赖等心理。

脑出血患者起病急骤,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在急性期后约有3/4的患者失去劳动力,其幸存者可能有意识、感觉障碍、偏瘫、失语、吞咽困难、共济失调、易激动,认为自己死期将至,精神紧张,睡眠欠佳,性格也由温柔变得急躁,急切需要知道自己病情,希望得到及时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

还有部分患者平时身体健康,平时很少发生疾病,突然发病后,瘫痪在床,活动受限,要人服侍,对于突如其来的打击毫无精神准备,缺乏心理适应,担心瘫痪肢体能否康复,病情是否会恶化;担心久而久之遭家人嫌弃;有的患者担心家庭经济困难,治疗费用不足,婚姻破裂;有的老年人担心给子女增加负担等导致抑郁心理。

患者情绪变得焦虑,精神受到巨大的打击和压力,会失去与疾病作斗争的勇气,产生悲观消极心理,不配合甚至拒绝治疗,更有甚至会产生轻生自亲的念头。

时常表现出失眠、多汗、胸闷、心悸、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

浅谈护士心理素养论文范文(通用5篇)

浅谈护士心理素养论文范文(通用5篇)

浅谈护士心理素养论文浅谈护士心理素养论文范文(通用5篇)护士,是指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照本条例规定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浅谈护士心理素养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浅谈护士心理素养论文篇1摘要:护理工作的性质及特点决定了护士的职业压力,多数人在面对职业压力时会出现身心的紧张性反应,适当的紧张状态有利于动员机体的潜在能力去适应,如果这种反应过分强烈或者持久,超过了机体的调节能力,则可产生焦虑、抑郁等紧张情绪或出现其他病理征象最终将导致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及护理质量。

关键词:培养;医护人员;心理素养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新的医学护理模式的确立,要求护理工作者不仅要具有广泛的医学知识和系统的护理知识,同时还要掌握有关心理、社会、伦理及人文学等诸多方面的知识。

护士职业素养是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职业素养形成是观念意识树立,思维方式建立和行为习惯养成三类过程相辅相成的结果,训练效果主要通过符合护理工作要求的作风形成和行为习惯养成来体现。

1 护士职业素养的形成护士职业素养是教化的结果,它是在先天素养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影响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个人素养的高低,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实践,获得一定知识并把它变成自觉行为的结果。

2 护士职业素养的意义2.1提升职业素养认识,推进卫生行业作风建设。

2.2护士懂得如何根据自己的职业塑造职业形象。

2.3提高护士个人修养,从而提升单位精神面貌。

2.4为医院提升竞争力。

2.5护士明确个人发展方向与工作发展互相结合。

2.6护士道德观念更加牢固,服务态度更加真诚,依法执行更加规范。

2.7改善护理服务,树立行业新风,促进护患和谐,提高患者满意度。

2.8充分展现"白衣天使"良好的职业素养。

3 护士职业素养的要求3.1有良好的医德医风,不做违反道德良心的不合法操作或不忠于职守的工作,维护职业的声益。

病人心理护理论文优秀范文

病人心理护理论文优秀范文

病人心理护理论文优秀范文做好心理护理工作,有助于手术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病人心理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病人心理护理论文范文篇一:《浅谈急诊病人心理护理》[摘要] 目的对院前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探讨,并探寻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和策略。

方法分析我院2009年11月-2010年7月接诊的602例院前急诊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其心理特点进行探讨总结,根据其心理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和策略。

结果602例院前急诊病人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急躁易怒、紧张恐惧和悲观绝望三种心理。

结论根据不同类型的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和措施,在急救工作顺利进行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急诊患者心理护理目前,心理护理在急诊科病人的护理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大多数急诊病人的病情紧急并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病人和家属的角色转换较慢,对医院的心理依赖性较强。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充分地掌握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及时地采取有效心理护理措施对急诊病人进行护理。

这对加强院前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减少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和提高救治效果上有着重大意义。

1资料自2009年11月到2010年7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诊病人一共有602例。

其中男362例,女240例,年龄12-63岁,平均36.5岁。

其中,病因分类:自然灾害致伤23人(3.8%),服药自杀24人(4%),打架斗殴致伤72人(12%)人,醉酒82人(13.6%),慢性疾病急性发作144人(23.9%),车祸伤257人(42.7%)。

2方法由急诊高年资护士和具有心理学知识的专职人员对急诊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以患者的典型行为和语言为根据,对急诊患者的心理状态分类:第一,急躁易怒型。

急躁易怒型的典型表现是高声吵闹难以平静,情绪激动极易激怒且行动具有攻击性。

第二,紧张恐惧型。

紧张恐惧型的急诊患者的典型表现是言语慌乱、情绪激动、坐立不安,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发抖蜷缩身体和试图躲藏等行为。

心理护理的论文

心理护理的论文

心理护理的论文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作为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的护理学无论在理论概念上,还是在内容实质上近年来有了巨大的发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心理护理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心理护理的论文范文一:论骨科损伤的心理护理摘要:创伤性骨科患者大多是因车祸、外伤、工伤事故所致。

不仅是一种躯体创伤,同时也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冲击,创伤后早期肉体的伤痛与受伤时的惨痛场面,常使患者产生刻骨铭心的印象,轻者产生后怕心理,重者则诱使患者的心理活动偏离正轨,造成情感意识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的精神情绪及语言行为的异常。

关键词:骨科损伤;心理护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医学从生物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换,心理、社会因素在骨科创伤患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因此本研究选择本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75例骨科创伤患者进行心理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不仅有效减轻骨科创伤患者的心理压力,而且使护患关系和谐融洽,治疗顺利进行,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选择本院75例骨科创伤患者,年龄28~65岁,平均40.2岁,其中胫腓骨骨折24例,股骨颈骨折12例,肱骨骨折17例,肩胛骨骨折5例,锁骨骨折17例。

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25例,高中和初中23例,小学19例,文盲8例。

治疗时间为2~6个月。

与患者进行沟通,分析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护理对策。

由于患者在年龄、性格、文化层次、职业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故其表现出的特点各不相同。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取得有效的护患沟通,改善护患关系,使患者满意度达98.8%。

2心理护理骨折创伤给患者带来的负面心理应激中,焦虑与抑郁是最常见的应激性情绪反应[1]。

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痛苦不安的心理状态。

不同的患者焦虑的行为表现也因病情轻重而不同。

因此,在护理患者时,应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患者进行正确的诱导,加强心理护理。

心理学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的体会论文

心理学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的体会论文

心理学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的体会论文心理学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的体会论文篇1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心理学教育指的是运专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并把护理学与心理学紧密结合,在把握患者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上,有规律、有针对性地做好护理工作。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不仅要把握过硬的专业学问和技能,还要具备娴熟运专心理学的学问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好各类患者的护理工作,以促使患者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促进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顺当进行,不断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足度。

心理学与护理学是紧密相关,不行分割的。

在医学中,心理治疗有助于患者神经系统的机能恢复,使他们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得到改善,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1、从观看病情中发觉患者的特别心理新入院的患者,假如认真观看,就会发觉有的患者由于对医院环境生疏,加上疾病的苦痛,使他们感到孤独,缺乏平安感,表现为焦虑担心、忧心忡忡。

有的自费患者因担忧家庭经济困难。

表现为心情沉重、缄默不语。

一些需要进行特别检查的患者会表现出恐惊、紧急和难为情。

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主动关怀爱护患者,准时关心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关心他们熟识医院环境,使其在短时间适应病房的生活,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依据个体差异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患者对问题的熟悉上存在着个体差异,在心理护理中就要做到因人而异。

如有的患者对治疗方法恐惊,稍加解释就能开心接受并乐观协作。

而有的患者反复多次做工作,也难以接受。

这时就需要准时进行心理护理,把医学学问通俗化,急躁细致地向他解释,讲解治疗方案的必要性和平安性,并让其他患者进行现身说教,通过心理护理睬让患者摆脱消极心情,开心乐观地协作治疗及护理工作[1]。

心理护理的疏导工作是很重要的。

主要是向患者说明所患疾病的病因、治疗、饮食、休息、预后及健康学问宣教。

医护人员必需具体地搜集资料,用科学的道理和简洁易懂的话,使患者对目前所进行的有肯定了解并熟识相关学问,对患者有疑问的地方要急躁解释,不能遮掩隐瞒,这也需要护理人员有良好的素养及较强的沟通力量,微笑服务、主动服务、礼貌用语都是增加沟通力量的技巧。

关于心理护理论文范文

关于心理护理论文范文

关于心理护理论文范文护理心理学是将心理学知识、原理、方法应用于现代护理领域,解决护理实际问题的一门学科。

然而我们要如何写有关护理心理的论文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关于心理护理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心理护理论文范文篇一《加强心理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摘要】护理心理学属于介于护理学和心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掌握护理心理学,加强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对相关疾病的治疗也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本文论述了掌握护理心理学的重要性,强调在临床上正确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质量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心理学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心理学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主要研究临床护理过程中的护士的心理问题、护理行为对患者心理活动的影响以及怎样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提高护理质量与水平[1]。

它是介于心理学和护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这是由它的研究对象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它既受心理因素的制约,亦受生物因素、特定的社会环境因素等制约[2]。

随着当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所以,临床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好护理心理学,以更好地面对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患者心理方面的问题。

俗话说的好:“有什么千万别有病”。

人患病之后,机体处于病变状态,正常的生理机能也会出现异常,所以就不得不到医院就诊,严重者还需要住院进行治疗,这样就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庭、工作环境,患者的精神情绪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患者精神心理方面的异常波动,往往也会导致机体的生理功能出现改变。

所以,人们在患病以后,出于对所患疾病的忧虑、对需要进行的检查以及治疗方法的恐惧、对医院环境的不适应、对家庭以及工作的牵挂等等,都有可能成为影响患者情绪的不良因素,而患者的情绪发生变化以后,对机体内各器官的生理功能产生抑制,导致人体新陈代谢机能下降,抵抗力降低,病情加重或者病程拖延。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通过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能够改善其紧张恐惧的情绪,增强其机体的抵抗力,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心理护理方面的论文

心理护理方面的论文

心理护理方面的论文做好心理护理,使手术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是护理体制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发展的必然结果。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心理护理方面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心理护理方面的论文范文一: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摘要:总之,作为一名儿科护理人员,丰富的儿科护理知识和精湛的儿科护理操作技术是必备条件,同时还要具备优良的自身综合心理素质,并能准确了解和掌握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特点,敏锐洞察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变化,用无微不至的心理护理来提高医患双方合作的效果,增强医患关系,对完善儿科整体护理,提高儿科护理水平,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心理护理;儿科护理一、患儿的心理护理医院陌生的环境,会使患儿产生恐惧、紧张和焦虑不安的情绪,这对患儿是极为不利的。

由于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不同,因此,护理人员应采用个性化的护理手段,通过把握不同年龄患儿的心理特点,以亲近的、细致入微的心理护理来满足患儿的心理要求,这对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婴儿期(出生后~1岁)患儿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新生儿一出生就具备感受各种内外刺激并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是婴儿与母亲建立依恋和信任关系的重要阶段。

而住院使这个阶段被中断。

我们都知道环境的变化会引起许多不适的感觉,婴儿由于年龄小,对周围感觉更加敏感,因此会使他们的感觉、知觉、情绪、注意力等心理发育也受到影响,有时会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状态,行为上出现哭叫、寻母、避开和拒绝生人等,这对患儿的康复极为不利。

在此期间,应争取由固定护士进行连续的护理,通过搂抱、抚摸等身体的接触,及时满足婴儿的各种需求,给予心理抚慰,建立患者与医护人员的信任机制。

幼儿期(1~3岁)患儿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此期患儿在生活和心理上都不成熟,患儿心理反应偏向单纯,以哭闹为主,尤其害怕注射、服药等,带有明显的任性、违拗性,表现出自我主义趋向。

对医院的新环境感到受束缚,由此产生对治疗的害怕、畏惧心理,疑虑、不合作、反抗等情绪是他们的主要表现,更有甚者出现神经、心理发育的退步现象。

护理心理论文范文

护理心理论文范文

护理心理论文范文在护理领域,心理学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处理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提升护理质量方面。

以下是一篇关于护理心理学的论文范文:护理心理学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摘要:护理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在医疗护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护理心理学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应的护理策略,以期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护理心理学;患者康复;心理护理;护理策略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工作不再局限于生理层面的照顾,心理护理逐渐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理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与护理学相结合的学科,其目的是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一、护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护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社会理论。

这些理论为护理人员提供了理解患者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的框架,帮助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更有效地进行心理干预。

二、护理心理学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应用1.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需要通过观察、交流等方法,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包括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

2. 建立信任关系: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是进行有效心理护理的前提。

通过倾听、同理心和积极反馈,可以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3. 心理干预措施: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护理人员可以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如认知重构、情绪调节训练、放松技巧等。

4. 家庭和社会支持: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进行沟通,寻求社会支持,以增强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

三、护理心理学在不同疾病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本文通过分析心脏病、癌症和慢性疼痛患者的康复案例,探讨了护理心理学在不同疾病康复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和效果。

四、护理心理学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挑战与对策护理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护理人员专业培训不足、患者心理需求多样化等。

针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了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建立多学科团队合作等对策。

有关护理心理学应用的论文

有关护理心理学应用的论文

有关护理心理学应用的论文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心理学指的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并把护理学与心理学紧密结合,在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上,有规律、有针对性地做好护理工作。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有关护理心理学应用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有关护理心理学应用的论文篇一《临床工作中对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并进行相应的病情观察与护理,使老年人获得满意治疗与护理。

方法:对我科收治的老年人病人心理性格特征进行针对性护理。

结果:老年病人经过护士的耐心护理增加了安全感与亲切感,对护士产生了信任感。

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护理。

结论:在给老年人护理时,要对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理解,对病人有同情心,尊重老年人的人格与隐私,顾及到病人的内心感受,从而让老年人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使患者早日从病痛阴影中解脱出来。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心理护理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

然而高龄人群面对的问题是机体逐渐衰老,生理方面、健康状态下降,心理或多或少也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如何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促进康复,减轻社会负担,降低医疗费用开资有很大的收获,现说几点体会。

1工作人员注意自我形象,自我全方位素质培养。

加强非语言交流,端庄的仪表,稳重举止,优雅气质,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可消除老年患者疑虑、担忧心理。

护士适当适度用手抚摸病人的手肩,或给予搀扶,整理一下衣服、头发、盖好被子,可减轻老年人的孤独无助感。

在实施各种护理操作时,精湛的技术,熟练流畅的操作过程往往会赢得老年患者的信赖与配合。

护士沉着、冷静、敏捷、娴熟、自信、干练的无痛性操作技术,可给患者留下安全,信任感,同时也能让患者不良清绪渐渐平静下来,让患者在一个轻松环境中身心愉悦接受治疗护理。

2工作中充分发挥人类语言魅力,把握随时沟通时机。

加强语言交流,面带微笑,眼神平静注视病人,态度和蔼,用建议与商量的舒缓语气,回答患者疑问。

有关心理护理方面的论文

有关心理护理方面的论文

有关心理护理方面的论文心理护理的特点在于通过医护人员的语言、态度、行为举止有意识地影响病人的感受和认识,从而改变病人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进而达到防病治病,使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健康。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心理护理方面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心理护理方面的论文范文一:心理护理疗效评价探析摘要:患者的密切配合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若得不到患者的良好合作,即使护士对患者的心理问题有准确评估,选择了良好对策,最终也是“孤掌难鸣”、“纸上谈兵”,难以真正获得实效。

关键词:心理护理;疗效1心理护理的概念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能,通过护理手段,控制一切消极影响,帮助患者保持最佳身心状态[1]。

形式分有意识心理护理和无意识心理护理。

前者指护士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设计的语言和行为(合理的解释、善意的劝导、真诚的抚慰、有益的暗示、确切的保证等)实现对患者的心理调控、心理支持或心理健康教育过程。

后者指护理过程每一个环节中,护理人员一切言谈举止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表明只要有护患交往,就存在着心理护理。

2如何评价心理护理疗效评价是护理程序的一个部分,只有及时、客观地对心理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才能掌握患者的心理问题评估得是否准确,实施后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并根据评价结果不断地修改、调整护理措施,从而有效地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提高心理护理质量。

但怎样评价心理护理疗效目前尚无规范化的统一衡量标准及评定指标,较多学术论文中作者评价“心理护理取得良效”主观随意性较大。

作者认为,心理护理效果的评价应包括一系列生理、心理指标的量化评定及患者的主观体验、满意程度、护理目标实现情况等方面。

2·1量表评定是指护士借助心理测评量表来评定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它是保证心理护理科学性、有效性的前提。

临床常用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等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及良好的自评效果[2]。

心理护理的论文怎么写范文参考

心理护理的论文怎么写范文参考

心理护理的论文怎么写范文参考心理护理在疾病的康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心理护理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心理护理的论文范文篇一:《儿科护理对家长心理护理的研究》摘要:通过对不同家长心理问题的分析研究,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并对其进行全面、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不但基本消除了家长的焦虑不安及不信任感,也使家长减少了对孩子的过分宠溺,使患儿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治疗效率和效果得以提高。

关键词:儿科护理;心理护理1不信任心理大部分家长对医疗和护理知识缺乏完整、正确的认识,因此往往会有家长对医生的治疗方案及护士的护理持怀疑态度,经常质疑甚至拒绝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反驳医生的诊断,擅自使用一些道听途说的、不科学的治疗方法,或者是不信任负责其患儿的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更换主治医师等。

2护理措施针对不同患儿家长不同的心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对患儿家长的不同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全面护理。

2.1对焦虑不安心理问题的护理首先,医护人员耐心的向患儿家长介绍医院的基本情况及周围环境。

主动向患儿家长介绍患儿的病因、病情,准备采取的治疗方案及预期治疗效果等。

鼓励患儿家长要树立治愈的信心。

对于治疗将对家庭产生的经济负担,医护人员应该首先对其表示理解,并尽量用适合且价格较低的药物进行治疗,尽量减少治疗费用。

2.2对过分容忍心理的护理医护人员应适当教育患儿家长,不能一味的宠溺孩子,要让孩子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着应对生活中的困难。

2.3对不信任心理的护理医务人员应经常、主动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树立良好形象并取得其信任。

劝导家长不要轻信一些道听途说的方法。

并通过努力提高自身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护理水平增强家长的信任和信心。

3结果本研究中60例患儿家长经过相应的心理护理,基本消除了心理问题,对医生的治疗和患儿的治愈树立了信心。

4讨论通过对不同家长心理问题的分析研究,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并对其进行全面、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学论文(5篇)

心理护理学论文(5篇)

心理护理学论文(5篇)心理护理学论文(5篇)心理护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护生在学校接受职业教育时期正是心理可塑性强的时期,也是护士职业心理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4]。

但是,有讨论表明,目前护理专业高校生心理素养总体水平较低,人际管理素养和职业力量素养的得分较低[5]。

同时,我院通过对黄冈市辖11个县市的医疗卫生气构进行的护理专业调研问卷中显示医疗机构均强调要提高护生的职业道德和素养。

2通过基础护理技术教学培育护生的心理素养2.1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培育护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大量临床工作实践证明,整个医院的医疗质量与护士的责任心和业务技术水平关系极大[7]。

而护生的社会责任感直接关系到将来医疗护理工作中的责任意识、服务质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受到当前社会大环境中一些不良方面的影响和护生自身的缘由(大多是独生子女),导致护生的社会责任感普遍欠缺。

所以,老师应加强对护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相关的事例,比如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导致医疗差错事故,造成病人生理和心理上的苦痛,病程迁延甚至危及生命,使护生熟悉到以后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护生的责任意识;另外,在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技能的实训练习中,可以让护生参加实训的组织、管理,培育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老师还应培育护生的抱负信念和责任意识,向护生叙述护理界一些优秀工的先进事迹,用实际事例感染护生、号召护生,使护生对护理事业有坚决的信念,喜爱护理事业,情愿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2.2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培育护生的人文关怀护理的服务对象是人,现代护理学的理论将人看作是由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方面组成的整体。

因此,人文关怀已成为护理的基本要素和核心内容之一,是护士必备的素养和力量。

有讨论表明,护生在校时期建立起来的人文关怀力量有助于其将来关怀护理工作的开展[8]。

老师可以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敏捷采纳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引导护生体验、感悟和实施关怀。

有关心理护理论文范文

有关心理护理论文范文

有关心理护理论文范文实践证明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相辅相成,具有同等的医疗价值。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心理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心理护理论文范文一:道路交通重大事故幸存者的心理护理摘要:心理护理是基础护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护士通过了解幸存者伤员的心理活动,针对其存在的心理不适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帮助其逐渐接纳现实并认真对待疾病,鼓励伤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快从恐惧、焦虑、自卑等情绪中解脱出来,正视现实,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实现“心理重建”,提高幸存者伤员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道路交通;心理护理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道路交通事故增多,特别是道路交通重大事故幸存者伤员往往难以接受突如其来的现实,多伴有严重的心理障碍。

我科2011年1月—2014年12月共收治道路交通重大事故幸存者伤员140例,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病人从悲观、失望、焦虑、急躁等情绪中解脱出来,增强了生活信心。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幸存者伤员140例,男106例,女34例;年龄20岁~65岁,其中20岁~29岁32例,30岁~49岁95例,50岁~65岁13例;颅脑及颜面部伤31例,脊柱伤30例,胸部伤24例,上肢伤29例,下肢伤26例;职业:工人98例,干部13例,无业29例;已婚112例,未婚28例;均无精神疾病,沟通良好。

1.2方法共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护士与每名伤员深入交谈,了解其真实的心理问题,对显示有某种心理不适的伤员进一步询问原因和出现的时间,同时观察并记录伤员重要的非语言表达行为。

第二步护士根据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表,结合临床实际自拟调查问卷,内容涉及焦虑、紧张、急躁、恐惧、孤独、抑郁等方面的心理问题。

第三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把伤员的心理不适及其原因分别归类,进行频数和百分率的统计,进而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2结果2.1伤员心理不适表现表现为恐惧129例,急躁、焦虑85例,抑郁、自卑28例,孤独14例,生气、心烦17例,濒死感7例。

心理护理毕业论文

心理护理毕业论文

心理护理毕业论文在新的医学体系中,心理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心理护理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心理护理毕业论文范文一: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综述摘要:大多数病人认为术前访视、术中进行操作时的解释,能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术后随访,关心病人康复,进行术后指导使病人感到心情愉快,在病人和家属的感谢声中,我们的工作得到肯定,我们体会到重视病人的心理需求,做好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是促进病人康复的得要措施。

关键词:手术患者;心理护理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护士与患者接触时间有限,气氛也特殊,手术患者在术前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反应,而急诊手术患者在受突发疾病或创伤打击下,对于立即手术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手术室护理人员如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好急诊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接受手术的心理承受能力,主动配合手术,有利于手术后恢复。

我科2007年1~12月急诊手术678例,通过对急诊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总结体会如下。

1术前护理大多数急诊手术治疗的患者没有充足的时间接受与手术有关的知识教育,多数患者对立即手术缺乏必须的心理准备,易陷入焦虑、烦躁、恐惧的心境中,因此医护人员的态度,周围环境都会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护士向手术医师了解手术方式,尽量抽时间访视患者,向患者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的是要关心、安慰和鼓励患者,若遇病情紧急,没有时间访视的情况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患者进行交谈,可以从接患者入手术室开始。

2手术心理护理2.1在手术进行中,工作人员用心工作,不闲谈,不谈与手术无关之事,主动与患者交谈,消除陌生感。

手术室是一个与外界隔离的环境,绝大多数急诊手术患者未曾进入手术室,由于手术室内各种设施布局与病房不同,穿戴与病房有差别,使患者感到手术室是一个既神秘又可怕的地方,而产生紧张心理,因此接患者时,护士应热情,友善地接待患者以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信赖。

试论在临床医学中的心理护理

试论在临床医学中的心理护理

试论在临床医学中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临床医学中心理护理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摘要】目的在实践中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及技术,为病患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帮助患者者消除或缓解心理压力,尽快康复方法应用语言和肢体动作,对患者进行安抚,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消除后顾之忧。

结果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

结论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遍及临床护理实践的始终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关键词】心理护理临床应用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的全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帮助病人在自身条件下获得得适宜的身心状态。

护理本身应包括对人生理、心理的护理。

在实践中要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帮助他们缓解因疾病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心理问题。

使他们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情进行治疗。

1心理护理的目的人在患病后,由于社会角*的转变,住院后由于环境改变都会产生病人特有的心理需求和反应。

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往过程中。

通过良好的言语、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病人的感受认识,改变其心理状态和行为。

具体就是:1.1解除患者对疾病地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的情绪。

调动其主观能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帮助患者建立医患关系,护患关系,患者之间的关系,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通过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尽可能为病人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身状态。

2心理护理的方法心理护理首先要重视与患者的沟通。

一是言语*沟通。

通过谈心、说话来了解病人想些什么,有什么要求等,从而采取相应措施开导病人和帮助解决问题。

二是非言语*沟通,运用表情、眼神、姿势、动作等进行交流,这样对患者的康复将起到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其次要对患者给予理解。

病情会给患者带来情绪上的波动,病人顾虑多,希望能得到医护人员和亲属的理解。

心理护理论文(5篇)

心理护理论文(5篇)

心理护理论文(5篇)心理护理论文(5篇)心理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讨论对象的范畴既受心理因素制约,特定社会环境因素等制约。

2护理心理与护理人员自身修养及品德的关系2.1护士的职业特点:护士是一种社会角色,具有特别的技巧和行为。

护士被称作天使的职业,它需要有爱心、细心、责任心以及急躁,一名优秀的护士不仅需要了解诊疗护理常规,娴熟把握护理三级操作技能;而且要有很强的亲和力、沟通力量以及语言表达力量。

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较强的综合分析力量,敏锐的洞察力。

护士在实施护理过程时要把握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把握病人的心理特点,使病人能从心理方面达到最佳心理水平。

2.2提高护理人员自身修养及品德的必要性: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也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要求护理人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喜爱护理工作,具有喜爱生命的崇高情感,一切工作要以病人为中心,而且必需娴熟把握护理专业理论学问和技术操作。

护士不仅要能够减轻病人的苦痛,使病人在承受最小苦痛的同时,取得满足的治疗效果。

2.3提高对护理人员相关学问的需求:护理模式的变化使护理工作的职能得到拓宽和延长。

在这种模式下,护理的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

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病人时要以病人为中心,不仅要把握常规的护理技能,而且要把握人文、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学问,以满意病人身心两方面的护理需求。

护士不但要具备快速识别反应的力量,而且要擅长与病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这个沟通的过程中,护理心理学成为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工具。

因此,护理人员的心理素养要首先逐步培育和养成。

平常要加强学习心理护理学问,不断积累,可以有效的应用于临床,可以调整心情使心理平衡,时刻以乐观、开朗的态度去感染病人,达到劝慰病人使病人解除顾虑,主动协作治疗的良好效果。

3护理心理学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心与身”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身体疾害可以有心理转变,相反,心理因素也可导致影响身心健康,消退不良心理刺激,可以防止心神疾病的恶性循环。

有关心理护理的参考论文

有关心理护理的参考论文

有关心理护理的参考论文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护士与病人两方面,它既要研究护理情境下“病人”的心理活动,又要研究“护士”的心理活动,二者均不可缺。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有关心理护理的参考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有关心理护理的参考论文篇一《临床心理护理研究》【摘要】医护人员的职业有其特殊性,工作对象是有生命和情感的人,护理工作者应当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注人的感受和心理需求。

【关键词】心理护理;心理素质;方法随着医学模式及新的护理观的建立,临床护士再不能只看病,不看人,只护身,不护心。

护理工作应充分重视心理护理的作用――三分护身,七分护心。

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基础上,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通过言行举止影响和改变患者的认知、情绪与行为,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以促进患者康复的护理过程。

1心理护理范畴一般认为,凡是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以心理学理论作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通过与病人交往,从而影响病人的认知、情绪,改变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解决病人的心理困扰,协调各方面的人际关系,调整病人的心理适应,使之配合医护处于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最佳状态,从而促进病人康复的方法,均属于心理护理的范畴。

2护士的心理素质护士要给患者提供心理护理,那么首先的要求是护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护士除了具备一定的医学及护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

护士工作者应努力做情绪的主人;养成良好的性格,有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和对工作的全身心投入,不把消极情绪带入病房,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和影响病人,并由此得到心理上的愉悦;合理宣泄消极情绪,升华情感。

当护士受到难以忍受的刺激,有苦闷、烦恼,心情不好时,可向亲友、同事或领导倾吐心声,合理宣泄消极情绪;要通过沉稳自然的仪表、端庄大方的举止、亲切感人的话语,给病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护士要心胸宽广,随时调整自己,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护理工作者只有通过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培养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在和谐的社会心理氛围中达到护士自我价值的实现。

临床医学病人心理护理论文范文一论文

临床医学病人心理护理论文范文一论文

临床医学病人心理护理论文范文一论文本文选自省级期刊《吉林医学》,《吉林医学》杂志是由吉林省卫生厅主管,吉林省医院主办,吉林省医学会承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

国内刊号CN22—1115/R,国际刊号ISSN1004-0412,邮发代号12—41。

向全国各级医务工作者提供服务。

2010年起改为旬刊。

办刊宗旨为面向临床,突出实用性与综合性,刊物以栏目设置活跃,提供多种服务为办刊特性。

【关键词】心理护理,方法,手术病人心理护理方法由于手术本身属于“创伤性”治疗手段,对每个手术病人来说都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刺激。

所以,进行专项护理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进行心理护理既必要又重要。

通常对手术病人术前准备包括:①术前必须详细体检和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做好术前谈话,确保病人心态平和,情绪稳定;②凡已有感染或估计有感染可能时,术前可适当应用抗菌药物,适时做好手术区域皮肤准备;③对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的区别对待,分清轻、重、缓、急,并进行相应准备;④除局麻及针麻的非腹腔内手术外,手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婴儿术前4小时禁奶;⑤腹部择期手术行椎管内或全身麻醉的病人,手术前晚均应灌肠,但颅内压增高的开颅手术病人不应行高压灌肠,可口服相应的缓泻药物;⑥对大手术及贫血病人要于术前做好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备足足量血液以利输血之用;⑦术前尽量保证睡眠,必要时予口服安眠药;⑧进入手术前应再次查对,令其排尽小便或行导尿,有活动假牙应取下,手术选择适宜的麻醉。

众所周知,不妥善解决手术前病人的心理问题,手术往往难以顺利进行,即使勉强进行,也可能会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引起手术并发症和出现医疗意外。

故术前心理护理绝不应忽视与放弃。

对术前病人宜积极给予心理护理。

①根据病人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了解、掌握其产生恐惧、焦虑的原因,并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解释和开导;②做好病人家属和亲朋好友的工作,对病人进行积极的心理安慰,使之乐于配合医护人员;③护理人员要配合医生,以适当的方式、方法将术前准备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告诉病人,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④依据不同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耐心细致地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工作,按病人的具体情况开展不同形式的心理行为指导,如支持性心理治疗、渐进松弛疗法、生物反馈法等以减轻病人的焦虑、紧张及恐惧情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临床心理护理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逐步确立了“以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的理想观念,强调了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的整体性,注重患者适应环境的能力,应用心理学知识与患者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帮助适应和建立对疾病的正常反应性,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每个护士的责任。

关键词:心理护理;概念;方法;心理问题;实施一、临床心理护理的基本概念目前就临床心理护理的涵义尚无公认的定义,戴晓阳【1】在《护理心理学》(1998年)中定义:心理护理是针对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需要及心理状态,护士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给患者关怀、支持和帮助,进而促进患者成熟与发展。

王艾兰【2】认为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方法,通过人际交往,以行为来影响和改变认知、情绪,以促进患者康复。

马斯洛【3】说:“患者与治疗者之间健康的人际关系乃是最好的心理药物”。

以上学者各有各论,综合各种定义,心理护理概念的内涵应涵盖心理护理主体(护士与患者)、客体(客观环境)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通过三者以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的互相整合,实现心理护理目标。

二、临床心理护理的基本方法胡佩诚【4】2002年指出,心理护理方法可分为一般心理护理和治疗性心理护理两种。

1、一般性心理护理包括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②强化患者的心理支持系统;③创造良好的治疗修养环境;④加强健康教育。

一般性心理护理虽然做法简单、普通、随意性较大、规范性较低,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也很有限,但其仍然是临床心理护理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优点是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普及性。

如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心理健康指导以及良好的护患沟通等,都是患者的最基本心理需要,也是所有护理人员都能掌握的。

近年来,众多探索我国心理护理现状的文章反映了护理人员对心理护理具体方法概念模糊,普遍存在不会做心理护理,不愿做心理护理,害怕做心理护理的现状【5】。

相关调查指出,部分护士认为心理护理只是护理工作的辅助部分,或只是记录在护理病历上的内容,对患者心理问题缺乏实质性探讨。

林岩【6】等提出,目前多数护理人员仅限于一般的宣教式心理护理,缺乏具体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心理护理流于形式。

临床心理护理只有在普及一般性心理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其规范化、制度化,并纳入系统、有序的护理程序中开展,才能改变心理护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难,流于形式、不见效果的局面。

2、治疗性心理护理是指:运用心理治疗的各种方法,帮助患者改变认知,改善不良情绪,矫正不良行为。

①心理支持法:在精神上给病人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支持和援助。

主要支持有五种:解释。

鼓励、保证、指导、促进环境改善。

是帮助人在最危急关头应对心理危机、度过心理难关的第一步:如提高对现实刺激的适应力;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②心理疏导法:指护士与病人沟通过程中对病人不良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情绪问题进行疏通和引导以消除心理问题。

③认知疗法:即试图通过病人改变自己对人和事物的看法和态度,来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④行为矫正训练法:是行为治疗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临床心理护理的一种重要方法。

常见的行为矫正训练方法:松弛疗法、脱敏疗法、暴露疗法、模仿训练、自表训练、操作条件学习等。

⑤音乐疗法:科学且系统运用音乐的特性,通过音乐的特质对人的影响,协助个人在疾病或者残障的治疗过程中达到生理、心理、情绪的整合,并通过和谐的节奏,刺激身体神经、肌肉,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使病人在疾病或者医疗过程中身心改变的一种治疗方法。

心理支持法、心理疏导法和认知疗法可简称为“认知三步疗法”,这三种方法应该成为治疗性心理护理最基础的方法,也就是说对每例患者都可以酌情使用这三种方法。

心理支持法不受任何治疗理论、模式和条件约束就能掌握和运用,所提供的心理支持主要体现在适当的解释、鼓励、保证、指导与改善环境方面,是最适宜普及的基本方法。

心理疏导法则在心理支持的基础上,进一步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就患者各种心理困扰进行疏导,其过程需要运用有关沟通技术,侧重言语分析和引导。

认知疗法又在疏导法的基础上以认知理论为指导,进一步指出患者“不合理信念”和“不良思维方式”在其认识活动中所起的本质作用,通过帮助患者改变对人和事物的看法和态度来解决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问题【7】。

再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其他治疗性心理护理如行为矫正训练、音乐疗法、暗示疗法等。

三、常见临床心理问题1、抑郁:抑郁是一种闷闷不乐、忧愁压抑的消极心情,它主要是由现实丧失或预期丧失引起的。

因为疾病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不愉快的事,多少都伴随着丧失,所以多数病人都会产生轻重不同的抑郁情绪。

不过,病人抑郁情绪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有的故作姿态、极力掩饰;有的少言寡语,对外界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有的饮泣不语或哭叫连天;还有的自暴自弃,放弃治疗,甚至出现轻生的念头。

2、焦虑:是一种紧张忧虑的心理,是对未知的危险产生的恐惧。

产生的原因有:对疾病或医疗措施缺乏认识;疾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因影响学业、工作、家庭、经济等多方面。

这种威胁主要分两大类:一是躯体的完整性受到威胁;一是个性受到威胁。

对病人生理及心理上的威胁往往是统一的,而且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病人在生理与心理再度达到安全稳定为止。

3、怀疑:病人的怀疑大都是一种自我消极暗示,由于缺乏根据,常影响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

患病后常变得异常敏感,听到别人低声细语,就以为是在说自己的病情严重或无法救治。

对别人的好言相劝半信半疑,甚至曲解原意,疑虑重重,担心误诊,怕吃错了药、打错了针。

有的凭自己一知半解的医学和药理知识,推断药物,推断预后。

害怕药物的副作用,担心偶尔的医疗差错或意外不幸降落在自己身上。

身体某部位稍有异常感觉,便乱作猜测。

如果严重偏执,甚至出现病理性的妄想。

4、孤独感:常见的原因有疾病的困扰、躯体移动障碍、语言沟通障碍、环境的陌生、需要隔离等。

病人住院后,离开了家庭和工作单位,周围接触的都是陌生人。

医生只在每天查房时和病人说几句话,护士定时打针送药,交谈机会也较少,这样很容易产生孤独感。

因此,在他们住进病室的第一天时常有度日如年之感。

四、临床心理护理的实施按照护理程序对病人的心理反应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护理,是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及反馈功能的过程,护理程序的具体步骤如下:①估计:即收集主、客观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和列出心理护理诊断。

②计划:在列出心理护理诊断或护理问题后,制定心理护理目标;根据目标作出解决存在的。

心理问题的决策,即心理护理计划。

③执行:即将心理护理计划的具体措施付诸实施。

④评价:即检验预期效果是否过达到,列出执行措施后出现的反应;再将反应与原来制定的护理目标进行比较、以观察是否达到要求;在评价的基础上对心理反应重新估计。

在实施心理计划的过程中,有些问题很容易被忽视,为力保证心理护理计划的有效实施,护士应注意以下几点:1、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可了解其思想、情感,及时发现患者的问题,利于护患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护士在每天的工作中应主动介绍自己,操作时做好解释工作,告诉患者实施的结果,操作中将要经历的感受及配合的方法。

随时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对于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也必须给予解释。

2、针对不同时期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好心理护理,患者与健康人的心理特点有明显的不同,患者心理活动更多的是反映其自身与疾病【8】。

不仅如此,不同的患者由于病情的性质及严重程度各异,患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心理承受能力不同,表现出来的心理反应也不同,因此,掌握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做好临床心理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新入院的患者,护士应主动接受医院环境、病房设施、住院期间的各项制度、给药及就餐时间等,以便患者尽早消除陌生感,尽快适应环境;对住院期间的患者,护士必须针对疾病不同阶段患者心理反应不同的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对于即将出院的患者,护士要做好出院前的各项护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

4、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实施过程,护士通过为患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健康教育类提高患者的参与能力。

同时通过患者的参与,有利于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也有利于护士更好的了解其机体状况和心理活动,为制定合适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使其护理计划更适合患者的个性生理、心理特点。

5、注意护理程序的整体性,护理程序是一个科学完整的系统,在实施护理计划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它的完整性。

护士通过评估、诊断、计划,能使实施过程个体化;继续的评价可与实施同时进行,收集患者护理措施的反应及其他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将患者的心理反应与原先制定的护理目标进行比较,通过评价重新估计。

6、及时记录实施过程,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护理记录作为自我保护的手段和法律上的依据正日益显示其重要的作用。

在护理工作中,应进一步提高护士对护理记录重要性的认识,给予时间上的保障及管理方法上的指导,要求护士在实施每一项措施后都要及时记录。

小结: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的确立,决定了临床心理护理知识与技能必将成为职业护理人员的核心知识和专业主体能力。

要尽快实现心理护理从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的转变,护理人员不仅要正确认识和掌握心理护理的相关概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从科学的管理体制与工作程序上保证心理护理的实施。

参考文献:【1】戴向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48-149.【2】徐斌,王艾兰,心理护理学[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9:172-189【3】Maslow A H.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M].New York:Harper Row.1970:248-253 【4】胡佩诚.护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232-233【5】栗鸿燕.心理护理的现状与思考[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18(3):74-75【6】林岩,卢玉贞,镇艳.护士实施心理护理的意识与能力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7,22(22):13-14【7】郭念锋,虞积生.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332【8】邓行爱,郑耀珍,给予人文关怀深化整体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07-7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