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心理护理论文

合集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慢性疼痛病人疼痛程度影响效果分析论文

心理护理干预慢性疼痛病人疼痛程度影响效果分析论文

心理护理干预慢性疼痛病人疼痛程度的影响效果分析敦煌市中医院,甘肃敦煌736200【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疼痛病人疼痛程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慢性疼痛症状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

结果:治疗两周后,对照组与干预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6.7%与60.0%,出院时有效率分别为83.3%与96.7%。

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慢性疼痛病人的疼痛程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慢性疼痛;疼痛程度【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958-02慢性疼痛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常见病症,如果不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而且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都是一种严峻的考验,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本院对伴有慢性疼痛的病人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护理干预,起到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伴有慢性疼痛症状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

对照组: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3±3.6岁,男16例,女14例;干预组: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45±2.6岁,男17例,女1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分析方法:根据患者的描述,将疼痛分为5个级别,分别是不能忍受、重度、中度、轻度、无疼痛[2]。

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

且前三个级别经过治疗后达到轻度或者无疼痛才视为有效。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数据比较采用x2检验,p<0.05则认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心理护理对自然分娩疼痛的干预论文

心理护理对自然分娩疼痛的干预论文

心理护理对自然分娩疼痛的干预【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296-01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称分娩[1]。

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对产妇而言却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

分娩应激既可以产生生理上的应激,也可以产生心理上的应激[2]。

相当数量的初产妇从亲友处听到有关分娩时的负面诉说,害怕和恐惧分娩,怕疼痛,怕出血,怕难产,怕胎儿畸形,怕母婴生命危险等,这其中又以害怕疼痛为主,大多基层医院还无法实施无痛分娩,再加上产程较长,所以放弃自然分娩选择损伤更大的剖宫产,以致剖宫产率居高不下。

本研究希望通过正确的心理护理可以使疼痛有所缓和,使一些初产妇愿意选择自然分娩,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人在我院选择了20例初产妇,年龄20岁-35岁,身高155厘米-170厘米,初中以上教育程度,无妊娠合并疾病,产道,胎儿,胎位等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且已临产。

2 心理护理方法2.1 宣教自然分娩的益处,使其首先在心里接受自然分娩,建立自信。

2.2 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与产妇建立相互信赖的友好关系,耐心倾听,鼓励其表达疼痛的感受,以同情、安慰和鼓励的态度理解其疼痛时的行为反应。

以获得产妇充分信任为基础,向产妇解释疼痛的原因及规律性,减轻病人的焦虑,恐惧及抑郁情绪[3]。

2.3 分散注意力分散产妇的注意力,可使其疼痛处于抑制状态,减轻其疼痛的感受强度。

可选择其感兴趣的音乐,与人交谈,或给予局部按摩等,都可分散其注意力,减轻疼痛。

2.4 暗示积极的暗示可以使产妇放松,提高其痛阈值,以减轻疼痛。

如使用安慰剂,或利用医生的权威均可以减轻疼痛。

2.5 指导想象让其想象自己身处一个意境或风景,可起到松弛和减轻疼痛的作用。

如可以想象自己抱着可爱的宝宝的情境,做一个伟大的母亲等。

2.6 行为自我控制训练矫正不恰当的疼痛行为表现,鼓励其积极行为表现。

病人心理护理论文优秀范文

病人心理护理论文优秀范文

病人心理护理论文优秀范文做好心理护理工作,有助于手术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病人心理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病人心理护理论文范文篇一:《浅谈急诊病人心理护理》[摘要] 目的对院前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探讨,并探寻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和策略。

方法分析我院2009年11月-2010年7月接诊的602例院前急诊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其心理特点进行探讨总结,根据其心理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和策略。

结果602例院前急诊病人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急躁易怒、紧张恐惧和悲观绝望三种心理。

结论根据不同类型的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和措施,在急救工作顺利进行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急诊患者心理护理目前,心理护理在急诊科病人的护理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大多数急诊病人的病情紧急并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病人和家属的角色转换较慢,对医院的心理依赖性较强。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充分地掌握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及时地采取有效心理护理措施对急诊病人进行护理。

这对加强院前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减少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和提高救治效果上有着重大意义。

1资料自2009年11月到2010年7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诊病人一共有602例。

其中男362例,女240例,年龄12-63岁,平均36.5岁。

其中,病因分类:自然灾害致伤23人(3.8%),服药自杀24人(4%),打架斗殴致伤72人(12%)人,醉酒82人(13.6%),慢性疾病急性发作144人(23.9%),车祸伤257人(42.7%)。

2方法由急诊高年资护士和具有心理学知识的专职人员对急诊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以患者的典型行为和语言为根据,对急诊患者的心理状态分类:第一,急躁易怒型。

急躁易怒型的典型表现是高声吵闹难以平静,情绪激动极易激怒且行动具有攻击性。

第二,紧张恐惧型。

紧张恐惧型的急诊患者的典型表现是言语慌乱、情绪激动、坐立不安,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发抖蜷缩身体和试图躲藏等行为。

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论文

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论文

急诊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2-0163-01急诊病人发病急、病情重、病种复杂,且患者年龄、性别、社会背景以及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都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反应。

患者多具有紧张、痛苦、恐惧等心理问题,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而形成心理生理的恶性循环,再加上其家属的焦虑烦躁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情绪稳定,对此我们进行心理评估,做出相应的心理护理诊断,制定最佳的心理护理措施来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促进了病人生理和情感的平衡,促进了疾病转归与健康的恢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临床资料:2012年元月到2012年6月,我科收治了急诊病人6232例,外伤2800例,急腹症1706例,服毒67例,其他1659例。

2、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2.1焦急、焦虑急诊科面临的大多数病人是那些突发性疾病病人,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胰腺炎、脑出血等,由于起病急骤,病势险恶,躯体症状(发热、呼吸困难、疼痛等)明显,并且大多数病人对疾病的病因、转归不明确,因而产生焦急心理,希望尽快得到诊治;还有些病人由于遭遇意外事件:如车祸、火灾、溺水等,此时病人瞬间突然丧失心理应付机制,有强烈求生欲望,渴望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因为发病急骤,有的患者身边无亲属或同伴陪伴而备感不安,有的因在单位或家庭中担任重要角色,使其放心不下工作或家庭负担而显得顾虑重重,焦虑不安。

2.2紧张恐惧由于忽然遭受意外、伤害或病情急剧恶化等原因而前来就诊,急诊患者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再加上大多数病人对疾病缺乏了解,对病症后果无法预测,对医院环境、抢救设备和各种操作技术陌生,很多患者常表现出精神紧张、恐惧不安。

例如大多数外伤病人对出血、创伤或是医疗手术器械会本能的产生恐惧心理,多发心脑血管类疾病的中老年人,他们普遍会认为自己病情严重,十分危险,随时可能死亡,因此精神极度紧张,求生的欲望自然导致心理恐惧的产生。

疼痛病人心理护理论文

疼痛病人心理护理论文

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关键词】疼痛;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251-01疼痛是人体对各种伤害性刺激的一种生理性反应,是一种主观感觉,包括着情绪和经验的成分,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目前认为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

而剧烈的疼痛可以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导致患者烦躁、失眠甚至休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在提倡有效治疗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心理护理对控制疼痛、乃至消除疼痛十分重要。

一、疼痛的心理因素疼痛作为一种主观和自觉体验,因人而异地决定了这种感觉是难以衡量的,疼痛总是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惊慌、焦虑、害怕等消极情绪,疼痛是患者手术后最痛苦的体验,也是一种主观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中重度疼痛常常伴随着剧烈的情绪反应,常常是疾病恶化及医疗纠纷形成的触发因素。

因此疼痛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对疼痛的注意程度是影响疼痛的重要因素,术后病人的疼痛往往在夜深人静时更为剧烈,而且当病人情绪不佳焦虑紧张时疼痛部位对疼痛更为敏感,甚至感到疼痛逐渐增加。

疼痛生理研究表明,除了感知定位作用外,大脑皮层还以俩种方式参与痛觉调节调制过程,一是传入大脑皮层的痛信号和其他信号互相作用,二是在大脑皮层下不同水平控制信号向意识领域传导,这是痛和抗痛现象在大脑皮层水平表现方式,以上两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结果,决定了患者对疼痛的感受及程度。

由于痛觉的个体差异存在,安慰剂镇痛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成为我们实施心理镇痛护理的科学依据。

对中重度疼痛而言,我院实施的多模式静脉自控镇痛,广泛使用于外伤、手术后、晚期癌症的疼痛,积极而规范的配合治疗,患者自身的因素是关键的。

二、疼痛患者的心理护理按照以上理念,针对患者的实际,护士在接触护理病人中,通过自己的良好态度、语言、状态、行为可使患者精神振奋,心情舒畅而促进镇痛。

护士应避免消极的语言,合理使用心理疗法,从心理上给病人以安慰支持心理疏导,减少病人的紧张,以行动行为纠正病人的病态心理。

关于心理护理论文范文

关于心理护理论文范文

关于心理护理论文范文护理心理学是将心理学知识、原理、方法应用于现代护理领域,解决护理实际问题的一门学科。

然而我们要如何写有关护理心理的论文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关于心理护理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心理护理论文范文篇一《加强心理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摘要】护理心理学属于介于护理学和心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掌握护理心理学,加强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对相关疾病的治疗也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本文论述了掌握护理心理学的重要性,强调在临床上正确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质量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心理学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心理学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主要研究临床护理过程中的护士的心理问题、护理行为对患者心理活动的影响以及怎样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提高护理质量与水平[1]。

它是介于心理学和护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这是由它的研究对象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它既受心理因素的制约,亦受生物因素、特定的社会环境因素等制约[2]。

随着当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所以,临床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好护理心理学,以更好地面对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患者心理方面的问题。

俗话说的好:“有什么千万别有病”。

人患病之后,机体处于病变状态,正常的生理机能也会出现异常,所以就不得不到医院就诊,严重者还需要住院进行治疗,这样就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庭、工作环境,患者的精神情绪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患者精神心理方面的异常波动,往往也会导致机体的生理功能出现改变。

所以,人们在患病以后,出于对所患疾病的忧虑、对需要进行的检查以及治疗方法的恐惧、对医院环境的不适应、对家庭以及工作的牵挂等等,都有可能成为影响患者情绪的不良因素,而患者的情绪发生变化以后,对机体内各器官的生理功能产生抑制,导致人体新陈代谢机能下降,抵抗力降低,病情加重或者病程拖延。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通过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能够改善其紧张恐惧的情绪,增强其机体的抵抗力,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心理护理论文范文

心理护理论文范文

心理护理论文范文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兴起,为心理学理论的觉醒提供了契机,唤醒了心理学的理论研究。

如果说心理学理论的觉醒是心理学发展历程的重大突破,那么心理学理论自觉性则是心理学发展的应有之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心理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心理护理论文范文一: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应用摘要: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上的重大创新,与传统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和研究重点存在差异。

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体现护理教学的积极方面,培养护生的人文精神和积极心理素质。

基于此,首先对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护理心理学的概念和发展概况进行阐述,进而对积极心理学理念在临床护理中、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讨论,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理念;护理心理学教学;应用积极心理学是一项心理学领域上的革命,为我们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不一样的心理状态,是利用心理学为主要研究手段研究人类道德和力量的积极心理学思潮[1—2]。

护理心理学是以护理情境及个体相关作用为主要出发点,对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的规律进行研究的学科。

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应用到护理心理学教学中,可从积极的心理角度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

1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护理心理学1.1积极心理学理念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的产生以2000年一篇题为《积极心理学导论》的论文为标志[3—4],在传统心理学的基础上,开辟了新的积极的研究方向,是一场心理学革命。

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幸福感进行研究,以积极的角度研究人类的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心理健康,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不仅吸取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同时,融入人本主义中的经验分析法和现象学方法,这使积极心理学在产生初期就受到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

此外,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实证的应用,但这并不代表积极心理学排斥非实证的研究方法。

综合来看,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调查法、实证法、经验分析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手术病人心理反应护理论文

手术病人心理反应护理论文

浅谈手术病人的心理反应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145-01【摘要】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手段。

一般手术病人都会产生紧张、恐惧、无奈、不知所措等复杂的心理反应。

术前焦虑对手术效果及愈后、恢复快慢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就十分必要。

【关键词】手术病人;心理反应;护理1 病人常见的心理反应1.1 紧张心理。

在手术过程中,有的患者由于焦虑,担心,忧虑等感受交织而成一种复杂情绪反应,其程度均取决于个人对疾病的了解,以及对疾病治疗措施和其想象中疾病的后果,病人常不能对手术作出客观上的分析,等候时间越长,对手术的心理矛盾越大,因而导致血压上升,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1.2 疼痛心理。

疼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安。

处于不同情况的病人,对疼痛的内心变化是不同的。

如果一个人正处于痛苦不安极端矛盾的精神状态,那么他突然受到哪怕是小小的疼痛刺激就会焦虑不安,不能很好地配合手术治疗。

1.3 猜疑和情绪不稳心理。

病人对周围事物,他人的举动特别敏感,常怀疑医务人员及亲人隐瞒了自己疾病的严重性,见医务人员低声讲话,总以为是议论自己的病情,甚至连亲人的关怀,朋友的好意安慰,亦将信将疑。

情绪不稳,对外界刺激而引起特别激动,愤怒。

1.4 担忧和绝望心理。

病人的病情,年龄,性格特征,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社会地位及经济情况不同,对手术的心理反应亦不一样,病情重,预后差,老年人,经济有困难或缺乏家人照顾的病人会表现特别担心,甚至绝望。

1.5 术中的心理。

手术病人通常在手术过程中希望被医务人员尊重,重视,担心手术出了意外,是否能顺利进行手术。

1.6 术后的心理。

术后的病人在正常的情况下往往出现疾病痛苦被解除的轻松感。

但对于脏器或有肢体损失的手术,病人常表现出为焦虑,忧郁、特别是手术效果不符合期望时更加容易产生担心日后的健康和生活能力。

2 病人的心理护理2.1 全面了解病人的健康情况,社会及文化背景,注意病者的性格特征及情绪变化,对于预后差的手术,根据病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与家属沟通,对病情适当采取隐瞒,保密措施,以减少心理创伤。

手术患者心理需要护理论文

手术患者心理需要护理论文

浅谈手术患者的心理需要及护理摘要:目的:将心理护理贯穿到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切实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方法:通过对患者不同需要的观察,对手术病人从恐惧、安全感、疼痛的需要,充分调动手术病人的主观性,制定心理指导方案。

结果:患者以较好的心理状态主动配合手术治疗,达到预期效果。

结论:对患者进行恰当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状况的调整、手术中的积极配合、术后疼痛及恢复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手术室;整体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88-01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是维护人们身心健康使病人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大多数患者对医学知识和手术治疗缺乏认识,造成心理压力大、精神过度紧张,担心麻醉,拒绝手术。

因此,如何使病人做好术前的心理准备,正确对待面临的手术,手术后有个好的预期效果,所以,针对手术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心理疏导,使手术病人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迎接手术。

1手术患者被尊重的需要、避免恐惧患者进入手术室,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不熟悉的麻醉、护理人员,自然而然地产生心理冲突,特别是老弱患者,更是无法接受。

此时,护理人员应以庄重的仪表,热情地将患者接进手术间,边做术前查对,边与患者交谈,告诉他,他的家属在门外等候。

同时为患者摆好舒适的手术体位。

注意尊重患者的人格,随时称呼患者的姓名,避免身体不必要的暴露,使患者获得亲切感,消除心理孤独感,坚定手术治疗的信心。

儿童手术时,自我调整能力较差,但他们具备敏锐的视觉和听觉,懂的“反抗”与亲近。

根据这一特点,在施行麻醉前,护理人员和蔼的与患儿接触,并允许患儿自己作一些适当的选择,使其感到自己有控制能力,消除紧张气氛,引起亲近和注意,平静地接受麻醉和手术,从而避免因大声哭闹在麻醉过程中发生呼吸抑制。

2手术患者安全感的需要随着知觉和感觉的改变,使得患者感到不安全,不自主的颤抖、肌紧张,针对这种心理状况进行消除。

疼痛护理中存在问题应对论文

疼痛护理中存在问题应对论文

疼痛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摘要:疼痛是临床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有效的疼痛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对于疼痛护理也是整个护理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

因此,文章从疼痛护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进行深入的剖析,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疼痛护理;存在问题;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r7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21-01疼痛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有的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从而使治疗更加顺利,文章主要从目前疼痛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具体的情况如下。

1存在的问题1.1护理人员对疼痛的认识欠缺:多数的医护人员在对于患者的疼痛护理中缺乏对疼痛的理解和认识,有的护理人员甚至对于一些癌症的患者产生恐惧的心理,从而使得护理人员对癌症患者的疼痛控制产生消极的态度,从而使得其在护理中只是机械性的执行医嘱,缺少对于疼痛具体反应和止痛的效果观察。

另外,一些护理人员对疼痛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常见的主要有:护理人员对三阶梯的止痛知识的认识浅显、疼痛的分级以及疗效的评定等。

另外,一些护理人员对疼痛的理解还是存在表面,并且缺乏临床上的实践和针对性的教育等[1]。

1.2护理人员对疼痛的评估不准确和不及时:疼痛的是癌症患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而且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同时也很容易使患者的病情进一步的恶化。

经常在临床护理中,一些护理人员不能够准确而有效的对患者的疼痛进行准确的评估,甚至有的护理人员还不知道有专门的疼痛评测工具等。

临床护理中一些人员只是简单的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缺乏对患者的疼痛观察。

常见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护理人员总是将疼痛评分的作为患者疼痛评估的唯一标准,缺乏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以及功能等方面的综合观察,从而导致评估的不准确。

另外,一些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的疼痛情况的不重视和简单应付,当患者出现比较严重的情况时,才采取应对措施,从而导致真确的治疗时间。

疼痛护理进展研究探讨论文(共3篇)

疼痛护理进展研究探讨论文(共3篇)

疼痛护理进展研究探讨论文(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护理与探讨手术本身作为一种具有刺激性,需要修复性的长期医学治愈手段,受到医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许多医疗工作者都致力于研究术后的疼痛护理[1]。

其中,妇产科患者的术后护理受到了格外的重视,随着医疗手段的日趋科学化而日益增加其重视度,对于医院工作人员来说,不止要能够在手术台上为患者治愈疾病,还要在术后为患者解决疼痛。

因此,如何在产妇生产之后,让妇产科患者的疼痛描述,对疼痛程度正确评估,以及对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护理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为广大的妇产科医疗患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认知加强医护人员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控制的认识对于产妇术后的正常康复时间和途径,取决于产妇的年龄和体质等各方面的情况,但是主要还是取决于产后医护人员与产妇的交流以及护理。

医护人员不仅要从医护方面,让产妇对于自身术后疼痛有一定的认识之外,还要积极主动地与产妇交流,只有产妇自身才能准确的描述,这样才能加强对于产妇患者术后疼痛的控制,从而进一步向产妇传授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护理知识。

在手术前后保持心情的舒畅以及身体的正常健康状态。

加强医护人员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认知产妇手术后一段时间肯定会出现由于生产而产生的一系列的症状,这需要医护人员耐心仔细的护理,然而,除了产妇本身的身体健康之外,还要注意产妇手术后的心理健康护理,产妇手术的恶露,伤口的处理,乳房的清洁护理等等情况,都需要耐心的讲解传授,生产之后,医人员还应对新生儿的及时哺乳、产妇的泌乳等情况加以关注,教会产妇如何正确的对新生儿的及时哺乳,哺乳的姿势指导与哺乳的营养价值介绍等。

除此之外,产妇自身的日常营养搭配,清洁护理也尤为重要。

同时也不能疏忽产妇的心理健康,情绪的舒缓等工作,在与产妇交流的过程中多多聆听产妇的心声,对于产妇的疑惑进行解答,努力使产妇的心情保持愉悦,心情的愉悦对产妇的手术后痊愈有着极大的帮助。

晚期乳腺癌疼痛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论文

晚期乳腺癌疼痛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论文

晚期乳腺癌疼痛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摘要】目的:乳腺癌是女性排名第一的常见恶性肿瘤。

在我国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统计显示乳腺癌同样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本文向大家说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护理方法,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针对乳癌术后护理从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诸多因素对术后恢复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

[1][2]但我认为其中患者的心理因素直接影响疾病的发生和转归。

因此,在对患者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尤应重视心理方面的护理,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方法:对2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居家护理总结经验,并观察效果。

结果:通过有效的居家护理、心理支持,对于这20例患者心理状态、情绪的稳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结论:晚期乳腺癌患者居家护理一定要重视患者的心理灵性,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状态的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乳腺癌;护理;晚期;重要性【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031-01针对晚期乳腺癌处于疾病末期,死亡将在短期发生的患者。

给予晚期疼痛患者必要的心理疏导,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需求,给他们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修养环境, 使患者有尊严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时期, 是我们在居家宁养护理中重视的关键点。

因此,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将20例晚期乳腺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资料来源于包头宁养院,2009——2012年乳腺癌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0——80岁2 居家护理:目的是对于无法治愈的疾病,我们的目标是减轻患者的痛苦、缓解他们的不适症状,以减轻患者的身、心、灵的痛苦未核心,尽最大努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让患者和医护人员是合作的伙伴,在我们之间用爱心架起桥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充分交流,相互支持,用爱心去感动每一位患者。

尤其是对晚期癌症病人护理要以病人为中心的全方位服务理念。

疼痛护理论文-护理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疼痛护理论文-护理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疼痛护理论文-护理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疼痛是个体对现实刺激和已贮存的经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带来巨大的压力。

由于疼痛含有心理学成分,心理社会因素对个体的痛阈及耐痛阈有很大影响,所以心理护理对病人疼痛感受也有决定意义。

因此对疼痛患者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

文中是疼痛护理论文6篇,供大家阅读指正。

疼痛护理论文第一篇: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联合中医护理路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复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联合中医护理路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康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联合中医护理路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腰椎功能评分。

结果干预前,两组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腰椎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5个疗程后,观察组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评分分别为(1.840.43)分、(2.050.5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550.39)分、(2.730.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腰椎功能评分为(23.411.22)分,高于对照组的(20.251.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联合中医护理路径可有效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术;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中医护理路径;疼痛;康复;经皮椎间孔镜术以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而被广泛用于临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中,但术后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影响术后腰椎功能的恢复[1,2]。

心理护理论文(5篇)

心理护理论文(5篇)

心理护理论文(5篇)心理护理论文(5篇)心理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讨论对象的范畴既受心理因素制约,特定社会环境因素等制约。

2护理心理与护理人员自身修养及品德的关系2.1护士的职业特点:护士是一种社会角色,具有特别的技巧和行为。

护士被称作天使的职业,它需要有爱心、细心、责任心以及急躁,一名优秀的护士不仅需要了解诊疗护理常规,娴熟把握护理三级操作技能;而且要有很强的亲和力、沟通力量以及语言表达力量。

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较强的综合分析力量,敏锐的洞察力。

护士在实施护理过程时要把握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把握病人的心理特点,使病人能从心理方面达到最佳心理水平。

2.2提高护理人员自身修养及品德的必要性: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也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要求护理人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喜爱护理工作,具有喜爱生命的崇高情感,一切工作要以病人为中心,而且必需娴熟把握护理专业理论学问和技术操作。

护士不仅要能够减轻病人的苦痛,使病人在承受最小苦痛的同时,取得满足的治疗效果。

2.3提高对护理人员相关学问的需求:护理模式的变化使护理工作的职能得到拓宽和延长。

在这种模式下,护理的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

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病人时要以病人为中心,不仅要把握常规的护理技能,而且要把握人文、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学问,以满意病人身心两方面的护理需求。

护士不但要具备快速识别反应的力量,而且要擅长与病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这个沟通的过程中,护理心理学成为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工具。

因此,护理人员的心理素养要首先逐步培育和养成。

平常要加强学习心理护理学问,不断积累,可以有效的应用于临床,可以调整心情使心理平衡,时刻以乐观、开朗的态度去感染病人,达到劝慰病人使病人解除顾虑,主动协作治疗的良好效果。

3护理心理学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心与身”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身体疾害可以有心理转变,相反,心理因素也可导致影响身心健康,消退不良心理刺激,可以防止心神疾病的恶性循环。

关于护理心理学论文范文

关于护理心理学论文范文

关于护理心理学论文范文所谓护理心理学,是指从护理情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在护理情境这个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护理心理学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关于护理心理学论文范文篇一《护理心理学的应用》【关键词】护理;心理学护理心理学是将心理学知识、原理、方法应用于现代护理领域,解决护理实际问题的一门学科。

它可以起到药物难以起到的作用。

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护士与病人两方面,它既要研究护理情境下“病人”的心理活动,又要研究“护士”的心理活动,二者均不可缺。

患病后,由于生理功能紊乱,病人大都存在情绪不稳定,多疑多虑,对自身行为控制能力降低等情况。

因此,病人容易出现消极反应,心理护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美好的语言沟通,友善的态度,优美的环境,使病人紧张的心情得到松弛,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所以,护士要了解病人的心理,并依据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采取恰当地医疗和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采取疏泄、劝导、解释,因人而异,势力利导,进行心理护理。

护士首先要十分注意自身素质修养,通过语言、表情、态度、行为来影响病人的感受和情绪,使之感到温暖,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心,减少顾虑,振奋精神,从而在治疗过程中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这就是良好的医德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价值,也是对一个护理人员的严格要求。

1、在对病人做好心理护理的过程中必须做到的几点1.1 尽职尽责,态度和蔼做事认真负责,做到体态语言优美,面部表情平和易亲近,发自内心的为病人做实事,尽可能做到既满足了病人的心理需要,又考虑到技术操作的要求。

1.2 热心、积极、主动的搞好医、护、患三者关系1.2.1 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除了给病人提供最好的治疗外,还要尽可能让病人感受到人性化的服务。

如:天冷时给病人加条毛毯,弄个热水袋,对病人多句问候,多点关心,让病人感觉多点温暖。

1.2.2 多了解病人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充当的社会角色各不相同,社会背景、经济状况都存在差异,躯体方面的任何疾病等各种原因,造成了各类病人的心理变化差异很大。

心理护理在低颅压性头痛作用论文

心理护理在低颅压性头痛作用论文

心理护理在低颅压性头痛中的作用摘要:目的:探讨在对低颅压性头痛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方法:通过对我院18例患者(男4例,女14例)的护理,总结在护理低颅压性头痛患者时应注意的问题。

结果:应加强对低颅压性头痛患者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低颅压性头痛;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512-01低颅压性头痛(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head.ache)又称为低颅压综合征,是指患者侧卧位时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70mmh20。

患者常在直立后15分钟内出现头痛或头痛明显加剧,卧位后头痛缓解或消失。

本病见于各种年龄,自发性多见于体弱女性。

心理护理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的高层次护理方法。

是整体护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情绪波动是引起低颅压性头痛的重要诱因,有针对性的做好低颅压性头痛患者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

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14例,最大年龄57岁,最小年龄17岁。

1.2治疗转归:治愈18例。

2观察与护理2.1病情观察2.1.1疼痛:患者最主要的症状表现为直立后头痛,卧位后头痛缓解或消失,可伴后颈部疼痛或僵硬。

所以,随着治疗的进展,要注意观察患者在直立后头痛的程度是否减轻,保持直立体位的时间是否得以增加。

2.1.2耳鸣:部分患者因颅内压低引起鼓膜内陷,应注意询问患者是否有耳鸣、耳聋症状。

2.1.3胃肠道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应加强观察。

2.2护理2.2.1休息: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患者的头痛,枕头不宜过高,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减少探视者来访,以免影响患者休息。

在安置病房时有条件时可给予单间,如无条件应尽量安置在较安静的病房,并做好同病室患者及家属的宣教,避免吵闹。

在患者进行腰穿后应去枕平卧6小时,以免因脑脊液的流失加剧头痛。

心理护理在普外科手术后镇痛作用临床论文

心理护理在普外科手术后镇痛作用临床论文

心理护理在普外科手术后镇痛作用的临床体会【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286-02【摘要】:本文随机从某医院普外科手术患者中抽选90名,并将其分为两小组: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分别为45人。

其中,心理护理组在给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在手术前、手术后进行全方位的心理护理。

实验持续时间为3d,最后比较分析两小组的疼痛变化。

实践结果显示,比较于常规护理组来说,心理护理组对手术后患者的镇痛作用有明显的帮助。

结论心理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普外科手术后患者有着十分明显的镇痛效果,值得深入研究并广泛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普外科手术;镇痛作用普外科手术后,临床患者往往会有术后疼痛感。

其中,心理因素对术后疼痛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旨在分析心理护理普外科手术后镇痛作用,本文有针对性的对普外科患者开展手术前、手术后的心理护理,对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感加以控制,减轻患者对术后疼痛感的无助感与恐惧感,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具有十分好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一、实践对象与实践手段随机从某医院普外科手术患者中抽选90名,其中男60名、女30名,平均年龄的50岁,同时将其分为两小组: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分别为45人,心理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民族等一般资料上没有比较大的差别,相对均衡,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有很大的可比性。

其中,8名直肠手术患者、8名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1名消化道穿孔手术患者、14名结肠手术患者、19名胃癌手术患者、30名胆囊手术患者。

其中,常规护理组患者仅仅局限于一般程序的护理。

护理内容包括,每天按时对患者接诊,帮助患者测量血压、测量脉搏、测量体温、测量体质等一般指标,耐心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医院的周遭环境与相关的规章制度。

同时,在患者进行手术的前一天对其开展与之相关的手术教育,譬如手术主治医生、体位方式、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稳定紧张而焦虑的情绪。

剖宫手术后疼痛护理心理疏导论文

剖宫手术后疼痛护理心理疏导论文

剖宫手术后的疼痛护理与心理疏导要:目的:总结我院妇产科2010~2011年实施的150例剖宫产术的护理经验,探讨剖宫产术围手术期的最佳护理方法。

方法:通过对我院剖宫产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的回顾与分析,了解她们的护理需求,并根据需求制订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措施,总结其护理要点。

结果:经过精心护理剖宫产手术均能顺利完成,满意率达98%以上。

结论:表明适时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术前、术中行之有效的配合及护理,对减轻术后疼痛起到一定的心理缓释与帮助,术后的正确护理,合理饮食,预防手术区感染及指导产妇演习术后的技巧等,对手术顺利进行,母婴安全及术后康复均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剖宫手术;疼痛护理;心理疏导【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10-02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本科室自2010~2011共行剖宫产术150例,其中单胎100例,双胎5例,瘢痕子宫15例,臀位4例,巨大儿2例,胎儿窘迫7例,头盆不称11例,胎盘异常6例。

年龄23~36岁,平均住院天数7天,2例术后出现不同症状的并发症,其他手术全部成功。

针对术后疼痛感的患者进行护理措施的干预以减轻疼痛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一组为干预组,一组为对照组。

1.2 方法:手术方法,手术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产妇于妊娠晚期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及其附属物以完成分娩。

对照组采用传统止痛药进行疼痛缓解,干预组在药物对其止痛的同时,对术前、中、后的护理特别是对患者的心理疏导进行干预。

1.2.1 术前护理: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心理辅导和术前准备工作、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等。

1.2.2 术中配合及护理:对于接诊患者要做好器械准备,留待巡回护士和助产士,术中确保患者舒适、安全、情绪稳定,术中要做好护理观察与相应的措施预案;特别是避免新生儿窒息的预防与护理和出事前的护理。

1.2.3 术后护理:术后的护理要做好床边的交接班工作,要观察产妇的卧位及活动规律,密切留意观察生命体征、避免产后出血,做好手术刀口的护理、导管护理、饮食护理,特别是针对产后的疼痛护要耐心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和对其进行沟通,转移其注意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疼痛的心理护理
摘要:国际疼痛定义为:与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联或者可以用组织损伤来描述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体验。

疼痛时常也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标准之一。

人为地减轻疼痛,对于提高患者生命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在护理工作中重视对疼痛的观察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疼痛;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76-01
临床上疼痛的种类很多,有外伤疼痛,有癌性疼痛,有炎性疼痛,有神经性疼痛等,它可发生在身体的各个部位。

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一种主观感觉,也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里现象。

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常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重视对疼痛的观察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本人就疼痛患者的心理护理的几点体会:
1疼痛受心理因素的影响
医学认为痛觉的冲动发生于大脑皮质,而大脑皮质对疼痛的反应除了与疼痛刺激的部位、强度、频率有密切关系外,还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在临床上,我们经常遇到同样性质、同样程度的创伤或疾病,在不同的患者身上,其反应的强弱、表现轻重各不相同;还有相同的药物刺激引起的疼痛,有的人不能忍受,有的病人却感觉不到,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对相同药物刺激也可有
不同的表现。

这就是说,疼痛阈值因人而异,有时在同一人身上也会因时而异。

总之,各种心理因素都可以影响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在临床上的表现夜复杂多变。

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根据患者的心里特点,认真做好观察、治疗、护理,以促进患者日康复。

2疼痛的心理护理
对疼痛患者良好的心理护理往往能够减轻和避免患者的疼痛。

疼痛的心理护理的原则是:因人因病施护,有语言和非语言性的心理护理,包括谈心、暗示、眼神、仪表等等。

2.1减轻心理负担,提高疼痛的阈值。

任何能使患者精神愉快、情绪稳定、思想放松的办法,都可以提高疼痛阈值,增强其耐受力,从而减轻痛苦。

mocc氏曾指出:“通过调整护病关系,能够缓解成年人中等程度的疼痛。

”疼痛患者常因对自己的病情不了解而产生恐惧,抑郁,而加重病情。

护士应该给予必要的解释和对疾病知识的宣教。

对疼痛患者要亲切和蔼,要尊重他们,绝不能对他们冷若冰雪,有问不答,导致病情加重。

对危重病人,更要做到平静自若,严谨持重,而不乱,绝不能惊慌失措,使患者及其家属增加恐惧,失去安全感。

对待疼痛患者护士要有高度的同情心,特别是对于神经衰弱所致的功能性的疼痛,医务人员更应该注意,在排除器质性病变后,绝不能主观地认为他们是无病呻吟,置之不理,因为这类病人更需要精神和心里方面的护理和指导。

重视疼痛与心里的关系,注意患者的心里需要,幷予以帮助提高疼痛阈值,往往会使
治疗护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保持环境安静。

舒适疼痛患者一般要安置在比较安静的的病房,对疼痛剧烈的应尽量安排在单人房间,保持环境安静,清洁,以利于患者休息和睡眠。

尽量减少嘈杂声对患者的刺激,特别是对经过长时间努力才入睡的疼痛患者,一般不去惊扰他,但特殊情况根据患者的病情安排。

2.3减少疼痛的刺激。

在检查、治疗、护理患者时,动作要准确、轻柔,避免粗暴,尽量减少疼痛刺激。

如进行清创、换敷料,洗胃,灌肠、导尿、换床单、翻身等护理操作而必须移动患者时,应给予支托,协助,从而保持患者体位舒适,减少疼痛刺激。

2.4争取家属配合。

当患者发生疼痛时,陪伴的家属自然会受到患者的影响,而表现出焦虑不安的情绪,这种情绪又反过来影响患者,两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致使患者疼痛加重。

所以家属的情绪很重要,因此,医护人员一方面要积极的为患者做好质量和护理,减少家属的担心;另一方面也要对陪伴者进行心理教育,解释患者病情,使他们增强信心,作好配合工作,家属对患者最亲近、最了解,因此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会使患者的心灵得到很大的安慰,自然就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使疼痛缓解。

2.5加强保护性的医疗制度。

在护理疼痛患者时,要注意执行保护性的医疗制度,不要随便议论患者的病情和有关医疗护理上的问题,不说不利于病情的话,避免对患者的恶性刺激。

南丁格尔曾经说过:“对不能治愈的慢性病患者,切莫闲谈你的希望,就是谈论
患者的事情也无法接受,他因不能有一点期望而感到失望。

”特别对持续性顽固性疼痛和晚期癌症疼痛的患者的护理,他们由于没有治愈的希望和受着剧烈的疼痛的折磨,常常会产生自杀的念头,因此我们护士更应该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防止意外的发生。

3疼痛的心里治疗
虽然要彻底的解决疼痛有赖于医生的病因治疗,但我们可针对不同心理因素,在做好心理护理的同时,还可以指导患者配合采取一系列方法,以协助减轻疼痛。

方法有:呼吸止痛;自我暗示或催眠;音乐止痛;转移止痛;刺激对侧健康皮肤等,心理因素既可致痛或加重疼痛,也可消除或减轻疼痛,恰当运用上述一种或几种方法巧治疼痛,一定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在临床工作中对疼痛患者的心里护理已经越来越具有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心理护理,是一种精细的艺术,要求护理人员除了要具备必要的医学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外,还必须牢固的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更要具备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和良好的医德修养,要高度的同情心,才能帮助患者解除痛苦,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春芳,张宁. 疼痛心理学.医学心理学,1版,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2]彭永花.对疼痛的心理护理体会.哈尔滨医学,第4期,2001
[3]郭凤川. 对疼痛的心里护理. 中华护理杂志,第2期, 1984
[4]徐秀英. 疼痛的心里护理.中华实用医药杂志,第10期,2008
[5]彭永花.对疼痛的心理护理体会.哈尔滨医学,第4期,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