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资料分析的四大“陷阱”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解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解析在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题量大、分值高、难度适中的特点。
掌握好资料分析题型,对于提高行测总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下这一题型。
资料分析题通常会给出一段或几段文字、图表等形式的资料,要求考生根据所给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其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增长、比重、平均数、倍数等。
首先,增长类题型是资料分析中的常见考点。
增长包括增长量和增长率的计算与比较。
增长量的计算通常使用现期量减去基期量,而增长率则是增长量与基期量的比值。
在解题时,需要准确判断所给数据是现期量还是基期量,并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例如,“2020 年某地区的 GDP 为 1000 亿元,2019 年为 800 亿元,求 2020 年该地区GDP 的增长量和增长率。
”我们先计算增长量:1000 800 =200 亿元。
再计算增长率:(1000 800)÷ 800 × 100% = 25%。
其次,比重问题也是重点之一。
比重是指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常见的题型有现期比重、基期比重和比重的变化。
计算现期比重相对简单,直接用部分值除以整体值即可。
而基期比重则需要考虑基期量的计算。
比重的变化则要判断部分和整体的增长情况。
比如,“2020 年某企业的销售额为 500 万元,其所在行业的总销售额为 2000 万元,2019 年该行业总销售额为 1800 万元,求该企业 2020 年销售额占行业总销售额的比重以及比重的变化。
”现期比重为 500 ÷ 2000 = 25%。
2019 年行业总销售额为 1800 万元,所以基期比重为500 ÷ 1800 ≈ 278%。
比重的变化为 25% 278% =-28%,即比重下降了 28 个百分点。
再者,平均数的考查也不容忽视。
平均数可以是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等。
解题时要注意数据的选取和计算方法。
三支一扶:行测资料分析易错点之数据陷阱
三支一扶:行测资料分析易错点之数据陷阱资料分析是行测考试中的拿分“神器”。
好多小伙伴通过练习能达到90%以上的准确率,剩下的10%中就包含着出题人设计的陷阱,成功识别陷阱,就能让成绩更进一步。
今天就跟着中公教育一起认识一下这些常见的数据陷阱吧。
一、平均数的单位平均数作为资料分析里的重要考点,几乎每年考试都有它的身影。
平均数的基本公式为一般情况下,确定谁是总量,谁是份数,直接计算并结合选项勾选正确答案即可。
看似简单的背后,却有着小陷阱——平均数的单位。
例题2017年,某省全省园林水果面积1987.30万亩,比上年增长4.8%。
其中,枣的挂果面积为262.74万亩,同比增长12.6%;2017年,该省全省园林水果产量1801.02万吨,增长5.1%。
其中,枣的产量为87.23万吨,同比增长5.0%问题①:2017年该省枣的单位面积产量约为( )斤/亩?A.332B.445C.664D.1075【中公解析】C。
题干所求单位面积产量即平均数。
转化成平均每亩多少斤枣的问法,可知面积作份数,产量作总量。
此时代入公式结合选项易选错成A。
那么思路没有问题,具体性错在哪里呢?题目所求为每亩多少斤,题干给出的单位是万亩和万吨,需要把吨换算成斤才是正确答案。
这是考试中经常考到的易错点,在平均数答题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单位是否需要换算。
二、倍数和翻番倍数在考试中常见,也是资料分析里容易得分的知识点。
多几倍和是几倍的问题,随着做题量的增长已经逐渐被大家克服,而翻番经常出现在综合判断题中的某个选项,遇到类似题目的情况不多,渐渐演变成了新的陷阱。
在求番数时,先求是几倍,再根据求出的倍数确定番数。
2019年全国个体户数为8261万户,其中城镇个体就业人员为11692万人。
1995年个体户数为2529万户,其中城镇个体就业人员为1560万人。
问题:2019年全国个体户数比1995年翻了三番多。
(判断正误)【中公解析】题干问的是翻番问题。
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如何巧妙避开那些陷阱
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如何巧妙避开那些陷阱小编为大家提供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如何巧妙避开那些陷阱,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好好学习,顺利应对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如何巧妙避开那些陷阱资料分析在行测试卷中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所以如果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地找到答案十分必要。
但是命题人并不会轻易的让大家选出正确答案,通常都会设置小障碍小陷阱,那么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容易设置陷阱的地方,从而使得大家避免犯错。
陷阱一:时间时间是大家极易犯错的点,比如材料给的时间是2015年,而题目所求的指标是2014年,其实就是求基期值。
例1:2015年1-10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359元,同比增长10.6%。
10月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79亿元,同比11.0%。
问题:2014年10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多少亿元?A.244359B.28279C.220939D.25477【解析】答案:D 。
2015年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79亿元,所求为2014年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即基期值,用28279除以(1+11%)得到25477。
其他的情况是材料中的图表是全年的数据,但问题中只求部分时间点的数据,同学不注意时间会将全年数据都带入列式中。
所以时间的小陷阱大家只要多留意题目本身就不会出错。
陷阱二:细节一、不能准确地判断所求指标1.增长量与增长率。
如:高收入户人均纯收入与上年相比增长对快的年份是?所求为增长最快年份,那么就是增长率最大的年份。
口诀就是快慢描述的是速度也就是增长率,多少表述的是增长量。
2.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点是百分数相减作差得到,实际上也是百分数,但在资料分析中要读作百分点。
例: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
资料分析解题中常见的陷阱有一类为时间表述陷阱
资料分析解题中常见的陷阱有一类为时间表述陷阱。
在此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讲解时间表述陷阱,在深入分析命题人所设陷阱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帮助考生走出误区,提高正确率。
1.时间点陷阱陷阱设置1、题干中的时间与材料中涉及的时间相关但不相同;2、选项中给出相关时间点的数据混淆视听。
示例:材料中给出的是“2005年”的相关数据,题干要求的是“2004年”或“2003年”的相关问题,选项当中设置了“2005年”的相关数据作为干扰选项。
例题1: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人均1586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2.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
2004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
A.12.5% B.13.1%C.14.1% D.10.9%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D。
方法一,因为2005年的实际增长率比2004年高,那么2004年的实际增长率肯定要低于12.5%,选项中只有D符合条件,所以可以直接选择D。
方法二,因为2005年的“实际增长12.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所以2004年实际增长12.5%-1.6%=10.9%。
陷阱分析:注意时间点混淆。
题干所问的是“2004年上半年”,而材料中所给的是2005年上半年,很可能会混淆而误选A。
2.时间段陷阱陷阱设置1、题干中的时间段与材料中涉及的时间段相关但不相同;2、选项中给出原文时间段的相关数据混淆视听。
示例:材料中给出的是“2004-2010年”相关数据,题干要求的是“2005-2010年”的相关问题,选项当中给出了“2004-2010年”的相关数据作为干扰选项。
例题2:全国1998年至2006年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情况图1999-2004年期间,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于该期间年平均直接经济损失的年份有()。
A.1个B.2个C.3个D.4个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C。
行测资料分析技巧:提心吊胆做资料 一不注意就被坑
行测资料分析技巧:提心吊胆做资料 一不注意就被坑 任何一场考试取得成功都离不开每日点点滴滴的积累,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资料分析技巧:提心吊胆做资料 一不注意就被坑”,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资料分析技巧:提心吊胆做资料 一不注意就被坑 资料分析主要侧重考察阅读能力和查找分析能力,因为在各类公职考试中的题量占比都不低,所以大部分考生都会把资料分析作为复习的重点。
很多考生往往在材料的阅读上就花费很多的时间,但是到了做题的时候还是有一些细节没有注意,产生不必要的失分。
而且近几年资料分析部分越来越注重阅读能力,细节的把控更是能否提高正确率的重中之重。
行测考试时间紧任务重,往往会让考生忽视了材料本身阅读,因而掉入了试卷设置的陷阱里。
在此总结了资料分析两大易错点,希望能够给各位考生一定的启发: 一、时间易错点 陷阱①:已知增速变化量,求上年增速。
需要注意材料及题干的时间,以防误选。
例: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增速加快0.9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25280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增速加快8.4个百分点。
问题:我国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 )。
A.快5.4个百分点B.快2.1个百分点C.慢5.4个百分点D.慢2.1个百分点 【答案】B。
【解析】2006年全社会固定投资增速为24.8%-0.9%=23.9%,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为30.2%-8.4%=21.8%,则全社会固定投资增速比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快23.9-21.8=2.1个百分点。
其中A,C两个选项都是2007年计算结果,也就是预设的陷阱选项。
陷阱②:求隔年基期值时,选项中一般会有间期值作为误导选项。
例:2003年上半年,我国的粮食产量是8759亿吨,同比增长4.5%,而去年同期是下降2.3%。
问题:2001年上半年,我国的粮食产量是多少亿吨?A.8759B.8382C.8579D.8194 【答案】C。
第四章 资料分析常见陷阱
3.相对数、绝对数混淆
应对策略:1.绝对数通常反映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规模、 水平,可以比较大小,带有单位。资料分析当中经常涉及的 总产量、增长量、销售额、进出口总额、顺差额等; 2.相对数反映的是现象之间数量上的联系程度和对比关 系的综合指标。资料分析中相对数主要以增长率、指数、倍 数、人口密度、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形式出现; 3.资料分析中求绝对数的问题时,大多会和相对数关联, 我们在解题时要注意与相对数相关的具体的绝对数值; 4.在求相对数时,要注意相对数的具体计算公式,不要 因为计算公式的错用而导致解题错误。
【例题3】2002-
2006年我国进出口总 额及其增长速度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2003-2006年,我 国出口额与上年相比 的增长量都超过1000 亿美元 B.2003-2006年,我 国的进出口总额呈逐 年上涨状态 C.2004年至2006年, 我国进出口总额呈逐 年上升趋势
根据上述材料,以下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去年相比,全国今年1至5月基本型乘用车产、销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 长 B.今年1至5月份全国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产、销量都低于去年同期 C.去年5月全国交叉型乘用车产、销量都低于今年5月 D.今年4月全国基本型乘用车产、销量都略高于5月
【例题2】国基本型乘用车产销21.19万辆和22.13万辆,比
【例题4】2006年全国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流向及从业情况统计表(单位:%)
资料分析常见陷阱
1、2006~2008年间,有几个比上年同期下降?
陷阱:要包括2006年同比2005年的
2、2003~2007年年产量是逐年增长的
陷阱:要包括2003年同比2002年的
3、题目问求月平均水平,通常会给出全年的数据
4、第n年在校生人数,可以通过第n-1年的总人数,毕业生数,新招生数来求
5、比……高几倍,务必在相除之后减1
6、题目给的数值可以求出下半年的,但问的却是全年的,此时要加上材料中上半年的数据
7、比例尺中1:5>1:10
8、题目给全年数据,却要求算平均数据
9、1990年6月1日到1991年8月1日共15个月
10、涨幅是正数
11、注意有时候求增长率要“扣除价格上涨因素”
12、求去年的值一般用直除,或者求出增长量再用今年的值去减;求增长量尽量用分数估算法
13、给出6月的值,求前5个月的值,一般会给出前6个月的值
14、涨幅即增长率,与增长量不同
15、注意汇率中的升值贬值问题
16、比较6月的值与前5个月的平均值,直接比较6月的值与前6个月的平均值即可
17、给出月总的数据,求每天的数据。
资料分析三大陷阱,你中招了吗?
资料分析是行测考试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题型,也是必须要拿到分数的题型。
作为行测试卷中的最后一类考题,压轴出现,素有“得资料分析者得行测”之说,可见资料分析的重要性。
其实资料分析虽然也有很多数字,但难度一般不大。
然而出题者往往会设置一些小陷阱,导致一部分学生在做题过程中由于粗心大意常常会掉入陷阱,留下“会的却没有做对”的遗憾。
今天,就来给大家揭示一下资料分析的三大陷阱。
时间陷阱这类题目往往给出与原文相近的时间、日期,并在选项中给出与原文相同的数据以混淆视听,扰乱考生视线。
例题2014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3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问题: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为多少亿元?A.10299B.13312C.11843D.1215陷阱解析材料给出的是2014年的数据,题目求的是2012年的量,考查求隔年的量。
考生往往由于大意可能会计算2013年的量。
提示时间陷阱是资料分析中最常见的陷阱之一。
考生遇到这种题目时应本着小心谨慎的态度,答案直接显示在题干中的情况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可抱着捡了现成便宜的心理,草草作答。
对于题干中出现的多个时间或者有百分点的情况,一定弄清楚题目所求的时间,不可掉以轻心。
单位陷阱在资料分析题目中,常会出现一些单位混用的情况,如千米与里,公顷与亩,万与亿,吨与千克,材料中给出某个单位,但在题干或选项中使用的却是另一个单位,这即是单位陷阱。
例题201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3055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3%,增速比1~11月份回落3.5个百分点,比2012年提高15.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增长17.5%,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27.9%,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9.1%。
商品房销售额81428亿元,增长26.3%,增速比1~11 月份回落4.4个百分点,比2012年提高16.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26.6%,办公楼销售额增长35.1%,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18.3%。
福建公务员考试:盘点行测资料分析中的陷阱
最全汇总>>>福建公务员历年真题通过最新福建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福建中公教育整理了福建省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资料分析是行测科目中知识点最少的一部分,也是最容易备考的一部分,但是很多考生感觉概念很容易上手,做题只注重计算速度,经常掉入概念的陷阱里。
因此,中公教育专家盘点了那些常见的陷阱,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增长量和增长率增长量和增长率容易混淆的地方在于他们的问法,下面中公教育专家总结一下两者的问法,帮助考生对两者的概念加以区分。
增长量的问法:增长了多少(单位)、增长最多(少)。
增长率的问法:增长率、增长最快(慢)、增速、涨幅、增幅等。
二、百分数和百分点百分数是具体的数量比较算出来的,经常用到的概念是增长率和比重;百分点是百分数之间作比较,读作百分点。
在考试中这两者常常会同时出现,大家要注意区分。
例1:2005年某省海洋产业总产值达2144.6亿元;海洋产业增加值达302.4亿元,约占全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14.1%。
海洋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31.0︰16.7︰52.3调整为 2005 年的21.0︰13.2︰65.8。
问题:2005年海洋第三产业所占比值相对于2000年( )A.提高了10个百分点B.提高了10%C.提高了13.5个百分点D.提高了13.5%【答案】C。
【中公解析】65.8%一52.3%=13.5%,提高了13.5个百分点。
三、增长了几倍与倍数及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增长了几倍=增长率=多几倍=倍数一1例2:2012年,我国外汇储备33115亿美元,同比增长4.1%,比2009年增长了1.16倍。
问题: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为多少亿美元?【中公解析】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为33115÷(1+1.16)=15331亿美元。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常见四大错误》
资料分析常见四大错误
很多考生认为,行测资料分析部分最大的问题就是感觉题目能够读懂,式子也能够列出来,但容易出错。
下面,我人为考生总结了容易出错的四大情况,希望大家在备考时引起注意。
易错情况一:时间看错
如材料给出的是上半年的数据,而题干问的是第一季度的数据,很多考生容易直接代入材料的数据,这样算出来的答案肯定就是错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上半年的数据减去第二季度的数据。
避免时间点看错的方法:读材料时就暗示自己记住材料写的时间,看题目的时候重点看题干时间。
易错情况二:数据算漏
数据算漏通常表现在对题干的统计项目不仔细,比如题干问到了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四个国家的GDP综合,但是考生只看到了前面的3个国家,或者题干要求算出A比B 多多少倍,而考生在计算出A÷B之后,忘了减1等等。
要避免这样的错误,在读题干的时候最好就把要求统计的项目在题干中列出来。
易错情况三:概念混淆
概念混淆是指对常考概念的公式不熟悉,比如材料给出的是2014年的数据,题目求的是2013年的比重,这个时候就是在求基期的比重。
如题目求的是2014年平均价格的增速,那么就是在求平均数的增长率,这两个概念的公式是不一样的。
对于像概念记不清就很容易混淆的问题,建议考生把公式记熟,在记的时候可以配合题目进行推导,如果能够把每题涉及到的公式都推导出来,那么对应考点的列式就能够很快熟悉了。
易错情况四:小数点出错
往往是在乘除法混合运算或估算的时候,忽略小数点以及0导致的,当选项出现了10倍或者100倍关系的时候,就容易出错。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在对数据进行估算时,四舍五入后面的都化作0,不要直接忽略。
资料分析简单题中不简单的陷阱
资料分析简单题中不简单的陷阱在国家公务员考试当中,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考察常识、言语理解、数量关系、逻辑判断和资料分析五大模块,其中资料分析考试4则材料共20个题目,属于技巧性相对相对较强的一个学科,可是考生又很难在考试中做到正确率百分之百,那是为什么呢?不是题难,而是考试一不小心就会掉入出题人的陷阱。
越看似简单的题目,越要注意陷阱。
1.排序陷阱排序题目可是说是考试中比价基础的题目,考生在考试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注意从小到大还是从大到小,切忌看错了,这样很容易失分。
二是注意排序的主语,尤其在国考中考察过国家国道、普通国道、国家高速和全国高速的排序,看似很简单,可是细心的考生会发现这几个主语特别相似,仅一字之差,所以大家在找数据的时候一定要檫亮眼睛。
2.单位问题单位问题可以说是资料分析的重中之中了,华图小编给大家总结几个易错的单位陷阱问题。
1).例如材料给的是2016时期的数据,而问题求得是2015或者是2014年的数据,大家一定要注意。
2).亩数和公顷的换算,例如材料给出2016年稻谷产量360万吨,面积10公顷,求2016年稻谷的亩产量是多少,很多人容易直接用36010,但是注意的“1公顷=15亩”,提问式亩产量,正确列式应该是3601015。
资料分析最可怕的算错了还有备选选项,这样就使得很多考生容易掉入陷阱里。
3).时间段问题,例如材料给2010—2017年的历年数据,而材料问的是2011—2016年的年均产量,这时候切忌2010和2017年是不能计算在内的。
4).万和亿,元和美元,在做题时候考生要注意这几个单位的不同。
【例】2015年6月份,以下货运量排序正确的是()2016 年1-6 月全社会客货运输量指标6月比上年同月1-6月比上年同期货运量合计(亿吨)36.54 4.7 197.41 3.1铁路(亿吨) 2.77 -10.3 15.75 -7.5公路(亿吨)28.47 6.0 151.94 4.4水运(亿吨) 3.05 2.1 29.68 1.3民航(万吨)53.61 8.0 313.27 4.0A.民航>公路>水运>铁路B.民航>公路>铁路>水运C.公路>水运>铁路>民航D.公路>铁路>水运>民航【小提示】很多考生容易误把民航看做是最大的,但是注意民航的单位是“万吨”,其他的单位是“亿吨”,民航理应最小。
公务员考试行测高分冲刺:小心资料分析的题干“陷阱”
公务员考试行测高分冲刺:小心资料分析的题干“陷阱”在历年辽宁公务员考试中,行测考试题量都很大,两个小时的时间大部分考生做不完所有题目。
而对于申论而言,考生往往写不完作文。
因此,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取得高分是考生最为关心的。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告诉考生如何利用有效的辽宁公务员解题技巧来获得高分。
想第一时间了解公职考试解析吗?请点击>>>辽宁公职辅导讲座资讯平时练习的时候,很多考生都会诧异,很多题明明会算,却往往选不对答案,为什么呢?最重要的原因往往是一些被大家忽略的小陷阱,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如何解开它,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总结了资料分析中常见的几种陷阱:1.基期问题常出现的陷阱:材料中出现的时间和题干中问的时间不一致。
注意问题的时间,看是求现期值还是基期值。
例题1. 截至2011年4月21日22时,沪深两市已有534家上市公司公布第一季度财报。
这534家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572.78亿元,同比增长30.74%;实现净利润336.7亿元,同比增长30.52%。
不过,一季度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环比则有所下降,其中营业总收入环比下降12%,净利润环比下降25%,这534家公司2011年一季度存货6167.68 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10%。
(2013国考-126)问题:已公布一季报的534家公司,平均每家在2010年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为多少亿元?A.0.63B.7.54C.8.56D.9.733.平均量问题常出现的陷阱:求平均量时,一定要注意材料中给的时间和题干中求的时间是否一致,不一致时,要注意将时间换算一致。
比如说:材料中给我们的时间是年,但问题中却问的是月的平均量;或材料中给的是季度,问题中求的却是月的平均量……例题3.2013年末全国共有群众文化机构44260个,比上年增加384个,其中乡镇文化站34343个,增加242个。
年末群众文化机构从业人员164355人,比上年末增加8127人。
资料分析:你容易掉进的资料分析陷阱
资料分析:你容易掉进的资料分析陷阱在行测考试中,对于资料分析题目各位考生都比较重视,广大考生都认为资料分析的难度相对来讲简单一些,得分也容易一些。
但是在实际做题的时候,好多考生因为不细心,经常会中了出题人的“埋伏”,掉进“坑”中,从而使正确率大幅度降低。
接下来,我们一起盘点一下资料分析中容易掉进的那些陷阱。
一、时间易错点若题干中时间点与材料所给的时间点相关但不相同,此时应仔细观察所考内容是现期问题、基期问题、隔年基期问题等,避免因为时间疏忽导致做错题目。
【例】2003年上半年,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 2424元/平方米,同比增长 5.4%,而上年同期是下降 0.1%。
问题:2001年上半年,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是( )元/平方米。
A.2424B.2229.8C.2302.1D.2403【答案】C。
【解析】此题文章材料所给时间为2013年,但是问题却是2011年,故需要注意时间,此题考查为隔年基期问题。
列式为2424/((1+5.4%)*(1-0.1%))≈23XX,故本题选C。
二、单位易错点若材料单位与题干单位、选项单位不一致,此时我们需要考虑是否进行单位换算。
当选项数量级不同且有效数字相同时,此时我们大多需要进行单位换算。
若当选项数量级相同且有效数字不同时,此时大多不需进行单位换算。
【例】数据显示:2006年前三季度,江苏省商品房销售面积为3638.42万平方米,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总量的10.1%,同比增长9.9%。
前三季度全省期房销售面积为2651.20万平方米,所占比重为72.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5.2个百分点,同比增速高达17.5%;现房销售面积为27.1%。
问题: 2006 年前三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多少亿平方米?A.3.6B.0.36C.36024.0D.36538.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江苏省商品房销售面积为3638.42万平方米,占全国总量的10.1%,全国为3638.42万平方米÷10.1%≈36024.0万平方米≈3.6亿平方米。
资料分析常见陷阱
资料分析常见陷阱1、题干要求陷阱题干要求陷阱是指有意把题干中对事物的一部分所做的判断扩大到全体。
这类题目故意放大某部分的篇幅企图抓住考生的眼球,往错误的方向上指引。
【应对措施】考生在面对这种陷阱时要注意题干的要求范围,选项如果超出题干的要求范围,即使符合原文条件,也不是正确的答案。
想说的是,题目中的陷阱多种多样,上述的这些只是其中的几个,虽然看起来好像防不胜防,但是冷静清醒的头脑是躲过一切陷阱的妙招。
2、间隔年份陷阱在含有年份数据的资料中,经常会考察诸如平均增长额和年平均增长额之类的题目,这时需要确定从起始年份到末尾年份的间隔。
【应对措施】如从2001年到2008年间隔了2008-2001=7个月份,但从2001年到2008年一共有2008-2001+1=8年,这两个数值不要弄混。
3、单位陷阱在资料分析中题目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单位混用的情况,如千米与里,米与尺,公顷与亩;甚至有时候还会出现一些不常用的单位,如百万元等,但在题干或选项中使用的却是另一个单位,如亿元等。
【应对措施】在题目中出现单位时,考生要谨记对单位之间进行换算,避免出现计算正确了但是答案却选择错误这种局面。
4、时间陷阱这类题目往往给出与原文相近的时间,日期,并在选项中给出与原文的数据以混淆视听,扰乱考生视线。
【应对措施】时间陷阱是资料分析中最常见的陷阱之一。
考生遇到这种题目时应本着逆向思维的原理,答案直接显示在题干中的情况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判断是否真实可信,不可抱着捡了现成便宜的心理,草草作答。
例题:材料:“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市、区)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人均1586元,扣除价格影响因素,实际增长12.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
”…题目:2004年上半年半年农民现金收入,扣除价格影响因素,实际增长()A. 12.5%B. 13.1%C.14.1%D.10.09%【陷阱剖析】时间陷阱。
行测之资料分析
第一章资料分析常见“陷阱”陷阱,顾名思义,就是陷害你的坑,就是让你做不对的那些点,在行测的其他部分都存在“陷阱”,那在资料分析部分,当然也不例外,这些陷阱隐藏在题干的表述中,选项的表述中,设置是某些比较相似的表述中,如果我们稍不注意,必然会得到南辕北辙的答案,而出题人正是抓住这点,在选项设置的时候,也会给出错误的选项,这样,本来很简单的试题,由于不懂陷阱,而得到错误的答案,悔恨不已。
所以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熟悉这些常见的陷阱,提前预防。
第一节时间表述陷阱时间,是资料分析必不可少的因素,你看那篇资料分析会少了时间的出现呢?所以出题人,就会在这上面大做文章,企图为难考生,不过,我们通过大量的试题研究发现,这部分的陷阱,其实也是有规律的,具体怎么说呢?看下面的讲解吧。
一、时间表述混淆什么叫时间表述混淆呢?其实就是在试题的题干里面,强加入了自己的认识,不看题干,将时间默认为某一年,然后计算,如果遇到一个比较仁慈的命题者,没有把这一年的数据,放到选项中,你返回来检查的时候,发现问题所在,然后重新计算,浪费的只是时间而已,最终的结果还是正确的,那如果你遇到的是一个比较“变态”一点的命题者呢?就把这一年的数据放到选项中,那你算了半天,发现有这个答案,兴奋的做出选择,那你这会浪费的就是“试题”,所以说一定要认真读懂题干。
二、时间间隔问题时间间隔,听着很专业,什么是时间间隔问题?其实说白了,很简单,就是2006~2010年到底间隔了多少年,如果我要计算2006~2010年的年均增长量的时候,到底是除以4,还是除以5呢?这个问题,混淆了大家很久,在这就给大家说清楚。
1、计算年均增长量的时候当我们计算某一指标的年均增长量的时候,在这要注意,有两个分歧点,关键是看试题中给出了什么信息。
(1)如果试题中给出了2006、2007、2008、2009、2010年的值,那年均增长量=(2010年具体值-2006年具体值)/(2010-2006)即可;(2)如果试题中多给了2005年值,那如果要计算2006~2010年的年均增长量的时间,我们就要采用(2010年具体值-2005年具体值)/(2010-2005)才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资料分析的四大“陷阱”
如今的公考中,资料分析的命题趋势,从考察大家的计算能力渐渐向考察大家分析能力转变,可以说现在的资料分析才是真正在分析资料。
这对于大家来说,可以在行测考试中减轻对计算的负担。
但是对此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命题人基本上都会设下许多陷阱,从而增加我们的失分。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命题人主要会设下的四大陷阱。
1.增长量和增长率
这一类陷阱并不会太多,但一不小心也会在这里栽跟头。
这类陷阱往往出现在比较类的题目当中。
比较的数据不一样,列式上首先就会有很大的差别,结果也就很有可能出现比较大的区别。
建议:在比较类的题目中,大家一定要注意究竟比的是增长量还是增长率。
2.单位陷阱
这是一个高频率出现的陷阱。
在以往的考试中,出现过的几个关于单位的陷阱,一个出现在关于人口增长的材料中,让大家容易混淆的两个单位:%和‰。
而千分号的“。
”经常会被大家忽略,因而造成计算后总是算不出准备答案的情况或者在排错题当中直接默认为是正确的选项。
建议:当材料和人口增长有关的时候,在此单位上一定要留心眼。
3.时间陷阱
这是命题人最喜欢设置陷阱的一个地方,当题目有问到比重,或者平均数的时候,就需要我们特别小心,到底求的是现期比重(平均数)还是基期的。
建议:在做每一道小题的时候,先将题干的时间划起来,以提醒自己,不要在时间问题上出错,有效避开陷阱。
4.数据、材料陷阱
这类陷阱经常出现在表格或图形类材料当中。
当考生没有仔细去看表格或者图形的标题时,容易对表格或图形的内容有一个错误的下意识判断:如表格标题是2017年某行业排行前10的成本消耗。
而后题目当中出现一题某项成本消耗占比。
这样的题目出现时就可能会有一个错误的判断,以为讲表格中的所有成本相加即为总成本,最终导致计算出错。
建议:出现非文字材料的时候,包括标题以及图例,注释等,一定要仔细看一遍。
以上4个,就是在资料分析当中比较常见的陷阱,只需要我们在资料分析是多多留意,并且记住以上四点,在做题时遇到相关的地方就做个记号,这样就可以很容易的避免我们在资料分析这出错了。
希望这些陷阱的出现方式以及规避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