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文言文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发文言文学习兴趣
文言,是在古汉语口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以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体。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串讲灌输,学生死记硬背,学过一段时间,学生的兴趣就会丧失殆尽。要想扭转这一尴尬局面,就要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上多下工夫。
一、通过有效诵读,提高学习兴趣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反复诵读自古以来就是学习文言文的主要途径。教师要把诵读训练作为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第一个触发点,突出诵读在文言教学中的地位,使诵读成为学生学习文言的重要步骤和过程,在学习每一篇文言文时,都把诵读作为吸引学生研读文本的开端。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领略到诵读的乐趣。为此,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文言诵读水平,范读要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使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乃至背诵中感受到文言诵读的魅力。学生只有在教师的诵读中分享到了诵读的愉悦,才会产生自己诵读的强烈动机,进而去尝试诵读。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文言诵读,把吐字清晰、字正腔圆作为文言诵读的最低要求。
其次,教师要对学生文言诵读进行技巧指导,让学生在文言诵读中体会到文言学习的快乐。诵读训练要循序渐进。第一层面的要求是让学生读出句内停顿、重音、语气、节奏。这个层面的训练主要以教师的范读和领读为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初步掌握文言断句、重读的规律。对于难以读准的片段和句子,教师帮助学生找准重音,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培养学生对文言的感受能力,让文言的音韵和谐美感染每个学生.引发学生的审美愉悦。第二个层面是要求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读懂文意,读出个性化的理解,完成对文意的整体理解,从而享受文言诵读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使学习兴趣持久高涨。这个层面的训练主要采用自读方式。教读《与朱元思书》这类的美文,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主朗读,30分钟后教师检查,让学生分段朗诵。通过诵读,学生理解了文本,获得了理性的审美感受,开阔了视野,陶冶了心灵。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还可以插入体验性读、分角色读、表演性读、个性化读、竞技性读等,以保证学生的诵读兴趣得到进一步激发和保护。
再有,学生充分诵读之后,教师还要有更高层面的要求。读的最高境界是熟读成诵,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名篇;引导学生养成课外诵读文言作品的习惯,获得文言学习的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这样,学生的文言语感和文言学习兴趣才得以永久地巩固。
二、精心设计导语,“点燃”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新课有一个好的开端,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有一种“向而往之”的学习意识,“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一环。而解决这个“关键”的关键在于导语的设计。一个好的课文导语设计,往往是成功授课的开始。在讲《狼》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给他们描摹了一种场面:“暮色加浓,你一个人穿行于森林之中,风声飒飒,树叶也随着颤动,一股凉气涌上心头,你不由得加快了脚步。突然,你发现前方绿光忽隐忽现,伴着一声野兽的嗷叫,你意识到了这是狼的叫声。你不想往前走了,当你还处于犹豫之时,那只狼已经出现在你的面前。”说到这时,我让他们睁开眼睛,问他们该怎么办。然后我顺势引入了课文:“有个屠户也在毫无准备之时遇见了狼,而且是两只狼,他选择了哪种方式呢?”这样激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他们很快的走进了课本。可见导入紧扣课文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以饱满的热情进入新课。
三、巧设问题情境,引起学习兴趣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面前一旦出现了问题,他们的认知心理和情性心理便活跃起来。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善于引发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愿望。在讲解《与朱元思书》一文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从题目上看,这是一封书信,但看文章,却不是书信的格式,这是怎么一回事?”问题提出后,学生对文章产生兴趣,积极探究。由此可见,恰当地运用提问的艺术,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意识,诱发兴趣。
四、抓住文本关键,激发学习兴趣
《幼时记趣》的教学,抓住“趣”字,让学生找出作者所记叙的几件趣事:张目对日、观蚊如鹤、鹤唳云端、神游山林、鞭打蛤蟆。并体会作者乐在其中的情趣。然后,让学生回忆童年生活,搜寻自己陶醉于自然的趣事。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教师积极启发诱导,学生主动获取探究的过程,学生乐于参加到学习的活动中来,真正达到了”我要学”的学习境界。
课尾延趣。课堂教学临近尾声,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充分思索余地,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兴趣。《幼时记趣》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童年有兴趣的事情记下来,课尾在班上交流,看谁写的生动。通过这些交流活动,使学生对所学课文产生浓厚兴趣。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和瑰宝,教师一定要用各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这一文化瑰宝永放异彩。
曾有多篇文章发表在国家级、市级、区级各类刊物上。担任省、市、区级课题负责人,擅长作文阅读教学研究。参与研究的子课题科研成果获省级奖项。在松原市、区各类教学活动中成绩突出,市、区级骨干教师,宁江区名师培养对象。本刊特邀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