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利率联动机制对珠三角中小外贸企业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商贸
国母公司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经营效率,从而保持跨国公司的母国对子公司所在的东道国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优势。

因此,投资国的纵向一体化对外直接投资越多,产业内贸易总额就越大,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外贸竞争力就越强。

而对东道国而言,虽然吸引垂直集成型跨国公司的纵向一体化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增加产业内贸易,从而获得更多的产业内国际分工利益,对本国短期外贸竞争力的促进作用比较显著,但从发展角度分析,东道国接受的技术与投资国技术有相当的差距,在技术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的竞争地位,对子公司所在国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正向促进作用较小,因而投资国的纵向一体化对外直接投资引致下的产业内贸易的扩大并不意味着东道国的产业技术水平和外贸竞争力的真正增强。

2.2 横向一体化投资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机理
在横向一体化外商直接投资的模型中,跨国公司因为主要在经济水平和市场消费层级差异性较小的国家之间从事相似的生产经营活动,因而跨国公司活动的分布国拥有相对独立的生产和销售网络。

本土化生产,本土化市场供给。

表面上看,产业贸易为横向一体化投资行为在一定层面上取代,但是即便是如此相似的本土化市场也存在产品特征和消费者偏好的差异性,跨国供公司的这种投资行为不是替代产业贸易,反而是扩大了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形成新贸易格局下的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源泉和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重要动因。

这种横向一体化投资的跨国公司基于规模经济和要素禀赋优势的考虑在经济水平相似的国家之间建立独立的内部市场,既满足本地的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又适应外部市场的
特殊性需求,同时,外购其他国家的产品满足本国不能供给的市场消费群体,呈现水平差异化产品贸易交易,相似发展程度市场的产业内贸易在相似市场需求和特殊市场需求的带动下不断扩大。

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额与产业内贸易额同时增长的现象充分证实这一点。

横向一体化投资的跨国经营所带动的产业内贸易无论是对投资国还是子公司所在国的外贸竞争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对投资国来说,横向一体化跨国公司在母国总部与子公司的海外工厂之间水平分工,母子公司进行相似的生产经营活动,平均生产成本均降低,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母国的外贸竞争力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投资国和东道国的产业内贸易不断增加的背景下逐渐增强。

而对东道国来说,由横向一体化跨国公司投资所带来的产业内贸易的扩大同样促进了子公司所在的东道国的外贸竞争力的增强。

跨国公司的子公司的进入会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特有的生产方式和营销渠道,东道国相关产业的生产技术获得提高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3 结语
产业内贸易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FDI)存在某种内在联系。

“供给替代型”的外商直接投资不利于产业内贸易发展,而产业内直接投资(以离岸组装投资和生产一体化投资为主)是产业内贸易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环境下,在共同因素的驱动下,产业内贸易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FDI)内在联系不断加
汇率利率联动机制对珠三角中小外贸企业的影响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 梁春燕
摘 要:通过研究我国的汇率利率联动机制,根据相关的数据检验分析我国珠三角地区的中小外贸企业在此轮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加息通道重启的双重夹击下受到的影响,从而得出中小外贸企业的应对之道。

关键词:汇率 利率 联动 外贸企业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8(a)-223-04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利率-汇率频繁波动,货币战尘嚣一时,对珠三角中小企业造成严重挑战。

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从2010年10月19日至2011年7月6日间,总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5次。

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累计上调1.25个百分点,由2.25%提高到3.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累计上调1.25个百分点,由5.31%提高到6.5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均相应调整。

从2010年10月19日我国重启加息通道后,我国利率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状态。

从2010年6月开始,央行调整了金融危机爆发后实施的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人民币汇率开始波动。

进入2010年9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走强。

从2010年9月1日到2012年5月31日间,人民币累计升值7%。

人民币已进入升值快车道。

另一方面,“货币战”成为了威胁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风险之一。

这场“货币战”的主要内容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零利率政策的情况下进一步强化量化宽松政策,从而挑起与新兴市场国家在货币政策上的冲突,对我国主要是逼迫人民币升值。

珠三角外贸型中小企业是相对脆弱的经济体,对汇率、利率的变动相当敏感,汇率升值重启,加息周期再现,其面临着从金融到贸易等多方面的挑战,对政府宏观调控也提出了新要求。

1 汇率利率联动的理论分析
利率和汇率分别代表了货币在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上的价格,二者都是调节宏观经济、引导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是货币当局对内对外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

其中,利率是货币的对内价格,汇率是货币的对外价格,两者必须保持动态平衡。

实践中,利率表现为资金的时间价格,汇率是货币的交换价格。

有关汇率利率联动的理论流派,目前比较流行的有利率平价模型和汇率超调模型等。

利率平价理论从资本流动的角度,很好地解释了远期汇率变动与利率变动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利率平价在完全市场条件下是一个自平衡的机制。

一方面,在本币利率调高情况下,国际套利资本流入,促使本币即期汇率升值,同时,国际套利资本的流入会使国内货币市场资金供给相对充裕,国外货币市场资金供给相对不足,这将促使国内市场利率下降和国外市场利率上升,利差因此而缩小。

(下转229页)
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商贸
有时本国政府会主动调低利率(或外国政府会主动调高利率)以缩小利差,阻止本币持续升值。

另一方面,套利资本为了规避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会在远期外汇市场上抛出本币,促使本币远期汇率贬值(抵补利率平价),或者是预期汇率贬值率增大(无抵补利率平价)。

这两个方面的情形都会使套利者最终套利收益(或预期套利收益)趋近于零,导致市场均衡,即利率平价成立。

随着套利资本逐渐期满,资本流出,促使外汇市场上本币供给增加而需求减少,实际未来即期汇率降值。

而国际资本的流出造成国内市场利率上升,有时政府也会主动调高利率,进而又进入下一个自平衡周期。

也就是说,在完全市场条件下,汇率利率联动机制会通过市场途径自动纠正外部力量造成的非平衡状态。

汇率超调模型则认为,由于商品市场价格粘性的存在,当货币供给一次性增加以后,本币汇率的瞬时贬值幅度大于其长期贬值幅度,这一现象即为汇率的超调。

长期内价格是可以充分调整的,汇率应由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模型决定。

但在短期内,货币供给的突然性增加会导致本币利率的急剧下降,本币大幅贬值,但由于商品市场物价水平的粘性,商品市场的价格会缓慢而非快速的上升。

这作用到货币市场上,货币的需求就会上升,进而导致利率地逐步上升。

根据利率平价原理,本国利率的逐步上升会造成本币汇率的逐步上升。

2 我国人民币汇率与利率联动关系的现实分析
当前人民币汇率形成的机制尚未完全市场化,人民币汇率主要是在银行间的外汇市场上形成,外汇市场供求关系是决定人民币汇率的基础,但中国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外汇头寸市场,还有一部分外汇供求关系还不能在外汇市场上实现。

另外,中国目前实行对部分资本项目的外汇管理,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利率平价理论在中国的作用还没有彰显,即人民币利率和汇率之间还没有通过市场机制紧紧联系在一起,它们之间的互相影响还基本停留在通过商品市场传导的阶段上。

利率变化对汇率的影响更多的是通过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投资者的心理预期间接实现的。

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民币汇率与利率之间的脱节,尽管利率与汇率有密切的联系,但是我国曾一度忽视利率与汇率之间的相互传导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对人民币业务与外币业务实行分开管理。

在政策上更谈不上协调配合,本币和外币管理的脱节,人民币利率调整主要考虑国内宏观经济政策需要、物价总水平、社会资金供求状况等因素,而很少与汇率联系起来。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对利率变动与结售汇的关系公布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外利差越大,短期资本通过经常项目下流入国内越多,滞留在国内的短期资本愈多。

3 汇率利率联动机制对珠三角中小外贸企业的影响
当前,我国的汇率利率联动,特殊的国情因素在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人民币汇率被低估,发达国家一直在逼迫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存在,导致大量的国际热钱涌入我国,央行为了维持现行的比较稳定的汇率水平,不得不加大货币发行力度,导致通胀压力大,于是不得不将提高利率作为选项之一。

可是根据前面的测算,中外利差越大,短期资本通过经常项目下流入国内越多,反而更加助长人民币的升值。

央行为了经济稳健扩张则不能拉大中美等国过高的利差,必须硬扛。

目前,央行虽对人民币采取了缓慢升值的政策,但过去2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由2010年6月份的682.84上涨到2012年5月底的633.55,累计升值幅度已超过7.26%。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官方数据,2012年5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已达90万亿,中国M2与GDP之比已超2倍。

按此测算,为了抵御人民币升值,央行至少超发了45万亿的人民币,通胀时代来临。

可是为了不拉大利差,央行只能采取缓慢微调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方式,每次加息均为上调0.25个百分点,更多的是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来抵御通胀,收缩银根。

珠三角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在这样一种特殊的汇率利率联动机制下,打击甚大,尤其在进出口和企业融资方面。

3.1 汇率利率联动机制对珠三角中小外贸企业进出口的影响
目前,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已经突破了3万亿美元,珠三角区域更是中国外贸出口的集中地,多年来,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国三分之一,外贸依存度高达160.4%,中小企业出口40%的目标市场为美国。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纺织品、服装、塑料制品、玩具、鞋类等一些附加值较低、缺乏定价权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本已受到较大冲击。

雪上加霜的是,人民币汇率的不断升高,中小企业的出口进一步受到打击,尤其受到越南和南美国家廉价产品的冲击。

但利率上升,银根收紧,处于“寒冬”的珠三角中小外贸企业,得不到及时的“金援”,已大量倒闭。

据统计,单在2008年金融危机一年,单单广东东莞就有超过714[1]家企业关停外迁,占当地企业总数的4.8%。

汇率上升以及后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珠三角中小外贸型企业国外需求的急剧下降,加上越南和南美国家廉价产品的冲击,不少外向型企业的订单呈现“自由落体”下降。

为了与国外更加廉价的产品竞争,告别“订单荒”,珠三角的中小外贸企业不得不压低价格销售。

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国内通胀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但销售价格却在下降,使大量的企业毛利仅有3%、4%上下。

同时,现在中小企业得到的订单多为短期订单、小额订单,上万的大单很稀缺,企业在这种状态下,只能支撑无法运作,利润大减,生产经营普遍困难。

珠三角的中小外贸企业中,很多属于来料加工企业,接订单后,企业需要先垫付资金购买原材料,而又只能预收客户20%~30%的定金。

但由于国内利率上升,导致大部分的中小企业信用紧缩,现金流吃紧,两相夹击下,很多中小型的外贸企业是来了订单也不敢接,尤其是新客户的订单。

采购经理人指数(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简称PMI)是衡量制造业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PMI高于50表示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经济萎缩。

从目前我国的采购经理人指数来看,也从侧面反映了珠三角地区外贸企业的生存状况。

根据已公开的数据,我国的采购经理人指数在2010年6月到2012年5月来一直维持在50~55间,可以说经济复苏情况一般。

而在采购经理人指数分项指数中显示,过去两年,新出口订单指数基本都在临界点之上,2012年以来才出现小幅攀升,但在今年5月又再次下调了2%,这也印证了珠三角的中小企业在人民币汇率和利率双重上升的打击下,复苏困难。

3.2 汇率——利率联动机制对珠三角中小外贸企业融资的影响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随着人民币升值趋势的预期日益强烈,在人民币汇率快速上升,中美利差扩大的状态下,我国的美元贷款呈现明显增长,尤其是外贸型企业,美元贷款剧增。

目前,珠三角很多外贸型企业都采取了外汇应收账款来办理美元贷款的形式,一方面,企业采取此种形式相当于提前结汇,锁定汇率风险;另一方面,美元贷款利率低,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可谓一举两得。

相比人民币贷款利率,目前美元的贷款利率要低不少,能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按照最近调整后的利率标准,期限六个月以内(含六个月)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为6.10%,一般企业贷款需要上浮10%,即实际贷款利率为6.71%,而目前同期的美元贷款利率则仅为4.8%,两者相差1.91%,利差还是比较明显的。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本是不利的,但通过办理美元贷款,出口企业不仅能化解汇率风险,而且还能坐享一笔收益,实现化“危”为“机”。

以100万美元的美元贷款为例,当初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6.81,现在人民币升值后变成6.33,那么企业现在只需购入633万人民币归还美元贷款,比当初少支出48万元,相当于净赚了48万元。

在当前人民币升值预期较为强烈的情况下,出口企业到银行办理美元贷款,等以后再用收到的美元货款去还贷款,相当于提前锁定了汇率,有效地规避了人民币升值的风险。

人民币汇率上升使我国的利率有上涨的压力,但我国为了避免中美利差的继续扩大,目前主要是采取提高准备金率,而非提高利率的方式来预防通胀,同时,由于前段时间央行发行了过多的货币,在前期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优质大企业不差钱而小企业资金需求旺盛的市场格局也对银行资金出路形成了很大压力,从而迫使银行面对中小企业。

因此,此次汇率上升,利率小幅上涨,优质的中小外贸企业融资成本虽然上升,但并没有对其融资造成太大的压力。

根据央行发布的2012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小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大型企业贷款。

从规模看,3月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和外资银行人民币企业贷款余额37.24万亿元,同比增长15.2%。

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38万亿元,同比增长20.5%,比同期大、中型企业贷款分别高8.6个和6个百分点,比全部企业贷款高5.3个百分点。

预计随着支持小微企业政策的延续,对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还将保持较高增长的趋势,中小企业的贷款在结构上继续改善。

但正如前面所言,长期以来因为风险和成本等关键因素,中小企业从事对外贸易一直饱受资金缺乏的困扰,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的步伐,尤其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及其后引发的欧债危机,严重地影响了国外交易对象的金融能力,造成了贸易付款条件的急剧恶化,直接给国内的中小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资金压力。

同时国内利率的上涨,银根收紧,让本来就困难重重的融资贷款雪上加霜。

以深圳为例,中小企业数量接近29万家,但能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不超过5万家。

银行是不会“雪中送炭”的,在珠三角中小外贸型企业过“寒冬”时,由于银根的收紧,导致大量的中小企业倒闭,勉强支撑下来的企业也陷入了有订单不敢接的状态。

4 汇率利率联动机制下珠三角中小外贸企业的应对之策
4.1 政府
(1)政策上给予扶持。

政府可设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成立中小企业外经贸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同时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减免等。

(2)强化服务,正确引导。

政府应密切关注全球经济态势与各国政策变化,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经营情况,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做好信息发布、风险提示等宣传引导工作,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出口企业,引导我国外贸企业多参加境内外展览会,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

同时大力培育持续稳健发展的流通外贸企业。

指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应对反倾销、反补贴。

及时发现并帮助协调解决外经贸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对不能协调解决的及时向上反映,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与企业共度难关。

(3)加强协调,主动作为。

一是加强调度。

政府各部门可建立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创造良好的外贸经营环境。

二是加强沟通。

密切与海关、国检、国税、外管、金融、信保等部门的协作和信息沟通,增强合力,提供我市外贸出口便利化。

4.2 企业
(1)加强自主创新,加快产业升级。

外贸企业应及早开始自主创新,依靠持续大量资金投入形成自主品牌和技术。

同时,企业要敢于放弃,坚持进行产业升级。

尽早进行产业升级才能使企业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2)开拓新市场。

尽管市场开拓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面对当前全球市场低迷,很多企业还是把目光投向了国内市场和海外新兴市场。

中国市场大,不同地方需求不一样,企业应投入人力资源研究如何扩大内销,以最快时间形成内销市场规模。

同时,面对困难的形势,企业家应该到市场中去,掌握第一手市场信息,并迅速据此调整策略。

(3)避免盲目投资,确保企业资金链安全。

避免盲目的投资,
“集中优势兵力”做好核心产品是正确的策略,企业才能更好的应对风险。

(4)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保实力。

面对当前的形势,保住员工队伍,同时苦练内功,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应成为外贸企业抗风险的重要手段。

团结好骨干队伍,防止队伍散,将来面对再大的市场才能占领得住。

4.3 制度
(1)加快改革和创新金融体制。

目前,民间借贷非常活跃,但却没有一个合法的身份。

政府可加快改革和创新金融体制,区别对待处于地下的非正规金融组织,使一部分能满足民营企业发展需要的地下金融走向规范,逐步合法化,可能是更好的监管选择。

同时,监管部门可适应中小企业的需求,分企业类型以及产品品种给予银行一定自主权,而不能用一个标准模板来要求银行。

在中小企业风险防控方面,监管部门更应防范系统性风险,而不是监管个案。

此外,政府也要加大扶持力度,给中小企业减负以便让其能承受较高的融资成本。

(2)创新 “外贸融资”产品,破解中小企业外贸融资难题。

当前金融机构针对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面临三座大山!其一是给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极高!另一方面给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无法了解其贸易、控制其贸易信息情况!第三方面,中小企业融资数额较少,银行如部门成立专门部门及专人跟进等会成本过高!因此,可建立第三方完美地了解及全面掌握中小企业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流合一中间商来降低银行借贷给中小外贸企业的所需了解的安全及收益问题,搭构金融机构面向中小企业融资的平台,搭起银行和中小外贸企业之间的融资桥梁。

如目前的一达通及建行联手阿里巴巴在浙江启动的信用贷款都将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应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磊.汇率、利率及其联动影响国际短期资本流入我国的实证
研究[J].海南金融,2008(10).
[2] 何慧刚.我国利率-汇率联动协调机制研究——基于“汇率超
调模型”视角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7(5).
[3] 徐雪萌,蓝发钦.资本账户开放与中国国际收支的调节——基(下转227页)
极性也是一种打击。

3 促进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税收政策思路
3.1 出台本土产品的进口替代税收优惠政策
相关的进口替代鼓励政策应该被出台,激励以国产原材料代替进口材料进行直接出口贸易,普及这方面的推免税收政策优惠,努力做到国产材料和进口同类材料的税收待遇相同,出口产品符合国标要求并且采用境内保税进口的,予以足额退税,保证出口品增值税的国内实际零税率。

此外,对于加工贸易类出口产品,应征出口关税的,不管其产品原材料的来源地划分,一律同等征税。

我国的现行抵免退税计算方法也应该得到完善,调整税率,出口货物不抵扣税额的,保税进口则要按征退税差征税,政府还可以对贸易出口产品的国产原件最低使用比例进行限定,对于完全的进口替代或是国产化率较高的出口贸易产品给予更高的税收政策优惠,对加工贸易的国内原材料供应商实行退税照顾,进而刺激对外贸易的国内采购积极性,国产化率提升,产业链优化,间接或直接地支持我国贸易转型的既定国策[4]。

3.2 对于深加工产品税收结转的政策统一
对于长久以来我国地方政府执行深加工结转税收政策的各成体系现象,我国应以中央政府为准绳,明确统一深加工结转税收政策,使得地方上对于税收政策的执行达到统一一致、有章可循。

由于重重征税会对企业的税收负担造成压迫,而重重抵免又会造成税收流失,因此,深加工结转税收政策的统一可以采取选择试点的方式进行,对于受到主管部门认定、符合贸易转型升级要求的,并且满足纳税评估和海关分级认证较高级别的企业,税收部门给予免税优惠,列名公示这些企业,交由商务部门和海关共同监督执行。

对于目前尚不能完成免税的企业,深加工结转税收政策以既不征也不退的方式进行,而对于国内物料消耗的保税料深加工贸易则必须采取税收强制征取,结转类货物给予退税,海关负责对结转产品进行监管保税,以此达到降低配套要求的目的,降低结转成本,深化深加工贸易的发展。

3.3 有效的地区差异性税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在实际操作中,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对限制类目录中涉及到的加工贸易商品银行保证金台账管理实行了政策区分,被海关部门划入AB类的企业维持东部实转和西部空转的趋势,因此可以使得西部地区面临较小的资金流压力,东部地区的贸易梯度转移得以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东部地区由于要进行高附加值导向下的生产服务贸易转型,因此这些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应本着对于服务加工贸易发展的角度来进行制定和普及,鼓励各种服务性机构例如物流和采购中心等的建立,税收投向咨询公司和研发中心,对于经营性服务盈利实行税收减免。

针对中西部地区,发展其劳动密集性和资源密集性的优势,对于其承接的高污染、高能耗的产品生产任务实行取消退税率的措施,优化贸易环境,制定材料采购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国内采购实行比国外较为优势的税收倾斜,降低贸易企业运作成本,甚至可以采取出口退税款项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的措施,全面减小中西部地区的财政压力[5]。

3.4 对于海关专项监管区的税收政策选择
在加大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建设力度和引导更多企业进入监管区的基础上,继续实行贸易保税区和加工区等享有的贸易税收优惠现状,推动贸易转型升级的顺利进行,产业链上游的企业货物加入监管区时,可以获得退税待遇;产业链下游的企业进入监管区,在进口货物时可以得到发票,以发票向海关办理来料加工,进而享受进口原料的保税待遇。

在进行这些税收管理措施实行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到专项监管区域内存在的不合理之处,例如对于专项监管区内部和外部的制成品补税的完税价格审核标准不统一,监管区内部的企业以制成品结算成交价格审核,而监管区外部的企业则更多地以来料进口成交价和替代物成交价进行核定,制成品的成交价格和关税税率相对于进口原料来讲要高出一个档次,这对于吸引更多企业的进入显然构成了阻碍,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业务不能顺利进行,为此,对于外贸转型升级的优化税收政策需要引起重视,特别是监管区内外企业的产品内销税收待遇亟待优化。

4 结语
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深而逐渐扩大的,而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性问题日益突显,以贸易税收为代表的国家政策倾斜急需改善,这不仅是面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后金融危机时代到来的现实挑战,同时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贸易结构性缺陷问题的方法。

在当前,由于贸易税收政策而造成的国际贸易争端屡见不鲜,因而如何运用贸易税收政策来更好地对本国对外贸易利益进行维护的问题,不仅仅是学术界需要关注的问题,也是当今国际贸易界、国际税法界以及各国的税收政策制定部门需要直面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罗秦.论WTO后过渡期我国贸易税收政策的优化[J].税务研
究,2012(1).
[2] 朱志强.WTO框架下我国对外贸易税收政策研究[J].国际贸易
问题,2010(4).
[3] 张莹.资源约束对我国经贸战略选择的影响[J].知识经济,2010(5).
[4] 邱少坤.论我国出口退税法律制度的完善[J].财经科学,2011(3).
[5] 刘明勋.欧盟经验对构建中国环保体系的借鉴意义[J].战略决
策研究,2011(4).
于利率-汇率联动机制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39(2).
[4] 刘娜.基于利率、汇率联动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8(2).
[5] 史斌黔.利率,汇率,退税率与外贸出口[J].国际商务研
究,1996(4).
[6] 耿群夏月.美元汇率、利率双低对中国外汇市场和外汇存贷款
的影响[J].外汇市场,2004(7).
[7] 孙明春,张萍.人民币汇率_利率与套利资本流动[J].金融研
究,1997(8).
[8] 吴祥佑.论汇率利率联动与寿险经营稳定性[D].厦门:厦门大
学,2009.
[9] 王小挺.金融危机下外贸企业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应对策
略[N/O L].h t t p://w w w.x s z y c z.c o m/z a z h i/s h o w.
asp?id=9684.2010-04-02.
[10] 郭潞芩.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初探[N/OL].
/lanmu_list.asp?ID=598,2010-06.
(上接22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