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解读《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部解读《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部解读《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部解读《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规定》

为了更好地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发〔2004〕10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行政执法责任

制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5〕37号)中关于不断推进依法行

政工作、建设法治政府的精神,交通运输部政策法规司在广泛调研并征求各省交通运输厅、相关部属单位和部内单位意见的情况下,起草制定了《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规定》(2011年第1号令)(以下简称《规定》)。《规定》已于2010年12月23日在

第11此部务会议上讨论通过,2011年1月4日公布,自201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规定》是在什么背景下制定的?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是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具备执法资格的

凭证,也是交通行政执法人员证明执法身份的证件。为了规范证件的使用,部曾在1997年颁布了《交通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规定》(交通部1997年第16号令)。该规定颁布以来,在加强交通行政执法证件的管理、规范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促进队伍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方面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执法队伍素质不够高、人员数量膨胀、结构不尽合理,执法行为还不够规范,执法风纪不够严明,违法执法、粗暴执法的现象时有发生,趋利执法的情况在某些地区还比较严重。为适应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需要和建设

法治政府的要求,急需进一步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强化执法人员的管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服务能力。执法证件是管理执法人员、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的重要抓手,原有的交通行政执法证件管理机制越来越难以满足形势发展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完善执法证件的管理制度,对证件申领、发放、年审和执法人员的培训、考试等制度提出新的要求。

制定《规定》有何重要意义?

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直接面对社会公众,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到交通部门的整体形象,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对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资格管理和考核监督。《规定》以执法证件的发放管理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考核为重点,旨在通过加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规范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资格,提高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规定》明确了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资格申请与授予环节,将申领证件、培训、考试、证件发放、证件年审、责任追究连贯统一起来。这对于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将起到重要作用。

《规定》主要设立了哪些制度?

《规定》是在经过多方调研、反复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情况下起草的,借鉴了《交通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规定》(交通部1997

年第16号令)在颁布施行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并充分结合了新形势下的交通运输行业实际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特点。《规定》分为总则、证件申领、证件发放与管理、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附则五个章节。在这五个章节里,主要设立了证件管理、人员培训考核、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进一步明确了执法证件管理实施的职责分工。《规定》第三条中明确了交通运输部对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的管理责任,县级以上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证件管理工作,部属各机构在职责范围内负责《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管理工作。

(二)进一步严格了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的资格条件。《规定》第二章对申领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的条件和应参加的培训作出了具体要求。第七条规定了申请人需满足年龄、学历、编制等方面的条件。对于已经持有《交通行政执法证》但不符合学历、编制规定条件的人员,可以通过申请参加《规定》要求的培训和考试,取得《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

(三)进一步健全了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培训和考试制度。为了提高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规定》既对培训的内容、师资、方式、职责分工进行了细化,也对考试的内容、形式、组织进行了明确规定。

一是明确了申请参加培训和考试的程序。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申请参加培训和考试的,要向其所在地县级以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交各申请材料并接受审查,审查合格的逐级报送至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各部属机构,参加培训和考试。

二是明确了培训的职责分工。第十二条规定了部负责组织编制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规划、各执法门类的培训大纲和教材。部、省两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部海事局、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口航道管理局根据教学设备设施、教学人员力量等情况组织选择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培训机构。培训由部、省两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部属各机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实施。

三是明确了培训的主要内容。资格培训的内容以部组织编写的执法人员培训教材为依据,第十六条规定培训内容包括基本法律知识、相关交通运输法规、职业道德规范、现场执法实务和军训等内容。其中还要求面授课时数不少于60个学时。

四是明确了考试的职责分工和流程内容。按照《规定》第十七条、十八条的要求,部负责组织制定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各门类的大纲和考试题库,并逐步推行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计算机联网考试;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部属各机构负责组织本地区、本系统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按照执法门类分别实行统一命题、制卷和阅卷。考试按照申领执法证件的门类分科目进行。培训和考试结束后,相关信息将及时录入执法人员与

执法证件管理系统,并在本地区、本系统范围内经公示后无异议的,报交通运输部备案审查。

(四)进一步健全了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发放和管理制度。在证件管理方面,《规定》第三章将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部海事局、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口航道管理局确定为执法证件的发放机关,由其在资格审查、组织培训、组织考试的基础上,通过执法人员与执法证件管理系统制作并发放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在持证人方面,《规定》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要求持证人应当妥善保管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在法定职责和辖区范围内从事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规定》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还对证件的遗失、补办、注销等程序作了明确的规定。

(五)进一步严格了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制度。为了突出执法证件作为加强执法监督的重要抓手作用,《规定》第二十八条特别要求发证机关结合实际每年组织对本地区、本系统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执法工作按“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进行考核,而未经发证机关年度审验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自行失效。第二十九条规定考核结果录入执法人员与执法证件管理系统,并在本地区、本系统范围内进行通报。

《规定》第三十一条至第三十六条还对暂扣、收缴和吊销执法证件的情形作出了具体规定。当行政执法人员在工作中出现违法、违纪等不当行为时,其执法证件将被暂扣和收缴,严重的还会被吊

销。这些责任追究措施将有效督促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自觉提高依法行政意识,促进法治政府的建设。

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

2011年第1号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规定》已于2010年12月23日经第11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部长李盛霖

二○一一年一月四日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规范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资格,提高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是取得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资格的合法凭证,是依法从事公路路政、道路运政、水路运政、航道

行政、港口行政、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海事行政、交通综合行政执法等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的身份证明。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包括《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和《海事行政执法证》。从事海事执法工作的人员应当持有《海事行政执法证》,从事其他交通运输执法工作的人员应当持有《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

第三条交通运输部负责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工作。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负责《海事行政执法证》管理工作。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在职责范围内负责《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口航道管理局的法制机构负责实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工作。

第四条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的格式、内容、编号和制作要求由交通运输部规定。

第五条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应当出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

未取得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的,一律不得从事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

第二章证件申领

第六条申领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应当参加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培训,经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合格。

第七条参加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培训与考试,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十八周岁以上,身体健康;

(二)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专以上学历;

(三)具有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正式编制并拟从事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

(四)品行良好,遵纪守法;

(五)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已经持有《交通行政执法证》但不符合前款规定的第(二)项、第(三)项条件的人员,可以通过申请参加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培训和考试,取得《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

第八条下列人员不得申请参加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培训和考试:

(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曾被开除公职的。

第九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申请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资格,经省级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审核合格,可免予参加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培训和考试:

(一)在法制管理或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岗位工作15年以上,

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二)在法制管理或基层执法岗位工作10年以上,且具有法

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第十条申请参加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培训和考试的,应当向其所属主管部门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培训和考试申请表,注明申请人基本情况及拟申请参加资格培训和考试的相应执法门类等主

要内容;

(二)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三)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四)人员编制证明材料;

(五)所在单位的推荐函。

第十一条主管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应当按照本规定第七条、第八条规定的条件进行审查。

县级以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设立业务管理机构的,由业务管理机构对所提交的相应执法门类的申请材料提出初步审查意见。

主管部门审查合格的,由其主要负责人签署审查意见并加盖本机关公章后,通过执法人员与执法证件管理系统逐级报送至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口航道管理局。

第十二条交通运输部负责组织编制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

人员培训规划、各执法门类的培训大纲和教材。

第十三条交通运输部和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口航道管理局根据教学设备设施、教学人员力量等情况组织选择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培训机构。

第十四条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培训教学人员应当是参加交通运输部组织的培训并经考试合格的人员,或者经省级以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口航道管理局认可的法学专家、具有丰富执法经验和较高法制理论水平的专业人员。

第十五条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由交通运输部和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实施。

第十六条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培训的内容,应当包括基本法律知识、相关交通运输法规、职业道德规范、现场执法实务和军训,其中面授课时数不少于60个学时。

第十七条交通运输部负责组织制定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各门类的大纲和考试题库,并逐步推行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计算机联网考试。

第十八条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口航道管理局负责组织本地区、本系统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按照执法门类分别实行统一命题、统一制

卷、统一阅卷。

培训和考试应当按照申领执法证件的门类分科目进行。

第十九条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包括以下内容:

(一)法律基础知识,包括宪法、立法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

(二)专业法律知识,包括有关交通运输的法律、行政法规和交通运输部规章,以及与交通运输密切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

(三)行政执法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包括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道德规范、执法程序规范、执法风纪、执法禁令、执法忌语、执法文书等;

(四)交通运输部规定的其他相关知识。

第二十条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应当将资格培训和考试的相关信息及时录入执法人员与执法证件管理系统,并在本地区、本系统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一周。公示期间无异议的,报交通运输部备案审查。

第三章证件发放与管理

第二十一条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是本地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的发证机关。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口航道管理局是本系统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的发证机关。

发证机关通过执法人员与执法证件管理系统制作并发放交通

运输行政执法证件。

第二十二条持证人应当按照其所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中注明的执法门类在法定职责和辖区范围内从事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

第二十三条持证人应当妥善保管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不得损毁、涂改或者转借他人。

第二十四条持证人遗失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的,应当立即向其所属主管部门报告,由其所属主管部门逐级报告至发证机关。发证机关审核属实的,于3日内通过媒体发表遗失声明。声明后通过执法人员与执法证件管理系统补发新证。

第二十五条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所在单位逐级上报至发证机关,由发证机关注销其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资格及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

(一)持证人调离执法单位或者岗位的;

(二)持证人退休的;

(三)其他应当注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的情况。

第四章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

第二十六条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应当加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的监督管理,并结合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及时组织在岗培训,提高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第二十七条发证机关应当结合实际每年组织对本地区、本系统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执法工作考核。

第二十八条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执法工作考核分为以下四个等次:

(一)优秀:工作实绩突出,精通法律与业务,执法行为文明规范,职业道德良好,风纪严明,执法无差错;

(二)合格:能够完成工作任务,熟悉或者比较熟悉法律、业务知识,执法行为规范,职业道德良好,遵章守纪,无故意或者过失引起的执法错案;

(三)基本合格:基本能够完成工作任务,了解一般法律、业务知识,执法行为基本规范,具有一定职业操守,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引起的执法错案;

(四)不合格:法律、业务素质差,难以胜任执法工作;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引起执法错案。

第二十九条发证机关应当将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的在岗培训情况、年度考核结果及时输入执法人员与执法证件管理系统,并在本地区、本系统范围内进行通报。

第三十条发证机关每年应当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对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进行年审。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考核等次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的,保留其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由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对其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予以年度审验通过。

未经发证机关年度审验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自行失效。

第三十一条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发证机关作出暂扣其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的决定,并由其所在单位收缴其证件:

(一)年度考核等次为不合格的;

(二)无故不参加岗位培训或考核的;

(三)涂改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或者将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转借他人的;

(四)其他应当暂扣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的情形。

因前款被暂扣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的,在暂扣期间不得从事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活动。

第三十二条对暂扣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发证机关应当对其进行离岗培训。经培训考试合格的,返还其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

第三十三条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发证机关作出吊销其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的决定,并由其所在县级以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海事管理机构收缴其证件:(一)受到刑事处罚、劳动教养、行政拘留或者开除处分的;

(二)利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权牟取私利、从事违法活动的;

(三)利用职务收受贿赂、以权谋私等行为受到行政记大过以上处分的;

(四)以欺诈、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

的;

(五)因违法执法导致行政执法行为经行政诉讼败诉、行政复议被撤销、变更,并引起国家赔偿,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违反执法人员工作纪律,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

(七)连续两年考核等次为不合格的;

(八)违反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禁令,情节严重的;

(九)其他应当吊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的情形。

第三十四条被吊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的,不得重新申领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

第三十五条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对吊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吊销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作出该决定的机关申请复核。收到复核申请的机关应当组成调查组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复核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三十六条暂扣、吊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应当登记,并将有关信息及时通过执法人员与执法证件管理系统报交通运输部备案。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七条本规定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交通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规定》(交通部1997年第16号令)同时废止。

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意义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c17181931.html, 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意义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张二华 来源:《环球市场》2020年第08期 摘要:交通运输是国家发展和城市规划的重要环节,推动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下,我国交通运输经济迅猛发展,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推动各个地区之问的教育、文化、医疗、自然等多种资源快速流通,对协调我国经济杠杆具有显著的功能和作用。针对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意义及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交通运输管理;运输环保;智能化运输 据数据表示,2019年上半年我国在交通运输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共计13698亿元,同 比增长4.8%;完成营业性客运量87.5亿人次、营业性货运量245.8亿吨,改建农村公路13.5万公里。根据数据可看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呈平稳状态发展,在完善交通运输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助推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 一、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意义分析 (一)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国内经济发展模式向市场化发展。交通运输的建设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了运输机制,提高了企业生产和运输效率,为市场经济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条件,促进企業经营机制的转变、增强企业运作的活力,提高了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济效益。加强交通运输的经济管理有助于国家合理分配资金和技术资源,为交通运输建设提供经济保障,从而有效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交通运输经济管理为人们提供服务 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为人们出行和消费提供了方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素质提高,交通运输的建设为人们提供了多元化的交通工具,使得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人们的生产生活效率大幅提高,加快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旅游业、餐饮业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服务。交通运输建设的日渐完善,推动者物流事业的发展,有效促进了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模式的转变,为人们消费提供了方便。对交通运输事业进行有效的经济管理,有助于交通运输建设有序进行,从而提高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质量安全,保障人们和货运的安全。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重点2017

第一章 1.系统目标、功能、结构之间的关系 系统功能以满足系统目标为要求,由系统整体结构决定;系统结构是系统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取决于系统内部属性——集合性、相关性、阶层性和整体性。 2.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核心 “调查、比较”或“学习”,寻求可行的满意解。 3.霍尔系统工程方法论三维结构 时间维:规划阶段→计划阶段→研制阶段→生产阶段→安装阶段→运行阶段→更新阶段 逻辑维:明确问题→确定目标→系统综合→系统分析→系统优化→系统决策→系统实施 4.软硬系统方法论的特点及异同点 异: (1)应用领域: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适用于结构化系统和工程领域,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适用于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系统和社会经济、管理领域; (2)基本方法: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侧重于由时间维度和逻辑维度构成的阶段分析和系统结构的数理模型,以求得最优解;后者侧重于通过调查分析建立概念模型,以求得满意解; (3)核心内容: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侧重于优化分析,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侧重于比较学习。 同: (1)目的都在于改善和优化系统,都具有阐明问题、建立模型、实施等程序 (2)都需要对问题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关联因素,进而解决问题 (3)都注重程序及阶段,都遵循一定的步骤,有层次分阶段地进行研究 第二章 1.系统分析的概念 在选定的目标和准则下,分析构成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利用定量的方法提供可用的数据,借以制定可行方案,推断可能产生的效果,寻求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策略。

调查、收集资料是系统分析的基础 3.系统分析的要素 (1)目标:这是系统的总目标,是系统分析的根据和出发点,也是决策者作出决策的主要依据 (2)调查、收集资料:确定系统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边界后,调查相关资料,掌握系统设计涉及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问题。这是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 (3)替代方案:在系统分析中,实现同一目的的多种手段被称为替代方案。这些方案必须是性能、费用、效益、时间上互有优势,能够进行对比的。 (4)指标:包括技术性能、适应性、费用与效益、时间等指标。 (5)模型与模拟: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测算指标的依据。 (6)评价标准:衡量可行性方案优劣的指标就是评价的标准,对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出各方案的优劣顺序,以供决策者选用。 4.系统分析的评价标准 5.系统环境分析的意义 (1)系统分析的资料来源 (2)问题的来源 (3)环境提供外部约束 (4)系统评价的基础 6.系统结构分析的内容 (1)系统目标、功能、结构的关系 (2)系统要素集的分析 (3)系统相关性的分析 (4)系统阶层性的分析 (5)系统整体性的分析 (6)系统结构模型的建立 7.ISM法、层次分析法、决策树法 第三章 1.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连续性 表现为运输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运输生产时间的连续性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系统:是混乱、无秩序的反义词,通俗的说就是有组织、有秩序地达到墨重目的的一个祝贺提(P5) 交通运输布局:又称交通运输配置,它是指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五种现代化运输方式的线路、站的土木建筑物及相关技术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的地域分布。(P34) 交通运输枢纽: 联合运输: 区内通道: 交通运输规划: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对交通运输系统进行总体战略部署,即根据公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当地具体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出发,通过综合平衡和方案比较,确定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向和地域空间分布。(P43) 交通运输需求: 客流密度: 联合运输: 运输系统综合运输能力: 系统分析:就是一个有目的、有步骤的探索和分析过程。(P35)为了给决策者提供直接判断和决定最有系统方案所需的信息和资料,系统分析人员使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系统的目的、功用、环境、费用、效益等进行充分地调查研究,并收集、分析和处理有关的资料和数据,据此建立若干替代方案和必要的模型进行仿真实验。 交通运输供给: 交通运输通道: 输送能力: 一、交通运输供给分析 (1)在交通运输系统中,供给者并不十分明确,因而不便于清楚的研究供给者行为。 (2)在交通运输中,供给的一些非货币特征相对于经营者收取的价格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很多运输方式中运行时间都是供给中最重要的一个因 素。

(3)很多确定交通运输供给的特征是使用者而不是供给者的行为导致的结果。 由于这些原因,将运输供给严格限制在经济学中,即理解为一定价格下的市场货物供应量的概念是不合适的。为了进行需求分析和交通量预测,我们考虑由一组真正发生的对运输活动的特征和数量有影响的运输系统特征来定义供给。这一推广超出了以货币表示的运输成本和价格,它包括了其他直接或间接地代表消耗在运输中的资源的特征,尽管它无法定量或转化为货币成本。这一组特征的选择依赖于所考虑的不同运输方式。因而在城市小汽车交通系统中,运行时间、成本、延侯、停车费和可达性等就足以描述运输供给了。而在航空客运中,运行时间、票价、地面交通费、机场延误、机型、服务频率、时间表、服务质量等是运输供给的必要的描述量。没有必要遵循统一的模式给各种运输方式第定义供给,这样的统一模式容易复杂化并且有可能忽略运输分析的重要特征。 二、交通运输供给特征 运输供给特征的改善有赖于四个主要影响因素: (1)技术 运输系统的技术特征影响它的行为。特别是,系统的运营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使用的技术类型。其他直接受技术影响的运输供给特征有能力和速度等。(2)运营策略 用技术来提供运输服务的方式取决于运营者的行为和目标。例如,为了适应交通量的增加,系统扩能策略对于像航空、铁路这样按时刻表运行的系统来说对供给特征的影响很大。运营者的行为也确定了运营成本被还原的程度及还原方式。这是将运营成本转化为使用者成本(函数)的一种价格机制。 (3)政策机构的要求和限制 运输运营策略和价格政策常常要受到政府的调节和限制。例如,在一个被调节的运输系统中,运营者能够使用的价格策略可能是由政府机构制定的,有时甚至能力和使用的设备类型也由政府机构确定。市场结构也可能会类似的影响。例如,在竞争和垄断的情况下可能有不同的价格政策。 (4)使用者行为 运输供给的有些特征取决于运输系统中使用者的行为。货主选择可用的运输服务方式常常确定了货运总成本,货主可选择不同的存储量、批量、频率和包装方式。市内旅客也可以通过选择路径、速度以及出租车、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而影响供给特征。 这四大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了运输供给函数,它从使用者的角度描述了供给特征, 三相互协调的基本条件 (1)保证运输过程的连续性,即不间断性、无延误地完成技术作业过程中的全部必要作业。这一条件可用下式表示:T∧H∧E——→

中外交通运输统计差异比较

中外交通运输统计差异比较 摘要:文章介绍我国交通运输统计的发展现状,通过比较国内外的交通运输统计差异,提出了改进我国交通运输统计的建议。 关键词:交通运输统计;国际比较;统计发展。 1 我国交通运输统计现状 目前,由于五大现代运输方式的管理部门不同,我国交通运输统计工作形成了相互独立的三大块,即铁道部负责统计铁路运输,交通运输部负责统计公路、水路运输和民用航空运输,而管道运输统计则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分别负责。国家统计局作为政府综合统计部门,主要是负责综合交通运输统计工作。在具体的运输方式统计中,公路运输统计铁路运输统计通过统计报表制度来完成。统计报表制度包括日报、月报等。在各铁路分局设计统科,铁路局设统计处,负责铁路运输的统计工作。统计的指标主要包括旅客人数(发送、到达、运送人数)、行李包裹重量、货物重量(发送、到达、运送吨数)、周转量(旅客周转量、行李包裹周转量、货物周转量、换算周转量)、旅客平均行程、行李包裹平均运程、货物平均运程、运输密度等。 2 中外交通运输统计差异比较 2.1 运输统计发展的理念 我国交通运输统计的发展目标、功能定位更多地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局限于交通运输行业内部产出成果的反映上,而对行业间的经济联系反映不够,对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协调规划建设交通设施的参考意义有限。而在国外,在发展理念上就将交通运输统计定位于支撑交通运输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因而以各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整体国民经济体系的优化为视角,将各运输方式的统计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统计项目、统计内容、统计指标体系上相互协调、互相补充,形成了能充分支持交通运输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运输统计体系。 2.2 统计内容 从统计内容与指标体系上看,国外的交通运输统计在统计运输产出成果的同时,更注重运输产品特性的统计。我国主要统计客(货)运输量、客(货)周转量等几个相当有限的指标,仅反映交通运输基本的物量产出情况,而对运输产品的特性反映不够,给数据的相关应用带来不便。而国外相当重视运输产品特性的统计,如美国对公路运输统计中有关运输产品特性的指标包括:货物价值、货物种类、货物重量、旅客出行类型、时间价值等相当丰富的内容。 2.3 运输统计的完整性

交通运输专业就业分析

交通运输专业就业方向分析 目录 交通运输专业就业方向分析 (1) 专业介绍 (1) 就业前景 (2) 就业方向 (3) 专业介绍 1.专业概述 交通运输专业主要学习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交通运输技术管理、商务管理、信息管理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运用运输技术设备,合理组织运输生产以获得最佳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基本能力。 2.能力要求 a)交通运输专业培养具备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 及省、市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交通运输组织、指挥、 决策,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 b)交通运输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受到交通运输技术管理、商务管理、信息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 运输技术设备,合理组织运输生产以获得最佳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基本能力。 3.主要课程 运筹学、管理学、营销学、财务管理、运输经济学、交通运输设备、交通运输技术管理、

交通运输商务管理、交通运输企业管理、交通港站与枢纽、交通运输法规、管理信息系统、交通运输安全。 就业前景 1.发展节约能源、排放量小、技术先进的铁、公、民航和水运运输工具。加快发展高速、 重载技术,集装箱多式联运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推广运输技术与装备的标准化与国际化。积极采用先进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重点发展交通运输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城市交通诱导系统、高速公路收费系统、车载路径导航系统、交通信息系统等智能交通系统。提高运输管理组织技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的能力,发挥运输工具的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损耗。 2.交通运输专业所在的学科具有道路与铁道∏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 管理载运「具运用工程等方向的硕士和博上学位授予权,毕业牛可以继续在本专业继续深造。毕业生可到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规划部]、交通规划与设计部门]、交通管理部门]、交通程公司等单位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交通工程设计、交通控制系统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3.今天的交通运输随着交通工具的变革已发展成为多种方式的综合运输时代。这其中主 要的五种运输方式有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翰和管道运输。交通运输专业毕业的学生可在这些运输部门中及与其相关的领域中就业。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主要从事与运输相关的管理与组织工作。随着我国城市的经济贸易和社会活动日益繁忙城市交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增长,传统的道路交通设施已经不能适应现社会的需要。 4.交通运输专业在就业时有很大的局限性基本上离开了铁路公路地铁就不没什么对国 的工作了,就业要看自己的兴趣你是不安于现状想去闯荡的就不要进这些单位,若你是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主观题

41.开放系统 参考答案:答: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称为开放系统.42.请举出一个系统的实例,并分析其目的、要素集、关系、结构和环境. 参考答案:答:(主观题,自行举例即可) 43.系统的目标集中若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应当怎样处理?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答:分目标之间可能是矛盾的,因此采用某种形式的折衷是必要的,即在矛盾的分目标之间寻求平衡.具体的做法是通过计算每个分目标对总目标的贡献来确定最佳的妥协. 44.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步骤是什么?:答:(1)系统现状说明通过调查分析,对现存的不良结构系统的现状进行说明.(2)弄清关联因素初步弄清与现状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3)建立概念模型在不能建立数学模型的情况下,用结构模型或语言模型来描述系统的现状.(4)改善概念模型随着分析的不断深入和“学习”的加深,进一步用更合适的模型或方法改进上述概念模型.(5)比较将概念模型与现状进行比较,找出符合决策者意图而且可行的改革途径或方案.(6)实施实施所提出的改革方案. 45.交通运输系统的作业特征是什么? 答:(1)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连续过程系统; (2)交通运输系统生产的多环节、多功能、超区域的特点; (3)交通运输系统生产具有网络性特点; (4)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 46.怎样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网络性? 答:交通运输生产不仅仅是列车、车辆在轨道、道路上移动,而且在交通运输网(包括铁路网、公路网、水运网、航空网等)上运动.良好的交通运输系统首先要有合理的布局与结构,要建设成与内部、外部协调的交通运输网.在具有科学合理的交通运输网上,通过科学的运输组织才能实现国家、社会、厂矿、企业以及人们所提出的运输任务,加速货物和车船的周转,压缩旅客和货物的在途时间,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 47.旅客发送人数

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附件1 “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 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征求意见稿)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及《“十三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等提出的任务,推动交通运输科技进步和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根据本专项实施方案部署以及国家科技需求发展趋势,现发布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1.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 1.1机场飞行区设施智能监测与互联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实时三维重构的飞行区活动态势精确感知技术,跑道、滑行道设施智能监测、状态评估及道面性能快速恢复技术;研发基于自主可控技术及多元宽带互联的飞行区多设施系统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技术;研究基于局地气象大数据的场区雷暴等特殊气象实时精准预报及安全评估技术;研究飞行区主动安全技术防范体系,研发面向机场运行的智能决策技术平台。

考核指标:构建三维可视化的飞行区活动目标、运行态势精确感知软件平台,实时动态识别滑行冲突、道面异常、围界入侵等4种以上安全风险,识别准确率不低于90%;研制飞行区道面健康状态智能化监测系统,监测准确率不低于90%,形成道面损伤快速修复方法与工艺;研制飞行区多系统设备物联网系统,支持3种以上2000个以上重要设备的信息互联互通,运行事故事件主动防范率达到80%;研制飞行区雷暴、冰雪、低能见度、强风切变等特殊气象预报及评估系统,雷电监测预警准确率不低于90%,特殊气象预报周期缩短20%以上;编制国家/行业技术标准(送审稿)不少于2项;在1个民用机场(年吞吐量大于2000万人次)进行综合应用验证。 1.2超大跨径缆索承重桥梁智能化设计软件与核心技术标准研发 研究内容:研究超大跨径缆索承重桥梁新型结构体系,突破强风、地震与极端环境下的智能结构分析核心基础理论;研究基于荷载非线性特征及复杂环境多荷载场耦合影响的结构智能化离散、分布式计算、结果自检验、人本化后处理应用等关键技术,研发高复杂度超大桥梁全过程设计智能化软件系统;研究超大型桥梁设计、新型材料、智能建造及验收的国家标准体系框架,编制超大跨径桥梁设计核心技术标准。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离线作业) 第一次作业 41.开放系统 答: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称为开放系统. 42.请举出一个系统的实例,并分析其目的、要素集、关系、结构和环境 43.系统的目标集中若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应当怎样处理?请举例说明. 答:分目标之间可能是矛盾的,因此采用某种形式的折衷是必要的,即在矛盾的分目标之间寻求平衡.具体的做法是通过计算每个分目标对总目标的贡献来确定最佳的妥协. 44.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步骤是什么? 答: (1)系统现状说明 通过调查分析,对现存的不良结构系统的现状进行说明. (2)弄清关联因素 初步弄清与现状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3)建立概念模型 在不能建立数学模型的情况下,用结构模型或语言模型来描述系统的现状. (4)改善概念模型 随着分析的不断深入和“学习”的加深,进一步用更合适的模型或方法改进上述概念模型.(5)比较 将概念模型与现状进行比较,找出符合决策者意图而且可行的改革途径或方案. (6)实施 实施所提出的改革方案. 45.交通运输系统的作业特征是什么? 答: (1)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连续过程系统; (2)交通运输系统生产的多环节、多功能、超区域的特点; (3)交通运输系统生产具有网络性特点; (4)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 46.怎样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网络性? 答:交通运输生产不仅仅是列车、车辆在轨道、道路上移动,而且在交通运输网(包括铁路网、公路网、水运网、航空网等)上运动.良好的交通运输系统首先要有合理的布局与结构,要建设成与内部、外部协调的交通运输网.在具有科学合理的交通运输网上,通过科学的运输组织才能实现国家、社会、厂矿、企业以及人们所提出的运输任务,加速货物和车船的周转,压缩旅客和货物的在途时间,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 47.旅客发送人数 答:是指办理客运的车站、港口、航空港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始发的旅客人数. 48.货物周转量 答:指一定时期内全国或一个运输企业在货运工作方面所完成的货物运输吨公里. 49.客流密度 答:一条交通线路或一个运输区段平均每一公里线路所担负的旅客周转量称为客流密度,其单位为人km/km.

监测数据分析报告

888888 基坑水平位移观测及相邻建筑物沉降观测第五观测周期 (2010-9-2) 监 测 报 告 *******有限公司

二零一0年九月二日 888888 基坑水平位移观测及相邻建筑物沉降观测第五观测周期 (2010-9-2)监测报告 工程编号: 法定代表人: 技术负责人: 审核人: 项目负责人: ********有限公司

二零一0年九月二日 一、本周期观测时间:2010年9月2日 沉降观测仪器:瑞士产徕卡DNA03数字式自动安平精密水准仪配 条码式铟瓦水准钢尺。 水平位移观测仪器:瑞士产徕卡TCR402ultra全站仪配合徕卡 原装专用微型棱镜施测。 二、本周期施工进度:基坑内局部正在做护壁支护加固。本观测周期基坑水平位移9#~14#观测点区域支护结构暂未成形,暂时不具备安点条件;沉降观测相邻建筑物2与相邻建筑物3一侧的基坑未开挖,所以还未对其相邻建筑物进行埋点观测,暂无观测数据。 三、报警值取值说明: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第8.0.1条相应规定:“基坑工程监测必须确定监测报警值,监测报警值应满足基坑工程设计、地下结构设计以及周边环境中被保护对象的控制要求。监测报警值应由基坑工程设计方确定。” 1、基坑水平位移最大累计位移量及水平位移变化速率 根据建设方提供的由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的“基坑工程设计总说明”中对本基坑变形监测报警值的相应规定:“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大于30mm,连续3天位移速率大于2mm/d,应进行报警”。 ①累计水平位移量报警值与预警值设定:取该基坑支护结构上口水平位移量监测报警值为30mm,取监测报警值的80%为监测预警值,即监测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习题解答

1.系统一般属性的含义思想及观点: 一般属性:1.集合性:把具有某种属性的一些对象看做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一个集合。2. 目的性:为达到既定目的,系统具有一定的功能,这是区分不同系统的标志;3. 相关性:说明组成系统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特定关系。4.阶层性: 子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层次结构,表述不同层次结构,表不同层次子系统之间的 从属关系或相互作用。 5.整体性:具有独立功能的系统要素以及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是协调存在于系 统中的。6.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物质环境中,与外界环 境之间产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系统内部各要素 之间的变化。 思想或观点:1.整体型思想和系统化观点;2.总体最优或平衡协调观点;3.多种方法综合作用的观点;4.问题导向及反馈控制观点 2.系统分析的概念及系统分析与系统工程的关系: 1.系统分析是在选定的目标和规则下,分析构成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联系,利用 定量的方法提供可用的数据,借以制定可行方案,推断可能产生的效果,寻求系统整体效益总量最大化的策略, 2.系统分析是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分析过程和基本方法。 3系统分析的要素和意义: 1.目标:系统的总目标,系统分析的根据和出发点 2.替代方案:性能、费用、效益、时间上互有优劣,能进行对比的方案。 3.指标:技术性能、适应性、费用与效益、时间。 4.模型与模拟: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测算指标的依据。 5.评价标准:综合反映指标(费用效益比、性能周期比、费用周期比)。 6.决策: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内部与外部条件相 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4系统分析程序中各环节的关系: 过程:弄清问题、目标选择、方案设计、建立模型、最优化决策,实施。 关系:明确问题是为了分析环境对系统的要求,目标选择为了建立价值或评价体系,为实现预期目标,需拟定采取的策略和应选择的方案;为了分析方案的预期效果, 需建立模型,系统优化可以从多种方案中找出最优解或满意解;决策就是做选择, 最后需按决策结果制定实施方案和计划。 5环境分析在系统分析中的作用: 1.环境分析是系统分析的资料的来源。 2.环境分析提出系统分析所要解决的问题。 3.环境分析所提出系统分析的约束条件。 4.环境分析是系统评价的基础。 6系统结构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在系统分析中所起作用: 系统结构分析包括要素分析,系统相关性分析,系统阶层性分析和系统整体性分析。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而系统功能使得系统目标得以实现。系统结构分析在外部环境约束条件下,分析系统的要素关系和层次结构从而寻找可行解、满意解、最优解所以系统结构分析是系统分析的基础。 7.霍尔三维结构与切克兰德方法论: 相同点:1.目的都在于改善和优化系统,都具有阐明问题,建立模型,实施等程序 2.都需要对问题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关联因素,进而解决问题

国内外交通管理情况分析

国内外交通管理情况分析 智能交通系统(ITMS)规划建设一直是世界各国解决交通拥挤问题的关键措施,是规范ITMS发展的重要手段。自从美国第一个开始智能交通体系研究以来,日本、欧盟、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一些大中城市相继开展了智能交通系统规划、研究及应用。各国政府、各投资主体和系统用户逐渐认识到ITMS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国外发展现状 国外智能交通系统先行的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ITMS系统的总体发展规划,目前,世界上已基本上形成了以美国、日本和欧盟为主的三大研究开发阵营。总体上讲,美、欧、日本等国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在交通管理现代化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方面走在了我国前面。 ●美国ITMS现状 纵观美国ITS的发展历程,其政府主导部门一直都占据着主导地位,不仅对ITS的发展进行统计规划,而且在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及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训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政府也紧密协调企业、学校以及研究所,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使ITS的发展能够协调、有序。 美国的ITS规划是从1995年起首次正式发布了“国家智能交通运输项目规划”,规划中明确规定了智能交通系统的7大领域和29个用户服务功能,并确定了到2005年的年度开发计划。7大领域包括:出行和交通管理系统、出行需求管理系统、公共交通运营系统、商用车运营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先进的车辆控制和安全系统。每一领域均包含相应的用户服务功能。200 1年美国运输部和美国智能交通协会(ITS America)联合编制的《美国国家智能交通系统10年发展规划》明确了区域间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发展建设的主题。在已有的规划下,美国的ITS的建设正在不断的完善,从而缓解日益恶化的交通拥挤和无力继续扩展交通基础设施形成的突出矛盾。目前,美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ITS体系结构,其由出行及交通管理、公共交通运营、电子付费服务、商用车辆营运、应急管理、先进的车辆控制与安全系统等七大系统构成。

(完整版)交通运输工程学重点复习资料

1 交通运输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 答:1.载运工具 2.站场 3.线路 4.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 5.设施管理系统6.信息管理系统 2 现代化运输业有哪几种运输方式构成?并比较一下这几种方式的优缺点。 答:铁路 适合大宗、笨重的中远程运输;要求准时到过的远程客货运输;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的中远程运输。特点有1.铁路运输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强。铁路运输几乎不受气候影响。 2.铁路运输速度比较快。 3.运输量比较大。 4.铁路运输成本较低。 5.铁路运输安全可靠,风险远比海上运输小。 6.初期投资大。 公路 适合少量货物的短途运输;短途客运;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的短途运输。 特点有:1、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2、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 3、在中、短途运输中,运送速度较快公路运输与铁、水、航运输方式相比,所需固定设施简单,车辆购置费用一般也比较低,因此,投资兴办容易,投资回收期短。 4、运量较小,运输成本较高。 5、运行持续性较差据。 6、安全性较低,污染环境较大。据 水运 适合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 特点有:1、通航能力不受限制。 2、运量大,成本低。 3、是开展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是发展经济和友好往来的主要交通工具。 航空 适合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大城市和国际的快速客运;报刊、邮件运输等。 特点有:1 .高速直达性高速直达性。 2 .安全性高。 3 .经济特性良好。航空运输的成本及运价均高 4 .包装要求低。 5 .受气候条件限制。 管道 适合大宗流体货物运输。 特点有:1、运量大。不同于车、船等其他运输方式,输油管道可以连续运行。 2、建设投资相对较小,占地面积少,受地理条件限制少。的限制, 3、由于埋于地下,基本不受气候影响,可以长期稳定运行。 4、管道输送流体能源,主要依靠每60~70千米设置的增压站提供压力能,设备运行比较简单,易于就地自动化和进行集中遥控。 5、沿线不产生噪声,有利于环境保护。 6、漏失污染少。 3 简述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质及交通运输业的生产特点。 答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质 ①对于国民经济系统具有基础性 ②对于空间、地域与时间具有较强的依附性,即不可挪动性 ③对社会和经济系统的贡献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 ④内部各种运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代替性 交通运输业的生产特点

交通运输统计管理规定(2018)

交通运输统计管理规定(2018) 第一条为加强交通运输统计管理,规范交通运输统计活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统计体制、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有关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交通运输统计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 交通运输统计活动包括: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及城市客运领域和综合交通运输统计活动。 第三条交通运输部负责综合交通运输和公路、水路及城市客运领域统计活动的组织实施。 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按照各自职责分别负责铁路、民航、邮政领域统计活动的组织实施。 交通运输部统计工作部门负责综合交通运输和公路、水路及城市客运领域统计归口管理工作。交通运输部其他各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公路、水路及城市客运领域相关统计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公路、水路及城市客运领域统计活动的组织实施,按照职责和规定开展综合交通运输统计工作。 第四条交通运输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交通运输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等职权,不受侵犯。 第五条交通运输统计调查对象,应当依法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提供统计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前款所称交通运输统计调查对象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交通运输活动的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级交通运输统计数据质量负主要领导责任,分管负责人负直接领导责任。 交通运输统计机构负责人对下一级报送的统计数据质量负监管责任,对本机构生产的统计数据质量负直接责任。 交通运输统计机构工作人员对职责范围内生产的统计数据质量负直接责任,对下一级报送的统计数据质量负监管责任。 前款所称统计数据质量是指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浅析我国交通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析我国交通(公路)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本文在充分地了解我国交通运输市场的基础上对我国的交通运输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对于我国交通道路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交通运输、道路管理、解决措施 前言 交通运输部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是关乎民生的基础设施,承担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担,服务着村镇和城市之间的建设,负责着服务群众出行的重要任务,交通运输管理是线代综合运输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时刻了解国家关于交通运输管理的宏观方向,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我国交通运输又好又快发展。 一、公路运输行业(市场)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分析 目前我国的交通运输道路管理中主要出现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交通运输当中挂靠经营现象比较普遍,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在交通登记从事交通运输经营的车辆中证件齐全的车辆不足市场上存在车辆的百分之二十五,很多的车辆都是挂靠企业的名义从事铁路运输活动,而实际经营行为的主体缺失业务主体本身。 运输行业内存在非常严重的不合理竞争,这种市场上的无序竞争非常激烈,就整个运输行业的市场而言,很多经营者为了能够排挤对手而多接业务,采取了很多不正当的方式进行竞争,有的采取向货源单位受贿,或者低于成本价进行无序杀价,虚假宣传自身水平和服务质量,这就使得整个市场竞争秩序混乱,从而影响了运输经营秩序,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 二、公路运输管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分析 市场上收费项目冗杂且混乱,目前交通运输的经营者不仅要依法向税务部门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系统分析重点知识分享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系统分析重点2017

系统分析重点 第一章 1.系统目标、功能、结构之间的关系 系统功能以满足系统目标为要求,由系统整体结构决定;系统结构是系统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取决于系统内部属性——集合性、相关性、阶层性和整体性。 2.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核心 “调查、比较”或“学习”,寻求可行的满意解。 3.霍尔系统工程方法论三维结构 时间维:规划阶段→计划阶段→研制阶段→生产阶段→安装阶段→运行阶段→更新阶段 逻辑维:明确问题→确定目标→系统综合→系统分析→系统优化→系统决策→系统实施 4.软硬系统方法论的特点及异同点 异: (1)应用领域: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适用于结构化系统和工程领域,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适用于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系统和社会经济、管理领域; (2)基本方法: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侧重于由时间维度和逻辑维度构成的阶段分析和系统结构的数理模型,以求得最优解;后者侧重于通过调查分析建立概念模型,以求得满意解; (3)核心内容: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侧重于优化分析,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侧重于比较学习。 同:

(1)目的都在于改善和优化系统,都具有阐明问题、建立模型、实施等程序 (2)都需要对问题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关联因素,进而解决问题 (3)都注重程序及阶段,都遵循一定的步骤,有层次分阶段地进行研究 第二章 1.系统分析的概念 在选定的目标和准则下,分析构成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利用定量的方法提供可用的数据,借以制定可行方案,推断可能产生的效果,寻求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策略。 2.系统分析的基础 调查、收集资料是系统分析的基础 3.系统分析的要素 (1)目标:这是系统的总目标,是系统分析的根据和出发点,也是决策者作出决策的主要依据 (2)调查、收集资料:确定系统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边界后,调查相关资料,掌握系统设计涉及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问题。这是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 (3)替代方案:在系统分析中,实现同一目的的多种手段被称为替代方案。这些方案必须是性能、费用、效益、时间上互有优势,能够进行对比的。 (4)指标:包括技术性能、适应性、费用与效益、时间等指标。 (5)模型与模拟: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测算指标的依据。 (6)评价标准:衡量可行性方案优劣的指标就是评价的标准,对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出各方案的优劣顺序,以供决策者选用。 4.系统分析的评价标准

交通运输统计课程设计

一、摘要 二、我国目前交通运输企业统计现状 1、我国企业统计政策及现状(企业四大工程) 2、我国目前交通运输企业的现状 3、交通运输交通运输企业统计特点 4、目前交通运输企业统计的作用 三、目前交通运输企业统计内容及现状分析 1、交通运输企业统计指标 2、交通运输企业统计方法 3、交通运输企业统计内容 四、成果及建议 1、交通运输企业统计需求 2、交通运输企业统计效用 3、交通运输企业报表整合与指标改进 4、交通运输企业宇航业间的协调与互利 五、评价及感悟 六、附录(相关资料及参考文献)

一、摘要 交通运输企业是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组部分,做好交通运输企业的统计工作不仅对企业本身的监督与发展预测有很大的益处,而且对交通运输行业的信息需求以及评估预测也有很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交通运输企业各部门的统计存在统计内容重复、统计指标冲突、统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致使企业统计任务多、内容杂、压力大、负担重,不但不能达到想要的目标,反而使企业统计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因此,如何使企业统计效力与公司和行业需求,是企业统计非常实际的研究方向:以下我们小组会对交通运输企业的现状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并根据交通运输企业的特点,从输企业统计需求、效用、报表、指标以及与行业之间的关系对交通运输企业的统计提出我们的建议与方案。 二、我国目前交通运输企业统计现状 1、我国企业统计政策及现状(企业四大工程) “四大工程”是指加快建设基本单位名录库、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系统、联网直报系统、企业一套表制度。 企业基本单位名录库按照统一单位标准、统一单位管理、统一工作流程、统一软件平台的原则,进行建设、维护、使用与管理。 数据采集与处理平台为各级统计机构业务人员提供了统计数据加工处理的综合工作环境,主要提供有制度管理、调查对象管理、数据录入修改、数据审核、数据汇总、数据查询、数据管理和系统管理等多种功能。 统计数据联网报送平台是以原数据库为基础的调查对象直报平台。各类调查对象通过登录统计数据联网报送平台进行数据录入、报表报送、数据查询等操作,整个过程快捷准确,有效提高报送效率。统计数据联网报送平台包括:报表报送、数据查询、打印空表、消息管理、子用户管理。 企业一套表制度。以需求为导向,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貌为目标,以统一规范为目的,以企业统计调查核心指标体系为基础,以企业原生性指标为重点,统一设计企业一套表制度。 3、我国目前交通运输企业的现状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建模

一、建模 问题1:假设 Critical step: 根据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合理的简化,用精确的语言做出假设,可以说是建模的关键一步. Real problem is too complicated to describe by language of mathematics: 一个实际问题不经过简化假设就很难翻译成数学问题,即使可能,也很难求解; Deferent assumption means other models: 不同的简化假设会得到不同的模型.–假设作得不合理或过份简单,会导致模型失败或部分失败,于是应该修改和补充假设; –假设作得过分详细,试图把复杂对象的各方面因素都考虑进去,可能使你很难甚至无法继续下一步的工作. Base of the assumption: 假设的依据,一是出于对问题内在规律的认识,二是来自对数据或现象的分析,也可以是二者的综合. 问题2:有关模型的两个验证 ?Checking Result: 结果的误差分析、统计分析、模型对数据的稳定性分析 ?Testing Model: 与实际现象、数据比较,检验模型的合理性、适用性 问题3:建模的完整性 问题分析-模型假设-符号设定-建立模型-模型求解-模型检验(数据检验和模型合理性、适用性,若检验不过,则跳回问题分析,若通过,则进行模型应用)-模型应用(对未来情况进行的)-模型评价 二、体系 问题1:四个子系统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和关系 管理系统、航空公司和货运航空公司、空管系统、机场系统 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了ICAO、国家民航组织、国际行业协会以及国际行业联盟,同时它也是一个监管系统,其包括了国际航空法系统、国家航空法系统以及国家行业航空规则与条例;第三,它对国家航空管理负责,对航空安全运行进行监管并规范运行的经济性,其主要有6项职责:颁照、管理机场安全运行、工程和适航、航空承运人管理、航空导航服务、财务战略规划。 航空公司和货运航空公司:基于机场系统,利用其航线网络,采用适当的机队,完成旅客、货物以及邮件的运输等。 机场系统:是提供飞机起飞、着陆、停驻、维护、补充给养及组织飞行保障活动的场所,也是旅客和货物的起点、终点或转折点。机场是由供飞机使用的部分(包括飞机用于起飞降落的起飞区和用于地面服务的航战区)和供旅客接用货物使用的部分(包括办理手续和上下飞机的航站楼地面交通设施及各种附属设施)组成。 空管系统:指挥协调所有正在航路上飞行,或者正在起飞、着陆、滑行的飞机,是为了保证航空器飞行安全及提高空域和机场飞行区的利用效率而设置的各种助航设备和空中交通管制机构及规则。助航设备分仪表助航设备和目视助航设备。仪表助航设备是指用于航路、进近、机场的管制飞行,包括通信、导航、监视(雷达)的等装置。目视助航设备是指用于引导飞机降落、滑行的装置,包括灯光、信号、标志等。空中交通管制机构通常按区域、进近、塔台设置。空中交通管制规则包括飞行高度层配备,垂直间隔、水平间隔(侧向、纵向)的控制等。管制方式分程序管制和雷达管制) 关系: 在整个航空运输系统服务链中,服务的需求者:旅客、货物、飞机等,提供服务的有机场、ATC、航空公司等子系统,管理系统为整个行业制定规则,对航空运输活动进行监管,机场、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各种解释

1、系统:由若干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在一定的阶层结构形成中分布,在给定的环境约束下,为达到整体的目的而存在的有机集合体。 2、系统的共性:有序性、集合性、相关性和整体性。 3、系统的特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和环境改造性。 4、组成系统的三要素:物质、能量、信息 5、系统分析:是从系统长远和整体最优出发,在选定系统目标和准则的基础上,分析构成系统的各个层次子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利用定量的方法提供可用的数据,借以制定可行方案,推断可能产生的效果,寻求子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策略,以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6、系统分析的六要素:(1)目的(2)调查、收集资料(3)替代方案(4)费用与效益(5)模型与模拟(6)评价基础 7、系统分析的准则:(1)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相结合(2)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3)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相结合(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8、系统分析的理论技术基础:运筹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控制论、信息论 9、系统分析的方法论的特点:(1)研究方法上的整体化(2)技术应用上的综合化(3)管理的科学化 10、系统工程方法论:霍尔(Hall)三维结构方法论(知识维、时间维、逻辑维)、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 时间维:规划—拟定方案—研制—生产—安装—运行—更新 逻辑维:明确问题—系统指标设计—系统方案综合—系统分析(模型化)--系统选择(最优化)--决策—实施 霍尔(Hall)三维结构方法论与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相同点:问题导向、注重程序及阶段。不同点:研究对象或应用领域、基本方法、核心内容或关键点。 11、交通运输系统的五个特征:(1)具有明确的目的性(2)是一个整体,相互协调,适应运输任务的需要(3)层次性十分突出(4)诸子系统的“元、部件”彼此间相关(5)发展与建设必须与外部环境相适应。 12、交通运输系统的多功能、多目标表现为:它具有运输功能、生产功能、工业功能、经济循环功能、客运服务功能、国防功能、城市功能以及区域功能。13、根据交通运输系统信息交换的方式和关联处理的方式可分为:(1)递接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