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化贷后管理的几点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贷后管理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转变“重贷轻管”观念,树立全程监控信贷风险的理念。

做好贷后管理是防范贷款风险,确保贷款本息安全收回的重要基础工作,必须从思想观念上转变对贷后管理工作认识的偏差。一是树立起贷后管理和贷前决策同等重要的观念,克服“重放轻收,重放轻管”的倾向影响,将贷后管理工作作为防范、化解信贷风险的重要工作,予以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对信贷检查,既要对程序、过程检查,更要注重对结果的审查,把贷后管理工作纵向推进。二是树立尽职管理观念。加强信贷人员的职业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的培养,防范出现新的道德风险,真正意识到贷款的监督、检查与管理是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对发放贷款所承担责任和风险的自我保护措施,信贷人员应经常深入借款人了解其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做出经营预测分析,使贷后尽职管理成为一项日常性的工作。三是树立贷后动态的管理观念。从市场角度看,市场瞬息万变,企业此消彼长,经营风险增大,信贷人员必须及时了解关注借款人经营管理情况,避免造成资金损失。

(二)强化风险管理,提高风险预警意识。

1、贷款投放之后,要对所有可能影响还款的因素进行持续监测。重点监测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客户是否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是否诚实地全面履行合同;贷款项目是否正常进行;客户的法律地位、财务

状况是否发生变化;贷款的偿还情况;抵押品等情况。持续监测的目的在于强化风险预警,高度关注和防范当前复杂形势下的各种风险。一旦发现借款人的潜在风险,就要及时发出风险预警提示,并提出风险预控措施。后续管理中要加大贷后检查的力度和频率,严密监测潜在风险的变动趋势,不断评价预控措施效果,防止潜在风险恶化。对于潜在风险恶化,影响到贷款本金部分或全部不能按时回收的问题贷款,要快速反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充分运用法律手段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2、加强对企业和贷款行业调查研究,提高风险预警能力,制定科学有序的退出机制。既要做到“了解你的客户”,还要做到“了解你的客户的业务”。积极跟踪客户所属行业、客户的上下游和客户本身经营财务状况包括其商业信用的变化,及时发现可能不利于贷款按时归还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防患于未然,减少损失甚至避免损失。

(三)健全贷后管理体系,分层次、有重点地实施贷后管理。1、建立分层次贷后管理制度。加大直接管理力度,客户部门要对辖内直销客户直接实施贷后管理,客户部门要抓好辖内全部客户的贷后管理。必须明确相关责任人,落实贷后管理责任。同时,要加强上下级行间的协调配合,加大系统管理力度,要建立重大事项随时报告制度和风险预警信息定期传递制度,提高预警信息反应速度。

2、突出贷后管理的重点,增强管理的针对性,重点抓好以下三类客户的贷后管理:一是加强对集团企业及关联企业的贷后管理。这部分客户占用贷款多、管理难度大,一旦出现风险,将对经营产生较大影

响。应当尽快建立一套审慎、科学、严格、统一的集团企业和关联企业授信制度、标准和程序。在对集团企业和关联企业客户进行授信活动时,不仅要考虑授信风险和市场风险,同时要特别注意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重点强化对集团客户统一授信和用信额度的控管,严防集团客户授信过度和内部关联方之间相互担保的风险。二是加强对限制行业客户的贷后管理,切实增强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敏锐性。对于国家限制行业链上的客户,必须高度关注,采取有效措施,密切监测客户的经营变化情况,逐步压缩贷款,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三是加强对关注类贷款的管理。这部分贷款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客户信用风险随时有可能显现,通过加强贷后管理,提高风险预警能力,及时发现风险预警信号,提前化解信贷风险。

3、建立大额贷款客户定期分析制度。县级联社要定期召开辖内大额贷款客户贷后管理分析会,动态了解客户经营情况,及时提示风险预警信息,提出风险防范和控制意见,并监督落实,将风险防控措施前移。

(四)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强有力的贷后管理约束机制,重点抓好以下“三项机制”建设。

一是建立“有警必报、有险必化”的贷后管理预警机制。信贷人员要根据客户风险状况,逐户制定客户贷后管理方案,逐项落实贷后管理内容,及时发现风险预警信号,提前化解信贷风险。对客户风险预警信号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及时,导致风险发生或扩大的,要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二是建立贷后管理“过程控制”考核体系,把客户

检查过程、信息分析过程、预警预报过程、客户退出过程等纳入信贷工作整体范畴,针对每个管理环节和要素制定考核标准和依据,按季监控,按年评比,促使贷后管理人员经常、自觉、深入地实施贷后管理,让概念化的管理具体化。三是建立“监管有效、制约到位”的贷后管理监督机制。建立贷后管理再监督制度,稽核部门要对信贷人员的贷后管理工作定期进行再监督,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督机制,形成贷后管理的整体合力。

(五)提高客户经理整体队伍水平。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活动、企业经营特征和资本运作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信贷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贷后管理人员要有较强的金融、法律、会计等相关知识,不仅要对借款人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借款人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量等。同时应把风险管理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及其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开展系统的风险研究,努力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近两年,农村信用社客户经理素质得到一定提高,但与风险管理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必须尽快着手培养提高客户经理整体队伍水平。一是加强客户经理信贷、会计专业知识的培训。二是加强对客户经理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贷后管理工作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切实转变作风,深入扎实工作。三是建立信贷人员从业资格认证、淘汰制度,提高现有人员素质,对不能胜任岗位工作的信贷人员,要退出信贷岗位。四是督促客户经理加强业务技能学习,以适应风险管理的要求。

(六)完善信贷档案管理。

信贷档案是贷款发放、管理、收回过程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资料和信息资源,健全的信贷档案能够有效预警和遏制贷款风险,应加强信贷档案的全面管理,提高信贷档案的使用价值。一是要规范信贷资料管理,确保信贷档案齐全完善。切实落实专职人员,实行信贷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切实改变信贷资料由经办人员分散管理、容易造成资料遗失的状况,确保信贷资料齐全完整。二是要充分利用信贷档案中隐含的信息资源,为防范贷款风险提供全方位服务。三是充分发挥信贷档案的法律依据作用。一旦贷款产生风险,齐全、规范的信贷档案可以为依法收贷或认定核销申报等工作提供法律依据。(七)加强信息收集和分析。

信息工作是贷后管理的重要基础,要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银监会客户风险监控系统,及时掌握客户信用状况;充分利用报纸、网络等媒介,掌握客户最新行业信息;充分利用当地国土部门发布的房产价格信息,掌握抵押物的市场价值变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