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宰相
权力来源 职 责 对皇权影响 宰相制度赋予 一级决策者 制约皇权
内阁首辅
皇帝个人信任 侍从顾问为主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宦官专权 明朝废了宰相,形成了部分的权力真空,这 为明代宦官专权提供了空间,使得宦官得以以皇 帝家奴的身份窃取了部分皇权。
通政司 → 司礼监 → 内阁 皇帝 → 司礼监 → 皇帝 批红 通政司 → 司礼监 → 内阁 → 司礼监 → 内阁 内阁 票拟↓ ← 司礼监 ← ← 司礼监
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中央: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
材料一 胡惟庸案
直接原因:胡惟庸骄横擅权。
材料二 朱元璋:昔秦皇……设相之后,臣张 君之威福,乱自秦起,宰相权重,指鹿为马。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 相继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君国者。 ——《皇明祖训》
根本原因: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③废行省设三司,宰相职权扩大(具体原因) ④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
朱 朱 中书省 元 中 璋 加 央 强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部 部 部 部 部 部 中 央 行 省 集 地 权 的 布政使司 都指挥使司 按察使司 宰相制度的废除,改变了长期以来君主通过丞相管理国家 (军事) (监察) 方 的历史。此后君主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同时也说明持 措 (行政) 续千年的君相之争的结果是君权兼并相权,君权取得了完全胜 施
DBiblioteka Baidu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 上” ——《史记》 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三 清代学者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 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 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檐曝杂记》 (1)结合示意图,说明秦朝是如何做到“法令出一”,“天下 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 (2)与以前的朝代相比较,明清时期中央机构的变化主要有哪 些? (3)自秦至清,中央机构设置变化的目的是什么?
今我朝罢丞相,……以后
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 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 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 凌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
明太祖朱元璋 (1368-1398年在位)
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中央: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 (1)原因:
①丞相胡惟庸骄横擅权(直接原因)
②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历史原因)
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 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 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 16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 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 有3391件事,即朱元璋平均一 天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件事, 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 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 深感“密勿论思不可无人”。
“八日之间,内外诸司奏札凡一千六百六十,记三 千二百九十一事”。 ——《春明梦余录》卷二五 “朕代天理物,日总万机,岂能一一周遍。”“人
B
2.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 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 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 料中未能体现出( )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朱元璋
2、内阁的出现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
票拟:一切内外章奏送到内阁,由阁臣先看,并提 出处理意见,写在纸条上,与奏章一道呈给皇帝。 票拟成为内阁最重要的职掌。 批红:皇帝看过奏章及阁臣的意见后,亲用红笔写 于章奏,叫批红。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我朝阁臣, 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 窃君之威重(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下侵 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神宗实录》卷 宰相与阁臣还有很大的不同,宰相具有执行 权,遇事都可奏而行之,甚至事毕之后方上奏明 也是常有的事;而阁臣则只有遵从皇帝的旨意, 拟出具体办法,待皇帝批准后方可颁行。 ──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1.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 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 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 )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坐
站 跪
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 现。下图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
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问题是?
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明太祖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明清为什么要空前加强君主专制制度? • 背景: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统治 阶级更加腐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 目的:为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解析: 本题以从秦至清中央机构设置的变化为主题,考查学 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论证探讨和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 力。第(1)问从材料一和图示中可以看出皇权至上,皇帝 集权。第(2)问结合史实和材料二、三可以概括得出。第 (3)问应从最高统治者的意图出发来思考问题。
答案: (1)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中央设置丞相等官职机 构,负责各项具体事务;地方实行郡县制,官员由皇帝 直接任命。 (2)明朝取消宰相职位,权分六部;清朝设军机处;明 清时期设有内阁。 (3)削弱相权,强化皇权。
2、军机处的设立
起因: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军机处。
“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 职责: 军机处特点:简、速、密
稍有赞画于其间。”
军机大臣跪受笔录, 按皇帝旨意拟写成诏 书,经皇帝审批后, 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 方官员执行。
军机垫及御用文房四宝
军机处
军机处的设立产生了什么影响?
1、提高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
D
4.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 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 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 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 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
C
5. 中国古代某地发生洪灾,内阁大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 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情境最有可 能出现于(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材料中提到“内阁大 臣”,诏书直接送达工部、户部,据此可判断是明朝废除丞 相后的情况。 答案:D
张居正……本身就已违法 了,而且违反了当时国家的大 本大法……依明代制度论,张 居正是一内阁学士,不是政府 中最高领袖,不得以内阁学士 而擅自做宰相,这是明代政制 上最大的法理……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张居正(1525—1582), 明代政治家、改革家,湖 广江陵人,字叔大,号太 岳
请结合课本第17页“历史纵 横”和钱穆的话,想一想为什么 张居正身后以悲剧收场?
C
3.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 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 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 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2、全国军政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
展达到顶峰,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
专制皇权与相权的博弈
秦 朝
西 汉
隋 唐
北 宋
元 朝
明 朝
清 朝
皇帝 皇帝 皇帝 皇帝 皇帝 皇帝 皇帝 三公九 中 卿三权 朝 分立相 外 互牵制 朝 三 省 六 部 两 府 三 司 中 书 一 省
废宰 相设 内阁
军 机 处
——摘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疑难突破
军机处日渐发展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核 心机构,但它并没有议政处的决定权,军国大事 全凭皇帝裁决。对皇帝的决定,军机大臣只能唯 命是从,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 这样从中央各部官员到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都 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至此,不仅内阁形同虚设, 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名存实亡。到乾隆时议政王大 臣会议撤消,国家一切政务均由皇帝一人独断。 皇权得以大大加强。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 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 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明清(顶峰)
明: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
清:设南书房、设立军机处
皇帝
集 中
中央:设中书省 元(新发展)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宋朝(加强)
隋唐(完善) 两汉(巩固) 秦朝(形成)
中央:中书门下;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 三司使,分割相权 地方:把军事、行政、财政权力收归中央 中央:三省六部 地方:中期后藩镇割据局面削弱了中央集权 中央:汉武帝重用亲信担任尚书令、侍中等
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 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 巩固、社会安定、封建经济文化发展 和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政 治保障。 消极作用: 皇权的极度膨胀,严重扼杀 了社会的创造力,又成为阻碍社会进 步的重要因素。
本课小结
军机处的设立 (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到达顶峰) 南书房 (牵制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阁的出现 宰相制度的废除 (相权的废除)
利。这样皇帝集皇权与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皇帝
请大家结合课本第17页“学思之窗”,简要谈谈 宰相制度的废除有何影响?
(2)影响:
利
1、利于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2、防止权臣、奸臣专政,加强统治。
弊
1、皇帝负担加重,处理政务难免偏颇、草率; 2、为明代中后期宦官专权埋下了祸根。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中央集权
集 中
地方: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加强
中央: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 地方:郡县制
地方分权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 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 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 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自太祖起, 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性质: 顾问、内侍机构 地位: 非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
二、军机处的设立
1、清朝前期中央政治机构的发展脉络
皇太极 康熙 议政王大臣会议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国机要) 内阁、六部 南书房 内阁、六部
皇权受限 三足鼎立 互相制约 集权于帝
雍正 设军机处 跪受笔录 承旨遵办
君主专制顶峰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 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 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机务及用 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 机)大臣相见,……即承旨诸臣(军机 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 画(发表意见)于其间也。
票拟
批红
明 朝 君 主 专 制 的 加 强
加 强 中 央 集 权 措 施
明太祖: 废中书省 废丞相
原因:
胡惟庸案
相权威胁皇权 皇权空前加强
皇权缺乏制度性约束
影响:
背景: 废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 过程:
明太祖 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设内阁
明成祖
内阁制正式形成
明宣宗
明神宗
授予阁臣票拟权
部权尽归内阁(张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