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考试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二 三大经济地带和资源跨区域 调配(<图文>P73)
读“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划分图”(课本P12),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76 89
(1)将下列备选答案前的数字序号分别填在相应的经济地带后的横线上(6分) ①太湖平原②河套平原③攀枝花煤矿④秦山核电站⑤河南省⑥松嫩平原 A经济地带:① ④ ,B经济地带: ② ③ ,C经济地带: ⑤ ⑥ 。 (2)从三大经济地带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考虑,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其他农副产 品生产基地适宜建立在______B____ 经济地带,出口商品基地宜建立在 ____A____ 经济地带(填字母)。(2分) (3)A经济地带发展具有哪几个方面的优势?(6分)
常考:1、分布,《图文》P67 2、原因:自然,人为 3、危害 4、治理:
水土流失
1、分布:东北黑土流失,黄土高原黄土流失,江
南丘陵红壤流失。
自然:
a地形坡度大、b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c植被覆盖率低、d土质疏松
2、原因:
人为:
a过度开垦、放牧、樵采,Fra Baidu bibliotek乱砍滥伐,c不合 理开矿,d无计划修建窑洞
市场广阔
获得最高利润
目的 拉力 企业生产转移
推力
产业转移是多 国际
种因素综合作 经济
用的结果。
形势 变化
原生产 用地紧 张、地 价昂贵
国家 环 政策 境 调整 污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迁出区
1、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 有 主导产业,促进产业结 利 构优化
2、提高经济效益 3、环境质量提高
迁入区 1、接受劳动力__和 资源___密集型 产业,增加了就业机会,缓解 就业压力。
的是 工程和
工程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
最显著的是

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
一地形区的是
工程
(1)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2)西气东输、青藏铁路
3)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6分)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 中西、北部多,东南、南部沿海少 ;
1. 输入区:
2. 输出区:
有利影响:
1)缓解能源短缺。
有利影响:
1)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2)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 环境质量,
2)促进输出区能源结构优化, 缓解环境压力
3)推动相关产业和基础建设 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 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4)线路长,生态环境脆弱,易 被破坏
(2)黄河下游流经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制约该地区工农业 发展的首要因素是_____。国家a、为含解沙决量该小问,题采用的工程措施是 _________,工程的实施可能给b该、区植带被来覆的盖影较响好有,那些?(5分)
(3)简要描述黄河上游的水c文、特有征结_冰__现__象__或__出__现___凌__汛_(,4分) (4)借鉴美国田纳西河流域d治、理水的能成资功源经丰验富,结合黄河的具体情 况,谈谈采取哪些措施开发治理黄河?(8分)
31.9
366.5 495.2
569.5
14.9 334.9 355.1 328.0
11.3
352.6 396.3
379.9
(4)表中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长江产区对全国粮
食增产的贡献率与松辽河产区相比,其变化特点是
___;同期,与南方产区相比,我国北方产区人均粮食点有量变化
特点是
(4)和东部相比,西部地区突出的自然资源优势有那些?(4分)
答:农牧业资源丰富,矿产、能源丰富,旅游资源丰富, 边境线长,边境贸易发达。
例3、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
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下图“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
(1)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
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

?属于能源调配
3、危害:《课本》P37
生物措施: a植树造林(陡坡)、b退耕还林还草 4治理: 工程措施:平 打整 坝土 淤地 地( (黄 沟土 底塬 )) 、、 修修 小筑 型梯水田库(。缓坡)、
土地荒漠化《图文P67》
分布: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人为:过度放牧、樵采 措施:退牧还草、易地育肥、发展舍饲养殖
湿地破坏
分布:三江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人为:过度开垦 措施:退耕还沼泽、湖泊
.阅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
甲;气温年较差甲为46.7,乙为42.4,甲的气温年 较差大。且甲降水量小于乙。
大兴安岭
(1)甲、乙两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哪地更强?请用图表中的数据加以说明。(3分)
(2带),据乙图城文市信所息在判省断份出属C山于CD脉我调 推的国整 进名三农 农称大业 业:自_产 产_然_业 业_带_结 化_中_构:;的甲农:_城产稳_东_市品定_部_所深粮__季在食加__省风生工区份产,。属,延(于发长6中分_展产_)部二业经、链济三地产业 (__3_)__写_A_出_:_畜适__牧宜__A_业、__,B_、_B_C_:三__个_种_EF地_植改_加区_业善_强发_农_农,展_业业_C的_生_基:主_林态础_要_业环设_农_境施_业_::_类_秸低_水型_秆产_土。_还田__流田改__失,造__科和,__技施_湿_兴农(地农肥6破分)坏
(4)近年来,B所在地形区严重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据黄土高原的经验,请 为解决该生态问题和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对策。(8分)
a植树造林 b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 c修筑水利工程
考点五 流域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1)历史上有“黄河百害,惟富宁套”之说。黄河上游______平 原和_______平原由于引黄河水形成了________农业区。(3分)
(2)与松辽河产区相比, 长江产区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粮食商品率高 B耕地面积广大 C水热资源丰富 D复种指数较高
。(双项选择)
(3)我国北方粮食作物以

主;我国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首位
的粮食作物集中分布在
一线
以南的东部平原、丘陵地区。
20世纪70~90年代北方与南方产区粮食增产贡献率及人均点有量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东部发达、中西部落后

(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
西气东输,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缓解能源短缺、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改善生态环境 减轻环境污染 。(5分)
★ ★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输入区和输出区发展的分析思路
从国家总体层面上看: 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为沿途各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带动沿线省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考点三 产业转移和工业化城市化
读某区域经济水平与劳动力分布示意图。回答
①、②、④分别表示第几产业劳动力变化?
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
通过富士康内迁案例的研究大家是否 可以总结出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劳动力丰富、 廉价、素质高
内部交易成本低
上游:设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生态建设,兴修水库,植树种草 中游:大力开展水土保持,植树种草,控制水土流失 下游:修堤筑坝,加固大堤
35.读国中粮食生产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近年来,黑龙江流域由于湿地破坏,洪涝灾害频发,导 致粮食产量受到严重影响。 (1)右图中松辽河产区所跨越的干湿地区自东向西依次为
1、开发历史悠久,经济、科技最发达。 3、人口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2、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经济国际化程度高
例题1、我国西部大开发需要几代人持之以恒的努力,我们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 奋斗的思想准备。请运用有关的地理知识,阅读下图和表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上的编号填出相应省级行政区的简称:①_青______,② _藏_____,③_川__、__蜀__。(6分) (G2D)根P(据国以内上生资产料总分值析)占,全东在国部19比逐7重8渐年的增~变大1化、99是西8年_部_期_逐_间渐__,减_东_小_部_;和东西部部和西 部人均GDP的变化东是部_逐__渐__增_多__、_。西(部4逐分渐)减少,人均差距扩大 (3)从1998年~2004年,西部GDP占全国的比重逐_渐__增__多_,东、西 部人均GDP差距_缩_小____,说明国家实施的_西__部_大__开__发__战略已初 见成效。(6分)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考试复 习
考点一 中国三大自然区
(1)写出字母代表的自然区名称:A ______西__北_干__旱_半__干_旱_ 区 D______青_藏__高_寒__区___。(2分) (2)写出自然区A和D的分界线①: __昆__仑_山__-_阿__尔_金__山_-__祁_连__山________ (3分) (3)②线是_秦__岭_-__淮_河__,该线是我国 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该线还是哪些 地理事物的分界线
。随着粮食生产格局的改变,我国粮
食流通格局也开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概括为

(5)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多项
A.非农业用地比重上升
B.粮食大量出口
C.粮食单产下降
D.调整种植业结构
35 (1) 湿润、半湿润、.
(3) B(1分) 42.小麦(1分) 秦岭-淮河(1分)
(4)持续下降(1分) 不断增长(1分) 北粮南运(1分)
(5)AD(2分)
考点六 工业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化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2、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3、促进经济发展
不 利
1、失业人口增多
1、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加剧资源消耗
从总体层面来说: 促进了各区域产业分工协作和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某地理事物变化图
有利:1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2加快工业化和 城市化发 展、3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不利: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加剧资源消耗
的变化
粮 食 生 产 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 指标
人均粮食点有量(千克)
粮食产区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北方产区总计 其中:松辽河
产区
53.9 11.5
67.3 19.7
南方产区总计 其中:长江 产区
46.1 29.7
32.7 24.3
85.1 328.4 400.7 421.5
( 1 )右图示的地理事物发展过程被称为_城__市__化__。(2分)近年来, 国外许多汽车产业纷纷在此布局的主要原因是____市__场。(2分)珠 汽车产业开发源展:可1以西给电珠东三送角、带2西来气的东影输响、有3开发新能。源( 6 分)
节流:4调整产业劳结动构力,、发资展源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 (2)珠业三、角5向采周用边新转技移术的,是提__高__资_密源集利型用产率业。(2分)珠三角地 区能源日益紧张,从资源调配和产业转型的角度,解决该问题的对 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3)近年来,针对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不协调的状况,当 地应采取哪些措施加以改善?(4分) 《课本》P69
二、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问题
采取措施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行政区划调整
对城市化认识不够全面
“组团式”发展城市群
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保护进城农民的利益
环境问题
保护环境
考点四 水土流失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问题: 水土流失、荒漠化(沙尘暴)、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 湿地减少(沼泽)、土地盐碱化、土地石漠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出2条,3分)
(4)③区和④区,降水量多的是_③___,两地降水差异体现的是 __经_度_地带性(2分) (5)④区和⑤区,太阳辐射强的是__④____ 。 ③区和⑤区热量丰富 的是___⑤____,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纬_度__位_置_。(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