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考)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8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练习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据统计,到1921年2月,苏俄工人的工资中实物工资占到了工资总额的93.7%,国家银行也被取消。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当时( )
A.推行实物配给制度B.流通货币严重短缺
C.国内金融危机严重D.采取了新经济政策
解析:选A。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2月苏俄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发放实物工资和取消国家银行属于该政策的一部分,故选A项。
2.1918年1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法令规定:一切食品、个人消费品和家用物品均由国营商业和合作社供应,禁止私人自由贸易。这一规定( )
A.促使苏俄开始所有制变革
B.严重脱离了当时苏俄的国情
C.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D.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解析:选C。材料反映的是取消商品贸易,实行供应制,并未涉及所有制的变革,故A 项错误;当时苏俄处于战时状态,需要集中一切人力、物力以保障前线的胜利,因此没有脱离当时的国情,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措施有利于保障战争的胜利,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是社会主义政策的体现,故D项错误。
3.(2020·山东济南一模)1920年,俄国的农业总产量只相当于战前水平的2/3,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严重缺乏,人们要忍受着冬季严寒的侵袭。到1921年,情况更惨了。这主要是因为( )
A.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国内战争的破坏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延续
D.西方国家的封锁
解析:选C。据所学知识可知,1918~1921年苏俄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和食物配给,导致人们生活困难,故选C项;苏俄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开始的,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内战争1920年已经结束,排除B项;材料“农业总产量”下降和“日常生活用品”缺乏都是国内政策导致的,其主要原因不是西方国家的封锁,排除D 项。
4.1921年,列宁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
告。该报告指出:“小私有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小资产阶级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在有着千百万小生产者存在的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由此可见,列宁( )
A.阐述小生产者存在的必然性
B.全力准备为工业化奠定基础
C.建立符合国情的经济制度
D.认识到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
解析:选C。根据题干中“1921年”“而这种发展在有着千百万小生产者存在的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可知,列宁清楚地认识到在小农经济仍然大量存在的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必然的,是符合国情的,C项正确。
5.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间内注册的私人工业企业数量增加了1倍,国有经济成分在大工业中占优势,而小工业中私人资本占大多数。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
A.十月革命的胜利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市场体制的建立D.工业化运动的开展
解析:选B。据题干“注册的私人工业企业数量增加了1倍,国有经济成分在大工业中占优势,而小工业中私人资本占大多数”可知,国家资本主义和小工业中私人资本发展很快,这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结果,故选B项。
6.1921年5月,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同官僚主义和拖拉主义作斗争;10月,列宁在全俄政治教育委员会上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经济管理形式的战略退却;12月又明确粮食税代替余量收集制是经济政策的实质。这说明( )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存在反复和不确定性
B.列宁对新经济政策实质有多维阐述
C.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个人主观意志的产物
D.新经济政策造成了苏俄内部的思想混乱
解析:选B。根据材料“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同官僚主义和拖拉主义作斗争……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经济管理形式的战略退却……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是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可以得出列宁对新经济政策实质有多维阐述,故B项正确。
7.新经济政策实行仅仅一年时间,列宁就强调:“我们可以十分坚定地说,我们已经可以停止而且正在停止我们所开始的退却……我们走得比我们能够控制的远了一些,但斗争的逻辑就是这样。”这反映出( )
A.列宁科学分析了当时苏俄国情
B.新经济政策实施中存在政治考虑
C.新经济政策实现了工业化目标
D.计划经济体制在苏俄已开始出现
解析:选B。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在当时被认为是向资本主义的退却,“停止而且正在停止我们所开始的退却”,反映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政治考虑,故选B项。
8.国内战争时期,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1921年,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规定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所有;1927年,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这表明苏俄( )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始终不高
B.充分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C.依据国家战略调整农业政策
D.制定经济政策存在随意性倾向
解析:选C。解读题干,反映苏俄(联)政府从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到集体农庄,农业政策在近十年左右作了三次调整以适应形势变化,故选C项。
9.(2020·全国“超级全能生”联考)美国记者据他在苏联的见闻写成了《俄国人》。文中提到“俄国人每年花在排队买东西上的时间达300亿个工时,这不包括在理发店、邮局等候的几十亿个工时。这300亿工时可以使1 500万人按每周40个工时计算劳动一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可能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物配给造成食物缺少
C.斯大林体制的推行
D.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落后
解析:选C。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体制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物资供应不足,所以俄国人排队买东西,故选C项。
10.农民在新经济政策初期日益好转的情绪,很快被1922年秋工业品涨价的损失抵消了;由于广大农民不参加1924年秋冬的苏维埃乡村选举导致40%的选举无效;1925年上半年创办农会的思想广泛流传,1928年年初国家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由此可以推知( ) A.新政妨碍国家工业化
B.斯大林体制符合苏联国情
C.集体农庄的弊端显现
D.苏联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解析:选D。据题干材料“农民……日益好转的情绪,很快被1922年秋工业品涨价的损失抵消了;广大农民不参加1924年秋冬的苏维埃乡村选举导致40%的选举无效;1925年上半年创办农会的思想广泛流传,1928年年初国家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可知,苏联小农经济的现实拖累了农业和社会的发展,故选D项。
11.斯大林说:“五年计划的任务就是要在国内创造一切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必要前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