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位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
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研究与实践
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研究与实践1. 引言1.1 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研究与实践本科人才培养定位是指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明确定位、精细设计培养方案和有效实施,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和高等教育要求的优秀本科人才。
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研究与实践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对于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研究与实践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符合行业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本科人才。
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研究内容涉及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实习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旨在提升本科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通过深入研究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理论基础、实践案例和影响因素,可以为高校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和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探讨提升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策略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是高等教育领域中一个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课题,对于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全面分析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重要性本科人才培养定位是指高校根据国家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确定本科教育目标、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和优势学科领域,以及学生职业规划和发展路径的定位方向。
全面分析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
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方向,高校可以更好地结合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这不仅可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还可以提升高校的声誉和社会影响力。
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重要性还在于促进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高等教育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本科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方式,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要充分发挥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四大职能
2、建立“大内涵”发展格局
我在干部务虚会上讲过,“大内涵”发展观,是相对以“专业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狭义内涵发展观而言的,是一种以立德树人为思想引领的发展观。
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是立足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体系。
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四大职能,形成协同育人的教育教学大格局。
要建立这一“大内涵”发展格局,就要在课程上实现多样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选修的需要,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就要建立长效机制,把讲坛、论坛、学术报告、社会实践等人文素质教育活动规范化、系统化,改变“零打碎敲”的现状,形成相对稳定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就要遵循规律,创新载体,挖掘资源,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的合力,提高育人工作水平。
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领会“大内涵”建设的内在要求,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努力推动“大内涵”格局和体系的建设。
大学目标定位
大学目标定位大学目标定位是指大学在办学过程中所追求的目标和定位。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重责任。
通过明确大学的目标定位,可以使大学更好地履行其职责,提供优质的教育和服务。
首先,大学的目标定位应该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大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中坚力量。
大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需求。
其次,大学的目标定位应该是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推动科技创新。
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使命,通过科学研究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大学应该注重提高科研水平,拓宽科学研究领域,培养高水平的科研团队,积极开展前沿科学研究,为社会提供科技创新支撑。
再次,大学的目标定位应该是为社会服务,推动社会发展。
大学作为智力高地和智力资源的集聚地,具有为社会提供知识和智力支持的重要功能。
大学应该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工作,为社会培养人才、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解决实际问题等。
大学还应该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大学的目标定位还应该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对于大学的发展至关重要。
大学应该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国际合作项目,吸引国际学生和学者来校交流学习,提高国际化水平。
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学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大学的目标定位应该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为社会服务和推动社会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通过科学的目标定位,大学可以更好地履行其使命和职责,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如何通过人才引进与培养建设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与人才库
目录
• 人才引进策略 • 人才培养机制 •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 • 人才库建设与管理 • 激励与留任机制
01 人才引进策略
制定明确的人才引进计划
确定人才需求
根据科研项目和团队发展需要, 明确所需的人才类型、专业领域 和技能要求。
设定招聘时间表
引入外部优质资源,如专业培训机构和行业专家,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使员工 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鼓励内部知识分享与交流
01
建立知识分享平台,鼓励员工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促进团队内部的知识流动和共享。
02
定期组织内部交流活动,让不同部门和岗位的员工相互 了解和交流,促进跨部门合作和知识整合。
制定详细的招聘时间表,确保及 时发布招聘广告、组织面试和完 成招聘流程。
制定招聘标准
建立明确的招聘标准,包括学历 、工作经验、专业技能和综合素 质等方面的要求。
建立有效的人才招聘渠道
01
利用招聘网站和社交媒体
在各大招聘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吸引 潜在候选人。
02
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
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和输送优秀 人才。
其具有竞争力。
除了基本薪酬,还可以提供其他福利,如奖金、股票期权、健
03
康保险等,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设立奖励机制以激励优秀人才
设立奖励机制可以激励团队成员发挥更大的潜力,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奖励机制可以根据团队成员的绩效表现、科研成果、项目贡献等进行设置,以表彰 和激励优秀人才。
奖励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奖金、荣誉证书、晋升机会等,以更好地满足不同人才 的需求。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关系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关系引言科技创新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而科技创新的背后必然有许多娴熟的人才在支撑。
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辅相成,如果没有人才的支撑,再好的科技也不会被落实到实践中。
因此,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关系不容小觑。
一、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是现代社会驱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力量。
科技创新包括了传统工业的技术改进,也包括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更涉及到前沿科学的研究和产业化过程。
科技创新不仅可以改善生产力水平,还可以带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从国家战略角度,科技创新也对于促进国家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
二、人才培养的紧迫性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和动力。
可是在当下,许多企业都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
即便是在科技领域,也是如此。
如果想要拥有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我们就必须关注人才培养这个问题。
而人才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持续的投入。
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证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相互作用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支撑,而人才也是在科技创新中茁壮成长的。
在实践中,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之间有着互动关系。
比如,在某些创新领域,人才培养之后,技术创新得到加速推进。
而科技创新也为人才培养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科技创新可以带动产业发展,而这些产业也需要大批量的人才支撑。
这就说明,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互动力量是相互促进的。
四、如何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1.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政府可以加大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设。
另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也是保障科技创新的关键。
2.拓宽人才渠道。
培养人才需要多种手段,包括走向海外招才引智,搭建专业人才交流平台,鼓励跨界招聘人才等。
增加人才渠道可以让企业不断注入技术人才,促进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
3. 加强人才培养力度。
政府和企业也要加强对于人才培养的投入。
针对未来需要的人才,制订出相应的培养计划和政策,并贴合市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关系研究
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关系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才成为各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没有人才,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难以推动科技的发展。
因此,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提高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互惠互利首先,我们应认识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没有好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是无法持续的;反过来,没有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也将失去动力和追求目标。
1.1 人才培养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人才培养是推动科技创新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只有有才华、创新思维和优秀素质的人才,才能够为科技创新作出实质性的贡献。
从这个角度来看,通过科学、系统、全面的人才培养,可以提高新一代人才的整体素质,丰富人才队伍,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和源动力。
1.2 科技创新对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对人才培养的推动也是显而易见的。
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创新成果,需要有足够的人才进行支撑和实现。
同时,科技创新也能够为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要想真正培养出拥有国际化视野、强大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优秀的优秀人才,就需要持续推进科技创新。
二、加强教育体系建设,促进人才培养2.1 推进人才培养质量高素质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而他们的培养离不开高水平的教育体系。
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教育公平、素质教育等社会和生态问题,这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因此,要加强教育体系建设,打破教育的门槛,以公平、公正、公开的理念,促进人才的全面、健康、平衡发展。
2.2 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体系的建设需要建立对应的培养理念和模式。
针对不同群体、不同领域的人才,应该设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开发课程、新兴技术培训、科学技术创新实践提升等,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在优化教育培训结构的同时促进科技创新。
三、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人才成长3.1 建立大平台、大科学推进科技创新需要建立大平台、大科学的理念。
博士生培养人才培养定位、目标、未来5年的工作思路
博士生培养人才培养定位、目标、未来5年的工作思路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博士生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研究生阶段的最高学位,其培养工作尤为重要。
对于博士生的培养工作,学校需要制定明确的定位和目标,并制定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思路,以确保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和效果。
一、博士生培养的定位和目标博士生培养的定位在于培养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和学术领军人才。
博士生应具备扎实的学术基础和创新的科研能力,具备解决复杂科学问题的能力,具备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培养出能够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高端科研人才。
二、未来5年的工作思路1. 提高招生标准:要在招生入学时就把握好博士生培养的起点,加强选拔,提高录取门槛,确保招收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学术基础和研究潜力。
2. 优化培养计划:要根据博士生的学科特点和个性化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学术方向,确保培养计划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3. 强化导师指导:导师是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关键人物,要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导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加强对博士生的指导和激励,确保博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获得充分的培养。
4. 加强学术交流:要鼓励博士生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提高国际交流能力,促进国际合作,提高学术水平。
5. 强化实践能力:要培养博士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倡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鼓励博士生主动申请国内外科研项目,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6. 提高学术道德:要加强博士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直的学术素养,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维护学术风气。
通过上述工作思路的实施,可以确保博士生培养工作的全面推进,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和效果,为科学研究和学术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2000字】第二篇示例: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博士生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
科学教育与人才培养
科学教育与人才培养章节1:引言科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
科学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而人才培养是科学教育的目标。
科学家们的创新与发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因此,科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尤为重要。
章节2:科学教育的意义科学教育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高科学素养:科学知识通常被认为是人们应该掌握的基本素养。
因此,科学教育对提高人类群体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2.促进科学发展:科学教育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概念和现象,从而促进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3.提高生产力:科学教育可以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从而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
4.加强国家竞争力:拥有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成为世界强国的必要条件,而科学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章节3:人才培养的任务人才培养的任务是培养一批有科学素养、有创新能力、能够发挥作用的人才。
具体来说,这些人才应当具备以下几点:1.严谨的科学精神:这是科学家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财富。
严谨的科学精神使得科学家无论在探索新知识的路上还是在修正错误的过程中,都可以持之以恒地保持冷静和睿智。
2.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一种正确的研究方式,它是科学家探究自然的基础。
在科学教育中,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应当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3.科学的知识储备:科学家需要有并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研究对象。
4.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发明和创造的一种必要的条件。
创新能力来源于思维方式、对问题的洞察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并可以通过培养来达到。
章节4:科学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科学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应该根据教育对象的特征和目标来加以确定。
总的来说,科学教育中主要的方法和途径包括以下几种:1.实验:实验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科学原理,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
2.模型:模型是一种抽象概念的物质载体。
人才队伍建设及培养的具体实施思路、途径和方法
人才队伍建设及培养的具体实施思路、途径和方法1.引言1.1 概述人才队伍建设及培养是一个国家、一个组织或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优秀的人才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人才队伍建设旨在通过合理规划、有效培养和准确引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专业过硬的人才队伍,为国家和社会的繁荣做出贡献。
在当今世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人才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因此,各国都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与此同时,企业也越来越认识到,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效能的人才队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人才队伍建设及培养需要采用一系列科学的思路、途径和方法。
首先,要制定明确的发展方向,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性,以保证人才队伍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及时发现人才队伍的问题,为进一步改进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本文将从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展开讨论,重点探讨如何制定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决策者和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人才队伍建设及培养的具体实施思路、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动人才的成长和发展。
只有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环境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才能真正发挥人才的潜能,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双赢。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依次展开对人才队伍建设及培养的具体实施思路、途径和方法进行阐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介绍人才队伍建设及培养的重要性,并明确本文的目的。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是人才队伍建设,我们将背景介绍这个话题的背景,包括由来、重要性等方面的内容,并设定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
第二部分是人才培养,我们将介绍包括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方面的方法,以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第三部分是实施思路,我们将提供制定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等实施思路,以确保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取得良好的效果。
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定位;
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定位摘要: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现代社会将人才看作是核心战略资源,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另一方面也使得大学生面临着越发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高等教育传统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出现了许多问题。
必须认识到,新形势下,高校面临着新的发展需求,需要针对既有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确保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高校应该树立起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自身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前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持续深化,加深了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也使得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
党的十七大指出,应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通过教育事业的稳健发展,促进国民素质全面提高,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部专门出台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多个层面构建起相对完整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框架,要求高校需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做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工作,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人才。
1 新形势下社会对于人才的新要求从目前来看,许多高校在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时,都存在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高校本身承担着培养高端人才、发展科学技术的使命,在发展过程中,高校应该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强国战略的有效落实。
必须明确,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依然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主要体现在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陈旧,教育结构不合理等方面,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必须准确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更好地顺应社会需求[1]。
新形势下,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1综合型人才综合型人才是现代社会发展对于人才资源提出的新要求,新形势下,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推动了学科的相互融合,想要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不能只了解某一个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科学界如何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
科学界如何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于优秀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科学界若要保持创新活力,不断推动科学的进步,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是关键。
首先,科学界要能够提供有吸引力的研究课题和项目。
科学研究的魅力在于探索未知、解决难题,为人类的知识宝库增添新的内容。
因此,科研机构和团队应该积极关注前沿领域和社会需求,提出具有挑战性和开创性的研究课题。
这些课题不仅能够激发人才的兴趣和好奇心,还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工作对于社会和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比如,在气候变化、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热门领域,设置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研究项目,吸引那些有志于在这些领域做出贡献的人才。
良好的科研环境是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基础。
这包括先进的实验设备、充足的科研经费、高效的管理机制等。
先进的实验设备能够让科研人员更好地开展实验和研究,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
充足的科研经费则能够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让科研人员无需为资金问题担忧。
而高效的管理机制能够减少繁琐的行政事务,为科研人员创造更多专注于研究的时间和空间。
待遇和福利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虽然科研工作者往往更注重科研本身带来的成就感,但合理的薪酬、完善的福利保障以及良好的工作条件,能够让他们更加安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比如,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水平,解决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实际问题,让科研人员没有后顾之忧。
在培养优秀人才方面,导师的作用至关重要。
一位优秀的导师不仅要有深厚的学术造诣,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指导能力和育人精神。
导师能够为学生指明研究方向,传授研究方法和经验,帮助他们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导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研究能力,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探索。
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学生能够更快地成长为优秀的科研人才。
此外,科学界还应该为人才提供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机会。
科学研究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同领域、不同国家的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够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人才则是科技创新的核心。
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本文将从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探讨其关系。
科技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科技创新不仅可以提高生产力,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
科技创新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和创新能力,而这些都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来支撑。
因此,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科技创新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基础。
技术基础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没有技术基础的支撑,科技创新就无从谈起。
技术基础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方面。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用研究是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过程,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
技术开发是将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和服务的过程,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结果。
这些都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来支撑。
科技创新需要有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科技创新的核心,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
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环境等方面。
创新思维是指具有开放、包容、敢于冒险和创新意识的思维方式。
创新方法是指具有科学、系统、实践和创新性的方法论。
创新环境是指具有良好的创新氛围、创新机制和创新文化的环境。
这些都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来支撑。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资源,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
人才包括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创新人才等方面。
科学家是科技创新的灵魂,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者。
工程师是科技创新的实践者,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执行者。
技术人员是科技创新的技术支撑,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
管理人员是科技创新的组织者,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协调者。
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创新源泉,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创造者。
这些人才都需要有一定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才能支撑科技创新的发展。
人才培养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
人才培养是指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等方式,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被广泛认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科技创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人才培养则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和支撑。
本文将探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并探讨如何改善人才培养以满足科技创新的需求。
一、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引擎。
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知识,科技创新可以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国家竞争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福利。
科技创新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技术开发等环节,它们共同推动了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突破。
二、人才培养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
只有拥有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才能推动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
人才培养是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的基础,而培养科技人才需要从各个层面推进。
首先,教育部门应注重基础教育的质量,加强科学、技术和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其次,高等教育机构应通过改革教育体制、优化课程设置等方式,培养更多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科技人才。
此外,企业和科研机构也需要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更好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的科技人才。
三、改善人才培养以满足科技创新的需求为了满足科技创新的需求,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人才培养。
首先,要加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人们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度和参与度。
通过开展科普活动、组织创新竞赛等方式,激发公众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其次,要加大对科学研究和创新的投入,增加科研经费、改善科研设备和实验条件,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研究环境和条件。
此外,应加强科技人才的跨界交流和合作,鼓励不同学科领域间的合作,促进知识的交叉和创新的融合。
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互动关系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科技创新需要人才的支持和推动,而人才培养则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引领和影响。
科技创新可以为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而人才培养的进步又促进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因此,只有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互动关系,才能实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和协同发展。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最重要和最基础的,直接关系到专业口径、课程构建、教育组织方式以至教育方法等问题。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高等职业教育类学院在开设相关专业时的就应该确定的。
如果定位不准确将导致教学运行、教学管理和就业中的一系列具体问题。
如:学生觉得课程太难、实践环节太少、学的知识没有用,找工作太难。
而教师觉得学生底子太差、理解能力差等等、教学困难。
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呢?作为一线教师我认为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根源就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问题。
如何才能科学的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呢?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分析这个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的学院如何培出合格的学生呢,什么样的学生才能是合格的学生呢?所谓合格的学生应该是会学习,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相关职业的适应能力。
即便是一所最优秀高职院校,具有非常完善的教学大纲,有着富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也不可能把学生在今后工作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讲出来。
所以我认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从如下几方面考虑一、把握市场导向社会对某一类人才的需求会因时、因地而变化,与一定的市场、职业、技术等条件有紧密的联系。
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欢迎,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预测,未雨绸缪,适时、超前地开办有发展潜力的专业。
高科技的日益发展,使传统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断地发生裂变,这种裂变又不断促使产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也引起了产业岗位的不断调整,旧的岗位不断消亡,新的岗位又不断产生,即使是同一个岗位,也会因时代的变化而会注入不同的劳动内容和要求。
越来越频繁的岗位变更和职业流动,需要劳动者对不同岗位有更强的适应性,进而需要教育不仅要有结构性的对接,更要有功能的整合。
因此,如果高职教育在新的社会需求特点面前无动于衷,那么,高职教育就难以在变化起伏大,发展不均衡的人才市场运行中找到自己的应有位置。
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研究与实践
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研究与实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才的培养成为了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关键问题。
特别是在教育领域,本科人才的培养更是承载着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和重任。
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研究与实践,是当前教育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出发,探讨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以及相关的研究和实践。
一、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本科人才培养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和重点,它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首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包括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本科人才培养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
这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团队合作素质等方面。
综合来说,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应该是全面发展,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研究,旨在找出最适合本科学生的培养模式和方法。
这方面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本科学生的成长特点和需求。
本科学生身处成长阶段,他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兴趣爱好与成年人有很大不同。
需要研究本科学生的特点,找出最适合他们的培养方式。
研究社会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需要研究社会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找出最适合社会需求的培养模式。
研究国家的发展战略和需求。
国家的发展战略和需求会对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需要研究国家的发展战略和需求,找出最适合国家需求的培养模式。
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实践,是研究的重要一环。
在实践中,需要结合研究成果,制定出最适合本科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这包括制定教学计划,设计实践项目,建立评价体系等方面。
在实践中,可以探究学科间的融合教育,进行跨专业的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践中,可以引入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可以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促进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实践。
在实践中,还需要完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机制和路径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机制和路径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资源。
因此,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机制和路径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科技创新的机制1.政策机制政策机制是国家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该制定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创新的政策,包括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和支持。
2.企业机制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应该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采用更加开放和灵活的方式来推进创新。
例如,企业可以采取创新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形式来促进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3.科学研究机制科学研究机制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能够带动企业和产业的创新发展。
国家应该加大对科学研究的投入,并建立完善的科研评价机制,鼓励科学家开展高水平的科研工作。
二、人才培养的机制1.教育机制教育机制是人才培养的首要环节,应该建立完善的教育制度和评价机制,让学生早期接触到科技创新,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企业机制企业应该重视人才培养,并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机制。
例如,企业可以建立专业的培训机构,提供全方位的培训服务,让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素质。
3.科学研究机制科学研究机制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国家应该加强对科学家的培养和支持,吸引更多优秀的科学家加入到科技创新的事业中。
三、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路径1.多元化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应该遵循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无论是企业、科研机构还是高校,都应该尽可能地开放思路,加强协作与交流,形成强大的创新联盟。
2.人才引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还需要加强人才引进机制的建设。
国家应该制定更加完善的人才引进政策,引进更多的高层次人才,不断壮大科技团队和队伍。
3.开放性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还需要倡导开放性创新。
不同领域的人才应该相互交流,创新思路应该参照国际先进水平,并具备自主创新的魄力。
总之,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路径和途径,需要建立完善的机制和途径,推动构建具有创新力的社会和经济体系,让创新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优势。
科学教育与人才培养
科学教育与人才培养科学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学知识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越来越重要。
科学教育作为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对于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科学教育如何促进人才培养。
一、科学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意义科学教育在人才培养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科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使他们能够了解现代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其次,科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具有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最后,科学教育还可以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能够在科技领域中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
二、科学教育的教学策略科学教育的教学策略是科学教育成功的关键。
教学策略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通过多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观察中发掘,从而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应该加强科学教育与现实问题的联系,让学生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最后,要注重跨学科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学科的知识和理论,更好的完成跨领域的任务。
三、科学教育与现代人才需求科学教育与现代人才需求密不可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
因此,科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现代人才所需的核心能力和素养,如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
这些素养和能力是现代行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在对现代人才培养的贡献中,科学教育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教育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的价值,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具有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这一切都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的发挥所长提供了条件。
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生物科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前沿学科,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挑战,如疾病防治、环境保护、粮食安全等,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了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紧密围绕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能够在生物科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在定位方面,应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以及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类型。
例如,一些综合性大学可以侧重于培养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为生物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输送力量;而一些地方院校则可以更多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当地生物产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需求。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一)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是构建学生生物学知识体系的基石,应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课程。
数学课程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为学生后续学习生物统计学等课程提供数学工具;物理课程如大学物理,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物理过程;化学课程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是学习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基础;生物学课程则应涵盖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核心课程,使学生对生命现象的基本规律有全面的了解。
(二)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体现生物科学专业特色的关键,应包括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进化生物学等课程。
这些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命活动的分子机制、个体和群体水平的生命过程以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三)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应包括实验课程、课程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
实验课程应与理论课程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课程实习可以安排学生到相关的科研机构、企业或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毕业实习则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进一步锻炼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毕业论文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项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养。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策略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策略
种子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材料科学、材料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等多个领域,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具备科学素养、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本文将主要从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策略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科学素养培养: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科学思维能力,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工程素养培养:培养学生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工程项目的设计、实施和管理。
(三)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科技创新中作出突出贡献。
(四)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协调合作,有效完成团队项目。
(一)强化基础课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打牢学生的基础知识。
(二)鼓励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工程案例的解决,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三)搭建科研平台:给学生提供科研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五)加强实习实训:加强学生的实习实训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培养具备科学素养、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培养策略包括强化基础课程教学、鼓励实践教学、搭建科研平台、开展团队合作活动和加强实习实训等。
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为我国科学技术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定位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三者之关系?对于大学来说,人才培养是核心,科学研究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前提条件,人才培养是服务社会、传承和创新文化的直接表现。
人才培养是原点、根本和核心,没有人才培养,不能称其为大学。
科学研究首先源于教与学过程中的求知、探索、解惑、授业之需要,这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科学研究的副产品是服务经济社会,经济社会也会对学校加以足够的回报,学校从而能更好地开展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最终完成文化传承创新。
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应该围绕人才培养而开展,不能脱离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要通过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来实现。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四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应该齐头并进,在学校内部只能有限程度的相对独立,不能人为制造割裂和对立。
任何有意无意单独强调一个方面的做法都是狭隘和有害的。
首先,要处理好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关系。
当前,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既对人才培养构成严重危害,同时也不利于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因此,推进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协调发展,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其次,要建立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机制,确立以教学质量为核心,并综合考虑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贡献的教师业绩考核体系。
一方面要彻底扭转以科研评价教师的片面做法,突出人才培养工作的质和量在教师业绩评估中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也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必须以高水平科学研究为支撑的观念,鼓励教师重点开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理论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把办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身上,重视学生的体验、学生的成长,将教师的教学投入、师德、对教师授课质量的评价等确定为教学评估考核的核心内容。
结合我校人才培养实际工作,第一,要继承好聊城大学多年来重视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研究,抓实常规教学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第二,要弘扬好聊城大学崇教、尚学的精神,发扬好教师热爱教学、奉献教学的传统;第三,要把借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做强教师教育、国防生教育特色,发挥好文理工艺多学科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优势等;第四、抓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把建立起的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拔尖人才与大众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落到教学过程之中;第五,正视本科教学存在的主要挑战和问题,地方高校越来越重视本科教育质量在内涵建设中的核心地位,竞争的力度越来越大。
我们的本科教学有良好的传统和历史积淀,但仍存在影响发展的问题:如我们能为学生提供的课程总量不足,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标准尚不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要求,少数学生存在悠闲迟到、旷课现象,少数教师教学精力投入不足的问题,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问题等,这些都对“学在聊大”形成冲击,需要通过改革与加强管理加以克服。
有人说,家长上孩子的第一人老师,还有人说什么样的家长会带出什么样还的孩子,孩子的性格....是家教问题,同样,在工作单位也是一样,好的老师带出的徒弟也是好的,刚从大学出来的学生进入社会需要重新塑型,塑造成,与家长是一样的,严师出高徒认真的态度也是传承的一部分内容,科研的精神传承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双击自动滚屏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8-29 阅读:789次2012年8与23日,美国Arkansas大学信息科学系徐晓伟教授应研究生部丁老师之邀,做了一场题为“社会网络中的数据挖掘”的精彩报告。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进步,时下,已经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那么在众多的信息中,数据一词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成为众多的科研单位所关注的对象。
徐教授的报告内容,正是大家长期所关注的。
下午两点,报告还未开始,会场已经座无虚席。
报告会上,徐教授首先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及其实验室的研究与项目,之后徐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为大家介绍了数据挖掘中的聚类算法等相关知识。
讲解过程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使得在场的每一个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一些同学也会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时而低头记下笔记。
时不时,会场上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
报告结束,在Q&A时间,会场的研究生踊跃发言。
针对每一位研究生的提问,徐教授都认真的聆听并给予详细的解答;对于在报告中出现的一些算法的设计部分,徐教授还和大家认真的进行探讨。
讨论过程中,徐教授对所里研究生们严谨的科研态度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徐晓伟教授,是我所87届的毕业生,他在数据挖掘领域的研究成果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实际的工程与科研领域中。
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报告,让同学们对数据挖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徐老师的近距离交流与沟通,让我们对徐老师积极探索、严谨治学的科研精神所倾倒,并进一步激励了在读的研究生们勤奋学习,创新进取,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
至此,此次报告会在同学们意犹未尽中圆满结束。
首页>> 各地>> 人文华东>> 华东学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离不开对经典的传承——访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王建民2014年01月08日16: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记者张清俐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150诸如《资本论》这样的经典如何体现学术价值?当代学术成果的“出产”往往“得益”于二、三手研究材料的再加工。
学术原典在当代研究中的价值正在不断被削弱,而这样的快餐式研究方式究竟能为后世留下多少有价值的东西?近日,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王建民就相关问题接受了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的采访。
中国社会科学网:您认为什么样的作品应该被遴选为经典?王建民:谈到“经典是如何形成的”这样的话题,恐怕要先说说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尊为经典。
我认为,能够在学术史上尊为经典的作品大致应具备这样一些品质:(1)开创了某一学科的先河,即作为拓荒之作,较为系统地探讨了某学科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等,使得任何踏进该学术园地的当代和后世学者必须在她面前驻足,甚至在围绕着她徘徊,绕过去是不可能的。
(2)解决了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提出了在学术史上影响深远的问题,即使没能解决之,但却向后世学者预示了继续前进的道路。
顺便说,从推进学术进步的角度看,欲使众多学者走出在迷茫中徘徊的困境,有时候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还来得重要。
(3)围绕该作品及其作者,在学术史上形成了有影响的学派。
中国社会科学网:可否就您认为的经典作品,举例说明?王建民:以上述尺度衡量,举例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无疑称得上是经典。
首先,《国富论》是公认的经济学开山之作,它对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如劳动、分工、价值、价格、资本、工资、利润、利息、地租、生产、分配、收入、税赋等等,都进行过深入探讨,形成了分工理论、价值理论、货币理论、资本积累理论、分配理论、税赋理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等系统的经济学理论。
其次,《国富论》试图以劳动价值论为基本方法构建其理论大厦,尽管存在着大量的矛盾和不彻底(这在学科初创时期绝对是不可避免的),但这是经济学说史上以一个基本方法贯彻经济学体系始终的首次尝试,在科学上有着重大意义。
就对科学发展的引领来说,比如,《国富论》第二篇第一章“论资财的划分”中谈到人民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才能可以成为日后获取利润的资本,这一观点直接成为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人力资本理论的源头。
后来的发展中,人力资本学说从一般经济学中分化出来形成相对独立的理论,直至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枝——教育经济学。
在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舒尔茨的学术贡献中,人力资本理论构成了其中的重要部分。
再如,《国富论》中提出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及其带来的诸多问题,虽然已经过去了两个多世纪,许多经济学人留下探讨文字无数,但至今仍难说有很令人满意的结论。
不必说,《国富论》问世后,以这一作品为渊源,后来经过李嘉图的强力推动,形成一个我认为堪称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个真正的经济学派,对当时和后世影响深远,以至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他的价值、货币和资本理论就其要点来说是斯密—李嘉图学说的必然发展。
如果说作为经典的《国富论》是经济学说史上第一座高峰,《资本论》的高度则是一览众山小的。
马克思说自己的学说是斯密—李嘉图学说的发展。
但这个发展是革命性的。
例如,在经济学说史上,马克思首次发现并论证了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科学地区别了劳动和劳动力这两个范畴,克服了斯密—李嘉图学派的矛盾,为在劳动价值论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说明剩余价值的起源扫清了道路。
远不止如此。
作为经典的《资本论》决不仅是斯密—李嘉图学说的直接发展,而是创立了一个从方法、范畴、基本原理等全新的经济学体系。
就方法说,例如,贯穿全书的唯物辩证法;就范畴说,例如,关于价值实体、价值量、特别是关于人类探索了二千年之久而无果的价值形式的研究;就基本理论说,例如,制定了严密而完备的剩余价值理论等。
中国社会科学网:对于经典的形成,哪些因素是关键性的?有人认为当代难产学术经典,少见学术大师,您怎么看这种评论?王建民:经典是如何成就的,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
但有一个因素不可或缺,即她往往是学者们艰苦劳动的、有时甚至是毕生心血的结晶。
还是先以文学为例,大家知道歌德的鸿篇巨制《浮士德》,她消磨了作者60年的光阴。
在学术领域,《资本论》的创作史也是大家不陌生的,这本无产阶级的“圣经”耗费了马克思40年的心血。
还有一点也许不能不提:经典之作,应该是学者把自己的生命降低为手段,而视知识、学术、真理为至高目的的结果。
不必说,像恩格斯批评的那种人,一肚子对职位和收入的担忧,满脑袋向上爬的念头,是出不来经典之作的;更不必说,对时下的那些厚着脸皮捞经费,搭个草台班子搞项目的所谓科研,我们可期待的只能是极品垃圾。
为何当代难产学术经典,少见学术大师?从国际学术界看,这一问题未必真实。
例如,路德维希·冯·米瑟斯及其专著《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学分析》就是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不能不认真对待的人物和作品;例如,要理解20世纪西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丹尼尔·贝尔及其《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很难不令人注目。
但这一问题在当下我国学术界却大致是真实的。
至于说到问题产生的原因,这要检讨整个20世纪后半期的中国学术史,要检讨我们的教育体制,要检讨我们当下学术评价机制。
现在活跃在学术舞台上的中青年学者,面对着浮躁的物质主义的诱惑,被追求数量的“学术GDP”所挟持,对学术存敬畏之心者比白乌鸦还要稀少,如何指望产生经典和大师?那个有名的“钱学森之问”是向我们的整个历史和现实提出来的,对它的回答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中国社会科学网:经典之作对于当代学术研究有着怎样的价值?王建民:前面谈到什么样的作品可尊为经典的问题时,我提到一个意见,即经典之作中应当蕴藏着对该领域学术发展产生长远影响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