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与通透性因子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与通透性因子的研究进展刘析;张颖;陈小丽【摘要】Primary focal periodic glomerular sclerosis(FSGS) is one of the main pathological types of steroid-resistant nephrotic syndrome,and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teroid-resistant FSGS is poor.Most of the patients will progress to end-stage renal disease which needs dialysis or kidney transplantation.It has been speculated that some circulating permeability factors ha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disease by researchers in recent years,such as cardiotrophin-like cytokine 1,CD4o antibodies and soluble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eceptor(suPAR),but the definite proof still needs to be discovered.The suPAR might be used as a diagnostic biomarker of primary FSGS.%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是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理类型之一,耐药性的FSGS预后较差,大部分将进展至终末期肾病,需要透析或肾脏移植.近年来,有临床观察提出FSGS患者体内可能存在一种与大量蛋白发生相关的循环因子,随后在动物实验以及体外观察证实了循环因子的存在.目前已提出心肌营养素样因子1、抗CD40抗体以及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受体(suPAR)是潜在的循环因子,但确切的证据还有待发现.其中suPAR也可能是作为诊断原发性FSGS的生物标志物.【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7(023)017【总页数】5页(P3445-3449)【关键词】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循环因子;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受体【作者】刘析;张颖;陈小丽【作者单位】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内五科,重庆401120;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内五科,重庆401120;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内五科,重庆401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periodic glomerular sclerosis,FSGS)是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理类型之一,据估计,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原发性FSGS占40%[1]。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血液净化治疗
m 浆吸 附疗 法(l ma b opinP ) 首 先 pa srt ,A 是 s a o
到 了较 好 的效 果 。2 1年 卫生 部 《j液 净化 标 准 00 I I 【 操 作 规 程 》 已明确 将 F GS 为 血浆 鬣 换 、 免疫 S 作 吸 附 治疗 的适 应 症 , 日本 更是 早 已将 F G 的 皿 SS
屏 障对 蛋 白通透 性 增 高 ,引起 蛋 白尿 。 有 C F 含 P
胞骨 架 S f l l
疏 水 性 等 物 理化 学 结 合 方 式 针 对 性 吸 附 免疫 球 蛋 白 、免疫 复 合物 、补 体 等 。Moio i ( n r n等 Re c F i2 0 年第 3 )应用 S A治疗 难 治性 F GS 7 al 0 1 . 期 P S , 例 中有3 N有 效 。D na J m o p r 1 9 8 a tl( S c A Ne ho. 9 1
年第 9 ) 期 夜用 蛋 白A 附治 疗移 植 后F GS2 , 吸 S 例
结 构 的 破坏 并 激 活 足 细胞 J . T T 信 号通 路 AK S A 产生 蛋 白尿 。 o t 用 E lA检 测 发 现激 素抵 S uo等 乙S 抗 F GS患者 T . S GF B较激 素敏 感 患者 及正 常 入 水平 明显 增 高 。另 外 ,F GS的发病 与疾病 进 展 S 与脂 质 代谢 紊乱 有 关 , 改善 高脂 I症 状 态 能延 缓 f l = 【 肾小球 硬 化 的进 展 。 以上 研 究为 F GS的 各种 l S f l l 液 净化 治 疗 提供 了理 论基 础 。
NS 解 ,其 中5 %的痫 例 平 均 随 访2 个 月未 见 缓 5 7
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的诊断与治疗
系膜 增 生 型 F S G S ( m e s a n g i a l h y p e r c e l l u l a r F S G S ) 。
伴 明显 的足 细胞 增生和肥大 ,病 变可呈节段性或全球性 。
增 生 和肥 大 的 足 细 胞 可 充 满 肾 小 囊 腔 , 并 可 见 胞 浆 蛋 白滴 及空泡样变 , 球囊粘连和玻璃样变不常见 。 系膜 细胞 增 生 、 肾小 球 肥 大 和小 动脉 壁 玻 璃 样 变也 不 常 见 。 其 他 肾小 球 可
肌酐上升达 3 0 %以 上 , C s A应 减 量或 停 药 。
的F S G S临床表现特点可以从 以下几点简要阐明 :①蛋 白
尿量 及 肾病 综 合 征 : 目前 比较 一 致 的 看 法 是 顶 端 型 F S G S 的 患者 更 多 的 表 现 为 大 量 蛋 白尿 和 肾病 综 合 征 , 且 起 病 迅 速 。塌 陷 型 F S G S肾病 综 合 征也 很 常 见 。 S t o k e s 等 】 还 报 道 细胞型 F S G S肾病 综 合 征 常 见 。门 周 型 F S G S肾病 综 合 征
诊 ,国际 肾脏病理学 会在 2 0 0 3年的建议 中对病理标本制 片作出 了如下要求 :光镜标本应为 3 1 x m 的薄 切片 :应作 HE 、 P A S 、 Ma s s o n三色及 P A S M 全套染 色 ;全片不应 少于 1 O个肾小球 : 最好观察 1 5张连续切片等建议[ 8 l 。
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PPT演示课件
4
诊断要点
成人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确诊有赖于肾活检病理诊断。
以下几点有助FSGS 诊断: ①早期存在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起病就存在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 尤其成年患者更突出; ②镜下血尿发生率高。约2/3 的FSGS患者见镜下血尿; ③尿蛋白的选择性差。尽管一些患者早期也可出现选择性蛋白尿,但 多数FSGS 患者为非选择性蛋白尿(微小病变患者则以选择性蛋白尿多 见); ④肾小管功能受损。FSGS 患者尿中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 尿溶菌酶水平升高,尿渗透压降低; ⑤血清IgG 水平。血清IgG水平明显降低,其下降幅度超过尿中IgG 的丢失量; ⑥对激素治疗的反应差。一些FSGS 患者早期激素治疗敏感,晚期激 素治疗抵抗。
Li Fan,et al. Int Urol Nephrol. 2012 Jun 9. [Epub ahead of print]
成人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D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治疗FSGS 都获得良好的效果,其机制是: ①减缓肾小球硬化的进展速度; ②降低发生肾功能不全的危险性,使蛋白尿在1~3g/d 的患者发生肾 功能不全的危险性(血肌酐值倍增)下降>50%,蛋白尿超过3g/d 者危险 性下降>65%; ③降低蛋白尿,减少尿蛋白>45%; ④降低血压,避免高血压带来肾脏进一步损害。
CNI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0.4~0.5mg/kg.d)较激素单药治疗更可 能获得临床缓解。对于糖皮质激素依赖或抵抗患者,CNI较CTX可更快达到 缓解并有可能获得更高的完全缓解率。
他克莫司作为新型的CNI,曾有研究显示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FSGS 的疗效优于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FSGS,而不良反应少于后者。而 有小规模研究,与环孢素A对比,其免疫活性更强,起效更快,可有效降 低尿蛋白,临床缓解率高,缩短治疗时间,增加治疗信心,减少并发症, 改善治疗效果,可有效治疗环孢素A抵抗或依赖型FSGS患者。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健康宣教PPT
谢谢观看
FSGS可以导致肾功能逐渐下降,严重时可能引起 肾衰竭。
什么是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病因
FSGS的病因多样,可能与遗传、感染、药物或其 他基础疾病有关。
确定病因对于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什么是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水肿、蛋白尿、高血压等。
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需定期检查。
常用的药物包括免疫抑制剂、利尿剂等。
治疗方案需个体化,根据病情调整。
怎样治疗和管理? 生活方式调整
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有助于管理 病情。
低盐、低蛋白饮食可减轻肾脏负担。
怎样治疗和管理? 定期随访
患者需定期复查,监测肾功能及病情变化。
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随时反馈病情。
为何重视FSGS的管理?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健 康宣教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就诊? 4. 怎样治疗和管理? 5. 为何重视FSGS的管理?
什么是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 硬化?
什么是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定义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是一种肾小球 疾病,表现为局部的肾小球硬化。
何时就诊?
何时就诊?
症状出现
如出现水肿、尿液泡沫多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早期诊断有助于改善预后。
何时就诊?
定期检查
高风险人群应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
通过血液和尿液检测监测肾功能变化。
何时就诊?
医生建议
医生会根据病情发展建议适时就诊。
遵循医嘱可以帮助控制病情。
怎样治疗和管理?
怎样治疗和管理? 药物治疗
内科学:肾小球疾病(二)
三、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 金属结合蛋白——微量元素不足; 药物结合蛋白——药物浓度增高而毒性增加,药物半 衰期缩短而减小药物疗效。 氧化脂蛋白——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基质增多,也促 进动脉血管硬化。
四、肾功能损伤
1.急性肾衰竭 肾前性:有效血容量不足, 2.肾小管功能损害
二、病理
(一)WHO分类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原发性肾小球疾 局灶性节段性病变
病的病理分型
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弥 漫
未分类的肾小球肾炎
性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肾 小
①膜性肾病
球 ②增生性肾炎
肾 ③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致密沉积物性肾小球肾炎
炎
新月体肾小球肾炎
大量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膜
分子屏障
受损
电荷屏障
血浆蛋白的通透性↑ 原尿中蛋白含量增多
大量蛋白尿
二、血浆蛋白减少
摄入蛋白 肝脏合成
尿中丢失 NS
消化道吸收
消耗
低蛋白血症机制
三、高脂血症和脂尿
血胆固醇或(和)甘油三脂、磷脂明显增高, LDL、VLDL增高。
机制:
(1)肝脏代偿性合成脂蛋白增加;
(2)外周利用、脂蛋白分解减少。与动脉硬化、 血栓形成、肾小球硬化有关。
第二章 肾小球疾病(二)
第六节 肾病综合征
( Nephrotic Syndrome,NS)
是各种肾脏疾病,主要是肾小球疾病所致的临床综合征,特征性
的临床表现: 1. 大量蛋白尿(≥3.5g/d)
2. 低血浆白蛋白(Alb<30g/L) 诊断必需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诊断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我国发病率高,可有多种不同临床表现,治疗反应和预后变异甚大。一般可依据免疫荧光特点分为IgA和非IgA的系膜增生性肾炎,前者免疫荧光以IgA为主,后者则以IgG或IgM为主沉积于系膜区。光镜应依据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程度、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开放及受压情况,分为轻、中和重三级。对治疗反应及预后不一。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诊断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更新日期: 12-07 #e#近年来,我国肾活检技术得到迅速推广,使我国肾脏疾病的病理诊断、特别是肾小球疾病的诊断水平获得长足进展。但确实也存在某些问题,亟待得到重视和改进。首先应明确肾活检的病理诊断是光镜、免疫病理和电镜的综合诊断。各地应尽快创造条件或积极协作,使之具备肾活检病理诊断的必要条件。部分单位(包括一些条件较好的综合性医院)制片质量低,如光镜切片太厚(应为2~3μm),缺乏特殊染色(PASM,PAS,Masson和其它必要的特殊染色等);少数单位肾活检标本不做免疫荧光或免疫组化,即发病理报告;相当多单位电镜下超微结构检查未放入病理学常规检查之列。部分单位缺乏熟悉肾脏病理的病理科医师或有较丰富病理知识的肾脏病科医师或二者缺乏密切合作、讨论。上述种种,极大地影响了肾活检组织正确的病理诊断,应引起高度重视和及时改进[肾脏病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24~435]。我们着重就我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诊断易引起混淆和值得重视的某些问题提出雏议,供同道们参考和指正
对于MsPGN患者应结合临床及有关实验室检查,注意与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肝硬变等全身性疾病所致肾损害相鉴别。原发性MsPGN患者也应考虑到是否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急性感染后肾炎)消散期。
二、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化病与局灶节段性硬化的肾小球病变,后者在多种肾小球疾病中均可出现,而前者则为一特定的肾小球疾病。近年来国外不少学者提倡在经典的FSGS中应增加塌陷性肾小球病中和肾小球尖端损伤两种亚型。塌陷性肾小球病(collapsing glomerulopathy,CG)有其本身的某些病理和临床特殊性。CG的病理特征为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呈局限节段性塌陷。有时为全球性塌陷,GBM表现皱缩、折迭,肾小球上皮细胞显著肿胀、肥大和增生,上皮细胞可呈多个核,胞浆含透明样滴状物或呈空泡状,绝大多数患者呈肾病综合征,尿蛋白多>10g/24h,对激素和细胞毒药物疗效差,多数病人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故CG被认为是预后较差的一种特殊病理改变的FSGS。根据报道,CG在黑人中发病率高,CG约占FSGS中5%~15%[Kidney Int, 1994,45∶1416~1424]。肾小球尖端损害(glomerular tip lesion)系指肾小球的硬化部位在相对于血管极的尿极处,一般认为该种病理改变患者对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反应较好,是FSGS中预后相对良好的一种病理改变。
从络病论治“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球 , 肾小 球球性硬化 , 肾小球节段性 硬化并伴 有球囊 黏 访至今患者病 睛一直稳定 。患者始终拒绝复检肾脏病理。 3个 7个 连 , 余肾小球系膜细胞 、 其 系膜基质节段性轻 一中度增 生 , 膜 系
12 聚湿成痰 , . 痰湿壅盛 由于久郁气 滞 , 肾络气化 功能 络气 、 络血之分 , 肾络 络气 主乎 功能 , 体 、 络 络血 主乎形 质 。络 失常 , 水湿停滞 , 聚湿成 痰 , 或过 食肥 甘辛 辣 , 致使 脾 胃之络 受 体细小狭 窄迂曲 , 致络 气郁滞 , 易 络血瘀 阻 , 且病 邪 盘踞不 去 , 伤, 脾失运化 , 痰浊 内生 , 或久病 人 络 , 血络 受阻 , 血 内停 , 瘀 形 深锢难愈 。络体失养 , 血耗 散 , 中气血 虚 涩不 畅而致 瘀血 气 络 成痰 湿瘀 血胶固于络体 , 络体狭窄塌陷 , 肾脏 气化渗 灌失常 , 使 内生 。络气推 动络血的运行 , 调节络体 的舒 缩 。这与现 代医学 水精不 能四布 , 则精微下 注 ; 络血失 于推摄 , 血不归 经则血尿 加 血管 内皮 功能对血管舒 缩功 能 的调节机 制颇 为类 似 。若 络气
不荣 ; 因此 导致 血 行迟 滞 , 血 瘀 阻或 肾之 封 藏失 职 , 络 开合 失 组成 。中医络病 中的络脉 与现 代 医学 中的血管 和神 经有 相似
常, 则发为 蛋白尿 , 血尿 , 血压 , 肿等 症 。若 尿蛋 白经久 不 性 。所 以络脉中 的孙络在 络脉 的网络层 次上 相似 于肾小 球 中 高 水 消, 精微 流失过多 , 精伤无 以养 络 , 可使络虚不荣 日趋为甚 。 则 毛细血 管袢 。在空间位置上属 于阴络 中之 肾络。 肾络有 络体 、
20 04年 0 9月来我 院初 诊 , 当时 症见 : 者双 眼 睑、 下肢 患 双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分析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分析导语: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各不相同,所以说对于患者而言,也要根据自己的病理类型,去采取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因为疾病当然应该做到对症下药,如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各不相同,所以说对于患者而言,也要根据自己的病理类型,去采取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因为疾病当然应该做到对症下药,如果你不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最科学的治疗方案,那么只会带来更加不利的影响和后果,所以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
(1) 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之一--微小病变性肾病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之一微小病变性肾病的临床特点为:病理以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为特点,起病隐匿,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占儿童肾病综合征的2/3,在成人中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20%,且多见于青年。
临床表现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型,镜下血尿20-25%,绝对无肉眼血尿。
本病理类型的预后总的来说良好。
10年存活率大于90%,死亡者大都为成人,尤其是老年病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并非肾病综合征本身,而是心血管疾病和感染,而感染往往是不妥善地使用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的副作用。
此类病理类型很少发展到慢性肾衰,因而在治疗时,及时积极控制治疗,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的。
(2)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之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之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特点为:好发于青少年,可无前驱感染,隐匿起病也可急性发作。
多伴有血尿(以镜下血尿为主)及轻、中度高血压。
本病有50%的病人用激素治疗后,可获得完全缓解,其远期预后目前仍不清楚。
对标准疗程无效的病人,其预后多数不好。
本病合并有局灶性节段性硬化,可能会发展至慢性肾衰。
(3)肾病综合症病理类型之三--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病综合症病理类型之三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临床特点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研究进展
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研究进展张莉,杨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浙江 义乌 322000【摘要】局灶节段型肾小球硬化(FSGS)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重要病因,FSGS是一种组织学模式,它可能有六种不同潜在病因,但相似的都是足细胞损伤和耗竭。
【关键词】局灶节段型肾小球硬化;终末期肾病[中图分类号]R6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03-0200-02FSGS的诊断和评估依赖于病史、临床实验室结果以及肾脏组织病理学。
尿蛋白量可以是肾病综合征范围,也可以小于肾病综合征范围。
关键是排除可能导致类似表现的其他全身性疾病或原发性肾脏疾病。
在此,我们将重点放在基于临床和组织病理学依据的FSGS评估上。
1 流行病学相对于其他肾小球疾病,FSGS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并且是ESRD的主要原因。
回顾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公开文献,并报告了每年的发病率介于每年0.2~1.8每100,000人口之间。
澳大利亚采取宽松的肾活检政策,是FSGS发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1]。
FSGS的发病率通常在男性中较高,约为女性的1.5倍。
2004年有人指出FSGS导致了美国ESRD 20年之久的增长趋势[2],发病率(以百万患者表示)为:黑人6.8,西班牙裔3.7,白人1.9。
FSGS患病率在其他人群中也为上升趋势。
在尼日利亚,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因已经从三日疟(约1960年代)转变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约1980年代),再到FSGS(至今)。
导致FSGS发病率和患病率增加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
有些增加可能归因于识别能力的提高。
肥胖和慢性炎症加重了适应性FSGS的发生率可能会上升,但缺乏流行病学数据。
在FSGS类别中,新兴数据表明与APOL1的关联定义了最有可能发展为ESRD的人群。
组织学变异预示预后具有不同的进展速度。
2 分类FSGS的分类是多方面的,包括病理生理,组织学和遗传因素。
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的病理诊断和分型
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的病理诊断和分型(FSGS)北大一院王素霞1、FSGS(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指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临床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多数表现为激素治疗抵抗,并进行性发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病理以局灶、阶段分布的肾小球硬化病变及足细胞的足突融合为特征。
2、FSGS的病因学分类:原发性或特发性FSGS;继发性FSGS;足细胞蛋白分子的变异:Podocin,α-actinin;药物毒性:heroin, α-干扰素等;肾小球血液动力学改变所致的代偿性改变;各种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进展过程。
Am J Kidney Dis 2004;43:368-3823、FSGS的基本病理特征:光镜组织学:肾小球:硬化病变: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的管腔闭塞、实性变伴有机质增多,可伴泡沫细胞浸润粘连斑(synechiae);与包曼氏囊壁粘连玻璃样变(hyalinosis):硬化区,Ms足细胞:空泡变性,增生及肥大肾小管及间质:小管萎缩,间质L-M浸润白纤维化小动脉:管壁增厚,可伴玻璃样变免疫荧光:IgM及C3+:团块样,节段性沉积,可办Clq弱+性;白蛋白,IgG,IgA+:肾小球足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吸收蛋白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全部阴性。
光镜检查:节段硬化襻:基弟膜皱缩,玻璃样物质积聚及毛细血管腔的狭窄或闭塞,含透明脂滴的泡沫细胞。
足细胞:足突融合,细胞突起消失,绒毛样变性;胞质内细胞器肿胀,空泡形成,微丝骨架斑块样聚集,溶酶体增多,高密度蛋白质吸收滴;足突与GBM玻璃,GBM裸露。
弥漫性足细胞损伤:硬化或未硬化的毛细血管襻4、FSGS的病理诊断:肾活检标本制作要规范:肾小球数目>10个,切片厚度为3um,观察15张连续切片;HE、PAS、Masson及PASM全套染色。
免疫荧光及投射电镜检查:辅助及鉴别诊断病理诊断的程序:具备FSGS的基本病理特征,以光镜组织学作为病理诊断的基础,结合临床、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除外继发性FSGS;根据FSGS的组织学变异特点,再进行病理分型5、原发型FSGS的病理类型(2004):门部型FSGS(perihilar FSGS);顶端型FSGS(tip FSGS);细胞型FSGS(celluar FSGS);塌陷型FSGS(collapsing FSGS);非特殊型FSGS(not otherwise specified FSGS,NOS)门部型FSGS:节段性硬化或玻璃样变主要发生在肾小球的门部或血管极处(>50%);常见肾小球肥大、粘连极玻璃样变;常见小动脉的玻璃样变;足细胞增生及肥大:少见;临床联系:肾小球高滤过或高压力的血液动力学改变所致继发性FSGS,常呈门部改变,应予以鉴别。
什么是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
什么是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概述】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focal glomeruloscerosis)是指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有局灶性节段性硬化或透明变性,无明显细胞增生的一类肾小球毛细血管。
可作为系膜增生、系膜IgM沉积和局灶性肾小球硬化,可是微小病变性肾病对类固醇耐药,反复发作慢性进展的后果。
亦有对激素无效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早期肾活检即为局灶性肾小球硬化。
故对本病是否作为一种独立的肾小球疾病尚有争论。
但从代表一种与其他肾脏病不同的临床病理类型,亦可作为一独立的疾病,较为常见,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病因学】(一)原发性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病因不明。
(二)继发性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1、肾小球疾病海洛因相关性肾病、肿瘤相关性肾病、糖尿病、艾滋病、遗传性肾炎、IgA肾病、先兆子痫及何杰金病等。
2、肾小管、间质与血管疾病返流性肾病、放射性肾炎、止痛剂肾病及镰状细胞病等。
3、其他肾发育不全、肥胖及老年性等。
【发病机理】大多认为肾小球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或基底膜损伤导致小球系膜组织超负荷摄取大分子物质造成肾小球硬化。
人类近髓肾单位胚胎发生早、体积大,有较高的滤过率,毛细血管内高压、高滤过最终导致结构损害,本病近髓肾单位损害出现早且严重。
可由于节段性肾小球上皮细胞损害,使基底膜上阴离子电学屏障受损,慢性蛋白尿超负荷,持续高滤过、高灌注终将导致肾小球硬化。
肾小球肥大与泡沫细胞生成在本病形成与发展中有重要意义。
在5/6肾切除动物模型中,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浆流量及压力均增加,肾小球上皮细胞明显受损,残余肾单位功能亢进,导致透明样变性。
Fogo等将原发性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的病理生理与临床相联系后,发现成人及儿童本病患者的平均肾小球面积明显大于同年龄的微小病变者。
重复肾活检亦证实,一些本病最初表现为微小病变时,即有明显的肾小球增生。
另外,在许多原发性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患者的肾小球中可见泡沫细胞,它具有巨噬细胞的组化特点,并可由循环单核细胞或系膜细胞转化而成。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怎样治疗?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治疗方法,治疗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应该吃什么药。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对FSGS的治疗尚存争议,以往认为本病疗效差,治疗比较困难,也无成熟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一般5~10年即进入肾衰竭期。
近年来,大量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积极去除及治疗导致FSGS的病因,并进行利尿、降压等对症治疗,可以促使肾病综合征的缓解,阻止和延缓病情发展。
临床观察发现延长激素疗程可增加FSGS的缓解率。
目前对于FSGS患者的治疗方法为:1.糖皮质激素应在出现激素抵抗前及时用泼尼松(强的松)治疗,剂量0.5~2.0mg/(kg·d),6个月。
诱导缓解剂量至少为60mg/d,3个月后可减量至0.5mg/(kg·d),一般获得完全缓解的平均时间为3~4个月。
因此成人FSCS所导致的NS在经过6个月的泼尼松治疗1mg/(kg·d)仍未缓解者,才称之为激素抵抗。
对于老年人,大部分学者主张隔天泼尼松治疗1.0~1.6mg/(kg·d)。
持续3~5个月。
对于激素依赖、抵抗和复发者,泼尼松加间断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可增加缓解率,环磷酰胺总量不宜超过12g。
2.环孢素(CsA)和可乐必复(FK506) 环孢素(CsA)常用剂量5mg/(kg·d)治疗6个月后可减少尿蛋白并诱导缓解,但减量或停药时常复发,所以,维持缓解应长期应用。
因该药有肾毒性,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肌酐,根据情况调整药量。
可乐必复的作用机制与环孢素(CsA)相似,剂量为0.3mg/(kg·d),可与激素合用。
常用于环孢素(CsA)治疗无效或依赖者。
3.细胞毒类药物(环磷酰胺和苯丁酸氧芥) 可作为二级疗法,但有待临床观察证实其疗效。
Banfi等在对FSGS伴NS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把患者分为3组,A组单用泼尼松(强的松),B组泼尼松(强的松)1mg/(kg·d)与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联用,C组用小剂量[0.2~0.3mg/(kg·d)] 泼尼松(强的松)与硫唑嘌呤或环磷酰胺联用。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的治疗
深圳市第四人 民医院肾内科
张海燕 博士
杨铁城 副教授
伍 强 副教授
李翠吟
[ 图分 类 号 ]6 2 6 [ 标 识码 ] [ 章编 号]6 1 9 5 (0 8 0 — 0 8 0 中 R 9 . 文献 A 文 17— 4 X 2 0 ) 4 0 8— 2
量 : . 3g B N 7 6m o /L, 1 4 , U : . m 8 1
次/ ,B : 5/ 1 mg 神 清, 分 P 1O 10 H, m
慢性 病容 , 贫血 貌 ,颜 面及 双 眼睑 轻度浮 肿 ,咽无 充血 ,扁桃 体 无肿 大 。双肺呼 吸音 清 ,未 闻及 干 湿性 音 ,心率 7次 / ,律 齐,未闻及 8 分 病理 性 杂音 。腹 膨 隆,呈蛙 型腹 ,
痛及反 跳痛 。肝 脾未触 及 ,双 肾 区
无叩击痛 ,移动性 浊音 ( ),双下 +
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
加雷公藤多甙及R s A 系统阻断剂等
治疗 。
的 代 偿 过 程 中 , 从 而 使 其 诊 断更
为 难 ( ’A a i . 9 4 o b D g t V 1 9 ;K r e
服 用 “ 的 松 5 g d , 8 后 逐 强 m / ” 0 周
下 肢 水 肿 , 而 后 渐 出现 眼 睑 、颜 3 . / , 白蛋 白: 1 . / , 总 5 L 6 g 8g L 2
胆 固醇 : 9 2 m 1L . m o / ,甘 油 三 酯 : 3
小管 问质病 变 。临床上 作 巾应 对 l :
述光镜 下 非典型 段硬 化病 , 以 叟加
部分 袢 ( 段) 生病变 。F G 患 者 发 SS
临 床 主 要 表 现 蛋 白 ,常 为 肾 综 水 蛋 白尿 。 管人 们认 识到F G ss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诊断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诊断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刘志红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占我国成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9%。
患者多以大量蛋白尿起病,常伴镜下血尿、肾小管功能受损、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
男性患者较多见,男:女为:1。
患者的临床表现在儿童和成人中有所不同,成人患者高血压和肾功能受损的发生率比儿童高。
由于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严重水肿持续存在使患者易罹患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上述并发症的出现不仅给治疗带来了困难,也是加速患者肾功能恶化,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FSGS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其中除了人们对FSGS认识水平提高外,还与高血压、肥胖等疾病发生率的增高以及环境因素(如有机溶剂等有毒物质)、特殊病原菌的感染(如病毒)和一些药物的应用有关。
需要强调的是FSGS是一病理形态学诊断名词,肾小球FSGS样病变表现为肾小球硬化性病变仅累及部分肾小球(局灶),或受累的肾小球只有部分毛细血管襻(节段)发生病变。
这类病变也可出现在其他一些肾脏疾病和肾小球疾病组织受损的代偿过程中,在确立特发性FSGS诊断之前一定要排除导致FSGS样病变的继发性病因。
此外,随着分子遗传学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研究揭示了一组遗传性FSGS疾病。
对于幼儿期起病,表现为激素治疗抵抗的患者尤应注意先天性/遗传性FSGS的排查。
目前这类患者的基因诊断还不能普遍开展,因此,建立相关的遗传基因学检测在FSGS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临床上FSGS需与传统的微小病变肾病(MCD)进行鉴别。
下面几点有助于鉴别诊断:(1)起病时就伴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者在FSGS较MCD多见。
这一点在成年患者表现的更突出。
反映出肾小球节段硬化性病变的存在。
(2)镜下血尿的发生率FSGS也比MCD者为高,约2/3患者可伴镜下血尿。
这与肾小球存在系膜增生性病变有关。
(3)尿蛋白的选择性。
MCD患者蛋白尿以选择性蛋白尿多见,而FSGS患者则多为非选择性蛋白尿。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2 . 4耳源性疾病
全无髁 突颈部 ,而使髁状 突顶部与升支直接相 连接。
大 多数患者是 以下颌发育 不对称 、面部畸形 而就医 ,其中部分 患 者 可出现颞 下颌关节 紊乱症状 。根据 其面部 发育及x线征象 ,一般不 难确定诊 断。 1. .2髁状 突发育过度 4 髁 状突发 育过度 ,又称髁状 突 良眭肥大 。其临 床特征为髁 状突缓 慢 长大 ,伴有患侧 下颌 骨的进行 性增大 ,面部发育 不对称 ,以及 由此 而致 的颌 紊乱和颌 中线向健侧偏 移。其 中部 分患者 可出现颞下颌 关节 紊乱症状 ,如 关节弹响及疼痛等 。 x线检查 可见患侧髁 状突 发育过大 ,但基 本上 保 留了与正常 髁状
x线检 查 可见 患 侧髁 状 突和 升 支 较短 ,而对 侧下颌骨体 伸长 ,常 可见患侧 下颌骨有 明显
的角前切迹 。严重者髁状 突扁平 而短 小 ,髁 突颈部 明显变 短 ,甚 至完
鼻窦炎多在前颌及 鼻根部产 生胀痛 ,后组鼻窦炎则可引起头顶、颞部及
中国医药指 南 2 1 年 1 00 2月第 8 第 3 期 卷 6 1. . 1髁状 突发育 不 良 4
一
G ie f hn Mei n , ee b r 0 0 V 1 , o 6 ud C ia d ieD cm e 2 1 , o. N . o c 8 3
文献综述 I 0 5 2
2 . 2三叉神 经痛
某 些关 节外肿瘤 亦可 引起 开 口困难 或牙 关紧闭 ,如颞 下凹肿瘤 、
翼腭 凹肿瘤 、上颌窦后壁癌 、鼻咽癌及腮腺 深叶肿瘤等 。 因此应仔 细作鉴别诊 断,不能一见有开 口受 限体征则误诊为肌痉 挛 而进行局部理疗 , 不仅会延误治疗 时机 ,而且反而加剧其他疾病 的发 这 作。因此 ,应根据有关的不同临床特点及医学影像检查所见作出诊断。
肾病综合征病理分型标准
肾病综合征病理分型标准
一、微小病变型
微小病变型是肾病综合征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主要病变特点是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肾小球基底膜正常,无免疫沉积物。
这种类型的肾病综合征通常对药物治疗反应较好,预后相对较好。
二、局灶节段性病变
局灶节段性病变是指肾脏的部分肾小球出现病变,包括局灶性肾小球肾炎和节段性肾小球肾炎。
病变通常局限于部分肾小球,表现为肾小球上皮细胞的足突融合和基底膜的损伤。
这种类型的肾病综合征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因个体差异而异,预后因个体差异和病变程度而异。
三、膜性病变
膜性病变是指肾小球基底膜的损伤和增厚。
这种类型的肾病综合征通常在成人中较为常见,对药物治疗的反应较好,但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
四、系膜增生性病变
系膜增生性病变是指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生和系膜基质的增多。
这种类型的肾病综合征在青少年中较为常见,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因个体差异而异,预后因个体差异和病变程度而异。
五、膜增生性病变
膜增生性病变是指肾小球基底膜的增厚和系膜细胞的增生。
这种类型的肾病综合征比较少见,对药物治疗的反应较差,预后较差。
六、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类型,主要表现为部分肾小球硬化、基底膜增厚和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增多等。
这种类型的肾病综合征预后较差,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因个体差异而异。
七、硬化性肾小球病
硬化性肾小球病是慢性肾衰竭的病理改变,表现为肾小球硬化、基底膜增厚和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增多等。
这种类型的肾病综合征预后较差,对药物治疗的反应较差。
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ppt课件
细胞型、塌陷型、 顶端型
1995年:Schwartz和Lewis提出“系膜增生型”
病理分型—FSGS
NOS型(not
otherwise specified)
(非特殊型)
门部型
细胞型
(Perihilar variant)
(Cellular variant)
顶端型
塌陷型
(Tip variant)
(Collapsing variant)
Am J Kidney Dis 2004,43:368
FSGS病理分型及诊断标准
亚型 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
非特异型 FSGS (NOS) 门部型 FSGS
细胞型
至少一个肾小球呈节段性细胞外基质增多、毛细 门部型、细胞型、 血管闭塞,可伴有节段性毛细血管塌陷而无相应 塌陷型、顶端型 的足细胞增生
至少一个肾小球呈现门部周围玻璃样变,血管极 细胞型、塌陷型、 处硬化的肾小球必须超过全部病变肾小球的50%。 顶端型 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性很常见 至少一个肾小球呈节段性毛细血管内增生堵塞管 塌陷型、顶端型 腔,伴或不伴泡沫细胞及核碎裂 至少一个肾小球呈现位于尿极的节段性病变(靠 近尿极的25%外周毛细血管襻),可以是细胞性 塌陷型 病变或硬化,但一定要有球囊粘连或是足细胞与 壁层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汇合 至少一个肾小球呈节段性或球性塌陷并且伴有足 细胞增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病机制
• 肾脏前列腺素(PG)合成受到抑制是 NSAIDs相关性AKI的主要发病机制。PG由 环氧合酶(COX)催化花生四烯酸(AA) 生成,NSAIDs通过抑制COX可逆性的抑制 PG的生成。
COX与NSAIDs
• COX主要由COX-1及COX-2两种同工酶, 两者均可催化AA生成PG及血栓素。目前推 测COX存在第三种异构体COX-3,它可能 是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靶点。一般认为, COX-1普遍表达于肾脏组织,而COX-2只 表达基础水平,仅在受到急、慢性炎症刺 激或其它病理状态时表达增加,但目前有 研究表明,COX-2也普遍表达于肾脏,以 肾脏髓袢升支粗段和致密斑为主,肾髓质 间质也有表达。
直接充当抗原与抗体结合后沉积于肾间质而引起 AIN。AIN的特征是弥漫性或局部淋巴细胞、浆 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NSAIDs相关性AKI 中,ATN是剂量依赖性的,而AIN是非剂量依赖 性的特质反应。最近有研究提出了另一种类型 的NSAIDs 相关性AKI:可逆性肾小管功能障碍, 其发病机制也是PG合成受到抑制,该研究认为 PG除了维持肾小球的灌注及调节致密斑的功能 外,还是调节肾小管功能的必须介质,因此PG
流行病学
• 值得注意的是,NSAIDs相关性肾损害的发 病率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改变,儿童的发病 率最低;健康成年人的发病率不足1%,但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老年人的发病率 较高,>65岁的患者,在初次使用NSAIDs 的45d内AKI的发病率为0.5%。因此,随着 全球老龄化的发展,NSAIDs相关性AKI应 该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COX与NSAIDs
非选择性NSAIDs同时抑制COX-1及 COX-2,选择性COX-2抑制剂主要抑制 COX-2,因为COX-1与COX-2均普遍表达于 肾脏,所以选择性COX-2抑制剂与非选择性 NSAIDs一样具有肾毒性。
PG合成受抑制
肾脏PG的主要作用是扩张入球小动脉,维持 肾血流量和肾小球虑过率(GFR)。在生理 状态下,肾血流量受PG的影响很小,但在肾 脏持续收缩或肾血流量减少时,为了维持 GFR,PG合成增加。病理状态下PG代偿性 合成增加的常见原因包括:CKD病史,血容 量不足(由于强化利尿或者呕吐、腹泻等) 或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如心力衰竭、NS及 肝硬化等),高尿酸血症伴随持续动脉收缩; 在这些病理状态下,PG通过减少肾小球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 急性肾损伤
潍坊目前世界上使用 最广泛的药物之一,一般认为NSAIDs有很好的临床 治疗风险-效益比。但近年研究发现,在老年患者 或合并血容量不足、慢性肾脏病(CKD)、低蛋白 血症及联合用药的患者,NSAIDs可通过不同机制诱 发多种类型的肾脏损伤。
合成的抑制引起了肾小管功能障碍,这是对肾 功能正常的患者使用NSAIDs后诱发AKI的一种新 解释,但在做出这一诊断时必须先排除ATN及 AIN。
临床表现
NSAIDs相关性AKI起病隐匿,无特异性症状 或体征,常见临床变现包括气促、乏力、恶 心、尿量减少及双下肢水肿。有高危因素的 患者可有其原发病的临床表现。患者常在体 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偶然发现血清肌酐(SCr) 增高,SCr增高可发生在用药后的任意时间,
流行病学
NSAIDs为非处方药,普遍认为其安全性好, 据估计,每天有超过3千万人在使用NSAIDs, 但有研究表明,即使治疗剂量的NSAIDs也能 引起肾功能损害。在美国,使用NSAIDs的患 者有1%-5%(超过200万患者)出现肾脏不良 反应。
流行病学
• 肾毒性药物为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所有的急性 与慢性肾损伤中,肾毒性物质诱导者占50%,肾 毒性通常与缺血性AKI同时发生,其发病率占住院 患者的2%-5%,占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的 10%-15%。使用NSAIDs的患者AKI的发病率较未 使用者高3倍多。NSAIDs相关性AKI占所有AKI的 7%,占药物相关性AKI的35%。NSAIDs中吲哚美 辛最易诱发AKI,塞来昔布的肾毒性比吲哚美辛、 布洛芬及罗非昔布小,阿司匹林则被认为最安全。
AKI 肾脏PG合成受到抑制后主要引起以下 两种AKI: 1.血流动力学紊乱介导的AKI(如ATN),肾脏 入球小动脉收缩或出球小动脉扩张,肾血流量 减少,肾小球内压力减低; 2.免疫紊乱介导的AKI (如AIN),可合并肾脏 结构的损伤,如微小病变型肾病(MCN)及嗜 酸性粒细胞浸润。NSAIDs相关性AIN发病机制 仍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可能与NSAIDs促进AA 合成白三烯,激活辅助性T细胞,进而介导的免 疫反应有关。NSAIDs还可与肾脏抗原结合或者
阻力
阻力
阻力而维持肾血流量及GFR,NSAIDs的使用 导致PG扩张入球小动脉的作用被阻断,管周血 流量减少,增加了缺血性及型肾小管坏死(ATN) 及其他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两性霉素B、 羟乙基淀粉及造影剂等)相关性肾小管损伤的风 险。有研究发现,大于65岁的老年人使用NSAIDs 时AKI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58%。最近一项前 瞻性的研究也表明,肾功能正常的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长期服用NSAIDs并不会诱导其肾功 能恶化,但是对于CKD4期或者5期的RA患者, 长期慢性使用NSAIDs会加速其肾功能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