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兴趣火花,让学生成为“乐知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燃兴趣火花,让学生成为“乐知者”
摘要: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是情感、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核心。

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火花。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便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关键词:兴趣有效课堂情境电教鼓励
兴趣是儿童学习的强大动力。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火花。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便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因此,在40分钟的目标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率,更要在“趣”字上做文章。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途径有多种,下面就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和体会,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精心设计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

在创设的情境中,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想象的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边议,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

因此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创设情境可起到良好的效果。

《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文,抓住南沙群岛的特点,描写了南沙群岛的美丽迷人与物产丰富。

这篇课文语言流畅,文质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南沙群岛的情与爱。

然而,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南沙群岛没有感性认识,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对南沙群
岛的“情”也难以激发起来。

而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这一课时,我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南沙群岛去作一次愉快的旅游。

学生们兴致盎然。

然后我又用语言描述:请大家乘上飞机,闭上眼睛。

然后,我按下录音机键,教室里响起隆隆的飞机声,逼真的声音仿佛真让学生感到乘上了飞机,来到了南沙群岛。

学生们一睁开眼睛,又从屏幕上看到了南沙群岛的美丽景色,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议论开来;南沙群岛的岛屿真多啊,南沙群岛真美啊……学生们置身于南沙群岛的美景中,心中怎能不涌动起由衷的情、由衷的爱?这里运用电教媒体,达到了“入境始与情”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
二、寓教于乐,增强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孔子看来,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

北宋教育家程颐进一步提出寓教于乐,他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

”乐学必见意趣,否则索然寡味,便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教育的目的便不可能达到。

一次我布置了一篇半命题的小作文《我想对**说》,小钟同学的文章是《我想对老师说》,文中说道:“老师,我想对您说,你可不可以每次教课文时都能做一些游戏,让我们在游戏中快乐地学到知识。

”看到这句话时,我先是一愣,继而把他叫上了讲台,通过他的解释我释然了,原来他希望的是课题导入时能采用猜谜一类的方式,课文讲解时也能适时地结合一些小游戏,比如读词语时的“开
火车读”,有了游戏,有了竞赛,学起来才更带劲。

第二天课前,我扛着手提电脑走进课堂,学生又惊又喜道:“哎呀,这堂课方老师是不是又要给我们看电影呀?”我不吭声,想给他们来个惊喜。

我展示了一系列的荷花图片:鲜艳的色彩、优美的造型、动听的音乐,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

我顺势让学生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看到的荷花,学生回答很踊跃,他们的词汇很丰富,如:千姿百态、姿态万千、婀娜多姿、冰清玉洁、亭亭玉立……当时我看到学生对荷花的感性认识已初步形成,心中暗自得意。

三、电教辅助,培养兴趣
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教师根据所教古诗的内容,创作彩色幻灯片,加上配乐诗朗诵和音响效果,再以生动的语言来再现诗中所描写的情境,把学生引入意境,学生凭借感观,通过想象与联想,就能如同身临其境,得到美的享受,自然提高了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它不仅讴歌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而且它本身就是美的结晶。

围绕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两幅图片,一幅是云雾缭绕的香炉峰图。

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

远看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

另一幅是飞流而下的瀑布图。

只见山高峻陡峭,瀑布水流湍急,从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随后播放瀑布的录像,学生
观看时情不自禁地惊叹:太壮观了,真是雄奇瑰丽啊。

从学生们的神情中不难看出,他们的兴致提高了,学习古诗也就少了一些畏难情绪。

四、及时鼓励,提高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兴趣来得快,消失得也快。

注意力难以持久,兴趣容易转移。

所以我在教学活动中,常采用一些表扬的词语,对于思维活跃、表现出色的学生,及时作出合理的评价、肯定和表扬;对于学困生,则有意识地创设条件,制造机会,让他们在课堂答问、实验等学习活动中成功的机率大大增加,使他们经常从中享受到成功的欢乐,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艺术,世界上没有一节绝对完美的课,更没有绝对的“有效课堂”。

正因为如此,我们更有必要把创设有效课堂当成毕生的职业追求。

师生协力在共享中共建有效课堂,在共建中共享有效课堂。

为了我们的下一代,让我们一起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