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与脏腑的关系PPT课件
五行五脏PPT精品医学课件
水
肾 膀胱 冬ຫໍສະໝຸດ 北黑咸恐
耳及 二阴
发
骨
脾——“后天之本” 气血化生之
源
脾运失健:唇色淡白; 脾火上炎:唇色血红; 湿热困脾:唇燥褪皮;
运化失调:腹胀,食欲不振, 大便溏烂,疲倦,消瘦,湿症、 痰症、饮症,甚至水肿。
主运化
脾运失健:口淡无味,食欲减退; 湿热困脾:口甜、口粘、口臭、
口干、舌两侧有明显 牙齿印; 口腔症状:口中多现溃疡,溃烂 或牙龈肿痛,嘴角溃 烂等。
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说明五脏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
间的联系,另一方面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相互制约的 关系。
五行五脏
五行 五脏 五腑 五季 五方 五色 五味 情志 开窍 其华 在身 木肝 胆 春 东 青 酸 怒 目 爪 筋 火 心 小肠 夏 南 赤 苦 喜 舌 面 心脉 土 脾 胃 长夏 中 黄 甘 忧思 口 唇 肉 金 肺 大肠 秋 西 白 辛 悲 鼻 皮肤 皮毛
最后衷心祝愿在座的每一位:
健 康无限
幸 福无限
心血亏虚:心慌、心悸、面色无华。 心血淤阻:心闷痛、面色灰暗。
主血脉
心,主血脉,主神明, 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主神明 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在窍为舌。
在 液 为 汗
出现失眠、多梦、神 志不宁或反应迟钝、 健忘、精神萎靡等。
过喜则神伤
动则汗多
五行五脏
五行 五脏 五腑 五季 五方 五色 五味 情志 开窍 其华 在身 木肝 胆 春 东 青 酸 怒 目 爪 筋 火 心 小肠 夏 南 赤 苦 喜 舌 面 心脉 土 脾 胃 长夏 中 黄 甘 忧思 口 唇 肉 金 肺 大肠 秋 西 白 辛 悲 鼻 皮肤 皮毛
身体健康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PPT课件
五味与脏腑的关系
• 五味对脏腑可以起到滋养和检病作用。 • 五味:酸、苦、甜、辣、咸。 • 酸味入肝经:酸味养肝,厌酸者防肝病。 • 苦味入心经:怕苦味者,应查心脏、小肠。 • 甜味入脾经:胖人爱吃甜,表示与脾有关。 • 辣味入肺经:怕吃辣的,查肺或呼吸系统。 • 咸味入肾经:爱吃盐或不爱吃盐都要查肾。
五色与脏腑的关系
• 相克即相互制约、抑制、克服。如:木克 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关系图
五行与脏腑
目肝青
筋胆怒
酸
春
木
耳
黑
骨肾恐
咸 膀胱 冬
生
生水克克克生克
克
五 五 五五五五 窍 体 味色情季 与 与 与与与与 脏 脏 脏脏脏脏 腑 腑 腑腑腑腑
舌
赤
火
血 苦
心喜 小肠 夏
生
金 生土
鼻 肺白
皮毛 大肠 悲
辣
秋
口脾 黄
肉胃 忧
甘
长夏
五行与脏腑健康的关系
五行:木 火 土 金 水
五脏:肝、 心、 脾、 肺、 肾。 五腑: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 相生:肝胆健康滋养心脏、小肠;心脏、小肠健康滋
养脾胃;脾胃健康滋养肺和大肠;肺和大肠健康滋养 肾和膀胱;肾和膀胱健康滋养肝胆。 相克:肝胆功能弱影响脾胃;脾胃功能弱影响肾和膀 胱;肾和膀胱功能弱影响心脏和小肠;心脏和小肠功能 弱影响肺和大肠;肺和大肠功能弱影响肝胆。
脏腑之间的关系二ppt课件
肾与膀胱相互配合 ,共同维持人体的 水液平衡。
肾主藏精,膀胱主藏尿
肾有封藏精微物质的功能,而 膀胱有贮尿和排尿的功能。
肾藏精与膀胱藏尿相互配合, 共同维护人体的精微物质和水 分。
若肾气不固或膀胱失约,则会 引起遗精、滑精、尿频、尿急 等症状。
肾与膀胱的相互关系
肾与膀胱在经络上相互络属, 构成表里关系。
脏腑之间的关系二
contents
目录
• 脏腑概述 • 心与小肠的关系 • 肺与大肠的关系 • 脾与胃的关系 • 肝与胆的关系 • 肾与膀胱的关系
CHAPTER 01
脏腑概述
脏腑的定义
五脏
心、肝、脾、肺、肾等五个主要器官,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和代谢中心。
六腑
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等六个器官,主要负责消化、吸收、排泄 等生理功能。
共同维护健康
心与小肠的关系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环节。只有当心和小肠的功能相互协调,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保证人体的健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重保养心和小肠,以维护身体的健康。
CHAPTER 03
肺与大肠的关系
肺主气,大肠主传导
肺主气
肺负责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并将其纳入体 内,同时将体内的浊气排出体外。
脏腑的功能
五脏
储存和调节人体的精气神,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六腑
消化和排泄食物,输送营养物质,排泄废物等。
脏腑的分类
按照生理功能特点
五脏为阴,六腑为阳。
按照五行学说
五脏对应五行,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按照阴阳学说
五脏为阴,六腑为阳,阴阳平衡协调。
CHAPTER 02
心与小肠的关系
心主血脉,小肠主血脉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ppt课件
五行中的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火克金、金克木,形成了一个循环的 相克关系。
五行与人体脏腑的关系
火对应心和小肠
心和小肠在五行中属火,与夏 季和红色相应,具有温热、兴 奋的特性。
金对应肺和大肠
肺和大肠在五行中属金,与秋 季和白色相应,具有收敛、清 肃的特性。
木对应肝胆
肝胆在五行中属木,与春季和 绿色相应,具有生长、升发的 特性。
五行学说
五行的定义
火
代表温热、升腾、 光明、燥动等物质 或状态。
金
代表沉降、收敛、 清洁、抑制等物质 或状态。
木
代表生长、生发、 条达舒畅的物质或 状态。
土
代表化生、承载、 受纳等物质或状态 。
水
代表寒凉、滋润、 向下等物质或状态 。
五行的特性
木的特性
生长、生发、条达舒 畅,具有生发、条畅 的特性。
的作用机制和实质。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的 传承和发展需要更多的专业人 才和科研力量的支持,应加强 相关领域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阴阳的相互关系
总结词
阴阳的相互关系包括阴阳交感、阴阳对立、阴阳互根和阴阳消长。
详细描述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感应,产生新的变化;阴阳 对立是指阴阳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制约;阴阳互根是指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 为用;阴阳消长是指阴阳双方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
02
五行学说中的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着阴阳属性的生长、温热、稳定、 收敛和滋润等特性,体现了阴阳相互依存、制约和转化的关系。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水生木,形成了一个循环的 相生关系。
相克规律
制化规律
相生相克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和平衡的 关系,如木过度旺盛会导致土的缺乏 ,而土过度旺盛则会导致水的缺乏, 形成相互制约的制化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之阴阳五行ppt课件
阴阳五行
完整版ppt课件
1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 甲骨文中,中国已经有 关于医疗卫生以及多种 疾病的记载。周代已经 使用望、闻、问、切等 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 手术等治疗方法。
完整版ppt课件
2
中医基础理论
完整版ppt课件
3
❖ 1、无极表示万物没有生成以前的混沌世界 是无形的用 没有 表示 但 并不是没有的意思
❖ 水克火:水可以灭火所以水克火。 ❖ 火克金:火可以炼金(熔化金属)所以火克金。 ❖ 金克木:金属可以砍材所以金克木。
完整版ppt课件
36
木曰曲直
曲 — 弯曲; 直—伸直; 能屈能伸。 生长、升发、 舒畅、条达
完整版ppt课件
37
火曰炎上
炎 热、 光 明、 升 腾。
完整版ppt课件
38
土爰稼穑
❖ 万物土中生, 万物土中灭。
稼
❖ “土载四行” ❖ 生化、承载、
受纳
完整版ppt课件
穑
39
金曰从革
刚柔相济,沉降 收敛、肃杀
完整版ppt课件
40
水曰润下
滋润、下行、 寒凉、闭藏
完整版ppt课件
41
❖ 肝的性质跟木的特性特别相似,是一样的长疏调理 的,所以中医叫肝属木;
❖ 心是温驯向上热乎乎的,跟火的个性特别相似,所 以心属火;
❖ 如何调理阳虚
❖ 多食有壮阳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 肉、鸡肉,常用药物有、冬虫夏草、、胡桃、 等,可选用金匮肾气丸。
❖ 问题:阳虚的人适用人身、鹿茸吗
完整版ppt课件
29
中医基础理论
五行
完整版ppt课件
30
五行的定义
中医PPT课件
诊断与治疗原则
四诊合参
介绍望、闻、问、切四诊在中医 诊断中的应用,强调四诊合参的 重要性。
治未病思想
介绍中医“治未病”的预防保健 思想,探讨其在现代医疗保健体 系中的意义。
01 02 03 04
辨证论治
阐述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和 方法,包括八纲辨证、脏腑辨证 等。
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强调中医治病需根据患者的年龄、 性别、体质及季节气候等因素进 行个性化治疗的重要性。
方剂分类
按功效分类,如解表剂、清热剂、 泻下剂、祛风湿剂等;按剂型分类, 如汤剂、丸剂、散剂、膏剂等。
常用方剂举例
解表剂
清热剂
如麻黄汤、桂枝汤等, 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证。
如白虎汤、黄连解毒汤 等,用于治疗里热炽盛
证。
泻下剂
如大承气汤、小承气汤 等,用于治疗便秘或腑
实热结证。
祛风湿剂
如独活寄生汤、羌活胜 湿汤等,用于治疗风湿
02
中药与方剂
Chapter
中药性能及分类
中药性能
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方面, 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中药分类
按药物功能分类,如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 风湿药等;按药用部分分类,如根类、叶类、花类、 果实种子类等;按采收季节分类,如春采茵陈、夏 采薄荷、秋采菊花、冬采款冬等。
健身气功
练习气功可以调和气血、 平衡阴阳,达到强身健体、 延年益寿的目的。
运动注意事项
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 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后要 进行适当的放松和休息。
精神调摄与心理保健
情志调摄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情绪波 动,以维持身心健康。
心理保健
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学会自 我调节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ppt
❖ ③ 阴阳两虚:
❖ 因阴阳之间存在互根关系,故又可发 生阴阳互损的病理变化导致阴阳两虚。
❖ 阴阳互损,是指机体的阴或阳任何一 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另一方的不 足。表现为:
❖ 阳损及阴——当阳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阳 气的不足,累及阴液的化生不足,出现以 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
❖ 阴损及阳——当阴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阴 虚累及阳气的化生不足,或阳气无所依附 而散耗,出现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 理状态。
❖ 阴阳转化---- 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可在一
定的条件下,发生病理变化的转化,即阳证可转 为阴证;阴证转为阳证。
❖
正气的强弱
条件 邪气的盛衰
治疗、护理是否得当
热极生寒,重阳、用于疾病的诊断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
按脉,先别阴阳”。 ❖ 张景岳:“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
四肢外侧——为阳 四肢内侧——为阴
❖ 从脏腑分:
❖
六腑——为阳
❖
五脏——为阴
❖
气——主动、属阳
❖ 从气血分
❖
血——主静、属阴
❖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 阴气平顺,阳气固密,阴阳双方在对 立制约消长中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人 体的生命就正常。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正、邪的含义 正:正气,指人体结构与功能活动及
种物质的朴素认识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
渐形成的理论概念。作出了经典性的阐述。
将其概括为“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
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
❖ 水曰润下:水具有滋润,向下的性质。引申为具 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和现象,归属于水。
人体阴阳与五行八卦ppt课件
以下三图表述的是“天地人、阴阳 五行八卦”之相互关联2
以下三图表述的是“天地人、阴阳 五行八卦”之相互关联3
以下是西方四分法
引子 《扁鹊见蔡桓公》(韩非)
•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 理(读音cou,皮肤表面的纹理),不治将恐 深。”桓侯曰:“寡人无。”扁鹊出,桓侯曰: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法”
以下两图主要表述中医症状学中的 阴症与阳症之别。
• 阴阳是八纲的总纲。 • 表与里,寒与热,虚与实,一般以阴阳两
纲再概括,即表、热、实属于阳证;里、 寒、虚属于阴证。
• 因此一切病证,都可以归纳为阴阳两大类。
阳证与阴证
阳证与阴证
阳阴虚实
以下三图表述的是“天地人、阴阳 五行八卦”之相互关联 1
胸膈、肺肠、脾胃、胆等脏腑组织,营分证候多 关系到心与心包络,血分证病变多耗损肝肾阴血。
健康之道
内外兼修,气血两旺, 吐纳顺畅,相辅相成, 积极防御,健康促进!
卫气营血辨证论
• 血,相当于文中之“骨髓”,即遍及全身(如西 医之“败血症”)、“病入膏肓”了。此种疾患 处理起来不但麻烦,而且凶险。
• 因温病病情复杂多变,卫、气、营、血四个阶段 并非截然分开,乃是相互交织、正传逆传,如卫 气同病、气血两燔等等。
• 脏腑经络是卫气营血辨证的物质基础。 • 卫分证病变多涉及肺卫皮毛,气分证病变多影响
• 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 侯遂死。
• 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 也。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圣人早 从事焉。”
人体之经络系统
人体之经络系统
人体之经络系统
卫气营血辨证论
• 是清代医家叶桂(叶天士)在《内经》、《伤寒论》等基 础上,根据外感温热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总结出的一 种辨证方法。
【医学课件】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课件
2023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课件•中医基础理论概述•中医阴阳学说•中医五行学说目录•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医学•中医养生法01中医基础理论概述中医基础理论起源于先秦,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起源汉代,张仲景、华佗等医家奠定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
奠基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医基础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出现了众多医学流派。
发展现代中医基础理论在继承发扬古代中医理论的基础上,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形成了更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现代发展阴阳学说阴阳学说用阴阳两极的矛盾运动来解释自然界和人体内的各种现象,包括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
脏腑学说脏腑学说主要研究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主要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功能及病理变化等,是中医基础理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用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性质来类比人体内各个脏腑器官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1 2 3中医基础理论强调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有助于人们培养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防病治病的能力。
培养正确的健康观念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石,掌握好中医基础理论有助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有助于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弘扬中华文化02中医阴阳学说阴阳是事物的两种基本属性,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的概括。
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可表示事物的两个方面,具有普遍性、相关性和相对性。
阴阳的涵义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阴阳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彼此依存和制约。
阴阳对立统一阴阳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阳极则阴,阴极则阳。
阴阳相互转化阴阳两个方面在动态变化中维持着平衡关系,达到平衡状态时则表现为调和状态。
阴阳消长平衡阴阳学说的基本原理03指导养生保健阴阳学说指导养生保健,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饮食调理等。
中医养生学阴阳五行PPT课件
4
2022/1/6 1、说明人的组织结构
❖ 阴阳学说认为: ❖ 从人体部位来分,上部为阳,下部为
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属阳, 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 阴。
5 2022/1/6
4 2022/1/6
5
2022/1/6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 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 之本始”。
2022/1/6
2、举例
阳 温热 干燥 火 清 动 轻 上 明
阴 寒冷 湿润 水 浊 静 重 下 暗
7
2022/1/6 二、 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 阴阳对立 • 阴阳互根 • 阴阳消长 • 阴阳转化
❖ 比如,某些急性温热病,在持续高烧 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 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状,就是由阳 转化为阴的表现。
2
2022/阴1/6 阳消长、转化的联系和区别
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 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 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 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
20三22/1/6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上的应用
8
2022/1/6
1、阴阳对立
❖ 是指一切事物 都存在着性质 相反两个方面 。 如上与下、 天与地、动与 静、升与降等 等。
9
2022/1/6
2、阴阳互根
❖ 是指阴阳是互相联系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 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 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 ;
❖ 热为阳,冷为阴,而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 。
水克火: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 心火的亢烈。
火克金: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 肺金清肃的太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归属人体组织结构
人体组织结构 阳 背 腑 体表 上部 外侧
阴 腹 脏 体内 下部 内侧
-
21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物质世界是由木、火、土、 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组成的,事物的发 展变化,都是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 作用的结果。
五行学说通过“比类取象”法,用五种 物质特点,概括为五种属性。
一般规律为:
子弱→母虚→子母俱虚 →“子盗母气”
-
31
二、脏腑
-
32
脏腑内容及功能特点
脏腑
内容
功能
特点
五脏
心肺脾 肝肾
化生、贮 藏精 气 血 津液
六腑
胆 胃 大肠 受纳腐熟
小肠 三焦 膀 水谷传化
胱
排泄糟粕
奇恒之腑 脑 髓 骨 脉 藏精气 胆 女子胞
藏而不泻 以藏为主
泻而不藏 以通为用
功能似脏 形态似腑
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 个方面,如:内—外
-
5
事物阴阳属性举例:
阳——天、大、昼、春夏、温热、光 亮、功能、活动、上升、向外、兴奋
阴——地、小、夜、秋冬、寒冷、晦 暗、物质、静止、下降、向内、抑制。
-
6
阴阳学说
阳
天 上 表 热 动 亢奋
阴
地 下 里 冷 静 抑制
-
7
阴阳学说
如: 人身 脏腑
阳: 背 腑 阴: 腹 脏
-
19
四、阴阳的可分性 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无限可分的特点。 如:腑为阳,脏为阴;心肺在上属阳,肝、脾、 肾在下属阴;心脏又分心阴、心阳。
昼---阳{上午:阳中之阳} (白天) {下午:阳中之阴}
夜---阴{前半夜:阴中之阴} (黑夜){后半夜:阴中之阳}
阴阳五行与脏腑的关系
-
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 在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 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这 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
-
2
阴阳五行学说
-
3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用以认识和解 释自然界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我国古 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
南
北
-
11
阴:川之南 阳:川之北
南
北
-
12
南
山
北
-
13
阴:山之北 阳:山之南
南
山
北
-
14
用阴阳划分事物和现象的标准
陰 今日有云,太阳被遮掩了---黑暗,冷,夜,冬、
陽 今日阳光普照大地---明亮,热,昼,夏、
-
15
阴阳学说
阳
天 上 表 热 动 亢奋
阴
地 下 里 冷 静 抑制
-
16
阴阳的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可分性
-
22
五行的特性
五行 特点 性质 木 曲直 生长、生发、条达、舒畅。 火 炎上 温热、升腾、向上。 土 稼穑 生化、承载、受纳。 金 从革 肃杀、潜降、收敛。 水 润下 寒凉、滋润、向下、静藏。
-
23
五行的归类
五 音
五 时
五 味
自然界
五 色
五 化
五气
五 方
五 季
五 行
五 脏
五 腑
人体
五五五 官体志
阴阳五行学说自引用于医学领域后,借 以说明人类生命的起源、生理功能、病 理变化,并用来分析、归纳疾病的本质 与类型,从而成为指导预防、诊断和治 疗的依据。
-
4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运用阴阳对立统一关系 来研究、解释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 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及相互消长变化规 律的学说。
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如:天—地 阴阳的概念
五 液
五 声
角
平 旦
酸
青
生
风
东春木肝胆目筋怒泪呼
徵
日 中
苦
赤
长
暑
南夏火心小舌脉喜汗笑
宫
日 西
甘
黄
化
湿
中
长 夏
土
脾
胃
口
肉
思
涎
歌
商
日 入
辛
白
收
燥
西秋金肺大鼻皮悲涕哭
羽夜咸黑藏 寒 北冬水肾膀耳骨恐唾呻
-
24
五行的生克关系
1、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 另一行事物具有资生、促进和助长作用。
木
一、阴阳的普遍性
阴阳并不是某一特定的事物和现象,而是对物 质世界每两种相关事物或现象的概括。如:天 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
-
17
二、阴阳的相关性 阴阳属性的划分,一定要在相关事物或 现象范围内。 如:天与地,是对宇宙而言; 男与女,是对性别而言。
-
18
三、阴阳的相对性 一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明显的 相对性。
五
木
行
相 侮
水
火(Leabharlann 反向相 克
金土
)
-
28
五行制化
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 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 约,包括生中寓克,克中 寓生。相反相成,才能维 持事物间的平衡,推动事 物间有序的发展与变化。
五行制化的规律是:五 行中一行亢盛时,必然随 之有制约,以防止亢而为 害。即在相生中有克制, 在克制中求发展。
-
33
三、脏腑的主要特点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1.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体现在
脏与腑相互联系 五脏与形体诸窍联结成整体 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的密切相关
2.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二)从“象”来考察“脏”的功能活动
-
34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关系
五脏 肝
心
脾
肺
五腑 胆
小肠 胃
大肠
-
生 克
29
五行乘侮关系图
气
有 余
金克木
(所不胜)
其
不 及
-
30
6、五行的母子相及
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 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一般规律是:母行虚弱,引起子行亦不 足,终致母子两行皆不足:母虚→子虚→母 子两虚
子病及母: 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 影响到其母行,终致子母两行皆异常。
五体 筋
脉
肉
皮
五官 目
舌
口
鼻
五华 爪
面
唇
毛
五液 泪
汗
涎
涕
五志 怒
喜
思
忧
肾
膀胱
骨 耳 二阴 发 唾 恐
-
35
脏腑是一个解剖、生理、病理学的综合概念, 在临床上是辨证论治的基础。
如:心功能--主血脉 心能推动血液在脉管中 运行, 若心功能不足(阳气虚) 推动无力, 胸痛,脉细弱等, 治疗上补益心气,选用参 附汤。
天 明 上 表 热 动 亢奋
地 暗 下 里 冷 静 抑制
阴阳:不能概括无关的事物和现象
-
8
阴阳学说
天 上 表 热 动 亢奋
地 下 里 冷 静 抑制
阴阳:不能概括不对立的事物和现象
-
9
阴阳学说
阳
天 明 上 表 热 动 亢奋
阴
地 暗 下 里 冷 静 抑制
阴阳:对既相关,又对立的事物和现象的概括
-
10
水
火
金
土
五行相生规律和次序
-
25
2、五行相克(又称相胜):是指五行中某一 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抑制、约束、削弱等作用。
木
水
火
金
土
五行相克规律和次序
-
26
3、五行相乘: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 常变化。(乘——乘虚侵袭)
五 行
木
相 乘
水
火
(
相
克
太 过
金土
)
-
27
4、五行相侮:指五行之间反向相克的异 常变化。(侮——欺侮,恃强凌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