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应用
情境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情境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6c6a93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1f.png)
情境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将抽象的地理知识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情境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其重要性、应用方式以及实际案例,为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情境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1、激发学习兴趣高中地理知识涉及面广,内容较为抽象,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感到枯燥乏味。
而情境教学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例如,在讲解“地球的公转”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创设一个“太空旅行”的情境,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名宇航员,在太空中观察地球的公转,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等知识,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2、增强知识理解情境教学能够将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原理转化为具体、直观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以“大气环流”为例,如果仅仅通过文字和图片来讲解,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形成过程和原理。
但如果创设一个“全球风场模拟”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观察气流的运动方向和变化规律,就能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大气环流的形成机制。
3、培养实践能力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情境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城市规划”时,可以让学生以自己所在的城市为背景,创设一个城市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制定城市规划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考虑城市的地形、气候、交通等因素,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促进情感教育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情感体验,增强他们对地理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
在讲解“自然灾害”时,可以通过播放灾害现场的视频和图片,创设一个紧张、悲伤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损失,从而激发他们对防灾减灾的思考和对生命的尊重。
情境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情境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71d25b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b.png)
情境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2-09-22T09:09:28.909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10期5月作者:郑海森[导读] 地理在高中教学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学生地理素养、综合素质的发展密切相关。
郑海森宜昌市葛洲坝中学湖北宜昌 443000摘要:地理在高中教学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学生地理素养、综合素质的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高中地理教学也迎来了全新的挑战,而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单一、老旧,显然已经无法迎合新时期的教学要求。
在此背景下,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必须积极革新思路与教学理念,尝试以更加新颖先进的方式授课。
其中,情境体验式教学凭借自身的优势出现在大众视野,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基于此,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情境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旨在提供有益参考,促进地理教育发展。
关键词:高中地理;情境体验式教学;生活情境;媒体情境;问题情境纵观以往高中地理教学,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习惯、地理素养普遍处于浅层阶段,这无疑加大了地理教学的难度。
加之地理知识略显困难与乏味,学生提不起兴趣,不愿意主动参与地理学习,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而通过情境体验式教学的应用,能有效转变这一局面。
在情境体验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强化,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在情境中学习与探究,从中获取丰富知识与技能,为地理学习的深入夯实基础。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发挥情境体验式教学的功效,为地理教学“增光添彩”呢?具体如下。
一、创设生活情境,唤醒学习激情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在课堂一开始,大多数学生的思绪还停留在轻松的课间活动当中,学习心理准备不充足,如若教师忽视这一点,直接引入新课内容,效果势必不尽如人意。
这个时候,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优质的课堂导入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融入课堂,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情境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情境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afd988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7d.png)
情境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摘要: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主要以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为主,在课堂上创设利于学生探究与实践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与体验中学习高中地理学科知识。
本文主要针对情境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情境体验式教学;高中地理;应用策略1借助实物创设情境借助实物创设情境,即是以真实的地理实物体为主,略设置背景,以展示某一特定情境下的地理事物、现象的特征与规律。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常见的地理实物一般有:模拟地理事物的地理模型(等高线地形模型、各种地形与地貌模型、地球模型、地质构造模型等)、肉眼可见的真实地理事物(三大岩石标本、构造地貌、植被状态、太阳视运动等)、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日出日落、昼夜交替、流星、极光等)等。
该类型的情境具有的特点是真实可感、给人的直观感受性很强、且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紧密贴合。
例如以“植被覆盖率与水土流失关系模拟实验”为例,在实验中教师可以准备三个盒子、稀疏程度不同的草皮、水、喷水壶、土壤等材料,然后先将一块特别茂盛的草皮放在第一个盒子中,再将一块有些稀疏的草皮放在第二个盒子中,最后直接将土壤装在第三个盒子中,并用手将土壤压紧实。
做完了上述操作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使用喷壶向三个盒子中分别不停地喷水,观察并测量从盒子中流到测量瓶中的水量。
最后经过实验发现第一个盒子中流出来的水量最少,也最清晰,第三个盒子中流出的水量最多,也更加浑浊一些。
由此便可得出植被覆盖率与水土流失之间的关系,植被覆盖率越高,水土流失越慢,反之则加快。
2设计养成类活动活动是学生获得自主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意识培养、能力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地理养成类活动发挥的教育功能是其它任何教育手段都不可取代的。
在地理课堂中常见的地理活动有地理模型制作、地理现象演示、地理实验、地理知识竞赛、角色扮演、讨论等,课堂外的包括野外地理考察、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等。
情境一:背斜、向斜构造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指导将班上同学按就近原则分为六个小组扮演以下六个角色:采石场投资商、隧道修建工程队、石油勘探队、天然气开采队、地下水探测队、矿石开采队。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情境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嵌入、高中地理分组学习的必要性研究…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情境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嵌入、高中地理分组学习的必要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46a55a93b3567ec112d8a13.png)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情境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嵌入2、高中地理分组学习的必要性研究3、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的作用4、高中地理教师思维僵化行为转化策略5、初中地理教学中导学案的运用全文总字数:13699 字篇一:情境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嵌入情境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嵌入【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各个学科的教育改革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而“以学生为中心”无疑是这场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与此同时,要想达到此目标,“情境式教学”更是非常具有效果的尝试方式。
以高中地理为例,探究情境式教学策略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情境式教学;高中地理教学;课堂创新结合高中地理的性质,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情境式教学的方式优化课堂,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积极性,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一、借势多媒体创设课堂所需的情境不可否认,多媒体技术是如今高中地理教学最为普遍也是最为直接的情境创设方式,教师可以通过PPT播放、视频教学、影片素材引入等方式,让学生在图文并茂、影音皆在的环境和氛围中直观、生动地学习地理知识。
而且高中地理知识当中涉及用语言描述、图片展示都会非常枯燥、乏味,不改其难懂本色的部分,如风的形成、气压带、地壳运动等,若通过动画或者影像素材进行演示,会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知识,甚至于学生能够在缤纷的色彩、有趣的解说当中,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
比如,在教学“水土流失”、环境保护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截取了陈凯歌导演的著名影片《黄土地》中的片段,让学生在真实感受到水土流失到底是怎样一幅景象,为水土流失所影响的人们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中,从环保角度来讲该如何破解和改善这种情况———当然,对于教师来说,在这个过程中视频的引入仅仅是为了起到烘托情境的作用,要做到短小精悍,切莫让学生一时被“热闹”所吸引,却忽视了视频当中所存在的知识点。
二、利用地理调查创设体验情境《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乡土地理学习”,意味着高中地理学习要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实际,要懂得利用课上所学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注自己周边的“地理”。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95bd02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d.png)
探索篇•课题荟萃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吴少艺(福建省漳州市第八中学,福建漳州)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情境教学的作用,在当前的教学体制中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充分重视情境教学的作用以及发挥其效果,应当成为高中地理教学所必须考量的因素。
这既要求教师能够充分重视情境教学策略的开展,也要明确情境教学功能的发挥。
充分将情境教学推向高中地理课堂,使其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才能够展示出其应有的教学功用,不断地塑造更为良好的教学生态,让高中地理教学变得既有趣,也能真正体现学生对知识汲取的实效性。
一、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功能1.能够让学生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研究性的学习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地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脉络。
情境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能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情境教学是让学生能够在理解教学情境的基础之上进行学习。
例如,在“漳州乡土微课程”的开发中,我就特别注重让学生参与进来,作为老师,我往往在这个过程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这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益处,能够让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更好地具有主动性和进取性。
因此,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情境教学就是以学生主动性的学习状态为基础,让学生能够以这种研究性的学习状态贯穿始终,才能够更好地塑造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能够真正进行研究性学习,更好地使学生的学习状况符合地理知识的本质。
2.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地理学习有着更大的主动性。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自主学习能力指的就是学习者对即将要学的知识有着良好的内心体验,因此关于情境学习,我们可以说是一种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维度。
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与改善,就能够更好地展示出学生的主动性,这对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都是极其重要的。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16c12d5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3.png)
·174·情境教学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强化学生学习体验,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实效。
本文分析情境教学概念及特征,指出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开展情境教学的注意事项,探究在高中地理课堂开展情境教学的宗旨和策略,以便为地理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促进地理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1.核心素养理念下地理课堂运用情境教学法的必要性1.1丰富地理资源库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的主要途径就是课本,主要通过文字叙述的方式了解地理知识。
而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没有得到及时更新,相关的信息和资源也并不丰富,这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造成了不良影响。
而通过情境教学法,学生可以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通过图片、视频等多样化的方式了解地理信息,还可以通过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更为全面地掌握地理知识。
1.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最直接的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关注知识的传授,按照教材的内容照本宣科地进行讲解会使课堂变得无聊和乏味,学生的积极性比较差。
而创设相应的情境、应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对知识产生渴望,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2.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2.1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多媒体能够在高中地理的情境创设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些地理知识及地理现象具有较大的理解难度,高中地理教师要懂得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地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复杂性,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相关的情境创设能够让地理知识以更加具体、更加直观的形象呈现给学生,从而使得学生的理解难度降低,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高中地理学习效果的提升。
2.2悟之以理,理解生活创设生活情境,加深对地理原理的理解,通过“悟之以理”更好地理解生活。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8f75479f121dd36a22d829f.png)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高中地理,在高中文科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采用情境体验式教学,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
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引言情境教学法是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教学媒介,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相应的情境,使得学生可以在构建情境和体验情境的过程中学习和迁移运用知识的教学方式。
针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结合高中生已有的知识特点,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一定的地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
一、情境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意义在新课程改革下,要求高中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让教师成为主导,学生成为主体。
设置情境体验式模式,第一,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自主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地理教学模式的改革发展。
第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情境体验式教师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生也能在这个情境模式中发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明白合作带来的重要意义。
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就会提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二、高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一)通过角色扮演创设问题情境角色扮演对于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重点知识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高中必修二以区位选择和空间规划为主要内容,这些内容的学习,不涉及较深层次概念和逻辑性问题的研究,可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发现问题。
以农业区位的选择为例,课前教师将学生按小组分为农业专家、水田农业代表、商品谷物农业代表、大牧场放牧业代表、乳蓄业代表、收购农产品商家等角色。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8dc382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63.png)
研究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罗鹏摘要:地理是文综中必考的科目,由于其知识点较为理性,所以地理成为文综成绩的拉分科目。
地理所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教师指通过文字讲解学生提不上学习兴趣,导致他们的地理成绩更不理想,随之文综成绩也不会理想,所以教师要采用适合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法能够给学生较为真实地感受,提高教和学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情境创设;激发兴趣;自主探究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呈“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传统教学模式优秀的地方进行保留,落后的地方进行创新、抛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教师要坚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从课堂教学的“主宰者”变为“引导者”,让学生由教学活动的“旁观者”变为“表演者”。
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本文是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的见解。
一、情境教学法的概念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
二、情境教学法的特点(一)给学生形真情真之感要求形象具有真切感、神韵相似,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感知教学内容的亲切感。
(二)给学生情切之感情切,即情真意切,情感参与认知活动,充分调动主动性。
情境教学是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手段,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的内容以及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儿童的心理,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整个学习活动,达到儿童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
(三)给人意远之感意远,即意境广远,形成想象契机,有效地发展想象力。
情境教学讲究“情绪”和“意象”。
情境,总是作为一个整体,展现在儿童的眼前,造一利成“直接的印象”,激起学生的情绪,又成为一种“需要的推动”,成为学要2生想象的契机。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0fa54f5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6.png)
教学篇•方法展示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王冬冬窦梅莲(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民族中学,甘肃武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下,教师开始致力于地理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积极寻找最适合地理教学的人性化的教学模式,以此为高中生的地理认知与科学发展创设最优化成长平台。
在此过程中,情境教学法异军突起,逐渐成为新课程改革阵线上的主流教学模式,极大地优化了高中生的地理认知和主体成长。
一、情境教学法的概念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刻意构建的情绪化、情感化和人性化的认知方式,以此有效优化高中生的认知状态、精神面貌、情绪心理和情感体验等,最终达到激发高中生主观能动性和生命活力的目的。
情境教学法尊重和遵循了高中生乐于直观思维的主体偏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趣味性和人文性。
二、情境教学法的教育价值情境教学法具有一定的状态调整、兴趣激发、活力释放的积极作用,因而能够提升高中生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认知状态、生命潜能与发展本能,对激发高中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认知效率有帮助。
因此,情境教学法是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高中生主体作用完美结合的重要媒介,是教书育人的重要支点。
三、情境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科学应用情境教学法是检验教师教学智慧、教育艺术和教学能力的试金石,也是地理教学走向人性化、趣味化和实效化的必选之路。
1.构建热场情境,优化认知状态在地理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可以使用情境教学法构建良好的导入情境,让高中生在“热场情境”中快速热身,将认知状态快速调整好,为高效化的地理认知做好充足的主体准备,也为地理教学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以“我国的旅游资源”的教学为例: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泰山、北戴河、华山、黄山、武夷山、九寨沟、神农架、内蒙古草原、林海雪原等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
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我国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的精美图片或视频资料,以此引导高中生慢慢进入“旅游状态”,进而兴致勃勃地开始认知任务的征服历程,为地理教学早早做好了主体认知状态的良好准备工作。
分析情境探究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分析情境探究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408fe70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9.png)
分析情境探究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情境探究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通过分析情境探究的概念及特点,以及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实践案例,探讨了情境探究在地理知识教学中的应用和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
结合有效运用策略,揭示了情境探究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启示,并展望其未来发展前景。
该研究对于提升地理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情境探究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价值,并为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情境探究、有效运用、学习成效、教学策略1. 引言1.1 研究背景通过对情境探究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有效运用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地理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也可以为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对情境探究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有效运用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探讨情境探究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有效运用,深入了解该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影响。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和数据统计,探讨情境探究在地理课堂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地理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通过比较传统地理教学与情境探究教学的差异,分析对比两种教学方法在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效果。
最终旨在为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学生地理学习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1.3 研究意义分析情境探究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对于地理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情境探究可以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使其在实际情境中更好地应用所学内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境探究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地理学科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情境探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地理学科的认知结构,还可以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情境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情境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6f0401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36.png)
情境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篇一《情境体验式教学:让高中地理课“活”起来》咱都知道,高中地理这门课,知识点又多又杂,什么经纬线啦,气候带啦,好多同学学起来那叫一个头疼。
我就记得我上高中那会儿,地理老师总是对着课本干巴巴地讲,那黑板上写得密密麻麻的,我们听得也是晕晕乎乎的。
比如说讲板块运动吧,老师就画个图,说哪块板块向哪儿移动,挤压形成了山脉啥的,我们听着就像听天书一样,根本想象不出来那是个啥场景。
后来啊,有个新来的地理老师用了一种特别新奇的方法——情境体验式教学。
有一次讲“河流地貌的发育”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这老师可就大展身手了。
他没像以前的老师那样照本宣科,而是先带着我们来到了学校旁边的一条小河边。
我们一群人站在河边,老师就开始给我们现场演示了。
他找了根小树枝,在河边松软的沙土上戳了个小坑,然后用手捧了点水,慢慢地往小坑里倒水,模拟水流的冲击。
看着那小水流把沙子一点点冲开,形成了类似河谷的形状,我们一下子就明白了课本上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了。
就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以前光看文字怎么也理解不了的东西,现在亲眼看到这个过程,一下子就通透了。
接着,老师又让我们沿着河边走,观察不同地段河流地貌的特点。
有的地方河水比较平缓,岸边堆积着很多沙子和小石子;有的地方水流很急,把河岸冲刷得有点陡峭。
我们一边走一边讨论,感觉就像自己成了小小的地理探险家,对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回到教室后,我们再学习相关知识的时候,那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以前觉得枯燥的内容,现在变得特别有趣,而且还很容易记住。
通过这次情境体验式教学,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地理知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也让地理这门课真正“活”了起来。
看来啊,这种教学方法真的值得推广!篇二《情境体验式教学:高中地理课堂的神奇魔法》高中地理课,要说起来真像是一个装满奥秘的大盒子,里面装着各种各样让人好奇又有点摸不着头脑的东西。
以前上课,老师就是把知识点一股脑地往我们脑袋里塞,我们只能硬着头皮记啊记,可很多时候都是一知半解,考完试就全忘光了。
利用情境教学法 助力高中地理教学
![利用情境教学法 助力高中地理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c6e8ceb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f.png)
利用情境教学法助力高中地理教学地理学是一门既理论又实践的学科,教师需要在课堂上通过生动的情境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实际生活情境的教学方法,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运用情境教学法,助力高中地理教学。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地考察活动。
地理学的特点就是以地理实践为基础,通过实地考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地理环境,加深对地理概念的理解。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离学校较近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比如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地形地貌等方面。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地环境、收集数据等方式来探索和了解地理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化的教学案例。
通过设计教学案例,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在教授气候变化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情境化的案例,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模拟实际的环境和气候变化情况,让学生思考对应的解决方案和适应策略。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情境教学的效果。
在现代化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手段,使地理教学更加丰富多样。
教师可以利用地理软件和互联网资源,将地理实践、实地考察、地理图像等引入课堂,通过观看和分析多媒体材料,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地理知识。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性的小组活动。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共同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增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小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地理知识,发挥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可以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共同制定一个城市规划方案,包括城市布局、交通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
地理教学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情境教学法,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教师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情境化的教学案例、多媒体技术和小组合作等方式,使地理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情境的运用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情境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d9b9362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74.png)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情境的运用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情境的运用”为主题,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提高地理素养。
同时,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对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地理学科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因此需要教师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高中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如地理位置、地理环境、人地关系等;(2)了解地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3)学会使用地图、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提高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分析能力;(4)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技能,如观察、调查、研究、报告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运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4)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地理、探索地理奥秘的热情;(2)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3)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认识到地理学科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5)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培养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生活化情境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生活化情境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60ec16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3.png)
生活化情境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教学也在寻求创新与变革。
生活化情境教学作为一种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与应用的教学方法,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地理课堂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活化情境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方法,以期为广大地理教师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生活化情境教学概述生活化情境教学是指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以学生生活实际为背景,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地理素养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生活化情境教学的实施方法1.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地理教师应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地理素材,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和挑战性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讲解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可以以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为例,让学生分析这种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2.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地图等,可以直观地展示地理现象和地理景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
在生活化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现象,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地理实践活动是生活化情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地理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城市交通布局时,可以组织学生调查所在城市的交通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生活化情境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究。
问题情境可以来源于生活实际,也可以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5.注重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生活化情境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观点。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4f00d04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9a.png)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情境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接受能力,构造与课本内容相呼应的情境,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手段。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一教学方式应用于课堂中,并且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实践活动,让学生有着更好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浅谈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地理;情境教学法;应用引言:高中地理教学的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以及思维发散的能力,才可以将地理知识串联在一起,理解各个事物变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单一的口头教学会极大减少地理教学的乐趣,并且使得师生关系僵硬,课堂气氛沉闷。
因此教师需要将情境教学法与课堂内容巧妙结合,让学生可以在身临其境中学习,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一、将多媒体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情境创设中高中地理中的许多知识都具有抽象化、平面化的特点,因此对于自然生活经验较少的高中学生来说,这些知识无疑是难以理解的。
这就在教学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合理利用教材理清知识逻辑,还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让知识更加直观。
因此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情境创设中,让地理知识“动起来”。
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学生共同制作多媒体课件,让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将地理事物的演化过程推理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让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不论是在预习还是复习中,都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1]。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中的《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牢牢记住天体系统的布局以及结构,便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将宇宙中的地球呈现出来。
在学习之后,学生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独立制作天体系统的框架图,将天体系统进行分层,条理清晰地突出各个知识点,在多媒体构建的宇宙情境中学习地理。
二、在高中地理情境教学法中穿插提问教学提问教学是构建教学情境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在这一过程中调动学生的情绪,让他们可以通过独立思考去进一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3667014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b.png)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于高中地理的教育方向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从学生对各种基础地理知识的掌握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具体来说,地理核心素养包括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以及地理实践力等几个方面的能力。
在进行高中地理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对于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一方面能够有利于传统课堂模式的改革,弱化教学乏味感,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和;另一方面更有利于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有利于优质课堂的营造,提高教师教学效果。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意义和策略,以期为广大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高中地理;教学;运用情境教学法即教师通过展示教学资源,或设计参与性更强的教学活动,将学生引入某一学习情境中的教学方法。
并且在此情境内,教学知识点和情境元素密切结合,能够更直观形象地突出教学重点,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体验、感悟和理解,使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这一生动的教学方式也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推动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意义1.提高教学趣味性在高中阶段中,地理教学存在着知识点繁杂、抽象、严谨等特征,为学生学习地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而在以往教学环境的影响下,单一的课堂模式加重了地理教学的乏味性,学生无法充分参与课堂。
课堂很多时候是由教师主导和掌控的,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能有效改良以往的课堂模式,教师单一的讲解方法会被情境创设手段所代替。
学生可以通过生动的情境的理解重难点知识,自主地掌握不同知识,并更加乐于学习高中地理知识。
2.提高学生主动性在情景教学法的运用中,老师要关注学生对情景的感受与认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
在地理知识课堂中,老师通过搜集大量的情景元素,能够把趣味现象、生活事例等带入课堂教学中并营造良好的课堂情境。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改变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被动掌握状况,从而促进了学生对情境内容进行的积极探索和合作分析,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核心素质的提高。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41a102f856a561253d36f01.png)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与完善,情境教学法应运而生,为高中地理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其主要表现为: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当中,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而且也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将从“媒体情境,培养兴趣”“生活情境,加深理解”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高中地理;媒体情境;生活情境一、媒体情境,培养兴趣所谓媒体情境,是情境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学习发展特点为基础,而创设的一种富有情绪色彩且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就在于能够将抽象且复杂的地理知识变得更为直观、生动、形象,无论是对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还是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切实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来创设出学生喜闻常见的媒体情境,以让学生在此情境中能够切身感受和体验到学习或掌握地理知识所带来的种种乐趣,进而有效激发学生内心强烈的求学欲望,使其在自我欲望的驱使下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最终达到或实现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与目标。
例如:在教学“宇宙中的地球”这一课时,旨在充分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我会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创设出高效且实效的媒体情境,帮助学生能够更为清晰、直观地认识到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即:在课堂导入环节,我会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宇宙中的地球》,并以谈话的方式向学生说出:“同学们,你所知道的天体有哪些?每种天体的特点是什么?”以此来有效集中学生的上课注意力,调动其学习动力,并巧妙引出本节课题;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会借助课前精心设计的PPT课件为学生详细讲解本节内容,像:其一,出示天体系统层次图,引导学生合作找出地球的位置;其二,展示“太阳系模式图”和“九大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表”,引导学生归纳九大行星的共同特点,以此来帮助学生更为深刻、清晰地认识到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其三,指导学生从温度条件、大气成分和水等方面来进一步分析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并以此推论出火星等其他行星,以及太阳系范围之外的天体是否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等。
情景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以“城市的辐射功能”为例
![情景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以“城市的辐射功能”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b6f18e3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6.png)
情景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以“城市的辐射功能”为例摘要: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与落实的情况之下,高中地理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也在跟随时代的脚步,发生着显著的变化,素质教育受到了广大高中教师的推崇。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时的体验感以及地理知识实践应用情况。
而情景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的运用正符合这些教育需求。
本文以“城市的辐射功能”一课为例,首先对于情景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原则进行简单地分析阐述,后对其应用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情景式教学;课堂教学引言:在传统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往往忽视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仅是按照课本教材中的内容照本宣科地为学生讲述知识,而学生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样的讲课形式早已不适用于当前的教育背景,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思维能力培养并无益处。
将情景式教学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之中,能够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同时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探究欲望,让学生在更加轻松的氛围中参与学习活动。
高中地理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高中地理课堂达到更佳的效果。
一、情景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原则(一)以学生为主的同时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学改革以来,学生的主体地位一直在被着重强调,高中地理教师在运用情景式教学法进行授课时,也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教学设计,设计立足于教学内容与学生具体情况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真正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与体验感,让学生获得更加高效的学习效果。
同时,高中地理教师也需要注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发挥作用。
教师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做好学生的引导者,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与学习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加以指导与纠正,并及时地给予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评价,这样才能最大化地优化课堂效果,提升课堂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3-07-04T08:41:14.500Z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3年3期供稿作者:何沅锡[导读] 为了培养学生对地理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让学生考察了云门寺附近的桂花瀑布及其一条深谷。
何沅锡
〔摘要〕情境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十分广泛。
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各种形象,创设具体事物的场景,使师生设身处“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而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下面是笔者在新教材教学中对情境教学法的探索。
〔关键词〕高中地理情境创设
1 运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
有些学生认为地理难学,从而失去了信心。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地理教学时大量联系生活实例来创设情境,并用地理知识来解释这些事件,让学生知道地理就在身边、学习地理是有用的、学习地理是比较容易的,他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从而唤起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
例如在讲“地球自转”时,自转产生的现象和时差是两个教学难点,我设计了一个小实验:用手电筒当作太阳光,让学生亲自动手,用地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观察地球表面产生的变化,学生就能直观地看到,由于地球的自转使得地球表面产生了昼和夜的交替变化,从而化抽象为直观,学生易于接受。
讲“时差”时,我利用2010 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创设了一个情境:为什么我们要熬夜到凌晨2 点看球呢?这样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同学们都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见解,既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2 以用促学创设问题情境
“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形成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
学生学的目的是为了用,用又会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促进其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提高。
我结合新教材湘教版地理I(必修)的教学,在以用促学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例如,大气的温室效应和保温作用是知识难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指导学生利用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如透明塑料袋、塑料薄膜、玻璃瓶等)和温度计、湿度计,做一次模拟大气温室效应和保温作用的小实验,让学生经常测试温室内外的温度、湿度,然后再让学生结合地理知识,分析温室内外温度、湿度差异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农作物可能产生的影响。
为了培养学生对地理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让学生考察了云门寺附近的桂花瀑布及其一条深谷。
学生们都感到非常奇特。
这 20 多米高的瀑布和深山谷是怎样形成的呢? 我不让他们简单地下结论,而是鼓励他们钻研教材,查阅县志等资料,走访地矿局,综合分析其形成原因。
由于学生对这一奇特的地理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对这个问题也就特别重视。
经过认真准备后,他们就展开了全面的分析论证。
如,断层错位、流水侵蚀、断裂下陷、冰川刨蚀、人工开凿等等能形成瀑布、沟谷的地理因素,他们几乎都分析到了。
尽管他们分析、论证的结果不一定与实际的地质成因完全吻合,可他们却能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学以致用,增强了学习能力。
3 以语言渲染创设情境
丰富、生动的语言,同其他直观手段一样,可以塑造出形象化的情境来,包括故事、诗歌、谚语、谜语。
例如在讲“美洲”时,就可以讲讲哥仑布发现新大陆的故事,并启示学生:哥仑布之所以能完成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地理大发现,除了他具有坚定意志和熟练的航海技术外,还与他拥有渊博的地理知识是分不开的。
再如在讲美国的阿拉斯加州为什么远离美国本土时,可以介绍当年美国如何以很便宜的价格从俄罗斯手中购得的情况。
地理方面的诗歌、谚语、谜语多不胜数,如果教学时能加以充分利用,则会形成妙趣横生的教学情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例如在讲“内蒙古高原”时,可以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来描述内蒙古高原的辽阔富饶。
又如,在讲授长江流经的省、自治区时,用一个谜语“船出长江口”(猜一个城市名———上海),这就使学生形象地记住了上海的位置———长江口。
4 恰当运用电脑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实现由具体生动到抽象概括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于某些内容过于抽象,虽经教师再三讲解,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
现代教育学实践证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精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相比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地球的公转”一课中,“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既是重点,同时又是难点。
在传统地理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颇感困难,无论是用挂图、模型,还是让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由于图式单一,没有立体感,难以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很难形成完整的感性认识。
利用各种地理素材,制作一个Flash 课件。
在屏幕上,先展示黄赤交角,再模拟演示地球绕日公转过程及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的周期变化(黄赤交角的存在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指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原因,通过多次的演示课件,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空间概念并在脑中构建地球公转的动态三维立体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这一课件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真实地模拟了这一地理现象,给学生形象直观地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就不会死记硬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使学生真正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要点,做到一图在心,以不变应万变,《地球的运动》这一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由此可见电教媒体凭借优势,为教师讲解地理,为学生感知地理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作者单位:四川省营山县第二中学校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