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推理说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推理》说课

两河口镇中心小学吴艳丽

《有趣的推理》这节课立足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在问题设计的难度上都不是很大,学生通过简单的推理,亲身经历对生活现象判断的过程,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年级的学生爱动、好玩,好奇心强,但并不具备推理所需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我设计了有趣的推理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利用教具把抽象的推理过程直观呈现,同时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亲身经历推理的过程,使学生对推理方法的理解由模糊到清晰,从而真正达到自主建构知识的目的。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的编排意图,我把目标确定为:

1.学会运用连线、列表等方法进行推理;

2.能够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3.在经历推理判断的过程中树立自信,体会生活中这些现象中蕴含的数学道理。

经历推理的过程,掌握推理顺序,学会用连线、列表法进行推理是本节课的重点,对信息进行归类、整理,用表格的形式处理信息则是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课有一下几个流程:

(一)游戏开场,激趣导入

本节课从游戏入手,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白要想知道糖果在哪个盒子里、是什么口味,必须给出有用的数学信息,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这样有趣的推理现象很多,并对推理问题产生深厚的兴趣。

(二)初涉新知,尝试推理

环节一:借游戏的余热,我马上给同学们呈现新的一轮推理体验,利用社团活动的情境,呈现主题图,抛出问题“他们三人分别在哪个兴趣组”,但并不给出信息,学生发现没有信息无法推理,进而明白推理首先要收集信息。

环节二:合作探究,分析推理

分两步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

1、尝试判断,用喜欢的方式记录(可以写一写、连一连、画一画);

2、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环节三:整班交流,展示分析过程

连线法:邀请学生上前板演,一边说推理过程,一边连线。

列表法:两种预设

有学生用到列表法,请他上前展示,利用老师准备好的表格,再做一遍,一边说思考过程一边在表格上做记录,让其他同学理解列表法。然后,所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边说边做记录,试着用列表法判断。最后请一位成绩中等的同学再次展示,检查列表法掌握情况。

没有学生用到列表法,由老师引出列表法,用表格来记录信息,然后让学生试着用列表法判断,并邀请同学展示,检查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记录并展示分析问题的过程,学会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通过学生展示、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多种推理模式,感受解决数学问题方式的多样性。

环节四:借助表格,记录信息

这一环节与前面的展示环节几乎同时进行,由于不清楚学生在第二环节是否能够想到用列表法,所以列表法的介绍我做了两种预设:学生直接展示或老师引出。今天刚好有学生用到了列表法,所以执行第一套方案。但是不管哪种方案,在引出列表法之后,都要求每一位学生用列表法把例题再做一遍,并检查完成情况。

设计意图:之所以一定要让每个学生都用列表法做一次,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知道列表法后第一时间进行强化训练,拨开似懂非懂的迷雾,掌握列表这一策略。

(三)方法运用,练习巩固

利用排课表的情境设计了一道4维的推理练习题,难度相比例题稍有提升,学生可以选取自己喜欢的方法判断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运用连线、列表法进行分析推理,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四)回顾过程,全课小结

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梳理从连线、文字叙述的推理过程到学会列表法进行推理,更重要的明确从何入手、怎么分析与判断,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学生对推理方法的理解由模糊到清晰,从而真正达到自主建构知识的目的,为解决后面的问题奠定知识基础。(五)拓展延伸,挑战自我

这里设计了一道根据成绩判断谁是大队长的题目,相比前两题,难度加大

设计意图:进一步训练学生思维,发展推理能力,同时通过这一题的训练,让学生发现情况复杂时,列表法比较容易解决问题,体现列表法的通用性。

反思:

课堂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1、教师评价语言: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能使学生情趣高涨,有时候我也知道应给

予评价,但没有精湛的语言;

2、推理方法引导的够深入,学生主体地位落实不是很好,容易打断学生发言,不能充分倾

听学生;

3、为了让学生能够用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小组交流和学生展示部分就要花费大

量的时间,那么留给学生探讨更多有层次、有深度的推理问题的时间就非常有限,本节课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得不舍弃这个环节,这两者之间该怎样平衡,值得深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