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34高一语文乡土情结课前预习试题
乡土情结考试题及答案
乡土情结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乡土情结是指个体对于自己出生地或成长地的深厚情感和依恋,下列哪项不是乡土情结的表现?A. 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B. 对家乡自然风光的怀念C. 对家乡美食的向往D. 对家乡的冷漠态度答案:D2. 乡土情结在文学创作中常被用来表达哪种情感?A. 个人英雄主义B. 爱国主义C. 浪漫主义D. 对家乡的思念答案:D3. 下列哪部作品最能体现乡土情结?A. 《红楼梦》B. 《百年孤独》C. 《乡土中国》D. 《战争与和平》答案:C4. 乡土情结与以下哪个概念关系最为密切?A. 民族认同B. 个人成长C. 社会变迁D. 经济发展答案:A5. 乡土情结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增强社区凝聚力B. 促进文化传承C. 导致地域歧视D. 激发爱国情感答案:C6. 乡土情结的形成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童年经历B. 家庭教育C. 社会环境D. 个人财富答案:D7. 乡土情结在心理学上被认为是一种:A. 认知偏差B. 情感依恋C. 行为习惯D. 社会压力答案:B8. 乡土情结对于个体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不包括:A. 提供情感支持B. 增强自我认同C. 引发焦虑情绪D. 促进社会适应答案:C9. 乡土情结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挑战不包括:A. 文化同质化B. 人口流动加速C. 乡土文化的消失D. 乡土情结的增强答案:D10. 乡土情结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体现在:A. 吸引外来投资B. 促进旅游业发展C. 增加地方税收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1. 简述乡土情结对个体身份认同的影响。
答案:乡土情结通过强化个体与特定地域的联系,增强了个体的身份认同感。
这种认同感不仅来源于对家乡文化、历史和传统的认同,还包括对家乡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情感依恋。
乡土情结使个体在面对外部世界时,能够保持一种文化自信和归属感,有助于构建稳定的自我形象。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专题四乡土情结作业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根据上面的作文材料与要求,下列立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大城市有着诸多的优势,能够开阔视野,让我们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可围绕“天高海阔,大胆开拓”立意。 B.家乡是许多人心底最深的牵挂,家乡的发展也离不开坚守在这里的人,可围绕“扎根故土,建设家园”立意。 C.大城市有机会、有资源,家乡有亲情、有“人情味”,二者只能选其一,可围绕“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立意。 D.面对大城市与家乡,不同的声音都只具有参考意义,每个人要有自己的考量,可围绕“留走之间,听从心声”立意。
(选自《解放日报》,有删改) 【注】 酒海:一种大型的盛酒容器,因盛酒量多,故称“海”。 【作者链接】 安宁,生于泰山脚下的青年作家,屡获国内散文大奖。她的写作中,对故乡的思念已经融入了血脉,“乡 村是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承载了我们对于美好家园的一种向往和回归,”她说,“通过这样的写作,我得到了一 种自信,并发觉自己的根基,其实一直都停留在乡村的泥土里,从未离开。”
现代文阅读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蜡条作为线索贯串全文,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思想主旨和情感脉络明确、集中。 B.文章第六段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手法,丰富生动,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C.文章第八段动静结合,院子里“静悄悄的”“一切都被冻住”,父亲的咳嗽声打破了夜的静寂。 D.本文恰切地运用儿童视角,展现出儿童视野中编蜡条等农活的童趣以及生活的本真面貌。
现代文阅读
的力量感。我觉得父亲即便老了,也一定像粗壮的蜡条一样,嗖的一声抽下去,就在水泥地上留下一条深深的印记。 蜡条在灯下的堂屋里,明显有些施展不开手脚,于是它们时而碰到了灯泡,让满屋子都是飞旋的影子;时而落在水缸沿 壁上,发出清脆又寂寥的响声;时而将绳条上的毛巾扯了下来,又甩到洗脸盆里。父亲尽力收拢它们的“手脚”,无奈蜡 条太长,房间又太小,总也无法使它们驯服。
乡土情结考试题及答案
乡土情结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乡土情结是指个体对于自己出生或成长地的深厚情感和依恋。
以下哪项不是乡土情结的表现?A. 对家乡的自然风光和文化传统的怀念B. 对家乡美食的思念C. 对家乡的经济发展的漠不关心D. 对家乡方言的认同和使用答案:C2. 乡土情结在文学作品中常被用来表达什么主题?A. 爱情B. 亲情C. 乡愁D. 冒险答案:C3. 乡土情结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A. 个人经历B. 社会文化C. 家庭背景D. 以上都是答案:D4. 乡土情结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有何影响?A. 有负面影响B. 有正面影响C. 没有影响D. 既有正面也有负面影响答案:D5. 乡土情结在现代社会中是否仍然重要?A. 不重要B. 重要C. 只在某些地区重要D. 只在某些人群中重要答案:B6. 乡土情结与民族认同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A. 无关B. 相反C. 相辅相成D. 相互排斥答案:C7. 乡土情结的产生与个体的哪个阶段经历有关?A. 童年B. 青少年C. 成年D. 老年答案:A8. 乡土情结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意义是什么?A. 阻碍全球化进程B. 促进文化交流C. 保持文化多样性D. 无关紧要答案:C9. 乡土情结对于个体的社会行为有何影响?A. 促使个体更加保守B. 促使个体更加开放C. 没有明显影响D. 取决于个体的具体情况答案:D10. 乡土情结在现代社会中如何被重新诠释?A. 被遗忘B. 被批判C. 被保留D. 被重新赋予新的意义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乡土情结可能包含哪些情感元素?A. 怀旧B. 安全感C. 归属感D. 优越感答案:A、B、C2. 乡土情结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挑战包括哪些?A. 城市化进程B. 文化全球化C. 人口流动D. 科技发展答案:A、B、C、D3. 乡土情结对于个体的积极影响可能表现在哪些方面?A. 增强社会凝聚力B.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C. 促进文化传承D. 增加经济收入答案:A、B、C4. 乡土情结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A. 地理环境B. 社会经济状况C. 历史背景D. 教育水平答案:A、B、C、D5. 乡土情结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可能有何差异?A. 表现形式不同B. 情感强度不同C. 社会评价不同D. 影响范围不同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乡土情结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语文】《乡土中国》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课时5把握内容,辨析概念一、课内基础练1.(3分)下列社会学概念中,哪一个不是作者在《乡土中国》中原创的?()A.文字下乡B.差序格局C.礼治秩序D.无为而治2.(3分)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作者所谓“乡土本色”的一项是()A.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D.安土重迁,叶落归根。
3.(3分)作者在《乡土本色》一章中提出中国农民大多聚村而居,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
中国农民所生活的社会就是前一种社会,作者在书中用自己的话为这种社会命的名字是()A.礼俗社会B.法理社会C.文明社会D.现代社会4.(3分)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论证《乡土中国》中“礼治”这一核心概念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某些部族里,丈夫死了之后,其妻子如果与其他男子私会,就可能被“浸猪笼”。
B.在旧小说中,一个人成年时,一定要捕捉大型猎物回来,才能完成为成年而举行的仪式。
C.没有做过大夫的曾子在弥留之际发现自己躺在大夫专用的席子上,就命儿子把席子换掉。
D.红灯停,绿灯行,遇到行人过斑马线应停车礼让,否则机动车辆将受到交通行政处罚。
5.(3分)下列对《礼治秩序》一章中相关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存在于所有的社会形态中,也存在于衣食住行之中;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效力比现代社会更大。
B.礼治并不是人本能地、自动地服从于成规而构成的秩序,经过教化的过程主动地服从于成规才是礼治的体现。
C.法治跟法律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礼治秩序》一章中作者是把这两个词当作同一个意思看待的。
D.“人治”一词容易被误解为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所以文中选择“礼治”一词来对应法治,以此来解说乡土社会的特色。
6.(3分)下列对《家族》一章中“家庭”“家族”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费孝通认为,和西洋社会中的“家庭”这一概念相比,称中国乡土社会基本社群为“小家族”更为妥当。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暑假预习试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暑假预习试卷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哪位诗人不属于“唐宋八大家”?A. 韩愈B. 柳宗元C. 杜甫D. 苏轼答案:C. 杜甫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哪篇文章?A. 《滕王阁序》B. 《岳阳楼记》C. 《醉翁亭记》D. 《桃花源记》答案:A. 《滕王阁序》3.《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施耐庵C. 罗贯中D. 吴承恩答案:A. 曹雪芹4.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庄子》?A. 守株待兔B. 庖丁解牛C. 掩耳盗铃D. 画蛇添足答案:B. 庖丁解牛5.《边城》的作者是?A. 鲁迅B. 老舍C. 沈从文D. 钱钟书答案:C. 沈从文二、多选题(每题4分)题目1: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2分)A. 《红楼梦》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
B.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后经高鹗续写完成。
C. 《红楼梦》主要讲述的是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D.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E. 《红楼梦》中,王熙凤是贾府中的重要人物,以其精明能干著称。
【答案】ABDE题目解析:选项C虽然在小说中有显著地位,但《红楼梦》的内容远不止于单一的爱情故事,它还涵盖了封建社会的各种复杂关系和人性的深刻描绘。
题目2:关于《论语》中的孔子思想,下列哪些陈述是准确的?(2分)A. 孔子强调“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主张爱人。
B. 孔子提倡“礼”,认为礼仪是社会秩序的基础。
C. 孔子认为教育应当普及,提出“有教无类”的观点。
D. 孔子主张“兼爱”,即对所有人同等关爱。
E. 孔子主张“无为而治”,认为统治者应当少干预百姓生活。
【答案】ABC题目解析:选项D的“兼爱”是墨家学派的观点,而非儒家;选项E的“无为而治”是道家老子的思想,而非孔子的主张。
孔子的思想核心在于“仁”、“礼”以及教育的重要性。
三、判断题(每题3分)1.《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这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晚期家族兴衰的小说。
高一语文课前预习 3.3《乡土情结》学案 苏教版必修1
高一语文课前预习 3.3《乡土情结》学案苏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1、识记文中重要字音、字形、名句。
2、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预习内容: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搭讪.( ) 悠邈.( ) 谪.居( ) 田塍.( )屹.立( ) 魂牵梦萦.( )侘傺..( ) 蕞.尔( )忐忑..不安( ) 翰苑.( ) 桑梓.( ) 篱角三匝.(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予以改正。
愁肠百节( ) 纹身( ) 秋篷( ) 良晨美景( )功拜垂成( ) 发韧( ) 儒染( ) 根深帝固( )3.成语积累。
(1)指失意或失败,灰溜溜地回来。
是一个贬义词。
( )(2)比喻留恋本土,不愿意轻易搬迁。
是一个中性词。
( )(3)事物正在兴起、发展,没有停止。
常用于新兴事物。
(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王维《杂诗》)(2)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宋之问《渡汉江》)(3)国家兴亡, ______________。
(明末清初·顾炎武)(4)______________,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5)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晋·陶潜《归园田居》)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
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
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
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
离得远了久了,使人愁肠百结:“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好不容易能回家了,偏又忐忑不安:“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
【推荐下载】高一语文课后复习题:乡土情结
8.本文第三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慷慨
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的行为。请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提示:能提炼出海外游子与乡土情结关系的几点交叉:一个是离开故乡的时间因
素,一个是海外的空间阻隔,一个是对故乡思恋感情的久而弥笃。
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
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鸟恋旧林,鱼思故渊,离乡别井,乃至漂洋过海,谋生异
域。有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金矿、
铁路、种植园里,渗透了他们的血汗。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
6.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
提示:关键信息在第一段。
参考答案:①父母亲戚的关爱。②家乡的山水草木融化成了生活的血肉。③悲欢离
合的家史种在了心坎里。④邻里乡情彼此了然。
7.作者在第二段描写的少年离家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
提示:关键信息在第二段。概括时要注意对象和目的。
参考答案:(1)不少人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去闯世界。(2)多数人是
2
[键入文字]
提示:扣住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
一辈子附在身上概括。
参考答案:之所以称为情结,是因为它像烙印、像蚕茧、像文身一样不能化解与消
退。一个人的出身地不仅给他自然的生命,而且给了他文化,他之所以成为这样的
人,而不是另一个人,故乡的文化起了决定性作用。
5.文中一连用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四个比喻
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配套专练:3.3 乡土情结 课前预习
“溶化”,一是化学用语,指固体的溶解;二是指冰雪等变成水。“熔化”是物理用语,指固体加热到一定程度后变成液体。“融化”与“溶化”的第二个意思相同。
以至·以致
都是连词。“以至”:①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前句意思的延伸),相当于“直到”;②表示前句意思的自然结果。“以致”用在后半句话的开头,表因果关系,但多指不好的结果或陈述者不想看到的结果。
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一概而论:一概:同一标准,一律。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
含辛茹苦:辛:辣;茹:吃。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
休戚相关: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风雨同舟: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2.课文应该划分为几个部分?并总结各个部分的大意。
提示:全文共7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话题,说明什么是“乡土情结”。
第二部分(第2—6段):按人生成长的时间顺序写乡土情结的形成、发展、表现及升华。
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2段):从人的成长角度写乡土情结的由来。(形成)
第二层(第3—5段):叙述人们离家的几种情形,并说明乡土情结每个人都会有,但是它往往在人远离故乡时表现得最为强烈。(发展)
《乡土情结》是柯灵为纪念《香港文学》创刊7周年而作的散文,作品以故园之思作为线索,由“小家”到“大家”,由“离家”到“归家”,将乡土情升华为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三、经典句段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
高中语文乡土情结练习题 苏教版 必修1 试题
高中语文乡土情结练习题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悠邈.(miǎo) 濡.染(rú) 饮啜.(chuò)B.侘傺.(chì) 田塍.(chéng) 桑梓.(zǐ)C. 恬淡.(tián) 蕞.尔(zuì) 戍.卒(shù)D.褪色.(sè) 低徊.(huí) 烙.印(lào)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 魂牵梦萦愁肠百结惦记功败垂成B.忐忑不安酒澜灯灺褪色以暴易暴C.一饮一啜素性恬淡崩坏希虚不已D.杀羽而归衣锦还乡悠邈方兴未艾3.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1),悠然见南山。
(2)未老莫还乡,。
(3)富贵不能淫,。
(4),游子身上衣。
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乡土情结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
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
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
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某某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
离得远了久了,使人愁肠百结:“A”好不容易能回家了,偏又忐忑不安:“B”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
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偶尔在江上听到乡音,就不觉喜上眉梢,顾不得娇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讪:“C”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
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几乎是世界的全部,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
他开始感觉饥饱寒暖,发为悲啼笑乐。
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
但懂得爱的另一面——憎和恨,却须在稍稍接触人事以后。
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虫一鸟,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寒一暑,一时一俗,一丝一缕,一饮一啜,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
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
乡土情结考试题及答案
乡土情结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乡土情结是指个体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依恋,以下哪项不是乡土情结的表现?A. 对故乡的自然风光有特别的情感B. 对故乡的风俗习惯有强烈的认同感C. 对故乡的经济发展有迫切的关注D. 对故乡的文化遗产有轻视的态度答案:D2. 乡土情结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用来表达什么?A. 对故乡的赞美B. 对故乡的怀念C. 对故乡的批判D. 对故乡的遗忘答案:B3. 乡土情结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A. 个人经历B. 社会环境C. 文化背景D. 以上都是答案:D4. 乡土情结对于个体的心理发展有何影响?A. 增强归属感B. 增加孤独感C. 引发焦虑感D. 产生疏离感答案:A5. 在现代社会,乡土情结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变化?A. 从实体转向虚拟B. 从虚拟转向实体C. 从个体转向集体D. 从集体转向个体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乡土情结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乡土情结的表现?A. 地理环境B. 社会制度C. 经济发展水平D. 宗教信仰答案:ABCD7. 乡土情结对于社会有哪些积极作用?A. 促进社会稳定B. 增强文化认同C. 推动经济发展D. 减少人口流动答案:ABC8. 乡土情结可能导致哪些社会问题?A. 地方保护主义B. 文化保守主义C. 人口流动限制D. 经济发展不平衡答案:ABD9. 乡土情结在现代社会中有哪些新的表现形式?A. 网络社交平台上的家乡群组B. 家乡特产的线上销售C. 家乡文化的数字化保存D. 家乡旅游的推广答案:ABCD10. 乡土情结对于个人生活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A. 情感寄托B. 身份认同C. 生活选择D. 价值观念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乡土情结的定义及其对个体的意义。
答案:乡土情结是指个体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依恋,它对个体的意义在于增强归属感、认同感和文化认同,同时也是个体情感寄托和身份认同的重要来源。
苏教版语文高一语文《乡土情结》基础达标测试苏教版必修一
我夯基我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寥.落(liáo) 园扉.(fēi) 篱.下(lí) 方兴未艾.(ài)B.悠邈.(miǎo) 褪.色(shǎi) 搭讪.(shàn) 情不自禁.(jīn)C.饮啜.(chuò) 碌.碌(lù) 眉梢.(shāo) 低徊.欷歔(huái)D.琐屑.(xiè) 慰藉.(jiè) 怡.然(yí) 浪荡乾.坤(qián)解析:C项“低徊欷歔”中的“徊”的正确读音应为“huí”。
答案:C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儒染烙印街巷万里投荒B.逗弄崎岖沧凉酒阑灯灺C.娇羞悲啼融化悲欢离和D.浮萍扭曲谛造安土重迁解析:B项中的“沧凉”应为“苍凉”;C项中的“悲欢离和”应为“悲欢离合”;D项中的“谛造”应为“缔造”。
答案: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美国总统10月16日在白宫正式签署了国会上周通过的授权总统对伊拉克使用武力的决议。
B.专家指出,鱼和其他动物一样,死后肌肉组织仍然继续进行着僵硬、自溶、腐化的生物化学反应的过程。
C.我们能否培养会学习、会生存等素质全面的学生,关系到祖国的未来,也是学校教育的使命。
D.只有走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解析:B项中“的过程”是多余的;C项前后照应不周;D项中“最”前缺少介词“以”,在“提高”前加“才能”,且句式杂糅,应将“质量”后的逗号改句号,“是”前加“这”。
答案:A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的文笔生动地阐述了“女性大悲剧”的“红学”A.周汝昌先生有极高的学养,他以出神入化....见解。
B.面对种种诋毁和流言,他愤怒地斥责说:“这完全是杯弓蛇影,无稽之谈。
”....的境地,黯然辞职了。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3课《乡土情结》同步练习 Word版含解析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3课《乡土情结》同步练习一、基础攻坚。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眷.恋(juàn)连缀.(zhuì)辜.负(ɡū)雨雪霏.霏(fēi)B.巍.峨(wēi)欷.歔(xī)翘.首(qiào)安然无恙.(yànɡ)C.悠邈.(miáo)低徊.(huí)谪.居(zhāi)小人所腓.(féi)D.发轫.(rèn)寥.落(liáo)搭讪.(x iān)忐忑.不安(tè)答案:A解析:B项,“翘首”的“翘”应读“qiáo”;C项,“谪居”的“谪”应读“zhé”;D项,“搭讪”的“讪”应读“shàn”。
2.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绝纶离乡被井苍茫费尽心机B.静谧糜使归聘焦燥萍飘四方C.悠藐悲欢离和惠赐繁华酥骨D.潦倒概莫能外筏船粉身碎骨答案:D解析:A项,纶—伦,被—背;B项,糜—靡,燥—躁;C项,藐—邈,和—合。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①书中以汉、宋为正统,这不是历史观,而是现实的,不能以历史的标准来要求。
②神话传说也好,志怪、志人也好,都是作为一种史实记载下来的,是靠实地访问,从民间而记录下来的,因此叫做“志”。
③在生活中达到了(绝对)满意——这本身就是一个,它表明这是一种无所事事的安谧,一切动机都已停止,感觉以及与此相关的活动也迟钝了。
A.反映搜集征候B.反应收集征候C.反映收集症候D.反应搜集症候答案:A解析:①“反映”通常表示:a.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b.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c.通常指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反应”则表示:a.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
b.化学反应或原子核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化。
c.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高中语文 第13课 乡土情结同步训练 苏教版必修1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第13课乡土情结同步训练苏教版必修1(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崎岖.(qǔ) 三匝.(zā) 谪.居(zhé)铩.羽而归(shā)B.欷.歔(xī) 桑梓.(zǐ) 屹.立(yì) 聊以慰藉.(jì)C.发轫(rèn) 濠.水(háo) 翰苑.(yuàn) 忐忑.不安(tè)D.田塍.(chénɡ) 蕞.尔(zuì) 灯灺.(chí) 魂牵梦萦.(yínɡ)解析A项岖qū。
B项藉jiè。
D项灺xiè。
答案 C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5分)A.花纹缠绵凝聚良晨美景B.惦念逗弄朦胧情不自矜C.浪荡稚弱恬淡勤工艰学D.辽阔悠邈褪色音容笑貌解析A项晨—辰。
B项矜—禁。
C项艰—俭。
答案 D3.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5A.只有少数中的少数,个别中的个别,在亿万分之一的机会里冒险成功,春风得意,告老还乡....。
B.金窝银窝..。
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草窝....,不如家...里的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
C.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我们祖先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以为一切生灵,都有返本归元的倾向。
D.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都表示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
解析A项应为“衣锦还乡”。
答案 A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5分) A.浪荡乾坤的结果,是多数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B.这种缠绵的情致,并不能改变冷酷的现实,百余年来,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漂洋过海,谋生异域。
高中 乡土情结自学检测 必修1 试题(共18页)
13、乡土(xiāngtǔ)情结Ⅰ.学习目的:1. 认识故土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2.体会“乡土情结〞赋予的时代内涵3. 体味散文的语言艺术,鉴赏文本的意蕴美。
Ⅱ.学法建议:情结,心底的感情纠葛;深藏心底的感情。
本文选自林非编选的?中国当代散文经典?(春风文艺HY社2021年1月版),原是柯灵为纪念?文学?创刊七周年而作。
这篇散文的主旨是歌颂HY的乡土情结,乡土情结贯穿全文,乡土情结的形成、开展、表现和升华是本文的主线。
文章文笔优美,内容丰富,有思想深度,感人至深。
学习的关键在于抓住本文的主线,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会评点的方法。
学生在感知文本、研习文本的根底上对文章进展评点,课上师生、学生之间进展交流,进而到达与文本交流的目的。
重点体会作者将乡土情升华为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学习时可借助对话栏来引导自己去把握。
此外,本文引用大量的古诗文来增强文章的抒情色彩,理解本文引用诗文的不同意图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文章主旨。
Ⅲ.课前预习:〔一〕字词读音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1〕魂牵梦萦.〔2〕忐忑.......不安〔3〕铩.羽..(tǎn tè)而归〔4〕方兴未艾.〔5〕三匝.〔6〕欷歔..〔7〕悠邈.〔8〕桑梓.〔9〕搭讪.〔10〕发轫.〔11〕翰苑.〔12〕田塍.2.请区分以下多音字的读音:桑乾河翘首乾坤翘起〔二〕字形识记3.把以下词语中的错别字,写在横线上。
①田腾篱角②根深缔固③方兴未哎④贻然自得⑤含辛如苦⑥酒阑灯烨〔三〕词义辨析4.再读课文,解释以下词语:〔1〕铩羽而归〔2〕功败垂成〔3〕寄人篱下〔4〕良辰美景〔5〕含辛茹苦(hán xīn rú kǔ)〔6〕方兴未艾〔7〕魂牵梦萦〔8〕忐忑不安5.汉字中有很多形似字,请你细心区分以下字形,并试着组词:梢稍缀谬蒂悄掇戮谛俏〔四〕文学常识6.柯灵〔1909—2000〕,原名,人,中国现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等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乡土情结?选自。
高一语文(必修一)《乡土中国》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一语文(必修一)《乡土中国》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一、名著阅读1.“差序格局”是作者在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
作者在解释这个抽象概念时,运用了比喻等方法。
分小组讨论,谈谈你对“差序格局”概念的理解。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联系全书,梳理作者用以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和与之相对应的指称其他社会的概念,填写下面的表格,并结合作者的论述和相关资料理解其含义。
(1)礼俗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是“______________”。
(2)法理社会: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是“______________”。
(3)借助语言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主要是借助面对面的语言交流的社会。
(4)借助文字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主要借助文字交流的社会。
(5)团体格局:由若干人组成的,有一定界限的团体。
(6)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附着一种道德要素。
(7)系维着人民的宪法:在道德体系发生权力的观念下,为防止______________,发生了宪法。
(8)小家族:不仅限于亲子的,不仅限于生育功能的事业社群。
(9)家庭: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
(10)男女有别: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契合。
(11)男女求同:男女结合不仅仅是为了生育这个社会事业,而且是为了______________。
(12)礼治秩序:乡土社会以“礼”来维持的社会秩序。
(13)法治秩序:主要以“法律"来维持的社会秩序。
(14)调解体系:社会矛盾纠纷主要靠长老的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
14高一语文必修同步练习乡土情结
14高一语文必修同步练习乡土情结10.《月是故乡明》中写道:“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
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在有甜美在。
”请从画线的四个词中选择一个,设想某种情景(如“夜深了,月光穿过窗户照着无眠的我”“收到老家的来信”等),描写某个人思乡的具体表现,50字以上。
所选词语:具体表现:提示:课外拓展,可以根据要求自由发挥。
答案示例:追忆这二十年来,逢佳节,特别是新年,我就分外地想念北平。
北平的年节是多么花哨有趣呀!一闭眼,我就走回记忆中的世界,那里有百果的腊八粥、什锦糖、红白蜜供、走马灯、带琴的风筝,和多少别处见不到的东西。
越想北平,越觉得苦闷,倒好像只有北平会过新年似的!(老舍《新禧!新禧!》)11.在语段的甲、乙两处,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白帝城在四川奉节县城东四公里处,(甲)。
这是三国时蜀主刘备兵败托孤之处,(乙)。
白帝城扼守瞿塘峡的西口,江面狭窄,水势湍急。
甲:a.高峡背依,长江下临 b.背依高峡,下临长江,形势雄壮乙:a.城内有白帝庙、武侯祠、望江亭、观星亭等古迹b.白帝庙、武侯祠、望江亭、观星亭等古迹就在城内A .甲a 乙b B.甲a 乙aC.甲b 乙aD.甲b 乙b提示:整个句子的话题是“白帝城”,甲a的主语是“高峡”“长江”,与话题不符,要排除。
故A、B两项不是答案。
乙b的主语是“古迹”,也与话题不符,要排除,故D 项不是答案。
只有C项甲b乙a的主语都是“白帝城”,与句子话题一致,为正确答案。
答案:C在高中复习阶段,大家一定要多练习题,掌握考题的规律,掌握常考的知识,这样有助于提高大家的分数。
为大家整理了14高一语文必修同步练习,供大家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前预习
积土成山
一、基础字词
1.识记字音
魂牵梦萦.(y íng ) 灯灺.(xi â) 忐忑..不安(t ǎn t â) 怯.
生生(qi â) 田塍.(ch ãng ) 濡.染(r ú) 悠邈.(mi áo ) 崎岖..
(q í q ū) 三匝.(z ā) 侘傺..(ch à ch ì) 蕞.尔(zu ì) 铩.
羽而归(sh ā) 恬.淡(ti án ) 怡.然(y í) 谪.居(zh ã) 寥.
落(li áo ) 欷歔..(x ī x ū) 方兴未艾.(ài ) 桑梓.(z ǐ) 屹.
立(y ì) 搭讪.(sh àn ) 褪.色(tu ì) 发轫.(r ân ) 濠.
水(h áo ) 翰苑.(yu àn ) 缔.造(d ì) 翘.首(qi áo ) 杀戮.
(l ù) 谛.
听(d ì) 2.识别字形
⎪⎩⎪⎨⎧辍学辍点缀缀啜泣啜::: ⎪⎩⎪⎨⎧骑马骑畸形畸崎岖崎::: ⎪⎩⎪⎨⎧恪守恪网络络烙印烙::: ⎪⎩
⎪⎨⎧坚韧韧千仞仞发轫轫:::
3.分辨词义
究竟·毕竟
都含有到底的意思。
“究竟”表示追根到底,用于疑问句,语气不肯定。
“究竟”可兼作名词,表示原因和结果。
“毕竟”表示追根到底所得的结论,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在表示肯定语气时,“毕竟”和“究竟”可以通用。
同“究竟”“毕竟”词义相近的词有“到底”“终归”“终究”。
溶化·熔化·融化
“溶化”,一是化学用语,指固体的溶解;二是指冰雪等变成水。
“熔化”是物理用语,指固体加热到一定程度后变成液体。
“融化”与“溶化”的第二个意思相同。
以至·以致
都是连词。
“以至”:①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前句意思的延伸),相当于“直到”;②表示前句意思的自然结果。
“以致”用在后半句话的开头,表因果关系,但多指不好的结果或陈述者不想看到的结果。
魂牵梦萦:形容万分思念。
情不自禁:禁:抑制。
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
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愁肠百结:愁肠:忧愁的心肠。
百结:极多的结头。
忧愁苦闷的心肠好像凝结成了许多的疙瘩。
形容愁绪郁结,难于排遣。
千丝万缕:千条丝,万条线。
原形容一根又一根,数也数不清。
现多形容相互之间种种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铩羽而归:铩羽:羽毛摧落,比喻失败或不得志。
指失败或不得志而归。
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
泛指春秋美景。
怡然自得: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春风得意: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衣锦还乡:旧指富贵以后回到故乡,含有向乡里夸耀的意思。
功败垂成: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大事每个人都有责任。
以暴易暴:以:用;易:改变,更换;暴:残暴。
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
指统治者换了,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
开宗明义: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思。
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讲明主要意思。
安土重迁: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
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落叶归根:飘落的枯叶,掉在树木根部。
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终要回到本乡。
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一概而论:一概:同一标准,一律。
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
含辛茹苦:辛:辣;茹:吃。
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
休戚相关: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
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风雨同舟: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
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天涯比邻:虽然相隔极远,但近如邻居一样。
二、文学常识
柯灵(1909—2000),原名高季琳,浙江绍兴人,现代作家。
她的作品建国前主要有儿童诗歌《月亮姑娘》、童话《蝴蝶的故事》、短篇小说《掠影集》等。
建国后主要有杂文和散文选集《遥夜集》、短篇小说集《同伴》、散文集《暖流》、电影文学剧本《腐蚀》《不夜城》、根据夏衍的剧本改编的《秋瑾传》等。
《乡土情结》是柯灵为纪念《香港文学》创刊7周年而作的散文,作品以故园之思作为线索,由“小家”到“大家”,由“离家”到“归家”,将乡土情升华为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三、经典句段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
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
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
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
点拨: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准确地解释了乡土情结的由来与含义。
之所以称为情结,是因为它像烙印、像蚕茧、像文身一样不能化解与消褪,一个人的出生地不仅给了他自然的生命,而且给了他文化,他之所以成为“这个人”,而不是另一个人,故乡的文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四、标点符号
离得远了久了,使人愁肠百结:“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
点拨:此处引用的诗句是完整引用,所以应完整地保留原有的标点符号,尤其是句末句号应放在引号内。
问题导引
1.什么是“乡土情结”?作者是如何引出这一话题的?
提示:“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
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
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
”“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
”由王维的《杂诗》引出一个普通的道理:“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
”并且援引了大量古代思乡诗来进一步说明这种情感,点出“乡土情结”,然后再对这种情结进行具体的说明和解释。
2.课文应该划分为几个部分?并总结各个部分的大意。
提示:全文共7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话题,说明什么是“乡土情结”。
第二部分(第2—6段):按人生成长的时间顺序写乡土情结的形成、发展、表现及升华。
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2段):从人的成长角度写乡土情结的由来。
(形成)
第二层(第3—5段):叙述人们离家的几种情形,并说明乡土情结每个人都会有,但是它往往在人远离故乡时表现得最为强烈。
(发展)
第三层(第6段):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表现及升华)
第三部分(第7段):归结全文,点明主旨,升华主题。
一方面,作者强调乡土之恋不会消失;另一方面,又鼓励在祖国强盛的时代应有大展宏图的志向,极富时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