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三9月第一次月考历史

合集下载

2021-2022年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2021-2022年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2021年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2、以“人”“言”构成的“信”字在商周时期并未出现,到春秋时期才产生。

“信”这个概念也是从记载春秋历史的《左传》一书开始的,该书共有24处记载了诸侯、卿大夫等遵守承诺、盟誓的事例,人言为信在稳定秩序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上述史实的背景是A.重道德的儒家思想被统治者广泛接受 B.王室衰微,礼崩乐坏C.信字在春秋时期出现 D.《左传》作者发明了“信”字3、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卤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

”下列句子有类似思想是A.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B.“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C.因材施教;有教无类D.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4、“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

”上述西汉时厚葬风气尤甚的重要原因是A.西汉诸侯王富可敌国致奢靡攀比B.西汉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C.土地私有制盛行导致的兼并恶果D.当时主流文化及选官制度的影响5、朱熹批评《资治通鉴》时说:“臣旧读《资治通鉴》,窃见其间周末诸侯潜称王而不正名。

汉丞相(诸葛)亮出师讨贼而反书‘入寇’。

此类非一,殊不可晓。

”下列选项与上文观点一致的是A. “天下为主,君为客”B.“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D. “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6、元代士人杨维桢认为,元朝是华夏正统,而辽和金不是。

他的理由是,儒家的传承,在朱熹之后一度中断,直到元代大儒许衡才再度延续儒家的“道统”。

吉林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C卷

吉林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C卷

吉林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共24题;共48分)1. (2分)(2020·菏泽模拟) 春秋战国时期,众多思想家都提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方案。

其中比较突出的是道德救世和制度救世。

下列主张能够体现制度救世的是()A .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B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C . 正明法,陈严刑,将以救群生之乱D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 (2分) (2017高一上·日喀则期中)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也经历了变化。

与成语“金榜题名”有关的是()A . 世官制B . 察举制C . 九品中正制D . 科举制3. (2分) (2017高一上·高明月考) 《宋史·职官制》记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

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

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筅库,悉隶三司。

”材料说明()A . 三省长官失去相权B . 中书禁中独掌相权C . 加强皇权弱化相权D . 皇权相权平分秋色4. (2分)下图为清朝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从中我们可得到的信息包括()① 农业税相对稳定② 工商杂税逐渐超过农业税③ 商品经济发展④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A . ①②③④B . ①②③C . ②③④D . ①②④5. (2分)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发掘出的随葬文物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①丝织品②景德年间瓷罐③唐三彩④哥窑瓷瓶⑤珐琅彩A . 唐朝B . 北宋C . 南宋D . 清朝6. (2分)从我国封建社会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到工商皆本思想的出现,反映的是A . 商品经济的发展B . 封建专制皇权的衰落C . 自然经济迅速解体D . 封建制度解体7. (2分) (2019高一下·长春期末) 史学家陈旭麓曾说:“洋务派的出世,是中国有地主阶级以来第一次真正的分化,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的改革是由他们开始的。

吉林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II)卷

吉林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II)卷

吉林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共24题;共48分)1. (2分)以下关于先秦时期所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发明指南仪器②建立数学体系③记录哈雷彗星④创制浑仪、简仪A . ①②B . ①③C . ③④D . ②④2. (2分) (2018高一上·大连期末) 唐高宗在位时,专门下诏,要求臣下和百姓都不许穿黄用黄,色彩从此被赋予了政治生活意义。

唐高宗这一诏书体现了()A . 皇权至上B . 神化皇权C . 皇权专制D . 中央集权3. (2分) (2017高一上·杭锦后旗期中) 唐朝三省六部制和北宋二府三司制的设置,反映出唐朝和北宋在政治理念上的相似之处是()A . 重视官员的推荐和征用B . 注重对皇帝的监察制约C . 分割相权以加强皇权D . 削弱地方以强化中央4. (2分)(2019·临沭模拟) 历史学家黄仁宇字认为,中国古代的隋唐宋时期“外向”“开放”,带“竞争性”,而明清时期则“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 自然经济的影响B . 政府政策的变化C . 君主专制的加强D . 殖民势力的东来5. (2分) (2019高一下·赣州期中) 中国古代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

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

材料表明,引发人们经商致富的动机中()A . 包含着否定商业发展的基本因素B . 体现了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目标C . 折射出由抑商到崇商的观念变迁D . 表明了商人参加科举的强烈诉求6. (2分) (2017高一下·成都月考)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明清之际原为稻米之乡松江嘉定一带棉织业发展迅速,导致该地区“县不产米,仰食四方。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2014-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2014-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2022-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

第 I 卷(50分)留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请认真核准考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

”这一观点出自先秦A.墨家儒家 C.道家 D.法家2.孔子周游列国10多年,但备受冷落的根本缘由是A.孔子地位低下B.受其他学派打击C.孔子主见不能满足统治者的需要D.其思想有较大的消极性3.《汉书.艺文志》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室主,好恶习殊方,是以九家之说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在这里,班固说的是A.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消灭B.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C.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家合流的消灭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4.“民贵君轻”思想以及“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的A.民主思想B.儒家“仁政”思想C.民本思想D.人民主权思想5.新《水浒传》第83集中,阮小二临去追方腊前对其兄弟说,“若俺有什么闪失,日后回石碣村好好赡养老娘,告知你们嫂嫂,俺不许她改嫁,让她为俺守寡。

”上述言论不能反映A.封建的纲常观念B.传统的孝道观念C.理学已深化民间D.黑暗的社会制度6.《史记》载,汉文帝问冯唐曰:“父老,何自为郎?”是称其臣为父也。

赵王谓赵括母曰:“母置之,吾已决矣。

”是称其臣之母为母。

此种“称臣下为父母”的行为得到了顾炎武的充分确定,这表明他A.提倡经世致用B. 反对君主专制C.宣扬三纲五常D.反对传统礼教7.斯塔福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的教义。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中国古代的很多城市中,军队的粮食取自赋税。

寺庙有庙产、学校有学田、官衙有公廨田等。

这些专项田土的划分A.促进了城市发展B.壮大了市民阶层C.减轻了农民负担D.制约农业商品化2.从“六街故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到“九陌六街平,万物充盈。

青楼弦管酒如渑”的变化说明A.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B.城市经济功能的加强C.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D.重农抑商政策的弱化3.戈登·图洛克在《古代中国的纸币兴衰史》中写道:从一个经济学家的角度来看,最让人感兴趣的历史特征莫过于这个事实:在经过了差不多五百年的岁月后,中国人最终还是放弃了政府发行纸币,回归到了硬通货与私人银行券并行的货币制度。

这表明A.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B.古代后期商品经济停滞C.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A.江浙地区商业较为繁荣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C.黄河流域农业逐渐衰落D.北方战乱商业税减少5.明清时期出现了“燕、赵、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的现象。

这一现象反映出该时期A.手工业的区域分工相对平衡B.经济发展平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C.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D.抑商政策松动促进区域贩运贸易6.隆庆年间(1567-1572年),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等地“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大量商贩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等地。

吉林省2021年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B卷(新版)

吉林省2021年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B卷(新版)

吉林省2021年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2020·石家庄模拟) 西周时期,统治者在分封诸侯的同时又逐渐建立了一条环形防线(如图4)。

据此可知,当时()A . 多元一体民族观念确立B . 文化中心向中原地区转移C . 黄河流城是发展生命线D . 防范大戎是周的核心任务2. (2分) (2020高二下·包头月考) 战国秦汉时期的普通家庭一般有五口人、占地百亩。

商鞅规定土地可以买卖、“民有二男不分异(分家)者,倍其赋”:贾谊亦云:“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到女家)。

”汉承秦制。

由此看来,商鞅变法()A . 彻底废除传统嫡长子继承制度B . 打破了传统男尊女卑观念C . 影响到秦汉时期小农家庭结构D . 有利于缓和社会贫富矛盾3. (2分)一代雄主汉武帝在位期间,中国封建“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

以下措施属于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局面而采取的是①打击富商大贾,推行铁业官营制度②形成中朝和设置十三州部,加强对地方的控制③罢黜百家,改革文化体制④建立太学和郡国学校A . ①②③④B . ①②③C . ②③④D . ①③④4. (2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之一是内阁的设立,内阁制度是由下列哪个皇帝创立的()A . 汉武帝B . 唐太宗C . 明成祖D . 雍正帝5. (2分) (2020高三上·珠海月考) 1901年初,清廷发布诏书规定“嗣后乡会试,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

诏书的发布表明教育“新政”()A . 满足了新式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愿望B . 实现了教育制度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C . 制定了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选用标准D . 仍没有跳出“中体西用”的传统窠臼6. (2分)(2020·石家庄模拟) 图5为中国20世纪初社会习俗变化示意图。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45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请认真核准考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所反映出的社会背景是A.社会的长期动荡不安 B.百家争鸣的趋同现象C.奴隶制开始崩溃 D.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2.先秦时期,号称显学的两家学派创始人一个主张“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一个主张“过犹不及,和而不同”。

下列所述思想主张与其对应的是A.前者主张有为,后者主张无为 B.前者主张兼爱,后者主张仁爱C.前者主张王道,后者主张霸道 D.前者主张非攻,后者主张战功3.从宏观历史角度看,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的是A.儒家思想B.墨家学说C.道家学说D.法家思想4.“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此言论说明荀子A.重视礼义教化 B.强调严刑峻法C.提倡上善若水 D.主张王霸并用5.礼是指较固定的行为准则,敬鬼神节仪尤成为原初的礼的核心部分;但春秋时,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

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A.人的自觉意识觉醒B.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C.孔子地位的社会认可D.礼制社会功能加强6.西方有学者认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

吉林省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吉林省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吉林省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20高二下·凌源月考) 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

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A .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B .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C .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D .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2. (2分)下表为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表中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A . 注重创新农业生产工具B . 精耕细作模式形成并发展C . 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D . 注重农业经验总结及推广3. (2分) (2018高二下·温州期末) 西晋傅咸赞美中国古代某项重大发明:“夫其为物,厥美可珍。

廉方有则,体洁性贞。

含章蕴藻,实好斯文。

取彼之弊,以为此新”。

该项发明是()A . 印刷术B . 造纸术C . 指南针D . 火药4. (2分) (2019高二下·平坝期中) 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秦末“有叛人而无叛吏”,汉初“有叛国而无叛郡”,中唐“有叛将而无叛州”。

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A . 秦朝郡县制度削弱了地方的力量B . 西汉郡国并行制巩固了中央集权C . 唐朝三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D . 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5. (2分) (2019高三上·浙江模拟) 唐咸通六年(865年),日本著名僧人宗睿归国携回图书、经卷134部。

其中包括“西川印子(成都出版商)《唐韵》一部五卷,同印子《玉篇》一部三十卷”。

2021年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人民版

2021年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人民版

2021年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人民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古人造字意蕴深远,“伪”者“人为”也。

“伪”字的造字意蕴最能体现哪家学派思想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答案】A【解析】考点:“伪”意为虚假不真实。

“伪”者“人为”也,故应反对人为。

由此可知“伪”字的造字最能体现道家无为的思想。

2.胡适说:“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耳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

”胡适对于社会变化与思想界状况之间关系的分析是( ) A.正确的 B.根本错误的 C.片面的 D.表面的【答案】A【解析】考点:百家思想。

胡适认为先秦诸子百家思想都是以社会的需要而产生,体现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是正确的。

故选A。

3.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材料表明,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答案】B【解析】考点:董仲舒的思想。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题干信息可知,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这是民本思想的体现,而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即臣民要绝对服从于君主,这是对民本思想的背离,故本题应选B。

其他几项与事实不符。

4.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

”材料所说的“异质”(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答案】A【解析】考点: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的背景。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中“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可知此时期的“异质”已经与原来的儒家思想有很大不同,故排除A项。

吉林省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吉林省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吉林省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共40题;共60分)1. (1.5分) (2019高二下·宁德期中) 据史料记载,在殷代前期继王者,弟为多数,兄为少数。

而《史记•殷本纪》曾有这样记载,帝乙的长子叫微子启,因为他的母亲在宫中地位低下,而没有被立为嗣子。

小儿子辛,因为他的母亲是正后,辛就被立为嗣子。

帝乙驾崩,辛继位为王,就是帝辛,也就是历史上的殷纣王。

与这一历史现象主要说明了()A . 殷代王位继承混乱B . 宗法观念开始形成C . 血缘关系亲疏远近D . 殷代宗法制度萌芽2. (1.5分)(2019·长春模拟) 春秋时期诸侯、卿大夫应对使臣时,往往“须称《诗》以喻其志”。

据统计,《左传》中累计引用《诗经》69次。

这些被引用的《诗经》文辞,或以言志,或以达意,上至军国大事,下至乡饮应酬,大到政教风化,小到修身立命,无处不用。

由此可见,《诗经》()A . 突出了承载宣扬教化的社会功能B . 奠定了诗歌叙述中国历史的基础C . 开创了记录社会底层状态的先河D . 反映了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3. (1.5分) (2017高一上·浙江月考) 王玉哲在《中华远古史》对某一制度的定义为“一种宗庙之法,必然与宗庙制度、祖先崇拜、血缘关系、尊卑制度有关。

”其所定义的制度为()A . 分封制B . 宗法制C . 家天下制度D . 世官制4. (1.5分) (2019高三上·惠东月考) 战国时期,贵族古有图地的井田制已经崩溃,代之而起的是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这种局面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

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①君主私有制度②地主私有制度③土地兼并制度④自耕农私有制度A . ①②③B . ①②④C . ②④D . ①②③④5. (1.5分) (2019高二上·黑龙江月考) 春秋至战国前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李悝创立法家学派等。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2021-2022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2021-2022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2021-2022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书载:“谱碟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与此相关的制度是A. 禅让制B. 宗法制C. 分封制D. 世袭制【答案】B 【解析】【详解】谱牒是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籍,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材料谱牒和宗都是宗法制的体现,B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实行的首领让位制度,A错误;分封制是地方制度,是宗法制的外在表现,C错误;世袭制是王位继承的制度,D错误。

【点睛】家谱是宗法制的体现。

宗法制对现在的影响是考试重点。

2.根据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族贵族组成的金字塔式等级制机构。

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

这主要体现了西周时期A. 家国一体的政治B. 中央集权的建立C. 宗室血缘的亲疏D. 等级森严的统治【答案】A【解析】【详解】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该制度是依靠血缘关系的宗法制维系。

天子和诸侯在国的层面属于君臣关系,在家的层面属于兄弟关系,体现出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理念,A正确;先秦时期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B错误;宗室血缘的亲疏仅仅是宗法制的特点,C错误;等级森严的统治仅仅属于分封制的特点,D错误。

【点睛】分封制的特点是家国一体。

国的层面属于君臣关系,在家的层面属于兄弟关系。

3.下面是根据《吕氏春秋》一书中记载的内容所绘制的。

这主要反映了A. 纣的生母刚开始地位低B. 纣的父亲没有遵守禅让古训C. 宗法制在古代有所松动D.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答案】D【解析】【详解】嫡长子就是正妻所生的第一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维护了贵族的特权,避免了贵族之间争夺王位的斗争。

图示中纣是正妻所生的第一子,继承王位,正体现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D正确;纣的生母是正妻,并不是地位低下,A错误;禅让制度是原始社会后期实行的首领让位制度,B错误;材料显示按照宗法制的原则继承王位,C错误。

吉林省2021年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D卷

吉林省2021年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D卷

吉林省2021年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2019高一上·西安期中) 《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

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

”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A . 分封制B . 宗法制C . 世袭制D . 禅让制2. (2分) (2016高三·海口期中) 战国时.长梧地方守护封疆的人对子牢(孔子的学生)说,从前我种庄稼,耕地粗疏马虎,而庄稼收获时也就用粗疏马虎的态度来报复我,我来年改变了原有的方式,深深地耕地,细细地平整.禾苗策茂、果实累累。

材料表明()A . 战国时生产力已有较大提高B . 耕作态度对产量有决定性影响C . 耕作技术水平低导致了歉收D . 当时的农业已经出现精耕细作3. (2分) (2020高二下·宾县期末) 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在《吴中纪事》中指出:“富民有田而贫者多佃之,秋收之后,所得各居其半。

”这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中的主要经营方式是()A . 村社式经营B . 田庄式经营C . 自耕农式经营D . 租佃式经营4. (2分) (2020高一下·平度月考) 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臻于完备,大量日本留学生来华学习。

他们归国后,将中日两国从多方面加以比较,看出了日本与中国的差距,而后他们要求仿效中国,开始了()A . 农奴制改革B . 大化改新C . 明治维新D . 建立政教合一5. (2分)下列不属于古希腊人海外贸易和海外殖民活动造成的影响的是()A . 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B . 较早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C . 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建立D . 有助于统一帝国的形成6. (2分)从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看,人类历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事件开始于()A . 水能的开发与利用B . 瓦特改良蒸汽机C . 电力的发明和使用D . 爱迪生发明电灯7. (2分)易中天在《艰难的一跃》中说,这部宪法也许是政治家充满智慧而体面的“合谋”,也许是人性中自私自利的彻底释放,也许是以上诸种情况的结合。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

2.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请认真核准考号、姓名和科目。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 走进孙中山故居,就会看到先生题写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彰显了先生的伟大胸襟。

在历史上,也曾存在“天下为公”的局面,但后来被“家天下”的局面所取代。

改变“天下为公”这一局面的人物是A.禹 B.启 C.商 D.汤2.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材料不能说明A.周幽王荒淫无道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命令3. 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在齐国中实力最强B.秦在统一过程中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C.统一条件成熟,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D.秦王的雄才大略和将领的英勇善战4. 电视剧《三国》中有这样的场景:曹操向汉武帝引荐刘备,刘备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汉献帝让人查看宗族世谱印证刘备为叔,自此人皆称刘备为“刘皇叔”。

其中宗族世谱记录的内容所反映的制度是A.分封制B.礼乐制度C.宗法制D.禅让制5. 2014年各媒体关注较高的热词是“中央廉政巡视”、“公务员道德立法”、“薄熙来判审无期”等这都与反腐倡廉、民主监督制度建设有关。

我国秦朝中央机构中负责监察职能的是A太尉B.刺史 C. 郡守 D.御史大夫6.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接相比,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12-13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附答案)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12-13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附答案)

第I卷(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请认真核准考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 25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一记载反映了西周实行的是()A.宗法制B.分封制C.禅让制D.郡县制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D.实施严刑峻法3.下列关于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各项表述,不正确的是()A.分散相权,加强中央集权B.以后历朝基本沿袭的政治制度C.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进一步加强了皇帝的权力4.清初中央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到雍正时设置军机处,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调整B.军机大臣权力的上升C.清朝政权机构的变化D.皇权的空前加强5.下列是我国古代实行过的几项重要制度,按其建立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①三公九卿制度②行省制度③三省六部制④察举制A.②③①④B.①③②④C.④②③①D. ①④③②6. 有关夏商时期王位世袭制的表述错误的是()A.是我国早期国家制度之一B.是中国历史进步的必然反映C.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D.王位继承方式只有父子相传7.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人……”。

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8.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2014-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shi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2014-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shi

留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

2.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请认真核准考号、姓名和科目。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形成了“南稻北粟”的格局,这主要取决于()A.居民的喜好B.自然条件C.政府的鼓舞措施D.受外界农作物的影响【答案】B【解析】考点:古代农业格局。

中国古代农业格局是自然形成的,主要受自然条件的影响、限制,当时还没有国家,先排解C项。

A、D两项也不是主要打算因素,故选B项。

2.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古代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技术日益成熟。

观看下图,图中的犁耕方式开头于()A.春秋战国时期B.西汉时期C.三国两晋时期D.隋唐时期【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识图力量及学问迁移力量。

由图片可知该耕作方式由两头牛牵引,属于“二牛抬杠”,三个人驾驭,据所学学问可知,该图所示为西汉时消灭的耦犁。

3.“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愿得意。

”对此话理解合适的有()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生活状况②呈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有的心态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④强调了人定胜天的思想A.①③②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考点:小农经济。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说明①是正确的;“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愿得意”说明③是正确的;在中国古代小农的生活并不富有,②是错误的;材料没有反映出人定胜天的思想,④不符合题干要求,故选C项。

4.网上调查显示,2022年最热门的旅游线路是重走中西文明交融的“活化石”——丝绸之路。

观光图中不行能见到的古代文明现象是()A.新疆坎儿井遗址B.出土的汉代的丝绸C.出土的唐代白瓷D.宋代青花瓷【答案】D【解析】考点:古代手工业。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度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公元前807年,括(鲁懿公兄)之子伯御与鲁人攻杀懿公,而立伯御为君.公元前796年周宣王伐鲁,杀伯御,立鲁懿公弟称,是为鲁孝公,称其“能训治其民”。

据此可知宣王立孝公的主要依据是A.孝公贤能B.伯御违礼C.等级分封制D.嫡长子继承制2.有学者指出:当秦朝全新的政治形态在多种不同的文化类型中被怀疑、被否定时,它无法让秦朝统治下的人民获得自我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于是,秦朝的二世而亡便成了必然性的结果。

该学者认为秦朝亡于A.政治新形态被怀疑和否定B.未能实现文化心理的统合C.推行郡县制激化社会矛盾D.严刑峻法激化了社会矛盾3.按照唐制,凡属皇帝敕令,必须经三省政事堂会议正式议决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可颁行生效,因此唐代也就出现了“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的现象。

这说明唐代三省制下A.中枢决策的有效性加强B.君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C.宰相之间彼此相互制衡D.政事堂掌握最高决策权4.在清代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中,巡抚主民政事务,总督主军事。

但实际上,二者的职权具有相当的类似性,可以说是相互交织、彼此渗透,且有的督抚其辖地也有局部重叠.这一做法是为了A.打破权力垄断以加强中央集权B.加强君主专制以维护皇权独尊C.提高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效率D.军民分治以加强地方的独立性5.以下是部分学者对鸦片、鸦片战争的研究文章及相关评价.对其解读准确的是A.历史评价具有思辨性B.清政府仍以天朝上国白居C.历史记录具有主观性D.相关研究体现了全球史观6.用阶级观点去分析,《天朝田亩制度》显然是天国最革命的文献,其按人口均田的土地政策渗透了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但与此相反,太平天国多数地区实施的则是“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这表明A.太平天国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精神B.《天朝田亩制度》遭到封建势力的狙击C.太平天国的革命理想与实践背离D.领导者的个人价值取向影响历史进程7.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倡导“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道德观,即把个人“权利与义务”和国家自主、民族独立联系起来,并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相互之间的关系,论证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9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1第一至四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②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费孝通认为,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实际上是把权力按地域分散到了分封贵族们的手中,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

分封制下﹐各层有各层的政权。

费孝通旨在强调分封制A.推动了西周社会转型B.稳定社会秩序,扩大西周统治区域C.打破了血缘纽带关系D.致使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2.秦朝御史大夫作为御史府的最高长官,本职是“典正法度”“举劾合法”,不仅可以代表皇帝纠劾内外百官,而且可以司察丞相合法,弹劾丞相。

秦始皇规定丞相位缺,御史大夫迁其位。

这说明秦御史大夫A.负责郡县两级官员监察B成为皇权专制的工具C.承担中央日常监察工作D.位高而且权重于丞相3.唐朝科举制下,各地皆有选才到中央应试的机会,而且寒门子弟亦可“怀牒自列”,自由报考,地方官及贵族相对于汉代的察举制而言,较难操纵选举,也没有“人门兼美”一类的附加条件。

这说明唐代科举制A.选才呈现公平开放的特色B.保障了吏治的清明与高效C.取士标准出现多样化趋势D.促使决策机制走向专业化4.公元1274年,因伐宋设置荆湖行省,由伯颜以中书左丞相领行省事,“所属并听节制”。

渡江之后,对江南大片土地,元朝廷自然地采取了设置行省的办法。

到后期,江南反抗不断,元政府规定﹐核定行省官制、定行省官迁调之法。

据此可知,行省的变迁A.具备临时军事性质B.强化了事权和责任C.依据山险作为标准D.分割了中央行政权5.下面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中央政治结构图。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实现了中枢权力的相互制衡B.体现了清代行政机构对皇权的制约C.反映了清朝的皇帝集权体制D.说明了清朝中枢机构职责不断健全6.唐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唐高宗时期迁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十一年(723年) 政事堂改称中书门下,中书省逐渐演变为撰写制敕的机构。

这一变迁A.提升了门下、中书二省的地位B.使得三省政务流程与制度名存实亡.C.便利了君主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开启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之先河7.从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治与行政权力趋向集中有三条清晰的轨迹与特征(见下表)。

据此可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A.呈现出君主专制强化与弱化相交织的趋向B.凸显中央机构行政权大小不以君权强弱为转移C.体现出古代国家本质特征与基本政治取向D.全面体现统治集团群体共治的合理性8.梭伦创立了以抽签制度产生行政官员的方法,克利斯提尼确立了行政官员的选举和抽签制度,并提出了“陶片放逐法”,放逐威胁城邦利益的政治人物。

古代雅典的这些举措A.有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B.打破了贵族对行政权的垄断C.有效遏制了权力集中与政治腐败D.真正体现了人民主权的思想9.伯利克里将公民身份重新限定为父母必须均为雅典人,这样一来,“公民集团的狭小及其封闭性和排外性......带来了城邦内部紧密的生活”。

伯利克里的这一做法A.有利于增强雅典城邦的凝聚力B.实现了全体居民的平等C.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经济的发展D.打击了雅典的贵族政治10.在希波战争中,雅典海军的创始人塞米托克利率军打退了波斯军队的进攻,保卫了雅典的安全;他凯旋后,却被雅典公民投票确定为放逐对象,只好流浪他乡。

这表明,当时雅典A.政治生活缺乏合法程序B.直接民主存在- -定的弊端.C.民众要求和平反对战争D.贵族的特权受到严格限制11.兰奇光在《重评“十二铜表法”》中指出,为了解决这些矛盾,罗马平民采用“撤离、运动”等非暴力形式,与罗马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

这表明《十二铜表法》A.摈弃了习惯法的主要弊端B.是平民与贵族妥协的产物C.迎合了罗马帝国扩张的需要D.是罗马公民法发展的结果12.《十二铜表法》的排列顺序前面为诉讼程序法,后面为人法和物法。

而《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内容排列顺序依次是:第一是有关私法主体即人法的规定;第二是有关财产关系,即物法的规定;第三是有关契约和诉讼程序的规定。

这一- 差异反映了《查士丁尼法学总论》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B.由城邦公民法发展为帝国万民法C.注重调解公民间经济与民事纠纷D.公民权利意识与观念占主导地位13.英国新政体兼有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三大要素,其灵感的源头自然还是古希腊、罗马的混合政体思想,形式还是13世纪末以来英国政府的传统形式,但其实质内容却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这说明英国新政体A.借鉴古代政体思想赋予新内涵B.以法律条文规定三权分立政体C.消除了君主政体的消极性因素D.体现了政治斗争中的妥协智慧14.有学者指出,我们今天看到的美国,既有集权又有分权,既高度集权又高度分权,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很难把两方面平衡起来。

美国能做到既统又分是因为A.宪法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B.实行了总统共和制的行政体制C.建立了良性的权力运行机制D.采取了三权分立与制衡的原则15.1854年,面对英、美、法三国提出的修约要求,清政府却坚持《南京条约》是万年和约,“断无更改”之意。

清政府的这- -态度A.力图抵制不平等条约的束缚B.隐含了天朝上国的外交心态C.使外交近代化进程艰难曲折D.刺激了民众抵抗侵略的决心16.1853年,随着太平军攻破扬州等地,作为临时筹措军费的地方性商业税厘金制度从地方性试行制度迅速向江苏、湖南、江西、湖北、四川推广。

这-制度变化产生的重大影响是A.有助于抵制洋货的倾销B.促进了民族资本的发展C.有利于汉族地主官僚兴起D.增添了清廷统治瓦解的隐患17.甲午战争爆发后,清政府集结三倍于日军的兵力于辽东布防,但实际情况是各个战场清军并没有显现出人数_上的优势,有的战场兵力甚至少于日军。

对此现象的原因分析,最有可能的是A.战前准备不足B.交通运输落后C.缺乏外部援助D.日军机动灵活18.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权威是人民代代相传的“君权神授”的传统,国家政权统治主要靠“人治”,而它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家族的、宗教的、种族的封建权威,确立了新的价值准则和观念,即从“人治”逐渐转向“法治”。

这可以用来说明A.晚清时期社会上进步与守旧思想并存B.清政府大力宣扬近代宪政思想C.辛亥革命推动国家政治权威的合理化D.民主政治在中国得到基本确立19.作为100年前的历史事件,作为彰显民族精神的历史运动,它具有厚重的价值。

它不仅铸造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时代精神,而且汇集了中国人民伟大觉醒、中国革命形态转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建立等历史价值精华。

据此推知,这一历史事件A.彻底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B.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新C.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D.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20.右图是某一个时期的宣传漫画,作者把蒋介石描绘为赤焰熏天的“赤魅”形象。

下列对右图反映的历史时空阶段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的评价相符的是A.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B.基本上摧毁了反动军阀的统治C.国民政府完成了形式上全国统一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1.“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苏维埃的建立,红军之创造与扩大,是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条件。

抛弃城市斗争,沉溺于农村游击主义是错误的,但畏惧农民势力发展,以为超过工人的领导而不利于革命也是错误的。

”毛泽东的这一思想主张意在说明A.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是革命的关键B.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正确性C.党内存在革命道路选择上的矛盾D.苏俄的革命经验完全不适合中国22.1938年11月,国民政府要求各战区创办游击干部训练班,在各沦陷区设置战地党政委员会,发动民众全面抗战,以阻止敌人的侵略。

这表明当时A.国民党抗战路线发生重大变化B.正面战场挫败了日军战略图谋C.敌后战场和全面抗战受到重视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23.1946年4月,毛泽东针对当时国际国内形势提出:各国人民可以而且必须同本国的反动派进行坚决的斗争,而美苏妥协的实现只能是各国人民斗争的结果。

毛泽东这一思想的实质是A.主张独立自主建立新中国B.冲击雅尔塔体系C.促进国际民族解放运动发展D.加速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24.淮海战役爆发前夕,中共中央军委指示“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 -步歼敌主力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余部于长江以北的问题”,“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

这表明淮海战役A.将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B.将压缩国民党统治区域C.将为全国胜利奠定基础D.将取得平津作战的胜利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5分,第27题12分,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 分)材料一在秦代,皇帝之下设置三个重要官职。

丞相掌政务,太尉掌军务,御史大夫掌监察。

汉承秦制,监察机构称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一面参与朝政,一面有“制临百司,纠绳不法”的监察权。

唐代监察机构内部形成更严密的三院制,这种体制一直沿用到明清。

对地方的监察制度,秦代也已形成,郡一级派有常驻的监察御史。

汉武帝时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大监察. 区,设刺史负监察之任。

唐代对地方的监察由察院负责。

明清时期,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派出巡按地方的官员称巡按御史,权力很大。

对政府部门公务进行经常性稽查和监察,开始于唐。

到明清时设六科给事中,其主要职责为对六部公务进行稽查、监察。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古代的监察智慧》材料二在有限的任期内,所有公职人员时刻受到雅典公民的严格监督。

雅典逐渐形成对官吏的“四关”检查、监督.罢免制度。

首先是资格审查关。

凡是通过投票或抽签当选的各公职人员,都要接受一次特别的审查。

查明候选人是否符合担任公职的必要条件、人品是否高尚、有无纳税能力、是否尊敬父母、是否崇拜神明等。

符合条件者,方可任职。

其次是信任投票关。

在雅典,每年要举行十次对执政官和将军的信任投票。

如不能获得信任票,该官就得去法庭受审。

若有问题将被罢免并处以刑罚和罚金。

再次是卸任检查关。

每个官吏任满后,必须接受专门查账员对其在任期间活动和账目进行审查。

如发现官员有贪污受贿等违法行为,将会受到十倍的罚金和严厉的刑罚。

最后是贝壳弹劾关。

——摘编自张锐智《论古希腊雅典的法律监督制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