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生活化与生活的审美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的生活化与生活的审美化

【内容提要】黑格尔的美学体系是从艺术用感性形式表现理性内容这一基本原则推演来的,他把艺术放在绝对精神之内,认为“美的艺术”是绝对精神的感性形式,他对艺术的发展持悲观的态度,提出了“艺术终结论”,本文就黑格尔的这一观点进行阐述并对“终结”后艺术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论是艺术正日趋生活化。

【关键词】艺术终结论美的艺术绝对理念艺术生活化现代西方艺术

一、黑格尔关于“美的艺术”阐述

黑格尔从整个美学体系出发,把艺术放在绝对精神内,他说:“美的艺术(如同其独特的宗教一样)在真正的宗教中有它的未来。理念的有限的内容会自在自为地转化为和无限形式相同一的普遍性,就是说,直观、直接的、维系于感性的知识活动,转化为在自身内中介自身的知识活动,转化为本身是知识活动的一种定在,转化为启示。这样理念的内容便以自由理智的规定为原则,并作为绝对精神是为精神而存在。”(1)在黑格尔看来,“理念就是绝对精神,也就是最高的真实,叫做‘神’、‘普遍力量’、‘意蕴’等等。这就是艺术的内容。”(2)正是基于这样的“美的艺术”的理念,黑格尔指出了艺术发展的历史的三种类型: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浪漫型艺术,认为“古典型艺术”是最完美的艺术,是内容与形式、精神与质料的最完美的统一。黑格尔在分析艺术的发展时认为艺术愈向前发展,物质的因素就逐渐下降,精神的因素上升,感性与理性最终分裂,分裂的结果导致艺术本身的解体,艺术最终让位给宗教和哲学。这就是黑格尔所谓的“艺术终结论”。

二、造成“艺术终结论”的各种因素

黑格尔提出的“艺术终结论”,主要是针对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特点而言的。黑格尔在其《美学讲演录》中曾指出:“我们现在依其一般状态来说,是对艺术不利的。”(3)诗人歌德也在

《艺术与手工艺》一文中谈到近代没有对“真正的艺术作品”的产生创造必要条件,在真正艺术作品创造上没有多大进展,在一定意义上创造能力是萎缩了,甚至有理由担心真正的艺术作品将找不到自己所适宜的土壤与气候。

首先,近代社会强调的反思教育弱化了人对艺术的感受能力和创造力。现代人与原始人、古代人相比,产生和创造意象的能力大大降低。古希腊时代的人被称作“天生的诗人、艺术家”,正因为世界万物无不可以随时内化为意象,他们都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灵感,而近代社会中,只有在少数人以及涉世尚浅的儿童身上,见出这种可贵的禀赋。黑格尔认为,造成这样的原因是近代社会中人们的认识方式与行为方式都具有反思特点。他说:“我们今日生活的反思的教养,我们无论在意志方面还是在判断方面,都需要确立一般的观点,并依照一般的观点规范特殊的东西,以致一般的形式、法则、义务、权利和准则成了决定的根据,是首要起支配作用的东西,但是在艺术兴趣和艺术创作上,我们一般更多地要求一种生动性,在其中普遍的东西不能是作为法则和规则现成存在,而应是作为与心境和情感同一的东西起作用,正如在想象中也应当是把普遍的东西和理性的东西作为同一具体感性现象统一起来的包含在内一样。”(4)但是由于反思使人的认识和行为理性化,而从损害了人对艺术的感受能力和创造力,艺术开始走向终结。

其次,近代尤其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艺术不利。马克思在批判现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时,精辟地指出了它对人造成的全面异化。异化的结果是“人(劳动者)除掉吃、喝、生殖乃至住和穿之类动物性功能之外,感觉不到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人性的功能方面,他也感觉不到自己和动物有任何差别。动物性的东西变成了人性的东西,人性的东西变成动物性的东西。”(5)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生活在机械环境中,从事着异化劳动,当然没有审美的自由可言。这一点,台湾当代著名青年诗人罗门也以《追索的心灵》一文中作过有力的揭示:的确,当那个被物质文明推动着的世界,日渐占领人类居

住的任何地区,人类精神文明便面临了可怕的威胁与危机。譬如生活在纽约那种使“人”几乎完全没有地位的机械环境里,窗外自然的太阳是沉落了,窗内电气化的太阳代之而升起,人们对于春夏秋冬的气象,也不太注意,因为在密封式的屋子里,冬天有暖气,夏天有凉气。高耸的摩天楼围拢来,将那能引起人类产生玄想的天空挤出去,将那能引起人类产生静观默想的田园埋入视境之外,人内心的联想世界,被压缩到接近零度,拉不出一点距离。于是,罗丹的“眼睛”望不出去,瞎在那里;贝多芬的“耳朵”听不见任何声音,聋在那里;于是电梯一早上开动,到晚间停止,生命近乎只是在排列在机械齿轮上的轮齿,滚动在机械单调的轨道上。大多数人除了饮食、睡眠、性爱以及去抓住都市文明为欲望的感官世界所准备的满足性与娱乐性的东西之外,便是将自我抵押给外在的机械环境去获回生存的条件,除此,便是一无所有了。人与神与天与自我的交通连线,都相继被机械急转的齿轮碾断了,人的内心世界,几乎趋于静止,这种抽离与落空,不仅是使人的内在失明与阴暗,而且已造成人类文化最大的危机。

因此,在近代社会中,人们因追求清晰、理性而普遍地陷入以概念充当了整个生活的内容,因追求高度的物质文明而忽视甚至放弃了精神文明。表现在艺术上,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人们不再需要真正的“美的艺术”,需要的只是能满足整个社会猎奇、刺激心理的商品化艺术,艺术开始走向终结。

再次,艺术使命感的丧失。黑格尔认为,艺术应该显示一个的美的世界,艺术的内容就是“绝对理念”或“心灵”,是最高的真实。“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但是,当具有反思能力的人类在消除对宗教的“神”的幻想的同时,艺术也从来黑格尔幻想的“绝对理念”中走出来。人们似乎不再需要“美的艺术”,而需要的是能满足感官享乐,心理刺激的商品化消费艺术。而这早在近200年前,黑格尔就意料到了,他说“我们尽管可以希望艺术还会蒸蒸日上,日趋完善,但是艺术的形式已不复是心灵的最高需要了,我们尽管觉得希腊神像还神秘优

美,天父,基督和玛利亚在艺术里也表现得很庄严完美,但是这都是徒然的,我们不再屈膝膜拜了。”(6)艺术开始走向终结。

三、“艺术终结”后的艺术发展趋势

在黑格尔看来,艺术的解体意味着绝对精神从艺术阶段向宗教和哲学阶段的发展,意味着艺术作为“绝对理念”最高表现形式的终结。那么,艺术是否真的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走向死亡?“艺术终结”后的艺术又是怎样的状态?正如鲍桑葵在《美学史》一书中所说:“任何一个传统都永远不可能再使世人从父亲到儿子代代恪守单纯的信念常规,都永远不可能使艺术的匠师牢牢墨守陈规旧习,把这当作是他所懂得的唯一规则。灵魂已经得了它的智力上的自由,随之而来,它还会不断地犯错误,但这一点,决不会使它就此屈服。”艺术的发展也如此。(7)这其中有一种趋势表现为与艺术思潮艺术运动相关的现代西方艺术,阿道诺在分析现代艺术时运用了“反艺术”这个概念。“坚持自己的概念,排拒消费的艺术,过渡为反艺术。”(8)意思是说,现代艺术坚持自己之为艺术,反对把艺术变成商品和消费品,为此它把自己变成了反艺术。反艺术是针对近代文化和社会所做出的反应方式。阿道诺说:“现实的过分是现实的没落;由于现实击杀主体,它自己成了死的东西;这一转化是反艺术的艺术性的东西。”(9)现代西方美学的核心是审美自律性,认为审美只存在于艺术中。但是,现代方艺术无论是在艺术形式上,还是在艺术结构及其表现风格上都令人难以理解和鉴赏,更是与传统艺术格格不入,可以说,它不是对传统艺术,即黑格尔所说的“美的艺术”的回归,而是对艺术逐渐失去自律,沦为商品成为实用的一种抗争。阿道诺虽然为现代西方艺术进行辩护,但他也清楚地认识到艺术的自律存在着困难,他说:“黑格尔关于艺术可能衰亡的展望是合乎艺术的已成状态的”,“反动的文化把悲观主义曾经呼喊挽回的,文化批判是不能加以压制的,这就是艺术可能进入它的没落时代,就像黑格尔在一百五十年前估计的那样。”(10)这里所说的没落时代就是指艺术正处在资本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