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生活化与生活的审美化

合集下载

艺术化生活和生活化艺术的理解

艺术化生活和生活化艺术的理解

艺术化生活和生活化艺术的理解艺术化生活和生活化艺术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它们指的是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中,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有意义,同时也是将生活的元素融入到艺术创作中,使艺术更富生活气息。

艺术化生活首先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它强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人们可以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参与艺术活动、欣赏自然景观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艺术化生活可以让人们更加关注细节,从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乐趣。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摆放花卉、选购精致的家具、品味美食等方式来营造艺术氛围。

此外,艺术化生活还可以通过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让人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从而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生活化艺术则是将生活的元素融入到艺术创作中。

艺术家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将生活中的场景、人物、情感等转化为艺术作品的创作素材。

生活化艺术强调艺术作品与观众的情感共鸣和共同体验,让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深意。

生活化艺术可以通过多种艺术形式来呈现,如绘画、摄影、音乐、舞蹈等。

比如,画家可以通过描绘自然风景、城市街景等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音乐家可以通过创作音乐来表达对生活中的情感和思考。

艺术化生活和生活化艺术的理念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艺术化生活和生活化艺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体验。

它们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感受艺术的美好和力量。

艺术化生活和生活化艺术的实践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

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如将家中布置得更加有艺术感,品味一杯咖啡的香气,欣赏一首美妙的音乐,参观艺术展览等。

通过这些小小的举动,我们可以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和艺术的力量。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创作和表达来实践生活化艺术,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通过艺术形式展现给他人。

艺术化生活和生活化艺术的理念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生活品质,也可以促进社会的文化发展。

美术鉴赏《生活中的艺术》优秀教学案例

美术鉴赏《生活中的艺术》优秀教学案例
1.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尊重,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形成持久的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素养,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提升生活品质。
3.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4.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关注环境保护和公共艺术,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2.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丰富多样的美术作品,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视觉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艺术展览等,让他们亲身体验艺术氛围,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4.创设互动性强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他们的审美表达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生活中的艺术现象,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2.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术语和知识,对生活中的艺术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提高他们的审美判断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美术技能,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美术作品及相关资料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研究性学习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反思与评价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案例中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同伴评价,使他们能够及时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教师的总结性评价则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给予全面、客观的反馈。这种反思与评价机制有助于师生共同成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5.跨学科思维的培养
本案例将美术学科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艺术与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紧密联系,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素质。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论当代中国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柏拉图认为艺术模仿生活,所以他轻视艺术。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模仿理型世界,高于生活。

一般现在人都赞成后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日常生活和艺术之间有着由来已久的历史渊源。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们就在考虑生活之美与艺术之美,一些有灵感和创造热情的创作者出于对社会生活经验进行审美加工从而形成艺术品的过程满足了人们的主观情感的需要并达到了娱乐目的文化现象——艺术便产生了,它和人最原始最本真的生命体验有关,它在人类的生活当中不可稀缺。

艺术起源于劳动。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艺术的起源阶段包括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中经新石器时代到野蛮其高级阶段(原始社会解体时期)的长达几万年的时间。

早欧洲一些旧石器时代的洞穴里发现早期人留下的生活用具,用燧石做成的石刀石斧等用具表明了文化发展的低级阶段,到了晚期甚至有的工具上已经出现精细的加工——刻绘生动的动物画,甚至还有兽角上的原始雕刻,这大概算是人类最早的艺术遗迹了。

在生活物资极端匮乏、生存条件异常恶劣的状态中,人们的生产活动依然包含着艺术创作以及审美趣味,表明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极其重要的一个层面,是人生活状态中的一种存在形式。

人在生存的过程当中产生的情感与体验通过艺术创作来传达,而艺术的创造过程和对艺术品的欣赏又构成了具有审美意味的生活元素。

艺术与生活原本就密切联系、水乳交融。

当代中国,新的时代背景下,艺术与生活呈现出与以往有别的特征——审美泛化。

审美泛化的两个维度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

由于民众的自我观念增强,个人的审美需求、文化认同得到很大限度地关注、张扬,大众文化以其庞大的社会群体的倡扬而成为当代社会的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对立,通俗艺术挤占了纯艺术、审美进入日常生活。

现代性分裂为世俗现代性和反思现代性,具体表现为“日常生活美学”和“超越性美学”这两种对于大众文化大行其道持不同态度的主张的论辩。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 ——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 ——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当代社会与文化的一个突出变化是审美的泛化与日常社会生活的审美化。

这一现象在国外已引起文化学家、社会学以及美学家、艺术理论家等的广泛关注。

eduardodefuente 在题为《社会学与美学》(‘socioloyandaesthetics’,发表于《欧洲社会理论杂志》2000年5月号,第239247页)的一篇文献综述中对此进行了富有参考价值的概述。

他介绍了当代西方社会学与美学相互渗透的最新趋势,指出:西方的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审美化(aestheticization)过程,以至于当代社会的形式越来越像一件艺术品。

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开始把审美化作为自己主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并开始重新思考社会学与美学的关系。

他纵览最近10多年来的西方社会学、美学著述后指出:许多西方著名的社会学家与美学家都一致认为:审美化正在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组织原则。

审美化这个论题的一个主要倡导者维尔什(wolfanwelsch)在发表于《理论,文化与社会》的《审美化过程:现象,区分与前景》(‘aestheticizationprocess:phenomena,distinctionandprospect’)中认为:“近来我们无疑在经历着一种美学的膨胀。

它从个体的风格化、城市的设计与组织,扩展到理论领域。

越来越多的现实因素正笼罩在审美之中。

作为一个整体的现实逐渐被看作是一种审美的建构物。

”维尔什所说的“审美化过程”实际上不仅限于城市装饰、购物中心的花样翻新、各种城市娱乐活动的剧增等表面的现象。

维尔什(以及其他的一些学者)实际上是把审美化看作是一个深刻的、经过媒介而发生的、体现于生产过程与现实建构过程的巨大社会文化变迁。

这种变迁使那些把审美仅仅看作是“蛋糕上的酥皮”的社会学家感到震惊。

维尔什理解的深层的“审美化过程”意味着一种重要的社会组织或社会变迁过程,它对于社会学或社会理论具有核心的意义。

文艺民俗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文艺民俗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文艺民俗与日常生活审美化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特别是21世纪开始后的近几年,在美学界、文艺理论界和文化界,讨论最多、争议最大的话题之一就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的日常生活化。

这是极具当代性的美学(审美)话题。

有人甚至认为,有关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的兴起,是文艺学、美学在当今时代为应对挑战、面向现实所做出的众多转向努力中的一个代表。

所以,我们有必要认真地、全面地审视与反思一下这个论题。

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的日常生活化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问题,即审美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学术界讨论和争议的焦点聚集在三个方面:1、问题的本义与本质,即什么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的日常生活化;2、问题涉及范围和研究的主要内容;3、讨论的意义与后续话题。

总体而言,目前学术界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的日常生活化除客观承认为现实应正视的观点外,持担忧,批评的居多,原因还在于认为离开了传统的美与审美的内涵,离开了人文精神与心灵世界。

此外,还有不少人认为,这一争论已没有新意。

退回去(回传统和经典)不行;向前走,又觉得无路。

对此话题,要么重复以往的讨论,要么无话可说而强为之说。

这是尴尬而难堪的学术研讨境地。

但笔者认为,倘若我们换一个思路和视野,引人民俗概念,将“日常生活”转换为“民俗生活”,并集中讨论文学艺术理论和创作中的民俗审美,那就可能解决以往在讨论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中难以回答和偏颇较多的一些问题。

一引入“民俗生活”概念,将文艺民俗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结合在一起考察和研究,对以下的一些理论与理念可以有更新、更深的认识与见解。

(一)民俗审美既顾及传统又面向当代。

人们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的日常生活化的一个指责是,太注重当下而不顾及传统,以致丢掉过去而陷入现实的樊篱,实际也就是远离了美(审美)的那种距离感。

例如一些论者所说,审美日常生活化突出在现代社会的广告、流行歌曲、时装、也视连续剧、及至环境设计、城市规划、居室装修以及音乐厅、美容院、咖啡馆、健身房等行业。

日常生活审美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

6
“日常生活审美化”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审美主体的大众化 审美对象的视觉化 审美方式的直观性
7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评价
◆1、正面描述
◆占据大众文化生活中心的已经不是小说、 诗歌、散文、戏剧、绘画、雕塑等经典的 艺术门类,而是一些新兴的泛审美、艺术 活动,如广告、流行歌曲、时装、美容、 健身、电视连续剧、居室装修等,艺术活 动的场所也已经远远溢出与大众的日常生 活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深入到日常生活 空间。
4
◆3、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指深深渗透入当代社 会日常生活结构的符号和图像。 ◆符号和图像的迅猛发展,商品的抽象交换 价值与日俱增占据主导地位。图像通过广 告等等媒介的商业操纵,是在持续不断重 构当代都市的欲望。
5
“日常生活审化”现象的存在领域
◆ 购物中心、度假中心、街心公园、
主题公园、健身房、美容院、影视、 广告、流行歌曲、DJ音乐、时装秀、 酒吧靓舞、网络图文、电子游戏、漫 画、游戏、模特表演与选美等。
2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内涵
◆1、它是指“一战”以来产生了达达主义、 先锋派和超现实主义运动等等的艺术类亚 文化
◆它们一方面消解了艺术作品的神圣性,造 成经典高雅文化艺术的衰落;一方面进而 消解了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导致 艺术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任何事物之上。
3
◆2、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指与此同时生活向艺 术作品逆向转化。大众消费文化的发展, 追求新的趣味和新的情感体验,由此塑造 与众不同的生活风格,本身就是消费文化 的核心所在。
10
我们应该怎样解释和理解”日常生活审美化“?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是对大审美经 济时代的一种描绘。在这样一个大审美 经济时代,审美(体验)的要求越来越 广泛地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生活美学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寻求美的过程和方式。

它不仅仅是对美的感受和追求,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寻求美的态度和方法。

在现代社会,生活美学不再局限于艺术和文化领域,更多地成为人们对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追求和表达。

而在生活美学中,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成为了重要的议题。

日常生活审美化,指的是将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细节赋予美的意义和价值。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忙碌于工作和生活压力,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和美好。

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要改变这种现状,让人们重新审视日常生活,发现其中的美好和价值。

这需要人们有审美的眼光和态度,善于发现和欣赏日常生活中的美感。

审美生活日常化,则是将审美的态度和方式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意味着人们不仅在欣赏艺术作品和文化活动时具有审美感,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具有美的特质和品味。

这需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审美的习惯,培养自己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看似相似,实则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把美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而审美生活日常化则是将审美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前者强调的是发现美,后者注重的是生活美化。

在生活美学中,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的实践,不仅仅是对美的感知和追求,更重要的是对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改变和提升。

这种实践不仅可以让人们更加享受生活,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让生活更加富有韵味和品味。

那么,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应该如何实践呢?要有审美的眼光和态度。

审美并不是天生的品质,而是可以通过培养和锻炼的。

要想实践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首先要培养自己具有审美眼光和态度。

这就需要人们学会用心去发现和感受美,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的细节和品味。

要注重生活的质感和品味。

生活不仅仅是为了工作和生存,更重要的是要有质感和品味。

论日常生活审美化

论日常生活审美化

论日常生活审美化日常生活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产作业。

审美即鉴别美丑。

日常生活审美化,即以美为标准打理日常生活,是生活的艺术化与艺术的生活化,是人类对美的全方位全过程追求,是一种高品位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境界。

创造美的世界。

人类有善恶,世界有美丑。

美是一种让人舒服的存在。

高山的险峻,大海的辽阔,杨柳的婀娜,松柏的挺拔,都是本真的自然之美。

绘画的传神,雕塑的生动,音乐的沁人心脾,诗词歌赋的荡气回肠,则是人为的人文之美。

美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归根到底是主观见诸客观的。

美之所以美,是因为人类发现美的眼睛、感受美的心灵和创造美的智慧。

美的城市,美的乡村,美的生活,人的价值在于追求美、享受美、创造美,创造一个赏心悦目的美的世界。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人类的生活目标,是审美的大众化。

体验美的感受。

人生百味,酸甜苦辣咸。

世间万象,仁义礼智信。

美是审美主体对客体的主观感受,是一种愉悦的生活体验和创造性精神升华。

吃饭为了充饥,烹调是一门艺术。

喝水为了解渴,品茶是一种陶醉。

看戏为了娱乐,鉴赏是一种享受。

体验是一个过程,审美依托感知。

从比例的和谐体验视觉之美,美即好看。

从音调的和谐体验听觉之美,美即好听。

从味道的和谐体验味觉之美,美即好吃。

从宇宙的和谐体验生命之美,美即快乐。

生活的价值在于美的陪伴。

美是人类与周边环境互动时体验到的一种由内而外的亲和由外而内的爽。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人类的生活内容,是审美的常态化。

满足美的需求。

欲望产生动机,需求呼唤供给。

爱美之心,求美之欲,审美之需,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

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奥地利的维也纳,俄罗斯的圣彼得堡,都在追求美的过程中繁荣兴旺。

柏林、亚琛、汉堡、科隆、慕尼黑、曼海姆、纽伦堡、德累斯顿,德国大大小小的城市都是艺术品,得益于德意志大大小小曾经的王侯们醉心于艺术,对美的狂热迷恋和竞相投资。

美的生产,美的交换,美的消费,美的价值在于美所激发的吸引力、凝聚力、创造力和生产力。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生活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生活方式和美学范畴交叉的学科。

生活美学强调的是人们如何将生活中琐碎的事物纳入审美范畴,通过审美实践和鉴赏使生活更加美好。

其中,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日常化是生活美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日常化。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指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琐碎、不起眼的事物和行为的审美诠释和表达,使其获得美感的体验和价值。

日常生活审美化意味着人们对于生活中琐碎事物的美学体验和价值的把握,以及对美学经验的积累和积淀。

日常生活审美化强调的是平凡而又无处不在的美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感知,把平凡和常态转化为艺术品一样的美感体验。

这种体验不仅能提升日常生活的品质,还能够增强人们的情感体验,让人们更加享受生命中的点滴。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实践方式多种多样,例如:电影、文学、设计、摄影、音乐等艺术形式,都可以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的价值和美的感受。

此外,还有一些比较简单的方法,比如欣赏日出日落、品味一杯香醇的咖啡、欣赏美丽的雪景等等。

这些细微的感受和欣赏,可以使人们从繁琐的生活中获得放松和愉悦,从而更好地感受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审美生活日常化的实践方式也多种多样,例如:在平凡的家务中发现美,享受清新的气息;在沿路的景色中寻找美,享受盎然的生机;在与朋友的交谈中分享美,享受温情的感动。

这些平凡且普通的日常生活中的美,可以带给人们无限的共鸣和温暖,唤醒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

总之,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日常化在生活美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细微的体验,深入感受美好的生命和感悟生活的意义。

让我们尝试寻找和发现美好的事物,让生活更加多彩、充实和有质量。

研究论文:艺术设计与日常生活

研究论文:艺术设计与日常生活

113856 艺术理论论文艺术设计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是费瑟斯通等学者对后现代日常生活景观的一种理论分析或描述。

日常生活何以审美呈现?本文试图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作一解析。

一、生活与日常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从衣食住行到更高一级的生活态度统统属于生活俄罗斯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诗意地提出:“美是生活”的命题,他所谓的生活有两层所指:一是指任何一种生活,“因为活着到底比不活好”;二是人所愿意过的、喜欢的生活,即“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以至“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日常生活”作为当代人文学科的重要概念,实质上蕴涵着诸多层面上的学术探索和意指,而且其生发有其历史性。

对于人文学界的“日常生活”研究而言,设计创设的物品体系、符号体系乃至影像世界,成了哲学新生、变革的平台和实践认识的起点。

设计以日常生活的艺术为终点,而人文学界则以此为起点,一个着眼于日常生活的艺术化塑造,一个着眼于其审美显现的解析,在设计学的视野下,构成了一个实践―理论模式。

二、设计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自英国学者费瑟斯通于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命题,学界对该命题所反映的社会现象的争论几乎没有停止过。

一方面,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被日常生活化,另一方面,日常生活向艺术逆向转化。

贴近生活实践的艺术能更好地改善人类生活质量,设计是使日常生活审美化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工具、沟通产品功能性与审美性的桥梁,但也要谨防功利性目标导致审美取向低俗化。

三、艺术设计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实现要警惕审美低俗化,保持审美艺术设计是为人服务的,涉及衣、食、住、行、用等各个方面,是设计者将艺术的形式美结合社会状况、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科技水平。

市场竞争、特殊要求等因素,设计出既有实用功能,又有认知功能和审美功能的产品,有针对性、有条件地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动。

论艺术媒介的嬗变对“艺术生活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影响

论艺术媒介的嬗变对“艺术生活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影响
Ke wo d y r s:m e i ; e l t n; a ti t f ; a sh tc z t n o a l f ; s g i c n e d a vo u i o r nol e i e t c i ia i fd i l e o yi i f ac n i
中图分类号 :J O 0 6- 5
02 论艺术媒介的嬗变对 艺术生活化"与 日 常生
活审美化”的影响
O n t m p c fAr Medi ol t “ ts i f he I a to t a Ev u i on Arit Li on c e”an l c ‘ s h t s i i i ” ‘ Ae t e i Da l Lf c n y e
s o l ee p n e o ewi d ai yo t r s o d y . u h at rss o l ea p e i e o t ein r e u , e a s h u db x a d dt c p t wiev r t f r wok wa a s S c k h ud b p rca d f m e a t b c u e o h e a n r wo t r h n b y
te sg i c n ewilb e pl mpa td it era y ma e y atss n e e uy h sb c h inf a c l ed e y i ln e no t e d — d sb rit.In rb a t a e omea mp ra ta s e i au o e i h n i o n et tcv le frt t h h c n e o ayatwo k . o tmp rr r r s
王美艳 WA GMe a N in y 武汉理工大学 , ̄ .3 0 0( h nU i rt eh o g 4 0 7 Wu a f ' 4 0 7 Wu a n esy fTc n l y, 3 0 0 h n) b Y v io o

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是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社会学与传播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最早提出来的。

他于1988年4月在新奥尔良“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作了题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演讲,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

日常生活审美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被日常生活化。

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特别是大工业批量生产中的产品以及环境被审美化所谓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就是根据美的标准对日常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加以改造。

一般说来,日常生活审美化可以区分出许多不同的层面,有些比较浅显直观,有些比较深入隐晦。

比如,个人美容、家居装饰、城市景观等等,属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外显层面;经济生活中符号价值的凸现、新闻媒体对社会现实的改造以及人们在哲学上认识到整个世界是由“解释”而不是“事实”构成的,如此等等相对就比较深入,也不容易为人发现甚至接受。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之所以成为当今美学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原因在于审美化明显僭越了自身的边界。

按照经典哲学的划分,审美化应该局限在艺术领域,与其他领域比如说认识论领域和伦理学领域无关。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意味着审美超越艺术领域的界限而进入认识论和伦理学领域。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近两年来引起文艺学界普遍关注和探讨的话题,甚至一度以“新的美学原则”出现。

而围绕这一极具争论性的话题,国内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中国已经出现消费文化形态,日常生活审美化随之产生并呈现蔓延之势,这将使加速中国文化的进化和现代化;二是认为中国仍然是以传统审美文化为主导,消费文化形态是极其边缘化的,因此日常生活审美化须以艺术人生或艺术生活的形态出现,不能使日常生活审美化局部的消费文化特性无限扩大化而淆乱主导意识形态的文化根基;三是认为应该辨证地看待此问题,既要承认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消费特性并支持消费文化的发展,同时也肯定传统审美文化的价值形态,这种多元化发展模式本质上是无法平衡上述两种观点而采取的妥协。

日常生活审美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
——美学热点问题探讨
问题的提出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是英国诺丁汉特伦特 大学社会学与传播学教授迈克· 费瑟斯通 (M.Featherstong)最早提出来的。他于1988 年4月在新奥尔良“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作了题 为《日常生活审美化》(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的演讲,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 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 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日常生 活审美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 生活,被日常生活化。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特 别是大工业批量生产中的产品以及环境被审美化。
对美学研究的意义
1.使美学研究面对现实,具有了问题意 识。 2.对解构政治理性起到了积极作用。美 学长期以来关注的是诗歌、小说、绘画等 精英艺术/文化和高雅艺术/文化,日常生 活审美化研究的对象是广告、流行歌曲、 美容美发等日常生活中的大众文化。它具 有大众的参与性和消遣娱乐性,从而远离 了政治。

日常生活审美化反思

1.使感性泛滥,甚至沉沦;
2.把人异化为“欲望的奴隶”和“消费的 动物”; 3.使审美丧失批判性和超早见于陶东风的 文章《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 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根据陶东风的解释, “日常生活审美化”意指审美活动超出所谓纯艺 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的一 种文化现象,具体表现在占据大众文化生活中心 的已经不是诗歌、绘画等经典的艺术门类,而是 一些新兴的泛审美/艺术门类,如广告、流行歌 曲乃至居室装修等。艺术活动的场所也远远逸出 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深 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如城市广场、购物中 心等。而在这些场所中,文化活动、审美活动、 商业活动、社交活动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界限。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作者:赵雯雯张伟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09期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边界在不断融合。

一场新的美学原则的探讨也在激烈展开。

这场美学争论包含着两个命题,一个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另一个是“审美日常生活化”。

大众文化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所带来的结果;而精英文化的衰退带来了“审美的日常生活化”。

大众文化迅速成长为现今社会的主流文化,面对日益崛起的大众文化精英文化应如何选择其生存策略。

关键词: 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日常生活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中图分类号】I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09-0173-2当前,“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美学界、文艺理论界讨论较多的一个热门话题,该问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随即,国内一些学术界的学者提出了“审美日常生活化”的观点,产生的反响也越来越强烈。

鲁枢元教授用了一个生活中简单的“炸油条”的例子,来区分了“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这两个概念。

在鲁枢元教授看来,“‘审美的日常生活化’,是技术对审美的操纵,功利对情欲的利用,是感官享乐对精神愉悦的替补。

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则是技术层面向艺术层面的过度,是精心操作向自由王国的迈进,是功利实用的劳作向本真澄明的生存之境的提升。

二者的不同在于,一是精神生活对物质生活的依附;一是物质生活向精神生活的升华。

”(1)笔者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消费时代来临,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日常生活审美化”就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而与它相对的另一个命题就是“审美日常生活化”。

一、大众文化的崛起与日常生活审美化“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将审美直接引入到现实生活当中,打破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使审美充斥于整个日常生活当中。

马来西亚最大的购物中心——时代广场,每个月都会在顶层举办一次画展,让人们在购物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到艺术的魅力,让逛街也成为一种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的生活化与生活的审美化【内容提要】黑格尔的美学体系是从艺术用感性形式表现理性内容这一基本原则推演来的,他把艺术放在绝对精神之内,认为“美的艺术”是绝对精神的感性形式,他对艺术的发展持悲观的态度,提出了“艺术终结论”,本文就黑格尔的这一观点进行阐述并对“终结”后艺术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论是艺术正日趋生活化。

【关键词】艺术终结论美的艺术绝对理念艺术生活化现代西方艺术一、黑格尔关于“美的艺术”阐述黑格尔从整个美学体系出发,把艺术放在绝对精神内,他说:“美的艺术(如同其独特的宗教一样)在真正的宗教中有它的未来。

理念的有限的内容会自在自为地转化为和无限形式相同一的普遍性,就是说,直观、直接的、维系于感性的知识活动,转化为在自身内中介自身的知识活动,转化为本身是知识活动的一种定在,转化为启示。

这样理念的内容便以自由理智的规定为原则,并作为绝对精神是为精神而存在。

”(1)在黑格尔看来,“理念就是绝对精神,也就是最高的真实,叫做‘神’、‘普遍力量’、‘意蕴’等等。

这就是艺术的内容。

”(2)正是基于这样的“美的艺术”的理念,黑格尔指出了艺术发展的历史的三种类型: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浪漫型艺术,认为“古典型艺术”是最完美的艺术,是内容与形式、精神与质料的最完美的统一。

黑格尔在分析艺术的发展时认为艺术愈向前发展,物质的因素就逐渐下降,精神的因素上升,感性与理性最终分裂,分裂的结果导致艺术本身的解体,艺术最终让位给宗教和哲学。

这就是黑格尔所谓的“艺术终结论”。

二、造成“艺术终结论”的各种因素黑格尔提出的“艺术终结论”,主要是针对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特点而言的。

黑格尔在其《美学讲演录》中曾指出:“我们现在依其一般状态来说,是对艺术不利的。

”(3)诗人歌德也在《艺术与手工艺》一文中谈到近代没有对“真正的艺术作品”的产生创造必要条件,在真正艺术作品创造上没有多大进展,在一定意义上创造能力是萎缩了,甚至有理由担心真正的艺术作品将找不到自己所适宜的土壤与气候。

首先,近代社会强调的反思教育弱化了人对艺术的感受能力和创造力。

现代人与原始人、古代人相比,产生和创造意象的能力大大降低。

古希腊时代的人被称作“天生的诗人、艺术家”,正因为世界万物无不可以随时内化为意象,他们都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灵感,而近代社会中,只有在少数人以及涉世尚浅的儿童身上,见出这种可贵的禀赋。

黑格尔认为,造成这样的原因是近代社会中人们的认识方式与行为方式都具有反思特点。

他说:“我们今日生活的反思的教养,我们无论在意志方面还是在判断方面,都需要确立一般的观点,并依照一般的观点规范特殊的东西,以致一般的形式、法则、义务、权利和准则成了决定的根据,是首要起支配作用的东西,但是在艺术兴趣和艺术创作上,我们一般更多地要求一种生动性,在其中普遍的东西不能是作为法则和规则现成存在,而应是作为与心境和情感同一的东西起作用,正如在想象中也应当是把普遍的东西和理性的东西作为同一具体感性现象统一起来的包含在内一样。

”(4)但是由于反思使人的认识和行为理性化,而从损害了人对艺术的感受能力和创造力,艺术开始走向终结。

其次,近代尤其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艺术不利。

马克思在批判现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时,精辟地指出了它对人造成的全面异化。

异化的结果是“人(劳动者)除掉吃、喝、生殖乃至住和穿之类动物性功能之外,感觉不到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人性的功能方面,他也感觉不到自己和动物有任何差别。

动物性的东西变成了人性的东西,人性的东西变成动物性的东西。

”(5)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生活在机械环境中,从事着异化劳动,当然没有审美的自由可言。

这一点,台湾当代著名青年诗人罗门也以《追索的心灵》一文中作过有力的揭示:的确,当那个被物质文明推动着的世界,日渐占领人类居住的任何地区,人类精神文明便面临了可怕的威胁与危机。

譬如生活在纽约那种使“人”几乎完全没有地位的机械环境里,窗外自然的太阳是沉落了,窗内电气化的太阳代之而升起,人们对于春夏秋冬的气象,也不太注意,因为在密封式的屋子里,冬天有暖气,夏天有凉气。

高耸的摩天楼围拢来,将那能引起人类产生玄想的天空挤出去,将那能引起人类产生静观默想的田园埋入视境之外,人内心的联想世界,被压缩到接近零度,拉不出一点距离。

于是,罗丹的“眼睛”望不出去,瞎在那里;贝多芬的“耳朵”听不见任何声音,聋在那里;于是电梯一早上开动,到晚间停止,生命近乎只是在排列在机械齿轮上的轮齿,滚动在机械单调的轨道上。

大多数人除了饮食、睡眠、性爱以及去抓住都市文明为欲望的感官世界所准备的满足性与娱乐性的东西之外,便是将自我抵押给外在的机械环境去获回生存的条件,除此,便是一无所有了。

人与神与天与自我的交通连线,都相继被机械急转的齿轮碾断了,人的内心世界,几乎趋于静止,这种抽离与落空,不仅是使人的内在失明与阴暗,而且已造成人类文化最大的危机。

因此,在近代社会中,人们因追求清晰、理性而普遍地陷入以概念充当了整个生活的内容,因追求高度的物质文明而忽视甚至放弃了精神文明。

表现在艺术上,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人们不再需要真正的“美的艺术”,需要的只是能满足整个社会猎奇、刺激心理的商品化艺术,艺术开始走向终结。

再次,艺术使命感的丧失。

黑格尔认为,艺术应该显示一个的美的世界,艺术的内容就是“绝对理念”或“心灵”,是最高的真实。

“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但是,当具有反思能力的人类在消除对宗教的“神”的幻想的同时,艺术也从来黑格尔幻想的“绝对理念”中走出来。

人们似乎不再需要“美的艺术”,而需要的是能满足感官享乐,心理刺激的商品化消费艺术。

而这早在近200年前,黑格尔就意料到了,他说“我们尽管可以希望艺术还会蒸蒸日上,日趋完善,但是艺术的形式已不复是心灵的最高需要了,我们尽管觉得希腊神像还神秘优美,天父,基督和玛利亚在艺术里也表现得很庄严完美,但是这都是徒然的,我们不再屈膝膜拜了。

”(6)艺术开始走向终结。

三、“艺术终结”后的艺术发展趋势在黑格尔看来,艺术的解体意味着绝对精神从艺术阶段向宗教和哲学阶段的发展,意味着艺术作为“绝对理念”最高表现形式的终结。

那么,艺术是否真的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走向死亡?“艺术终结”后的艺术又是怎样的状态?正如鲍桑葵在《美学史》一书中所说:“任何一个传统都永远不可能再使世人从父亲到儿子代代恪守单纯的信念常规,都永远不可能使艺术的匠师牢牢墨守陈规旧习,把这当作是他所懂得的唯一规则。

灵魂已经得了它的智力上的自由,随之而来,它还会不断地犯错误,但这一点,决不会使它就此屈服。

”艺术的发展也如此。

(7)这其中有一种趋势表现为与艺术思潮艺术运动相关的现代西方艺术,阿道诺在分析现代艺术时运用了“反艺术”这个概念。

“坚持自己的概念,排拒消费的艺术,过渡为反艺术。

”(8)意思是说,现代艺术坚持自己之为艺术,反对把艺术变成商品和消费品,为此它把自己变成了反艺术。

反艺术是针对近代文化和社会所做出的反应方式。

阿道诺说:“现实的过分是现实的没落;由于现实击杀主体,它自己成了死的东西;这一转化是反艺术的艺术性的东西。

”(9)现代西方美学的核心是审美自律性,认为审美只存在于艺术中。

但是,现代方艺术无论是在艺术形式上,还是在艺术结构及其表现风格上都令人难以理解和鉴赏,更是与传统艺术格格不入,可以说,它不是对传统艺术,即黑格尔所说的“美的艺术”的回归,而是对艺术逐渐失去自律,沦为商品成为实用的一种抗争。

阿道诺虽然为现代西方艺术进行辩护,但他也清楚地认识到艺术的自律存在着困难,他说:“黑格尔关于艺术可能衰亡的展望是合乎艺术的已成状态的”,“反动的文化把悲观主义曾经呼喊挽回的,文化批判是不能加以压制的,这就是艺术可能进入它的没落时代,就像黑格尔在一百五十年前估计的那样。

”(10)这里所说的没落时代就是指艺术正处在资本主义的商品社会。

另一种趋势表现为艺术生活化,如英国社会学家迈克·费瑟斯通提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指消解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与现代西方艺术主张恰好相反,持这一观点的理论家认为审美不限于艺术,审美还可以存在于生活中。

认为“艺术的终结”不是像黑格尔所说的那样是艺术让位于宗教和哲学,而是艺术让位于现实,即艺术的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事实上,这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持有的态度,在现代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找到很多可作佐证的例子。

著名画家陈逸飞的事业很红火,在绘画、服饰、家居、传媒、电影等方面都卓有成就,他注重的不是商业利润,更多的是艺术与生活间的联系。

“文化是多元的,它包括服饰文化、居住文化、影视文化等。

我希望把艺术感觉以及我的审美生活化,通过不同的产业表现出来,让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溢着美。

”由此看来,艺术与生活之间的那道“墙”已越来越模糊,艺术越来越生活化,而日常生活越来越审美化。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艺术的终结”使艺术生活化了。

然而,当今的艺术的确存在着许多问题,还需要我们思考、探索,这里引用鲍桑葵《美学史》中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章的结束语,它能让我们对艺术的发展充满信心。

“不协调的现象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深刻了,人民的艺术传统陷于中断。

但是,心灵今天是更加坚强了,自我是更加丰满了,而我们知道,它是靠运动而生存,而不是靠停滞而生存的。

因此,这种比过去更深刻的不协调的现象,是能够经得了的,而且是足以证明生命是强有力的,并没有因为这种不协调的现象而受到致命的损伤。

当然,这种不协调的现象也需要更长的时候才能解决,而且我们也无法料将以什么形式来解决。

但是,尽管有这一切不利的条件,人现在却是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是人了,他必将能够找到满足他对于美的迫切需要的方法。

”(11)注释:(1)《黑格尔与艺术难题》,第2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第47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3)、(4)《黑格尔与艺术难题》,第3、6页,中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5)朱光潜《美学拾穗集》,第81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第49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7)鲍桑葵《美学史》第596页,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8)、(9)《黑格尔与艺术难题》,第19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10)同上第192页(11)鲍桑葵《美学史》,第598页,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