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写作指导
作文训练(4)——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

三、议论性散文的特点
1、抒情真挚感人;见文8、文12 2、思想深刻具体;见文9 3、内容广征博引。见文3、文4
四、议论性散文的写法
(一)程式化的结构框架 见文1、文2、文7 四类八项:
①总分总 1.总分总式 ②总分(分总)
2.对比式 3.递近式
③正反对比 ④先后对比 ⑤层层递进 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读后感式 ⑧引议联结
……
(二)散文化的文学笔法
1.拟人比喻;见文4 2.整散结合;见文4、文7、文8、文11 3.情理结合;见文5、文8、文9 4.描写细腻;见文1、文6、文9 5.广征博引。见文3、文4 □□□□□只是恰如一只落了水的猫,扑腾 着呛了几口污水,仓惶地爬上岸,抖索身上的冷 水,等着几缕阳光的抚慰。然后走进我这个充满 □□□□□□□□□□。 ——□□□《一封没有发出的信》
五、议论性散文易出现的失误
1.中心论点的迷失; 2.文体不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 议论性散文。 《老子》第二十二章说:“曲则全,枉则直, 洼则盈,敝则新”;又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 能与之争。”意思就是说:“委曲就会保全,弯曲 就会伸直,低洼就会充盈,破旧就会更新”;“因 为不与人相争,所以没有谁能争过他。”有人说, 《老子》讲无为而治,其实讲的也是为人的道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 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 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 抄袭。
文学应当敞开心扉, 为自由和真理而呐喊。
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
湛江市第二中学 刘大国
一、散文的种类
叙事性散文、写景性散文、 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
二、何为议论性散文
初中作文指导:写物的散文的写作(课件)

• 梅雪相斗,梅更显得有气魄、有精神。“驿外 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 风和雨。”则寄托了诗人的思想感情。鉴湖女 侠秋瑾在“天下兴亡”的年代,唱出了“天涯 沦落无人惜,憔悴欺霜傲雪姿。”我以为梅的 傲霜斗雪、顶天立地之精神,今天也应得到发 扬光大。
笑指长天云千朵,淡对红尘茶一杯。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 例文
斗雪的勇士
梅的生命力旺盛,不讲条件好坏,不论环境 优劣,小院里、山坡上、悬崖边,都有她顶天 立地的身影。改革家王安石称她“凌寒独自 开。”被称为“梅妻鹤子”的林逋赞梅诗更是 脍炙人口,令 人叫绝:“众芳摇落独喧妍,
成丰富的果实。这是一个核心,越滚越大,形
成统一的构思。他的名篇《土地》、《社稷坛
抒情》就是很好的例子。
回首页
徐迟的构思方法,叫“抓一刹
那”。这“一刹那”他认为是 事物的“精华”部分,最有 “光彩”部分。抓住这“一刹 那”,就抓住了头绪,抓住了 中心,零散杂乱的材料才得以 集中,才有了归宿。如他的 《在湍流的涡漩中》的创作, 正反两方面的教训都可以说明 这个问题。
• 总之,一篇散文的谋篇、 构思,不同的作家有不同 的方法,因人而异,不可 强求一律,更不能照猫画 虎,每人应有每人的独特 方法,但讲究构思,则对 每一个作家而言,都是极 重要的.
欢迎指导, 谢谢!
/n_v139_/c37_/23_/12_/sp180907_/120421149077_/332000_/0_/29907363.swf
写物的散文的写作
叙事散文写作指导

叙事散文写作指导【篇一:叙事散文的写作指导】叙事散文的写作指导:散文重在抒情,也贵在抒情。
因此,如果是写人叙事,则要借事写出自己对某人的深深眷念或者对曾经岁月的悠悠情怀;如果是写景状物,则要托物抒发个人对生活或者人生的感悟。
真情实感,散文之魂。
那么,散文中的“事”是如何呈现的呢?一般以两种形式呈现:1.不是牵动社会神经的大事,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丝丝小事,或曰琐事;2.即使是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较为完整的一件事,也不是像写记叙文那样将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往往只撷取其中的一个或两个片段。
但是,我们在写这些琐事或片段时,又一定要流泻一片真心、倾注一段真情:或尊师爱长,心绪奔腾;或恸亲伤逝,悲痛难抑;或遭逢困厄,郁愤难平;或怀乡思人,婉转缠绵。
如果能将这些琐事或片段用情感的线索巧妙地组合起来的话,那就是韵味深长的散文,此之谓“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如何让情感融入散文呢?首先,面对题目,我们要搜寻自己生活中有关的人物、事件乃至画面;接着,用心过滤出其中的情感因子,即曾经使你的心弦颤动过的某一个点;最后,把这样的点点滴滴串连起来,用形象生动的文字表现出来,让字里行间溢满绵绵情意和幽幽诗意。
当然,在对琐事或片段的叙述中,为了增加散文的情感底蕴,也要适当运用一些写作技巧:第一,画面神化。
在写人叙事散文的写作中,为了增加抒情性、文学性,往往要适当地来一点写景状物,模山范水,这就有了画面描写;而散文的画面如果没有飘逸神韵诗意的话,那就是“死”画面。
试想,杜甫如果不是孤独悲秋,笔下就不会出现“萧萧”的“无边落木”;李清照如果不是“凄凄惨惨戚戚”,就不会绘出“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图景。
因此,“画面神化”就是美景丽物与神韵诗意的融合。
其神韵,是感人的情趣;其诗意,是灵动的文字。
那么,如何使画面神化呢?概言之,即绘声绘色,描情摹态。
具体言之,除了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之外,还要运用“想象掘进”法。
议论性、文化散文写作指导(整理精校版)

议论性、文化散文写作指导作文辅导1025 0927议论性、文化散文写作指导一、积累议论性散文(名人类)素材的方法1、熟悉几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文学人物或当代人物;2、对其人生经历进行概括总结,掌握其重要经历,特别是著名事迹和散落的轶事;3、熟记并理解他们每个人重要人生阶段的主要作品,重点落实在名篇名句上;4、关注他人对该名人的评价;5、学会多角度分析材料,比如:从不同的人物(角色)寻找角度,从事件的几个逻辑阶段寻找角度(起因、本质、过程、结果、对策等)将积累的这些素材用于不同作文中,掌握作文素材的变通本领。
6、根据命题(或话题)意图,对所掌握的素材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一般先散文化叙述(引用或化用诗文),再议论性评说(引用或化用诗文),尤其注意在议论性评说时要突出命题(或话题),使之契合写作要求(切题)。
二、议论性散文中写作素材(名人类)巧用范例(一)写作素材(名人类)巧用范例1.中国古代名人——项羽(必修教材三《鸿门宴》、选读教材《项羽本纪》)(1)素材积累必修教材三《鸿门宴》、选读教材《项羽本纪》让我们对项羽这个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素材评析从作品可见一生总是刚愎自用、狂妄自大的项羽,对沛公来赴鸿门宴赔罪,不但心里毫无疑惑戒备,反而出卖了为他通情报的曹无伤。
不但如此,自己还坐在宴席上的尊位,一副天下非他莫属的傲气,而对范增决意要杀刘邦的示意视而不见,以为刘邦早晚得臣服于他,表现了他的优柔寡断和妇人之仁。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最终落得乌江自刎的结局。
(3)适用话题项羽性格上的某些闪光点,如不畏强暴、不耍阴谋诡计、光明磊落应当给以肯定,此性格特点适合话题“心灵的选择”、“诚信”、“张扬个性”、“倾听”、“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等;而性格上的缺点如刚愎自用、缺乏远见、软弱、优柔寡断等则应该扬弃,此性格特点适合话题“包容”、“人与路”、“谈意气”等。
(4)巧用范例【优秀作文片段一】(2001年高考全国卷考生《题乌江亭》,所写话题“诚信”)当虞姬横刀,将一朵生命之花绽放成矛尖锋刃的湛蓝时,我看到鲜红鲜红的血流过雪白雪白的颈。
议论散文写作指导

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议论性散文可以包容丰富的内容,便于抒发真挚的情感,表达深刻的思想,显示出较深厚的文化底蕴,最容易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议论性散文其结构程式化,易于掌握,这是我们应试作文获得高分以上的一条捷径。
议论散文的特点:议论文的框架,散文化的笔法。
1、议论散文的开头作文开头方法很多,但一篇优秀的应试作文,最好是开篇点题,开宗明义,开门见山,先声夺人。
因此,议论散文的开头,语言要富有文采,明示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须放在开头文段的末句。
话题材料可引也可不引用,字数在100字左右。
精彩开头的技巧:(1)由新颖形象的比喻入题,直接扣题“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及情感有关。
”(2)由生动贴切的拟人入题,激发想像“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
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子。
”(3)由精彩深刻的设问入题,启人深思“人有七情,自有喜好与厌恶之情,然而,当这种好恶之情掺入对真理的认识时,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4)由优美的排比句式入题,先声夺人“你会因喜爱北国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树海风不屑一顾吗?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的壮美吗?你会介意林黛玉‘使性子’,而不看经典名著《红楼梦》吗?你会因钟情流行音乐,而厌烦‘沉闷乏味’的古典音乐吗?——古希腊哲人曾说,人是感情的动物。
因此,面对大千世界,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喜好憎恶往往会影响到对人对事的看法。
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架天平,有个自己的标准,用来衡量周遭的一切。
‛(5)由抒情议论入题,入情入理“常常是一位亲人的生命如流星般陨落,我们才悲哀于死神的无情;常常是一位朋友在与疾病殊死斗争,我们才诅咒病魔的猖獗横行;常常是我们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我们才正视社会上的毒瘤……感情的叶片时常遮挡住我们理智的目光。
(统编版必修上册)高一语文作文同步讲解训练教案第七单元写作技法指导:学习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

【作文指导与实践】第七单元写作任务学习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学习目标掌握写景抒情的技巧,写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
一写作导引“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
情景相融而莫分也。
”文章中的环境描写、气氛渲染必须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紧密结合。
只有使抒情和写景相互渗透,让写实和想象相互结合,才能做到情景交融,使景物韵味十足,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技法点拨(一)学会写景写出景物特征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景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
包括景物的客观存在形式状态,景物的声音、色彩、光泽和气味等特征。
世界上的景物千差万别,各有姿态,要区别景物的差别,要注意地域和时令的不同,只有抓住所写景物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才能绘出它特殊的形象,写出它内在的韵味。
技法一勤于观察,抓住特点抓特点观察,是指我们在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时,要善于抓住他(它)的独有的地方去观察他(它)的外在表现,进而抓住一个事物本质的特点。
(1)物,可以抓住它的外形、颜色、结构、功能等特点来观察。
(2)景,可以抓住它的形态、颜色、声音、季节等特点来观察。
(3)人,可以抓住他的外貌、性格、品质等特点来观察。
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柔软的沙滩上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炙晒的余温。
那些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了这软绵绵的沙滩上,他们浴着凉爽的海风,望着那缀满了星星的夜空,尽情地说笑,尽情地休憩。
愉快的笑声,不时地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地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
(峻青《海滨仲夏夜》)这段文字描写的景物都能真实地反映其地域、季节和时间特征。
比如,海水、沙滩等,以及“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都反映了“海滨”的特征,“沙滩上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炙晒的余温”是“仲夏”这一季节的特征,而“缀满了星星的夜空”则写出了“夜”的特征。
(1)细心观察,找出景物的亮点。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只有那些善于观察生活细节的人,才能写出生活的细节来。
叙事散文写作指导

叙事散文写作指导叙事散文写作指导叙事散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通过写人叙事抒发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
这类散文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断、场景和细节描写以及人物最突出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
叙事散文与一般记叙文以及短篇小说相似,但又有区别。
就叙事而言,散文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节完整,更不追求曲折变化,而一般记叙文和小说对叙事的要求较散文高得多;散文在叙事时需要饱蘸情感,一般记叙文和小说的情感则主要由人物来体现,不需作者明确抒发。
就写人而言,一般记叙文和小说要求努力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典型人物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而散文中的人物则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某些剪裁加工,注重对人物进行写意式的描绘。
○叙事散文常见模式1、引联式本式套路为:睹物思人→联想回忆→睹物议人,总结全篇。
使用这一套路的关键是要找好联想回忆的触发物,如一张照片、一本日记、一封书信等,凡是一件记录着被回忆者品格与某些特殊经历的物品,均可作为引起联想的触发物。
其次是所回忆的故事要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某些品质,并且要与引起产生联想的触发物相照应。
第三是结尾“睹物议人”,总结全篇,点出文旨,照应开头。
2.转情式本式套路为:恨的产生→恨的淡化→爱的萌生→爱的发展→爱的深化。
一篇题为《陶青有个好妈妈》,写陶青春游,妈妈要到码头上送她,而她想到妈妈是清洁工,身份卑微,便拒绝了妈妈的好意,一路上她听到社会各届人士对妈妈的种种赞誉,从嫌弃到崇敬,感情慢慢发生转变,最后当船离开码头忽然看到妈妈悄悄前来送行时,她惭愧难当,恨不能飞身回到岸上,扑到妈妈怀里高声对她说:“妈妈,我爱你!”3、悬念式本式的套路模式为:设置悬念→探因解疑→排疑明旨。
叙事散文《第二次考试》即这样的文章。
考生陈伊玲初试成绩优异,而复试落差极大,前后判若两人,令人不解。
这是设置悬念。
于是苏教授决定探个究竟,一路所见,都是为突出该考生的精神,这是探因的过程。
原来该考生为救灾,宁肯失去个人的机遇,也不愿置人民生死于不顾,疑问排除了,陈伊玲的品质也突出了。
议论性散文写作技巧指导

议论性散文写作技巧指导议论性散文是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也可称为散文化的议论文。
它兼有议论文和散文的双重特点。
作为议论文,它是说理的。
它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
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散文。
在最近几年的高考中,这类文章往往能够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而得高分,因此掌握这种文体的写作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就议论性散文这种特殊的文体而言,写好这种作文需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内容、结构、语言、技巧。
一、议论性散文的内容与一般的议论文不同,议论性散文在说理的同时往往具有鲜明的主观色彩,作者将感情融入文章之中。
而一般的议论文则仅以说理为主,着重从客观方面将道理阐释清楚。
议论性散文的内容以抒情性说理为主。
在议论性散文中,文章中的议论往往是作品的主题,由于感情倾向明显,因此这些议论常和抒情结合运用,在阐明道理的同时也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基于这种特点,议论性散文的具体内容常常是对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其目的在于启发人、教育人。
例如下面这篇例文:菊酒剑,看人生□张智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心态。
也许我们忘却了映着残阳斜晖的悠悠江水,也许我们冷落了锈迹斑斑的五尺长剑,也许我们饮尽了令人迷惘的烈酒。
一次次在人生长河中迷失了自己,迷失了方向。
我们忘却了在夕阳西下时品着一份香茗,坐观云卷云舒的平淡,我们忘却了举杯对月的豪情,更忘却了“男儿何不带吴钩”的那份壮志。
我们渴望陶潜李白的平常,渴望着那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超然。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脚步流苏,我们常常觉得心乏体困,渴望回到平常。
其实很简单,孤灯夜下,手持一卷诗书,细细品味,便可使疲惫的心态消除,让我们从纷繁复杂的迷惘中解脱出来,静观古人的平常与敏感。
陶潜,厌恶于官场的尔虞我诈,厌恶于案牍之劳形,于是他选择了适合于己的的平常之心,他归隐田园,依南山而种地,好不逍遥自在!李白,经过了官场的压迫排挤也愤然离开,从此寄情于山水,骑鹿访名山,忘却了世间的零零总总,多么洒脱飘然!剑锋所指,所向披靡,李贺之壮志难酬。
汪曾祺散文的写作方法介绍_写作指导

汪曾祺散文的写作方法介绍汪曾祺大家都知道,你看过他的吗?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关于汪曾祺散文的写作方法,欢迎借鉴!我是个不那么喜欢读书的中文系的学生,自然,也就不大喜欢主动去看一些小说、诗歌和文章。
但在一次偶然的去图书馆休息的时间里,随手从书架上拿下来一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类书籍。
作者是汪曾祺的三个儿女,书名是《老头儿汪曾祺》。
从这本书里,提到了小时候,大概是三四年级左右的年纪,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章叫做“多年父子成兄弟”,那是汪曾祺的作品。
是一篇散文。
之前虽有听说汪曾祺是个著名的作家,但并没有去看过他的一些作品。
而此时突然提到这位作家,使我产生了一些想去看看他都写了什么东西的想法。
于是,在这个初衷下,我阅读了他的一些散文,小说作品。
他是沈从文的弟子。
“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他的散文作品,在我看来,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特别具有一番与别人不同的韵味。
汪曾祺散文给我印象第一深刻的就是他的语言、文字。
他曾不止一次地提到他的语言风格是受到了归有光的极大影响。
后来我了解到,归有光的散文最大特点,就是白描,近乎于通篇的白描写作。
汪曾祺受其影响,语言中,出落的就是大大方方,平平淡淡的白话。
有人评价汪曾祺的语言说是“把白话白到了家”。
然而,读汪曾祺的文章又很明显地可以感受得到他在行文之中所带有的那种文人雅气。
二者得到了某种平衡和协调之后,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就像在《花园》中,他说“没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最深沉的”,“当然我嘴里是含着一根草了。
草根的甜味和它的似有若无的水红色是一种自然的巧合”,整篇文章读下来,却使人忍俊不禁,内心平和,恬淡而又不乏感动,如最后他说“有一年夏天,我已经像个大人了,天气郁闷,心上另外又有一点小事使我睡不着,半夜到园里去。
一进门,我就停住了。
我看见一个火星。
咳嗽一声,招我前去,原来是我的父亲。
他也正因为睡不着觉在园中徘徊。
他让我抽一支烟(我刚会抽烟),我搬了一张藤椅坐下,我们一直没有说话。
小学六年语文重要知识点之古代散文赏析与写作技巧指导

小学六年语文重要知识点之古代散文赏析与写作技巧指导古代散文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意境吸引着读者的目光。
在小学六年级语文学习中,了解古代散文的赏析和写作技巧,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能力,还能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本文将重点讲解小学六年语文中古代散文的重要知识点,并给出写作技巧的指导。
一、古代散文的特点古代散文,是古代文学中一种散发出自然逸致、富有诗意的散文形式。
它与古代诗歌并列,是古代文学的两大主要流派。
古代散文有以下几个特点:1.自由而灵活的结构:古代散文在结构上相对灵活,没有严格的章法,篇幅大小可以根据作者的需要进行调整,给了写作者更大的发挥空间。
2.感情真挚而深邃:古代散文通常以个人真挚的情感为基础,通过对人生、自然、社会等的思考和抒发,表达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
3.形象生动而富有意境:古代散文善于用描写细致而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具体的事物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通过这些形象传递出丰富的意境。
二、古代散文的赏析古代散文有很多经典之作,如《吕氏春秋》、《辟韩非子》等。
以下是对其中一篇经典的古代散文进行赏析。
《古柏行》是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
这篇散文通过对古柏树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古柏坚韧不拔的品质的赞美。
散文开头就写道:“所谓柏者,木也。
至于古柏者,岂其木邪?蔼然深入,夏凉冬温。
”这样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古柏的坚韧与持久。
接下来,作者进一步描绘了古柏的根深蒂固,“根孩蒂蜕,藤缠之而不动矣”。
通过这些描述,读者可以感受到古柏无论遭受怎样的磨难都能坚持不懈。
在写作技巧上,陶渊明通过丰富的象征手法来表达主题思想。
他将古柏作为他理想中的人格像征,表达了对“豪杰人格”的崇尚和赞美。
三、写作技巧指导了解古代散文的写作技巧对于提高语文写作水平和文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写作技巧的指导:1.情感表达:古代散文重视情感的表达,要注重个人感受和情感的真实度。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运用恰当的形容词、动词等词语来表达情感,让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文章中的情感。
游记散文写作指导优秀作文

游记散文写作指导优秀作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游记散文写作指导优秀作文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游记散文写作指导作文内容,我将课余时间分享优秀作文素材,作文轻松拿高分。
文化散文的写作高中作文指导

精选ppt
11
[05高考优文]
通子们胸中释然,他们圆如卵石。他们明白,面对乱
世昏君,我自留清白足矣,凡事何必去认真。于是他们游
闲山乐水,以渌水清猿、曲径通幽为伴,骑马挥毫,信可
乐也。
然而,受命于危难,救民于水火的往往是执子们。他
们胸中自有乾坤。
披发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国的落日染红眼前的汨罗
江,子兰谗言,郑袖内惑,人民如涸辙之鲋,喘息挣扎。
有所不尽,鄙陋没世,文采不表于后世”。这又
是怎样的一种执著呢!他终成一家之言。
棱角分明,无所畏惧者如执子。他们执著着
他们的追求,无悔无怨。那个“投戎从笔”的辛
弃疾,一生被弃用多达38次,仅剩一把软羊毫,
他也要书写御敌之心,纵把栏杆拍遍,也无人会。
诸葛亮,执著于白帝托孤,积劳成疾,逝于五丈
原……
执子们执著着他们的执著,通子们通达着他
们的通达。不论圆滑避世,明哲保身,还是棱角
分明,坚守信仰,他们都成为了中华万代的不朽
财富。
精选ppt
13
我们在通子们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 吟啸且徐行”中学会从容,在“千江水有千 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中学会包容。通子 们教我们学会适应,沉稳柔和如圆;我们在 执子们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 悴”中学会坚持;从嵇康绕梁的琴声与阮籍 的恸哭而返中体会信念与力量。执子们教会 我们闪亮自我,坚持信念,棱角分明如星。
屈子的坚持有用吗?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摇头叹息。楚国
灭亡之时,也是他命尽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远置于诗
人之上。“人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
为诗人,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执著如屈子,你怎听不进
“圣人不凝滞于物”呢? 精选ppt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说课材料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写景抒情散文是指融写景与抒情一体的散文。
写景抒情,是中学生写作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情景相生、情文并茂的优秀作文,这类散文所描绘的景和抒发的情不是简单地结合在一起,而是情景交融,呈现出“情由景生,景因情美”的和谐关系。
在尝试此类散文写作时,应注重以下两方面:一、景物描写要传神传神是指描写时不仅能够描绘出景物的特点,而且能给读者如在眼前的感觉。
1、善于观察,抓住特点。
善于观察,即用心体悟身边的景物,并在写作时抓住景物特征。
对于景物的感受力是此类散文的写作基础。
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描写的景物既在我们身边,又能挖掘出我们不曾发现的美。
景物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由于自身构造因素的不同,不同的景物的形状、色彩、态势、光泽、声响等构造特征千差万别,具有鲜明的个性。
因此,我们写景时一定要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本质特征。
正如朱自清笔下的“荷塘”,读者看了原型图片之后会发现,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荷塘。
如果没看《荷塘月色》,我们很可能日日从旁走过也不觉其美。
这也印证了那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同时,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无不具有其独特之处。
善于观察,才有所感,这是写作的前提;抓住特点,才能写出与众不同之景,这是写作的要诀。
三篇例文抓住校园、乡村、小城不同的特点写作。
2、层次分明。
确定了特点,还要按一定顺序描写。
描绘景物时有主次、有先后之分,既能凸显细节之美,又给人和谐的整体感。
写景的顺序要符合表达需要,特别是在描绘某一场景时,要注意动静结合,还要注意把笔下景物按某种顺序多层次地表现出来,给读者以全方位的感受。
如《荷塘月色》,作者依次写了荷叶、荷花、荷香、流水、月色、树影等景物,作者对这些景物的摹写均非常细腻,但它们又不是割裂的,如写荷叶,然后是荷叶中的荷花,然后是风送来的花叶的清香,由风的吹动引出流水;写月色,既注重从上至下的流动,又注重从下至上的浮动,从而构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荷塘月色”。
人教版语文八上作文写作指导:传记写作(写人散文)+范文

作文写作指导:传记写作(写人散文)★人物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生活、精神和事迹的一种文学作品。
从传记记述的对象来看,一是为别人做传记,称为“他传”,二是为自己做传,称为“自传”。
为他人做传,也可分为两类,一是记述普通人,二是记述名人。
人物传记以写什么为内容?籍贯,出生,生平(个人经历),外貌,职业,家庭,爱好,特长,生活状况,性格,成果,主要事迹等是人物传记所写的内容。
如何获取这些素材呢?采访上网收集。
所收集的素材一定要真实,真实是人物传记地生命线。
★人物传记有两个特征:首先要真实(真实性),其次是生动(文学性)。
真实性是人物传记的生命线,写人物传记必须做到人真,事真,言真,情真,以真取信,以真感人。
如何保证人物传记的真实性呢?①所选的事例要反复考证,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必须准确无误如果是给名人作传一定广集资料反复考证,要求资料详实全面。
②所写的语言不像小说那样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言语采用概述记叙,朴实包含真情,所记叙的事件也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
③所作的评价要尊重事实,要实事求是,要公允。
如何为普通人写传记呢?一般可按这四个步骤操作:1.开篇总括:传主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2.典型事件:选取代表事件表现人物性格和品质。
3.引用议论:适当引用“传主”话语突出真实性,穿插精当议论适当评价。
4.价值影响:收尾处突出“传主”品质对本人或他人影响。
写法以事寄情:一、围绕精神风貌选择安排典型材料。
写人物传记在介绍人物籍贯生平外貌家庭职业爱好的同时,选择典型的最能反映人物个性或者精神风貌的事例详细记述,而一些无关的经历和事例可不写或者一笔带过。
二、发挥想象,对细节进行描写,填补事实的空隙,丰富人物性格茅盾说过:善于描写典型的作家,不但用大事来表现人物性格,而且不放松任何细节的描写恰当的细节描写,增强传记的感染力三、叙行录言,让人物自行展现他们的性格精神,记录典型的语言和关键的动作。
四、讲究文采。
尽管传记不要求有华丽的辞藻,微妙的描摹,曲折的情结,但是传记要求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组材有序,语言朴实中不乏生动,通常可以用肖像,言语,动作,心理,环境的描写给人物润色,力求语言生动形象或者幽默风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课件

不得抄袭。
【分析】
“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之间具有多重关系:有时 对立,有时因果,有时一致。如何确立观点?
◇材料中别具匠心地给我们讲述了一位登山队员攀登珠 穆朗玛峰的故事。这位运动员事后对这次活动的“自我 认识”以及别人对这件事的看法(即“他人期望”), 实际上就是对话题“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理解的生动 示例,对话题作了有力诠释,明确导向。
【例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登山队员参加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在海拔
8000米的高度,他体力不支,停了下来。后来当他讲起这段经
历时,大家都替他惋惜,为何不再坚持一下呢?再攀一点高度,
再咬紧一下牙关!
“不。我最清楚,海拔8000米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 一点都没有遗憾。”他说。
忽然想起来泰戈尔的最有名的一句诗:“天
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这不便是对“坦
然”作了最好的诠释?是的,许多的事得失成败我们
不可预料,也承担不起。我们只需尽力去做,求得一
份付出之后的坦然和快乐;许多的人我们捉摸不透,
防不胜防、往往是我们想走近,人家却早巳设起屏障。
我们不必计较,我们惟一能做的是,在我们必须面对
他们的时候,奉上我们的真心,然后感铭自己的博大;
许多的选择如果能让我们抓住,有可能抵达我们的成
功,但我们一次次失却机会。没有关系,那只是命运
剥夺了你活得高贵的权利,却没有剥夺你活得伟大的
权利。
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
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悠雅;没有原
野的芬芳但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
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
1.怎样写好议论性散文 2.议论性散文论点的提炼 3.议论性散文分论点的提炼 4.议论性散文的论据选用
高考语文写作指导课件:议论性散文的写作指导

第二节 分论点的提炼与表述 分论点,从属于中心论点, 分论点,从属于中心论点,它具体深入地从多方 面或多层次阐释和证明中心论点。 面或多层次阐释和证明中心论点。分论点的提炼方 法主要有: 法主要有: 1.分解法 论证中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 论证中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 心论点的具体化, 似文章结构中的总分关系。 心论点的具体化 , 似文章结构中的总分关系 。 如 理想”话题,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理想”话题,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奋斗是理想的 阶梯” 分论点对“奋斗”一语进行具体分解: 阶梯”,分论点对“奋斗”一语进行具体分解: 刻苦勤奋,是理想的阶梯; ①刻苦勤奋,是理想的阶梯; ②珍惜时间,是理想的阶梯; 珍惜时间,是理想的阶梯; 迎难而上,是理想的阶梯。 ③迎难而上,是理想的阶梯。 一些抽象的文题, 知识就是力量》 一些抽象的文题 , 如 《 知识就是力量 》 、 《 时间 就是一切》等常用此类结构布局谋篇来进行论证。 就是一切》等常用此类结构布局谋篇来进行论证。
4.并列共存关系: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 .并列共存关系: 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 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 ,几个要素 可以同时共存。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 可以同时共存。 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 。如 谦虚与表现” 对此就可诠释为“ “ 谦虚与表现” , 对此就可诠释为“ 既要谦 虚待人,又要善于表现自己” 虚待人, 又要善于表现自己” ; 对“ 成人与 成才”也要理解为“要成人,更要成才” 成才 ”也要理解为 “要成人, 更要成才 ”或 “ 先要成人 , 后要成才 ” 。 再如 “ 和而不 则须理解为“既要做到‘ 同 ” ,则须理解为 “既要做到 ‘ 和’ , 又要 做到‘不同’” 意即“既要善于调和矛盾, ’”, 做到 ‘不同 ’”, 意即“ 既要善于调和矛盾, 与别人和谐相处, 与别人和谐相处 , 同时又要有不同于别人的 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 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写作指导【散文的结构特色】:散文的最大特点就是形散神聚,结构自由,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
写作者意在笔先,缘情为文,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或曲径通幽、含蓄蕴藉,或直抒胸臆、淋漓尽致,或浓笔重抹、一唱三叹,或信手拈来,如话家常。
笔法之灵活,行文之多变,全看你自己如何安排。
作为时间短、要求高、有话题、重思路的应试作文,以下四种构思较为合理。
1、镜头组合法(蒙太奇)。
写作者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或自己的情感,选取几个具有典型性、形象性、连贯性的特写画面,精雕细琢,认真描绘,强化细节,深入挖掘,提炼其表情达意的共同点,议论引申,不断深化。
这种构思的好处是:意象鲜明,形象性、可视性强,选取的镜头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表现写作者的感情或写作意图,选材广,表现力强。
如冰心的《微笑》,作者选取几个典型的画面——安琪儿的微笑、赤脚孩子的微笑、茅屋里的老妇人的微笑加以组合,最后以“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果,如归故乡。
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作一提炼,巧妙地把三幅画面揉合为一体,有力地表现了“爱”的主题。
2、反复咏叹法。
写作者在明确了文章的立意或感情基调后,要围绕它们,从不同的侧面、角度、层次入手,把其分解成一个个文字表述虽然不同、但内涵却基本相同的小论题,各自独立成段,在此基础上,反复咏叹,不断强调,显阳关三叠之妙,造铁骑突出之势,搭层楼更上之梯。
这种构思的好处是,思路清晰,文脉清楚,文章立意鲜明,中心突出,行文有气势,易于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
如XX年高考优秀作文《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一文,作者在提出问题后,分别以“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选择诚信,因为它比机敏来得憨实”“选择诚信,因为它比金钱更具内蕴”“选择诚信,因为它比荣誉更具时效性”四句话各领一段,紧紧围绕诚信的重要性,抓住“选择诚信”,反复吟唱。
我们看到了作者行文的急促缜密,感受到了诚信之与人生的重要。
文章虽短小,但布局周密,结构紧凑,文意贯通,气势逼人,很有感染力。
3、卒章显志法。
文章不直接点出自己赞美的对象,不径直表明写作意图,而是欲进先退,欲明先暗,故意左顾右盼而言其它,待到关键之处,自然引出赞美对象。
物物相因,环环相扣,节外生枝,枝外有节,于事情发展变化中见出起伏,在一张一弛、一起一伏中凸现文章中心。
正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又如“旧时茅店社林边,落转溪桥忽见”。
确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妙。
如高考优秀作文《冬的主宰》一文,作者先写“下雪了,……我想,除了这一片片的‘梨花’外,再不会有什么生机了吧?这冰雪俨然是冬的主宰”。
接着写“忽然,眼前的一片白雪地中闪露出点点红色,仔细一看,原来是梅。
在众芳摇落的世界里独自绽放,回旋于冰天雪地之中。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原来,她才是以神韵而主宰了冬”。
紧接着“这风雪又使我想起了另一幅画面,破旧的房子,昏暗的灯光,寒风吹得桌上的书哗哗作响,一位书生映着这灯光、雪色,伏案读书,破旧的衣服,恶劣的环境,丝毫不影响他读书的信念和勇气,一时间,我突然觉得,鸿鹄之志、求知之心不是比寒冰更坚硬吗?”最后说“雪,它美丽纯洁却带来了寒冷,而冰是雪的升华,它以力而成为冬的主宰;而梅以她绝无仅有的神韵主宰了整个冬的神韵;而人,以坚强的意志,战胜严寒,成了冬的主宰”。
文章欲言人是冬天的主宰,但却不直接说明,而是于层层铺垫中点出,可谓匠心独运、立意鲜明。
4、感情呼应法。
文章开宗明义,直抒胸臆,首先表明自己的感情倾向,继之赋陈铺叙,歌咏描绘,或写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写人记事,在曲尽其妙、淋漓尽致的基础上,曲终奏雅,再次顺势点出自己的感情好恶。
这种构思的好处是,情感鲜明,自然迢递,首尾呼应,浑然天成。
如朱自清先生的《绿》一文,文章的在开头“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的基础上,承递对梅雨潭醉人、奇异的绿的喜爱之情,结尾自然发出“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的慨叹,感情升华,前后照应,文章如一幅情感挂图,浑然天成。
【散文的表达技巧】:1、题目鲜亮。
作文题目要忌讳平淡、呆板,要有个性、与众不同,既能够一下子抓住读者的视线,同时又能够体现文章的内容。
一个鲜亮的题目,就是一个极好的得分点。
因此散文的题目是最有嚼味的题目。
有的是场景入题,《无边落叶》、《昨夜雨,今朝下》;有的是感觉入题,《花香》、《路是月的痕》、《眼睛上的窗帘》;有的呼告,《茉莉,我爱你》;有的祈祷,《让双眼更加清澈》;有的比喻,《放下感情的叶片》;有的口语化,《明天一定记着开窗》;有的化用成语诗词,《随遇而安》、《月是故乡明》;有的繁复,《眼前同一水,笔下各异情》;有的简洁,《网里人生》。
比较一下其他文体的题目,我们可以发现散文的题目没有一个相同,富有个性,富有创新精神,而且又跟高考"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话题十分切合。
2、取材广泛。
散文的题材十分广泛,因此其内容非常丰富。
"举凡国际国内的大事,社会家庭的细故,掀天之浪,一物之微,自己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撮悲欢,一星冥想,往日的凄惶,今日的欢快,都可以移到纸上。
"(周立波《散文特写选·序言》)凡是能够引起作者动情的,凡是对读者有教育意义的,都可以是散文的题材。
在一篇散文里,作者可以展开广阔的思路,无所拘束,任意驰骋。
高考作文取材最忌讳旧、俗,阅卷老师老是看到常见的材料,首先就感觉不佳。
散文广泛的题材领域,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上面举到的几篇文章,取材面相当广泛。
有的是以个人经历为突破口,深挖细掘,探索心灵中隐秘的宝藏(如《茉莉,我爱你》);有的敏锐地抓住当今时事,细察社会发展轨迹(如《随遇而安》);有的恰到好处地联系课本知识(如《让双眼更加清澈》),有的则进入历史的海洋去舀一勺水(如《眼前同一水,笔下各异情》)。
广阔的题材显示了学生敏锐的思维,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3、表达方式灵活。
散文取材广泛,它的表现形式也就显得自由灵活,表达方式也就多种多样。
从表现形式看,它不必像诗歌那样格律化,不必像戏剧那样模式化,只要在一定的思想情感的统率下,把零碎的材料组织成文就行。
散文在选材上可以涉及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在结构上也可以几放几收、舒卷自如。
对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描写等几种表达方式也一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有时突出其一,作为重点加以运用;有时几种方式熔为一炉。
因为散文总是有抒情性的特点,抒情方式尤其丰富多样。
满分作文《昨夜雨,今朝下》(山东考生)先由栀子花开状写惜花恨雨之人的心态,然后联想到古代诗人和诗境,中间穿插议论抒情,结尾用栀子花重开暗示自己的见解。
《拨开天空的乌云》扣住对道家音乐的感悟一事,写心境,写游览,写谈话,写品曲,无不为"感情亲疏不同,对道家音乐的感知也千差万别"张本,写得大气。
4、情理相透。
散文是忠于生活反映生活的一种文学作品,它强调生活真实,而不仰仗于虚构,表现作者对生活的真情实感。
大凡优秀的散文,往往有深邃的思想内容,而这种深刻寓意又饱含诗情,因为散文具有情理相透的特点。
它的思想内容往往不是直接表露的,而是常常寓于"物"或"景"之中,以强烈的感性形象激发读者的理性思考。
今年的话题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富有才华的考生就把这种理性通过感性形象来展开。
如《无边落叶》写童年记忆中遗失一枚香山红叶而误解同学的故事;《随遇而安》写了从北方来广州的母亲饮食上的改变,进而引发对广州人生活习惯的认同,富有生活气息,巧妙道明"感情影响认知"的观点。
《黄色蛹·金色蝴蝶》是一篇公认的"散文诗",虽没有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但精心挑选的三个片段,重点表现了自己感情在生活经历中的变化过程,语言上处处洋溢诗情,极好地扣住话题。
这对一些不注重生活积累的考生,只会空洞发表议论的考生,应该是一种矫枉过正的启发吧。
5、语言精美。
"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就像苹果饱含着果汁一样。
"(巴乌斯托夫斯基《散文的诗意》)散文的真情实感、灵活的表达方式,需要优美的语言才能相称。
我们往往在散文中读到让人一见不忘的语言。
《与你同行》显示了良好的语言功力,文章写道:"让水与火同行,情与理同行。
坚持爱与美的真理,让冲动与成见在你的足下沉淀,带上淬火之后的智慧--与你同行!"理性思考在激烈的感情下化为不可抑制的内心独白,强烈表明自己的观点,也以情动人。
《月是故乡明》将话题巧妙转化为"因为深情,所以偏执"这一警策之语之后,直接用铺排方式将生活感受强化:"这就是为什么加利福尼亚更透明的阳光,莱茵河畔更圆满的月亮,剑桥小郡更浪漫的流水都远远逝去;家园日暮时点起的那一束桔黄的灯光。
只因这是我们所熟悉而深爱的地方。
南方小城温暖湿润的空气,菁菁校园里若有若无的花香,来来往往的人,似曾相识的脸,母亲洗过的洁净的衣裳,老师批过的严整的笔记。
……这一切都让我们享之坦然并且心存感激,任是将来走远了,在异国他乡也能满心骄傲地怀想。
"通过语言,把感性与理性融合为一,成为美文。
6、构思精妙。
散文,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去反映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广的内涵,做到“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要达到这种境界,构思是关键。
构思,是作者对一篇作品的整个认识过程,从他对外界事物的最初感受到成篇的全过程。
就是进入下笔阶段,也仍然在思考,在探索,在继续认识所要描写的对象,深入发掘其底蕴和内涵。
这是一种复杂的、艰辛的、严肃的精神活动,是对作家人格、修养、功力的考验。
由于事物间的联系是深邃而微妙的,作家要善于由表及里,从纷繁错综的联系里,发现其独特而奥妙的联系点,才能够从“引心”到“会心”,由“迎意”到“立意”。
秦牧的构思方法,有人叫做“滚雪球”。
他写散文,起初的感受只是一点点,如一片小雪花,随着题材的增加,体会的深入,联想的开展,那感觉一步步膨胀起来,就象滚雪球一样。
这里可贵的是最初的感觉,照秦牧的话说,它是事物的“尖端”部分,最富有“特征”的部分,一旦被作家抓住,就象一粒饱满的种子,落到肥沃的土壤里,作家用思想、感情的阳光雨露恩泽它,使它萌发成丰富的果实。
这是一个核心,越滚越大,形成统一的构思。
他的名篇《土地》、《社稷坛抒情》就是很好的例子。
徐迟的构思方法,叫“抓一刹那”。
这“一刹那”他认为是事物的“精华”部分,最有“光彩”部分。
抓住这“一刹那”,就抓住了头绪,抓住了中心,零散杂乱的材料才得以集中,才有了归宿。
【精彩例文】:微笑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
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