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学校品德课堂之困境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学校品德课堂之困境及对策
一、品德学科陷入困境的原因分析
(1)学校重视程度不足,教师队伍不稳定,教研活动少。农村学校教师数有限,教学人员相对紧张。一般农村学校都把语文、数学两科作为重点来安排教师任教,品德课教师基本上就是兼任。这种授课方式很随意,流动性强,大多按教师课时量轻重来搭配补齐,教学、教研能力方面很少考虑,教师队伍不专业、不稳定,加上教學评价不科学,好坏标准也仅凭一张期末统测试卷。
(2)教学方法手段滞后。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选择有关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主体,因循而不拘泥于儿童生活的领域,整合品德、地理、历史、社会等学科的内容,使教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而农村小学教师基于上述第一点的原因,很少精心备课和组织,运用现代信息化的教育教学设备也不多,教学中大多采取传统的教授法,自然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对品德学科不够重视。一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家长乃至学校忽视这门学科,加上专职教师缺乏,课程流于形式,成为所谓的“副科”。另一方面,学生的作业多、负担重。比起体、美、音课程,品德课又是他们不感兴趣的,于是课堂成为他们偷写其他科目作业、聊天讨论的最佳场所。
(4)社会、家庭不重视。受应试教育和升学考试科目设置的影响,社会、家长不太重视这门课程。许多家长把注意力放在语、数、英等学习科目上,自认为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天天讲、日日谈,加上学校的晨会教育、班会课等,就已经足够了,孩子学好学不好也不放在心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然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二、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1)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重视课程。对品德课重视与否,课程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品德教学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认识,就要求学校管理部门从思想上重视,切实加强品德课的教学工作,力所能及地安排专业的教师进行教学,并给科任老师同等待遇,把品德课抓好抓实。
(2)多方位多角度展开教学。受条件限制,农村学校品德课教学模式往往是单一、老旧的说教式。这种模式对新一代的学生而言索然无味,他们根本听不进去。许多具有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游戏表演法、故事启迪法等则很少运用。要改变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儿童的语言,采取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启发性。通过创设活动情境,编写身边生活范例,设计思考问题等,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
(3)结合课内外知识,提高课堂效率。品德课程提出,教学过程要求教师不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活动,而是体现课前、课中、课后以及校内外联系的完整活动过程。因此,教师在课文教学上,选取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游戏、动漫、实践活动等内容作为载体,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来实现课程目标,让学生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来学习。
(4)社会、家庭、学校互联互动,密切配合。如今,电脑、手机这些现代设施已进入农村,它给人们带来快捷资讯、视听享受的同時,也带来了诸多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教育迫在眉睫,这仅仅凭一本单薄的课本想必是永远不够的,仅仅依靠学校的努力也是不够的,而是需要广大家长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只有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有机互动结合起来,才能将学生培养成健康合格的社会人。
总之,让农村学校学生真正走进品德课堂,必须坚持立足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坚持课内外结合,使品德课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只要我们严格把握教学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手段,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从而让品德课真正走进农村学校孩子们的心中,发挥它的实效。
参考文献:
[1]朱隆琪.农村品德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华人时刊(校长),2014(4).
[2]樊健.五问小学品德课堂教学[J].中国德育,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