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及安全用血

合集下载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输血科的管理,确保临床输血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工作。

2. 输血科(血库)负责血液的入库、储存、发放和管理工作。

三、血液管理1. 血液来源必须合法,不得非法自采自用血液。

2. 输血科(血库)应有专人负责血液的入库、储存、发放工作,并作好相应记录。

3. 血液的储存和运输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确保血液质量。

4. 血液的发放应严格按照临床用血申请单进行,确保用血安全。

四、临床用血管理1. 执业医师严格掌握输血指征,科学合理使用血液,提倡成分输血。

2. 受血者或家属必须知情同意,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后,方可输血。

3. 执业医师认真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并由主治执业医师审核签字后,向输血科(血库)申请备血。

4. 输血科(血库)应有专人负责标本收集、处理、检测及输血前检查工作。

5. 输血科(血库)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包括ABO正反定型、Rh血型)和交叉配血工作,保证结果准确可靠。

6. 输血前由两名具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做好七查、八对、九不用”工作。

七查”指:查血站名称及许可证号;献血者条形码号;献血者血型;血液品种;采血日期及效期;储存条件;输血器材质量。

八对”指: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住院号;床号;药物过敏史;输血史;输血前检查结果;输血治疗同意书。

九不用”指:未进行输血前检查的血液;未进行交叉配血的血液;未进行血型鉴定的血液;未进行储存、运输条件检查的血液;未进行有效期检查的血液;未进行输血器材质量检查的血液;未进行输血前知情同意的血液;未进行输血后监测的血液;其他不符合输血安全要求的血液。

五、输血科(血库)质量管理1. 输血科(血库)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血液质量。

2. 输血科(血库)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内部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输血安全与临床合理用血讲义

输血安全与临床合理用血讲义

给病人带来的风险
管理智慧 信息延展
项目名称
7
(2)血液免疫因素
客户logo
■ 红细胞抗原抗体-急性、迟发性溶血 ■ 白细胞抗原抗体-非溶血发热 ■ 血小板抗原抗体-输注无效 ■ 其他免疫因素-过敏、急性肺损伤
管理智慧 信息延展
项目名称
8
客户logo
2.科学合理用血不尽如人意
(1)输血认识误区
■ 过去的教科书只教我们如何输血,很少 教我们少输或不输血
血源供应不足(季节性变为常态性) 用血“偏型”现象造成供需矛盾 或输血科(血库)计划、合 理贮血做得不够
2020/11/14 管理智慧 信息延展
12
项目名称
二、怎样做到科学、合理用血? 客户logo
合理用血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合理用血概念
是输注安全的血液制品,仅用于治疗能 导致患者死亡或引起患者处于严重情况 而又不能用其他方法有效预防和治疗的 疾病。
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 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 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贫 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 年龄等因素决定。
2020/11/14 管理智慧 信息延展
3
项目名称
一、为什么要积极倡导科学、合理用血客?户logo
合理用血能够有效利用宝贵的血液资 源,最大限度地避免输血风险。 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1.输血存在风险 2.科学合理用血不尽如人意 3.血源形势不容乐观
管理智慧 信息延展
项目名称
4
客户logo
1.输血存在风险
输血安全与临床合理用血讲义
前言
客户logo
输血是现代医学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应用 得当,可以挽救患者生命和改善其健康状 况,如果应用不当,会对患者身体造成损 害,甚至引起患者死亡。

临床用血管理与安全输血 (4)

临床用血管理与安全输血 (4)

临床用血管理与安全输血桂东卫校附院吴海林综述一、临床用血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献血法),1998年10月1日起实施。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1999年1月5日颁布。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年6月2日颁布。

其他:如《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标志着我国输血工作已进入依法管理阶段,规定了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规定了血站的管理责任,规定了血站工作的主要内容。

规定了临床用血原则,规定了违反献血法的法律责任。

(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献血法是管理临床用血的主要法律依据。

医疗机构对临床用血必须进行核查,不得将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血液用于临床。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制定用血计划,遵循合理、科学的原则,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二、临床用血原则临床用血应当遵照合理、科学的原则,制定用血计划,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凡患者血红蛋白低于100g/L和血球压积低于30%的属输血适应症。

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2000毫升要履行报批手续。

对平诊和择期手术患者,动员患者自身输血或动员患者亲友献血。

医疗机构应针对医疗实际需要积极推行血液成份输血。

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临床用血由指定的血站供给。

对接收的血液要认真核查,禁止接受不合格血液入库。

储血设施应当保证完好,24小时监控。

输血治疗前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临床用血的医疗文书、随病历保存。

应急用血需临时采集血液的必须符合三个条件1、边远地区无血站或中心血库;2、生命垂危急需输血,其他措施不能代替;3、具备交叉配血及快速检测乙肝、丙肝、艾滋病抗体的条件。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总则输血申请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交叉配血血液入库、核对、贮存发血输血共七章三十八条,加九个附件《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成分输血指南自身输血指南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内科输血指南术中控制性低血压技术指南输血治疗同意书临床输血申请单输血记录单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范了临床输血程序,明确指出了临床输血各个环节中所要遵循的行为规范。

临床用血管理规定

临床用血管理规定

临床用血管理规定近年来,临床用血管理在血液安全和合理用血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医学实践中,正确用血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因此,临床用血管理规定的制定和执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临床用血管理规定进行详细讨论,包括血液安全控制、合理用血、质量保障等方面。

一、血液安全控制临床用血管理规定的核心目标之一是保障血液安全。

首先,确保献血者的健康状况符合相应的标准。

献血者需要接受详细的健康评估,包括身体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测。

其次,血库应建立规范的献血者筛选机制,包括详细的献血史采集和艾滋病、乙肝等病毒感染筛选。

另外,血液的采集、储存和输血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确保血液不受污染和损害。

最后,要建立起完善的血液追踪和溯源机制,确保用血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二、合理用血合理用血是临床用血管理规定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献血指征判断是否需要用血,并在确实需要用血时进行适当的用血量估计。

其次,血制品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避免过度用血和不必要的用血。

另外,要提倡适量输血原则,避免过多输血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最后,要积极推广替代性疗法,如红细胞增生素和血小板替代物,以减少对于输血的需求。

三、质量保障临床用血管理规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确保血液质量的安全和可靠。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血液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血液采集、储存和输血环节的质量控制。

其次,要加强血液质量监测和检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血液质量的检测水平。

另外,要建立全面、准确的血液信息管理系统,确保血液的追溯和溯源。

最后,要加强血液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并处理血液相关的不良反应事件。

结论临床用血管理规定在血液安全和合理用血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血液安全控制和合理用血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在质量保障方面,严格控制血液质量和加强监测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保障血液质量的安全和可靠。

因此,临床用血管理规定的制定和执行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推广,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临床安全用血管理制度

临床安全用血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合理利用血液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1. 保障临床用血安全,降低输血相关风险。

2. 提高临床用血管理水平,实现科学、合理用血。

3. 加强血液资源管理,提高血液利用率。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医院成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监督、检查临床用血管理工作。

2. 输血科负责临床用血协调、血液库存管理、血液成分制备及供应等工作。

3. 临床科室负责输血前的告知、输血申请、输血护理等工作。

四、临床用血管理流程1. 输血告知:在输血治疗前,医师应向患者或其近亲属说明输血目的、方式和风险,并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2. 输血申请:临床医生根据《临床用血技术规范》掌握各类成分血输血指征,评估患者输血适应证,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经上级医师审核签字后,送交输血科备血。

3. 输血科审核:输血科对输血申请单进行审核,包括受血者个人信息、血型、临床诊断、输血指征、目的、输注成分、数量等。

4. 血液制备与供应:输血科根据临床需求,及时与血站联系,制备血液成分,并保证血液供应。

5. 输血护理:护士在输血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观察患者输血反应,确保输血安全。

五、血液安全管理制度1. 医院必须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采供血机构购进血液,不使用无血站名称和无许可的血液。

2. 各科室用血,必须根据输血原则,严防滥用血源。

3. 确定输血时,应由临床主管医生逐项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

值班护士按医嘱三对”后给病人采血标本送血库进行配血,试管上应贴标签,并标明科别、床号、姓名、性别、于输血前一天送血库进行审批。

急诊例外。

4. 血库工作人员根据临床各科的预约的血量,应及时与血站联系。

备好各型血液,保临床用血量,不得有误。

5. 输血科工作人员接收标本时,应逐项进行认真核对,无误后将标本收下备血。

临床输血核心制度

临床输血核心制度

临床输血核心制度临床输血核心制度是指医院内为确保输血安全、合理使用血液及其制品而建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该制度包括临床输血适应症、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用血指征、输血方法等方面,是对医务人员进行血液安全管理和输血操作的规范和指导。

首先,临床输血核心制度明确了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对于确有输血需要的患者,通过审查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式,判断是否需要输血,并明确禁止输血的情况,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这不仅可以减少输血相关的并发症,还能够合理利用有限的血液资源。

其次,临床输血核心制度规定了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方法。

为了保证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血型鉴定技术,并进行交叉配血等相关检查。

只有在血型匹配合适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输血。

这样能够有效预防输血不匹配造成的血型抗原抗体反应。

此外,临床输血核心制度还规定了用血指征和用血原则。

在临床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时,应严格按照医学指南和用药指南进行,不滥用血液和血液制品,避免浪费和不合理使用。

同时,输血治疗应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和血液检查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确保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最后,临床输血核心制度还规定了输血方法和输血监测要求。

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输血操作规范,规定输血过程中涉及的各个环节和注意事项,并加强监测和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这样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输血不良反应,保证患者的安全。

总之,临床输血核心制度是医院为了确保输血安全、合理使用血液及其制品而建立的规章制度。

通过规范输血适应症、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用血指征、输血方法等方面的操作,能够有效预防输血相关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保证患者的安全。

同时,该制度还要求严格遵守用血指征和用血原则,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不合理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

医院应当根据该制度建立完善的输血操作规范,加强监测和随访,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输血安全以及合理科学用血原则

输血安全以及合理科学用血原则

输血安全以及合理科学用血原则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情况下的患者治疗。

然而,即便是普通的输血,在实施过程中也需要严格的安全措施和合理科学的用血原则。

本文旨在探讨输血安全以及合理科学用血原则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一、输血安全的重要性1.1 防止传染病的传播:输血是一种直接接触患者体液的操作,如果不进行必要的安全控制,可能导致传染病的传播,如艾滋病、乙肝等。

因此,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性对于预防传染病的传播非常重要。

1.2 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输血有时会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如输血反应、输血相关肺损伤等。

通过严格的安全控制,可以有效减少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1.3 确保血液资源的合理利用:血液资源是有限的,合理使用血液可以减少浪费,保证供需平衡。

通过科学的用血原则,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减少对血液资源的浪费。

二、合理科学用血原则2.1 临床血常规检查:在进行输血前,进行临床血常规检查是必要的。

通过检查患者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可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输血,以及输血的种类和数量。

2.2 患者血型和配型检查:输血前进行血型和配型检查是确保输血安全的基本操作。

通过检查血型,可以避免因血型不匹配而引发的输血反应,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2.3 使用血液成分:根据患者的需要,合理选择输血的血液成分。

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可以选择输注红细胞浓缩液;对于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可以输注新鲜冷冻血浆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性化选择血液成分,既能满足治疗需要,又能减少输血风险。

2.4 注意血液保存条件:血液是一种易变质的物质,需要在适当的条件下保存,否则可能会失去其治疗效果,甚至引发输血反应。

在输血前,要确保所用血液的保存条件符合要求,避免使用过期或不合格的血液。

2.5 监测输血反应:在输血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输血反应。

同时,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测,以便及时调整输血治疗方案,保证患者的安全。

临床安全用血管理培训总结

临床安全用血管理培训总结

临床安全用血管理培训总结一、背景介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输血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然而,输血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安全风险,如输血反应、输血相关感染等。

因此,临床安全用血管理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培训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临床输血管理的认识,规范输血操作流程,减少输血相关风险,提高患者安全。

二、培训内容1. 输血相关知识:培训内容涵盖了输血的适应症、不适应症、输血反应的识别和处理、输血相关感染的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医务人员对输血管理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 输血操作规范:培训中对输血的操作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包括输血前的准备工作、输血过程中的监测与记录、输血后的处理等。

通过模拟操作和实际操作演练,提高医务人员的操作技能,确保输血的安全与准确。

3. 输血安全管理:培训强调了输血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输血相关设备的维护与检查、输血品质的监控、输血相关事件的报告与处理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医务人员了解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对输血管理的重视程度。

4. 质控与持续改进:培训中对输血的质控与持续改进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了血液制品的质量控制、输血过程中的监测与评估、输血后的随访与反馈等方面。

通过分享成功的经验和案例,使医务人员认识到持续改进对提高输血质量的重要性。

三、培训成果本次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取得了以下几点成效:1. 提高了医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培训后,医务人员对输血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准确识别和处理输血反应,提高了对输血管理的重视程度。

2. 规范了输血操作流程:通过模拟操作和实际操作演练,医务人员掌握了规范的输血操作流程,提高了输血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3. 加强了输血安全管理:培训后,医务人员更加重视输血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强了对输血质量的监控与评估。

4. 推动了持续改进:通过分享成功的经验和案例,激发了医务人员对持续改进的积极性,提高了输血质量。

输血安全与临床合理用血(1)

输血安全与临床合理用血(1)

输血安全与临床合理用血
输血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应用得当,可以挽救患者生命和改善健康状况。

但是,血液传播疾病和输血不良反应对患者健康的威胁使我们对输血安全时刻不能掉以轻心。

所谓合理用血就是严格按照输血指征给病人进行输血治疗。

具体的讲,就是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而又不能用其他办法替代的输血治疗。

需要输血时必须用血,不需要输血时坚决不输。

一、做到科学、合理用血归纳为四个方面
(1)临床输血的评估
(2)坚持科学合理输血原则
(3)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4)正确使用血液成分制品
二、决定给病人输血前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1)期望病人的临床情况获得什么样的改善?
(2)是否可以减少失血来减少病人对输血的要求?
(3)是否还有其它替代输血的疗法?
(4)该病人输血特定的临床或实验室指标是什么?
三、科学合理用血的疗效评价,临床输血疗效评价的方法
(1)输注红细胞类、血浆、冷沉淀,原则上在输注24小时内,应当监控检测相应的血液指标项目,作为输血疗效评价或是否需要继续输血的依据之一。

(2)输注血小板,尤其是有出血表现时,应一次足量输注,并
在输注后1小时,检测CCI值,如CCI>7.5×10*9/L为输注血小板有效.
总而言之,我们要转变观念,积极倡导科学合理用血,掌握正确方法;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血,提高临床用血水平;不断提高输血风险防范意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大力推广合理用血需多方共同努力。

临床输血用血工作制度

临床输血用血工作制度

临床输血用血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临床输血用血工作,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的临床输血用血工作。

第三条临床输血用血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提高临床输血用血安全水平。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临床输血用血管理部门,负责临床输血用血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监督。

第二章临床输血用血管理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输血用血管理组织,明确临床输血用血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临床输血用血管理制度,包括临床输血用血的申请、审批、采血、储存、运输、发放、使用、回收、处理等环节。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临床输血用血质量控制制度,对临床输血用血工作进行全程质量控制。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输血用血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临床输血用血知识和意识。

第三章临床输血用血流程第九条临床输血用血应当遵循以下流程:(一)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和输血指征提出输血申请;(二)输血科(血库)对患者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三)输血科(血库)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四)输血科(血库)对血液制品进行储存、运输、发放;(五)临床医生为患者进行输血;(六)输血后对患者进行观察和评估;(七)对输血废弃物进行处理。

第四章临床输血用血安全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输血用血的安全管理,预防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传染病的发生。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临床输血用血的操作规程,确保临床输血用血的安全。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对临床输血用血过程中出现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和报告,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对临床输血用血过程中的输血传染病进行监测和控制,防止输血传染病的传播。

第五章临床输血用血考核与评价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临床输血用血工作进行考核与评价,提高临床输血用血工作质量。

输血安全与临床合理用血(讲义)

输血安全与临床合理用血(讲义)

2013-9-3
输血治疗具有两重性:
同种免疫 ① ② 输血传播病毒性疾病
(Transfusion-transmitted diseases)
(HIV, HBV, HCV)
给病人带来的
Benefit
益处
给病人带来的
Risk
风险
2013-9-3
(2)血液免疫因素
■ ■ ■ ■
红细胞抗原抗体-急性、迟发性溶血 白细胞抗原抗体-非溶血发热 血小板抗原抗体-输注无效 其他免疫因素-过敏、急性肺损伤
2013-9-3
存在的问题
护理
• 标本标记问题: 1、抽交叉血后未将试管上条形码贴在输血申 请单上; 2、交叉试管上无病人姓名、科室、床号,或 者病人姓名字迹不清晰,部分科室使用水 芯笔标记,易擦掉模糊不清(建议使用圆 珠笔标记); 3、试管上标记信息与申请单不符,或出现错 误后直接涂划修改。
2013-9-3
2013-9-3
2.科学合理用血不尽如人意
(1)输血认识误区
过去的教科书只教我们如何输血,很少 教我们少输戒丌输血 ■ 总认为输血利大于弊,较少关心输血带 来的危害,如传播病毒、降低免疫功能 增加感染等 ■ 还有人认为手术患者出的是全血,就应 该输全血,没有全血就用红细胞不等量 血浆重建

2013-9-3
• 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4ml),不 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 • 抽血时对化验单与病人身份有疑问时, 应与主管医生、责任护士重新核对, 不能在错误化验单和错误标签上直接 修改,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及标签。
2013-9-3
存在的问题
医生
• 未严格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申请用血,未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 目前血库主要供应“辐照白细胞红细胞悬 液”品种,部分医生申请 “全血等等”。 申请单填写不全,内容不规范。 • 未履行申报手续,主治医生未核准签名; • 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2000毫升 时未履行报批手续 • 未按要求及时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单。要求 有无反应都要填写并入病历。

临床用血安全管理制度控制输血严重危害管理方案临床用血申请权限分级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安全管理制度控制输血严重危害管理方案临床用血申请权限分级管理制度

市立医院临床医务制度三甲评审复评审修订版资料目录:临床用血安全管理制度控制输血严重危害管理方案临床用血申请权限分级管理制度-制定目的保证临床合理、规范、安全用血,保障紧急抢救的及时用血。

二适用范围全院临床输血科室三主要内容1输血培训1.1 培训内容: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

1.2 各级各类人员培训要求:1.2.1 输血科人员须具有国家认可(或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经过输血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合格后方可上岗。

1.2.2临床执业医师,须经医院组织的输血培训后,有医院医务科授权方可开展临床输血工作。

每年至少培训一次。

1. 2.3新入院医护人员和其他从事输血相关辅助工作的专门人员必须进行临床输血培训I,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学时。

1.2. 4医学生、进修人员入院教育培训必须包括临床输血知识,在带教教师指导下从事临床输血相关工作。

1. 2.5未经临床输血培训的人员不得从事与临床输血相关的工作。

2临床用血:2.1输血前检查:2.1.1 检查内容:2. 1.1.1输血相容性检测:ABo血型鉴定、RhD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实验。

2. 1.1.2肝功能测定和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等)。

2. 12检查对象:2. 1.2.1手术患者、待产孕妇和有创诊疗操作原则上应将输血前检查作为入院常规。

2. 1.2.2内科住院、门急诊可能需要的患者夜应提前进行输血前检查,确保意外大出血时输血治疗的及时和安全。

2. 13检查频次:2. 1.3.1首次输血患者必须进行输血前检查。

2. 1.3.2间隔3个月输血应重新进行肝功能测定和感染性疾病筛查。

2. 1.3.3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收多次输血者,每次输血前都应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

2・2输血指征评估:3. 2.1临床医师应当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输血指征综合评估,制定输血治疗计划和方案,合理进行成分输血和自身输血等。

输血安全与临床合理用血(讲义)

输血安全与临床合理用血(讲义)

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和临床血症状结合决定是否输注血 小板,血小板输注指征:
①血小板计数>50×109/L一般不需输注 ②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根据临床 出血情况决定,可考虑输注 ③血小板计数<50×109/L ,应立即输血小板防 止出血
④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
(3)紧急非同型血液输注
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情况:边远地区 3小时内不 能提供同型血液,其他医疗措施不能替代输血 挽救生命。 ■ 紧急ABO非同型血液输注 ■ 紧急Rh非同型血液输注

紧急ABO非同型血液输注
ABO血液选择原则: 输注红细胞-O型可输注给AB、A、B受血者 血浆或冷沉淀-AB型可输注给O 、A、B受血者
科学合理用血(缺什么,补什么)
3.严格掌握输血指证
举例:外科输血 (1)大量失血 严重创伤、烧伤 妇科(产后大出血) 手术或其他原因
急性失血
机体的反应和症状取决于失血量和速度
< 15%
< 750
15% ~ 30% 750 ~ 1500
心率增快
脉压缩小
早期休克
30% ~ 40% 1500 ~ 2000
(HIV, HBV, HCV)
给病人带来的
Benefit
益处
给病人带来的
Risk
风险
(2)血液免疫因素
■ ■ ■ ■
红细胞抗原抗体-急性、迟发性溶血 白细胞抗原抗体-非溶血发热 血小板抗原抗体-输注无效 其他免疫因素-过敏、急性肺损伤
2.科学合理用血不尽如人意
(1)输血认识误区



过去的教科书只教我们如何输血,很少 教我们少输或不输血 总认为输血利大于弊,较少关心输血带 来的危害,如传播病毒、降低免疫功能 增加感染等 还有人认为手术患者出的是全血,就应 该输全血,没有全血就用红细胞与等量 血浆重建

2023年《临床输血安全操作规范》

2023年《临床输血安全操作规范》

2023年《临床输血安全操作规范》
简介
本文档旨在规范和提高临床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操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本操作规范将从输血前、输血过程中和输血后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和指导。

输血前的安全操作
1. 患者评估:在进行输血前,医务人员应全面评估患者的输血风险和适应性,包括身体状况、血型、免疫等级等因素。

2. 血液安全管理:确保血液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血液配型准确,并对血液进行相应的处理和保存。

3. 输血适应证:确认患者是否符合输血适应证,在确保患者需要输血的前提下,遵循输血适应证要求。

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1. 输血前核对:医务人员应在输血前对患者身份、输血产品的标签、血液样本进行核对,确保输血的准确性。

2. 输血监测:在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输血反应,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3. 输血速度控制:根据患者的输血反应和耐受情况,合理控制
输血速度,避免输血过快导致不良反应。

输血后的安全操作
1. 输血后监测:输血结束后,医务人员应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
体征和输血反应,观察是否存在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2. 输血记录和报告:及时记录输血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并按规
定的程序进行报告,确保输血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3. 不良事件的处理:对于出现的不良事件,医务人员应及时采
取措施进行处理和报告,并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以提高输血安
全性。

结论
临床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通过
遵循本操作规范,医务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操作,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安全用血工作总结

安全用血工作总结

安全用血工作总结
安全用血是医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也直接
关系到医护人员的职业健康。

在医疗工作中,正确的用血操作流程和安全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安全用血的工作要点。

首先,医护人员在用血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和筛查,确保患者真正需
要输血,并且对输血可能产生的风险有清晰的认识。

在确定患者需要输血后,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用血操作,包括核对患者身份、血液类型和标本,确保输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其次,医护人员在用血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血液安全的操作规程,包括正确使
用输血设备和器材、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输血管路的畅通和安全等。

同时,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输血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输血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的安全。

此外,医护人员在用血工作中需要严格执行医院的用血管理制度,包括用血的
申请、审核、配血、输血记录等环节,确保用血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同时,医护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用血知识,提高自身的用血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确保用血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安全用血工作是医护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
医护人员的职业健康。

只有严格遵守用血操作规程,不断提高用血管理水平,才能确保用血工作的安全和有效。

希望全体医护人员都能够重视用血工作,做好安全用血的工作总结,为患者的健康和医疗质量保驾护航。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十四、血液不能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性,可放在室温 下放置15到20分钟进行复温。如输血量较大,可加温输血的 肢体以消除静脉痉挛,需加温的情况为:
(一)血液加温应在专用血液加温器中进行,专人负责操作 并严密观察,不得在装有热水容器中加温。
(二)大量快速输血,成人>50ml/kg/h,儿童>15ml/kg/h。 (三)婴儿换血。
(三)多种血液成分输注时,应优先输注血小板,其次是冷沉淀, 新鲜冰冻血浆。
十、血液制品应单独输注,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 射用生理盐水。输血前要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十一、输血前两名护士核对医嘱、申请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袋完 整性、血袋标签内容、血液外观、血液有效期等。核对确认病 人身份,昏迷病人、意识模糊病人或者语言障碍病人要与家属、腕带信 息核对,评估病人一般状态,如:体温、血压、精神状况、肤色等。 十二、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静脉输血要使用输血器并遵循输血器使 用规范。 十三、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 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 下一袋血继续输注;如前一袋输注为红细胞、下一袋需输注血小板时, 需更换输血器。每袋血输注前应2人到床边核对。
(四)病人体内有强冷凝集素。
十五、急性大失血时需要快速补充血液—可加压输血。 (一)将血压计袖带围绕血袋,然后打气使袖带充涨起来起 加压作用。 (二)将血袋卷起来用手挤压,但袋内、加强输血过程监控:应该在输血开始前、输血开始时、输 血开始后15分钟、输血过程中每小时、输血结束时和输血结束后 30分钟、60分钟、4小时,对病人进行监测(重点在输血开始后的 最初15分钟),严密观察受血者生命体征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科临床用血、输血管理制度

输血科临床用血、输血管理制度

为提高医院临床用血管理水平,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医院成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领导、业务主管部门、输血科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每季度召开一次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会议。

其主要职责:1.1制定全院的输血治疗用血政策,审批输血科制定的临床用血年度计划;1.2指导临床科室合理用血、科学用血,对医院临床用血和血液的保管、领取、使用过程中行使管理、监督、检查职能.确保合法、安全和规范,督促浪费和滥用血液现象减少;1.3组织分析评估医院全血及成分血使用情况,备血与输血的比率,输血前及输血后感染症。

1.4听取并审核院内不合理用血、特殊输血、输血差错等的情况汇报;1.5督促输血科充裕血源,指导急救用血制度的实施;1.6加强院内医生和患者的输血教育.促进输血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协调沟通输血科与各科之间有关输血工作的事宜。

1.7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输血科具体负责。

2.医院设立输血科.在医院及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临床用血管理的具体业务。

其主要职责:2.1血液收发和输血相容性检测等职能;2.2临床用血计划的申报;2.3配合职能部门对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2.4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保障临床用血规范:2.5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研。

3.医院临床用血由XX市中心血站供给,双方签订供血协议,医院不得私自组织血源、采集血液及单采血浆。

4.医院加强临床医师输血知识的教育培训,促进医院规范、合理、节约用血,杜绝血液浪费和滥用,依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杜绝输“安慰血”、“营养血”;医院应积极推行成分输血。

5.临床医师应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做到规范用血、合理用血,节约用血和安全输血;输血申请由经治医师填写《输血申请单》,按要求填写完整,标明输血适应证,上级医师核准签字,交输血科配、备血;具体详见《临床输血申请、会诊与审核制度》。

临床输血和用血安

临床输血和用血安

临床运用
• 浓缩红细胞(CRC) • 特点:离心制备全部红细胞,含有少量的 血浆和抗凝剂。 • 作用:增强运氧能力。 • 适应症:1各种急性失血,2各种慢性失血 • 3高血钾症,肝肾心功能障碍者输血,4小 儿老年人输血。 • 用量:2U提升Hb10g/L以上。
• 少白细胞红细胞(LPRC) • 特点:过滤法:白细胞去除率96.3~99.6%, 红细胞回收率>90%。 • 作用:(同CRC)。 • 适应症:1.由于输血产生白细胞抗体,引起 发热等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2.防止产生白细 胞抗体的输血(如器官移植的患者)。 • 用量:2U提升Hb10g/L以上。
• 机器单采浓缩白细胞悬液(CRANs) • 特点:用细胞分离机单采技术由单个供血 者循环血液中采集;每袋内含粒细胞 ≥1x1010。 • 作用: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 • 适应症:中性粒细胞低于0.5x109/L,并发 细菌感染,抗生素治疗48小时无效者; (从严掌握适应症)。
• 新鲜液体血浆(PLP) • 特点:含有新鲜血液全部凝血因子,血浆 蛋白为6-8g%;纤维蛋白原0.2-0.4g%;其 他凝血因子0.7~1单位/ml。 • 作用:提高机体感染能力。 • 适应症:1.补充全部凝血因子(包括不稳定 的凝血因子Ⅴ、Ⅷ);2.大面积烧伤、创伤 • 用量:10-15mI/kg
• 洗涤红细胞(WRC) • 特点:400ml或200ml全血经离心去除血浆和白细 胞,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3-4次,最后加150ml生 理盐水悬浮。白细胞去除率>80%,血浆去除率> >90%,RBC回收率>70% • 作用:增强运氧能力。 • 适应症:1.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贫血患者2.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3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 白尿症4.高备战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需要输血者。 • 用量:2U提升Hb7g/L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输血指南
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和临床出血症状结合决定是否输注血小 板,血小板输注指征: 血小板计数>50×109/L,一般不需输注。 血小板计数10~50×109/L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决定, 可考虑输注。 血小板计数在<5×109/L应立即输血小板防止出血。 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 无效。
第二十四条 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血库) 取血。 第二十五条 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 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 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 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第二十六条 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 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血袋有破损、漏血; 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新鲜冰冻血浆(FFP) 用于凝血因子缺乏 的患者。 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
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胞 后(出血量或输血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 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 障碍。
内科输血指南
红细胞 用于红细胞破坏过多、丢失或生成障 碍引起的慢性贫血并伴缺氧症状。 血红蛋白<60g/L或红细胞压积<0.2时 可考虑输注。
内科输血指南
新鲜冰冻血浆 用于各种原因(先天性、后 天获得性、输入大量陈旧库血等)引起的多 种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Ⅹ、Ⅺ或抗凝 血酶Ⅲ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一般 需输入10~15ml/kg体重新鲜冰冻血浆。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相关内容
第三条 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 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 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 血和自体输血等。
血液保护的原则
减少血液丢失; 减少血液机械性破坏; 减少同种输血; 改善生物相容性,减少血液激活; 使用血液保护药物和血液代用品。
血液检测七项目
项目 ABO血型(正反定型) RhD定型 ABO血型(正反定型)及RhD定型 血型 血红蛋白含量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艾滋病病毒抗体 梅毒实验
第十二条 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 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 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第十三条 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 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第十四条 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保存温度和保存期如下: 第二十二条 保存温度和保存期如下
第三十一条 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 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 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 理盐水。 第三十二条 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 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 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 继续输注。
冷沉淀
制备:将新鲜冰冻血浆于0℃溶化后离心制成 作用:补充Ⅷ因子和纤维蛋白原 适应症:①甲型血友病; ②血管性血友病; ③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用量:一般10-20u/Kg
临床应用——白细胞
白细胞
制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 作用: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 适应症:中性粒细胞低于0.5×109/L 用量:1×1010
临床应用——血浆 血浆 新鲜冰冻血浆
制备:用离心方法分离全血中的血浆,6小 时内速冻制成。 作用:补充凝血因子,扩充血容量, 适应症:①补充全部凝血因子; ②大面积创伤、烧伤。 用量:10-15ml/kg
普通冰冻血浆
制备:离心分离全血中的血浆并速冻制成 作用:补充凝血因子,扩充血容量 适应症: ①主要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缺乏, 如Ⅱ、Ⅶ、Ⅸ、Ⅹ因子 缺乏; ②手术、外伤、烧伤、肠梗阻等大出血 或血浆大量丢失。 用量:10-15ml/kg
品种 1 浓缩红细胞 少白细胞红细胞(LPRC) 2 少白细胞红细胞(LPRC) 红细胞悬液(CRCS) 3 红细胞悬液(CRCS) 洗涤红细胞(WRC) 4 洗涤红细胞(WRC) 冰冻红细胞(FTRC) 5 冰冻红细胞(FTRC) 6 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 7 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 8 机器单采浓缩白细胞悬液 新鲜液体血浆(FLP) 9 新鲜液体血浆(FLP) 新鲜冰冻血浆(FFP) 10 新鲜冰冻血浆(FFP) 普通冰冻血浆(FP) 11 普通冰冻血浆(FP) 冷沉淀(Cryo) 12 冷沉淀(Cryo) 13 全血 14 其他制剂按相应规定执行 保存温度 4±2℃ 4±2℃ 4±2℃ 4±2℃ 4±2℃ 22± 22±2℃ (同PC-1) PC22± 22±2℃ 4±2℃ 20℃以下 -20℃以下 20℃以下 -20℃以下 20℃以下 -20℃以下 4±2℃ 保存期 ACD:21天 CPD:28天CPDA:35天 ACD:21天 CPD:28天CPDA:35天 与受血者ABO ABO血型相同 与受血者ABO血型相同 CRC) 同(CRC) 24小时内输注 24小时内输注 解冻后24 24小时内输注 解冻后24小时内输注 24小时 普通袋) 小时( 专用袋) 24小时(普通袋)或5天(专用袋) PC(同PC-1) 24小时内输注 24小时内输注 24小时内输注 24小时内输注 一年 四年 一年 CRC) (同CRC)
第二十七条 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 存于2-6℃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 查原因。 第二十八条 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临床科室
临床医生填写输血申请单
护士站 题 血 反 护士按医嘱抽取血标本 应 或 有 输血科(血库) 血 请 液 合格 单 和 血 问 标 本 复验受血者、献血者血型 质 量 签收输血申请单和血标本 申 不合格 血 输 输
临床应用——红细胞 红细胞
少白细胞红细胞
制备:应用滤器去除全血或成分血中的白细胞 作用:增加运氧能力 适应症: ①输血产生白细胞抗体,引起发热等输血不良反应者; ②防止产生白细胞抗体的输血如器官移植。 用量:2u提升Hb 10g/L
临床应用——红细胞 红细胞
冰冻红细胞
制备:去除血浆的红细胞加甘油保护剂, 应用前解冻、洗涤去甘油,加入添加剂 后应用。 作用:增加运氧能力 适应症:①稀有血型患者输血; ②新生儿溶血症换血; ③自身输血。 用量:2u提升Hb 7g/L左右
临床输血及安全用血
概述 成分输血 科学合理用血 技术规范 输血管理
输血学(transfusion medicine)
集中运用医学和技术手段研究血液及其 成分(包括生物技术制品)如何安全有 效地输给患者,使患者受益的一门多学 科的医学。
涉及血液学、传染病学、免疫学、移植 生物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微生物 学、病毒学及生物工程学等有关学科的 概念、技术及其相关的基础知识。
求 型 不 相 符 或 标 本 不 符 合 要

选择所需要的血液制品


的血液制品




护士 收血液


第二十九条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 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 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第三十条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 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 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 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输血指征的掌握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11条规定 100g/L和血球压积低于 凡患者血红蛋白低于100g/L 100g/L 30%的属输血适应证。 30% 美国血库协会(AABB)建议Hb<80g/L作为 输血阈值。
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红细胞 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力,血容量 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低血 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或胶体应用。 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 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 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 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 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第四条 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 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 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第五条 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 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 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第六条 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 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 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 同意书》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无家 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 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浓缩红细胞
制备:离心制备全血中的全部红细胞,其中含 少量血浆及抗凝剂 作用:增强运氧能力 适应症:同悬浮红细胞 用量:2u提升Hb 10g/L以上
临床应用——红细胞 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
制备:全血经离心去除血浆和白细胞后 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3-4次, 最后加生理盐水悬浮。 作用:增强运氧能力 适应症: ①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患者; 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 ③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用量:2u提升Hb 7g/L左右
临床输血学
研究血液及其成分(包括生物技术制品)治 疗有关疾病,防治输血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包 括输血传播疾病的一门学科。
我们要认识到血液是一把双 刃剑,要保护利用好血液资源, 科学合理的使用血液。
成分学方法 分开,依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分 别输入有关血液成分。
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血小板 用于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 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 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能不输。 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 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 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 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 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