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专题讲解:遗传的分子基础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重点、难点、热点专项解析—遗传的分子基础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重点、难点、热点专项解析—遗传的分子基础高考感知课标要求——明考向近年考情——知规律5.1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
5.2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分子上。
5.3概述DNA分子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通常由两条碱基互补配对的反向平行长链形成双螺旋结构,碱基的排列顺序编码了遗传信息。
5.4概述DNA分子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
5.5概述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通过RNA 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生物的性状主要通过蛋白质表现。
5.6概述某些基因中碱基序列不变但表型改变的表观遗传现象。
(2023·浙江)遗传信息的翻译、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2023·海南)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DNA分子的复制过程、特点及意义、遗传信息的转录;(2023·全国)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遗传信息的转录、遗传信息的翻译;(2023·海南)表观遗传;(2023·山东)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及应用、表观遗传;(2023·山东)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遗传信息的转录、遗传信息的翻译;(2023·山东)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DNA分子中碱基的相关计算、DNA分子的复制过程、特点及意义;(2023·湖南)遗传信息的转录、遗传信息的翻译;(2023·湖南)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基因突变;(2023·浙江)中心法则及其发展;(2023·广东)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酶的本质、中心法则及其发展;(2023·北京)DNA分子的复制过程、特点及意义、基因工程在农牧业、制药及环境等方面的应用;(2023·广东)细胞的衰老、遗传信息的转录、遗传信息的翻译;命题趋势1.考查题型:多以选择题呈现。
2.命题趋势:遗传的分子基础多为遗传物质的实验探究、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实例分析与实验探究。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课件遗传变异进化
生物变异的4大问题
一定吗?
变异变
_改_变_基因的质(基因结构改变,成为新基因),
不_改_变_基因的量。
基因重组
不改变 基因的质,一般_不_改_变_基因的量, 但改变基因间的组合方式及改变基因型。 (注:转基因会改变基因的量)
染色体变异 不_改_变_基因的质,__改_变__基因的量或改变基因 的排列顺序。
D.用同位素标记法可以探究乙图所 示的复制方式是否为半保留复制
图乙的复制起点在哪里? 有几个复制叉?
真、原核细胞基因表达过程
真核生物核基因的表达过程: 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翻译在核糖 体上进行,两者不同时进行。
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过程。 转录和翻译两者同时进行。
辨析:真核细胞中,以上两种过程可以同时发生。(✔ )
5.(2022·河南百校联盟)如图是DNA复制过程的相关示意图,其中甲图是复制时
形成的复制叉,丙图是复制时形成的复制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由丙图可知,DNA复制起点的两 侧都能形成复制叉
B.由丙图可以推知复制环越大,复 制启动的时间越早
C.丙图有一个解旋酶参与催化DNA 分子中氢键的断裂
豌豆的圆粒性状是由R基因控制的,当R基因中插入一段 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时就成为控制皱粒性状的r基因。豌豆 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b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 b过程中,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C. R基因中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属于基因重组 D. 该事实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
A、均不含有35S,部分含有15N B、均不含有32P,全部含有15N C、部分含有32P,全部含有15N D、部分含有35S,全部含有15N
高考生物遗传知识点
高考生物遗传知识点遗传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涉及到物种的进化、个体间的差异以及性状的继承等方面。
在高考生物考试中,遗传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相信大家对此也很关注。
本文将总结一些高考生物中的遗传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1. 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DNA是生命体遗传的物质基础,由核酸组成。
DNA由脱氧核苷酸组成,包括脱氧核糖和碱基。
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四种,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形成基因。
DNA的两条链通过碱基的互补配对形成双螺旋结构,稳定地保存着遗传信息。
2. 基因的表达:基因是遗传信息的最小单位,通过基因的表达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
基因携带了细胞合成蛋白质所需的信息,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转录是DNA合成RNA的过程,RNA分为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和转运RNA(tRNA)等不同种类。
翻译是指mRNA编码的信息被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形成蛋白质。
3. 基因组:基因组是一个个体或物种的全部基因的集合。
人类基因组由23对染色体构成,其中一对性染色体决定了个体的性别,其余22对为非性染色体。
染色体是DNA与蛋白质共同组成的,其编码了细胞的全部遗传信息。
4. 遗传的分子基础: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的异常和植物的胚胎发生是遗传变异的分子基础。
基因突变是指在DNA序列中的突发改变,包括点突变和插入缺失突变等。
基因重组是通过DNA分子在染色体间的交换,形成新的组合。
染色体的异常会导致胚胎发育异常,导致某些遗传病的发生。
植物的胚胎发生是指在融合前的雌配子和雄配子中自由组装新染色体。
5. 遗传的规律和方法:孟德尔遗传学是遗传学研究的基础。
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研究到了孟德尔定律,即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基因对的分离和再组合等。
孟德尔的研究成果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同时,遗传学研究中也使用了遗传图谱、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和群体遗传学等方法。
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遗传与进化是生物学中重要的概念和领域,也是高考生物科目中的重要考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的知识点,包括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分子基础、进化的概念和证据等内容。
一、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规律(简称孟德尔定律)和多基因遗传规律。
1. 孟德尔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是指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的观察总结出来的遗传定律,包括:(1)单因素性状的遗传:对于单一性状,在杂交中,表现优势的称为显性性状,被掩盖的称为隐性性状;后代的表现符合1:2:1的分离比例。
(2)自由组合和独立遗传:不同基因在杂交中的组合遵循自由组合和独立遗传规律,互相之间相互独立。
(3)性状的分离和重新组合:通过自交或杂交,性状进行分离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组合。
2. 多基因遗传规律多基因遗传规律是指多基因控制一个性状的遗传现象。
在多基因遗传中,表型呈连续变化的性状称为连续性状,如身高、体重等;表型呈几个离散类别的性状称为离散性状,如血型、眼睛颜色等。
二、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主要是指DNA和基因的相关知识。
1. DNA的结构和功能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具有双螺旋结构。
其功能主要包括:储存遗传信息、复制遗传信息、转录生成mRNA和调控基因表达等。
2.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基因是DNA上的一个编码区段,负责编码特定的蛋白质或RNA。
基因由外显子(编码区)和内含子(不编码区)组成。
基因的功能包括:决定遗传特征、调控生物体发育和代谢活动等。
三、进化的概念和证据进化是生物种群和物种遗传特征逐渐改变的过程,是生物多样性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1. 进化的概念和驱动因素进化的概念包括:物种起源和多样性的形成。
进化的驱动因素主要有自然选择、突变、基因流和遗传漂变等。
2. 进化的证据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细胞结构和生物化学、生态位和类似结构等方面的证据。
这些证据表明物种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通过进化而形成的。
高考生物考点——遗传的分子基础
用DNA酶处理后+R菌 RNA + R菌 R型菌
R型菌
蛋白质 + R菌 培养 R型菌 多糖 + R菌 培养 R型菌 结论:S菌的R· NA、蛋白质、多糖不是“转化因子”; DNA是“转化因子” ——DNA是遗传物质
不足之处:提纯后的S菌DNA中含有少量蛋白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952年 赫尔希、蔡斯
(烟草花叶病毒) RNA
HRV 蛋白质(外壳)
(车前草病毒) RNA
实验一
TMV
涂抹
TMV在 叶细胞 内繁殖
TMV 病斑
正常烟叶
出现花叶病
HRV
涂抹
HRV在 叶细胞 内繁殖
HRV 病斑 出现花叶病
正常烟叶
实验二
TMV的 蛋白质
涂抹
烟草叶
叶正常
结合成“杂种” 病毒后涂抹 烟草叶
分离 HRV 花叶病
考点:遗传的分子基础
高考考纲要求: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Ⅱ
(2)DNA分子结构的NA分子的复制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Ⅱ
Ⅱ
(一)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金丝猴的后代仍然是金丝猴 牛的后代仍然是牛
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染色体
染色体的化学成分 主要是蛋白质和 DNA。 那么在这两种物质中, 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 呢?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格里菲思的实验(1928)
目的:了解肺炎双球菌是如何使人患病的。 R型球菌 无荚膜,菌落粗糙;
肺炎 球菌
抵抗力弱,易被动物免疫系统破坏 S型球菌 有荚膜,菌落光滑; 抵抗力强,
不易被免疫系统破坏而使动物染病
将R型活菌注入小鼠体内
(完整版)遗传的分子基础知识点
专题四遗传的分子基础【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一、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类型:S型细菌:菌落光滑,菌体有夹膜,有毒性R型细菌:菌落粗糙,菌体无夹膜,无毒性2、实验过程(看书)3、实验证明: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有毒性的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推论(格里菲思):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二、1944年艾弗里的实验:1、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的思路:将S菌的DNA和蛋白质等物质分开,分别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2、实验证明:DNA才是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即: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3、从变异的角度看,R菌转化成S菌,属于基因重组(R菌的DNA中插入了可表达的外源DNA)三、1952年郝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T2噬菌体机构和元素组成:2、实验过程(看书)1)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2)如何标记噬菌体:用被标记的细菌培养噬菌体(注意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3)搅拌的目的: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4)离心的目的:使上清液析出噬菌体,沉淀物中留下大肠杆菌5)对照:两组实验之间是相互对照6)误差分析:35S标记蛋白质,搅拌不充分,会使沉淀物中放射性升高32P标记DNA,若保温时间太短或过长,会使上清液中放射性升高;3、实验结论: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
(即: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四、1956年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证明:在只有RNA的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
五、小结:细胞生物(真核、原核)非细胞生物(病毒)核酸DNA和RNA DNA RNA遗传物质DNA DNA RNA 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一、DNA的结构1、DNA的组成元素:C、H、O、N、P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3、DNA的结构: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高三生物- 遗传的分子基础讲解
3.基因表达过程中重要的数量关系
基因中的碱基数∶mRNA中的碱基数∶氨基酸数= 6∶3∶1 。
问题1: mRNA上的碱基数目是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的3倍吗?
问题2: 基因或DNA上的碱基数目是对应的蛋白质中氨基
酸数目的6倍吗?
4.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过程的不同 (1)原核生物:转录和翻译 同时进行,发生在细胞 质中。 (2)真核生物:先 转录 ,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 后__翻__译___,发生在 细胞质 中。
四.基因的表达
1.辨析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
(1)遗传信息:基因中 碱基 的排列顺序。 (2)密码子: mRNA 中3个相邻碱基。 (3)反密码子: tRNA 一端与密码子互补配对的3个 碱基。
问题: 一个tRNA只含有3个碱基吗? tRNA中有氢键吗?
2.密码子、tRNA和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 密码子共64种,3种为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
4.同位素技术的应用 例1 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
侵染,裂解后释放的噬菌体中( A )
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B.只有35S C.一定有32P,可能有35S D.只有32P
考点二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本考点多结合新信息、新情境或相关图解考查遗传 分子的基本概念、内涵及各种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
专题9 遗传的分子基础
结 构 与 功 能 观
考纲要求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Ⅱ) 3.基因的概念(Ⅱ) 4.DNA分子的复制(Ⅱ)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 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
考点一 探索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 考点二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问题1: 若离心时间过短或转速过慢, 对这两组实验中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课件:专题五 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
4.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
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除了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
外还有 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
、 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 。
5.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分子,进行转录过程时启用的起始点不完全相同
(填“都相同”“都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
不同组织细胞中
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 。
6.下图为某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
图中A表示 RNA聚合酶 。某同学判断该图表示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发生在原 核细胞中,他判断的依据是 转录和翻译在同一场所进行 。
7.已知某植物的宽叶对窄叶为显性,纯种宽叶植株与窄叶植株杂交的后代中, 偶然发现一株窄叶个体,原因: 可能是纯种宽叶个体在产生配子时发 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纯种宽叶个体产生的配子中含宽叶基因的染色体片
DNA聚合酶 解旋酶
减数分裂
四种脱氧核苷酸
(2)转录:DNA→RNA
五碳糖
Hale Waihona Puke 苷酸四种核糖核(3)翻译:mRNA→蛋白质
直接模板
多肽链或蛋白质
(4)快速确认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中的基因表达 ①原核细胞:转录、翻译同时进行
②真核细胞:先转录后翻译
细胞核 核孔
①遗传信息位于DNA上,密码子位于mRNA,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 ②mRNA、tRNA和rRNA都是转录的产物,也都参与翻译过程。 ③起点问题: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复制一次,每个复制起点只起始一次; 而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基因可多次转录,因此转录起点可多次起始。 ④翻译过程中mRNA并不移动,而是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进而依次读取密 码子,最终因为模板mRNA相同,合成的多个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一般是相同的。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复习(九)——遗传分子基础
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一、二、三节内容)一、基础知识填空(一)核酸是遗传物质1、染色体由、和少量组成,其中蛋白质分为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2、实验是证实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证据来源。
S型肺炎双球菌在培养基上能长成光滑的,S型细菌的菌体外有,使菌体不易受到宿主正常防护机制的破坏。
3、遗传的基本功能单位——基因,就是一段有功能的,在大多数生物中是一段,而在RNA病毒中则是一段。
RNA病毒有(举例)(二)遗传信息编码在DNA分子上1、DNA作为主要的遗传物质在分子结构和生物合成方式上,满足了和的双重要求。
DNA由两条长链按方式盘旋成双螺旋。
DNA分子中A和T分子数相等,G和C分子数相等,但A+T的量不一定等于G+C的量,这就是法则。
2、和通过形成键,交替连接形成主链的基本骨架。
两条主链的碱基互补配对,通过连接。
越多,DNA结构越稳定。
3、不同染色体中DNA不同,原因是数量不同、碱基的不同。
(三)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1、细胞中DNA复制是以亲代的一条DNA链为模板,按照原则,合成另一条具有互补碱基的新链,复制出的DNA分子与亲代DNA完全相同,因此细胞中DNA的复制被称为。
2、DNA双螺旋的两条链是DNA复制模式的基础,复制时,在酶的作用下,两条链的碱基之间的断开,碱基出来,形成了两条模板链,再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吸引含有互补碱基的核苷酸,最后相邻核苷酸的和之间形成,产生一条子链。
DNA复制是一个合成过程(因此需要合适的温度),同时需要。
DNA复制过程使得亲代的传递给了子代,从而保持了前后代遗传信息的。
3、DNA复制时母链不断解旋,子链逐渐合成,具有特点。
二、判断题()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释放的子代噬菌体大多数能检测到放射性。
()2、肺炎链球菌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
()4、肺炎链球菌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高考生物专题精讲ppt课件(9)遗传的分子基础(共42张)
3.中心法则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中心法则
①DNA的复制;②转录;③翻译;④ RNA复制 ; ⑤ 逆转录 。 (2)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 ①基因通过 控制酶的合成 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 的性状,如白化病。 ②基因还能通过控制 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 囊性纤维病。
2020/5/19
解析 磷脂也可以被32P标记;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是利
用细菌的原料合成的,故一定具有放射性;培养9 h产生了64个
子代噬菌体,说明噬菌体繁殖了6代,故噬菌体繁殖一代的时
间为1.5 h。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同位素标记解题技巧
2020/5/19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的有关计算
1.双链DNA分子中碱基的计算
高考生物专题精解
9.遗传的分子基础
2020/5/19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 ①过程
存活
2020/5/19
S型活细菌
②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成R型细菌转化为 S型细菌的“ 转化因子”。 (2)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 ①过程
DNA DNA+DNA酶
遗传信息、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辨析 1.遗传信息、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区分
2020/5/19
2.DNA上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2020/5/19
3.氨基酸与密码子、反密码子的关系 (1)每种氨基酸对应1种或几种密码子(密码子简并性),可由1种或
几种tRNA转运。 (2)1种密码子只能决定1种氨基酸,1种tRNA只能转运1种氨基酸。 (3)密码子有64种(3种终止密码子;61种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
第8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高考真题分类解密和训练(全国卷地区专用)(解析版)
高考真题分类解密和训练第八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考点一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1.(2013年Ⅱ,T5)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题点】(1)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的科学发展史(必修2P2-12、27-35):①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②约翰逊:1909年,他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重新命名为“基因”,并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③萨顿:在研究中发现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的分离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并由此提出了遗传因子(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类比推理)④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他还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⑤ 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道尔顿,第1个发现了色盲症,也是第1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科学发展史(必修2P42-46):① 1928年,格里菲思通过实验推想,已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②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通过实验证明上述“转化因子”为DNA,也就是说DNA才是遗传物质。
③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当人们发现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之后,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的科学发展史(必修2P47-54、68):① 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依据之一DNA的X光衍射实验)。
② 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解析】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基因的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则通过果蝇的杂交实验发现了伴性遗传;而DNA的X光衍射实验则说明了DNA分子呈螺旋结构。
2024年高考生物三年高考真题及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7遗传的分子基础含解析
专题07 遗传的分子基础一、单选题1.(2024·全国高考真题)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中,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分别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某同学依据上述试验,结合现有生物学学问所做的下列推想中,不合理的是()A.与R型菌相比,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B.S型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菌细胞指导蛋白质的合成C.加热杀死S型菌使其蛋白质功能丢失而DNA功能可能不受影响D.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与R型菌混合,可以得到S型菌【答案】D【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试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试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试验证明S 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没有证明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而艾弗里体外转化试验,将各种物质分开,单独探讨它们在遗传中的作用,并用到了生物试验中的减法原理,最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与R型菌相比,S型菌具有荚膜多糖,S型菌有毒,故可推想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A正确;B、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细胞后使R型菌具有了S型菌的性状,可知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细胞后指导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C、加热杀死的S型菌不会使小白鼠死亡,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蛋白质功能丢失,而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可以使R型菌发生转化,可知其DNA功能不受影响,C正确;D、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DNA被水解为小分子物质,故与R型菌混合,不能得到S型菌,D错误。
故选D。
2.(2024·河北高考真题)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部生物基因表达过程中用到的RNA和蛋白质均由DNA编码B.DNA双链解开,RNA聚合酶起始转录、移动到终止密码子时停止转录C.翻译过程中,核酸之间的相互识别保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精确性D.多肽链的合成过程中,tRNA读取mRNA上全部碱基序列信息【答案】C【分析】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肽链。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清单:遗传的分子学基础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清单:遗传的分子学基础一、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一)DNA是遗传物质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区别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格里菲思实验(提出“转化因子”)艾弗里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真核生物(含DNA和RNA)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含DNA和RNA 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病毒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含DNA或RNA)(二)“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
例如,在“比较过氧化氧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分别作加温、滴加FeCl3溶液、滴加肝脏研磨液的处理,就利用了“加法原理”。
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
例如,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就利用了“减法原理”。
(三)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链球菌R型:菌体无多糖类的荚膜;菌落表面粗糙;不会使人或小鼠患病S型: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菌落表面光滑;使人和小鼠患肺炎,小鼠并发败血症死亡2、格里菲思实验(1928年)结论:已经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3、艾弗里实验(20世纪40年代)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四)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赫尔希和蔡斯实验(1952年))1、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60%是蛋白质,仅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硫;40%是DNA,磷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2、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2噬菌体3、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无放射性的大肠杆菌35S(或32P)标记的噬菌体+大肠杆菌保温:使亲代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使上清液中析出质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侵染的大肠杆菌35S组:上清液:放射性高沉淀物:放射性低细菌裂解,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无35S32P组:上清液:放射性低沉淀物:放射性高细菌裂解,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有32P实验结论: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4、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吸附、注入核酸、复制与合成、组装、释放二、DNA的结构(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二)DNA的结构特点1、DNA是由两条单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高三-专题六-遗传的分子基础ppt课件.ppt
A.小鼠体内的某种物质控制着肺炎双球菌荚膜的生成,该物质是 “转化因子”
B.抗R型菌株的抗体控制着肺炎双球菌荚膜的生成,该抗体是“转化 因子”
C.S型细菌对小鼠免疫力的抵抗力更强,转化生成的S型在与R型的竞 争中占优势
D.未加抗R抗体的混合物培养基中S型的DNA不会进入R型细菌,无 法发生转化
(2)S型细菌死亡实质 加热使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变性,表现为细菌生命
活动的终止;加热时可以破坏DNA双链间的氢键,使DNA的双 螺旋结构被破坏,在温度降低后可恢复原结构,保持其作为遗传 物质的功能。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板块三 遗 传
10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相互对照
DNA进入宿主细胞,蛋白质留在外面
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并检测子代噬菌体放射性, 可以检测到32P标记的DNA,但却不能检测到35S标记的蛋白质。
说明: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 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板块三 遗 传
11
2.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放射性 (1)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DNA,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 (2)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 35S 和放射性同位素 32P 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 (3)32P、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分别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
遗传物质(× )
(4)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 DNA 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板块三 遗 传
14
高考生物总复习(七)遗传的分子基础课件
的是C( )
A.Cas9蛋白由相应基因指导在核糖体中合成 B.向导RNA中的双链区遵循碱基配对原则 C.向导RNA可在逆转录酶催化下合成 D.若α链剪切位点附近序列为……TCCAGAATC…… 则相应的识别序列为……UCCAGAAUC…… 解析:选C。Cas9蛋白由相应基因转录出的mRNA指导在核糖 体中合成,A项正确;向导RNA中的双链区遵循碱基配对原则,B 项正确;逆转录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C项错误;α链与向导 RNA都与模板链互补配对,但二者所含碱基有所不同,D项正确。
解析:选B。物质1是mRNA,物质2是多肽,结构1是核糖体。 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是密码子;每个核糖体独立完 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据多肽链长短可知该多肽链从左向右合成, 所以应该是读取到UAA时,肽链合成终止。
2 . (2016· 高 考 江 苏 卷 ) 近 年 诞 生 的 具 有 划 时 代 意 义 的
4.DNA 上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 示:
5.进行蛋白质合成的相关计算时,应看清是 DNA 上(或基因中) 的碱基对数还是碱基个数;是 mRNA 上密码子的个数还是碱基的个 数;是合成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个数还是种类数。
基因的表达及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真题重做 1.(2017·高考全国卷Ⅲ)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
(3)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在整个 A+G
高考 生物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含答案解析)
[重温考纲]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Ⅱ)。
2.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Ⅱ)。
3.基因的概念(Ⅱ)。
4.DNA 分子的复制(Ⅱ)。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
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
核心考点 1遗传物质的探究1.理清两个经典实验的探索过程(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DNADNA 是遗传物质S 型细菌荚膜多糖蛋白质+R 型细菌――→相互对照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DNA +DNA 酶(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提醒(1)格里菲思转化实验没有具体证明哪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中,实现了基因重组。
(3)S型活细菌才具毒性,切不可认为S型细菌的DNA使小鼠致死。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5)用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中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352.“两看法”解答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同位素标记问题3.比较肺炎双球菌和噬菌体(1)相同点:都营寄生生活,遗传物质均为DNA。
(2)不同点①肺炎双球菌:为原核生物,具有独立的物质和能量供应系统。
②噬菌体:为非细胞结构的细菌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进行增殖。
设计1围绕遗传物质的探索考查理解能力1.(2017·全国Ⅱ,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2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T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2B.T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2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噬菌体的核酸中2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T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2答案C解析T噬菌体只能侵染大肠杆菌,不能侵染肺炎双球菌,所以不可以在肺炎双球菌2中复制和增殖,A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所以在T噬菌体病毒颗2粒内不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需要借助宿主细胞来合成mRNA和蛋白质,B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复制及表达需大肠杆菌提供原料、酶和ATP,所以培养基中的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噬菌322体的核酸中,C正确;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T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不相同,2前者是RNA病毒,后者是DNA病毒,D错误。
老高考新教材适用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5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pptx课件
(3)翻译 ①模型一
tRNA mRNA
甲硫氨酸 终止密码子
核糖体
②模型二
mRNA、 核糖体、多肽链
多肽链的长短 模板mRNA
5.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
【命题角度】
角度1结合遗传物质探索的实验过程,考查科学思维 1.(2022浙江卷)S型肺炎链球菌的某种“转化因子”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 研究“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的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2.(必修2 13.(必修2
P90图5-7)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
P114正文)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 )
微点1 遗传的分子基础
【要点整合】1.归纳概括遗物质探索历程的“两标记”和“三结论”
(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两次标记的目的不同
第一次 标记 第二次 标记
分别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___大__肠__杆__菌_____,目的是获得带 有标记的大肠杆菌
分别用含35S和32P的大肠杆菌培养___T_2_噬__菌__体_____,目的是使噬 菌体带上放射性标记
(2)遗传物质发现的三个实验结论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转化因子 DNA
2.(必修2 P50图3-8)在细胞内,DNA分子的两条链都能作为模板,由于DNA 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每条链都通过磷酸基团和戊糖的3'、5'碳原子 相连而成,因此每条链的两端是不同的,其中,一端是3'-端(3'-羟基),另一端 是5'-端(5'-磷酸基团)。在DNA复制中,DNA聚合酶催化合成的方向是 5'→3',而不是3'→5',如图所示。请推测DNA聚合酶是如何催化DNA复制的?
高三遗传的分子基础知识点
高三遗传的分子基础知识点高三生物学教学中,遗传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而遗传学中的分子基础是遗传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下面是关于高三遗传的分子基础知识点的描述。
1. DNA的结构DNA是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全名为脱氧核糖核酸。
DNA由两条互补的链组成,每条链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腺嘧啶)交替排列而成。
2. DNA复制DNA复制是指DNA分子自我复制的过程。
在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中,DNA的复制是一个关键过程。
复制过程中,DNA的两条链分开,每条链作为模板合成新的互补链。
3. RNA的种类和功能RNA是核酸的另一种形式,全名为核糖核酸。
根据功能和构成基元的不同,RNA可分为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 (rRNA)和转运RNA(tRNA)等几种类型。
mRNA在转录过程中携带DNA的信息到核糖体,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部分,tRNA 转运氨基酸到核糖体。
4. 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合成是一个遵循中心法则的过程,被称为转录和翻译。
转录是指mRNA根据DNA的信息合成的过程,翻译是指mRNA 的序列被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5. 突变与遗传变异突变是指遗传物质中的改变,分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突变。
通常情况下,突变会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进而影响基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6. 基因调控基因调控是指通过控制基因转录和翻译的方式来调节基因的表达。
调控因子可以是激活子、抑制子、启动子和基因座等。
7. DNA修复DNA修复是维护遗传物质稳定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当DNA分子发生损伤或突变时,细胞会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修复机制来修复DNA,以维持正常的遗传信息传递。
8. 基因工程和基因编辑基因工程和基因编辑是在遗传学领域中应用的重要技术。
基因工程通过改变基因片段的顺序和结构,实现特定遗传特性的改变。
基因编辑则是通过定点修复或改变基因序列,以达到特定的遗传改变。
这是有关高三遗传的分子基础知识点的简要描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教案:遗传的分子基础
高中生物教案:遗传的分子基础一、遗传的分子基础简介遗传是生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决定了个体的性状、特征以及种群的遗传变异。
而遗传的分子基础主要在于基因和DNA分子的作用。
基因是生物体内负责遗传物质的单位,而DNA分子则是基因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了解遗传的分子基础,对于学习生物学、了解生物进化以及预测后代的遗传特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DNA的结构与功能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体内负责储存遗传信息的重要分子。
它由四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组成的链状结构,并以双螺旋的形式存在。
DNA双链以氢键相互连接,两个链呈对称互补的关系,碱基之间的配对关系为腺嘌呤-胸腺嘧啶和鸟嘌呤-胞嘧啶。
这种碱基的配对规则保证了DNA复制时的准确性。
DNA具有两个重要的功能,一是储存遗传信息,即决定生物体的遗传特征。
遗传信息以特定的顺序编码在DNA分子中,通过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将遗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从而决定了生物体的形态和功能。
二是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
DNA分子能够通过复制过程自我复制,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细胞。
三、基因的表达与控制基因表达是指遗传信息从DNA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
这一过程主要包括基因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
在基因转录阶段,DNA双链的一条链作为模板,通过RNA 聚合酶的作用,合成mRNA(信使RNA)。
mRNA然后通过RNA剪接修饰并离开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为下一步的翻译过程做好准备。
在基因翻译过程中,mRNA与核糖体结合,并依照密码子的配对规则,将氨基酸顺序逐步连接起来,形成蛋白质。
这一过程决定了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进而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的表达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
其中主要的调控因子包括转录因子和启动子区域的结合情况。
转录因子是一类能够与DNA结合并影响基因转录过程的蛋白质。
通过结合到启动子区域,转录因子能够控制基因的转录速率,从而调节基因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 DNA
第一部分
第19页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2.(2017·全国卷Ⅱ)在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
高 考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
命
题 十
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C)
四
A.T2 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T2 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 mRNA 和蛋白质
十 四
入,在细菌体内,是利用细菌的化学成分(含35S的氨基酸)合。成新
的蛋白质外壳。
专
题
训
高
练
考
命
题
十
五
第一部分
第28页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6探究:未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有哪
高 考
些方法?
命
题 十
(1)酶解法:利用酶的专一性,如加入DNA水解酶,
四
观察起控制作用的物质是否还有控制作用,若
反之为 DNA 病毒。
第一部分
第25页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4.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分离出 a、b 两个不同
品系,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下列 4 组实验(如
高 下表)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C )
考
命 题
实验
十 四
编号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病斑 病斑中分离出 类型 的病毒类型
①
a 型 TMV→感染植物
⑩酶
⑪蛋白质的结构
⑧细胞核
⑨核 专 题 训 练
第一部分
第4页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高
考 命
题
十
四
高考命题 14
遗传物质的探究实验
专 题
训
高
练
考
命
题
十
五
第一部分
第5页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核心知识]
高
考 命
1.两个经典实验遵循相同的实验设计原则——对照原则
题 十
(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的相互对照
四
高 考 命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就会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
题 十
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从而大量增殖。
四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步骤:吸附→ 注入→ 合成→ 组装→ 释放
专
2.过程:
题 训
高
练
考 命
①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的培养基
题
十 五
1)标记噬菌体
练
题 十
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
五
第一部分
第2页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思维导图]
高 考 命 题 十 四
高 考 命 题 十 五
专 题 训 练
第一部分
第3页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高
考
命
题
十
四
答案:①RNA ②双螺旋结构 ③有遗传效应 ④线粒体
⑤碱基排列顺序 ⑥间期 ⑦半保留复制
高 糖体
考 命 题 十 五
专 题
高 考
C.培养基中的 32P 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 T2 噬菌体的核
训 练
命 题
酸中
十
五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 T2 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
相同
第一部分
第20页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高
考
命
题
十
长句表达
四
T2 噬菌体能侵染大肠杆菌,而不能侵染肺炎双球菌,原因
专
是
题
高 考
大__肠__杆__菌__细__胞__表__面__有__T__2噬__菌__体__能__特__异__性__结__合__的__受__体__,__而___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高 考
第一部分 知识专题突破篇
命
题
十
四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 题
训
高
练
考
命
题
十
五
第一部分
第1页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高
考 命
[考纲要求]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
题
十 四
2.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Ⅱ)。
3.基因的概念(Ⅱ)。
专
4.DNA 分子的复制(Ⅱ)。
题 训
高
考 命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
练
命 题 十
有几个DNA双链中都含32P?
五
2m 0
第一部分
第13页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高
考
命
题 十
2.RNA 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烟草花叶病毒(TMV)对烟
四 草的感染与重建实验
(1)实验 1
高 考 命 题 十 五
专
题
训
RNA
练
第一部分
第14页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高
考
命
题 十
(2)实验 2
四
高 考 命 题 十 五
高
甲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尿嘧啶的培养基
考
命 题
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
十 四
性。
乙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 专
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
题 训
高
练
考 命
射性。
题
十 五
(2)结果及结论
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即为 RNA 病毒;
培养细菌
②用T2噬菌体分别侵染上述细菌就制得DNA中 含32P或蛋白质中含有35S的噬菌体
。
第一部分
第7页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高 考
2)噬菌体侵染细菌:
命
题 十
分别用被32P或35S标记T2的噬菌体去感染细菌
四
3)测放射性:
专
题
高
经过短时间的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离心。上清液中 训 练
考
命 题
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沉淀物中则含有被感染的细菌。
命
题 十
1.(2019·江苏单科)赫尔希和蔡斯的 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
四 菌实验证实了 DNA 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
的是( C )
专
题
高
A.实验中可用 15N 代替 32P 标记 DNA
训 练
考
命 题
B.噬菌体外壳蛋白是大肠杆菌编码的
十 五
C.噬菌体 DNA 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
题
十 四
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
(7)噬菌体能利用宿主菌 DNA 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
专
酸 ( ×)
题 训
高 考 命
(8)用 35S 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中存在少量放 练
题 十
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 )
五
第一部分
第18页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高 考
调研 1 遗传物质探索的经典实验及分析
专 题
高 考
(
×)
训 练
命 题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
十
五 说服力 ( √ )
(5)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 35S 和放射性同位素 32P 的培
养基培养噬菌体 ( × )
第一部分
第17页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高
考 命
(6)32P、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 DNA 是遗传
[易错判断]
(1)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
高 考 命
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 DNA,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
)
题 十
(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均证
四
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 )
(3) 肺 炎 双 球 菌 转 化 实 验 证 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附在大肠杆菌表面,随大肠
题 训
练
考 命
在大肠杆菌细胞内增殖后 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
题
十 五
释放出子代,离心后分布于
上清液中
第一部分
第12页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高 考考你:
考 命
用32P标记1个噬菌体侵染31P的大肠杆菌,
题 十 四
释放出的m个噬菌体中
只有几个噬菌体含32P?
专 题
训
高 考
有几个噬菌体含31P?
“是”,其遗传物质不是DNA,若“否”,其遗传
专 题
高 物质可能是DNA。
训 练
考
命
题 十
(2)标记法:DNA与RNA的碱基不完全相同,前
五 者含有胸腺嘧啶,后者含有尿嘧啶。若提供给病毒
宿主细胞不同标记的碱基,可通过检测放射性判断
遗传物质的类型。
第一部分
第29页
谢谢观看!
高 考 命 题 十 四
专
题
训
高
练
考
命
题
十
五
第一部分
第23页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调研 2 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及相关实验
高
3.(2017·全国卷Ⅰ)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
考
命 题
分为 RNA 病毒和 DNA 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
十 四
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
十
五 4)具体实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