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经济学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由飞的沫沫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微观经济学
2011-3-22
第一章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需求与供给第四节案例分析
2011-3-22
几个基本问题?
一、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二、经济学的几个基本问题三、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四、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返回主页
2011-3-22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事实与观察二、理论与假设三、预测与检验四、实证与规范五、经济模型静态分析、六、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2011-3-22
直观性事实指可以被经济学家个人直接观察到的
经济对象的性质和数量的规定性。

经济对象的性质和数量的规定性
整理性事实涵盖面超出研究者个体直观范围的经
济对象的性质和数量的规定性。

济对象的性质和数量的规定性。

标准性事实经济分析所能揭示的某些典型的经济
变量之间的关系,且得到长期大量经验性支持,变量之间的关系,且得到长期大量经验性支持,为不同领域经济学家广泛知晓和接受的知识。

不同领域经济学家广泛知晓和接受的知识。

2011-3-22
理论是指包括一系列假说以及条件性预测结论构成的逻辑系统。

逻辑系统。

给定假设,简化关系。

(其他条件不变)给定假设,简化关系。

(其他条件不变)给定假设。

(其他条件不变放松假设,逼近现实。

(真空到空气)放松假设,逼近现实。

真空到空气)放松假设
预测和检验经济学的任务包括解释,也包括预测。

经济学的任务包括解释,也包括预测。

而预测的正确与否关键看能否经得起事实的检验。

而预测的正确与否关键看能否经得起事实的检验。

后此谬误后此谬误合众推理谬误合众推理谬误
2011-3-22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描述经济对象的存在、运行状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解决“是什么样”的问题解决“是什么样”
规范分析考察经济行为的后果,并判断好坏。

解决“应该怎样”的问题解决“应该怎样”
2011-3-22
经济模型
经济理论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
和内在联系进行总结、和内在联系进行总结、概括以及系统地描述。

描述。

经济模型可以等价于理论。

表达方式可可以等价于理论。

以是数学(代数和几何),),也可以
是文以是数学(代数和几何),也可以是文字。

内生变量模型所需说明的变量。

模型所需说明的变量。

外生变量非模型所需说明的变量。

非模型所需说明的变量。

2011-3-22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从模型角度
1、静态分析、
2、比较静态分析、
3、动态分析、给定外生变量计算内生变量当外生变量发生变化计算新旧内生变量。

当外生变量发生变化计算新旧内生变量。

不同时点上的经济变量的相互关系。

不同时点上的经济变量的相互关系。

从均衡角度看
1、静态分析、
2、比较静态分析、
3、动态分析、
2011-3-22
一个均衡点上的状态和条件。

一个均衡点上的状态和条件。

比较新旧均衡点的状态和条件。

比较新旧均衡点的状态和条件。

不同时点上的均衡变化的实际过程。

不同时点上的均衡变化的实际过程。

back
需求和供给
一、需求(供给)的定义(文字、代数和几何)二、需求(供给)量的变动和需求(供给)的变动三、供需均衡四、弹性理论(8种)
返回主页
2011-3-22
需求
文字定义: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文字定义: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需求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该商品的数量。

代数形式: 代数形式 Q d=f (p) 简化形式简化形式 Q d=α-βp 线性形式线性形式 Q d=f (px,I,py,pxe,pr,s…) 一般形式一般形式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 p 需求法则:需求数量与价格呈反向关系需求法则需求数量与价格呈反向关系. 需求数量与价格呈反向关系 Q d=α-βp 需求量的变动:商品自身价格引起的商品自身价格引起的 a c b 需求量的变动.(需求曲线不动点动) 需求曲线不动,需求量的变动需求曲线不动,点动需求的变动:非商品自身价格引起的非商品自身价格引起的 Q 需求量的变动.(需求曲线移动需求曲线移动) 需求量的变动需求曲线移动
2011-3-22
供给
文字定义:一种商品的供给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文字定义:一种商品的供给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供给能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且能够提供出售该商品的数量。

数量。

代数形式: 代数形式 Q s=f (p) 简化形式简化形式 Q s=-δ+γp 线性形式线性形式 Q s=f (px,C,py,pxe,T…) 一般形式一般形式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供给法则:供给数量与价格呈同向关系供给法则供给数量与价格呈同向关系. 供给数量与价格呈同向关系 p a 供给量的变动:商品自身价格引起的商品自身价格引起的 c 供给量的变动.(供给曲线不动点动) 供给曲线不动,供给量的变动供给曲线不动,点动 b Q s=-δ+γp 供给的变动:非商品自身价格引起的非商品自身价格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供给曲线移动供给曲线移动) 供给量的变动供给曲线移动 Q
2011-3-22
均衡
均衡(原义)在多种力量作用下,事物达到一种相对原义)在多种力量作用下,原义静止的状态.如静止的灰尘.静止的状态.如静止的灰尘.经济学)(经济学)经济
事物中有关变量在一定的条件相互作用下达到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换句话说,互作用下达到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换句话说,各方都感到相对满意,都不愿改变这种状态.都感到相对满意,都不愿改变这种状态.均衡价格产品的市场供求量相等的价格.产品的市场供求量相等的价格. p D S
Q
2011-3-22
关于均衡点的讨论(1) 关于均衡点的讨论(1)
存在性(the existence of equilibrium)
定义D和S线在第一象限相交,否则不存在.
唯一性(the uniqueness of equilibrium)
须存在E,且Q d =D(p) 满足 D’(p)<0 须存在E,且E,() Q s =S(p) 满足 S’(p)>0 ()证明:几何图形明显(证明:几何图形明显(略)代数方法,定义超额需求E(p)= Q d - Q s 代数方法,定义超额需求 E(p)= Q d - Q s = D(p)- S(p) 则有求一阶导 E’(p)= D’(p)- S’(p) < 0 单调,满足E(p)=0 则 E(p)单调,只有一点满足单调只有一点p满足
2011-3-22
关于均衡点的讨论(2) 关于均衡点的讨论(2)
稳定性(the stability of equilibrium)
当价格略微偏离均衡时,当价格略微偏离均衡时,如果由于市场的力量或其他经济机制的作用,其他经济机制的作用,使价格能自动地逼近并达到均衡点,则称该均衡是稳定的,否则是不稳定的.衡点,则称该均衡是稳定的,否则是不稳定的.假定存在以下市场原则,则提高价格,假定存在以下市场原则,若E(p)>0 ,则提高价格,则提高价格则降低价格.若E(p)<0 ,则降低价格.<则降低价格
在此条件下,均衡点的瓦尔拉斯稳定条件为:在此条件下,均衡点的瓦尔拉斯稳定条件为: E’(p)= D’(p)- S’(p) < 0 即D’(p)< S’(p)
说明:此时与唯一性不同,不要求说明:此时与唯一性不同,不要求D’(p)<0, S’(p) >0 )
2011-3-22
关于均衡点的讨论(3) 关于均衡点的讨论(3)
假定D’(p)<0,在存在均衡的条件下讨论
p D S 1、 S’(p) >0,则如图1均衡是稳定的。

2、 S’(p) <0,且D’(p)< S’(p) ,如图2中的B点,也是稳定的。

3、S’(p) <0,且D’(p)≧ S’(p) ,如图2中的C点,是不稳定的。

4、如图2中的A点,是半稳定的。

A点上端 D’(p)< S’(p) ,稳定。

A点下端 D’(p)> S’(p) ,不稳定。

Q
Q 图1 p S D
A B C
2011-3-22
图2
均衡的变动
1、需求变动。

需求变动。

特征:需求变化,特征:需求变化,价格和数量同向变化。

和数量同向变化。

p S D Q p D
2、供给变动。

供给变动。

特征:供给变化,特征:供给变化,数量同向变化,价格反向变化。

向变化,价格反
向变化
3、供求同时变动。

供求同时变动。

看供求双方变动的相对幅度。

看供求双方变动的相对幅度。

S Q
2011-3-22
弹性理论
弹性的一般含义
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

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

数学表达令y=f(x), 则e=(?y/y)/ ( ?x/x) 或
e=(dy/y)/ ( dx/x)
弹性的计算公式
1、弧弹性 e=(?y/y)/ ( ?x/x) 、
2、点弹性 e=(dy/y)/ ( dx/x ) 、
3、中点弹性e=(dy/dx) ((x1+x2)/(y1+y2))参见课本、参见课本p46。

2011-3-22
需求价格弹性
定义
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对于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公式
1、需求价格弧弹性 ed=-(?Q/Q)/ ( ?p/p) 、
2、需求价格点弹性 ed=-(dQ/Q)/ ( dp/p ) 、 2011-3-22
需求价格弧弹性
计算
套公式即可。

(?套哪一个公式)套公式即可。

(?套哪一个公式)。

(?套哪一个公式类型
富有弹性缺乏弹性单一弹性
p p p p
完全弹性
p
完全无弹性
Q
2011-3-22
Q
Q
Q
Q
需求价格点弹性(1)
代数运算(略代数运算略) 几何意义
线性需求曲线
ed=-(dQ/Q)/ ( dp/p )=-(dQ/dp) (p/Q ) =(GB/RG)(RG/OG) =GB/OG=BR/RA=OF/FA 非线性需求曲线(作切线) p A F O R G B Q
2011-3-22
需求价格点弹性(2)
五种类型
A
ed>1 R ed=1 ed<1 ed=0 B
2011-3-22
需求价格点弹性(3)
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销售收入的关系直观的 TR=p·Q (假定产、销和需相等) 假定产、 ed>1 ed<1 ed=1 降价,TR增加。

降价,增加。

增加提价,增加增加。

提价,TR 增加。

降或提价,不变不变。

降或提价,TR不变。

证明: TR=p·Q = p·Q (p) 则有证明:
dTR/dp=Q+P(dQ/dP)=Q(1+(p/Q)(dQ/dp)) =Q(1-ed) 即可验证。

即可验证。

2011-3-22
影响ed的因素
商品的可替代性(正)规定范围(负)商品的可替代性(规定范围(商品用途的广泛性(正)商品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负)征税悖论商品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正)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对商品考察时间长短(正)汽车和汽油对商品考察时间长短(
2011-3-22
需求的交叉弹性与商品间的关系
定义
令Qxd = f ( p y ) ?Qxd / Qxd 则exy = (弧 ) ?p y / p y dQxd p y ? d (点) 或exy = dp y Qx
商品间的相关性
替代关系 exy>0 互补关系 exy<0 无相关关系 exy=0
2011-3-22
需求的收入弹性与商品分类
定义
令Q d = f ( M ), 其中M表示收入。

?Q / Q ?Q M 则em = = ? (弧 ) ?M / M ?M Q dQ M 或em = ? (点) dM Q
商品分类
正常品 em>0 ,其中em>1时为奢侈品; 0OB,es>1 结论:
AB<OB,es<1 AB=OB,es=1(不同斜率同弹性)
A
o
B
Q
2011-3-22
影响的e 影响的es因素
时间考察期(正)时间考察期(生产周期长短(负)生产周期长短(生产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负)生产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技术状况(资源、劳动、资本、技术)(减)技术状况(资源、劳动、资本、技术)(减)(生产规模的大小(负)生产规模的大小(
返回主页
2011-3-22
案例
一、谷贱伤农二、最高限价与最低限价三、消费税税负分担问题四、蛛网模型
2011-3-22
谷贱伤农
d p1
A
s1 s2 key:农产品
需求弹性小。

需求弹性小。

(弹性大的商品)弹性大的商品)
p2
B
c Q back
2011-3-22
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最高限价(即压价)
p
最低限价(支持价)
p1
S
p1 Q1 Q0 Q2
D
p0
Q1
Q0
Q2
抢购、排队抢购、黑市和伪劣商品
2011-3-22
国家收购、出口国家收购、
back
消费税的分担(1 消费税的分担(1)
令消费税率为: t元/单位商品(t>0)
p
S2 S1
2 4 3
Q2 Q1
1、纳税手续由生产者办理
b a
1 D Q
结论:征税时S线垂直上移t元结论: c 均衡由1移至2。

消费者承担ab24面积的税,单位负税ab.0 生产者承担ac34面积的税,单位负税ac. 政府获得税收为bc32的面积。

单位税t. 的面积。

消费者剩余损失2ba1,生产者剩余损失ac31, 福利无谓损失合计123.
2011-3-22
消费税的分担(2 消费税的分担(2)
p
2、纳税手续由消费者办理
b 2 4 3
Q2 Q1 1 D1
S1
结论:征税时D线垂直下移t元结论:均衡由1移至3。

消费者承担ab24面积的税,单位负税ab. 生产者承担ac34面积的税,单位负税ac. 政府获得税收为bc32的面积。

单位税t. 的面积。

a c
Q
消费者剩余损失2ba1,生产者剩余损失ac31, 福利无谓损失合计123.
2011-3-22
供给弹性与税负分担
p S
第一种情况:垂直第一种情况:S垂直
生产者全部负担t
D Q p D S2 S1 Q p D Q
2011-3-22
第二种情况:S水平第二种情况:水平
消费者全部负担t
第三种情况:斜率为正第三种情况:S斜率为正
S弹性越大,即越平缓,弹性越大,即越平缓,
生产者负担税越少;反之越大。

生产者负担税越少;反之越大。

需求弹性与税负分担 D
p
S
第一种情况:垂直第一种情况:D垂直
消费者全部负担t
Q
第二种情况:D水平第二种情况:水平
生产者全部负担t
p
S2
S1 D
第三种情况:斜率为负第三种情况:D斜率为负
D弹性越大,即越平缓,弹性越大,即越平缓,
p
S2
Q S1 D2
消费者负担税越少;反之越大。

消费者负担税越少;反之越大。

D1
Q
2011-3-22
back
蛛网模型
基本模型 ?Q d = f ( p ) t t
s ?Qt = f ( pt ?1 ) ? d Qt = Qts ?
一个动态分析 p
2 5 1
3 4
s
D Q
三种情况
1、(收敛型)相对价格轴需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 > 供给曲线的斜率绝对值
2、(发散性) 相对价格轴需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 < 供给曲线的斜率绝对值
3、(封闭型) 相对价格轴需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 = 供给曲线的斜率绝对值
2011-3-22
p
2 1 5
3 4
s
D Q
p
2 1
3
s
4
D Q
蛛网模型的数学推导
Qtd = α ? β pt ? ? γα +δ Qts = ?δ + γpt ?1 ? ? α ? β pt = ?δ + γpt ?1 ∴ pt = ( ? ) pt ?1 + ββ ? Qtd = Qts ? ? γα +δ ? α +δ ? γ ? α +δ ? γ ? ? pt ? 2 + + = ? ? ? pt ? 2 + ?1 ? ? = ? ? ? ? β ? ? β? β ? ββ ? β? ? ? ? ? ?
2 t ? ? γ ?t ? γ ? α +δ ? γ ? γ ? α +δ ? ? γ = ? ? ? p0 + ?1 ? + ? ? ? + ? ? ?? = ? ? ? p 0 + ?1 ? ? ? ? β? ? β? β ? β ? β? β +γ ? ? β ? ? ? ? ? ? ? ? ? ? ? α +δ , 代入上式若均衡价格为p e , 则有α ? β p e = ?δ + γp e ? p e = β +γ ? γ pt = ? ? ? β ?
t t ? ? γ ?t ? ? ? γ ? ? p 0 + p e ?1 ? ? ? ? ? ? pt = ? ? ? ( p 0 ? p e ) + p e ? ? ? ? β? ? ? ? β? ? ? ? ? ?
γ =? β
2
? ? ?
t
? ? ?
γ ? γ若 < 1 ? pt 趋近p e , 即收敛。

若 > 1 ? pt 远离p e , 即发散。

? ββ ? 讨论 ? ?若γ = 1 ? ? pt = p 0 即振荡封闭。

? ? β pt = 2 pe ? p 0 2011-3-22 ? ? back
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
行为的研究来说明现代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而且需要说明如何改变这种运行和作
用,作用。

作用。

微观经济的三个层次
单个消费者、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单个消费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价格的决定单个市场价格的决定所有单个市场价格的决定所有单个市场价格的决定
2011-3-22
back
经济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What is to be produced? How is to be produced? Who does get the output? Who does make decision? back
2011-3-22
理性人假设
理性人(Rational man)/经济人(Economic man )
唯一目: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理性、有意识的人
缺陷及扩展
经济利益与其他利益可持续发展非理性因素婚姻、犯罪、助人为乐、生命价值计算婚姻、犯罪、助人为乐、
2011-3-22
完全信息假设
完全信息(Complete information)假定经济活动中的所有当事人都有充分的和相同的信息而且获取信息不需要任何成本。

缺陷及扩展有限理性(囚犯难题)有限理性(囚犯难题)交易成本(噪音与学生)交易成本(噪音与学生)
2011-3-22
囚犯难题
B 坦白(-5,-5)不坦白
坦白 A 不坦白
(-1,-10) -1,-10
(-10,-1)
(-2,-2)
back
2011-3-22
微观经济学框架
1 消费者 3 要素市场注:1、效用论。

2、生产论、成本论和市场论。

3、要素论。

4、(1、2、3)一般均衡 5、福利经济学。

6、市场与政府 back
2011-3-22
产品市场
2 生产者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