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及其防治论文
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及其防治论文
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摘要】目的探讨在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后不可避免引发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
方法笔者结合多年的治疗经验对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进行了总结回顾。
结果在进行口腔局部麻醉时,由于药物本身或者器具等因素非常容易引起不同的并发症。
结论充分了解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掌握相应的处理办法,在发现并发症的情况时,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积极的维护,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防治措施运用局部麻醉药,例如:普怒卡因以及利多卡因等药物来使患者的身体暂时性地阻断某一部分的神经末梢和纤维传导的感觉,在缓解某区域疼痛的同时,其他部位的感觉并不会伴随消失,患者同样能够以非常清醒的神智进行相关治疗,这种方法就是成为局部麻醉。
该方法多应有于口颌面外科手术中,例如对患者进行拔牙、牙槽骨修整术以及进行清创缝合等较为小型的手术。
在口腔治疗中较为常见的局部麻醉方法有冷冻麻醉、传导阻滞麻醉、浸润麻醉以及表面麻醉四大方法。
由于麻醉面积不大因此对患者所造成的生理干扰也相对较小,但是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局部麻醉药物本身或其他因素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某些并发症,严重情况还可能危及到患者的生命。
因为,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并掌握相应的处理办法。
现将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处理办法总结如下:1 注射针折断在进行口腔治疗时,运用浸润或传到阻滞两种麻醉方法来对患者进行麻醉,但是注射针通常非常细小或者由于针头较短,因此在使用时,导致针头被折断而进入到患者口腔组织内。
该情况,通常出现在对齿槽神经进行传导阻滞麻醉的过程中1。
而导致注射针折断则主要是由于使用了质量较差的注射针头,或者注射针头出现了锈蚀,同时针头缺乏弹性等也会导致该情况的发生;在进行阻滞麻醉的过程中,通常会将注射针深入到口腔内部并刺入到组织中,这时若冒然进行移动,就可能都导致注射针被折断;或者是由于操作不当,将针过分弯曲超过了其承受能力,进而引发注射针折断;当注射针进入到韧带、骨孔、骨管时操作力量过大,或者由于患者出现躁动等情况而引起注射针被折断。
口腔颌面部局部麻醉并发症及其防治—临床表现及治疗
并发症
• 晕厥 • 过敏反应 • 中毒反应 • 注射区疼痛 • 血肿 • 感染
• 麻醉后的黏膜病变 • 注射针折断 • 暂时性面瘫 • 感觉异常 • 暂时性牙关紧闭 • 暂时性复视或失明
全身并发症 >>晕厥
• 晕厥(Fainting)是由于一时性中枢缺血导致 突发性、暂时性的意识丧失。一般可由患 者精神紧张、恐惧、疲劳、饥饿、体质差 以及疼痛等因素诱发。
2024/7/24
全身并发症 >>过敏反应
• 过敏反应有即刻反应和延迟反应两种类型 • 即刻反应是用极少量药物后,立即发生严
重的类似中毒的症状,轻者、神志不清、血压下降、昏迷甚 至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 • 延迟反应主要表现为血管神经性水肿,偶 见荨麻疹、药疹等。
2024/7/24
全身并发症 >>过敏反应
• 防治:术前仔细询问有无麻药过敏史,酯类 麻药如普鲁卡因可出现过敏反应。目前多 用酰胺类的利多卡因,一般无过敏反应。
• 进行局部麻醉时,推注药物速度要慢,注
意观察,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注
射,反应轻者按晕厥处理,严重者应立即
抢救,给予静脉推注安定,给氧、解痉、
• 发作的前驱症状是患者感到头晕、胸闷、 恶心等。临床检查可见面色苍白、全身冷 汗、呼吸短促,早期脉搏缓慢,继而脉搏 快而弱。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血压下降、呼 吸困难以及短暂的意识丧失。
2024/7/24
全身并发症 >>晕厥
• 防治:术前检查患者的全身及局部情况,如 患者身体虚弱、饥饿、疲劳或局部疼痛明 显应暂缓手术,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在局 部麻醉操作过程中,一旦发现患者有晕厥 发作的前驱症状,应立即停止注射,放平 椅位,使患者头低、脚高。松解衣领,保 证呼吸通畅,情况严重者可针刺或指压人 中,氧气吸入,静脉推注高渗葡萄糖。
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及临床处理 (2)
口腔局麻并发症或局麻不良反应可由麻醉药物引起,也可因操作方法不当和麻醉器械引起,通常分为局部并发症(Local complications)和全身并发症(Systemic complications)。
局部并发症常见,对机体影响较小。
全身并发症少见,但对机体影响较大,有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应予高度重视。
本章主要讨论口腔局麻并发症的病因、临床表型、预防措施及其临床处理。
一、局部并发症及其处理(一)血肿(Hematoma)由注射针头刺破血管所致,常见于上牙槽后神经、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偶见于颏神经、腭大神经阻滞麻醉;若局部组织疏松,血肿较大,特别是刺破翼静脉丛后,可发生组织内大量出血,在粘膜下或皮下出现紫红色瘀斑或肿块(图1);若局部组织致密,如腭粘膜下,血肿较为局限。
血肿形成数日后,局部颜色变浅呈黄绿色,随后缓慢吸收、消失。
血肿处理不当,可继发局部感染和牙关紧闭。
图1 血肿的早期肿胀上牙槽神经注射过程中立即出现肿胀预防措施:注射时应避免反复穿刺,减少刺破血管的机会。
注射针尖不能有倒钩,减小组织创伤。
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术前请心血管科、血液科医师会诊,协助制定治疗方案。
临床处理:若局部已出现血肿,立即停止注射,压迫止血,给予冰敷。
为避免局部感染和血肿扩大,酌情给予抗生素、止血药。
避免口服阿司匹林类药物。
48小时后局部热敷或理疗,促进血肿吸收消散。
(二)牙关紧闭(Trismus)牙关紧闭或张口受限可发生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法注射后,较为少见。
由于注射不准确,麻醉药注入翼内肌或咬肌内,使肌失去收缩和舒张功能,并停滞于收缩状态而出现牙关紧闭。
另外,注射针刺破颞下窝内血管形成血肿、局麻药对骨骼肌的毒性作用、注射针头对咀嚼肌的机械损伤、以及注射针污染造成的深部组织感染也可造成牙关紧闭。
局麻所致的牙关紧闭多是暂时性的,一般可在2~3h内自行恢复。
血肿和感染引起的牙关紧闭,在血肿消退、炎症控制后,也会逐渐恢复。
口腔局部麻醉手术中的风险因素和护理体会
口腔局部麻醉手术中的风险因素和护理体会口腔局部麻醉是我们口腔门诊治疗最基本的操作技能。
方法是将局麻药物注入手术部位,使神经末梢失去传导功能,使患者局部区域感觉不到疼痛,从而产生麻醉效果。
局部麻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且方法简单,因此在临床已经被广泛应用[1]。
口腔门诊常用的局部麻醉方法有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麻醉。
不过针对口腔局部麻醉时容易导致患者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
有研究指出,在手术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故对口腔局部麻醉专业护理的加强可很大程度的防止患者不良情绪、并发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2]。
术前评估好口腔局部麻醉的风险因素以及优质的护理配合,能大大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和配合度,更好地配合医生做好各项口腔治疗,从而减轻患者疼痛感和不良反应,保障患者安全。
对口腔局部麻醉手术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口腔手术的顺利进行。
风险因素包括:①术前对患者没有进行准确的评估,导致口腔局部麻醉手术风险性增加。
②部分口腔门诊医生的专业操作技术稍差,临床操作规范掌握不够到位,并对新技术、新方法不能熟练的掌握。
在医疗设备使用方面缺乏经验,使用不正确。
临床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不能及时正确的解答,得不到患者满意,甚至可能产生医患纠纷。
③ 由于患者身体状况具有差异性,患者的应激反应不同,这也是麻醉手术中遇到的危险因素之一。
④ 心理因素,由于患者对局麻知识的了解不够充分,对麻醉效果存在一定的担忧,存在不安、恐惧等不良心理。
⑤ 医护急救能力因素,很多口腔医护人员仅具备临床专业操作技能,急救识别能力和救治水平欠佳。
经分析口腔局部麻醉手术风险因素包括:口腔门诊医生专业操作技能因素、术前欠准确全面的评估因素、患者的机体因素和心理因素、医护急救能力因素。
以此手术风险因素为依据,制定更加完善的护理措施,并在临床护理中严格执行。
我们种植治疗室从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共实施口腔局部麻醉686例,术前做好患者的各项局部麻醉前的风险评估以及提供各项全程细致的优质护理服务,尚无发生过一例局部麻醉不良反应和意外,患者满意度较高。
局部麻醉并发症的预防
局部麻醉并发症的预防【摘要】尽管局部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频率很低,但是对并发症的恐惧心理往往超越了并发症本身。
这可能部分归为病人、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和其他一些医疗保健人员对局麻产生神经并发症的误解。
这种欠清晰的理解常常导致局部麻醉备受指责,而没有对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产生进行仔细评估、诊断及病因探讨。
在缺少明确的诊断时,就在医学文书中怪罪于局部麻醉。
尽管预防所有局部麻醉相关的神经损伤不太可能,但如果能够避免明确的危险因素,并且始终坚持细致地实施麻醉,就有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局麻并发症;麻醉并发症;局部麻醉并发症许多麻醉医师相信,在一定的条件下局部麻醉远较全身麻醉有优势。
但是,在相同的麻醉强度下,局部麻醉技术相关的麻醉并发症也让人担心。
尽管我们对于导致并发症的众多因素的理解有限,但是很多学者都描述过局部麻醉的并发症。
尽管局部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频率很低,但是对并发症的恐惧心理往往超越了并发症本身。
[1]这可能部分归为病人、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和其他一些医疗保健人员对局麻产生神经并发症的误解。
这种欠清晰的理解常常导致局部麻醉备受指责,而没有对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产生进行仔细评估、诊断及病因探讨。
尽管预防所有局部麻醉相关的神经损伤不太可能,但如果能够避免明确的危险因素,并且始终坚持细致地实施麻醉,就有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2.出血由于神经丛与动静脉血管广泛伴行,因此局部麻醉往往会引起出血的并发症。
出血相关并发症包括进针部位组织的渗血或淤血。
此外,也可能会引起大量的出血。
进针部位渗血或小的淤血很常见,不应该被称为并发症,它是麻醉操作过程中可以预见的事件。
而血肿或大量失血也有可能出现。
这可能与刺破或者损伤血管有关。
这种并发症的发生与麻醉针的规格、血管和组织被穿刺的次数、压迫血管的有效性以及任何潜在的凝血异常直接相关。
[3]3.感染感染是所有涉及区域麻醉的讨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尽可能避免对脓毒血症患者实施阻滞,避免在明显的皮肤感染处进针,并且避免在四肢感染部位使用区域阻滞。
口腔局麻培训总结范文
一、培训背景随着口腔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口腔局麻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口腔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确保患者手术安全,我们于近日组织了一次口腔局麻培训。
本次培训旨在让参训人员全面了解口腔局麻的基本原理、操作技巧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二、培训内容1. 口腔局麻基本原理培训首先从口腔局麻的基本原理入手,介绍了局部麻醉药的作用机制、药理特性以及常用局麻药物的种类和特点。
2. 口腔局麻操作技巧接着,培训详细讲解了口腔局麻的操作技巧,包括注射部位的选择、注射方法、注射深度和角度等。
针对不同部位和不同手术需求,讲解了阻滞麻醉、浸润麻醉和表面麻醉等不同麻醉方法的操作步骤。
3. 局部麻醉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培训重点介绍了口腔局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局部感染、过敏反应、神经损伤等,并针对这些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措施进行了详细讲解。
4. 实操演练为了使参训人员更好地掌握口腔局麻操作技巧,培训还安排了实操演练环节。
在专业讲师的指导下,参训人员亲自动手进行模拟操作,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应用。
三、培训效果通过本次培训,参训人员对口腔局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口腔局麻的基本原理、操作技巧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以下是培训效果的具体体现:1. 提高了口腔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为患者手术提供了安全保障。
2. 增强了参训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在面对临床工作时能够迅速应对各种口腔局麻情况。
3. 促进了口腔医学领域的技术交流,为口腔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总结本次口腔局麻培训取得了圆满成功,参训人员普遍反映收获颇丰。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口腔医学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口腔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同时,我们也将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培训方法,为我国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麻醉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麻醉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在现代医疗中,手术是治疗许多疾病的重要手段,而麻醉则是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
然而,麻醉科手术患者在术后可能会面临一系列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甚至可能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是麻醉科医护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1、疼痛术后疼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疼痛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导致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应激反应,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焦虑、抑郁等,影响患者的康复。
2、恶心呕吐麻醉药物、手术操作、术后镇痛药物等都可能引起患者术后恶心呕吐。
严重的恶心呕吐可能导致患者脱水、电解质紊乱,影响伤口愈合。
3、呼吸抑制某些麻醉药物可能会抑制患者的呼吸功能,导致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减少。
尤其是在术后麻醉药物尚未完全代谢的情况下,呼吸抑制的风险较高。
4、低血压手术中的失血、麻醉药物对血管的扩张作用等都可能导致患者术后出现低血压。
低血压会影响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如脑、心、肾等,引发相应的功能障碍。
5、苏醒延迟由于个体差异、麻醉药物的残留等原因,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苏醒延迟的情况,延长患者在恢复室的停留时间,增加医疗成本和风险。
6、谵妄术后谵妄多发生在老年患者或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中,表现为意识混乱、认知障碍、幻觉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7、感染手术切口感染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不当、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低下等都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1、术前评估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药物过敏史、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等,评估患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能力,制定个性化的麻醉和手术方案。
2、优化麻醉方案麻醉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尽量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和副作用。
同时,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麻醉深度。
口腔局麻常见局部并发症及临床处理
口腔局麻常见局部并发症及临床处理口腔局麻并发症或局麻不良反应可由麻醉药物引起,也可因操作方法不当和麻醉器械引起,通常分为局部并发症和全身并发症。
临床常见局部并发症,对机体影响较小。
下面介绍口腔局麻并发症的病因及其处理。
1.血肿由注射针头刺破血管所致,常见于上牙槽后神经、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偶见于颏神经、腭大神经阻滞麻醉;若局部组织疏松,血肿较大,特别是刺破翼静脉丛后,可发生组织内大量出血,在粘膜下或皮下出现紫红色瘀斑或肿块;若局部组织致密,如腭粘膜下,血肿较为局限。
血肿形成数日后,局部颜色变浅呈黄绿色,随后缓慢吸收、消失。
血肿处理不当,可继发局部感染和牙关紧闭。
预防措施:注射时应避免反复穿刺,减少刺破血管的机会。
注射针尖不能有倒钩,减小组织创伤。
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术前请心血管科、血液科医师会诊,协助制定治疗方案。
临床处理:若局部已出现血肿,立即停止注射,压迫止血,给予冰敷。
为避免局部感染和血肿扩大,酌情给予抗生素、止血药。
避免口服阿司匹林类药物。
48小时后局部热敷或理疗,促进血肿吸收消散。
2.牙关紧闭牙关紧闭或张口受限可发生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法注射后,较为少见。
由于注射不准确,麻醉药注入翼内肌或咬肌内,使肌失去收缩和舒张功能,并停滞于收缩状态而出现牙关紧闭。
另外,注射针刺破颞下窝内血管形成血肿、局麻药对骨骼肌的毒性作用、注射针头对咀嚼肌的机械损伤、以及注射针污染造成的深部组织感染也可造成牙关紧闭。
局麻所致的牙关紧闭多是暂时性的,一般可在2~3h内自行恢复。
血肿和感染引起的牙关紧闭,在血肿消退、炎症控制后,也会逐渐恢复。
预防措施:减少穿刺次数,减小对咀嚼肌的机械损伤。
及时更换出现倒钩的注射针。
注意消毒,避免注射针污染而将细菌带入深部组织。
临床处理:对于肌肉麻痹引起的牙关紧闭,局部热敷,逐步进行张闭口训练。
对于咀嚼肌损伤引起的牙关紧闭,口服镇痛药物。
感染引起的张开受限一般发生在注射后数天,症状逐渐加重并伴局部疼痛,可适当应用抗生素。
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摘要】口腔局部麻醉是口腔疾病诊治过程中经常应用的技术之一,其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5%~13%,其中大部分是可逆的,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分为局部并发症和全身并发症2 大类。
不同类型较多在临床技术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较多,因此,对于口腔医师来说,如何正确预防和处理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是一项必备的口腔技能。
【关键词】口腔局部麻醉全身并发症局部并发症口腔局部并发症是口腔疾病诊治过程中常见的技术手段之一,在临床工作中仔细操作、合理控制麻醉剂用量,口腔局部麻醉技术是安全的,其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5~13%。
本文挑选一些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对其预防和处理进行简要论述。
1.全身并发症1.1 晕厥晕厥是一种突发性暂时性意识丧失,是口腔局部麻醉最常见的并发症,通常是由于一时性中枢缺血所致,主要是由伤害性刺激引起三叉-迷走神经反射,激活副交感神经导致短暂的血压降低及心动过缓,如果饥饿。
疲劳。
恐惧等情绪可以加重伤害性应激刺激反应,导致晕厥出现。
预防及处理:做好术前检查及思想工作,消除紧张情绪,避免在空腹时进行手术操作,可以有效地减少晕厥后反应,对于反复发生晕厥的患者可以通过吸入或口服进行镇静处理,此外,可在注射点进行表面麻醉,或者注入少量麻醉剂后再进针以减少疼痛刺激,控制麻醉药物的剂量减少意外发生。
1.2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突出的表现在酯类局麻药当并不多见,可分为延迟反应和即刻反应,延迟反应常是血管神经性水肿,偶见荨麻疹,药疹,哮喘和过敏性紫癫,即刻反应是用极少量药后,立即发生极严重的类似中毒症状,是速发型超敏反应,是变态反应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突然惊厥,昏迷,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
预防处理:术前详细询问患者有无局麻药变态反应史是预防变态反应发生的关键,对酯类局麻药有变态反应及其体质的患者均改用酰胺类药物,如利多卡因,并预先做皮内过敏试验,但皮试也存在假阴性的问题,皮试也必须在抢救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进行。
口腔局麻并发症及防治
口腔局麻并发症及防治1、晕厥由于某种原因刺激引发机体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从而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并由此产生的一组综合征,亦称血管抑制性晕厥。
患者于注射时或注射后有“难受感”,随之出现头昏、恶心、口唇发白、全身出汗、四肢冰凉等症状;少数患者还可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或短暂的意识丧失。
检查绝大部分病例呈缓脉,心音强、正常或稍弱,血压正常或稍下降。
上述症状一般在1~2分钟内可自行恢复,少数患者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
晕厥的防治:(1)降低麻药中肾上腺素的浓度(2)推药前应注意回抽,观察有无回血,推药的速度不应过快。
患者如空腹就诊,应嘱其先进食或喝饮料后再行注射;精神紧张者要做好术前的思想工作,在检查及注射时动作应轻柔,以减少人为的刺激,必要时可先予以镇静剂治疗。
(3)一旦出现晕厥反应症状,应将患者座椅放平,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轻者给温热开水喝即可逐渐恢复,重者按压或针刺人中。
若为低血糖所致可予50%葡萄糖静注,或予以糖水口服。
缓脉持续时间较长者可皮下注射阿托品0.5mg,禁止使用儿茶酚胺类(肾上腺素、麻黄素等)药物。
2、血肿常见于上颌结节注射,为注射针头刺破小血管所致,在上颌结节注射区的外上方分布有丰富的翼静脉丛,注射时如进针未靠近骨面或过于上后方,就容易刺破小静脉而发生血肿;针尖弯曲呈钩状,或注射时动作粗鲁也会损伤小静脉造成血肿。
血肿一般发生在推药时,可见相应颌面部有明显的肿胀,发展速度较快。
此时应停止注射并拔出针头,术者可用手掌按压肿胀处数分钟,再用冰水冷敷以减少出血量。
血肿一般在1~2天后即可逐渐消退,此后在面颊部会出现皮下紫红色瘀斑,可用热敷促进吸收,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药物治疗。
但应向患者解释清楚,使患者打消不必要的疑虑。
3、注射部位感染局麻2天后如注射部位仍出现疼痛、红肿及压痛等应视为感染。
注射部位感染多由于消毒不严或麻药中混进杂质,注射器未达到消毒效果等原因,亦可见于糖尿病患者。
因此,在局麻前应注意询问病史,有糖尿病史或可疑糖尿病者应先作尿糖检查,一旦发生感染应作血常规检查,并酌情使用抗生素。
口腔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口腔护理论文与口腔科护理论文:口腔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关键词]并发症;口腔外科手术口腔外科手术后并发症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某些手术后特有的并发症,如舌大部切除术后的吞咽障碍,颈淋巴清扫术后出现的乳糜漏,另一类则是多数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窒息、疼痛、出血、感染等。
了解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临床表现,掌握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是术后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常见引起呼吸道阻塞的原因1.1舌后坠:由于麻醉药物的作用,使下颌骨和舌的肌肉松弛,在重力的作用下,当患者处于仰卧位时,舌体坠向咽部而引起上呼吸道阻塞。
轻者表现为打鼾,重时鼾声消失,只见呼吸动作而无呼吸效果,SpO2呈进行性下降。
预防及护理原则:将患者头置于侧位,或放置口咽痛气道,或用双手托住下颌体向前向上托起下颌,均可缓解舌后坠造成的气道阻塞。
1.2分泌物过多:苏醒期的患者由于术区渗血渗液,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而且患者的咳嗽、吞咽反射功能未完全恢复,可造成呼吸道阻塞,表现为咽喉部出现痰鸣音。
预防及护理原则:立即畅通呼吸道,吸出过多的呼吸道内分泌物。
吸引分泌物时应注意避免损伤口腔黏膜,避免吸引时间过长而导致缺氧。
1.3误吸和窒息:在苏醒期,患者较常出现呕吐和反流。
由于麻醉药物的作用,呼吸道的保护性反射未完全恢复,如不及时吸引,患者可将呕吐物和反流物误吸到下呼吸道,引起窒息。
表现为吸气用力、阻力增大,听诊肺部有啰音甚至哮鸣音。
SpO2呈进行性下降。
预防及护理原则:吸引器具应处于备用状态,有分泌物时须及时吸清上呼吸道内分泌物、血液和异物。
必要时行气管插管,以恢复气道通畅。
1.4喉痉挛:喉痉挛是声门闭合反射过度亢进的表现,是咽部应激性增高、支配猴头的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所致。
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可伴有干咳及高调的吸气性哮鸣音。
轻度喉痉挛仅假声带挛缩,声门变窄,吸气时出现喉鸣。
中度喉痉挛则为真假声带均发生挛缩,但声门未完全关闭,吸气和呼气时都出现喉鸣音。
局部麻醉并发症
局部麻醉并发症局部麻醉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方式,用于麻醉特定部位,使患者在手术或治疗过程中减轻或消除疼痛感。
然而,即使是在局部麻醉中,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并发症。
本文将探讨局部麻醉的常见并发症,并提供一些应对措施。
请注意,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不应被视为医学建议。
1. 过敏反应局部麻醉药物中的成分可能引发患者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皮肤发红、瘙痒、荨麻疹等症状。
在一些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头晕、心跳过快等症状。
若患者出现任何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并告知医护人员。
2. 神经损伤局部麻醉时,如果注射的麻醉药物误伤周围的神经,可能导致神经损伤。
患者可能出现麻木、疼痛、刺痛等症状。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应严密监测注射位置,避免误伤神经。
若出现神经损伤的情况,患者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并寻求进一步治疗。
3. 血管损伤局部麻醉时,若麻醉药物不慎进入血管,可能导致血管损伤。
患者可能感觉到异常的温热或灼热感,局部出血甚至肿胀。
医生应注射麻醉药物时小心谨慎,并注意避免药物进入血管。
一旦出现血管损伤,应立即停止麻醉并寻求合适的治疗。
4. 中毒反应过量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可能导致中毒反应。
症状可能包括头晕、恶心、呕吐、心跳过快等。
医生和护士在使用局部麻醉药物时应掌握准确的剂量,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
一旦出现中毒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5. 病原体感染在局部麻醉过程中,若无菌操作不到位,可能导致病原体感染。
感染可能会引起发热、疼痛、局部红肿等症状。
医护人员在麻醉过程中应遵循消毒和无菌操作的标准,确保手术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若患者出现病原体感染的迹象,应立即寻求治疗。
总结:局部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式,在手术和治疗过程中起到很好的疼痛控制作用。
然而,患者及医护人员都应该意识到局部麻醉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
过敏反应、神经损伤、血管损伤、中毒反应和病原体感染是常见的局部麻醉并发症。
为了减少这些风险,医务人员应该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并在术前对患者的过敏史及健康状况进行充分了解。
口腔局部麻醉易引起的并发症及处理
口腔局部麻醉易引起的并发症及处理【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人员在为患者使用局部麻醉积极治疗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方法主要结合自己多年从医经验,并参阅相关资料。
结果在使用局部麻醉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本身或人为因素,会导致患者晕厥、中毒、血肿、暂时性面瘫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熟悉一些并发症的临床症状,积极做好预防或处理措施。
【关键词】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处理局部麻醉是指用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等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域疼痛消失而其他感觉依然存在,患者还能保持清醒神智的一种麻醉方法,它适用于一般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如拔牙、牙槽骨修整术以及清创缝合等一些小手术。
常用的局麻方法有冷冻麻醉法、表面麻醉法、浸润麻醉法和传导阻滞麻醉法。
虽然口腔局部麻醉对生理干扰少,但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局麻药本身及其他诸因素仍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熟悉一些并发症的临床症状,并且做出最根本的预防措施或处理办法。
下面笔者简要介绍一些并发症的临床症状以及预防或处理的方法。
1 注射针折断即对口腔进行浸润或传导阻滞麻醉时,由于注射针太细或太短发生折断并误入组织内。
这种情况,绝大部分发生在下齿槽神经传导阻滞麻醉时。
出现断针情况的原因通常有:注射针的质量差,锈蚀,缺乏弹性等;阻滞麻醉时,常因进针较深,注射针刺入组织后骤然移动;操作不当,使针过度弯曲而折断;注射针刺入韧带、骨孔、骨管时用力不当,或患者躁动等。
出现断针后,应立即嘱患者不要作下颌骨运动。
若有部分露在组织外,可用有齿镊子夹取;若断端已完全埋入组织内,可通过拍X线片,进行断针摘除术。
针对注射针折断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①严把注射器的质量关,出现问题或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用。
②注射时至少在组织外预留1 cm,不要让注射针完全进入组织。
③注射时遇到阻力或需要改变方向时,不要强行操作,避免出现意外。
2 晕厥晕厥是一时性中枢缺血所致,是一种短暂的意识丧失,主要是由于神经反射引起的一时性脑缺血、脑缺氧所致。
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及临床处理优选稿
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及临床处理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口腔局麻并发症或局麻不良反应可由麻醉药物引起,也可因操作方法不当和麻醉器械引起,通常分为局部并发症(Local complications)和全身并发症(Systemic complications)。
局部并发症常见,对机体影响较小。
全身并发症少见,但对机体影响较大,有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应予高度重视。
本章主要讨论口腔局麻并发症的病因、临床表型、预防措施及其临床处理。
(一)血肿(Hematoma)由注射针头刺破血管所致,常见于上牙槽后神经、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偶见于颏神经、腭大神经阻滞麻醉;若局部组织疏松,血肿较大,特别是刺破翼静脉丛后,可发生组织内大量出血,在粘膜下或皮下出现紫红色瘀斑或肿块(图1);若局部组织致密,如腭粘膜下,血肿较为局限。
血肿形成数日后,局部颜色变浅呈黄绿色,随后缓慢吸收、消失。
血肿处理不当,可继发局部感染和牙关紧闭。
预防措施:注射时应避免反复穿刺,减少刺破血管的机会。
注射针尖不能有倒钩,减小组织创伤。
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术前请心血管科、血液科医师会诊,协助制定治疗方案。
临床处理:若局部已出现血肿,立即停止注射,压迫止血,给予冰敷。
为避免局部感染和血肿扩大,酌情给予抗生素、止血药。
避免口服阿司匹林类药物。
48小时后局部热敷或理疗,促进血肿吸收消散。
(二)牙关紧闭(Trismus)牙关紧闭或张口受限可发生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法注射后,较为少见。
由于注射不准确,麻醉药注入翼内肌或咬肌内,使肌失去收缩和舒张功能,并停滞于收缩状态而出现牙关紧闭。
另外,注射针刺破颞下窝内血管形成血肿、局麻药对骨骼肌的毒性作用、注射针头对咀嚼肌的机械损伤、以及注射针污染造成的深部组织感染也可造成牙关紧闭。
局麻所致的牙关紧闭多是暂时性的,一般可在2~3h内自行恢复。
血肿和感染引起的牙关紧闭,在血肿消退、炎症控制后,也会逐渐恢复。
局部麻醉药物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并发症的临床治疗分析
局部麻醉药物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并发症的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对患者使用局部麻醉进行治疗时引起的并发症进行深入探讨和仔细的分析。
方法医护人员结合多年的从医经验,并且对相关资料进行参考。
结果在患者使用局部麻醉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由于药物本身以及人为因素,会导致患者出现中毒、血肿、晕厥甚至是暂时性面瘫等并发症。
结论医护人员要对并发症的临床症状十分了解,医护人员要积极的对患者做好准确的预防和及时的处理。
【关键词】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处理由于临床常用的局麻方法有很多;如冷冻麻醉法、表面麻醉法、浸润麻醉法和传导阻滞麻醉法等等。
在局部麻醉中,一般是指用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等药物在短时间内,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递功能,让该区域疼痛感消失而其它肢体感觉依然存在,并且患者还能保持清醒神智的一种麻醉方法,一般使用在口腔领域及面部外科手术,如拔牙、牙槽骨修整术、清创缝合以及美容等一些较小手术。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在本院治疗的400例患者中,有24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包括男性患者131例,女性患者109例,年龄在7~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岁。
麻醉后出现各种少见的并发症,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59.5%,其中120例患者使用利多卡因,有80例出现并发症,发病的几率为70%,有60例患者使用普鲁卡因,3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病的几率为50%。
1. 2 临床症状患者以腰痛并发症为主的临床表现是腰酸背痛、活动能力差、心悸明显;牙关紧闭并发症者的临床表现是,脸色惨白、牙关及嘴唇紧闭、心跳加速、不能言语;当患者出现全身麻木及活动受限并伴有血尿、强烈便意感,且视物模糊或暂时性失明、对光反应迟钝、眶下区皮肤苍白,同侧头顶、额、颜及颊部麻木、心悸头晕等要立即抢救治疗[1]。
1. 3 护理操作方法医生要根据患者的麻醉部位来选择注射使用的针头,当针头抵达患者接受穿刺的部位的时候也会出现少许的麻醉剂在针头处自行流出,将无菌棉球放置在麻醉部位或者使用负压吸唾器,及时清除唾液和流出的少量麻醉剂,从而避免引起患者不适的症状。
【专业好文】常用口腔阻滞麻醉的方法已经术后并发症处理
【专业好文】常用口腔阻滞麻醉的方法已经术后并发症处理口腔阻滞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颌面口腔相关神经干或主要分支周围,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该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达到全部失去痛觉的效果。
口腔阻滞麻醉适用于骨质较致密的下颌骨区或局部有炎症及肿胀不宜作浸润麻醉者。
阻滞麻醉在口腔科应用较多,由于注射位置一般较深,故须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以免赞成深部感染,引起不良后果,注射麻醉药前应先回抽检查,以免误入血管,然后缓慢注入。
常用的口腔阻滞麻醉(1)上颌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2)眶下神经阻滞麻醉(3)腭前神经阻滞麻醉(4)鼻腭神经阻滞麻醉(5)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6)舌神经阻滞麻醉(7)颊(长)神经阻滞麻醉一、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上颌结节注射法)此法是将局麻药液注射于上颌结节处,因此又称上颌结节注射法。
上颌结节位于上颌最后一个磨牙的后方。
一)注射标志1、进针点在上第二磨牙远中颊根相应的口腔前庭沟处。
2、在上颌第2磨牙尚未萌出的儿童,则以第1磨牙的远中。
3、颊侧根部的前庭沟为进针点;在上颌磨牙已缺失的病人,则以颧牙槽嵴部的前庭沟为进针点。
二)注射方法半张口;上牙合面与地面45°;针尖斜面沿着骨膜面向后、上、内推进,深约 2-2.5 ㎝,回吸无血注射 1-1.5ml。
三)麻醉区域除第一磨牙近中颊根外的同侧磨牙、牙槽骨、相应颊侧牙龈、粘骨膜。
上颌磨牙拔除术;相应的颊侧牙龈、粘膜和上颌结节手术。
四)注意事项1 、进针过深易发生血肿(翼静脉丛)2 、上颌第一磨牙拔出时还应近中颊根处做补充侵润麻醉。
二、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又称眶下孔或眶下管注射法。
本方法适用于同侧上颌切牙至前磨牙的拔除,牙槽突修整及上颌囊肿刮治术和唇裂修复等手术。
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方0.5~1cm。
二)注射方法1.口外注射法注射时用左手示指扪得眶下缘,右手持注射器,注射针自同侧鼻翼旁约1cm处刺入皮肤,使注射针与皮肤成45°角,向上后外进针约1.5cm,可直接刺入眶下孔,有时针尖抵触骨面不能进入眶下孔,可注入少量麻药,使局部无痛,然后移动针尖探寻眶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孔,直到其进入眶下孔内,随即注射麻药1~1.5ml).注意注射针进入眶下管不可过深,以免伤及眼球。
局部麻醉时怎样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局部麻醉时怎样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摘要:局部麻醉时常见的并发症有晕厥、过敏、中毒、注射区疼痛和水肿、血肿、感染、注射针折断、暂时性面瘫、神经损伤、暂时性牙关紧闭、暂时性眼麻痹或失明、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并发症如霍纳征等。
过敏反应多表现在酯类局麻药(如普鲁卡因),分延迟反应和即刻反应。
即刻反应是当用极少量的药物后,突然发生惊厥、昏迷、呼......局部麻醉时常见的并发症有晕厥、过敏、中毒、注射区疼痛和水肿、血肿、感染、注射针折断、暂时性面瘫、神经损伤、暂时性牙关紧闭、暂时性眼麻痹或失明、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并发症如霍纳征等。
局麻时晕厥是由于一时性中枢缺血所致。
一般因恐惧、饥饿、疲劳、全身健康较差,以及疼痛、体位不良等因素引起。
因此术前应做好检查,问清既往史,并做好病员的思想工作,消除其紧张情绪,应避免在空腹时进行手术。
过敏反应多表现在酯类局麻药(如普鲁卡因),分延迟反应和即刻反应。
延迟反应多为血管神经性水肿,偶见荨麻疹、药疹等;即刻反应是当用极少量的药物后,突然发生惊厥、昏迷、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
但二者均不多见。
为了预防过敏的发生,术前应详细询问有无酯类局麻药物及其它药物过敏史。
值得注意的是,同类局麻药其过敏反应有交叉现象,如对普鲁卡因过敏者,地卡因也不能使用。
对酯类局麻药过敏及过敏体质者,应改用酰胺类药物,如利多卡因,并预先作皮肤过敏试验,或改用针刺麻醉。
局麻药中毒常因用药量过大或单位时间内注射药量过大,以及直接快速注入血管而引起。
因此,用药前应了解麻药毒性大小及一次最大用药量,如普鲁卡因安全剂量为每小时不宜超过1g,利多卡因不宜超过0.5g。
在注射麻药前,要坚持回抽无血后再注射。
老人、小儿、心脏病人等对麻药耐受力低,应适当控制用药剂量。
注射区疼痛和水肿多由于药液变质,或未配成等渗溶液,或混有杂质,或因注射针头钝而弯曲、或有倒钩损伤组织所致。
若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将感染带入深层组织,也可引起疼痛和水肿。
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其防治口腔局部麻醉是口腔疾病诊治过程中经常应用的技术之一,其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5%~ 13%,其中大部分不良反应是可逆的、一过性的,但是不能排除威胁生命的可能。
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分为局部并发症和全身并发症2大类,具体类型较多,在临床处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亦较多;因此,对于口腔医师来说,除了掌握口腔局部麻醉理论和技术之外,如何正确预防和处理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也是一项必备的临床技能。
本文着重于临床常见的局部麻醉并发症,对其防治原则进行了探讨和论述。
标签:口腔;局部麻醉;全身并发症;局部并发症Complications of oral local anesthesia and their preventive treatmentsPan Jian, Zhang Zhuang.(Dep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tomatology,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Abstract]Local anesthetic administration is a common dental procedure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and side effects is about 4.5% to 13%, and almost of them are usually of a reversible and tem-porary nature, though the potential for a more serious response does exist. The complications of local anesthesia include systemic and local adverse reaction, which is involved in much type of signs and symptoms.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hould be carefully considered when it occurs. Thus, dental doctors should not only master the theory and techniques of local anesthesia before anesthetic injection, but also are familiar with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mplications.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frequent complications in anesthesia practice, and the princi-ples related to prevention and cure of complications were discussed.[Key words]oral cavity;local anesthesia;systemic complication;local complication口腔局部麻醉是口腔疾病诊治过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
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与防治分析
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与防治分析
刁伟光
【期刊名称】《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年(卷),期】2015(000)006
【摘要】目的:分析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与防治。
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我院收治的口腔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
实验组患者采取麻醉后防治,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防治效果与病情缓解度。
结果实验组经过麻醉后对其并发症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或防治,其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恢复良好,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较多,需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才能避免。
结论口腔疾病患者需在局部麻醉中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患者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有一定积极意义。
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较多,需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才能避免,让患者尽快康复。
【总页数】2页(P21-22)
【作者】刁伟光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分院麻醉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2
【相关文献】
1.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J], 焦伟波
2.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J], 焦伟波;
3.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J], 潘剑;张壮
4.局部麻醉药物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并发症的临床治疗分析 [J], 刘相武;黄东瑛;王雪
5.口腔局部麻醉易引起的并发症及处理 [J], 刘瑞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摘要】目的探讨在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后不可避免引发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
方法笔者结合多年的治疗经验对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进行了总结回顾。
结果在进行口腔局部麻醉时,由于药物本身或者器具等因素非常容易引起不同的并发症。
结论充分了解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掌握相应的处理办法,在发现并发症的情况时,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积极的维护,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防治措施
运用局部麻醉药,例如:普怒卡因以及利多卡因等药物来使患者的身体暂时性地阻断某一部分的神经末梢和纤维传导的感觉,在缓解某区域疼痛的同时,其他部位的感觉并不会伴随消失,患者同样能够以非常清醒的神智进行相关治疗,这种方法就是成为局部麻醉。
该方法多应有于口颌面外科手术中,例如对患者进行拔牙、牙槽骨修整术以及进行清创缝合等较为小型的手术。
在口腔治疗中较为常见的局部麻醉方法有冷冻麻醉、传导阻滞麻醉、浸润麻醉以及表面麻醉四大方法。
由于麻醉面积不大因此对患者所造成的生理干扰也相对较小,但是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局部麻醉药物本身或其他因素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某些并发症,严重情况还可能危及到患者的生命。
因为,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并掌握相应的处理办法。
现将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处理办法总结如下:
1 注射针折断
在进行口腔治疗时,运用浸润或传到阻滞两种麻醉方法来对患者进行麻醉,但是注射针通常非常细小或者由于针头较短,因此在使用时,导致针头被折断而进入到患者口腔组织内。
该情况,通常出现在对齿槽神经进行传导阻滞麻醉的过程中1。
而导致注射针折断则主要是由于使用了质量较差的注射针头,或者注射针头出现了锈蚀,同时针头缺乏弹性等也会导致该情况的发生;在进行阻滞麻醉的过程中,通常会将注射针深入到口腔内部并刺入到组织中,这时若冒然进行移动,就可能都导致注射针被折断;或者是由于操作不当,将针过分弯曲超过了其承受能力,进而引发注射针折断;当注射针进入到韧带、骨孔、骨管时操作力量过大,或者由于患者出现躁动等情况而引起注射针被折断。
当发生断针被折断的情况时,必须及时叮嘱患者不可进行下颌骨运动。
若折断后的部分没有完全没入到组织内,这时可以运用齿镊子将注射针钳住并轻轻将其拔出;若折断后的部分完全没入到了组织中,那么首先应当进行x线片的拍摄,找到折断部分,再通过手术将断针取出。
2 晕厥
晕厥主要是短暂性中枢缺血而导致的,只是意识短暂丧失的反应,多是神经反射导致患者出现短暂性脑缺氧和缺血所造成的。
就晕厥情况进行讨论,那可以发现导致患者出现该情况的因素较多,例如:患者在接受治疗时过分紧张,或者由于空腹所致,还可能是由于患
者的体质较为虚弱等各种情况。
临床表现为患者出现头昏、无力、心悸,面色苍白,并伴随有冷汗,血压突然下降2。
因此,在进行手术前首先应当对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掌握患者是否有既往史,并通过有效的沟通加强患者的心理建设,使其能够充分了解手术过程,放松情绪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并叮嘱患者切实不可进行空腹手术。
3 急性中毒
在单位的时间内,当所注入的麻醉剂浓度超过了患者本身的耐受力,导致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中毒情况,这就称之为中毒。
引起中毒情况主要是由于使用麻醉药物过多,或者是在进行局部麻醉时误将其注入到了静脉中。
出现中毒现象的临床表现:
3.1 轻度中毒兴奋型:患者活动变多,缺乏理智,眼球出现震颤现象,血压随之上升。
抑制性:患者多为沉睡,疼痛感较浅,脉搏较为微弱,血压出现下降。
3.2 中度中毒情绪烦躁,伴随有头疼现象,有恶心呕吐情况,并且患者的血压也出现了上升情况,脉搏较为缓慢,且面色苍白。
这时需要立刻停止麻醉药物的注入,为患者提供氧气引导其进行吸氧,并为其注入2.5—5mg的安定。
3.3 重度中毒患者出现肌肉痉挛,不断抽搐,呼吸衰竭。
这就需要向患者注入5—10mg的西泮,并通过静脉注射为患者提供2.5%硫喷妥钠。
4 肾上腺素反应、癔症
患者有肾上腺素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头昏、头痛,患者的口唇发白,血压也随之升高,脉搏非常快且非常有力。
癔症患者主要是临床表现为过敏样、晕厥,但当患者病情发作时其并没有阳性体征,因此,患者非常容易受到暗示,进而使病情出现反复。
出现过敏、晕厥以及中毒等情况时,首先应当将肾上腺素以及癔症进行全身检查,并注意防止患者出现心血管等意外病症的出现。
在没有将所有临床病症排除外,不能够轻易做出癔症的判断。
参考文献
[1] 刘瑞全.口腔局部麻醉易引起的并发症及处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30).
[2] 潘剑,张壮.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其防治[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2(02).。